新型城镇化的区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探究
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探究城镇化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
新型城镇化,也就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是推进经济转型、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那么,什么是新型城镇化?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为本,注重人口质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化质量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不是盲目扩张和城市化速度的简单累计,而应该更加注意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增强人口聚集的优势,推动城市生产要素和生态资源的集约化、高效化利用,提升城市智能化、网络化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
二、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社会经济战略,是在保障当前发展需求的同时,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实现了对历史贡献、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之间的平衡探究。
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体现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要保持城市空间的老化化,减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保护自然资源,提高生态效益。
其次,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应体现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上,着眼于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公共服务使城乡居民在发展中享有更高质量的服务,同时保障生态、文化和社会经济的绿色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措施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是分散大城市人口,集中发展中小城市。
一方面,大城市容纳了过多的人口,导致社会资源不平等的分析。
另一方面,中小城市资源财富缺乏流失,导致发展速度缓慢。
因此,新型城镇化应注重区域差异发展,实现城市人口的合理增长,促进中小城市的快速发展。
2、促进工业与城市化的深度融合促进工业与城市化的深度融合,主要是将制造业更多地引入城市,推行智能制造,积极开展智能工厂建设等措施。
在城市中打造“以人为本”的生活空间,也是深度融合的途径。
新型城镇化倡导城市生活的自由度,人性化的设计和布局,让居住者享受舒适便利的城市生活。
3、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改善交通、供水、供气、供电、供热、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的发展效率和生活质量。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第一章绪论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化进程较慢,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低下,农村地区人口缺乏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问题十分突出,需要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对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并对如何合理规划国土空间提出建议。
第二章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指以人为本、生态为先、优化空间布局、多元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城镇化建设。
国土空间规划是制定各类用地空间轮廓和指标,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保护的规划。
二者相互依存,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依托国土空间规划才能实现。
具体来说,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用地安排,合理配置城市、农村、经济、生态等功能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依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和需求,合理配置城市用地、农村用地、生态用地等,同时保护好环境资源,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三章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带来各种优良的社会经济效益,如提高城市化率、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增加人口纳入社会保障等。
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城乡差距过大、农村人口缺乏公共服务等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依托国土空间规划来解决。
比如说,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应该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并注重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
第四章如何合理规划国土空间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依托国土空间规划,因此如何合理规划国土空间是十分关键的。
以下是本文的一些建议:1. 认真制定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注重优先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2. 制定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格局和城乡布局,注重城乡融合与统筹规划3. 加快建立完善的国土空间规划制度和管理制度,促进各级规划的协调和统一4. 注重绿色低碳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和乡村环境5. 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节约与利用,加强对土地的管理、监督和执法第五章结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人为本、生态为先、优化空间布局、多元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城镇化建设。
浅谈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浅谈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1我国城市空间格局现状1.1我国城镇空间地域分布1.1.1人口分布从区域分布看,东南部集中了主要的人口密集地区,特别是高度密集地区,但密中有疏,人居环境相对较差地区仍存在大面积人口密度低下区;西北部几乎囊括了人口稀疏地区,特别是人口极端稀疏地区,但疏中有密,河谷、绿洲等人居环境临界适宜或一般适宜地区,人口密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从全国分省尺度来看,直辖市人口密度大大高于普通省区,人口不断向大城市集中。
1.1.2 城镇密度我国城镇密度总体呈东部沿海地区密集,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
我国城市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建制镇总数量大幅度增加,城镇空间分布区域差异显著。
西部地带只有四川、重庆密度较大,其余密度较小;经济发达地区为城镇高密度区域;少数民族聚集区密度较低;地广人稀地区,密度较低。
从变化趋势上看,西部地区城镇数量有明显增加,中部地区城镇密度整体大幅度提升,东西差距逐步缩小,但未改变根本格局。
1.2城镇空间组织结构我国城镇空间组织以城镇群为主要形态,其中快速城镇化地区基本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以密集城市区域联接为显著特征,形态和发育程度等各方面都较为成熟,自北向南为:辽中南、京津冀、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珠江三角洲六大城市密集地带。
而西南地区的川渝城市群城镇密度大、核心城市等级高,是西南地区增长极,可以与东南沿海六大城市密集区共同作为快速城市化地区。
我国城镇化发育地区,多位于中部地带,各类规模城市分布比较均衡,小城镇数量密集,以崛起中的城市群组为重要特征,一般以1-3个城市为核心城市,3-5个地级市以及若干县级市联接而成。
我国缓慢城市化地区,主要聚焦于西部,以点状分布的中小城市为主。
2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空间格局产生影响的因素分析2.1人口在跨省的人口流动方面,我国人口跨省流动有以下特点:第一,跨省流动人口规模总量逐年增加;第二,人口流动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相对集中,主要是从中部地区流向东部主要经济集聚区,输出和输入省相对比较固定和集中;第三,全国各地区流入人口比例差异大,吸引力最高的是北京,其次是广东、上海、浙江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第四,个别省份流动性质发生变化,从人口流出省变为了人口流入省,且吸纳率连年增加。
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持续增长,城市面临着严峻的土地利用压力。
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土地利用成为了当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探讨如何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布局优化。
一、多元化发展与土地利用城市的发展需要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因素,在土地利用方面也应该实现多元化。
传统观念中,城市规划主要以商业、住宅、工业等功能区域为主的单一发展模式。
然而,这种单一模式的土地利用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如产业过度集中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需逐渐推进多元化发展,通过合理布局各类功能区域,将城市发展引向更加均衡和可持续的方向。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增加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疏解商业区域,分散人流压力,缓解交通拥堵等。
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利用效率成为了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指标。
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优化土地利用的关键。
首先,城市规划要科学规划用地面积。
根据城市人口规模、用地需求合理确定用地规模,避免过度浪费土地资源。
其次,要注重促进土地的多功能利用。
例如,将住宅区与商业区、公园等相结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再次,要鼓励城市内部空间的二次开发。
通过更新旧建筑、改造僵化用地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强调城市的可达性与便利性城市规划中,强调城市的可达性与便利性也是优化土地利用的重要手段。
城市中的交通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首先,要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
优化公交线路、增加地铁线路,降低市民选择私家车的意愿,减少交通拥堵。
其次,要发展自行车道和步行系统。
完善城市内的自行车道和步行系统,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提高人员流动的效率。
再次,要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
合理规划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缩短市民的出行时间,提高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
四、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城市规划中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优化土地利用与自然资源保护的结合。
“十四五”我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的特征、原则及总体思路
“十四五”我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的特征、原则及总体思路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促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
“十三五”中后期(2018年前后)开始,我国城镇化进程发生了诸多阶段性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出现新的特征,对“十四五”(2021-2025年)时期城镇化空间管理带来极大挑战,对城镇化空间优化提出新的要求。
一、“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空间布局将呈现“四化”互动特征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推进,城镇化率接近60%,“十三五”中后期以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开始放缓,城镇化的“后工业化”特征也日趋显现。
如,一些地区城乡比较优势发生变化,城乡关系发生重大转变,人口加快向大都市集聚,一、二线城市及省会城市出现极化效应,都市圈加快形成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致使“十四五”时期空间布局出现新特征。
(一)空间布局形态多元化不同城市和区域的自然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异质性决定了其空间需求的差异性,也决定了其当前和未来空间供给的多元化趋势。
不仅有宏观尺度上的“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层次性,也有微观地域或业态上的创新走廊、科学城、特色小镇、未来社区、共享空间等新载体。
“十四五”时期,随着产业、科技、人口等要素组合的新变化,空间布局形态更加多元的趋势性特征日益明显。
(二)空间布局结构协同化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产业转移、要素流动不断增强,“两横三纵”新型城镇化重点轴带相互间的经济联系也明显加强,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效应不断显现。
“两横三纵”城镇化轴带内的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大中小城市等不同层次和形态之间的相互影响日益扩大,多方向、多领域、多层次的耦合互动效应明显加强。
“两横三纵”城镇化轴带之外的其他大中小城市、县城、各类城镇等不同形态间的互促互动功能不断释放,同样呈现互相影响、互相支撑的空间互动效应。
“十四五”时期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加快发展,空间布局结构协同化的范围、水平、深度还将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
“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一、概述“空间的生产”概念源自人文地理学和社会理论的研究,其核心内涵强调了空间并非自然存在或既定不变的实体,而是通过人类活动、社会关系与权力结构动态建构的过程。
这一理论框架认为,空间不仅反映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元力量的交织与博弈,而且也是这些力量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和载体。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空间生产的模式、形态与意义都在不断演变。
对于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而言,深入理解和应用“空间的生产”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涉及的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空间重构、城乡关系调整乃至区域发展格局优化等一系列问题,本质上都是空间生产过程的具体表现。
探讨“空间的生产”的逻辑体系及其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内在联系,旨在揭示城镇化背后的动力机制,探寻更加科学、可持续的空间治理策略与路径,以期推动城镇化向着更高质量、更和谐的人居环境方向发展。
研究背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与挑战不平衡发展: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这种不平衡发展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及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城市病:随着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存在大量的土地浪费现象,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问题: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的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农民工权益保障等。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城镇化质量等手段,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其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意义:探讨“空间的生产”理论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应用价值指导城市规划与设计:“空间的生产”理论强调空间的社会属性和生产性,认为空间是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的载体。
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同发展研究现代都市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代世界业已全面展开的时代浪潮,而作为城镇化中的核心部分,新型城镇化的构建成为了中国健全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管理体制以及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措施。
而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深入探索,旨在进一步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对于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都将具有深远影响。
从城镇化的角度来看,新型城镇化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新阶段,主要体现在推动城市对接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城市群和城市带建设、推进城乡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发展,形成新型城镇化布局。
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走现代化路线,建设绿色低碳、智慧宜居的城市。
而新型城镇化是镇城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和文化融合的表现,在这个进程中,区域协同发展可以将这些成分加以整合,推动各方协同发展,实现可持续城市化。
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同发展的思想具有深远影响,使得我们可以从更广泛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进一步优化区域的协同发展模式。
在这个进程中,我们可以从需要安排城市规划、发展现代产业、加强土地管理和维护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来探讨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关系。
首先,需要安排城市规划。
城市的规划对城市化进程、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同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
城市规划要注重城乡融合,避免城市发展与农村的分化,也要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质量,在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计划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城市化规划体系,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衔接和协同发展,实现城市化发展的高效、可持续与完美结合。
其次,发展现代产业。
现代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推动产业的区域协调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要加强前中后段产业的合作和衔接,利用现代设施及其它资源优势,建立跨区域和跨领域的系统集成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努力打造服务育成基地,发挥产业和园区的联动、填补空白、补充短板等重要作用。
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型城镇化肩负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
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规划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
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培育发展城市群和都市圈,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内产业协同和要素流动。
同时,加强城市群内部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
对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要重点发展中心城市,增强其产业集聚和人口吸纳能力,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
通过加强区域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城镇体系。
此外,还要注重发展特色小镇,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特色产业、文化内涵和生态优势的小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
二、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要根据不同城镇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动产业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在城市群和都市圈内部,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集群。
中心城市要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可以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发展配套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同时,要加强城镇与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便捷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的互联互通,缩短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镇能源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布局与模式
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布局与模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全国各地共同推动的重要工作。
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简单的城市化,而更是一种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而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和模式也是这一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空间布局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布局主要包括城市间的空间连接、城市内的空间结构和城镇间的空间格局。
其中,城市间的空间连接是指城市间交通网络的建设,包括道路、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
这些交通手段的建设和完善,可以使城市之间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城市内的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空间的布局和利用方式,包括各类建筑的布局、交通道路的规划、公共设施的分布等。
这种空间结构应该是合理、高效和便利的,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城市资源,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城镇间的空间格局是指城市与周边乡村的联系和协调关系。
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要实现城乡融合,构建城乡互动的新格局。
这一过程需要解决如何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如何促进城市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二、空间模式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模式主要包括人口流动模式、土地使用模式和产业结构模式。
其中,人口流动模式是指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人口的交流模式。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鼓励非户籍人口向城市流动,并建立良好的人口流动机制。
土地使用模式是指城镇的土地利用方式,包括保障居民住房的新型社区、产业园区和生态保护区等各种公共设施的配套,并加强城市的绿地建设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产业结构模式是指城镇内各产业的布局方式,包括中心城市、城镇化枢纽和中小城市之间的职能分工和协调发展。
这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可以实现城镇间的资源共享和互补,促进整个城市的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的展望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和模式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新型城镇化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及规划研究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及规划研究随着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面临着诸多问题。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及规划研究,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关键。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旨在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提高城市化质量,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实现城市与农村共同进步。
1、以人为本,推进人口城镇化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注重人口城镇化。
在发展过程中,应根据人口流动、分布状况,制定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创造更加宜居、安全、安心的城市生活环境。
同时,为了避免城市人口过度集聚,应重视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同时注重农业、农村地区的投资和政策支持,推进人口可持续发展。
2、强化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化质量提升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经济实力,要实现城市化质量提升,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城市功能。
在城市规划中应加强城市的战略性、功能性、多样性,建设具有城市区域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商业区、文化区等,打造全球化的招商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3、保障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协同发展城市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要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推进城市化的协调、协同、合作,形成强大的区域集聚效应。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城市规划的协同与整合,建立城市间合作的框架,促进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镇规划研究城镇规划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依据不同的规划要求,制定出有关城市扩建、城市改造、城市更新、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发展规划,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1、注重城市环境规划城市环境规划是城镇规划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城市空气、水、声、土壤等环境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空间环境布局,打造生态、宜居、美丽的城市环境。
在城市环境规划中,应注重提高城市绿化、防洪防涝、环保等关键指标的标准化和科技化,在城市土地管理、建筑设计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细致规划,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新型乡村社区中心村空间最优布局研究_崔许锋
[ 1 0 ] [ 9 ]
二、 空间最优布局模型构建
1 . 居民点综合评价模型 根据 中 心 村 的 一 般 定 义, 可以知道中心村是区 位因素、 社会因素、 经济因素的综合体, 那么 设 C I 为 中心村综合评价指 数, 于是中心村综合评价指数是 以区位因素、 社会 因 素、 经 济 因 素 为 自 变 量 的 函 数, 所以中心村指数模型可以用方程 I 表示。 : C I =f ( L O C , S O C , E C O F ) 方程 I 其中, C I 表 示 中 心 村 综 合 评 价 指 数, L O C表 示 S O C 表 示 社 会 因 素, E C O F表 示 经 济 因 区位因 素, 素。社会因素和经 济 因 素 是 宏 观 因 素, 需要用具体 的指标表示, 那么根据中心村的定义, 结合新农村建 设用对中心村的具 体 要 求, 可以将中心村内涵归结 为六个方面: 区位 优 势; 人 口 相 对 集 中; 具有一定的 非农产业支撑, 提供农民就业并具有人口集聚力; 经 济发展相对优越;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公用服务相对 完 善。 根 据 这 五 个 方 面 的 内 涵 选 择 区 位 因 素
关于优化空间布局 打造区域协同协作发展示范区的思考
上给发展中国家创造了融入其产业链价值链的机会;而特朗普政府的制造业回流调整“存量”政策,加速了产业从发展中国家外流,由此将会直接影响现有全球“大三角形”产业分工格局。
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一方面造成的制造业外流使我国实体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另一方面对我国半导体、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造了障碍。
发挥国内区域比较优势,加快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循环重构,减轻对国外技术、产业的依赖显得尤为紧迫。
二是全球能源资源版图发生重大变化,我国获取外部能源资源压力空前加大。
近年来,美国页岩油气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已经成为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净出口国。
未来国际能源供需格局将逐渐从以沙特为首的OPEC、以俄罗斯为代表的非OPEC,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消费方构成的三角关系,向更为复杂的多角关系嬗变。
我国是能源矿产资源消费和进口大国,能源消费占全球的22%,铁矿石进口量占到全球进口量的63%,原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65%和40%以上。
随着能源资源版图的变化,我国保持长期稳定发展需要获取的外部资源压力加大,加快我国资源富集地区与匮乏地区协同协作、产业同构、利益共享迫在眉睫。
2.打造区域协同协作示范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是国际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出现重大变革,我国重塑实体经济竞争优势成为首要紧迫任务。
美国大力实施“再工业化” 战略,对内采取减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改善制造业营商环境,对外挑起贸易摩擦提高其他国家生产成本,推动汽车、电子信息等制造业回流,实体经济实现强劲复苏。
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发展新兴产业做“增量”,客观一、为什么要打造区域协同协作发展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抓好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提升对陕西、对西北发展的带动能力”。
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推动我省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我省三大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这既是现实挑战,又是潜在机遇。
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关中平原城市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优化空间布局,发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区域协同协作发展示范区,对于推动全省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土地资源紧张、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等。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探讨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文章首先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背景、定义和内涵进行了阐述,明确了研究范围和对象。
接着,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理论,分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定量分析和模型构建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文章力求全面、深入地揭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依据。
文章总结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成果和经验教训,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这一过程中,中国政府逐步认识到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存在的问题,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功能不完善、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因此开始探索新型城镇化的道路。
历史上,中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从起步、加速到质量提升的不同阶段。
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加速阶段则是在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比例大幅提升。
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与功能优化研究
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与功能优化研究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和功能优化是一个持续追求完美的过程。
一座建筑不仅要有美观的外形,更要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功能需求的要求。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优化,建筑设计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供一个舒适、实用和高效的环境。
一、空间布局的重要性在建筑设计中,空间布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使得建筑内外各个功能区域的连贯性和协调性更好,为人们创造一个宜居的环境。
例如,室内的空间布局要考虑到人们的流通路径、通风采光等因素,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而室外的空间布局则需要考虑公共空间的规划、交通流线以及景观布置等,以提供一个美观和宜人的空间。
二、功能优化的意义功能优化是建筑设计中的关键一步。
建筑的功能性是其存在的基础,各种功能的实现需要通过空间布局和设计手法来实现。
功能优化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还要从人们的行为习惯、心理需求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通过合理的功能优化,建筑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升其使用体验和生活质量。
三、空间布局和功能优化的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空间布局和功能优化的方法有很多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空间分区:通过对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划分,将不同功能的区域隔开,以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功能的独立性。
2. 功能集成:将不同的功能区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节省空间和提高建筑使用效率的目的。
例如,厨房和餐厅的功能可以集成在同一个区域,减少交通流线,提升使用便利性。
3. 合理的通风和采光设计:通过合理设置窗户、天窗等通风和采光设施,使室内空间能够得到足够的自然光线和空气流通。
这对于人们的健康和舒适至关重要。
4. 空间材料的选择: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质感和色彩,它们对于空间布局和氛围的营造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表达设计的概念和意图。
5. 绿色环保设计:在空间布局和功能优化中,绿色环保设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新型城镇化与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实践策略
新型城镇化与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实践策略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的推进城镇化建设不仅仅是追求城市规模的最大化和城镇人口比例最大化,而是将放在质量的提升上,称作新型城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由此表明,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处在全新的发展阶段,侧重点逐渐由速度的增长转向质量的增长,面对新时代的发展机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战略举措。
基于此,对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建设实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实践策略引言:我国城镇化已经步入中后期发展阶段,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内涵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建构。
国土空间规划正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落地的关键,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引导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深入开展,自然资源部加强了国家层面对地方层面的国土空间开发和规划编制工作的引导。
1、国土空间规划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1.1促进空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人类生活在国土空间里,其必要活动须利用空间资源。
近年来已经有大量侵占耕地,掠夺自然资源,挤占生态空间的情形出现,造成部分地方承载力减弱,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出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
基于自利性目的,若是没有统一的规划管控,人类将会毫无限制利用和破坏资源,造成“公地悲剧”。
国土空间规划就是通过对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来实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保障。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目的就是要促进空间资源利用和保护。
1.2推进各类规划的协调统一从我国现状来看,国家早就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空间资源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中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城市规划中空间布局优化研究城市规划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布局优化也成为城市规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空间布局优化是指在城市规划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空间开发、规划和利用,最大化地优化城市空间资源。
在城市化进程中,空间布局优化不仅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发展,也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因此,空间布局优化是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空间布局优化的作用城市是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地方,城市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而空间布局则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地进行空间布局优化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首先,空间布局优化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最大化地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
其次,空间布局优化可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防止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再者,空间布局优化也能够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程度,方便居民出行、减少交通拥堵。
此外,空间布局优化还能够改善城市居住和工作环境,为居民和企业提供更加舒适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促进城市的长远发展。
二、空间布局优化的原则对于城市的空间布局优化,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
首先,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破坏。
其次,要遵循功能分区原则,区分城市的居住、商业、工业、教育、公共服务等不同的功能区域。
再者,要遵循景观美化原则和人性化原则,注重城市的美观和人性化,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最后,要遵循合理用地原则,保持城市用地的均衡和稳定,避免过度集中用地造成浪费和不良后果。
三、空间布局优化的方法为了实现城市规划中的空间布局优化,需要采用一些科学、合理的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区规划法分区规划法是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对城市的基础设施、环境、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将城市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教育区、公共服务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
依据各个功能区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空间规划方案,从而实现城市的空间布局优化。
建筑功能与空间布局的优化研究
建筑功能与空间布局的优化研究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品质需求的不断提升,建筑功能与空间布局的优化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任务。
如何在有限空间内满足各种功能需求,并营造出舒适、宜居的环境,是设计师们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建筑功能与空间布局的优化研究,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
1. 空间布局与功能需求的平衡一个建筑的功能需求是多样复杂的,因此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来实现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建筑目标的功能需求,包括办公、居住、休闲等方面。
根据这些需求,建筑师可以灵活布置各个区域,使得每个区域的功能得到完美展现,避免存在空间浪费或功能冲突的情况。
2. 空间流通与动线规划一个良好的空间布局应当考虑到人们的流通和动线。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保证人们在建筑内部的流通感受更佳,减少拥堵和混乱的可能性。
例如,在办公楼中,设计师可以将办公室和公共区域分隔,以确保员工在办公区域和休息区域之间的流动顺畅。
此外,还可以设置引导标识、优化走廊宽度等方式来提供更好的空间流通体验。
3. 空间尺度与灵活性建筑的空间尺度对人们的使用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
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具体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尺度,以提升空间的实用性与美观性。
例如,对于居住空间,布局灵活性和私密性是重要考虑因素。
设计师可以通过采用可移动隔断、打开空间布局等方式,使得住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和使用自己的空间。
4. 光照与通风的优化设计光照和通风是影响建筑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实现自然光照的最大化利用和通风的良好流通。
设计师可以考虑建筑朝向、窗户的布置、遮阳设施等方式来调节室内的光照和温度。
合理设置通风口、空调与取暖系统,可以改善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提升人们的舒适感。
5. 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智能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建筑功能与空间布局的优化。
智能化系统可以自动调控室内温度、湿度和照明等,提升人们的舒适度。
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与调整优化
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与调整优化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解决人口、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城市人口疏散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协调、城市建设不合理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已经成为了当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与调整优化。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的内涵与特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是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对市场化、社会化、生态化发展进行优化升级,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现代化城市群建设的理念和指导思想的总称。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智慧化。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智慧化。
发展智慧城市,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广泛应用各种信息科技手段,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等。
通过创新技术应用,有效整合城市资源,优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服务质量,改善城市功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2、生态化。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生态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通过减少污染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可以推动城市功能的转型升级,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建设生态城市、生态村庄等环境友好型社区和住宅,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3、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现代化。
现代化城市是以高效、规划化、生态友好、数字智能化为特点的。
目前人口集聚地都在城市,城市发展的现代化对于我们国家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在城市规划、交通组织、公共服务建设、智能布局等方面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方式,才能推动城市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的实施路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任务。
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市与乡村的区别不再是城市房价高、乡村房价低这么简单,城乡组成、城乡关系、产业支撑、环境水平等等问题也会逐渐凸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城镇化的区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富有竞争力的城镇化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亟须进行区域布局优化。
河南省作为我国典型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其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现状与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对河南省的实证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呈现明显的极化特征——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和较低地区在空间上均趋于集聚,且二者之间差距呈逐步拉大趋势。
为此,我国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应采取强化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实施和政策引导、实施城市群推动战略和差异化发展战略等措施。
标签: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实证分析一、引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已进入提质增效的新时期,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3年的53.7%,年均增长1.8个百分点。
然而,由于政策导向、经济增长、区位差异、要素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化态势,在地理空间上呈现集聚态势。
而经济增长因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非均衡聚集又使得我国城镇化也呈现出空间差异性和空间依赖性的发展格局。
我国城镇化的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不同区域、不同省份、不同城市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省域内部的城镇化水平均存在明显差距。
首先,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来看,2013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率分别为62.8%、48.5%、46.0%和60.2%,东部地区城镇化率高出西部地区16.8个百分点。
其次,从四大区域内部来看,以东部地区为例,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上海达到89.6%,最低的河北仅为48.1%,两者相差高达41.5个百分点。
再次,从同一省份内部来看,以河南省为例,城镇化率最高的郑州达到64.8%,最低的周口仅为35.1%,两者相差高达近30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无论是四大区域之间,还是四大区域内部以及省域内部,城镇化水平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当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
而各区域之间、区域内部以及省域内部城镇化水平差距过大,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严重失衡,从长远看会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从而影响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根据土地、水资源、大气环流特征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协调发展研究”(2014CJJ030);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142400410309);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项目“河南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研究”(2013B010)。
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在此背景下,剖析我国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研究优化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有效路径和措施,对于提升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镇区域空间布局优化的研究述评1.国外关于区域空间格局的研究现状国外对区域空间格局的研究起源于英国著名城市学家Ebenezer Howard (1898)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认为应通过城市与乡村的结合,促进城市与区域共同发展。
德国城市地理学家Walter Christaller(1933)基于区位理论提出了中心地理论,认为在市场、交通和行政原则的支配下,应在区域范围内构建不同等级和规模的城镇中心地,不同等级和规模城镇的职能虽然存在差异,但相互补充。
法国地理学家Jean Gottmann(1942)在其代表作《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中首次提出了大都市带理论,指出支撑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都市带,而不是单一的城市,在区域空间上表现为多核心高密度的区域空间结构,都市带表征了未来区域城市发展和人口集聚的趋向。
美国地理学家E.L.Ullman(1957)年提出了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认为不同区域在空间上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主要表现为通过区域间劳动力、资金、技术、物资以及信息等有序流动,对区域间经济联系及区域空间格局的形成和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 A.O.Hirshman(1958)从区际联系的视角提出了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将产生不利(极化效应)和有利(涓滴效应)两种影响。
极化效应即经济发达地区会吸引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资源等要素,对欠发达地区形成掠夺。
涓滴效应即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发展理念等会向欠发达地区逐步渗透。
2.国内关于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研究现状与国外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理论体系日益完善相比,国内区域城镇化空间布局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基于国外成熟的空间布局理论在区域城镇化空间结构、空间差异及其演变等方面开展研究。
姚士谋(1992)首次提出城市群概念,认为城市群是由不同规模等级结构、密切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具有群体凝聚力的城市集合体。
辜胜阻、朱农(1993)利用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华东、华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六大区域以及30个省(区)三个角度系统描述了我国城镇化的区域空间差异。
他们2010年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十大城市群中六个城镇化率较高的城市群全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且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差距呈不断拉大态势。
刘炜(2006)运用《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并且同一区域内不同省份之间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张晓欢(2013)运用我国2000年和2010年城镇化发展相关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城镇化空间“核心—边缘”结构已经形成且日趋强化。
3.国内外研究述评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对于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的研究成果丰硕,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尤其是中心地理论、大都市带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及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揭示了区域空间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以及城镇化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客观规律,是解决目前我国城镇化区域空间差异,促进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的重要理论依据。
国内对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研究大多从东、中、西三大区域展开,或是围绕城市群、大都市区、城市圈的空间格局及演变过程展开,且主要集中于对现状、特征的定性描述,缺乏对省域层面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的定量研究。
基于此,本文以河南为例对区域城镇化的空间布局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河南省及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实证分析1.指标选择新型城镇化是指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口向城市集中和迁徙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它主要强调两方面:一是新型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结果,新型城镇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二是新型城镇化不仅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还包括其生活方式的转变。
依据新型城镇化内涵,本文从人口城镇化水平、工业化发展水平、生活方式变化三方面选取了7个指标来测度新型城镇化水平,如表1所示。
2.研究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用于检验某一变量在空间上是否相关,且能测算出相关程度。
它不仅可以衡量变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且能分析其对研究领域的影响程度。
空间自相关依据分析空间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本文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格局的特征。
全局空间自相关是对变量在整个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通常采用Moran′s I指数通过比较邻近空间位置变量的相似度来衡量全局空间自相关,即当衡量Moran′s I指数可信度的Z值为正且显著时,表明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也就是说相似的观测值(高值或低值)趋于空间集聚;当Z值为负且显著时,表明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相似的观测值趋于分散分布;当Z值为零时,表明不存在空间相关性,观测值呈独立随机分布。
局部空间自相关可以进一步衡量区域与其周边地区之间的空间差异程度及相关性,主要通过Moran散点图和G统计聚集图来反映。
Moran散点图是运用局域空间关联性指数(Local Moran′s I)度量某区域与其空间临近局域观测值间的相关性,它将各区域经济现象分为四个象限,分别表示区域单元与其临近区域之间不同类型的局部空间联系形式,具体关联模式如表2所示。
而G统计聚集图则是利用Getis—Ord G指数测度局部空间关联特征,即不同空间位置上热点区域和冷点区域分布情况:热点区域表明该区域单元周围,高观测值的空间区域趋于空间聚集;冷点区域表明在该区域单元周围,低观测值的空间区域趋于空间聚集。
3.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分析考虑到资料的可获取性,选取《河南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指标量纲的差异,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2011—2013年河南省各省辖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然后将综合得分作为考察对象,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区域单元为空间数据,利用GeoDa9.5i和Arcview3.0软件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格局分别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具体结果如下: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河南省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各省辖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全局Moran′s I指数分别为0.2176、0.3156和0.4168,相对应的Moran′s I指数Z值分别为1.9075、2.4662和2.7851,都在拒绝域内,因此均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由此可知,河南省各省辖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也就是说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省辖市和较低的省辖市在空间上均趋于相邻,且二者之间的差距在震荡中有拉大的趋势。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借助Moran散点图可以分析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各省辖市城镇化的空间关联模式(详见图1)。
而G统计聚集图则有助于进一步分析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热点区域和冷点区域(详见图2)。
由图1、图2可知:一是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
在散点图中表现为郑州、济源、焦作、洛阳一直处于高高聚集区(第一象限),该区域及周边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均比较高,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信阳、商丘、驻马店、周口一直在低低区聚集(第三象限),该区域及周边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均较低,与高高聚集区城镇化差异明显,属于低速增长效应区。
在聚集图中表现为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热点区域集中在以洛阳、济源为中心的西北地区,而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冷点区域集中在以周口、驻马店为中心的豫东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