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心理统计〉整理名词解释历年试卷题北大串讲
北大自考“认知心理学”串讲知识点(2)
第四章注意(⼆)(重点章节) 第⼀节选择性注意:近期的研究 1、当N次试验中的⼲扰项成为N+1次试验中的靶⼦时,被试对它的反应变慢,这种现象称之为负启动。
P76 2、Tipper提出了⼀种类似于扩散激活的扩散抑制机制。
P77 3、Neill(1977)在实验中发现,当使⽤宽松指导语,即指导语不强调准确时,负启动消失,⽽出现正启动,这种现象被称作负启动反转。
P78 4、分⼼信息抑制,主要包括特性抑制和位置抑制。
P80 特性抑制主要是在识别任务中发现的,这种任务要求被试对⽬标是什么做出反应。
位置抑制主要是在定位任务中发现的,该任务要求被试对⽬标所出现的位置⽽不是⽬标是什么做出反应。
5、返回抑制:对空间某⼀位置进⾏线索化时,如果线索与靶⼦之间的SOA⼩于300ms,被试对线索化位置反应快于⾮线索化位置,出现易化效应。
如果线索与靶⼦之间的SOA长于300ms,被试对线索化位置慢于⾮线索化位置,易化反应转为抑制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返回抑制(IOR)。
这种抑制能够保证⾼效的视觉搜索。
P80 ★Neill(1977)的⾊词实验。
P76 ⼀、实验⽬的: 在选择性注意中,没有被选择的分⼼信息对后续的加⼯产⽣什么样的影响。
⼆、实验程序: Neill使⽤Stroop⾊词任务的变式,进⾏实验。
⼀种条件下,当前刺激词的印刷颜⾊与先前刺激词的意义匹配。
例如,被试先看到⽤红⾊墨⽔印刷的“GREEN(绿)”,紧接着看到⽤绿⾊墨⽔印刷的“BLUE(蓝)”。
另⼀种条件下,当前刺激词的印刷颜⾊与先前刺激词的意义,并不匹配。
这种条件实际上只是充当基线。
Neill要求被试命名Stroop刺激词的印刷颜⾊。
三、实验结果: 前⼀种条件下,被试的颜⾊命名显得特别困难。
Neill认为,⼀定是起⼲扰作⽤的Stroop刺激词的意义,如红⾊墨⽔印刷的“GREEN(绿)”,受到了抑制。
四、讨论与结论: 如果被抑制的意义(如“绿”)后来恰好变得与任务有关,例如后来的刺激“BLUE”正是⽤绿⾊墨⽔印刷的,那么,被试对后来的刺激词的印刷颜⾊进⾏命名,要相对困难。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整理版复习版名词解释
答:正态分布的应用主要牵涉到通过查标准正态分布表进行Z分数和概率之间的转换。其主 要应用可以分为已知录取率求解分数线问题及其反问题, 即已知原始分数或根据特定界限求 解录取率或考生人数。分数线问题主要是根据录取率确定合适的查表概率(中央概率) ,查 得Z分数并转换为原始分数;后者则主要是通过将原始分数或界限标准化,查表得到概率然 后求解录取率或考生人数。此外,这种关系在测量中等级分数或难度的等距化、测验分数的 标准化等程序中也有应用。 3. 简述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在进行组间比较上的区别和联系
答:方差分析法的步骤是:①和一般的假设检验一样设立零假设和研究假设;②根据实验设 计的类型确定各变异源, 进行相应的平方和分解, 即有几个变异源就从总平方和中分解出几 个平方和;③根据平方和分解得到各变异源对应的自由度,即进行总自由度的分解;④根据 研究的目的和实验设计考虑要检验什么效应, 从而将其对应的平方和比上相应的自由度得到 该效应的均方,其中误差均方必须计算;⑤将各待检验效应的均方比上误差的均方,构造各 F统计量;⑥将计算来的各F统计量值和F检验的临界值进行比较得出统计结论,其中临界值 的分子自由度和分母自由度分别是待检验效应的自由度和误差自由度;⑦(可不答)如果效 应检验结果显著, 可以进入事后检验, 即对多水平的自变量进行多重比较考察各水平间的具 体差异,如果是多因素方差分析,交互作用效应检验显著,也可以进入简单效应检验具体考 察交互作用的情况。 7. 简述方差和差异系数在反映数据离散程度上的区别和联系
23标准分数:又称基分数或z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 的相对位置量数 24假设检验:在统计学中不能对H1的真实性直接检验,需要建立与之对立的假设,称作虚无 假设,或叫无差假设,零假设,记作H0.在假设检验中H0总是作为直接被检验的假设,而H1 与H0对立,二者择一,因而H1有时又叫做对立假设或备择假设。 25两类错误:虚无假设H0本来是正确的,但是拒绝了H0,这类错误成为弃真错误,即I型错 误。虚无假设本来不是正确的但却接受了H0,这类型错误成为取伪错误,即II类型错误。 26统计量:统计量是从一个样本中计算出来的一些量数,他可以描述一组数据的情况。 27虚无假设:虚无假设常常是根据历史资料,或根据周密考虑后确定的,若没有充分依据, 虚无假设不能被轻易否定的。 28X2检验:对心理和教育研究中收集到的计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般应用属性统计方法, 因为这类数据时按照事物属性进行多项分类的。另外,对这些计数数据分析是根据X2分布, 故称这类统计分析方法为X2检验 29.描述统计: 主要研究如何整理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得来的大量数据,描述一组数 据的全貌,表达一件失误的性质 30.推论统计: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 的信息,推论总体的情形。 31.单侧检验:强调某一方向的检验叫做单侧检验 32.双侧检验:只强调差异而不强调方向性的检验称为双侧检验 33.参数:总体的那些特性称为参数。又称为丛悌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34.统计检验力: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u1与u0的距离改变,引起1-β的改变,所以称1-β 为统计检验力 35.F分布:设有两个正太分布的总体,其平均数与方差分别为 两个总体分别随机抽取容量 及 的样本每个样本都可计算出 , 及 , 从这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历年试题及答案(2004-2011)
2011年心理统计一、选择题1、为了解某个数值以下的数据个数是多少,需要制作(C )A. 次数分布表B.次数分布图C.累加次数分布表D.累加次数百分数的分布表 2、10cm 的下限是(B )A.9.0cmB.9.5cmC.9.95cmD.10.5cm3、有时实验结果的次数分布图上会出现双峰,产生真正的双峰的原因是(B ) A.数据差别过大 B.数据的性质不同 C.分组的组距不合适 D.数据过于集中 解:由于数据中混有性质不同的两种数据出现的双峰,这则是真正的双峰。
4、当一个次数分布为负偏斜时(A )A.dn M X <B.dn M X >C.dn M X =D.dn M X ≤解:正偏斜:Mo dn >>M X ;负偏斜:Mo dn <<M X ;对称:Mo dn ==M X 5、已知X =4,S =1.2,当X =6.4时,其相应的标准分数是(B ) A.1.3 B.2.0 C.2.4 D.5.2 解:标准分数的计算公式:SXX z -=,代入公式得2.0 6、如果在.05水平上推翻虚无假设,就意味着虚无假设正确的可能性最大只有(D ) A.0.05% B.0.5% C.5% D.95%7、(P81)平均数样本分布的标准误与样本的大小(D ) A.没有一定关系 B.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成反比 8、当虚无假设不应推翻时而被推翻这就犯了(A )A.I类错误B.II类错误C.III类错误D.VI类错误解:第一类错误:是指当虚无假设不应被推翻时而被推翻了,即将随机误差当成了真正的差异。
第二类错误:指当应该推翻虚无假设时而没有推翻,即将存在的真实差异当成了随机误差。
9、X、Y两变量间有正相关,r=.76,其回归线是()A.拟合的一条线B.准确的一条线C.确定的一条线D.拟合的两条线10、已知某实验结果t=3.25,n1=n2=20,P<.01,ω2=0.16,说明这个实验效果(D)A.强B.中等C.弱D.很强ω2≥0.15,联系较强,已经达到显着水平,效果是可取的;ω2≈0.06,联系为中等,实验效果中等;ω2≤0.01,联系较弱或很弱,效果差。
北京自考心理统计试题题型分类汇总
如何最有效地使用“《心理统计》02年—06年试题题型分类汇总”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我们复习备考中,不仅要了解自己当前的复习情况,也要清楚地知道考题的内容范围、题型特点和设置形式等。
通过研究历年考题,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命题思路,了解书中的知识点是如何被设置成考题的,以便我们在复习备考中有所依据,有所侧重,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和备考效果,提高自考通过的概率。
为此,我从网上将历年的考题搜集下来并按照题型进行了分类整理汇总,以助自考一臂之力。
在我看来,历年的真题是和教材一样重要的复习备考资料,是手头必备的资料。
以我的经验,我会将考题打印出来,和教材互相参照着看。
在阅读教材的时候,不是被动地接收书面上的信息,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把书本上的一个个知识点看成是一道道考题。
通过把教材和考题互相参看,使我们能够了解书本上的知识是如何体现在考题上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你就能很容易形成敏锐的题感,当你看书的时候能够很准确地判断出哪些内容肯定不会考,哪些内容有可能会考,哪些内容会以什么样的题型考,哪些内容的分值重,哪些内容的分值低。
有了敏锐的题感,你看起书来就会有针对性,有侧重点,这样看书就变得更轻松而富有成效。
我们不能为看书而看书,我们看书的最直接目的还是为了考试,因此,我们必须从考试出发,通过研究考题了解考试考什么、怎么考,由此决定我们学什么、怎么学,这才是最优化的应试方略。
当你能够真正运用这种思路和方略去看待和对待考试时,你会发现原来考试不难。
特别声明:在网上搜集资料的初衷是为了自己考试的需要,后来发现和我同是自考生的朋友同样需要这些资料,于是我就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分类和整合,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文档。
这些文档基本上涵盖了相应学科的所有网上资料,因此,可以说,有了这些文档在手,你基本上不用再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网上找了。
再此,要特别感谢资料的原先提供者,是你们无私的分享使我们的备考变得更有效。
自考05622临床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自考临床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整理名词解释.1、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被看作是既提供心理学知识,也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和促进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之一,它更加偏重于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问题的科学研究和严重心理障碍的治疗。
心身医学:它以人类疾病中的心身关系问题为核心,以心身疾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探讨躯体疾病中的心理因素及其致病的机制和条件。
行为医学:行为医学是涉及(和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科学同生物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开发和整合,以及将这些被整合了的知识和技术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多学科交叉领域精神病学—精神病学—用来探讨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机制以及精神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分支学科。
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强调强调身体疾病的预防,主张采用心理学的方法改变或矫正人们的有碍身体健康的生活方法、行为和习惯。
心理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重点研究如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和不同环境中的人的特点,维护和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归因风格:个体惯常使用的归因方式,体现了个体的人格质.防御机制:人对付体内外各种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的无意识的心理手段。
合理化机制:给自我行为或处境寻找可接受的理由.调节因素:是指影响两个相关事物之间联系的方向和大小的因素。
中介因素:是指介于两个相关事物之间、能够说明这两个事物相互联系的机制的因素。
应激原:向集体提出适应和应对的要求并进而导致充满紧张性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各种环境刺激物称作应激原。
灾难化:反复思考消极事件可能会造成的不良后果.心理应激:心理应激是一个人在察觉到或认识到自己正面临着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对的环境要求时产生的一种倾向于通过各式各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心身紧张状态。
全身适应综合症(GAS):机体对各种应激原的生理反应是“非特异性的”即各种应激原都可以引起个体同样的生理反应固着:在心理,性发展过程中由于遭受挫折或创伤而停止于某一阶段。
北京自考专科 心理统计试题带答案
2004.4心理统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次数分布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各组数据的( B:我觉得答案应该是B中点,这个次数分布曲线图应该就是多边图,但若表明是累计次数分布曲线图,那答案就是A上限)A上限B中点C下限D平均值2、已知一组数据的X=30,是,它的离中系数为(这道题不能做,缺少标准差)A 40B 0.40C 2.5D 2506、8、10、12、26这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用(B,因为有极端数据)A平均数B中数C众数D平均差4、9、34、12、17、5五个数的全距是(C,最大数的上限减去最小数的下限)A 29B 29.5C 30D 285、已知r1= – .60,r2= +.30,说明相关程度前者比后者(答案只能是A,因为相关程度是一个等级变量,只能比大小,不能做加减,更不能做乘除)A大B大一倍C大.30 D小6、已知n=10的两个相关样本的平均数差的标准误为10.5,其自由度为(C,相关样本的自由度计算公式,N-1;独立的自由度计算公式是N1+N2-2即18)A 19B 18C 9D 87、一个标准正态分布的平均数总等于(A,标准正态分布的两个性质,一个平均数等于0,标准差等于1)A 0B 1C –1D 1/28、已制从X推测Y的回归方程式为Y= –0.8X+1.2,说明X、Y两变量是(B,回归系数-0.8的计算公式是:r * SX/SY 。
两个标准差都是正值,所以r只能是负值,所以是负相关)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不一定相关9、从X推测Y或从Y推测X,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推测是没有误差的?(A,只有r等于正负1,推测就没有误差)A r= –1B r=0C r= +.98D r= –.0110、在一个二选一的实验中,被试在12次中挑对10次,Z值等于(D,公式是Z=(X-MB)/SB 答案就是考察X取下限,10得取值9.5)A 4.05B 2.31C 1.33D 2.02二、填空题11、实验数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准确________数,另一类是_____近似_______值。
北大心理学自考心理测量试题整理(选择)
北大心理学自考心理测量试题整理(选择)1.主试期望可能对测验结果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称为ba.社会交换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主被试协调关系d.反应定势2.一般不受练习与应试技巧影响的测验是a、成绩测试B.智力测试C.个性测试D.认知能力测试3。
伍德沃思设计的“个人数据问卷”属于ba个人智力测试B.个性测试C.团体智力测试D.操作测试4。
在以下测试中,AA不属于投射测试艾森克人格问卷B.主题统觉测试C.罗夏墨迹测试D.句子完成测试5.采用因素分析方法编制16pf人格问卷的心理学家是卡特尔a.艾森克d.卡特尔c.爱德华d.罗夏6.按测验的方式分类,瑞文渐进测验属于ba.个别测验b.团体测验c.智力测验d.计算机化测验7.智力二因素论的提出者是ba、比内特·B·斯皮尔曼·C·丁满·D·瑟斯顿8。
第一个正式的职业兴趣量表是由Da Kuder B.Holland C.Roy D.strong 9编制的。
在MMPI临床量表中,精神衰弱量表缩写为AA PT量表b.pa量表c.si量表d.pd量表10.项目的鉴别力分析通常用鉴别力指数(d)表示,其中可接受标准为ca.d≥0.50b.d≥0.40c.d≥0.30d.d<0.3二、多项选择题(本主题共6个子题,每个子题1分,共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下列题目类型中,属于选择型的有bda.论文题b.是非题c.简答题d.匹配题12.根据测验的功能分类,心理测验可分为Abda智力测验B个性测验C投射测验D特殊能力测验13。
在编写试题时,问题的来源是ABCA发布的标准测试B.临床观察和记录C.理论和专家经验D.日常生活经验14。
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的主要贡献是BCDa.编制了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b.倡导测验运动的主要人物c.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d.评定量表和问卷法应用的先驱15.现代西方心理测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aba.计算机产生和发展b.统计方法改进c.因素分析理论d.诊断技术16.常模的表示方法主要有aca.剖析图法b.因素分析法c.转换表法d.经验效标法一、单选题(本大题共有10个子题,每个子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北大自考心理治疗名词解释真题整理
【行为塑造法】【真实世界】【双重束缚】【意识】【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接触】【治疗设置】【厌恶疗法】又称对抗性条件反射治疗,是将某种负性(不愉快)刺激及厌恶反应与来访者的非适应性行为(要矫正的行为)结合起来,从而使来访者因感到厌恶而最终放弃该行为。
厌恶治疗在应用的技术手段上一般可采用:电击厌恶刺激、药物厌恶刺激、器械厌恶刺激、想象厌恶刺激。
【家庭结构图】【精神拮抗作用】森田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有一种对应和调节的现象,这种现象类似人体中作用相反、彼此制约、相互调节的拮抗肌的作用,因此被称为精神拮抗作用。
【开放式问题】【开放性一次性治疗】【力比多】【精神交互作用】精神交互作用: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一敏锐的感觉又会更加吸引注意进一步固着于这种感觉,感觉与注意交互作用,彼此促进,致使该感觉越发强大起来的这一过程。
【阻抗】阻抗是指来访者在意识中或无意识中用来干扰或阻碍治疗进程的各种行为。
【满灌疗法】【游戏治疗】是基于游戏是儿童自我表现的自然中介这样一个事实:游戏给儿童提供了一个机会将他们的情感和问题“玩出来”。
这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成人治疗中使人“表露出”他的问题。
游戏治疗是使问题儿童能够自助的方法。
在形式上游戏治疗可以是指导性的,也就是说治疗者可以承担对儿童问题进行指导和解释的职责;也可以使非指导性的,治疗者可以将责任和治疗的导向留给儿童自己决定。
【价值的条件化】【解释】又译诠释、解译,是指在心理分析的过程中对来访者的体验与这些体验的起源的理解和解析,以及依据心理分析不同阶段的目标对这些理解和解析作出言语的表达。
一般来说,解释就是试图把原本处于无意识的一些内容使来访者意识到,这些内容包括来访者的幻想、知觉、阻抗、防御等。
【移情】移情是指来访者把对童年或过去的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和反映模式转移到治疗者身上的过程。
后来也泛指来访者对治疗者的各种情感态度。
心理统计历年考试过的名词解释
历年考试过的名词解释三、名词解释。
21、加权平均数(WX):已知几组数据各自的平均数,又知道这几组的数据个数不相等时,需要计算总平均数,就一定要用加权平均数方法计算总平均数。
22、正态分布:又称正态曲线和钟形分布。
它是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形态。
正态分布的曲线是中间高,两侧逐渐下降,两端无限向横轴延长并永远不与横轴相交,两侧完全对称的钟形曲线。
23、备择假设(HA):备择假设是从有差别开始假设。
假设样本和总体的差异不仅仅有抽样误差,还包括样本与总体真正的差异,样本与总体的实质差异不等于零,备择假设也叫差异假设。
24、相关: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某种相互关系,相关按性质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相关按程度上分为完全相关、部分相关和零相关。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1.总体:心理统计将研究对象的全部称为总体。
22.标准差(S):符号是S,是离中量数常用指标,N XX S2 )(-∑=,表示每个数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的均值的正方根。
23.单侧检验:如果研究的是某一样本平均数比总体平均数大还是小,这类研究的问题存在方向性,需要使用单侧检验。
单侧检验的特点是带有方向性的,它的.05、.01的临界值比双侧检验的小,大样本查正态分布表临界值为:.05水平为1.65;.01水平2.33。
小样本根据df查t 表,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容易达到显著性差异。
24.非参数分析:将原始数据按大小排成顺序的方法叫做非参数分析,也叫做排列顺序的方法。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共20分)21.四分差:符号Q;表示按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间50%个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指标。
使用条件:当一组数据中存在极端数值,集中量数就用中数,离中量数就须用四分差。
(2009)22.标准分数(z):它是公式是S XX z -=,它是以标准差为单位去度量某一原始分数偏离平均数的距离,从而确定这一数据在全体数据中的位置。
(2009)23.第二类错误:指当应该推翻虚无假设时而没有推翻,即将存在的真实差异当成了随机误差。
北大心理学自考心理测量试题整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协调关系:主、被试之间产生的一种友好、合作、能促使被试最大限度地作好测验的关系。
2.项目区分度:也叫鉴别力,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3.内部一致性信度:同质性是指测验的所有题目间性质的一致性,即测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或行为。
同质性是测量单一特质的必要条件。
这里讲的同质性是指测验题目得分反映的心理特质一致,同质性的判别标准是:题目间呈高正相关,如果相关很低或是呈负相关,则题目为异质。
4.构想效度:1954年提出,有人翻译为构思效度,也有叫结构效度。
它是指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想和特质的程度,即测验的结果是否能证实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想,解释的程度如何。
5.能力倾向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是对人的不同能力因素水平和观测将来从事某种专业或工种活动能力的测验。
它包括社会智能倾向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以及创造力测验等。
6.自陈量表:是一种要求被试自行报告,回答关于他们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或感受等问题的测量工具。
这些纸笔测验的题目涉及症状、态度、兴趣、恐惧和价值观等维度,被试则要表明每个叙述句和自己的情况相符合的程度,或对每个题目的同意程度。
自陈量表法是最常用的人格评鉴方法。
7.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所谓“一定的法则”是指测量行为发生时采用的规则或方法。
所谓“事物”是指我们要测量的感兴趣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一般来说,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就是确定一个事物的属性的量的多少。
通常人们所说的测量,指的是给事物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8.常模样本:找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来代表目标总体,也代表常模总体。
这个用来代表常模总体的样本,就是常模样本。
常模样本必须具备常模总体的基本特征。
9.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
效度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必备条件。
10.取样:从目标总体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一般地有两类取样方法: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
北大心理学自考心理测量试题整理(论述或简答)
简答与论述1. 什么是离差智商?使用离差智商应注意什么? 离差智商是确定个体在相同条件的团体(例如同年龄组)中的相对位置, 它实质上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者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
韦克斯勒指出,可以假定,人们的智商分布呈平均数为100 和标准差为15 的正态分布形式,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为:离差智商(IQ)=100+15Z,其中Z=(X-MX)/S(MX 代表团体平均分数,X 代表个体测验的实得分数,S 代表该团体分数的标准差,Z 代表该人在团体中所处位置,即他的标准分数。
)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为:智商=心理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比率智商的计算方法只适用于儿童,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当人发展到一定的年龄后,智力并不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时甚至有下降的现象,使用心理年龄做计算将不符合实际情况。
2. 简述信度对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
(1)解释真实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信度系数可以解释为总的方差中有多少比例是由真实分数的方差决定的,也就是测验的总变异中真分数造成的变异占百分之几。
(2)比较信度可以接受的水平:一个测验究竟信度多高才适合,才让人满意呢?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1.00,但实际上办不到。
一般原则是:当<0.70 时,测验不能用于对个人作出评价或预测,而且不能作团体比较;当0.70 ≤< 0.85 时,可用于团体比较;当≥0.85时,才能用来鉴别或预测个人成绩或作为。
(3)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从信度可以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这是测量标准误的应用。
它有两个作用:一是估计真实分数的范围;二是了解实得分数再测时可能的变化情形。
看书公式3-8。
(4)比较不同测验分数的差异:测量标准误和测验信度在评价两个不同测验的分数是否有明显差异时也非常重要。
这种比较包括两个人不同分数的差别和同一被试在两个测验上的差别。
3. 在心理测验中,常用的效标有哪些? 常用的效标包括:○1学业成就:如在校成绩、学历、有关的奖励和荣誉、教师对学生智力的评定等,常作为智力测验的效标,也可作为某些多重能力倾向测验和人格测验的效标。
自考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心理统计学中,总体是指:A. 研究中观察到的所有个体B. 研究中未观察到的所有个体C. 研究中感兴趣的所有个体的集合D. 研究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变量分布的度量?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样本大小答案:D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到 1B. 0 到 1C. -∞ 到+∞D. 1 到+∞答案:A4. 一个统计假设检验的α水平通常设置为:A. 0.01B. 0.05C. 0.10D. 0.50答案:B5. 下列哪项是参数估计的一种方法?A. 最大似然估计B. 最小二乘法C. A和B都是D. 以上都不是答案:C6.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那么这种关系被称为:A. 正相关B. 负相关C. 线性回归D. 非线性回归答案:C7. 一个变量的标准差是10,那么该变量的方差是:A. 5B. 100C. 1000D. 无法确定答案:B8.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图表的一种?A. 条形图B. 饼图C. 散点图D. 表格答案:D9. 在统计学中,自由度通常指的是:A. 样本中的个体数B. 样本中个体数减去1C. 样本中个体数减去总体参数数D. 总体中的个体数答案:C10. 如果一个统计测试的p值小于0.05,那么:A. 我们拒绝零假设B. 我们接受零假设C. 结果是不确定的D. 需要更多的数据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有何不同?答案:描述统计关注的是对数据集进行汇总和描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的特征。
它包括计算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等描述性度量。
推断统计则是从样本数据出发,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和推断,以及进行假设检验。
它允许研究者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做出推断,包括点估计、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2. 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案:标准正态分布,也称为高斯分布或钟形曲线,是一个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
北大心理学自考认知心理学_名词解释
第一章1、生态学效度: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
P112、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分支,这种计算机科学关心如何通过创建计算机程序,来让计算机显示出典型地只和人类相联系的智能行为。
纯粹的人工知能是一种探索尽可能高效地完成任务的途径。
P15第二章3、知觉:是使用我们先前的知识,收集并解释我们的感觉所登记的刺激的过程。
P234、模式识别:是指对感觉刺激复杂排列的识别。
P235、模板匹配理论:是把一个刺激同一套模板,即我们存储在记忆中的一些特定的模式相比较。
在把刺激同许多不同的模板相比较之后,我们注意到匹配得最好的模板,这种理论强调,刺激必须与模板精确地匹配。
P246、原型模型:同模板匹配理论相比,原型模型则要灵活得多。
按照原型模型,我们记忆中存储着抽象的、理想化的模式或原型。
当我们看到一个刺激时,我们把它同一个原型进行比较。
与模板匹配理论所要求的精确匹配不同,按照原型模型,刺激与原型之间的匹配不需要十分精确。
P257、区别性特征模型:我们对刺激的辨别是在少量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些将一个刺激同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特征叫做区别性特征。
在解释人们如何识别字母时,该模型认为在人的记忆中存储着每个字母的特征成分。
区别性特征模型假定,字母的区别性特征是不变的,不管一个字母是手写体、印刷体还是打字体。
P268、整体优先效应:当要求识别整体时,局部特征的性质,即局部特征是否与整体特征相匹配,并不影响整体的知觉。
然而,当要求识别局部时,整体特征的性质,即整体特征是否与局部特征相匹配,影响局部的知觉。
这些结果提示知觉过程中存在整体优先。
因此,其结果模式称整体优先效应。
P289、几何离子:在一个叫做成分识别的理论中,考察了三维形状的分类,这种成分识别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一个特定观察角度的物体,可以用一些简单三维形状的排列来表征。
将这些简单的三维形状称作几何离子。
P3110、自下而上的加工模式:我们所讨论的模式识别所强调的是自下而上加工,也叫数据驱动或刺激驱动加工,它强调了刺激本身在模式识别中的重要性。
心理统计学名词解释
心统名词解释: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它提供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对统计计算结果进行解释。
随机变量: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
总体: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总和。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作为观测对象的一部分个体。
描述性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研究如何整理实验或调查得到的大量数据,找出这些数据的分布特征。
集中量(CENTRAL TENDENCY):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
(种类:平均数(MEAN) ; 中位数(MEDIAN) ; 众数(MODE)等)中位数:是位于依一定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央位置的数值,大于及小于这一数值各有一半数据分布着。
众数:是集中量的一种指标,用Mo表示,它有理论众数和粗略众数两种。
理论众数是指与频数分布曲线最高点相对应的横坐标上的一点。
粗略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频数出现最多的那个数。
差异量:表示一组数据变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量称为差异量。
四分位数:将一组已排序的数据按个数四等分的百分数,分别是位于25%,50%,75%的百分位数。
相关量:相关系数?相关:两个变量之间不精确、不稳定的变化关系。
推断统计(Inferential Statistics):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分布特征进行估计、推测。
二项分布:重复进行n次二项试验后不同成功次数x所对应的概率分布。
正态分布:如果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x)=(自己写公式),则称X服从正态分布。
t分布:又称“学生分布”,如果随机变量t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t)=(自己写公式),则称t服从t分布。
自由度:总体参数估计量中变量值独立自由变化的个数。
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中完全以随机形式抽取若干个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2021年自考“实验心理学”串讲笔记北大篇(1)
2021年自考“实验心理学”串讲笔记北大篇(1)第一章人事测量概论1、心理测量是通过科学、客不雅、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本质进行测量、分析、评价。
研究心理测量的学科叫做心理测量学。
2、人事测量是心理测量技术在人事办理领域的应用,它以心理测量为基础,针对特定的人事办理目的如招聘、安设、考核、晋升、培训等,对人的本质进行多方面系统评价,从而为人事办理、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3、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一种具体方法和手段,它是结合心理学和统计学方法评价特定个体在特定本质上相对于特定群体所处的水平的手段。
4、心理测量是人事测量的基础。
人事测量是以报酬对象,是对人的测量,这正是以心理测量为基础进行的。
5、心理测量是通过对人的有限的具有代表性的行为进行不雅察,依据预先确定的原则,对贯穿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征进行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由外部行为推及内在特征。
一、心理测量的五个基本要素行为样本、标准化、难度的客不雅测量、信度、效度。
1、行为样本是指个体对所抽选出来的问题的解决行为就叫做行为样本。
由行为样本去推论总体行为,其结论是否可靠,取决以下两个因素:(1)首先,行为样本的数量必需足够多,以使从样本到总体的推测错误率尽可能最低。
(2)其次,要包管所选项样本具有对总体样本的代表性。
2、标准化是指测验编制、实施、记分和测验分数解释必需遵循严格的统一的科学程序,包管对所有的被测者来说施测的内容、条件、记分过程、解释系统都相同。
要达到测验的标准化,应做到:(1)测验标题问题的标准化(2)实施过程和记分的标准化(3)选用有代表性的常模1)常模是一组具有代表性的被试样本的测验成绩的分布结构,包罗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度。
2)常模是否可靠,关键是有没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被试样本,即建立常模的这些被试样本要有足够的数量,并且是依据随机抽样或分层随机抽样原则抽选出来的。
3、难度的客不雅测量(1)通常将测验标题问题过于容易,致使大部分个体得分遍及较高的现象,称为天花板效应。
《教育心理学》北大串讲笔记与历年试题整理版
《教育心理学》北大串讲笔记与历年试题整理版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2、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
3、实验研究:它是在某种控制情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4、相关研究:研究者并不创造某种情境,只是对自然界发生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变量理否相关的结论。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1)正相关。
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
(2)负相关。
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
(3)零相关。
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5、描述性研究:不涉及探导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只是对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描述,这类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
麦兹在1978年进行了一项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描述性研究。
6、发展: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即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7、生理发展:个体的生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
个体的生理发展过程是一种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自然成熟、成长的过程。
8、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包含两种过程: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即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
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9、先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遗传素质。
后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以后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影响。
自考〈心理统计〉整理名词解释历年试卷题北大串讲
心理统计1.描述统计:①是把实验中所得到的数据概括的整理,从中得出实验者可利用的信息。
②常用表和图将实验数据形象地表示出来。
③描述统计的指标有三类:集中量数(一组数据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如:平均数、中数、众数等),差异量数(一组数据分散程度的指标,如四分差、标准差、方差),数据间的相关(成对的两组数据之间的关系的指标)。
2.推论统计:①就是从样本的数量特性去推论总体数量。
它包括一系列的统计程序,如:推论假设,推论的方法和步骤,检验推论可靠性的各种方法等。
②将研究对象的全部称为总体③从总体中抽出的参与实验的部分称为样本在心理实验中,主要有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常用的数据分为两类:计数数据、测量数据计数数据:①是准确数,它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②计数数据表示在数轴上只占点,如:1,2,3,….数据形式为计数数据的变量称为离散型变量。
测量数据:①是近似数。
测量数据是通过测量工具得到的。
②数据形式为测量数据的变量,称为连续性变量。
用表整理实验数据常用的表格有三种:原始数据表(原始记录表)、次数分布表、实验结果表3.组距:①每一组上限和下限的差。
②上限就是小组的最高数值加上半个单位;②下限就是小组的最低数值减去半个单位(组距习惯上常用2,3,5,10或10的倍数)常用的图直方图上下限标点必须从0开始曲线图(折线图)多边图:横轴用各组中点,纵轴以各组数据个数或百分数标点,形成封闭图形累积曲线图:横轴以组上限为标点,纵轴以次数和百分数,形成越来越高的曲线当横坐标代表的数据是计数数据时只能画直条图和直方图。
当横坐标代表的数据是测量数据时,可以画直方图和曲线图。
4.正态分布又称正态曲线或钟形分布。
①它是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形态。
②是一个单峰曲线,中间高,两边逐渐下降,在正负一个标准差的地方有拐点,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两侧完全对称的钟形曲线Y=1/√2∏*e -x2/25.分峰分布:在作完图形之后,有时会发现作出的曲线出现了高低差不多的两个峰。
自学考试“心理统计”概念整理
1.描述统计:是对成组数据概括的描述。
描述统计的指标有三类:数据的集中趋势,数据的离中趋势,数据间的相关。
2.推论统计:⽅法包括从样本的数量特性推测总体数量特性的⼀系列问题:推论的假设,推论的各种⽅法和步骤,以及检验推测可靠性的各种⽅法等。
3.组距:就是每⼀组上限和下限的差。
⼀个近似数的上限就是在该数的最后⼀位数上加半个单位,下限就是减半个单位。
4.中点:就是在某⼀组的下限和上限当中的那⼀点。
中点是下限加组距的⼀半,或上限减组距的⼀半。
5.数据的集中趋势:是代表⼀系列数据的典型⽔平的数字指标,常⽤的代表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平均数、中数和众数。
6.平均数:在这⾥指算数平均数,⽤X表⽰。
是⼀组数据总和的平均值,。
7.中数:是⼀系列按⼤⼩顺序排列的数据中的⼀个点,在这个系列中有⼀半数据在这个点以上,有⼀半数据在这个点以下,⽤mdn表⽰。
8.众数:是在⼀系列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Mo代表。
9.数据的离中趋势:是表⽰⼀组数据分散程度的数字指标,常⽤的代表离中趋势的指标有全距、四分差、平均差和标准差。
10.全距:⽤⼀个分布中的数值的上限减去最⼩数值的下限,就得到全距。
全距⼤,说明这组数据较分散;全距⼩,则较集中。
11.四分差:是数据的离中趋势的指标之⼀,⽤字母Q表⽰。
四分差说明按⼤⼩顺序排列的⼀系列数据中间50%个数据的分散程度。
12.Q1,Q3:把⼀个分布中较⼩的⼀半数据再分成两半的那个点就是第⼀个四分点,⽤Q1表⽰。
把较⼤的⼀半数据再分成两半的那个点就是第三个四分点,⽤Q3表⽰。
13.百分点:指的是在某次数分布中处于某百分等级的数值。
14.百分等级:指的是某数值在某次数分布中所处的位置。
15.平均差:是⼀个分布中每个变量和平均数的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AD表⽰。
16.标准差:S2开⽅后的正值就叫标准差,⽤S表⽰。
是数据的离中趋势的指标之⼀。
17.离中系数:⽤相对量来表⽰数据分散程度的数字指标,⽤CV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统计1.描述统计:①是把实验中所得到的数据概括的整理,从中得出实验者可利用的信息。
②常用表和图将实验数据形象地表示出来。
③描述统计的指标有三类:集中量数(一组数据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如:平均数、中数、众数等),差异量数(一组数据分散程度的指标,如四分差、标准差、方差),数据间的相关(成对的两组数据之间的关系的指标)。
2.推论统计:①就是从样本的数量特性去推论总体数量。
它包括一系列的统计程序,如:推论假设,推论的方法和步骤,检验推论可靠性的各种方法等。
②将研究对象的全部称为总体③从总体中抽出的参与实验的部分称为样本在心理实验中,主要有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常用的数据分为两类:计数数据、测量数据计数数据:①是准确数,它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②计数数据表示在数轴上只占点,如:1,2,3,….数据形式为计数数据的变量称为离散型变量。
测量数据:①是近似数。
测量数据是通过测量工具得到的。
②数据形式为测量数据的变量,称为连续性变量。
用表整理实验数据常用的表格有三种:原始数据表(原始记录表)、次数分布表、实验结果表3.组距:①每一组上限和下限的差。
②上限就是小组的最高数值加上半个单位;②下限就是小组的最低数值减去半个单位(组距习惯上常用2,3,5,10或10的倍数)常用的图直方图上下限标点必须从0开始曲线图(折线图)多边图:横轴用各组中点,纵轴以各组数据个数或百分数标点,形成封闭图形累积曲线图:横轴以组上限为标点,纵轴以次数和百分数,形成越来越高的曲线当横坐标代表的数据是计数数据时只能画直条图和直方图。
当横坐标代表的数据是测量数据时,可以画直方图和曲线图。
4.正态分布又称正态曲线或钟形分布。
①它是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形态。
②是一个单峰曲线,中间高,两边逐渐下降,在正负一个标准差的地方有拐点,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两侧完全对称的钟形曲线Y=1/√2∏*e -x2/25.分峰分布:在作完图形之后,有时会发现作出的曲线出现了高低差不多的两个峰。
这时就好生生了双峰现象。
产生原因:①分组时组距不当②数据中混有性质不同的两种数据当多数数据集中在曲线的一端,而少数数据在曲线的另一端,数据分布的形态就产生了偏斜。
当偏斜的一边趋向正数的方向时,叫正偏态。
当偏斜的一边趋向负数作出的方向时,称为负偏态。
6. 中点:X’。
假设数据均匀地分布在组距之间,这一组数值的代表点叫中点。
它是在某一组的下限和上限中间的那一点数值。
中点=组上限+组下限/2集中量数:①表示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叫做集中量数,②它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值,比起个别数据来,更能准确地反映所研究的事物和现象的真实情况,是真值最好的估计值。
③常用的集中量数有三种:平均数、中数、众数。
平均数:①是指算术平均数,符号X ,集中趋势的重要指标,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②当数据比较集中,分布比较均匀,没有极端数值,我们就用平均数来代表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③平均数是集中趋势中代表性最大,最稳定的数据指标。
平均数公式:NX X ∑=X =∑FX ’/N极端数值:在一组数据中存在特别大或特别小数值。
当数据中出现极端数值,就不适宜用平均数来表示集中趋势,而应该改用中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几组数据各自的平均数,又知道这几组的数据个数不相等时,需要计算总平均数,就一定要用加权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总平均数。
10-1加权平均数---简单应用概念:加权平均数符号W X 。
已知几组数据各自的平均数,又知道这几组的数据个数不相等时, 需要计算总平均数,就一定要用加权平均数方法计算总平均数。
公式:nX n X W ∑∑=)( X W :加权平均数 使用加权平均数的条件:已知各组平均数,各组人数不相等 求加权平均数的注意事项:一定要写单位 加权百分数公式:nn X PW ∑∑=)p (9. 中数:符号Mdn ,①是一组按大小排列的数据中位置居中的那个数,它将数据分为大的一半和小的一半。
②当数据存在有极端数值时,我们就用中数来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③中数使用的条件:当一组数据有极端数值时,用中数表示极端数值 计算步骤:排序、找位置(位置=(n+1)/2)、求值。
计算步骤:排序、找位置(位置=(n+1)/2)、求值。
利用下限计算: Mdn=L+(N/2-F b /f mdn )I L:为中数所在组的下限;F b :为中数所在组以下各组数据个数之和; f mdn:中数所在组的数据个数利用上限计算:Mdn=U-(N/2-F a /f mdn )I u:数所在组的上限;f a :中数所在组以上各组数据个数之和 i:组距10. 众数:符号Mo 。
众数就是在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使用它可以最快地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但它是一个较粗糙和极不稳定的指标,在正式研究结果中很少采用。
需要很快地知道集中趋势时,需要使用众数。
11. 全距:①是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值的上限与最小数值的下限的差。
②它是最简单的差异量数。
③全距大,差异大;全距小,差异小,数据较集中。
使用时注意:1、无极端值;2、比较两个分布的全距时,当两个分布所包含数据的数目相等或差不多时才能使用12. 离中趋势:①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值是差不多一般大小,还是大的大、小的小差异悬殊。
数据之间的这种差异称为离中趋势,②表示离中趋势的指标叫差异量数,③常用的指标有:全距,四分差,平均差和标准差、离中系数等。
13. 四分差(Q ):①是数据的离中趋势的指标之一。
②四分差表示按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间50%个数据的分散程度的指标 ③Q=Q 3-Q 1/2 Q 1:25%百分点 Q 3;75%百分点Q 2位置(N+1)/2 Q 1位置(N+1)/4 Q 3位置(N+1)3/410-2四分差计算—简单应用(录音第9课)定义:四分差:符号Q;表示按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间50%个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指标。
使用条件:当一组数据中存在极端数值,集中量数就用中数,离中量数就须用四分差。
计算步骤:(1)排序(2)找位置(Q1、Q2、Q3):Q2=(n+1)/2;Q1=(n+1)/4;Q3=(n+1)3/4;(3)求Q1、Q2、Q3的值。
(4)用213QQ Q -=求Q。
判断原理:成绩好坏反应快慢等用集中量数指标;比较分散程度或平均数代表性用离中量数。
依据:Q大,数据分散,平均数代表性小;Q小,数据集中,平均数代表性大;见:课本4-3(见P41)例1:两组被试做同一次心理测验,各人得分如下表:(1)分别计算甲乙两组Q1、Q2、Q3(2)比较两组被试测试成绩。
(3)比较两组被试成绩分散程度,哪一组平均数代表性大。
先做甲组:甲组的顺序:3、4、5、6、7、7、8、16因为有极端数值16,所以计算中数,离中量数用四分差。
做题时直接标上箭头(不用写找位置的公式)求值:Q1=4.25;Q2=6.5;Q3=7.75;利用公式求Q:213QQ Q -==225 .475.7-=1.75计算乙组:乙组的顺序:5、6、6、8、9、10、10、12 求值:Q1=6.25;Q2=8.5;Q3=10.75;利用公式求Q:213QQ Q -==225 .675.10-=2.25解(1):甲组Q1=4.25;Q2=6.5;Q3=7.75;乙组:Q1=6.25;Q2=8.5;Q3=10.75;解(2):因为有极端数值,比较两组被试测验成绩,我们选用集中量数指标中数来比较。
因为甲的中数为6.5,乙的中数为8.5,因为甲组小于乙组,所以乙组成绩较好。
(不知道为什么录音上乙组中数算得是7,有可能是乙组数据我听错一位,不过知道怎么解题就成了)解(3):因为有极端数值,集中量数用中数,离中量数须用四分差来比较分散程度。
Q大,数据分散,平均数代表性小;Q小,数据集中,平均数代表性大。
因为Q甲=1.75,Q乙=2.25,所以乙组成绩分散,甲组平均数代表性大。
例2:两组被试解决问题所用时间如下表(单位:分钟):(1)甲乙两组中数和Q。
(2)哪一组解决问题快。
(3)哪一组分散。
选用比较指标。
求甲组,首先排序:1、2、3、4、5、45记得标上箭头中数(Mdn)=Q2=3.5Q1=1.75;Q3=15利用公式求Q:213QQ Q -==275 .115-=6.625 求乙组:首先排序:1、3、5、7、9、11中数(Mdn)=Q2=6Q1=2.5;Q3=9.5;利用公式求Q:213QQ Q -==25.25.9-=3.5解(1)甲组中数为3.5,Q=6.625;乙组中数为4,Q=3.5解(2)因为有极端数值,所以选用集中量数指标中数来比较。
甲组中数为3.5小于乙组中数6,所用时间较少,所以甲组解决问题快。
14. 百分点:某个百分等级上的具体数值。
P P =L P +i(PN/100-F bpd )/F PP P 百分点;L P 该百分点所在组的下限;P 百分位;F BP 百分点所在组下限以下数据个数之和;F P 百分点所在组数据个数15. 百分等级:又叫百分位,是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每个数据所在的位置(累加到的序号)与全部数据个数的百分比。
R X =100﹝F X (X-L X )+F bx*i ﹞/n*I R X 某数值的百分位;F X 所求百分位的数值所在组的数据个数;X 所求百分位的数值L X 某百分点所在组的下限F BX 某百分点所在组的下限以下数据个数之和16. AD :平均差,它是离中量数指标,nXX AD -∑=,这个公式表示每个数与平均数的差的绝对值和的平均值。
17方差:符号S 2,又称变异数,它是离中量数常用指标,nX X S 22)(-∑=,它是以数据中每一数值与均值的差的平方和的均值作为离散程度的指标。
标准差:符号是S ,是离中量数常用指标,NX X S 2)(-∑=,表示每个数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的均值的正方根。
18. 离中系数(cv ):就是表示数据分散程度的相对量。
当两组数据的单位不同、平均数相差过大时,应用离中系数比较。
CV=S/X *10019. z 分数(标准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所表示的原始分数(x )与平均数的偏离,也可以说是一个以标准差为单位来表示的偏离分数。
Z=(X-X )/S S 标准差z 分数的性质:0=z (z 分数的平均数等于0),12z =S 或S =1(z 分数的方差和标准差等于1)20.T 分数就是以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进行转换后的分数:公式:T =50+10(z )例:某班100人,语文考试成绩X =60分,S =8分。
(1)求55分和75分的标准成绩.(2)假设服从正态分布,高于76分的人占全部人数的百分之几? (3)低于52分的人,占全部人数的百分之几?解(1):利用公式S XX z -=求标准成绩。
S XX z -= 55=86055-=-0.625 SXXz-=75=86075-=1.875解(2):S XX z -= 76=86076-=2查正态分布表z=2较小部分的面积是0.0228,所以高于76分的人占全部人数的2.28%解(3)S XX z -= 52=86052-=-1查正态分布表z=|-1|较小部分的面积是0.1587,所以低于52分的人占全部人数的15.87%Z分数在统计检验中的重要临界值,即两事物差别显著不显著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