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动力学(第二章 地下水向河渠的运动-专)
地下水向河渠的运动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2 地下水向河渠的运动要点:本章主要介绍河渠间地下水运动,包括无入渗情况下地下水向河渠的稳定运动和河渠间地下水的非稳定运动。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各类公式的适用条件,能应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分析解决水库区地下水迴水、农田排灌渠的合理间距计算以及灌溉条件下地下水位动态预报等问题,并能利用动态资料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2.1 河渠间地下水的稳定运动例题2-1-l :在两河间距l=2000m 的均质水平分布的潜水含水层中,自左河起l 1=1000m 范围内有均匀的灌溉入渗,已知左右河水位(自含水层底板算起)均为80m,在距左河l 1十l 2=1500m 处有一观测孔,孔中水位为46.37m,试求入渗强度与渗透系数的比值。
解:已知l =2000m ,l l =1000m ,l 2=500m ,在0—l 1段有均匀入渗(l 1=1000m ),l 1一l 段无入渗。
设l 1断面处的水头为h x ,左右河水位分别为h 1,h 2。
所以0—l 1渗流段内的单宽流量为:22)(22)(11221111221Wl l h h K Wl Wl l h h K q x x +-=+--= (2-1) 根据水流连续方程知,l 1一l 渗流段内的单宽流量为:)(2)(1222l l h h K q x --= (2-2) 将(2-1),(2—2)式联立得:)(2)(22)(122211221l l h h K Wl l h h K x x --=+- 整理得:2122111222)(l h h l l l h h K W x x ----= (2-3) 再利用观测孔水位(h )资料求h x 值:因为: )(2)(2)(21222222l l l h h K l h h K x ---=-将)(5005001000200021m l l l =--=--代入上式整理得:)(35.34003037.46222222222m h h h x =-⨯=-=将2x h 代入(2-3)式得:362221051035.250035.2500100035.3400301000)10002000(3035.3400-⨯=+=--⨯--=K W 答:入渗强度W 与含水层渗透系数K 之比值为5×10-3。
第二章地下水向河渠的运动
第二章 地下水向河渠的运动一、填空题1. 将_______________上的入渗补给量称为入渗强度.2. 有入渗补给的河渠间含水层中,只要存在分水岭,且两河水位不相等时,则分水岭总是偏向_________一侧。
如果入渗补给强度W >0时,则浸润曲线的形状为____________;当W <0时,则为__________;当W =0时,则为____________。
3. 双侧河渠引渗时,地下水的汇水点靠近河渠________一侧,汇水点处的地下水流速等于_______。
4. 在河渠单侧引渗时,同一时刻不同断面处的引渗渗流速度_______,在起始断面x=0处的引渗渗流速度______,随着远离河渠,则引渗渗流速度__________。
5. 在河渠单侧引渗中,同一断面上的引渗渗流速度随时间的增大_______,当时间趋向无穷大时,则引渗渗流速度_________。
6. 河渠单侧引渗时,同一断面上的引渗单宽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该断面上的引渗渗流速度的变化规律_______,而同一时刻的引渗单宽流量最大值在________,其单宽渗流量表达式为_______。
二、选择题1.当河渠间含水层无入渗补给,但有蒸发排泄(设其蒸发强度为ε)时,计算任一断面的单宽流量公式,只要将式W x W l l h h K q x +-=-2/)2/()(2121中的W用( )代替即可。
(1) ε; (2) 0; (3) -ε; (4) ε+W2.在有入渗补给,且存在分水岭的河渠间含水层中,已知左河水位标高为H 1,右河水位标高为H 2,两河间距为L ,当H 1>H 2时,分水岭( );当H 1<H 2时,分水岭( );当H 1= H 2时,分水岭( );(1) 位于L/2处; (2) 靠近右河; (3) 靠近左河; (4) 不存在;(5)位于L=0处; (6)位于L 处3.在底板水平,无入渗、无蒸发的河渠间潜水含水层中,当渗流为稳定流,两侧河水位相等时,浸润曲线的形状为( )。
《地下水动力学》课程总结
求水文地质参数
K、T、μ、μ*、B…
计算运动要素
Q、q、H、s、t….
模型识别
判断水文地质条件 如边界性质
1、介质(为描述介质特性提出的一些概念)
连续介质模型-典型单元体 渗透性:
渗透系数(K)、等效渗透系数 均质、非均质 各向同性、各向异性
2、渗流场
渗流特征 运动要素:实际流速、渗透流速、质点流速、单个孔隙
5、水文地质参数及获取方法
渗透系数K 入渗强度W 导水系数T=KM 弹性释水系数μ* 给水度μ 阻越流系数B 压力传导系数a =T/ μ*
配线法 直线图解法 水位恢复资料法
1、达西定律
dH Q = -KA
ds
dH v = -K
ds
适用条件:1<Re<10的层流
2、 Dupuit假定,Dupuit微分方程
Kz
∂ ∂z
s(r, H 0 ,t )
=
-μ
∂ ∂t
s(r, H 0 ,t )
方程解析解
s(r, z, t) Q
4 T
1
0
4
yJ 0
(
y
2
)[ 0
(
y)
n ( y)]dy
n 1
• 纽曼解的特点
5、地下水向不完整井的运动
• 不完整井流特点(三点)
• 地下水向不完整井的稳定运动
井底进水的承压水不完整井(空间汇点法)
井壁进水的承压水不完整井(空间汇线法)
∫ Q
s = 4πK(z2 - z1)
[z2
1
+
z1 (z - η)2 +r 2
1
]dη
(z + η)2 +r 2
地下水动力学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区域地下水流问题总结及习题一.基本概念潜水回水、河渠引渗回水(回灌)、浸润曲线、浸润曲线方程、单宽流量公式、分水岭、分水岭位置表达式二.基本要求掌握有、无入渗补给情况下潜水向河渠的稳定运动特点及相应的浸润曲线方程、分水岭运动规律及位置表达式、山间盆地问题及浸润曲线方程;掌握承压水一维稳定流含水层底板倾斜时水头分布曲线方程的推导;了解地下水向河渠的非稳定流浸润曲线及单宽流量方程;了解相关公式在解决水库区地下水回水、农田灌渠的合理间距计算及灌溉条件下地下水位动态预报等问题方面的应用。
三.习题1.在水平分布的潜水含水层中,沿流向相距1000m打两孔,已知孔1、孔2的水位标高分别为32.5m和25.2m,含水层底板标高平均为12m,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为7.5m/d,含水层的宽度为150m。
求含水层的单宽流量和总流量,并绘制水位降落曲线(每隔100m计算一个数值)。
2.在等厚、多层、水平分布的承压含水层中,沿地下水流向打两个钻孔(孔1、孔2)。
已知:孔1,孔2的水位标高分别为119.42m、117.42m,两孔间距为250m,含水层的宽度为80m,各层的含水层厚度和渗透系数自上而下分为M1=4.18m、M2=1.10m、M3=0.70m、M4=5.50m、M5=0.60m、K1=0.002m/d、K2=31.00 m/d、K3=0.04 m/d、K4= 0.98m/d、K5= 2.50m/d,试求含水层的天然流量。
3.宽度为1的带状潜水含水层,位于两条河流之间,含水层底板水平,入渗补给量W=820mm/a,渗透系数K=6m/d,两河间距l=2855m,两河的稳定水位在隔水顶板以上分别为:H1=18.8m,H2=27.4m。
试求:(1)画出潜水面;(2)流入每条河中的流量及潜水位的最大高度;(3)分析该潜水含水层中有无Dupuit假定不成立的区域,为什么?4.在砂砾石潜水含水层中,沿流向打两个钻孔(A和B),孔间距l=577m,已知其水位标高HA=118.16m,HB=115.16m,含水层底板标高为106.57m。
《地下水动力学》复习提纲
《地下水动力学》复习提纲第1章渗流理论基础1、多孔介质的性质孔隙性:孔隙度,有效孔隙,有效孔隙度,死端孔隙压缩性:压缩系数(),固体颗粒压缩系数(),孔隙压缩系(),2、贮水率()、贮水系数()与给水度()定义,量纲,表达式:,,弹性释水与重力排水3、渗流、典型单元体渗流定义与性质(特点),典型单元体(理解)4、过水断面、渗流速度、实际平均流速:,5、水头和水头坡度测压管水头、总水头:等水头面、等水头线、水力坡度:大小等于水头梯度值,方向沿着等水头面的法线指向水头降低方向的矢量。
6、地下水运动特征的分类稳定流和非稳定流,维数(1维、2维和3维运动),流态(层流和紊流)Reynolds数:,临界水力坡度。
7、Darcy定律及其适用范围Darcy定律:,或微分表示:,,,矢量表示:Darcy定律适用范围:Reynolds数判别,起始水力坡度()8、渗透系数、渗透率和导水系数渗透系数定义,影响渗透系数的因素,渗透系数与渗透率关系:,导水系数,单宽流量,量纲9、非线性运动定律Forchheimer公式、Chezy公式10、岩层透水特征分类均质、非均质岩层,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
渗透系数张量:,主渗透方向11、水流折射和等效渗透系数渗流折射定律与分析,层状岩层等效渗透系数:水平:,垂直:12、流网流线与迹线,流线方程:流函数,流函数的全微分:,流函数性质流网与性质,流网的应用13、渗流的连续性方程:14、承压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三维:各向异性介质:坐标轴方向与主渗透方向一致时:有源汇项:各向同性介质:柱坐标:轴对称问题:二维:或坐标轴方向与主渗透方向一致时:或稳定流:微分方程的右端项等于零。
15、越流含水层中地下水非稳定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越流、越流含水层(半承压含水层)微分方程:坐标轴方向与主渗透方向一致时:均质各向同性介质:有源、汇项:越流系数、越流因素。
16、潜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Dupuit假设、适用范围Boussinesq方程一般方程:三维流时微分方程同承压水流微分方程。
地下水动力学(周志芳,王锦国编著)PPT模板
0 3 3.1.3非线性流情况下的地下水向完 整井的稳定运动
0 4 3.1.4越流含水层中地下水向承压水 井的稳定流动
0 5 3.1.5地下水向干扰井群的稳定运动
0 6 3.1.6井损与有效井径及其确定方法
第三章井附近 的地下水运动
3.2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 动
3.2.2有越流 补给的完整 井流
3.2.1承压含 水层中的完 整井流
3.2.3潜水完 整井流的 Boulton模型
第三章井附近 的地下水运动
3.3地下水向边界附近完整井的运 动
3.3.1镜像法原 理及直线边界
附近的井流
01
3 . 3 . 3 条 形 03 含水层中的
井流
02 3 . 3 . 2 扇 形 含水层中的 井流
第三章井附近的地下水运动
第一章地下水 运动基础
第一章地下水运动基础
1.1地下水运动的基本 概念
1.3流体运动的描述方 法
1.5地下水运动的控制 方程
1.2渗流基本定律
1.4流网
1.6地下水运动的数学 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第一章地下水运动基础
1.1地下水运动的基本概念
A
1.1.1多孔 介质中的
地下水
B
1.1.2地下 水和多孔 介质的性
第三章井附近 的地下水运动
第三章井附近的地 下水运动
3.1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运动 3.2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 3.3地下水向边界附近完整井的运动 3.4地下水向不完整井的运动
第三章井附近 的地下水运动
3.1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运 动
0 1 3.1.1概述 0 2 3.1.2地下水向承压水井和潜水井的
2.1河渠间地下水的稳定运 动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地下水动力学》习題集第一章渗流理论基础二、填空題1. 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在孔隙岩石、裂晾岩石和岩溶岩石中运动规律的科学。
通常把具有连通性的孔隙岩石称为多孔介质,而其中的岩石颗粒称为骨架。
名孔介质舸特点是%相性、孔隙性、MUfnftOo2. 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吸着水、薄除水、毛管水和重力A,而地下水动办学主要研究重力水的运动规律。
3. 在多孔介质巾,不连通的或一端封冈的孔晾对地下水运动来说是无如, 但对贮水来说却是有效的。
4. 地下水ii水斷面包括一空隙_和=a掘业所占据的面枳•渗透渣速是_过水断肚_上的平沟速度,而实际速度是空輕上—的平均速度。
在渗浦中,水头一股是指测圧管水头,不同数值的等水头面(线)永近不会相交。
5. 在渗流场中,把大小等于方向沿着/水头血_的法线,并指向水头_降低_方向的矢量,称为水力ffiHo水力玻度在空同直角坐标系中的三⑷心羞、6. 渗流运动要素包括』量Q_、_iJOJLv_.」十'强p一和—水头也等等。
7. 根据地下水渗透速度〜矢量方向—弓—空间坐标龜—的关系,将地下水运动分为一绒、二绒和三绒运动。
&达西定律反映了渗流场中的「龍量守与转换_定律。
9. 渗诱率只取决干名孔介质的性质,而与液休的111贯无关,渗透率的单位为cm'或da o10. 渗诱率是表征岩石渗透性能舸参数,而渗诱系数是表征岩层透水能力的参数,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主要是岩层m小以及水的物理性质,随着地下水温度的开高,渗透系数增大。
11. 导水系数是描述含水层岀水能力的参数,它是定义在平面一、二绒流中的水文地质参数。
12. 血质与非血质岩层是根据_蚩石透水性与空间坐札_的关系则分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岩层是根据—蚩石透水性与水流方闻—关系划分的。
13. 渗透系数在各向同性岩层中是一标量在各向异性岩层是—壘,在三维空间中它由丿f分豊组戒,在二维流中则由_心迅一组成。
地下水动力学
另外,在工程建设中,比如修建地铁、隧道或者大坝时,我们必须考虑地下水的影响。如果对地下水的运动情况估计不足,可能会导致工程事故,如隧道涌水等。
为了研究地下水的运动,科学家们发展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模型。其中,达西定律是一个基础的理论。它描述了在层流状态下,地下水的流量与水力梯度和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
地下水的运动主要受到两种力的驱动。一种是重力,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地下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从地势高的地方向地势低的地方流动。另一种是压力差,当地下水所处的区域存在压力差异时,水也会从压力高的地方流向压力低的地方。
含水层是地下水储存和运动的重要场所。根据含水层的水力性质,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和岩溶含水层。孔隙含水层就像一个装满细沙的容器,水在沙粒之间的孔隙中流动;裂隙含水层则像是一块布满裂缝的石头,水沿着这些裂缝运动;岩溶含水层则如同一个巨大的溶洞系统,水在其中复杂地穿梭。
地下水动力学
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在含水层中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解决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和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想象一下,大地就像一个巨大的海绵,而地下水就藏在这个海绵的孔隙和裂缝中。地下水动力学要研究的,就是这些水是如何流动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去预测和控制它们的运动。
除了达西定律,还有一些更复杂的模型,如泰斯模型、裘布依模型等。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预测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然而,地下水动力学的研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自然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地下水系统非常复杂,很难用简单的模型完全准确地描述。而且,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日益加剧,使得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变得更加难以捉摸。
地下水动力学讲义第2章(全)2009-11
q1 = K
右河得到的补给量:
2 h12 − h2 Wl − 2l 2
q2 = K
2 h12 − 时,它的渗漏量由于存在入渗而减少,减少量等于整 个库渠间入渗量的一半,即 Wl 。因此,在选择库址时,除了要考虑岸边岩石的渗透系数
1 2
K 和河渠(库)之间的宽度 l 外,还要考虑入渗量 W 的大小等,以预测水库蓄水后分水岭存
(2-17)
式中 h1,h2——为断面 1 和 2 上的潜水流厚度,m; K1,K2——相邻两种岩层的渗透系数,m; l1,l2——断面 1 和 2 到岩层分界面的距离,m。 2.1.4 承压水-无压流的稳定运动 在地下水坡度较大的地区,若上游为承压水,下游由于水头降至隔水底板以下转为无 压水的情况,形成承压—无压流,见图 2-6。
地下水动力学
图 2-1 计算出的潜水面与实际潜水面的比较
取垂直于地下水流动方向的单位宽度进行研究,其数学模型如下:
式中,h——距离左端起始断面 x 处的潜水含水层厚度,m; h1,h2——上游断面(左端起始断面)1、下游断面 2 处的潜水含水层厚度,m; K——含水层的渗透系数,m/d。 对(2-1)式分离变量积分,得
(2-8)
式(2-8)为单宽流量公式。 若已知两个断面上的水位值,可以用它来计算两断面间任一断面的流量。应该指出的 是,因沿途有入渗补给,所以 qx 随 x 而变化。
当含水层上部没有入渗或蒸发,即 W=0 时, (2-5)式和(2-8)式可简化为:
2 h12 − h2 h =h − x l 2 h 2 − h2 q=K 1 2l 2 2 1
(2-20)
上式中的 l,a 都是待求量,可同(2-19)式结合起来,用试算法解出合理间距 l。其方法 为:按分水岭移动规律给出 a 值,由(2-19)式算出 l 值;再代入(2-20)式,看是否满足等 式。如不满足,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满足条件。此时 l 即为所求的合理间距。 在两渠水位相等的特殊条件下,即 hl=h2=hw,分水岭位置 a=l/2,这时(2-20)式可简 化为:
地下水向河渠间的运动
W
0, q1
K
h12 h22 2l
该, 式图为3-无1-8入河渗间补地给段潜潜水水流剖动剖面面图
二维稳定流动,此时河间地段呈单向流动。
h1 h2时,q1 0, 水由河1向河2流动
h1
2.
河当h流2W时的, 排0,且泄q1h量1相h02等,, q水1,由各W河 为2l 补,2q向2给 河 W量的2l1流 ,存一在动半分水W岭l a
四、无入渗潜水向河渠三维稳定运动
(一)平面流线辐射状
Q
K
B1
B1
l
B2
x h
dh dx
h12
h22 2
Q K
B1
l B2
l 0
d
B1
B1
l
B2
x
B1
B1 B2 l
x
Q K
B1
l
B2
ln
B1
B1
l
B2
x
l 0
Q K
B1
l
B2
ln
B2
ln
B1
Q K
B1
l
水头线方程 (解法二)
数学模型
d (h dh) 0 dx dx h |x0 h1 h |xl h2
h2 2
C1x C2 ,
C2
h12 2
h22 2
C1l
h12 2
C1
h22 2l
h12 2l
三、无入渗潜水向河渠二维稳定运动 ------(二)隔水底板倾斜
沿水平方向取x轴,它和底板 夹角为 ;H轴和井轴一致。 基准面可取在底板以下任意
2.当h1
h2且
l 2
K W
地下水向河渠的运动
a+W K
(la
− a2)
(2-10)
上式中的l,a都是待求量,可同式 (2-9) 结合起来, 用试算法解出合理间距l。其方法是:按分水岭移动规律 给出a值,由(2-9)式算出l值;再代入(2-10)式。看
是否满足等式。如不满足,则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满足 为止。这时的l值就是要求的合理间距。
在两渠水位相等的特殊条件下,即 h1=h2=hw 时,分水岭位置a=l/2,这时(2-10)式
河渠间的单宽流量取决于是否存在分水岭,如
果存在分水岭的话,它的位置在哪儿?当 a > 0
时,说明河渠间存在分水岭。此时:
q1 = −Wa q2 = W (l − a)
(负号表示流向左河)
(流向右河)
当 a = 0 时,分水岭位于左河边的起始断
面上,此时,
q1 = 0, q2 = Wl,
左河既不渗漏也得不到入渗补给 全部入渗量流入右河
2 2
2 W 2l
(2-9)
根据(2-9)式,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我们来讨 论分水岭位置a与两侧河渠水位h1,h2= h2 − − − − − a = l / 2
分水岭位于河渠 中央;
h1 > h2 − − − − − a < l / 2 分水岭靠近左
h1 < h2 − − − − − a > l / 2
W>0
为椭圆
W<0
为双曲线
W=0
为 抛物线
二次曲线 y2 = ax2 +bx + c a<0 椭圆;a>0 双曲线;a = 0 抛物线
a = - w/k , w>0,a <0;w<0,a>0 w = 0,a = 0
返回
地下水动力学-第二讲.
(3)两渠间入流量的分配
1)分水岭在两渠之间
流入左渠:
流入右渠:
q0 W a
q1 W (l a)
2)分水岭在两河渠之外(如a < 0)
从左渠中流出的水量:
q0
K
h12 h22 2l
1 Wl 2
流入右渠中的水量: q1
K
h12 h22 2l
1 Wl 2
(作业:写出具有分水岭的潜水运动数学模型)
(3)初始水位h0,0;hl,0;初始浸润曲线满足:
hx2,0
h02,0
h02,0
hl2,0 l
x
0 xl
(4)在t=0+时刻,两渠水位越变为h0,t;hl,t;
(5)当t→∞时,浸润曲线应满足:
hx2,t
h02,t
h02,t
hl2,t l
x
0 xl
市政系水资源与水工研究所——马长明
(1)已知条件:H1、H2,l,K,M。 (2)确定水头线与浸润线方程
H
H1
H1 l0
M
x
H
M2
M2
H
2 2
x
l-l0
(3)单宽流量方程
q
KM
H1
M
K
M2
H
2 2
l0
2(l l0 )
解得:
l0
2lM(H1 M)
M(
2
H1
M)
H
2 2
q
K
M( 2H1
M)
《地下水动力学》复习提纲
第1章渗流理论基础1、多孔介质的性质孔隙性:孔隙度,有效孔隙,有效孔隙度,死端孔隙压缩性:压缩系数(),固体颗粒压缩系数(),孔隙压缩系(),2、贮水率()、贮水系数()与给水度()定义,量纲,表达式:,,弹性释水与重力排水3、渗流、典型单元体渗流定义与性质(特点),典型单元体(理解)4、过水断面、渗流速度、实际平均流速:,5、水头和水头坡度测压管水头、总水头:等水头面、等水头线、水力坡度:大小等于水头梯度值,方向沿着等水头面的法线指向水头降低方向的矢量。
6、地下水运动特征的分类稳定流和非稳定流,维数(1维、2维和3维运动),流态(层流和紊流)Reynolds数:,临界水力坡度。
7、Darcy定律及其适用范围Darcy定律:,或微分表示:,,,矢量表示:Darcy定律适用范围:Reynolds数判别,起始水力坡度()8、渗透系数、渗透率和导水系数渗透系数定义,影响渗透系数的因素,渗透系数与渗透率关系:,导水系数,单宽流量,量纲9、非线性运动定律Forchheimer公式、Chezy公式10、岩层透水特征分类均质、非均质岩层,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
渗透系数张量:,主渗透方向11、水流折射和等效渗透系数渗流折射定律与分析,层状岩层等效渗透系数:水平:,垂直:12、流网流线与迹线,流线方程:流函数,流函数的全微分:,流函数性质流网与性质,流网的应用13、渗流的连续性方程:14、承压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三维:各向异性介质:坐标轴方向与主渗透方向一致时:有源汇项:各向同性介质:柱坐标:轴对称问题:二维:或坐标轴方向与主渗透方向一致时:或稳定流:微分方程的右端项等于零。
15、越流含水层中地下水非稳定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越流、越流含水层(半承压含水层)微分方程:坐标轴方向与主渗透方向一致时:均质各向同性介质:有源、汇项:越流系数、越流因素。
16、潜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Dupuit假设、适用范围Boussinesq方程一般方程:三维流时微分方程同承压水流微分方程。
地下水动力学讲义第2章(全)2009-11
吉林大学 肖长来
53
地下水动力学
图 2-6 承压—无压流
此时,采用分段法计算,将其划分成两个部分:
承压水流段:
q1
=
KM
H1 − l0
M
无压水流段:
q2
=
K
M2 2(l
−
H
2 2
−l0 )
根据水流连续性原理,q1=q2=q,得到:
l0
=
2lM (H1 − M )
M
(2H1
−
M
)
−
H
2 2
把 l0 代入任何一个流量公式,可得承压—无压流的单宽流量公式:
当含水层上部没有入渗或蒸发,即 W=0 时,(2-5)式和(2-8)式可简化为:
h2
=
h12
−
h12
− h22 l
x
(2-9)
q = K h12 − h22 2l
(2-10)
这就是 Dupuit 公式。降落曲线的形状已经不是椭圆曲线,而是二次抛物线了。通过含
水层中所有断面的单宽流量也变成相等的了。
上述所导出的公式都是在应用 Dupuit 假设,忽略了渗流垂向分速度的情况下导出的。
式中 h1,h2——为断面 1 和 2 上的潜水流厚度,m;
K1,K2——相邻两种岩层的渗透系数,m;
l1,l2——断面 1 和 2 到岩层分界面的距离,m。
(2-14) (2-15) (2-16) (2-17)
2.1.4 承压水-无压流的稳定运动
在地下水坡度较大的地区,若上游为承压水,下游由于水头降至隔水底板以下转为无 压水的情况,形成承压—无压流,见图 2-6。
qx
=
−Kh
地下水向河渠的运动
均匀入渗
w
右河
左河
h1
h max 均质各向同性 h q x
隔水层水平
h2 x
o a
x
L
返回
图2-1 河渠间潜水的运动
1. 问题的简化
•河渠间潜水的运动是非稳定的。如入渗均匀(时间上、空 间上),简化计算,作稳定流处理。
•详见图2-1
•假定:1)均质各向同性,隔水层水平,均匀入渗,入渗强度 w=常数 2)河渠基本上彼此平行,潜水可视为一维流。 3)潜水流是渐变流并趋于稳定。
⑤. 无入渗时潜水流的方程式
2 h2 − h12 W 2 2 当W=0时,( 2-5) 式 = h1 + h x + (lx − x 2 ) l K 和( 2-8) 式 2 h12 − h2 1 qx = K − Wl + Wx 2l 2 可简化为:
2 h12 − h2 h 2 = h12 − x l 2 h12 − h2 q=K 2l
K2 K1 M L
h2
图2-3 双层岩层中的渗流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地下水流分成两部分,将 分界面以上当作潜水,以下当作承压水看待。通过整 个含水层的单宽流量等于通过下层的单宽流量和通过 上层的单宽流量之和,即:
h −h h1 − h2 + K2 q = K1 M l 2l
2 1
2 2
(2-13)
(2-11) 返回 (2-12)
这就是Dupuit公式。降落曲线的形状已经不 是椭圆曲线,而是二次抛物线了。通过河渠间所 有断面的单宽流量也变成相等的了。
•流垂向分速度的情况下导出的。因此,用(2-11)式计算出的浸润 曲线较实际浸润曲线偏低(图2-2)。潜水面坡度愈大,两曲线间的差 别也愈大。恰尔内证实,虽然用了Dupuit假设,但按(2-12)式计 算的流量仍然是准确的。
地下水动力学第二章
2.1.3 渗流连续性方程
连续性方程就是质量守恒方程,也称为水均衡方程 水均衡的基本思想:
对某一研究对象,流入- 流出=V 研究对象可以是大区域的,也可以是微分单元体
大区域的水均衡计算经常用于区域的水资源评价 本课程基于微分单元体做水均衡,推导渗流连续性方程。
为反映含水层地下水运动的普遍规律,我们选定在各向 异性多孔介质中建立地下三维不稳定流动连续性方程。
vx
K xx
H x
vy
K yy
H y
vz
K zz
H z
(vx )
x
x
(K xx
H x
)
[
x
K xx
H x
x
(K xx
H x
)]
由于在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变化很小,可视近似不变,故
x
K xx
H x
x
K
xx
H x
(vx )
x
x
(K xx
H x
)
渗流连续
性方程化 简
(v
x
x
)
( v y
d 1 dVb Vb
dp 1 dVb 1 dVv 1 de
Vb Vb 1 e
e (1 e)
p
如果取出水平面积为1个单位,高度为 m的岩土柱体(其体积Vb=m×1)来 分析,而且近似认为该柱体不发生侧向变形,体积的变形直接反映在该柱体 的高度m的变化 .
dp 1 dm
m
对此式积分 m m0 (1 p)
p
t p t
t
根据 d 和dp dH ,得 p H
dp
t p t
t
(nz) z [(1 e) H e H ]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含答案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集第一章渗流理论基础二、填空题1.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在孔隙岩石、裂隙岩石和岩溶岩石中运动规律的科学。
通常把具有连通性的孔隙岩石称为多孔介质,而其中的岩石颗粒称为骨架。
多孔介质的特点是多相性、孔隙性、连通性和压缩性。
2.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和重力水,而地下水动力学主要研究重力水的运动规律。
3.在多孔介质中,不连通的或一端封闭的孔隙对地下水运动来说是无效的,但对贮水来说却是有效的。
4. 地下水过水断面包括_空隙_和_固体颗粒_所占据的面积.渗透流速是_过水断面_上的平均速度,而实际速度是_空隙面积上__的平均速度。
在渗流中,水头一般是指测压管水头,不同数值的等水头面(线)永远不会相交。
5. 在渗流场中,把大小等于_水头梯度值_,方向沿着_等水头面_的法线,并指向水头_降低_方向的矢量,称为水力坡度。
水力坡度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分量分别为_Hx∂-∂_、Hy∂-∂_和_Hz∂-∂_。
6. 渗流运动要素包括_流量Q_、_渗流速度v_、_压强p_和_水头H_等等。
7. 根据地下水渗透速度_矢量方向_与_空间坐标轴__的关系,将地下水运动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运动。
8. 达西定律反映了渗流场中的_能量守恒与转换_定律。
9. 渗透率只取决于多孔介质的性质,而与液体的性质无关,渗透率的单位为cm 2或da 。
10. 渗透率是表征岩石渗透性能的参数,而渗透系数是表征岩层 透水能力 的参数,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主要是岩层颗粒大小以及 水的物理性质 ,随着地下水温度的升高,渗透系数增大 。
11. 导水系数是描述含水层 出水能力 的参数,它是定义在 平面一、二 维流中的水文地质参数。
12. 均质与非均质岩层是根据_岩石透水性与空间坐标_的关系划分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岩层是根据__岩石透水性与水流方向__关系划分的。
13. 渗透系数在各向同性岩层中是_标量_,在各向异性岩层是__张量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任一断面单宽流量: ∂h 上式对x求导,并代入Darcy定律 q = − Kh ∂x 得:
q x ,t K = q x ,0 + ∆ h02,t G x, t − ∆ hl2,t G ′ x, t 2l
[ ( ) ( ) ( ) ( )]
式中:qx,0—x断面处回水前单宽流量; qx,t—x断面处回水后t时刻的单宽流量; G (x, t ) —河渠流量函数;
hx2, 0 = h02, 0 −
h02, 0 − hl2, 0 l
x
(3) 两侧河渠水位同时出现水位上升,发生瞬时回 水,左河水位自h0,0上升至h0,t,右河自hl,0上升至hl,t。 (二)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如图坐标,可得如下数学模型:
∂ ∂h ∂h K h = µ ∂x ∂x ∂t h 2 ( x,0 ) = h02, 0 − h(0 ,t ) = h0 ,t h(l ,t ) = hl ,t h02, 0 − hl2, 0 l x
d dh W =0 h + dx dx K h x =0 = h1 h x =l = h2
模型求解: W dh d h = − dx 将微分方程化为: dx K 两边不定积分: dh W
h dx =− K x + C1
再化简: 再积分:
W hdh = − xdx + C1dx K
特例, h1=h2
l=2
时, a =
l 2
,代入(2)式,可得
K 2 hmax − h12 W
(
)
可见,当水位条件一定时,在入渗强度愈大和渗 透性愈弱的含水层中,排水渠间距愈小,反之愈大。 (3) 河渠间单宽流量的计算 通用公式: 2 2 当x=0时,得流入左河的单宽流量:
h1 − h2 1 qx = K − Wl + Wx 2l 2
2 1 2 2
流入渠道的潜水单宽流量为:
h −h 1 q2 = K + Wl = 0.40 m 3 / (d ⋅ m ) 2l 2
2 1 2 2
二、承压水的稳定运动 1 假设条件 ① 含水层均质各向同性; ② 底部隔水层水平,含水层厚度为常数M; ③ 承压水流视为一维流。
2 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座标如图,其数学模型为:
h22 − h12 W lx − x 2 h =h + x+ l K
2 2 1
(
)
2 h12 − h2 1 qx = K − Wl + Wx 2l 2
无入渗时潜水流的方程为:
h22 − h12 h 2 = h12 + x l
2 h12 − h2 qx = K 2l
前式说明潜水位曲线为抛物线,后式说明通过所 有断面单宽流量是相等的。
② 沿水流方向渗透性突变的情况
水流通过渗透性不同的岩层时,其流量不变,分别为:
h12 − hs2 q = K1 2l1
hs2 − h22 q = K2 2l 2
消去hs得:
2 h12 − h2 q= l1 l2 2 K + K 2 1
例题1,河流与排水渠道间的岩层由冲积成因的细砂组成, 平均渗透系数为10m/d,年平均降雨量为445mm,平均入渗 系数为0.35,其他资料列于下图。试确定河流与排水渠间 521孔、8号孔、10号孔、12号孔以及分水岭上潜水面的位 置,并计算流入河流和排水渠道中的渗流量。
∂ ∂H M =0 ∂x ∂x H x =0 = H1
∂H ∂H d M 将微分方程变为: ∂x
H
x= x =l
= H2
=0
∂H M = C1 ∂x 再积分: MH = C1 x + C 2
积分,得:
MH = C1 x + C 2
当x=0时,H=H1 ,得:C2=MH1 当x=l时,H=H2 ,并将C2=MH1代入,得: 将C1、C2代入方程,得: H = H1 l 此式为承压水一维稳定流的水头线方程。 单宽流量: dH H − H2 =− 1 对上式两边求导,得: dx l 有Darcy定律 得: dH H1 − H 2 q = − KM q = KM dx l 此式为承压水一维稳定流任一断面的流量。
h12 − h22 1 0=K − Wl + Wa 2l 2
求得:
2 l分水岭位置 的计算公式。 讨论:a与河水位h1和h2的关系。 当h1=h2时,a=L/2,分水岭在河渠中间; 当h1>h2时,a<L/2,分水岭靠左河; 当h1<h2时,a>L/2,分水岭靠右河。 所以,分水岭靠近高水位的河渠。
1 2 W 1 2 h =− x + C1 x + C 2 2 K 2
得: 当x=0时,h=h1,代入上式得:C2=h12 当x=l时,h=h2,代入上式得: h2 − h2
C1 =
2 1
h2 = −
W 2 x + C1 x + C 2 K
l
+
W l K
将C1、C2代入上式,得 h22 − h12 W 2 2 (lx − x 2 ) h = h1 + x+ l K 此式为河渠有入渗或蒸发时的潜水流的浸润曲线方程。 河渠间任意断面的单宽流量: q = − Kh ∂h x ∂x 将上式对x求导: ∂h h22 − h12 W 2h = + (l − 2 x ) 化简得: 由Darcy定律可得断面的单宽流量为: 将上式代入,得: 2 2
2lM (H 1 − M ) 2 M (2 H 1 − M ) − H 2
将l0代入上q1或q2公式,可得承压—无压的单宽流量:
2 M (2 H 1 − M ) − H 2 q=K 2l
§2—2 河渠间地下水的非稳定运动
潜水回水:在地表水和两岸潜水存在水力联系的情 况下,河水位(或库水位)的抬高,会引起潜水位相 应的抬高,这种现象通常称为潜水回水。 引渗回灌:利用河渠地表水的侧渗作用来补充地下 水,以达到灌溉农田的目的。 一、河渠水位迅速上升(或下降)为定值时,河渠 间地下水的非稳定运动 (一)假设条件 (1) 含水层均质,各向同性,位于水平隔水层上,上 部入渗量可忽略不计,即设W=0,河渠引渗后的潜水 流可视为一维流; (2) 潜水流的初始状态为稳定流,水位可用下式表示
q1= 0 q2=Wl
a<0时,不存在分水岭,并且左河渗漏,由单宽流 2 h12 − h2 1 量公式
qx = K 2l − Wl + Wx 2
h12 − h22 1 左河渗漏量: q1 = K − Wl 2l 2 h12 − h22 1 右河渗漏量: q 2 = K 2l + 2 Wl
(4) 无入渗时潜水流的方程 有入渗时潜水流的方程为:
h ∂h h − h W (l − 2 x ) = + ∂x 2l 2K
2 2 2 1
∂x
l
K
此式为河渠间有入渗时,距左河x处断面的单宽流量。
h1 − h2 1 qx = K − Wl + Wx 2l 2
3 河渠间潜水运动的特点及其应用 (1) 有入渗时河渠间分水岭的移动规律 a 浸润曲线的形状 h22 − h12 W 由方程 2 2 (lx − x 2 ) h = h1 + x+ l K 知 当W>0时, 为椭圆形曲线; 当W<0时, 为双曲线; 当W=0时, 为抛物线。 b 分水岭位置的确定 当W>0时,存在分水岭,设分水岭距左河的位置 为a,且在分水岭处单宽流量为0,即: x=a处,qx=0,代入流量公式,得:
h12 − h22 1 q1 = K − Wl 2l 2
h12 − h22 1 q2 = K + Wl 2l 2
当x=L时,得流入右河的单宽流量:
特例公式: a>0时,流入左河的水量:q1= –Wa(负号表示流 入左河) 流入右河的水量:q2=W(l – a) a=0时,分水岭位于左河边的起始断面上
(2) 排水渠合理间距的确定 土地改良时,为了防止土地盐滞化和沼泽化,需要控制地下水 位的高度。最高水位不能超过hmax。 当河渠一定时,河渠水位h1和h2也一定,有下二式
2 l K h12 − h2 a= − 2 W 2l h22 − h12 W 2 2 hmax = h1 + a + (la − a 2 ) l K
∂x =M
= H2
解得水头方程: H −M H = H1 − 1 x 承压段: l0 2 无压段: H2 − M 2 2
H= M + l − l0
( x − l0 )
承压段: q1 = KM H1 − M l0 因为,q1 = q2 可求得:
l0 =
2 M 2 − H2 q 无压段: 2 = K 2(l − l0 )
G ′ x, t = G 1 − x , t G的确定查书中表2-2。 说明:① 与稳定流不同,流量随时间和坐标变化。 ② 不同断面的流量也不同。
( ) (
)
t时间内的总单宽流量: 对上流量公式在0~t时刻积分得:
(5) 非均质介质中的流量计算 ① 平行层面渗流的层状结构的含水层 这类含水层常见的有两层结构的含水层,上层的K比下层 小。这时下层为承压水,上层为潜水。 h1 − h2 承压水:
q1 = K1M
l
潜水:
2 h12 − h2 q2 = K 2 2l
通过整个含水层的单宽流量:
h1 − h2 h12 − h22 q = K1M + K2 l 2l
模型的解为: 2 2 2 2 ′ x, t hx ,t = hx , 0 + ∆ h0 ,t F x, t + ∆ hl ,t F
t=
( ) ( ) ( ) ( )
µ
式中:x = x 相对距离; Khm l hm为时段始末 at 相对时间,其中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