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多看一遍富士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天多看一遍富士山
日本有一家电子公司,总部设在东京,分部和生产区设在大阪。为此,公司每天都安排了值勤小姐负责购买专线车票,为与本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客人和外商提供方便。
德国人汉森是每天享受这种方便的外商之一。在坐过多次专线车后,他发现:每一次去大阪,小姐给他安排的座位是靠右窗的,赴东京的时候,则是靠左窗的。起初,他以为是巧合,经小姐正式不是巧合之后,他就有点想不明白了。这时候,小姐微笑着告诉他:“这是他仪为您安排的,因为在这个座位上,来回都能看到咱们这儿最美的风景。每天让您多看一遍富士山,是为了让您深深地记住这个地方,记住咱们的公司。”
每天多看一遍富士山,成了汉森在日本生活、工作期间最感动的一件事。这种感动也使得与他合作的那家公司得到了超值的回报——后来,汉森把他原计划的投资追加了一倍。
让客人每天多看一遍富士山,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是,这种举手之劳背后体现出来的细致入微的人性化关怀,却是很少有人留心并做到的。其微妙之处便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他人之所想,最终实现那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人心都是肉长的,无论身处何种角色,人的内心世界被渴望着关怀和友爱,有一颗容易被感动的心。所以,在很多看似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场合。最终的胜利者往往是人心向善焕发出的感动,是一种无需言传的沟通,共同让生命之舟抵达辉煌的彼岸。
借力与合作
成功不能只靠自己的强大。成功需要依靠别人,只有能帮助更多人成功,你自己才能更成功。
世上仅存的植物当中,最雄伟的,当属美国加州的红杉。红杉的高度大约是100米,相当于30层楼高。
科学家深入研究红杉,发现许多奇特的事实。一般来说,越高大的植物,它的根理应扎得越深。但科学家却发现,红杉的根只是浅浅地浮在地面而已。
理论上,根扎得不够深的高大植物,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一阵大风,就能将它连根拔起,可红杉又如何能长得如此高大,且屹立不摇呢?
研究发现,红杉必定生长在一大片的红杉林中,并没有独立壮大的红杉。这一大片红杉彼此的根紧密相连,一株接着一株,结成一大片。自然界中再大的飓风,也无法撼动几千株根部紧密连结,占地超过上千公顷的红杉林。除非飓风强到足以将整块地掀起,否则再也没有任何自然力量可以动摇红杉分毫。
红杉的浅根,也正是它能长得如此高大的利器。它的根浮于地表,方便快速而大量地吸收赖以成长的水分,使红杉得以快速茁壮,同时,它也不需耗费能量像一般
植物扎下深根,用扎深根的能量来向上成长。
如果你尚未壮大,不妨伸出你学习的根,和成功者紧密连结,加入成功、积极的团体,阅读成功者撰述的书籍,吸收他们的经验,了解成功者的态度,让自己更快速地成长。
只要你熟谙这项借力与合作的诀窍,很快地你将会成为成功之林的雄伟巨木。
自由的代价
一个有风的春日里,看到有些年轻人在放风筝。空中有各种各样颜色各异的风筝在飞舞,就好象是美丽的小鸟在空中横冲直撞。猛烈的狂风无论怎么袭击着这些风筝,总还是有一根线拽住它。
这些风筝并没有随风逝去。而是接着风势升到了更高的空中。风筝在摇摆着,那根线和它身后的尾巴使它一直这样在风中无法挣脱。风筝仿佛在大叫着:“放开我,我要自由!”即使在线的牵绊和缠绕中,它们飞翔的舞姿依然优美。最后,其中一只风筝真的挣脱了束缚。“我终于自由了,”它仿佛这样说着,“我可以随风自由地起飞了。”
但是挣脱束缚获得了自由后,等待它的却是一阵不太猛烈却也毫不留情的风。它狼狈地被抽打落地,然后竟然在枯萎的灌木从中和杂草绞在了一处。“最终的自由”原来意味着的不过是最终毫无力气地落到泥土里,无助地被吹落在地,还有就是被障碍物一下子击败甚至断送了生命。
我们有时候是多么像风筝啊。生活给我们布置了很多的困难和险阻安排了需要遵守的规则,使我们以次获得活力和能量。各种束缚和牵绊都是在风吹雨打中必定要经历到的。我们当中的一些人纠缠于这些规则和束缚中,以至于根本达不到本来能够上升到的高度。
让我们每个人都上升到生活给我们安排好的那个高度,而也要意识到在下面的有些束缚实际上正式我们的根基所在,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平稳地上升并取得圆满的成功。
实际演示
美国有一名叫斯坦巴克的犹太人,在做推销安全玻璃的业务员时,业绩一直都保持在整个北美地区的第一名。在一次顶尖业务员的颁奖大会上,主持人说:斯坦巴克先生,你是用什么特殊的方法让你的业绩维持顶尖呢?”
斯坦巴克说,“每次,当我要去见一个客户的时候,我的皮箱里面总是放了许多截成15公分见方的安全玻璃,我随身也带着一个铁锤子。每当我见到客户的时候,我就会问他:‘你相不相信安全玻璃?’
“客户说不相信的时候,我就把玻璃放在他们面前,拿锤子往桌子上一敲。每当这时候,很多的客户都会为我的举动而吃惊,同时他们会发现玻璃真的没有碎裂开来。然后客户就会说:‘啊,真是太神奇了。’这时
候我问他们:‘您想买多少?’直接进行缔造成交的步骤,而整个过程花费的时间还不到一分钟。”
当斯坦巴克讲完这个故事不久,几乎所有销售安全玻璃公司的业务员出去拜访客户的时候,都会随身携带安全玻璃样品以及一个小锤子。
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发现斯坦巴克的业绩仍然维持第一名,都觉得不可理解。而在另一个颁奖大会上,主持人又问:“我们现在都在效仿你做同一件事,为什么你的业绩仍然维持第一呢?”
斯坦巴克笑了笑,然后说道:“原因很简单,我早就知道你们会效仿我的做法,所以自那以后我到客户那里,当他们说不相信的时候,便把玻璃放到他们的面前,把锤子递过去,让他们自己来砸。”
个性有价
他是一位天才的书法家,9岁时参加日本青少年书法展,就在东京掀起一股旋风。4幅作品,全部被私人收藏,总价值1400万日元。当时,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曾这么预言,在日本未来的书法界上,必将会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
20年过去了。一些无名的人脱颖而出,而他却销声匿迹了。是谁断送了这位天才的前程?2001年九州岛樱花节,小田村夫专门拜访这位小时候名震四岛的天才,在看了那位天才的书法作品之后,仰天长叹,说了这么一句话:右军啊,你毁了多少神童!
右军是谁?右军是王羲之,1600年前的中国大书法家。小田村夫为什么说是这位大书法家毁了他们的神童呢?原来这位小神童临摹王羲之的书帖成瘾,经过20年的苦练,把自己的书法个性磨得一点都没有了。现在他的字与王羲之的比较起来,几乎能够达到乱真的程度,可是自己的东西呢?一丝都找不到。在鉴赏家眼里,他的书法已经不再是艺术,而是仿制品。
一个天才因模仿另一个天才而成了庸才,这不是书法界里独有的现象,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行业。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大师级的人物之所以寥若晨星,我想在这些领域,绝不是天生庸才太多的缘故,而是有太多的天才因模仿而成了庸才。
千万不要丢失自己的个性,那是一个人唯一真正有价值的地方。纵观古今,凡是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人,都是坚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敢于从流俗和惯例中出列的人。
发誓
一个遭受到女友抛弃的青年来找我,说到他为女朋友还活得好好的,感到忿恨难平。
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我们在一起时发过重誓的,先背叛感情的人在一年内一定会死于非命,但是到现在两年了,她还活得很好,老天不是太没有眼睛,难道听不到人的誓言吗?”
我告诉他,如果人间
所有的誓言都会实现,那人早就绝种了。因为在谈恋爱的人,除非没有真正的感情,全都是发过重誓的,如果他们都死于非命,这世界还有人存在吗?老天不是无眼,而是知道爱情变化无常,我们的誓言在智者的耳中不过是戏言罢了。
“人的誓言会实现是因缘加上愿力的结果。”我说。
“那我该怎么办呢?”青年问我。
我对他说了一个寓言:
从前有一个人,用水缸养了一条最名贵的金鱼。有一天鱼缸打破了,这个人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站在水缸前诅咒、怨恨,眼看金鱼失水而死;一个是赶快拿一个新水缸来救金鱼。如果是你,你怎么选择?
“当然赶快拿水缸来救金鱼了。”青年说。
“这就对了,你应该快点拿水缸来救你的金鱼,给它一点滋润,救活它。然后把已经打破的水缸丢弃。一个人如果能把诅咒,怨恨都放下,才会懂得真正的爱。”
青年听了,面露微笑,欢喜地离去。
我想起在青年时代,我的水缸也曾被人敲碎,我也曾被一起发过誓的人背叛,如今我已完全放下了诅咒与怨恨,只是在偶尔的情境下,还不免酸楚、心痛。
心痛也很好,证明我养在心里的金鱼,依然活着。
潜意识中的内疚感
本来大家平起平坐,亲密无间,可某一天,你发达了,你有了一个新的界面,这时你会如何对待以往成天混在一起的朋友呢?其实,这时候很多人潜意识中会产生一种内疚感。
曾经看到美国一个作家的自转《纵酒的一生》这样写道:
他在一个工人居住区长大,经济不景气时,大批工厂关闭,大白天酒吧里也坐满了闷头喝酒的人。父亲督促他学一点蓝领阶层的糊口本领,可他却想当一个作家。“你以为你是谁?”这是四邻对他大抱负的一致反应。
事实证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个才华出众的文人。但是处于潜意识中的赎罪心理,他开始经常与老朋友一起酗酒。“那些人认为他们是失意者,而我是发达者,如果我仅仅是他们当中的一个酒鬼,穿着他们的鞋去呕吐,又有谁会说我是势利眼,说我忘了朋友呢?喝得醉醺醺的说明我没有觉得自己多神气,也不会忘本。”
但光阴却迅速地在烂醉迷糊中一闪即逝,最后他终于意识到,不管他自以为欠朋友们什么,但决不欠一样东西------得肝硬化早逝。他收起酒瓶开始重新做人。
你成功了,把朋友甩开距离,这并不是你的过失,即使在一起再也没有共同语言,共同的娱乐方式,也不存在谁欠谁的问题,也不意味着你神气起来,瞧不起老朋友。如果你觉得不对劲,那么你愿意重新退回原处去过老日子吗?
朋友本来就是生命旅途中的同路人,有的
可能会陪伴你走较长的路,有的人则要短些。但接着往前走,会有新朋友。
没认出妈妈
王芳到学校参加亲子游戏活动,其中有一个项目是让孩子通过摸手来辨认自己的妈妈。学生与家长都很乐意参加这个活动。
妈妈们都被一面大大的白纸板挡住了,只留一个小洞让她们把手伸出来,活动一开始,孩子们纷纷跑上前来仔细辨认这一排手。有的看,有的摸,还有的拿鼻子嗅,热闹非凡。
王芳下岗后,昨天刚找了一份上作,是帮人搬东西。由于是第一次搬,手起了血泡。早上和儿子一起到学校的时候,儿子还拉着她的手说:"你的手上怎么有血泡呀?"所以王芳相信儿子一定能够认出自己来。
过了一会儿,有个孩子在王芳的手上划了几下后走开了。王芳不知这是什么意思,猜想大概是哪个学生和自己妈妈约定的暗号吧,也就没有在意。
当那块白板被拉开的时候,王芳没想到儿予竟站在别人面前,这让她多少有一点儿不高兴。
但有几个孩子还是认出了自己的妈妈:主持人问:“你们是怎么认出来的呀?”有的说是看到了妈妈的手镯,有的说是嗅出了妈妈手上的香水味。
回家的路上,王芳没有说话,儿子却开口了:“妈妈,其实我认出你了。”
王芳不解地问:“那你怎么没有站到妈妈前面呢?”
儿子低着头,小声道:“如果我站在你面前,老师一定会问我是怎么认出来的。如果我说妈妈下岗后当了搬运工,手上起了血泡。别人一定会用同情的眼光看着我们,我们不需要别人的同情……”
王芳顿时愣在了那里,她突然明白了,儿子在自己手上划下的其实是一个“妈”字。
重要的鹅卵石
一天,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教授把石块放完后问他的学生:“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
“是!”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真的吗?”教授笑着问。然后再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再加一些,再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
这回他的学生不敢回答得太快:“也许没满。”
“很好!”教授说完后,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进罐子里。倒完后,他再问班上的学生:“现在你们再告诉我,这个罐子是满的吗?”
“没有满。”全班同学这下学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说。
“好极了!”教授又从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进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
当这些事都做完之后,教授正色地问他班上的同学
:“你们从上面这些事情中学到了什么重要的道理?”
一位学生回答说:“无论我们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如果要逼一下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些事的,这门课讲的是时间管理。”
教授听到这样的回答后,点了点头,微笑道:“答案不错,但并不是我要告诉你们的重要信息。”
说到这里,这位教授故意停顿了一下,用眼睛向全班同学扫了一遍说:“我想告诉各位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你也许以后永远没机会把它们再放进去了。”
一棵树的故事
路边有一棵树,树干碗口粗,树一人高的地方,生出个杈。一早一晚,有群上初中的男孩子从树上下来,就跳起来,在那树杈上弄“猴儿挂”。
一个捡破烂的男人也相中了那棵树,拾完破烂,就坐在树下卷支烟,慢慢吸。有一天,他又坐到树下,刚往后倚,后背给什么东西狠戳了一下,他一摸,树上不知什么人钉了根钉,他气得踢了那树一脚。
赶毛驴车拉砖的老吴头一次进城,驴拴到那棵树上,以后进城,拴驴地方不变。驴没事,啃那树皮,老吴第十次城,树死了,枯叶落地,哗哗地在街上跑。
树靠近沿街的一户人家,住户看着死树不顺眼。死树,不是“死”“竖”到这里吗?不吉利!住户在一个大雷大雨的夜,锯倒那棵树。
树没了,留下一截树桩,凸出地面,常将行人绊倒,谁倒地,谁骂那树。一日,一个5岁男孩让树根绊倒,哭着坐着不起来。孩子的母亲捡一根树枝,打树根,边打边说:“打你个坏树!打你个坏树!谁叫你欺负俺家宝宝了!”男孩笑了,站起来夺过母亲手里的树枝,狠劲地打那树根,打完跳着唱着随母亲去了。
不久修路,那树根给扒出来,扔到路边,日晒雨淋,无人问津。大约过了两年,树根被一位来小城走亲戚的根雕艺术家背走。根雕艺术家根据树根的天然造型,将其雕成《母与子》———一位年轻的母亲,怀抱着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母亲低头深情地注视着儿子。令人惊讶的是,每逢暴风雨来临之前,母亲的眼里常含泪水,有时泪水竟滴落下来,滴在婴儿熟睡的脸上……
我们应该知道这两只老鼠
前不久,一位名叫摩德尔丝的美国科学家对两只小老鼠做了一次试验:他把两只小老鼠放在一个仿真的自然环境中,并把其中一只小白鼠的压力基因全部抽取出米。结果那只未被抽取压力基因的灰颜色的老鼠走路或者觅食时总是小心翼翼的。在那个面积约500平方米的仿真自然环境里面,灰老鼠一连生活了十几天,没有出现任何意外。它甚至开始为自己积蓄过冬的粮食,也开
始习惯这一种没有人类恐吓它和音乐等噪音影响它的仿真空间。而另外一只被抽取了压力基因的小白鼠则从一开始就生活在兴奋之中。它的好奇心远远大于那只小灰鼠,它只是惧怕仿真空间所在自然保护区忽然而至的大风把空间里的一些东西刮得东倒西摇。据摩德尔丝教授的统计数字表明,小白鼠只用一天的时间就把500平方米的全部空间都大摇大摆地观察了一遍,灰老鼠用了近四天的时间才把整个仿真空间全部熟悉。白鼠最后爬上了仿真空间里高达13米的假山,而灰老鼠最高只爬上了盛有食物的那个仅高2米的吊篮。结果小白鼠在仿真空间的第三天,因为没有任何压力而爬上那个高达13米的假山,在试验能不能通过一个小石头块时一下子摔下来,死了。而灰老鼠因为有一定的压力,处处谨慎小心,在试验十几天后,它鲜活地出来了。
我们常常因为自己的慵懒而埋怨周围的竞争太过激烈,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而强调自己的压力太大。事实上没有了压力,我们也会像那只小白鼠一样,从我们实际上能够平稳度过的高处摔下来而牺牲。
车站“搬运工”
托尔斯泰虽然很有名,又出身贵族,却喜欢和平民百姓在一起,与他们交朋友,从不摆大作家的架子。
一次,他作长途旅行时,路过一个小火车站。他想到车站上走走,便来到月台上。这时,一列客车正要开动,汽笛已经拉响了。托尔斯泰正在月台上慢慢走着,忽然,一位女士从列车车窗里冲他直喊:“老头儿!老头儿!快替我到候车室把我的手提包取来,我忘记提过来了。”原来,这位女士见托尔斯泰衣着简朴,还沾了不少尘土,把他当作车站的搬运工了。
托尔斯泰赶忙跑进候车室拿来提包,递给了这位女士。
女士感激地说:“谢谢啦!”随手递给托尔斯泰一枚硬币,“这是赏给你的。”
托尔斯泰接过硬币,瞧了瞧,装进了口袋。
正巧,这位女士身边有个旅客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搬运工”就是托尔斯泰,就大声对女士叫道:“太太,您知道您赏钱给谁了吗?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呀!”
“啊!老天爷呀!”女士惊呼起来,“我这是在干什么事呀!”她对托尔斯泰急切地解释说:“托尔斯泰先生!托尔斯泰先生!看在上帝面儿上,请别计较!请把硬币还给我吧,我怎么会给您小费,多不好意思!我这是干出什么事来啦。”
“太太,您干吗这么激动?”托尔斯泰平静地说,“您又没做什么坏事!这个硬币是我挣来的,我得收下。”
汽笛再次长鸣,列车缓缓开动,带走了那位惶惑不安的女士。
托尔斯泰微笑着,
目送列车远去,又继续他的旅行了。
崭新的开始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夜。美国新泽西洲一家工厂机器轰鸣,一片繁忙景象。这是著名发明家爱迪生的工厂,工人们忙碌着,以期尽快的将这位发明家的一项重要发明早日变成有防火功能。不过如果你也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个1914年的寒冷的夜晚注定是要考验爱迪生的,灿烂的火焰冲出钢筋构造的厂房房顶,将深夜的天空染红。爱迪生24岁的儿子查里斯发疯般到处寻找他的发明家父亲,他找到了父亲,这位发明家正仰着头观看熊熊的火焰,他的脸被跳跃的火焰照亮,满头白发在寒风中摆动。“我的心为父亲而痛。”查里斯说,“他就站在那里观望,他已经67岁高龄,而他的心血他的劳动都即将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这时候,爱迪生也看到了儿子,喊道:“查里斯,你妈妈在哪里?”查里斯告诉父亲他也不知道母亲在何处,爱迪生急切地对儿子说道:“快去找你的妈妈,带她来这里,恐怕她一生也不会看到这么壮丽的景观。”
第二天早上,爱迪生看着满是灰烬的工厂对身边的人说道:“这是一场灾难,是一场有价值的灾难,我们前面的所有错误都已经被大火烧掉,感谢上帝,赐给我们一次崭新的开始。”
这就是大发明家对这场灾难的辨证看法。在他眼里,挫败、失误,甚至是灾难,都是一次重新开始的良机。态度决定一切,爱迪生一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正是他不同寻常的对待失败的态度,使得他一次次超越失败,一次次重新开始,也才有了一项又项伟大的发明。
让我们以爱迪生为镜,告别昨日的挫败,重新开始。
因为责任
有些事常让我感动。
在火车上,一位孕妇临盆,列车员广播通知,紧急寻找妇产科医生。这时,一倍妇女站起来,说她是妇产科的。女列车长赶紧将她带进用床单隔开的病房。毛巾、热水、剪刀、钳子什么都到位了,只等最关键时刻的到来。产妇由于难产而非常痛苦的尖叫着。那位妇产科的妇女非常着急,将列车长拉到车房外,说明产妇的紧急情况,并告诉列车长,她其实是妇产科的护士,并且由于一次医疗事故已被医院开除。今天这个产妇情况不太好,人命关天,她自知没有能力处理,建议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列车行驶在京广线上,距最近的一站还要行驶一个多小时。列车长着重地对她说:“你虽然只是护士,但在这趟列车上,你就是医生,你主是专家,我们相信你。”
车长的话感染了护士,她准备了一下走进产房时又问:“如果万不得已,是保大人还是小孩?”
“我们相信你。”
护士明白了。
她坚定地走进产房。列车长轻轻地安慰产妇,说现在正由一名专家在给她手术,请产妇安静下来好好配合。
出乎意料,那护士几乎完成了她有生以来最为成功的手术,婴儿的啼声喧告了母子的平安。
那对母子是幸福的,因为遇到了热心人;但那位护士更是幸福的,她不仅挽回了两个人的性命,更是找回了信心和尊严。因为责任,因为信任,她由一个不合格的护士变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每个人都有责任感,每个人都会为不辱使命而努力。责任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给人责任,也就给了信任和真诚;有了责任也就成就了尊严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