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利用外资
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问题概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
然而,在利用外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外资流入仍然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发达城市;其次,市场准入限制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关键领域;第三,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问题分析2.1 外资流入不平衡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沿海地区和发达城市的开放政策。
这导致了全国范围内对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差异性。
相比之下,内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受到了较少的关注和投资。
这种不平衡现象可能导致经济间断性增长,并限制了整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2.2 市场准入限制尽管中国已经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改革成果,并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降低了很多行业领域涉及到自由市场的限制,但一些关键领域仍然存在准入限制。
比如金融、能源和电信等领域对外资的准入有所限制。
这对于吸引投资人来说是一个不利因素,并阻碍了中国经济向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
2.3 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外国投资者在中国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尽管中国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改善知识产权法律和执法情况,但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仍时有发生。
这给某些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开展业务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三、解决对策3.1 促进内陆地区发展为缓解外资流入不平衡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推动内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税收优惠政策等激励措施,以吸引更多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到这些地区。
3.2 加强市场准入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
政府可以加快金融业、能源和电信等行业的开放进程,降低外商在这些领域的准入门槛,并提供更多投资机会。
3.3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中国应该持续改善知识产权法律和执法体系,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同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推动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国际标准,并不断提高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浅论中国利用外资的成就
浅论中国利用外资的成就近年来,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与质量快速提升,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外资流入国之一。
中国利用外资的成就不仅表现在经济增长上,同时也带动了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中国利用外资的成就。
一、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自改革开放以来,外资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国企业通过与外资企业的合作,提高了其竞争力,以更加高效的方式运营。
外资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管理模式,推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转型。
同时,外资企业也成为了中国市场上的一股强大力量,刺激了中国市场的竞争,促进了市场化进程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上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7%。
二、外资对中国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外资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外资企业不仅为中国制造业带来了新的技术和设备,也引入了全球优秀的管理和营销理念,改善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质量水平。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优势逐渐向高附加值、高科技、高知识产业转移,外资也依此而来,加速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
同时,中国领导也加大对开放型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大了外资在中国市场中的占比,进一步加速了中国产业升级的发展。
三、外资对跨境贸易的促进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境贸易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都在不断增加,对于中国来说,外资的参与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跨境贸易的发展。
外资企业的进入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拥有全球先进的供应链和营销网络,可以促进中国的出口,同时也为中国市场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同时,外资的进入还可以进一步开放市场,提高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消费者的利益。
四、外资对中国创新的带动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创新已经成为了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外资企业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者,拥有众多的优秀的研发团队和研究资源,以及全球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产权。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利用外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正视我国利用外资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缺乏创新驱动。
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主要集中于劳动力、资源和市场规模等传统优势,面临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的困境。
许多外资企业在中国仅是进行简单制造、组装和低附加值流程,而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掌握在境外总部手中。
这限制了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其次,区域发展不平衡。
大部分外资更倾向于进入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一线城市,而中西部地区仍然相对较少吸引到外资。
这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了地区间的差距。
再次,服务体系不完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提供专业化、高质量服务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例如,在投融资咨询、法律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以提升我国对外商投资的竞争优势。
最后,政策环境不稳定。
随着国际经济和贸易形势的变化,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会发生相应调整。
这给外资企业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它们在中国的投资决策。
二、解决我国利用外资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更高质量和更可持续的利用外资发展道路,以下是一些对策:一、加强创新驱动力。
鼓励外资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并依托我国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人才,建立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
同时,我们还需要改革相关制度和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技术交流与合作。
二、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加大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力度,通过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等多种措施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并吸引外资进入这些地区。
三、完善服务体系。
加强投融资咨询、法律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化服务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外商投资提供更便利、高效的服务。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企业登记注册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减少行政成本。
四、稳定的政策环境。
确立长期稳定的对外开放政策和法律框架,并通过透明度和可预测性来提高对外商投资环境的信任。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外资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利用外资过程中,我国仍面临一些问题。
1.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尽管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但执行起来存在困难。
部分地方政府可能滥用权力或者行政审批复杂繁琐,制约了企业投资和发展速度。
此外,对于保护知识产权等关键领域的相关法律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 市场准入限制尽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逐步放开市场准入限制,但某些行业(如金融、电信等)仍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自由竞争。
相关管理措施限制了部分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并使得他们无法与本土企业公平竞争。
3. 地理环境差异由于地理位置以及区域发展水平不同,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着地区差异性。
有许多落后地区难以吸引外资,这使得一些发达地区成为了主要的外资吸引目的地。
这种不均衡分布问题可能导致资源和经济发展无法充分利用。
4. 人才短缺在国际竞争中,高素质人才是决定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我国仍存在部分行业与领域的高端技术人才短缺问题。
特别是从事科技、金融等高科技产业的外资企业更需要具备先进知识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
二、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利用外资环境,并提升吸引力。
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首先,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在反垄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促进相关法律完善,并提供更加便捷透明、可预见性强的政府服务。
此外,在行政审批过程中优化流程并减少红 tape 将会有助于激发外资投入。
2. 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根据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思路,放宽特定行业领域的准入限制,取消外资企业在股权结构、高级管理团队等方面的相关限制条件。
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国际知名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并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可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通过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提升这些地区的吸引力。
第7章中国对外投资与利用外资
作用:
1、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中国经 济的快速增长
2、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 3、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4、有利于提高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 5、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和完善
(四)中国利用外资的负面效应
外商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促进作用 是不可否定的。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中国经 济的迅速发展和资本的积累,国内资金短缺状况 已得到缓解,目前出现了庞大的银行存贷差额, 闲置资金不断增加,外汇储备逐年攀升,过去资 本与外汇的双缺口已被双剩余所取代,此时外资 作为资金补充的功能越来越小。
2、超国民待遇的不平等竞争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资企业贯彻“税负从轻、优惠
从宽、手续从简”的原则,普遍地给予外资企业税收优 惠待遇。如所得税方面,外资企业名义税率是15%,实 际只有11%,在一些地方仅有7.5%;内资企业名义税率 为33%,实际为22%,国有大中型企业则高达30%。超国ຫໍສະໝຸດ 待遇引起的不公平竞争对内资企业产生了很
公共工程,如高速公路建成-收费)
(三)中国利用外资的作用
现状:截至2005年,中国共实际利用外资8091.3 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6224.3亿美元。2005 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达638.1亿美元(未包括对外 借款),是1985年的28.2倍,1995年1.7倍。外资 大量进入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很大的 作用。2005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工业 增加值18976.7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28.6%;实现进出口总额8317.2亿美元,占全国 的58.5%;其中出口额4442.1亿美元,占全国的 58.3%,与1999年相比提高了12.8个百分点,比 1991年则高出了31.5个百分点。
评我国利用外资的新特点
评我国利用外资的新特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吸引外资的最主要国家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策的不断优化,我国利用外资的新特点逐步显现。
第一特点:高水平开放我国逐步扩大了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范围,除了传统的制造业、工程承包等领域外,还涵盖了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新兴领域。
同时,我国对外资企业的管理也更加便利和开放,取消外商投资限制,放宽市场准入等措施,让外资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第二特点:主要关注高质量投资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
以前政府主导制定的国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外资的模式正在逐步转变为鼓励外资参与高端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科技领域的创新和生产。
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外资投资不仅能推动经济增长,而且要支持制造业升级、扩大进口、提高技术水平等。
第三特点:注重地区投资热点我国各个省市都在开展自己的外资引进政策和项目。
这些省市也注重选择自己适合的投资方向和重点领域。
同时,我国有一条由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珠三角、成渝经济区等七大区域贯穿的投资热点线。
这些省市和地区利用各自的区域优势,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为外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和内部环境。
第四特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齐头并进近年来,许多外资流入到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他们同样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深度融合,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逐渐找到了合作的共同点,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第五特点: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我国正在加强人才引进工作,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被吸引到中国发展。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我国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如为优秀外籍人才提供长期居留等。
这些政策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储备和核心技术支撑。
总的来看,我国利用外资的新特点可概括为高水平开放、主要关注高质量投资、注重地区投资热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齐头并进,以及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
第10章-中国利用外资
一、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纵览 第三阶段(1992-2001) 第三阶段(1992-2001)
外资来源仍以港澳台为主,但已有欧美日等国 公司来华投资。 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成 为中国利用外资的最主要方式。世界500强中 有400多家 在加强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支柱 产业的重点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快现有企业和 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步伐。
BOO、BOOT、BOOTS、BTO、BLT、BT、BMT
二、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
中国利用外资方式上出现从“ 合作” 、“ 合资” 到“ 独资” 演变的趋势。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是合作企业为主 导方式时期; 成长阶段是合资企业替代合作企业为主导方式时期; 提高阶段是独资企业替代合资企业为主导方式时期; 稳步发展阶 段是独资企业为主导方式时期。 这种变化基本反映了利用外资主导方式从低资源投入、规避风险 型的方式转向资源投入高、控制性与战略性强的方式的演变规律。 截至2007 年,中国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 无论是协议项目 数、协议金额还是实际利用金额, 合作企业、合资企业和独资企 业三种方式所占比重之和都超过了97%。在实际金额中,独资企业、 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50.31% 、34.67%和12.16% , 其他方式占2.86%。
按方式分外商投资额
金额单位:亿美元 2007 指 标 项目 (个) 金 额 实际使用 项目 (个) 金 额 2008 实际使用
总
计
37871 37871 7649 641 29543 38
783.39 747.68 155.96 14.16 572.64 4.92
27514 27514 4612 468 22396 38
国土面积 人 口
第八章中国利用外资
▪ 1990年出台了《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
规定了新闻出版、邮电通讯、保险等行 业禁止设立外资企业;公用事业、交通 运输、房地产等行业限制进入;同时, 对外资企业在规模、出口比例和科技水 平等方面加以限制。
▪ 在区域开放方面,1988年辽东半岛、胶东半岛
以及环勃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 1988年海南被批准设省并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 2002年和2003年中国分别以847.51亿美元和
1150.7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名;
二、中国引进外资的特点
▪ (一)外商投资方式以直接投资为主 ▪ (二)规模持续增大,前景进一步看好 ▪ (三)制造业位居主导,产业分布进一步拓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法》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也分别在 1986年和1988年颁布实施,上述法规的颁布进 一步保障了外商的利益,使投资环境更加开放 和自由。
▪ 在行业规制方面,1987年发布了《指导吸收外
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及其目录》,明确规定了 鼓励外商进入的行业和限制、禁止外商进入的 行业。
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 革目标,结束了姓“社”与姓“资”的争论,为改革开 放扫清了意识形态的障碍。此后,我国引进外商直 接投资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利用外资政策也进入 了全面深化期。
▪ 从1994年开始,我国开始谋求将引进外资与国内产
业发展相结合。1994年,全国人大确立了促进外资 进入农业、水电、能源、原材料等行业的目标,并 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
▪ 1979年7月1日,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通过了
第一部规范外资的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开始允许外商直接投 资进入中国。
▪ 随后相继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法》、《中外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化,吸引外资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利用外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政策制定、环境优化、市场准入和管理规范等方面分析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一、政策制定层面的问题1.1 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利用外资涉及多个部门,缺乏统一协调机构,导致决策效率低下,难以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改进措施: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以提高决策效率;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1.2 政策法规不明确当前,关于外商投资领域的具体政策法规尚不够完善,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解释性强、执行力度低等问题。
改进措施: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减少操作空间的主观干预;加大对政策的解读和执行力度,提高透明度和一致性。
二、环境优化层面的问题2.1 服务质量不高我国在吸引外资过程中仍然存在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包括政府服务、法律环境和商业环境等方面。
改进措施: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能力;建立更加便捷高效的行政审批程序;完善法律保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我国大多数外资企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导致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外资企业的投资意愿。
改进措施: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营商环境;鼓励外资企业扩展到中西部地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三、市场准入层面的问题3.1 准入条件不明确我国在部分领域存在对外企业准入条件不明确的情况,限制了外国投资者参与竞争。
改进措施:制定明确的准入条件和标准,提高透明度,公平竞争。
3.2 产业结构偏向传统行业当前,我国外国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等传统行业,缺乏对新兴技术和高端制造的吸引力。
改进措施:调整优化外商投资方向,鼓励外资投入科技创新和绿色产业等领域;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四、管理规范层面的问题4.1 监管不严格存在一些企业利用外资进行国内市场垄断或非法操作的情况,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
中国利用外资的优势和不足
(四)健全法制、优化法制环境,从营造良好法制环 境上选择外资、管理外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国投资者更加看重的是 投资“软环境”,包括稳定的政策环境,公平竞争 的市场环境,创新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优越的人才 环境,以及完善的法制环境等。健全法制,优化法 制环境,按照法制统一、非歧视和公开透明的原则, 建立和完善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又符合我国国情 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的角度对外资进 行选择、监管。
(六)过分重视外资,忽略了内资的利用 利用外资闲置了内资 从理论上分析,利用外 资只能是对内资的补充,不能是取代,更不能冲突闲 置内资。我国目前国内投资和消费有效需求不足, 居民银行储蓄存款大量增加,加上手持现金,目前已 达7万亿元。这是一笔巨大的闲置内资,如果能将其 中1/7转化为投资,就可大大缓解我国目前经济建设 资金的不足。近年来,虽然经过数次降息,现又已开 征利息税,但估计大量闲量的内资储蓄转化为经济 建设的投资数量不会很大。因为我国目前金融体制 改革滞后,资本市场不发达,缺乏这种转化的畅通渠 道。
我国的汽车行业就是例证,当时引入发达国家汽车品 牌,就是想以市场换技术,20多年过去了,外国品牌已是 我国汽车市场的主力,但我们却未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国际 公认的技术引进费与消化费的比例是1:10,而我国仅为1: 2.5。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不足直接导致了我国技术引进与技 术创新的脱节,也导致我们不能有效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溢 出效应,提升自身企业的竞争能力。
(五)加强对外资的管理,促使政府官员树立正确的 政绩观,改变唯GDP论英雄的观念。 (六)应先利用好内资。 从当前我国投资、储蓄和 外汇储备来分析,均没有大量利用外资的必要。要 利用外资首先要利用好内资。为此,要加速金融体 制改革与创新,加速银行商业化进程,健全资本市场, 尤其是证券市场,增加金融产品种类,扩宽储蓄转化 投资渠道;应允许私人以基金会的组织形式参入金 融活动,增强市场活力,充分利用好内资。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一、引言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指跨国公司或个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购买股权、设立子公司或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经营活动。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积极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利用外资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主要问题1.市场准入壁垒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的情况下,仍然存在很多行业对外商投资实施限制。
这种市场准入壁垒不仅影响了外商投资意愿,也限制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水平。
2.知识产权保护不足:虽然中国政府已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并通过法律法规加强维权力度,但侵犯知识产权问题依然突出。
这给那些有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带来了困扰,并可能导致技术流失。
3.行政审批程序繁琐:在我国,外资企业的设立和运营需要经过一系列审批程序,如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的审查。
这些程序存在繁琐、耗时长等问题,增加了企业开展投资活动的难度和成本。
4.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在引进外资方面也存在差异。
一些发达城市和沿海地区更容易吸引外资,而中西部地区则面临较大压力。
这种差距引起了资源配置不均衡和产业布局失调的问题。
三、对策1.改善市场准入条件:为吸引更多外商投资,中国政府应进一步放宽限制性行业,并简化相关手续和流程。
同时,建立公正透明的竞争环境是必要的,以提高中国市场对外来企业的吸引力。
2.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及司法保护措施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鼓励创新科技型企业并给予相应优惠措施;加强与国际机构的合作,提升各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设。
3.优化行政审批程序:简化各类审批手续,划定明确的经营范围和权限;引入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办理,实现信息共享和高效办公;加强部门间横向协调与互通信息机制的建立,以提高服务效率。
4.促进地区均衡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推动内外贸体系联动发展,在资源、市场开放上给予中西部地区更多优惠政策支持;鼓励跨地域合作项目,并提供更有吸引力的产业布局。
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商投资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外资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中国利用外资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外资对于中国经济的贡献、外资利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三个方面来论述外资在中国存在的问题。
一、外资在中国经济的贡献外资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外资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由于外商投资活跃度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与国际高端人才、科技、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品牌和渠道等资源的交流也不断增加。
这些外部资源的引进,不仅可立竿见影地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还可以使中国尽早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中,为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外资还可以转移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因为国外公司具有更成熟的管理体系和技术优势,它们可以将这些技术和经验转移到中国企业中,以提供前沿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外商投资不仅仅是投入资本,更重要的是投入管理和技术经验,树立起各国企业发展和管理创新的典范。
最后,外资还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随着多个外国公司的涌入,更多的工作岗位将为中国的经济市场带来贡献。
二、外资利用的问题尽管外资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但也面临一些尖锐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性发展。
其中主要问题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由于一些管理体制和文化方面的障碍,外国公司不能像本土企业那样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有更深刻的了解,而且也无法像本土企业那样适应中国国情,因此,他们在发展中国市场时往往会出现谬误和失误。
此外,由于语言、文化和习惯的差异,外国公司有时很难适应中国本地市场的环境,这也为他们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增加了适应性的难度。
2.部分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发生了利益冲突和竞争关系,使中国企业难以与外企竞争。
这不仅会使整个经济市场扭曲,而且还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发展和利益。
另外,在外企的发展过程中,也有不少企业因为利益驱动,忽视了本土居民和当地员工的权益、福利和自由,或剥削环境。
第4章 中国利用外资
• 3.设立外商独资企业的程序 设立外商独资企业的程序 设立外商独资企业的 • 外商独资企业的设立程序较为简单, 外商独资企业的设立程序较为简单,在项目
初步申请报告经政府审批机关书面答复同意后, 初步申请报告经政府审批机关书面答复同意后, 即可呈报正式申请书、公司章程等有关文件, 即可呈报正式申请书、公司章程等有关文件,经 批准后,凭批准证书办理登记注册。 批准后,凭批准证书办理登记注册。
第4章 中国利用外资
• 4.2 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 • 4.2.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 1.概念与特点 概念与特点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亦称股权式合营企业,是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亦称股权式合营企业, 指由外国公司、 指由外国公司、经济组织或个人与中国的公司或 经济组织、依照中国的法律, 经济组织、依照中国的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在 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 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 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企业。 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企业。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第4章 中国利用外资
• 4.2.6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 • 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又称创业投资。 )又称创业投资。
凡是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 凡是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 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都可视为风险投资。 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都可视为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风险投资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高风险、高收益性。 )高风险、高收益性。 (2)风险投资大都投向高技术领域。 )风险投资大都投向高技术领域。 (3)风险投资具有很强的“参与性”。 )风险投资具有很强的“参与性”
论中国利用外资的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论中国利用外资的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中国利用外资的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利用外资是指“使用国外资本,包括现汇、实物、劳务、技术等来发展本国经济,提高本国国力”的政治经济手段。
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利用外资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也产生很多的弊端,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本文从中国利用外资的概况、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概况(一)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方式我国利用外资,一般分为直接投资方式和其他投资方式。
采用最多的直接投资方式,所谓直接投资方式(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是指“外国企业、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中国有关的政策、法律在中国境内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企业等从海外吸收任何形式的资本。
包括外币现金、机器设备等有形资本和专利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本”。
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外商投资股份制公司和合作开发。
其他投资方式包括补偿贸易、加工装配等。
(二)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1978-1985年为起步阶段,我国政府设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和开发区等,对外商投资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同时,借用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等贷款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1986-1991年为稳定发展阶段;1992-1996年为大规模增长阶段,小平同志92年的南巡,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这一期间直接投资迅速增长;1997-2000年为调整阶段,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利用外资进入以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主的新阶段;2001至今为恢复性增长阶段,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稳定,政府逐步实现加入WTO 所作的承诺,恢复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使得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有了恢复性增长。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吸引、利用外资的数量总体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不断加强,中国对外商投资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大。
外商投资不仅能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还可以为中国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然而,外资在中国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急功近利、利益驱动、缺乏长远规划等。
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外资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1. 国际投资环境的变化近年来,国际投资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导致外商投资在中国的吸引力下降。
特别是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令中国吸引外资的成本也会不断上升。
外资公司在考虑投资中国市场时,不仅要考虑到当地的市场前景,还要考虑到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对经济带来的影响。
2. 投资环境的营商成本高在营商环境方面,外商投资在中国面临着高昂的营商成本。
中国政府为外商投资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外国企业仍面临着诸多障碍,如商业准入门槛高、官僚机构效率低下等。
3. 国内市场竞争红利逐渐消失在国内市场竞争的减弱方面,中国市场上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在逐渐增强,与此相反,一些外资企业的发展速度明显放缓。
这导致部分外资企业选择转移投资,从而减少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4. 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在市场监管方面,中国的机制仍然不是很完善。
尤其是在国际贸易方面,一些行业监管对外资公司来说过于严厉,这就阻碍了外资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另外,一些外资公司在开展业务时,可能会面临一些国内企业创建固然不同的政策,例如网站审查等等,这些也会给外资公司带来困难。
二、对策1. 提升营商环境要实现外资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提升营商环境。
要加快行政审批速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2.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大国家对市场监管的力度,并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避免出现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合理制订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监管,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3. 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要加强技术创新的力度,建设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
中国利用外资的比较分析
中国利用外资的比较分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之一,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利用外资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一、中国利用外资的现状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一直居全球前列,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者的目光。
截至目前,中国已建立了完善的外资监管体系,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前来投资,尤其是在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
外资在中国的投资领域逐渐扩大,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
二、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外资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外资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其次,外资扩大了中国的出口市场,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另外,外资还促进了中国就业和技术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中国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为外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支持。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在吸引外资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市场营销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强调整和措施改进。
四、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启示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其他国家在吸引外资方面提供了借鉴。
其他国家可以学习中国吸引外资的成功经验,加强支持和市场宣传,提升自身在全球外资市场中的竞争力。
同时,其他国家也可以借鉴中国的外资监管经验,建立健全的外资监管体系,促进外资对本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利用外资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外资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及影响,为其他国家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提供参考。
中国将继续优化外资环境,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华投资,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引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利用外资,对外资企业提供了相对开放的商业环境。
然而,尽管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中国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其充分利用外资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解决这些问题。
二、市场准入限制1.1 外国投资准入限制中国在多个行业实施了外国投资准入限制。
例如,在金融、教育、医疗和能源等领域,进入门槛较高,对外资企业设立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这些限制削弱了外国企业在关键领域的竞争能力,并阻碍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入。
1.2 地方保护主义由于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大自主权,各地政府往往采取保护当地企业的措施,对于外商投资设置地方性准入要求或限制。
这种地方保护主义不仅令外资企业感到困惑,还缺乏统一标准,增加了外商投资的不确定性。
三、知识产权保护2.1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中国一直被指责存在知识产权侵权问题。
尽管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执法力度,但侵权行为仍然存在。
这使得许多外国企业担心将其关键技术和商业机密引入中国市场。
2.2 不合理的强制技术转让中国在某些领域要求外资企业与本土合作伙伴进行联营或转让关键技术。
这种强制技术转让政策对于吸引外商投资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同时也使得部分外国企业感到不公平。
此举可能削弱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并阻碍长期合作发展。
四、不稳定的商业环境3.1 法律透明度和执行力度不足对于外资企业而言,法律透明度及执行力度是评估商业环境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尽管中国已经通过修改法规以提升透明度,但在执法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上仍存在问题。
外资企业往往面临与地方政府行政干预、不公正竞争等相关的挑战。
3.2 不确定的市场准入规则中国境内投资环境对外商企业来说并不稳定,市场准入规则经常发生变化。
频繁调整的政策和规定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感,使他们对长期稳定合作抱有疑虑。
缺乏稳定和可预见性将限制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能力。
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外资的投资也日益增多。
外资的投资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创造就业岗位等。
但是,中国利用外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跨国公司来华落地,并不是为了真正的投资,而是为了“赚快钱”。
它们短期内取得了巨大的利润,却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本文从外资的优缺点出发,探讨了外资在中国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一、外资带来的优点首先,外资的到来可以带来大量的现代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使得中国的企业可以更好的与国际接轨。
因为它们不仅可以为中国带来国外的先进制造技术,还能够为中国企业带来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企业与外商合作可以借鉴外方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外资对中国的外汇储备有所帮助。
外商投资的设备和技术需要以外币结算,并向其总部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技术转让费等费用,这有助于人民币的汇率稳定和外汇储备增加。
最后,外资可以为中国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的发展,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二、外资存在的问题1. 外资与民族企业的利益冲突许多外商来到中国,与国内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
外商通常拥有丰富的商业资源和高效的生产工艺,打破了传统的市场格局并占领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这样一来,一些民族企业就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一些外商甚至直接盗用中国的商业机密,一些跨国公司也非常注重它们所使用的商标权、专利权,轻易侵害了企业的知识产权,使得中国的企业受到了利益的冲击。
2. 资源和能源的付出不对等随着外商投资的大量涌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急剧增加,中国政府和科研工作相应支出也不断增加,而这些都需要巨大的投入。
可是,多数外国投资者似乎并不愿意将它们的利润和技术投回到中国经济中。
因为大多数投资者在中国钻入进去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和资本,他们并不关心是否为中国做出了贡献。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例子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例子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例子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1. 汽车行业:许多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如大众、丰田、宝马等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或独资工厂,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并推出适合中国市场的车型。
这些投资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还促进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2. 电子产业:众多跨国电子公司如苹果、三星、富士康等在中国建立了生产基地,投资大量资金用于生产电子产品,包括智能手机、电脑、电视等。
这些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促进了中国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还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3. 能源领域:国际能源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项目。
例如,中国与外国能源公司合作进行海上油气勘探和开发,引入国外的技术和资金,提高中国的能源供应能力。
4. 金融业: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金融业也有重要影响。
国际知名的银行和保险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投资设立分支机构或合资企业。
这些投资有助于提升中国金融业的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5. 旅游业:中国的旅游业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
许多国际酒店集
团如万豪、希尔顿、洲际等在中国开设酒店,投资建设度假村和旅游景点,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求。
这些例子只是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一部分,通过吸引外资,中国不仅获得了外部资金和技术支持,还推动了国内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9-1991年:以对外借款为主导,扩大 引资
拓展阶段(1979-1991):利用外资 形式多样化,利用外资规模扩大,外资 管理体制建立。重复引进,评估不严格
1992至今,以外商直接投资为重点,加 速引资
全方位发展阶段(1992至今):全方位、 多层次发展,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主要方 式,产业结构日益趋向合理
100 19.39 6.30 4.95 1.95 4.68 1.52 76.57 30.05 15.63 29.52 0.55 0.73 0.07 4.04 1.16 0.35 0.02 2.5
2002年
实际利用额 所占比例 (亿美元) %
550.1
100
527.43 149.92 50.58 317.25 6.97 2.27
方式
总计 对外借款
外国政府贷款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出口信贷 外国银行商业贷款 对外发行债券 外国直接投资 合资经营企业 合作经营企业 外资企业 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 合作开发 其他 外商其他投资 对外发行股票 国际租赁 补偿贸易 加工装配
1999年
实际利用额 所占比例 (亿美元) %
526.9 102.12 33.16 26.06 10.25 24.65 8.00 403.19 158.27 82.33 155.45 2.92 3.83 0.37 21.28 6.1 1.85 0.13 13.21
郭克莎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管理世界》 2 0 0 0年第 2期
沈坤荣,相文燕:外国直接投资对东南亚经济增长的 影响分析,《经济科学》2 0 0 0年第 3期
第六章 中国的利用外资
发展历程 利用外资方式 入世后发达国家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变化 中国外资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对策
6. 1 发展历程
1949-1978年:以贷款为主,小规模引资 (1)起步阶段(1950-1965):政府贷款 方式引进,主要来自苏联&东欧国家,主要投 向于一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合同订立不清 (2)转变阶段(1965-1978)以出口信贷 和延期付款方式引进,从西方国家获得,投资 效益较差,外资的使用和偿还脱节
2007年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口径数据 (含银行、证券业)为: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 企业37888家,同比下降8.69%;实际使用外 资金额826.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其 中:
1-12月,全国非金融领域新设立外商投资 企业37871家,同比下降8.69%,实际使用外 资金额747.68亿美元,同比增长13.59%
包 群,赖明勇: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实 证研究,《经济评论》 2 0 0 2年第 6期
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 增长 ———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中国 社会科学》 2 0 0 1年第 5期
李丽: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经济问题》2 0 0 1年第 1 2期
2007年利用外资几项经济指标
数据来源: /pub/FDI/wztj/lntjsj/wstzsj/2007nzgwztj/ t20081110_99075.htm
截止2007年外商直接投资分方式统计
我国农业利用外资情况
随着我国整体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总体水平提 高,农产品消费需求增长,我国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步伐 加快,成果显著,农产品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农业利用 外商投资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农业领域正成为吸引 外商直接投资的新热点。
区域合作日趋活跃。近年来,东盟与中国“10+1”合 作机制、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机制、亚欧会议机制、 中非合作论坛等都把农业列为重点合作领域。中国积极参 加有关农业合作,努力推动区域自由贸易进程,为加强与 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地位做出积 极的贡献。
同时,农业利用国际组织、外国政府无偿援助和 优惠贷款也取得较好成绩。据不完全统计,近四 年来仅国际粮农机构、多边金融组织以及外国政 府等向我国提供的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项目达到 50多个,协议金额2亿多美元。项目区覆盖了吉林、 山西、宁夏等23个省(市、区)。利用这些无偿援 助和优惠贷款建设的一大批农业综合开发、生态 农业、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有 效地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产 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增加了农民收入。
22.68
1.31 0.04 21.33
95.88 27.25 9.19 57.67 1.27 0.41
4.12
0.24 0.007 3.88
6. 3 利用外资效应
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 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扩大 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 扩大了出口,推动了对外贸易发展 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近几年,我国利用援外资金和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专项 资金,建设了中国——菲律宾农业技术中心,并积极实施 柬埔寨种猪示范场、老挝农村户用沼气示范、印度尼西亚 杂交水稻技术示范、缅甸橡胶苗木生产、俄罗斯农业技术 示范、委内瑞拉剑麻种植加工示范等一批境外农业技术示 范项目。这些项目正成为对外展示我国农业先进实用技术、 中小型农机具和加工设施的重要窗口及进一步推动经贸合 作的重要阵地。
随着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政府间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目前我 国已同世界140多个国家和主要的国际组织、区域 组织以及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 作关系
6. 2 利用外资方式
借用国外资金: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 融机构贷款、出口信贷、外国银行商业 贷款、对外发行债券 外商直接投资: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 营企业、外资企业、合作开发 外商其他投资:对外发行股票、国际租 赁、补偿贸易、加工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