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堂笔记
大学语文复习笔记
大学语文复习笔记大学语文这门课啊,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
爱它的博大精深,恨它的知识点多如牛毛。
这不,复习的时候那叫一个焦头烂额。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并不怎么明媚的下午,室友们都出去逛街玩耍了,只有我一个人呆在宿舍,面对着那一堆厚厚的语文教材和笔记,心里直犯嘀咕:“这可怎么复习得完哟!”我把书和笔记一股脑儿地全摊在了桌子上,那场面,简直像个小型的书摊。
先从古代文学部分开始吧,那些个诗词歌赋,一开始看着还挺有意思,可真要记住作者、朝代、背景、艺术特色啥的,就没那么轻松了。
比如说李白的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多豪迈啊!可这赏析起来就麻烦了,得分析他的用词、意境、情感表达,还得和同时代其他诗人的作品做对比。
我一边念叨着,一边在笔记上勾勾画画,感觉自己就像个苦行僧,在知识的沙漠里艰难跋涉。
现代文学部分也不轻松,鲁迅先生的文章那是重点中的重点。
《狂人日记》里那句“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当初读的时候就觉得震撼,现在复习起来,更是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社会批判意义。
还有茅盾、巴金、老舍等一众大家的作品,每个人的风格都不一样,要记住可真不容易。
在复习笔记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之前上课的时候做的笔记真是五花八门。
有时候字写得龙飞凤舞,自己都快认不出来了;有时候又只记了个大概,关键的地方没写上,现在后悔得直拍大腿。
我一边整理一边吐槽自己:“你这上课都干了些啥呀,笔记都做成这样!”为了能记住那些知识点,我也是想尽了办法。
我把重点内容抄在小纸条上,贴在宿舍的墙上、镜子上,甚至是床头,想着随时能看两眼。
有一次半夜起来上厕所,迷迷糊糊中看到墙上贴的纸条,还下意识地念了几句,把自己都吓清醒了。
有一次,我实在是被那些文学理论搞得晕头转向,就决定出去透透气。
走到校园的湖边,看到一对情侣在那你侬我侬,突然就想到了古代文学里那些描写爱情的诗词,什么“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再看看眼前这对小情侣,忍不住笑了起来,心想这文学还真是无处不在啊。
如何做语文课堂笔记
如何做语文课堂笔记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记笔记要记以下内容:1、老师讲的重点、难点。
2、老师写的课文提纲、课文大意、课文中心(你不能把老师讲的一字不差的记下来,只要大概记录,意思正确就行了)。
3、记疑点。
这类疑点可能使老师忽略而你又不懂的,也可能使你没听见的,应下课主动问老师解答。
记笔记的一些技巧:1、常用的字词可以用符号表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2、字要记的松一点,这样改正方便。
3、记笔记应分正副页,通常为7:3,这样可以修改方便。
4、应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通常为红蓝笔,不要用铅笔记录。
记一般的东西用蓝笔,记公式等重点用红笔。
5、写得要快,看清就行。
6、要认真听讲,课堂笔记只要简单抄一下就行了,不要因为一节课忙着抄课堂笔记而忽略了老师讲的内容。
有了这些,你就能成为尖子生啦。
俗话说,“心记不如带墨”,“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
老师在课堂上把课讲得再清楚,如果学生不记下来,过些时候也会忘的。
记笔记是记忆的扩大和延伸,便于以后复习、查找。
越是高等的学习,越是以记为主。
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课边记笔记,能处于动脑、动手、动耳的最佳学习状态,可抑制“思想溜号”,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
记笔记还能提高书写速度,节省时间。
老师从小学高年级起就应该教学生写语文笔记。
学生从小就学会记语文笔记,能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其它各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形成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当时受益,而且能终生受用。
怎样记语文笔记呢?应该把学生的预习笔记、课堂笔记和部分语文作业合起来都写在一个本上,统称“语文笔记”。
这样可以化繁为简,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减轻老师的批改负担;既有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又有课堂教学的反馈;还有基础知识的验收。
老师批改语文笔记,可收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语文笔记本最好用十六开的“格备课笔记本”,在每页的两边竖着画二道直线,分成三份。
左边一份约有两个字宽,记项目用,起目录索引的作用;右边的一份约有一寸宽,做备注用,这部分供学生灵活运用,记些疑难问题、自己的评价、感想、学习方法等,这部分记的内容不要求一致;中间的一份最宽,最重要,学习的内容都记在这一部分。
《大学语文》课程笔记
《大学语文》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大学语文”概论一、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意义1. 提高人文素养- 大学语文课程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使学生接触和理解人类文化的精髓,从而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
- 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在面对复杂社会现象时,能够具备更加深刻和全面的思考能力。
2. 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学生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词汇、多样的表达方式和严谨的逻辑结构。
-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在学术研究、职业发展和日常交流中更加得心应手。
3. 培养审美情趣-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蕴含着美的元素,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 审美情趣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提高生活品质。
4.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课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文化自信。
5. 拓展思维视野-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有助于学生形成跨学科的思维方式。
- 思维视野的拓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语文”的含义1. 语文的定义-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
- 在教育领域,语文特指汉语言文学,是中小学和大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
2. 语文的性质- 工具性:语文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 艺术性:语文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高度体现。
3. 语文的内涵- 语文不仅包含语言本身,还涉及语言背后的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深层内容。
- 学习语文不仅是学习语言技能,更是了解和掌握一种文化的过程。
4. 语文与文学的关系- 语文是文学的基础,没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文学创作和鉴赏。
- 文学是语文的艺术表现,通过文学作品,语文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丰富和扩展。
大学语文阅读笔记摘抄
大学语文阅读笔记摘抄在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阅读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通过广泛的阅读,我们不仅能够领略文学的魅力,还能汲取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以下是我在大学语文阅读中的一些笔记摘抄,与大家分享。
《论语》中有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简洁而深刻地阐述了学习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学习知识并时常温习,这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更是让人感到快乐;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生气,这才是有修养的君子。
这让我明白了学习的持续性以及与人交往时应保持的平和心态。
在《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爱情的美好与纯真。
诗中的比兴手法,以雎鸠鸟的和鸣起兴,引出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让我感受到了古人在表达情感时的含蓄与浪漫。
李白的诗歌总是充满了豪迈奔放的气势。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诗,展现了他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坚信自己的价值,这种自信和乐观的精神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疾苦。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句诗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位伟大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百姓的关爱。
苏轼的词也别具韵味。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面对人生的风雨时,他表现出的那份洒脱和从容令人钦佩。
告诉我们不必在意外界的干扰,保持内心的坚定,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而在现代文学中,鲁迅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狂人日记》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吃人”的本质。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样的语句让人心惊,也让我对社会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老舍的《骆驼祥子》描绘了祥子这个底层人物的悲惨命运。
课堂笔记语文
语文课堂笔记:生字词、语法、文学知识、阅读理
解、写作技巧
标题:语文课堂笔记
一、生字词
1.生字:掌握本课出现的生字,如“荡漾、清晰、搀扶、嘱咐、”
等。
2.词语:理解并掌握本课出现的词语,如“荡漾、绽放、屹立、相
衬、朦胧、馈赠”等。
二、语法和句子结构
1.语法:学习并掌握本课出现的语法知识,如动词时态、名词的数
和所有格等。
2.句子结构: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如主语+谓语、主语+
谓语+宾语等。
三、文学知识
1.作者介绍:了解本课文的作者背景、作品等。
2.作品背景:了解本课文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
3.文学手法:学习并掌握本课文所使用的文学手法,如比喻、拟人、
排比等。
四、阅读理解
1.段落分析:理解并掌握本课文的段落结构、中心思想等。
2.主题思想:理解并掌握本课文的主题是关于什么的,以及作者想
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
3.问题解答:解答阅读理解题目时,要结合上下文,找到问题的答
案。
五、写作技巧
1.写作手法:学习并掌握本课文所使用的写作手法,如描写、叙述、
议论等。
2.写作技巧:学习并掌握如何写出好的文章,如如何构思、如何表
达等。
3.写作练习:进行写作练习,锻炼写作能力。
大学语文笔记
大学语文笔记大学语文笔记一、语言基础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
语言具有表达、交流、情感、个性特点、思维活动等多种功能。
语言是人类基本的交际工具,具有表达思想、分享知识、传递信息等重要功能。
语言的基本特征:规则性、符号性、交际性和文化性。
语言的学习:学习语音、语法、词汇、语用(语境)等方面。
语言的运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二、修辞格修辞格是修辞学中的基本术语,是指用特定的语言技巧,使文本具有特定的语言效果的方法。
修辞格在文学、广告、演讲等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
常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反问、感叹等。
1.比喻比喻是通过两种事物的类比,以便更好地传达意思。
比喻是修辞格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它可以用非常生动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有关未知事物的信息。
常见的比喻有:1)直接比喻:直接将被描述的事物与相似的事物相比较,如"他的眼睛像夜空中的星星"。
2)间接比喻:间接地描述事物的共性,通过描述共性来指代具体事物,如"他是这个世界的花蕾"。
2.拟人拟人是指人类的活动或特征被附加在非人类对象上的一种修辞方式。
拟人可以很好地描述一个对象的特征,并把读者引入到文本的情境中。
常见的拟人有:1)动物拟人:把动物赋予人类特征,如"大象似乎在思考"。
2)物体拟人:描述生物以外的非生物的行为或状态,如"风在低声咒骂"。
3.夸张夸张是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方式,来强调某个特定的情感。
夸张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帮助传递文本的主旨。
常见的夸张有:1)超乎寻常的夸张:描写为大于实际上的量或程度,如"他吃掉了一整只鸡"。
2)否定夸张:描绘与现实相反的情况,如"这个小孩子从不哭泣"。
4.对比对比是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的差异,来突出在文本中重点向读者传递意义的一种修辞方式。
大学语文听课笔记
第⼀课: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邓⼩平 1、邓⼩平,四川⼴安⼈,新时期中国改⾰开放的总设计师。
2、重点段落:第2、3段;最后4段。
3、⽂后[注释]:1、3 4、⽂后[提⽰] 5、重要词汇:仰⼈⿐息、夜郎⾃⼤、励精图治 第⼆课:发扬伟⼤的创业精神-《⼈民⽇报》社论 1、中⼼论点:第三段第⼀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创业精神的核⼼和精髓。
2、⽬标:第四段第⼆句:“我们创业的⽬标是明确的,这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个原则:第九段第⼀句:“勤俭节约、清正廉洁”,是讲创业者应有的节操。
4、重点段落:倒数第2段。
5、本⽂⽂体:这是⼀篇社论。
6、⽂章特点:本⽂观点鲜明,层次清晰,语⾔准确、简洁、明了,较多地使⽤判断句式,极少运⽤修辞⼿法,体现出“社论”这种⽂体的特点。
第三课:科学的春天-郭沫若 1、郭沫若,四川乐⼭⼈。
现当代作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
主要代表作有诗集《⼥神》,历史剧《屈原》、《蔡⽂姬》等。
2、重点段落:第3、4、6、7、10段。
段中都运⽤了哪些修辞⼿法3、⽂后[注释]:1、3、4、7、8 4、⽂后[提⽰]:全⽂的中⼼论点是:时代和科学需要巨⼈,科学需要既实事求是⼜异想天开的精神风格。
本⽂的特点是议论中灌注着诗⼀般的激情。
本⽂论证⽅法多样,主要是归纳法。
本⽂运⽤的修辞⼿法,值得注意的是⽐喻。
此外,作者也运⽤了排⽐、拟⼈等修辞法。
5、课后[思考与练习]:2、3、4题 6、重要词汇:孜孜不倦、颠沛流漓、废寝忘⾷、含⾟茹苦 第四课:论“费厄泼赖”应该缓⾏-鲁迅 1、鲁迅,原名周树⼈,中国现代⽂学的奠基⼈,伟⼤的⽂学家、思想家、⾰命家。
鲁迅青年时代赴⽇留学,后弃医从⽂,⽴志改造国民的精神。
1930年,参加在左翼作家联盟并起重要作⽤。
⼩说集有《呐喊》、《彷徨》,散⽂集有〈野草〉、〈朝花猸拾〉,杂⽂集有〈坟〉、《且介亭杂⽂》等。
《狂⼈⽇记》、《阿Q正传》是他⼩说的代表作。
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重点笔记
自考《大学语文》课程重点笔记第一课:《寡人之于国也》1、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
孟子的文章向来十分长于说理。
这篇文章就充分体现了其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
首先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以批评的态度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马上又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先使梁惠王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又给予其希望,让梁惠王明白他的错误其实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改正了就可以解决“民不加多”的困惑。
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
让梁惠王认识到,只要实行王道,那么就有称王天下的可能性。
2、比喻的使用。
这篇文章中孟子用了两个比喻来增加自己的观点的说服力。
(1)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2)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孟子通过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的佐证自己的论点,使单纯的说理变得妙趣横生,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
3、许多排比句的运用,也大大助长了文章的雄辩气势。
孟子在这篇文章量的运用排比句式,或递进、或类比,使文章气势雄浑,使自己的论述的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福师《大学语文(一)》第五章课堂笔记
福师《大学语文(一)》第五章外国文学课堂笔记◆知识点掌握程度本章主要掌握几篇外国文学作品,理解它们的内在意义和情感表达。
同学们可以尝试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将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进行对比。
◆知识点整理《麦琪的礼物》1.理解“麦琪的礼物”的含义;2.概括小说的主题:3.理解小说明写德拉、暗写杰姆这种“一虚一实,双线并行”的结构特点:这篇小说通过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为互赠圣诞礼物而忍痛卖掉引以自豪的长发和金表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赞美了主人公的善良心地和纯真爱情。
小说的构思非常巧妙。
为了互赠礼物,德拉夫妇双方都卖掉了心爱的东西,想为对方锦上添花:德拉卖掉长发后为丈夫买了一付白金表链;杰姆卖掉金表后为妻子买了一套纯玳瑁的美丽发梳。
小说循着这两条线索来展开情节,一明写,一暗示,显得简炼而又清晰。
直到故事终结,明暗两条线索才汇合相交,真相大白,造成了出人意料之外的结局,使人惊愕,但又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作者善于通过外部行动和表情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如在描述德拉站在壁镜前决心卖掉自己的秀发时,她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开始时她因突然想到可以卖掉自己的头发换钱以解决圣诞节送礼的困境而兴奋,接着她因即将要失去自己心爱的秀发而惊骇、留恋、痛苦,到最后为了实现对丈夫的爱她又毅然作出了卖掉秀发的决定。
这一连串心理活动都是通过描写德拉的外在动作和表情来显现的,写得含蓄细腻、生动传神而耐人寻味。
作品中用了不少夸张、渲染的手法来叙事写人,语言幽默诙谐,喜剧故事中浸染着悲剧色彩,体现了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
一、概括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作者是怎样塑造德拉的形象的?德拉具有怎样的优良品德?三、本文在情节安排是怎样运用“双线并行”的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四、本文在结局处理上有什么特点?五、举例说明本文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
《“我的世界观”》1.“我的世界观”的基础和核心——人是应当为别人而生存的2.追求真、善、美是人类的共同追求3.理解作者所说的宗教感情文章开头就明白宣告:人是应当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些其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的人,然后是为许多虽不相识,但他们的命运却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人。
自考 大学语文过关笔记(好用)
听课要求:一、要求:圈、点、划、做笔录二、方法:多读多记多思多写三、借教材提升:1、熟悉教材体例2、教材编排前后内容3、熟悉所选的每一篇文章,掌握考核重点(同步练习每篇课文前都有考纲要点)4、借配套练习消化文本内容,进一步理解文本一、基本知识点1、语文——要点:语文包括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学知识(1)语文知识考查: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文言实词的考核:古今意;常用文言实词具体含义文言虚词的考核: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文言句式的考核:使动句式、意动句式、名词做状语、名词做动词、判断句、被动句、倒序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句式。
(2)文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作者基本情况(字号、朝代、主要思想或文学主张、文学成就、代表作作品基本情况(出处、编著朝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特色、地位文体基础知识:4种文体知识的具体考核◆议论文文体知识: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对比、类比)驳论的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记叙文文体知识:叙述方式:顺序、倒序、平叙、插叙人物描写: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在叙事中抒情、在议论中抒情◆诗歌文体知识:古代诗歌文体:楚辞、汉乐府、乐府旧题、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慢词、小令抒情方法:直抒胸臆、意象表现;借景抒情(自然天成、融情于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借事抒情、借举止抒情、借比喻抒情、借象征抒情、借典故抒情◆小说文体知识: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个性特点、人物描写法心理刻画:直接间接心理描写表现方法:倒叙方式、前后照应、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对比、铺垫、烘托、反衬、类比、象征(3)文学作品阅读分析:背景、主要内容、写作特点、提升写作能力2、记住语文中的“二”(1)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大学语文复习笔记
大学语文复习笔记大学语文是一门提升我们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课程。
在复习这门课程时,做好笔记是关键。
以下是我对大学语文复习内容的整理。
一、古代文学部分1、先秦文学《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
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
《论语》: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孟子》:记载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和政治活动。
其文章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善用比喻和排比。
2、秦汉文学李斯的《谏逐客书》:文章列举大量事实,说明客卿对秦国的重要性,论证逐客之非。
司马迁的《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乐府民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疾苦,语言朴实自然。
3、魏晋南北朝文学曹操的诗歌:具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的田园诗: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恶。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主要记载魏晋时期的言谈轶事。
4、隋唐五代文学唐诗:初唐有“初唐四杰”;盛唐有李白、杜甫;中唐有白居易、元稹;晚唐有李商隐、杜牧等著名诗人。
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反对骈文。
5、宋元文学宋词: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关汉卿的《窦娥冤》是杂剧的代表作。
6、明清文学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戏曲:汤显祖的《牡丹亭》。
二、现代文学部分1、现代诗歌郭沫若的《女神》: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了对自我的崇尚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徐志摩的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细腻。
2、现代小说鲁迅的小说: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如《狂人日记》《阿 Q 正传》。
茅盾的《子夜》:展现了民族资本家的命运和社会的矛盾。
3、现代散文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大学语文复习笔记.docx
楚辞的特点
V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
V以六字句为主,四句为一小节;
V多用语气词、、兮
九歌
V''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共有11首。一般认为,《九 歌》是屈原依据当地民间祭歌加工改写而成。
湘夫人
V《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 对恋人神,或谓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神。
(2)楚辞的虚幻色彩
课文三:论语
孔子的思想
V儒家学说以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它的精华部分,是有关社会 伦理和个人修养的一些内容。
V没有学习的生活不是好的生活。
孔子的政治主张
V、、礼〃和、、仁"
1、''礼〃,一种政治秩序;
2、''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
孔子地位的演变
v经历过人,神、鬼的三个历程。
(1)期约难遇的特定情景
(2)以心理活动串联行为描述
(3)以情感流动为融贯全诗的内在命脉
v3、借景抒情
Q:
1我国诗歌的两大源头是什么:《诗经》和《楚辞》
2,《诗经》和《楚辞》各代表什么文化,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楚辞是浪漫主义的奠基之作。《诗经》与楚 辞在主题的“当代”性上并无二致,而因表现的题材不同,形成悬隔一一文艺学、美学、社会 学、伦理学意义的巨大区别。从审美感觉的角度看,诗富于声,骚重于色。
V1、相约而来,去卩''帝子降兮北渚〃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兼葭》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汇总
《大学语文》(专升本)重要知识点汇集第一课天之道1.老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主要主张2.《道德经》的地位、篇章结构。
3. 本文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4.背诵、默写全文5.主题思想6.全文论证方法:归纳推理论证第二课季氏将伐颛臾一、文学常识1.孔子的地位、思想及其主张2.《论语》的体裁、内容、作者3.本文的体裁:驳论文二、论证方法:1.全文论证方法:驳论点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演绎论证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类比论证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类比论证三、修辞手法: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双重比喻)2.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比喻)3. “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三处反诘)四、成语演化:1.既来之,则安之2.分崩离析3.祸起萧墙4.开柙出虎5.季孙之忧6.大动干戈7.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五、重点字词1.过:动词,责备2.与:语助词六、通假字1.来:通“徕”,招徕,使归顺七、特殊句式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倒装句)八、重点字词1.是:例句出处释义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与“非”相对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判断词,是2.疾:例句出处释义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扁鹊见蔡桓公》病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厌恶、痛恨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快、急速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疾苦、痛苦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强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膑传》妒忌3.止:例句出处释义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停止河曲智叟笑止之曰《愚公移山》禁止、阻止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只是、仅仅4.见:例句出处释义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诗》看见曹刿请见《曹刿论战》召见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伐颛臾》拜见、偈见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表被动,相当于“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xiàn,出现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失街亭》见解、见识5.过:例句出处释义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走过、经过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超过以其境为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过分、过于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错误、过失(名)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责备且尔言过矣《季氏将伐颛臾》错(形)故尝与过宋将军《大铁椎传》拜访、访问第三课《国人之于国也》一、文学常识1.孟子的主张、地位2.《孟子》作品的作者、特点3.孟子散文的特点二、论证方法1.类比论证:五十步笑百步2.对比论证: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三、修辞手法1.五亩之宅……百亩之田(排比)2.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自考《大学语文》重要知识点笔记总结(通用3篇)
自考《大学语文》重要知识点笔记总结(通用3篇)自考《大学语文》重要知识点笔记总结篇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课文作者竺可桢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识记本文所说明的重点是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和“鸣沙”现象的成因,指出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解释的;认知本文将说理与叙事结合起来的特点,读来引人人胜,简要说明开头的叙事有什么作用;识别本文主要运用的诠释说明方法。
这是一篇运用科学原理解释沙漠里奇怪现象的说明文。
文章着重说明了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和“鸣沙”现象的成因,指出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解释的。
所以,在学习时,应予注意把握好下面重点内容:1、写作特色本文最主要的一个特色是:说理与叙事相结合。
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所以这篇科学小品行文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作者把说理同叙事结合起来,在解释沙漠里奇怪现象的成因时,将古今中外人们的耳闻目睹以及经历、感受等穿插在说理过程中,形成近似于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介绍“现象”,在解释“现象”的同时不时插入科学道理的讲述,读来引人人胜。
2、说明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诠释说明方法。
这种说明方法使因果条件充分,事理逻辑周密,易于被人理解与接受。
而且行文较自由,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从而将事理诠释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本文的说明中心是解释“海市蜃楼”与“鸣沙”两大怪异见象的成因,作者因此主要运用了诠释说明方法,将形成这些现象的特定条件逐一解释清楚。
《桥的运动》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课文作者茅以升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识记文章说明的中心和要点,以及作者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识别文中所运用的义、列举两种说明方法;识别文中运用比喻说明和引用说明法的地方,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本文是一篇短小精练、析理精深的科学小品,是阐述桥的运动的说明文。
作者运用辨证唯物观点和物理学知识,剖析了桥的运动的种.种形式及原因,说明桥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桥的运动就是桥的存在形式。
大学语文语文笔记
大学语文语文笔记惊梦注解:选自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牡丹亭》。
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晚年号茧翁,字署清远道人,明代著名戏曲作家,文学家,所著《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是中国戏曲史上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与他创作的《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
《牡丹亭》的题材来自于小说《燕居笔记》。
笔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研习与思考:1.杜丽娘极尽千娇百媚之容,柔情似水之态,文中是怎样描写与突显这一点的?答:直接描写外貌,与古代美人作比,与满园春色相映,写她娇弱的动作、细腻的心理。
2.吟诵开场【步步娇】和【醉扶归】两端曲文,体味词句的优美是怎样与表现人物结合起来的。
答:描写内容的美与用词措辞的美相结合,并运用了押韵、配律、字音平仄相间等修辞手法。
3、故事梗概。
答:《惊梦》前半部分“游园”一出描写杜丽娘在春香的引逗下来到后花园游玩,大自然的美景引发了她对青春的觉醒,产生了追求爱情的强烈愿望。
后半部分则通过梦幻的情节使闺门千金杜丽娘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体验了刻骨铭心的爱情,“两情和合,真个是千般爱惜,万众温存”,这是她主动追求理想爱情的开始,其间浸润着浪漫主义的感伤之美、追求之美、情爱之美和理想之美,这是对自然、青春和爱情的礼赞。
从此,杜丽娘便开始了对爱和美的不懈追求,哪怕历尽千难万险,经过九死一生,她都不会改变,不会退缩,不会放弃。
4.举例分析《牡丹亭》的艺术特色有哪些?答:A.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来显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
如杜丽娘的梳妆打扮突出她的美丽风姿,显示她爱美的天性,扫兴而归则突出了她内心的哀怨和痛苦。
B.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反衬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
如断筋颓垣,烘托出自己美丽容颜徒对四壁的无奈和愁苦等等。
C.通过直接倾诉和间接虚写来突出人物内心情感。
如“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是直接倾诉杜丽娘的烦闷和哀怨,人立小院,懒于女工的情景则是虚写人物内心的愁苦。
语文必修一学习资料笔记
语文必修一学习资料笔记一、现代文阅读1. 文本理解: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本的深层含义。
2. 关键词句: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句,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3. 文学手法:学习并识别作者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4. 情感态度: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情感态度,理解其对主题的深化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1. 字词积累:积累文言文中的常用字词,掌握其古今异义及多义词的用法。
2. 句式结构:理解文言文中的倒装、省略等特殊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文化背景: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4. 翻译技巧:学习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三、写作技巧1. 主题明确:写作时确保主题鲜明,避免内容散乱无章。
2. 结构合理: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3. 语言准确: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表达。
4. 情感真挚:在写作中表达真挚的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四、文学鉴赏1. 作品分析: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和环境等要素。
2. 艺术特色: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如语言风格、叙事技巧等。
3. 思想内涵:探讨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社会价值。
4. 文化意义:理解文学作品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影响。
五、诗词鉴赏1. 意象分析:分析诗词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和表达效果。
2. 韵律节奏: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体会其音乐美。
3. 情感表达:体会诗人在诗词中表达的情感,理解其情感深度。
4. 文化价值:认识诗词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六、综合运用1. 知识整合: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2. 思维拓展:通过阅读和写作,拓展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4. 终身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通过以上学习资料笔记,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在语文必修一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大学语文第十版笔记整理
大学语文第十版笔记整理自考《大学语文》重要知识点笔记总结1《科学的春天》这篇讲话稿中,郭沫若除了应用论证方法之外,还应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这是本文的重点,需要全面掌握。
在文中,对论证方法的掌握及修辞手法的运用是难点,需要深刻领会。
1、论证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三种论证方法:归纳论证法、类比论证法、演绎论证法。
(1)归纳论证法。
如第2自然段从历史过程和个人经历中归纳出“科学的春天到来了”这一论点,从媳娥奔月、龙宫探宝、《封神演义》上的许多幻想都变为现实来论证科学需要异想天开。
(2)类比论证法。
如第3自然段,作者把十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与我们的时代进行类比,得出我们的时代和科学需要巨人的结论。
(3)演绎论证法。
本文有典型的演绎论证法的运用。
演绎法通常指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即由普遍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
如第4自然段中,运用了演绎论证方法论证了我国科学家需要探索精神,具体表现形式是:大前提:“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和“我国人民历来是勇于探索的”。
小前提在文中被省略了:我国科学家是人,是我国人民的一分子。
结论:我国科学家需要打破陈规、披荆斩棘和开拓道路的精神,也就是需要勇于探索的精神。
2、修辞手法本文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和引用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比喻。
例如“科学的春天”、“初升的太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2)排比。
例如“封建王朝摧残它,北洋军阀摧残它,摧残它”,“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论辩力度和感染力。
(3)拟人。
例如“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增强了讲话的感召力。
《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课文作者王蒙所处的时代背景;识记王蒙在历的地位和主要成就;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大意,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简要说明作者所理解的“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两层意思;结合有关段落,简要说明文中所运用的演绎论证法和归纳论证法;识别本文修辞手法上善用排比、反洁、设问的特点。
大学课程语文笔记整理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语文笔记整理的基本方法,提高笔记整理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 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语文笔记整理的基本方法。
2. 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在笔记整理中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语文笔记整理的基本方法。
二、新课讲解1. 讲解语文笔记整理的基本方法:a. 概括法:提炼文章主旨、论点,归纳文章结构。
b. 列提纲法:按照文章结构,列出每个段落的主要观点。
c. 摘抄法:摘录文章中的重点语句、段落。
d. 概括与摘抄相结合法:综合运用概括法和摘抄法,整理文章。
2. 讲解笔记整理的注意事项:a. 笔记内容要简洁明了,便于复习。
b. 笔记要分门别类,便于查找。
c. 笔记要注重时效性,及时整理。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一篇课文笔记。
2.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笔记整理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笔记整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方法:a. 做好课前预习,了解课文内容。
b. 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c. 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讲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方法:a. 多读书,拓宽知识面。
b. 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主旨。
c. 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掌握写作技巧。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计划,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学习习惯和文学鉴赏能力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大学语文中春中田园作课堂笔记
大学语文中春中田园作课堂笔记原文: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注释:春中(zhòng):即仲春,农历二月。
鸠(jiū):鸟名,象鸽子,有斑鸠、山鸠等。
曹植《赠徐干》:“春鸠鸣飞栋,流飙激棂轩”。
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
《诗经·豳风·七月》:“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
砍去又高又长的桑枝,便于以后采桑。
觇(chān):探测、察看。
泉脉:地下的泉水。
地层中的泉流象人体内血脉一样,故称之泉脉。
看新历:开始新的一年。
觞(shāng):古代饮酒用的器皿,此指酒杯。
御:进用,饮、喝的意思。
惆怅远行客:即“远行客惆怅”。
远行客:出远门的人。
春鸠:即布谷鸟、杜鹃伐远扬:用斧头砍去长得太远而扬起的桑条御:进用觞:喝酒的器具临觞(shang)忽不御:(诗人)面对着杯中酒,忽然又停住了喝觇(chan)泉脉:查看泉水的通路翻译:屋上有一只喜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
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
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
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赏析:这首诗写仲春的田园景色和农事活动。
首两句写景,鸠鸣、花白,有声有色,春意盎然。
三四句写农事,农民们也开始伐扬、觇脉,既紧张又兴奋。
诗人以敏锐的感受写出了春天的欣欣向荣和农民的愉快欢欣,结尾则表达远行者对乡土的眷恋。
全诗健康活泼,清新醇朴。
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的杏花也赶在桃花之前争先开放,开得雪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一片白色杏花之中。
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
接着,诗人由春天的'景物写到农事,好像是春鸠的鸣声和耀眼的杏花,使得农民在家里呆不住了,他们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课堂笔记1、古代小说形成于什么时期:汉魏六朝时期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4、把清代文言小说推向高潮的是《聊斋志异》5、中国第一部历史小说是《三国演义》6、《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7、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8、鹿鸣出自《诗经》中的小雅9、《史记》中人物的塑造方法:互见10、先秦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庄11、先秦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孟子12、战国时期诸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是庄子1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论语》14、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曹操苦寒行15、《咏怀诗》82首作者阮籍,阮籍开创了咏怀诗。
16、中国第一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17、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东晋】陶渊明体现了平淡自然风格18、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李白《行路难》1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体现了李白诗歌多具有的自然之美。
20、第一部纪传体《史记》21、第一部断代史《汉书》22、《论语》属于语录集23、《秋水》出自庄子《庄子. 秋水》2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25、杜甫诗歌的特点:沉郁顿挫杜甫诗称为史诗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望岳》2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唐•杜甫《登高》28、第一部白话诗集:胡适《尝试集》。
29、*婉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秦观、李清照;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30、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31、闻一多的“三美”理论:答:主张新诗应该具有“图画美”,“建筑美”和“音乐美”,表明了一种理论上的自觉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一般认为其依据是(音乐的不同)2.赋、比、兴是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3.鹿鸣篇属于诗经中的哪个部分(小雅)4.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精神5.战国诸子中最有文学成就和浪漫主义精神的文学家是(庄周)6.先秦时代,儒家学派两位代表人物的大师是(孔丘和孟轲)7.先秦时代,道家学派两位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8.下列孟子书中属于语录体的是(《论语》)9.《秋水》一文出自(《庄子》)10.《学而》篇出自(《论语》)11.我国古代第一篇纪传体通史(《史记》)12.不属于司马迁著《史记》的动因的是(政府提倡)13.(鲁迅)提出了“魏晋风度”的。
14.不属于魏晋时期的作家是(刘禹锡)15.“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出自(曹操)的诗歌。
16.后人把那些“本色”、“正宗”的写儿女情长的柔情软词,称为“(婉约词)”17.以下不属于豪放词人的是(秦观)18.“莫道不销魂,席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出自李清照诗(《醉花阴》)19.辛弃疾著名诗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的篇名是(《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子》)20.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志通俗演义》)21.《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22.把清代文言小说创作推向高潮的著作是(《聊斋志异》)23.中国古代文学的压卷之作是(《红楼梦》)24.《咏怀诗》八十二首的作者是(阮籍)25.第一个大力写作田园诗,而被称为“隐逸之家”的诗人是(谢眺)26.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平淡自然)27.被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盛唐大诗人是(王维)2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指(李白)的诗歌美29.杜甫诗风的最显著特点是(沉郁顿挫)30.现实主义的杰作“三史三别”的作者诗人是(杜甫)31.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诗(望岳)32.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登高》我的那一届考的就增加了这道题,不知道你们这一次考的时候会不会有。
*鲁迅小说的感情基调,以《呐喊》或《狂人日记》为主评论一下。
(问题大概是这样的,不太记得了)1、《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诗经》思想内容广阔,主要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表现恋爱、婚姻题材的婚恋诗。
这类诗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全书中写得最为精彩的部分。
或写男女子相爱时的和谐欢乐,失恋时的痛苦忧伤,赞扬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和勇敢追求;二是描写农业生产的农事诗。
这类诗也很多,有的赞颂农业成就,夸耀田土广大、农夫众多、收获丰盛,有的描写欢快的劳动场面,;有的描写劳动生活的繁忙;三是关于战争和徭役的征役诗。
这类诗主要表现战争和徭役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灾难和痛苦,或以征夫之口出之,或以思妇口吻言之,写来都感情真挚,声调凄楚,情节悲惨,也有少数表现爱国思想的作品。
四是颂歌。
这类诗大都出自公卿列士或乐官之手,在三《颂》中保存最多,《雅》诗中也有不少。
有的颂帝王歌天命,为周王统治的合理性寻求神学依据。
五是反映社会矛盾、揭露批判现实的怨刺诗。
六是周民族的史诗。
《诗经》的艺术成就表现在以下几点:一、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①反映现实的广阔性。
②反映现实的深刻性二、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①朴素自然的风格。
诗人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概括而具体的描绘事物特征,如实反映现实生活。
②赋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
《诗经》中的大量诗篇运用了赋、比、兴手法来叙事、写景、抒情,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提高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形式特征①基本上是四言体诗歌。
一句两拍,句式整齐,显示了一种韵律美。
②多重章叠句,反复回旋,使内容层层深化,感情步步加深。
③用韵自然而富有变化。
④语汇丰富,用词鲜明生动而富有形象性。
2.《史记》的文学成就?《史记》是一部史学名著,又是一部文学名著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基本都用这种体裁撰写。
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也很高,《史记》的写作,具有文学方面的动机,所以这一部史书本身,就兼有文学的性质。
《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写作的目标,这不仅意味着总结历史、记载史实,而且也意味着通过大量历史人物的活动,形象地反映和推究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人类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困境。
这些也正是文学的根本目的。
鲁迅曾因此称《史记》为“无韵之离骚”。
再加上作品中曲折的情节、紧张的场面和气势充沛的语言,《史记》便带有一种狂飙雷电般的力量,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
《史记》为后代的传记文学树立了光辉典范,成了后代散文家学习写作的圭臬。
它直接影响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也成为后代戏曲、小说取材的渊薮。
其中体现出的进步理想使历代文人受到了熏陶。
3.婉约派与豪放派的区别?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耸立着争雄对峙、相映生辉的两座奇峰;这就是以柳永、李清照为旗帜的婉约派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
顾名思义,婉约派和豪放派显然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词风。
(1)题材的广阔和狭窄是豪放派与婉约派最显著的区别,(2)在词的形式上,婉约派与豪放派也走着两条不同的路子。
婉约派词人一般都更注重词的形式,就拿婉约派中成就最著的李清照来说吧,明明面对着国破家亡、穷愁潦倒的严酷现实,却抱定“词别是一家”的艺术偏见,生怕在词作中流露出一丝半点。
而豪放派则不是为形式所羁,而是充分调动形式为表现内容服务。
最突出的是苏轼,苏轼充分发挥词这种独特语言文学样式的长处,利用长短句的错落形式,造成节奏的舒卷变化,用词造句也力求铿锵响亮;从而达到了形式与内容与情感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
(3)表现手法不同,婉约派写景则铺叙细腻,曲尽其形,且辞藻华美,抒情则委婉含蓄;而豪放派写景则大笔勾勒,朴实明快,不用辞藻,抒情则直写胸臆。
此可比较李清照《声声慢》与苏轼《念奴娇》便知。
而豪放派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结构上跳跃动荡,纵横潇洒,造成一种开阔、健朗的艺术境界,格调显得清超豪迈,固然为婉约派所不及,但在具体形象以及人物心理状态的细致描写和刻画上似稍逊于婉约派。
4.唐宋八大家文学主张?他们古文的基本特点?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
唐宋八大家”文开辟了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新阶段,在整个散文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具有崇高的地位,他们除了具有相似的散文主张外,其优秀之作在创作上亦表现出一些共同的倾向和特点。
他们的许多文章,有为而作,内容充实,饱含着同情人民、忧念国事的情怀要求改革政治的理想,闪烁着民主性、现实性和作者崇高人格的光辉,同时形式谐美,风格自然流畅而富于文采,显示出思想性和艺术性和谐统一的特色,与重形式轻内容,文风浮艳纤弱的骈文末流和有些古文运动先驱者质木无文的“宗经”、“明道”之文相比,可说是散文创作上的大突破,大开拓,他们提倡散文的独创性和多样性。
八大家都是“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和中坚人物”,他们有着大体一致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倾向。
他们都反对骈文,不满浮华的文风,提倡恢复和发展秦汉散文的优良传统。
他们以自己卓越的创作实践,摧毁了骈文在文坛的统治地位,为把散文从骈文中解放出来,确立散句单行、自由书写的新型散文“古文”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的散文作品就是这种古文的典范,是唐宋古文运动的光辉结晶。
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古代散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因此,“唐宋八大家”在整个散文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具有崇高的地位。
其次,八大家都在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
大体上来说唐代两家之文,雄健奔放,奇崛峭厉。
宋代六家之文平易畅通,委曲迁徐。
这也是唐宋散文主要区别所在。
5.什么是魏晋风度?魏晋风度与文学的关系?魏晋风度,是春秋战国后第一个分裂期知识分子被迫依附某个政治集团的散漫心境;是独尊儒术后儒术又不值钱因而“援老入儒”的尴尬处境;是哲学讨论日常化的大众情境。
清谈、吃药和喝酒,组成了风度中的风度。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隽秀王衍、乐广至于江左领袖王导、谢安,莫不是清峻通脱,表现出的那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为后世景仰。
*魏晋风度与文学的关系:(魏晋风度与文学的关系可以用不同时期的文学特点来描述)(1)建安时期,体现的是对“真”的追求,抒情性强、现实感丰富,以慷慨悲哀为美,追求建功立业;(2)正始时期,抒情性强,艺术形象空前的丰富,脱离现实,文字难懂;(3)西晋末期的左思,批判、讽喻现实,体现对门阀制度的抗议;(4)东晋末期,出现了陶渊明及其田园诗,超凡脱俗,成为魏晋的最高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