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区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城镇化的区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富有竞争力的城镇化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亟须进行区域布局优化。河南省作为我国典型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其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现状与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河南省的实证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呈现明显的极化特征——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和较低地区在空间上均趋于集聚,且二者之间差距呈逐步拉大趋势。为此,我国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应采取强化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实施和政策引导、实施城市群推动战略和差异化发展战略等措施。
标签: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实证分析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已进入提质增效的新时期,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3年的53.7%,年均增长1.8个百分点。然而,由于政策导向、经济增长、区位差异、要素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化态势,在地理空间上呈现集聚态势。而经济增长因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非均衡聚集又使得我国城镇化也呈现出空间差异性和空间依赖性的发展格局。
我国城镇化的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不同区域、不同省份、不同城市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省域内部的城镇化水平均存在明显差距。首先,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来看,2013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率分别为62.8%、48.5%、46.0%和60.2%,东部地区城镇化率高出西部地区16.8个百分点。其次,从四大区域内部来看,以东部地区为例,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上海达到89.6%,最低的河北仅为48.1%,两者相差高达41.5个百分点。再次,从同一省份内部来看,以河南省为例,城镇化率最高的郑州达到64.8%,最低的周口仅为35.1%,两者相差高达近3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无论是四大区域之间,还是四大区域内部以及省域内部,城镇化水平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当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而各区域之间、区域内部以及省域内部城镇化水平差距过大,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严重失衡,从长远看会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从而影响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根据土地、水资源、大气环流特征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协调发展研究”(2014CJJ030);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142400410309);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项目“河南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研究”(2013B010)。
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在此背景下,剖析我国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研究优化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有效路径和措施,对于提升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镇区域空间布局优化的研究述评
1.国外关于区域空间格局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区域空间格局的研究起源于英国著名城市学家Ebenezer Howard (1898)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认为应通过城市与乡村的结合,促进城市与区域共同发展。德国城市地理学家Walter Christaller(1933)基于区位理论提出了中心地理论,认为在市场、交通和行政原则的支配下,应在区域范围内构建不同等级和规模的城镇中心地,不同等级和规模城镇的职能虽然存在差异,但相互补充。法国地理学家Jean Gottmann(1942)在其代表作《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中首次提出了大都市带理论,指出支撑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都市带,而不是单一的城市,在区域空间上表现为多核心高密度的区域空间结构,都市带表征了未来区域城市发展和人口集聚的趋向。美国地理学家E.L.Ullman(1957)年提出了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认为不同区域在空间上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主要表现为通过区域间劳动力、资金、技术、物资以及信息等有序流动,对区域间经济联系及区域空间格局的形成和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美国发展经济学家 A.O.Hirshman(1958)从区际联系的视角提出了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将产生不利(极化效应)和有利(涓滴效应)两种影响。极化效应即经济发达地区会吸引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资源等要素,对欠发达地区形成掠夺。涓滴效应即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发展理念等会向欠发达地区逐步渗透。
2.国内关于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研究现状
与国外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理论体系日益完善相比,国内区域城镇化空间布局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基于国外成熟的空间布局理论在区域城镇化空间结构、空间差异及其演变等方面开展研究。姚士谋(1992)首次提出城市群概念,认为城市群是由不同规模等级结构、密切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具有群体凝聚力的城市集合体。辜胜阻、朱农(1993)利用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华东、华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六大区域以及30个省(区)三个角度系统描述了我国城镇化的区域空间差异。他们2010年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十大城市群中六个城镇化率较高的城市群全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且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差距呈不断拉大态势。刘炜(2006)运用《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并且同一区域内不同省份之间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张晓欢(2013)运用我国2000
年和2010年城镇化发展相关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城镇化空间“核心—边缘”结构已经形成且日趋强化。3.国内外研究述评
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对于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的研究成果丰硕,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尤其是中心地理论、大都市带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及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揭示了区域空间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以及城镇化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客观规律,是解决目前我国城镇化区域空间差异,促进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的重要理论依据。国内对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研究大多从东、中、西三大区域展开,或是围绕城市群、大都市区、城市圈的空间格局及演变过程展开,且主要集中于对现状、特征的定性描述,缺乏对省域层面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的定量研究。基于此,本文以河南为例对区域城镇化的空间布局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河南省及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的实证分析
1.指标选择
新型城镇化是指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口向城市集中和迁徙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它主要强调两方面:一是新型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结果,新型城镇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二是新型城镇化不仅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还包括其生活方式的转变。依据新型城镇化内涵,本文从人口城镇化水平、工业化发展水平、生活方式变化三方面选取了7个指标来测度新型城镇化水平,如表1所示。
2.研究方法
空间自相关分析用于检验某一变量在空间上是否相关,且能测算出相关程度。它不仅可以衡量变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且能分析其对研究领域的影响程度。空间自相关依据分析空间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本文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格局的特征。
全局空间自相关是对变量在整个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通常采用Moran′s I指数通过比较邻近空间位置变量的相似度来衡量全局空间自相关,即当衡量Moran′s I指数可信度的Z值为正且显著时,表明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也就是说相似的观测值(高值或低值)趋于空间集聚;当Z值为负且显著时,表明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相似的观测值趋于分散分布;当Z值为零时,表明不存在空间相关性,观测值呈独立随机分布。
局部空间自相关可以进一步衡量区域与其周边地区之间的空间差异程度及相关性,主要通过Moran散点图和G统计聚集图来反映。Moran散点图是运用局域空间关联性指数(Local Moran′s I)度量某区域与其空间临近局域观测值间的相关性,它将各区域经济现象分为四个象限,分别表示区域单元与其临近区域之间不同类型的局部空间联系形式,具体关联模式如表2所示。而G统计聚集图则是利用Getis—Ord G指数测度局部空间关联特征,即不同空间位置上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