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建立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
建立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灾难是无法预测的,并且可能对组织的正常运营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证组织能够在灾难事件后快速恢复,并维持业务的连续性,建立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建立这样计划的步骤和重要性。
一、灾难恢复计划灾难恢复计划是一个组织为了在遭受严重灾难时能够快速恢复业务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策略。
以下是建立灾难恢复计划的几个关键步骤:1. 风险评估:首先,组织需要对可能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物理风险(如火灾、洪水等)、技术风险(如系统崩溃、黑客攻击等)以及人为风险(如员工失职、恶意操作等)。
通过评估这些风险,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存在的威胁,并在制定计划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2. 灾难响应团队:建立一个专门的灾难响应团队非常重要。
这个团队应该由各个部门的专家组成,他们负责协调组织内部的应对措施,并与外部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他们也应该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以确保在实际发生灾难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响应。
3. 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是组织运营的核心资产,因此建立有效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将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并确保备份的数据可以快速且完整地恢复。
此外,组织也应该定期测试数据恢复的流程,以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顺利地进行恢复操作。
4. 近亲属通讯:当灾难事件发生时,组织应该设立适当的近亲属通讯机制,以便能够及时告知员工的家人他们的安全状况。
这可以通过建立紧急联系人名单、使用手机短信通知等方式实现。
二、业务连续性计划业务连续性计划是指在灾难事件发生后,确保组织可以持续提供关键业务活动的计划和策略。
以下是建立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几个要点:1. 业务影响分析:组织需要对每个关键业务活动进行全面的影响分析。
这包括评估每个业务活动对组织运营的重要性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
通过对业务活动进行全面的分析,组织可以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确保关键业务活动能够在灾难事件中持续进行。
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计划
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计划1. 业务连续性计划包括灾难恢复计划:用来恢复不可用的设备,包括重新再新的地点安装操作系统作业计划:恢复发生的同时业务单位应所进行的作业重建计划:用来将运营恢复正常,无论是旧设备修复还是采购新设备业务连续性计划的第一步要进行风险与业务影响分析(BIA),它可以揭示每一种风险可能对业务造成的损失,风险要首先被确定,然后再进行业务影响分析。
一个好的BCP,应当综合考虑关键信息系统处理设施和终端用户的业务功能两方面的内容。
BCP按其生命周期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业务不间断和灾难恢复计划的创建BCP意外管理:微小事件,小事件,大事件,重大事件小、大和重大事件应该被记录、分类、跟踪直到被纠正或解决。
事件的变化可以是突然的,一个大事件可以迅速的消失了,也可以演变成为重大的事件, 业务影响分析(BIA)执行BIA有许多方法,比较流行问卷调查法、拜访关键用户、把IT人员和终端用户召集在一起,讨论得到结论,确定各种级别的中断对业务的影响程度。
在BIA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a) 组织的主要业务流程是什么一个流程是否是关键流程,取决于运行时间和运行模式。
b) 与组织关键业务流程相关的关键信息资源是什么可能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接受客户支付的系统、生产系统、支付员工工资系统、成品分发系统。
c) 关键恢复时间周期是多长, 运行分类和重要性分析分类一般包括:关键的:可忍耐的时间为几个小时到一天重要的:通常一天到五天敏感的:允许一周以上不敏感的:对业务流程没有什么影响,几乎没有什么恢复成本。
恢复战略的参数:a) 恢复点目标(RPO):通过业务运行中断的情况下可接受的数据损失来决定,指出了最早可接受的数据恢复时间点。
例如,如果业务流程在灾难发生前最多能忍受4个小时的数据损失,那么,在灾难发生前,最近的可用备份在时间上不超过四个小时就可以了。
b) 恢复时间目标(RTO):要通过业务运行中断的情况下可接受的停机时间来决定,它指明了灾难发生后必须对业务进行恢复的最早时间点。
灾难恢复与业务持续性制度
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制度一、前言为确保企业在面对祸害或突发事件时能快速恢复正常经营,并保障业务的连续性,本制度旨在规定企业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相关的制度和流程。
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和各级管理人员,有效保障企业在灾难发生后可以及时、有序地恢复并保持正常运营。
二、灾难恢复计划1. 灾难风险评估在灾难发生前,企业应进行全面的灾难风险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订立相应的灾难恢复计划。
风险评估需包含但不限于自然祸害、技术故障、人为破坏等各类可能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灾难情景,评估结果应认真记录,并定期进行更新和复审。
2. 灾难恢复团队企业应组建特地的灾难恢复团队,负责订立、执行和更新灾难恢复计划。
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定期的培训,以确保能够应对各类灾难情景。
团队成员及其联系方式应及时更新,并与其他相关部门及人员保持紧密沟通。
3. 灾难恢复计划的订立和更新灾难恢复计划应明确各类灾难情景的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流程和恢复措施。
计划中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灾难事件分类和等级;•灾难发生时的紧急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灾难发生时的应急指挥组织架构;•紧要业务系统和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策略;•紧要设备和基础设施的备份和修复方案;•人员疏散和安全保障措施;•外部资源的利用和协调。
灾难恢复计划应在订立后进行测试和演练,并依据测试结果不绝优化更新。
4. 灾难恢复设施和资源准备企业应依据灾难恢复计划,提前准备必需的灾难恢复设施和资源。
包含但不限于备用办公场合、备用服务器、备用通信设备、备用供电设备等。
这些设施和资源应经过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能够随时投入使用。
5. 灾难恢复演练和评估企业应定期组织灾难恢复演练,评估量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依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演练内容应包含人员疏散、设备启动、数据恢复等,以全面测试各项应急措施和恢复策略的有效性。
三、业务连续性管理1. 业务风险评估与监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业务风险评估和监掌控度,识别和评估各类可能对业务连续性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并订立相应的应对策略。
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计划制度
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计划制度一、前言本制度旨在确保企业在面对灾难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业务,并保持业务的连续性,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难对企业运营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计划是保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紧要体系之一,对于提高企业的抗灾本领和市场竞争力具有紧要意义。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体员工,包含正式职员、临时人员、合同工和外包人员,以及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三、术语定义1.灾难:指通过内外部因素引发的、对企业正常运营造成重点影响的突发事件,包含但不限于自然祸害(如地震、火灾、洪水)、人为事故(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
2.业务连续性计划(BCP):指企业为了应对灾难,保障业务连续运行而订立的一系列应急管理措施和预案,包含灾难恢复计划、紧急事务处理程序以及相关培训与演练。
四、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计划的目标1.快速恢复核心业务功能,保障企业在灾难发生后能够连续供应服务。
2.最小化祸害对企业的影响,降低祸害造成的损失和风险。
3.建立完善的灾难恢复团队与体系,提高应对灾难的本领。
4.确保关键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五、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计划的组织与责任1.设立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管理委员会,负责订立、审核和修订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计划,充实相应资源,并通知相关部门。
2.委员会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构成,由一位负责人主持,定期召开会议进行计划的评估和更新。
3.各部门负责订立、实施和维护本部门对应的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计划。
4.每个员工都有责任熟识并遵守相关计划和措施。
六、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内容1.风险评估与业务影响分析–企业应定期对可能发生的灾难进行全面评估与分析,了解不同祸害对业务的影响与损失。
–对业务关键环节和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关键业务功能和数据。
–订立不同祸害情景下的应对措施和预案。
2.灾难恢复团队与应急响应–成立灾难恢复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公司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计划
公司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计划1. 前言本公司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计划(Disaster Recovery and Business Continuity Plan,简称DRBCP)旨在确保在灾难事件发生时,公司能够快速、有效地恢复业务运作,保障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受严重影响,最大程度地降低业务停止风险,保护公司的利益和声誉。
本计划适用于全体员工和相关业务部门,并需严格执行。
2. 灾难定义与分级2.1 灾难定义灾难是指任何可能损害公司正常运作、影响业务连续性和员工安全的事件,如自然祸害、人为事故、信息系统故障等。
2.2 灾难分级为了准确评估灾难对业务连续性的影响,我们将灾难分为以下四个等级:•级别1:重点灾难,对公司整体运作造成严重影响,无法正常工作。
•级别2:紧要灾难,对关键业务进行停止,公司工作本领受到严重影响。
•级别3:一般灾难,对非关键业务进行停止,公司工作本领受到肯定影响。
•级别4:细小灾难,对公司运作影响较小,可连续工作。
3. 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团队3.1 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团队构成本公司成立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团队,负责订立、执行和监督DRBCP的实施,并负责引导各部门在灾难事件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团队成员包含:•战略与规划团队:负责DRBCP的订立、更新和评估。
•应急响应团队:负责灾难事件的及时响应、协调各部门的应对措施。
•业务恢复团队:负责业务系统的恢复和业务连续性的保障。
•通信与协调团队:负责与内部及外部相关方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3.2 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团队职责•战略与规划团队:定期评估DRBCP的有效性,更新和调整计划,保持其与公司发展的全都性。
•应急响应团队:及时响应灾难事件,启动DRBCP,召集相关人员参加应对,并依照计划执行各项措施。
•业务恢复团队:负责灾难事件后的业务系统恢复工作,包含数据恢复、系统恢复、测试和验证等。
•通信与协调团队:与内部及外部相关方保持及时沟通,供应必需的信息更新和协调工作。
灾难恢复和业务持续性计划
关键业务功能识别
识别关键业务功能
在制定业务持续性计划时,首先需要明确组织的关键业务功能,这些功能是组织运营的基础,对组织的成功至关 重要。
确定关键业务功能的依赖关系
了解关键业务功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制定恢复策略,确保所有相关业务功能能够协同恢复。
业务影响分析
分析潜在威胁和风险
评估可能对组织造成影响的潜在威胁 和风险,如自然灾害、技术故障、人 为错误等。
存储策略
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和方式,如磁带 、硬盘、云存储等,以满足数据安全 和恢复时间目标。
灾难恢复站点
站点建设
建立灾难恢复站点,配置必要的硬件和软件,确保在灾难发生后能够快速恢复 业务运行。
站点测试
定期测试灾难恢复站点的可用性和性能,确保在真正需要时能够正常工作。
通信和协作工具
通信设备
准备备用通信设备,如手机、对讲机、卫星电话等,确保在灾难发后能够保持 内外联系。
VS
定期进行演练
组织定期的演练活动,模拟真实灾难场景 ,以检验计划的可行性和员工的应对能力 。
计划的培训和教育
提供培训课程
为确保员工熟悉并掌握恢复计划,应提供相 关的培训课程,包括恢复流程、职责分工、 操作指南等。
加强意识教育
通过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灾难恢复 和业务持续性计划的认识,增强其应对灾难 的意识和能力。
业务持续性培训和演练
培训员工
通过培训课程和资料,使员工了解业务持续性计划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其中的角色,提高 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
定期演练
组织定期的演练活动,模拟灾难发生后的场景,检验业务持续性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并根据演练结果进行改进。
CHAPTER
灾难恢复与业务持续性管理制度
灾难恢复与业务持续性管理制度灾难恢复与业务持续性管理制度是指为保障企业在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恢复业务运营,并确保业务连续性的一套制度和管理方法。
本文将从灾难恢复和业务持续性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灾难恢复灾难恢复是指在灾难事件发生后,企业通过采取措施迅速恢复业务活动和运营。
灾难恢复的关键是建立灾难恢复计划,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风险评估与演练:企业应该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可能的灾难类型。
同时,定期进行灾难演练,以验证灾难恢复计划的有效性,并及时进行修订。
2. 灾难恢复团队:企业应建立专门的灾难恢复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并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3. 数据备份和恢复:企业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离办公地点较远的地方,以防止数据灾害。
同时,确保备份数据的可靠性和恢复的可行性。
4. 应急通信系统: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通信系统,包括内部和外部通信渠道,以便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
二、业务持续性管理业务持续性管理是指在灾难发生后,通过采用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法,确保企业的关键业务能够持续运营。
业务持续性管理的关键是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业务影响分析:企业应对关键业务进行分析,确定其对整体业务的影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业务恢复策略和计划。
2. 供应链管理:企业应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及时获得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3. 人员管理:企业应建立人员应急预案,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并及时组织人员恢复相关业务活动。
4. 审计和监测:企业应建立灾难恢复和业务持续性管理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进行全面的审计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总结灾难恢复与业务持续性管理制度对企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灾难恢复计划和业务持续性管理体系,企业可以在灾难发生时保持业务连续性,降低经济损失,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计划
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计划1. 业务连续性计划包括灾难恢复计划:用来恢复不可用的设备,包括重新再新的地点安装操作系统作业计划:恢复发生的同时业务单位应所进行的作业重建计划:用来将运营恢复正常,无论是旧设备修复还是采购新设备业务连续性计划的第一步要进行风险与业务影响分析(BIA),它可以揭示每一种风险可能对业务造成的损失,风险要首先被确定,然后再进行业务影响分析。
一个好的BCP,应当综合考虑关键信息系统处理设施和终端用户的业务功能两方面的内容。
BCP按其生命周期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业务不间断和灾难恢复计划的创建BCP意外管理:微小事件,小事件,大事件,重大事件小、大和重大事件应该被记录、分类、跟踪直到被纠正或解决。
事件的变化可以是突然的,一个大事件可以迅速的消失了,也可以演变成为重大的事件, 业务影响分析(BIA)执行BIA有许多方法,比较流行问卷调查法、拜访关键用户、把IT人员和终端用户召集在一起,讨论得到结论,确定各种级别的中断对业务的影响程度。
在BIA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a) 组织的主要业务流程是什么一个流程是否是关键流程,取决于运行时间和运行模式。
b) 与组织关键业务流程相关的关键信息资源是什么可能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接受客户支付的系统、生产系统、支付员工工资系统、成品分发系统。
c) 关键恢复时间周期是多长, 运行分类和重要性分析分类一般包括:关键的:可忍耐的时间为几个小时到一天重要的:通常一天到五天敏感的:允许一周以上不敏感的:对业务流程没有什么影响,几乎没有什么恢复成本。
恢复战略的参数:a) 恢复点目标(RPO):通过业务运行中断的情况下可接受的数据损失来决定,指出了最早可接受的数据恢复时间点。
例如,如果业务流程在灾难发生前最多能忍受4个小时的数据损失,那么,在灾难发生前,最近的可用备份在时间上不超过四个小时就可以了。
b) 恢复时间目标(RTO):要通过业务运行中断的情况下可接受的停机时间来决定,它指明了灾难发生后必须对业务进行恢复的最早时间点。
安全员的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计划
安全员的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计划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计划对于企业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而安全员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安全员在灾难发生后的应对措施与业务连续性计划方面的重要性。
一、灾难发生后的紧急应对当灾难发生时,安全员需要迅速行动,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员工和设施的安全。
首先,他们需要及时发出警报,将员工引导到安全区域,并确保所有人的生命安全。
其次,安全员应该与相关部门合作,进行紧急救援工作,例如与消防部门合作灭火和疏散人员。
此外,他们还应该检查并确保灾难发生后的设施和设备的完整性,以减少进一步的伤害和损失。
二、灾难恢复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安全员在灾难恢复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该参与制定并确保计划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首先,安全员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合作,例如IT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来确定重要的业务流程和数据。
其次,他们应该评估潜在的风险和威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预防措施。
最后,他们需要制定并执行灾难恢复演练,以测试计划的有效性,并确保员工熟悉应对灾难的步骤和流程。
三、业务连续性计划的重要性业务连续性计划是安全员应该关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灾难发生后,企业需要尽快恢复业务,并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安全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业务连续性计划来发挥关键作用。
首先,他们可以评估和确定关键业务流程和资源,并提出提高业务连续性的建议。
其次,他们可以与IT部门合作,确保关键系统和数据的备份和恢复能力。
此外,安全员还可以参与制定员工培训计划,以提高员工应对灾难的能力,并确保业务连续性计划的顺利执行。
四、跨部门合作与沟通安全员在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计划中需要与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并保持良好的沟通。
他们应该与高层管理人员保持联系,及时报告灾情和灾后恢复的进展。
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IT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和财务部门等。
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和跨部门的合作,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灾难,并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第六章 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计划
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计划C6-1 During an audit, an IS auditor notes that an organization's business continuity plan (BCP) does not adequately address information confidentiality during a recovery process. The IS auditor should recommend that the plan be modified to include:A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required when business recovery procedures are invoked.B. information security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crisis management structure.C. information security resource requirements.D. change management procedures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that could affect business continuity arrangements.6-1 在审计中,一个IS审计师注意到一个组织的业务持续计划不能适当解决恢复过程中的信息机密性。
这个IS审计师应该推荐计划被修改:A.当业务恢复进程被启用时信息安全所需要的层次B.在危机管理架构中的信息安全角色和责任C.信息安全资源需求D.信息安全的改变管理进程可能会影响业务持续安排A Business should consider whether information security levels required during recovery should be the same, lower or higher than when business is operating normally. In particular, any special rules for access to confidential data during a crisis need to be identified. The other choices do not directly address the information confidentiality issue.答案A解析:.业务应该考虑是否在恢复时需要相同的安全级别,或者比平时的低或者高。
CISA重要知识第六章-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重要知识点
第六章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本章内容将占有CISA考试卷面的14%,大约28题。
★必须的知识点1、评估备份和恢复准备的充分性,确保恢复运营所需信息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2、评估组织的灾难恢复计划,确保一旦发生灾难,之后IT处理能力的恢复。
3、评估组织的业务连续性计划,确保IT(遭破环)服务中断期间,基本业务运营不间断的能力。
★可能的考试重点数据备份、存储、维护、保留和恢复程序及其实务;业务持续性和灾难恢复的相关法律法规、协议和保险问题;业务影响分析(BIA);开发和维护灾难恢复计划和业务持续计划;灾难恢复和业务持续性计划测试途径和方法;与灾难恢复和业务持续计划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疏散、紧急响应计划);启动灾难恢复和业务持续计划的程序和流程;备用业务处理站点的类型,监督有关协议/合同的方法。
处理形象、声誉或商标的损害(P471)BCP程序(业务持续和灾难恢复政策、BCP意外管理、BIA)(P471)恢复技术(P479)采购备份硬件(P480)备份和恢复(P490)★知识点摘要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计划的目的在遇到灾难袭击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组织数据的实时性、完整性和一致性,降低数据的损失,快速恢复操作系统、应用和数据。
提供各种恢复策略选择,包括从磁带备份到全镜像以及恢复网络部件和基础设施的连接,尽量减小数据损失和恢复时间。
保证在发生各种不可预料的故障、破坏性事故或灾难情况时,能够持续服务,确保业务系统的不间断运行,极大地降低组织的损失。
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计划(BCP)是组织为避免关键业务功能中断,减少业务风险而建立的一个控制过程,它包括了对支持组织关键功能的人力、物力需求和关键功能所需的最小级别服务水平的连续性保证。
剩余风BCP关注的是组织日常风险管理程序所不能完全消除的剩余风险,BCP的目标就是要把组织的剩余风险和因意外事件产生的风险降到组织可接受的程度。
BCP应当主要是组织最高管理层!的职责,因为最高管理层对组织的资产和生存负有最高责任。
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计划
员工在紧急情 况下能够迅速 采取行动,减 少潜在的损失
提高员工对安 全问题的关注 和意识,减少 潜在的安全风
险
增强公司的整 体应急响应能 力,提高公司 的业务连续性
水平
培训与意识提升持续改进方案
培训计划:制定针对不同员工级别的培训计划,包括基础知识、技能培 训和意识提升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业务连续性计划、灾难恢复计划、应急响应和危机管理 等方面的知识。
识别关键资源与恢复优先级
关键资源:电力、通信、计算机系统等 恢复优先级:高、中、低 制定恢复计划:根据资源的重要性和恢复优先级,制定相应的恢复计划 定期演练:确保恢复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恢复策略与计划制定
定义恢复目标 确定恢复时间目标 分析潜在的威胁和风险 制定详细的恢复计划
测试与演练
定期进行测试和演练
发现和修正计划中的问题和缺陷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确保灾难恢复计划的时效性和可用 性
提高组织和个人的应对能力和信心
PART THREE
备份与恢复策略
数据备份策略
定义备份策略:根据业务需求和风 险承受能力,制定合适的备份策略
确定备份频率:定期备份,建议至 少每天备份一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培训方式: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在线学习、面授、案例分析等,以提 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意识提升:通过宣传教育、案例分享等方式,提高员工对业务连续性与 灾难恢复的意识,使其认识到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培训与意识提升文档化记录管理
培训过程记录: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等详细信息
意识提升方案:针对不同层次员工,制定相应的意识提升计划,包括培训课程、宣传海报、视频等 多种形式
银行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计划
银行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计划作为一名多年工作经验的幼儿相关工作者,我深知银行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计划的重要性。
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银行业务的稳定运行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计划,以确保银行业务在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我们要明确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计划的目标。
业务连续性是指在发生突发事件时,银行业务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确保银行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灾难恢复计划是指在发生灾难性事件时,银行能够迅速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难对银行业务的影响,确保银行业务的正常运行。
我们需要分析银行业务的潜在风险。
银行业务的潜在风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技术故障、人为破坏等方面。
针对这些风险,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例如,针对自然灾害,我们可以建立备用数据中心,确保在主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备用数据中心能够迅速接管银行业务。
针对技术故障,我们可以建立完善的系统监控和故障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针对人为破坏,我们可以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恶意攻击对银行业务造成影响。
在制定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计划时,我们需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各部门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风险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方案。
同时,各部门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共同应对危机。
我们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和演练机制。
通过培训,使全体员工充分了解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计划的重要性,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演练,检验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计划的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1.确保信息安全:在灾难恢复过程中,信息安全是最重要的。
我们需要确保恢复后的业务系统仍然具备较高的安全性,防止在恢复过程中出现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
2.确保数据一致性:在业务恢复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恢复后的业务系统应与灾前业务系统保持数据一致,确保银行业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信息安全管理之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介绍课件
建立灾难恢复组织: 设立专门的灾难恢 复团队,明确职责 和分工
实施灾难恢复演练: 定期进行灾难恢复 演练,检验灾难恢 复计划的有效性和 可行性
建立灾难恢复设施: 建立灾难恢复中心, 配备必要的硬件、软 件和网络设施,确保 灾难发生后能够快速 恢复业务运行。
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 复的关系
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的联系
某政府机构 通过建立应 急响应机制, 确保在灾难 发生时,能 够快速恢复 公共服务。
某企业通过 定期进行业 务连续性演 练,提高员 工应对灾难 的能力,确 保业务连续 性。
01
02
03
04
灾难恢复实践案例
A
某公司遭遇火灾,通过备 份数据快速恢复业务
B
某企业遭受网络攻击,通 过切换备用系统恢复业务
C
灾难恢复计划是组 织或企业为应对灾 难而制定的一套详 细的策略和流程, 包括预防、响应和 恢复措施。
灾难恢复的目标是 减少灾难对组织或 企业的影响,并确 保其业务连续性。
灾难恢复涉及多个 领域,包括信息技 术、人力资源、财 务、法律和公共关 系等。
灾难恢复计划
01
灾难恢复计 划的目的: 确保在灾难 发生后能够 快速恢复业
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的协同作用
业务连续性是灾难
1 恢复的基础,确保 企业在灾难发生后 能够快速恢复运营。
灾难恢复是业务连 续性的保障,确保
2 企业在灾难发生后 能够迅速恢复数据、 系统和服务。
业务连续性与灾难
3 恢复相辅相成,共 同为企业提供稳定、 可靠的运营环境。
业务连续性与灾难 恢复的协同作用,
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的区别
业务连续性是指在发生 灾难时,企业能够持续 提供关键业务服务的能 力。
灾难恢复计划:确保业务连续性的关键
灾难恢复计划:确保业务连续性的关键灾难恢复计划是确保业务连续性的关键。
一个有效的灾难恢复计划可以帮助组织在遭受灾难性事件后快速恢复业务运营,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可以帮助组织制定有效的灾难恢复计划:1.确定业务影响:首先,组织需要确定其业务运营中最重要的部分,以便在制定恢复计划时优先考虑这些部分。
这可能包括客户数据、核心业务流程、财务系统等。
2.进行风险评估:组织需要评估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如自然灾害、网络攻击、硬件故障等。
这有助于确定需要采取的措施,以降低风险对业务连续性的影响。
3.制定恢复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组织需要制定相应的恢复策略。
这可能包括备份和恢复关键数据、使用备份系统、实施容灾计划等。
4.制定应急响应计划:组织需要为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制定应急响应计划。
这包括建立应急响应小组、确定响应流程、提供培训和演练等。
5.测试和演练:定期测试和演练恢复计划可以帮助组织验证其有效性,并确保员工了解如何在灾难发生时执行恢复计划。
6.更新和维护:灾难恢复计划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组织需要定期更新和维护计划,以反映新的风险和业务需求。
7.沟通与培训:组织需要与所有相关员工沟通灾难恢复计划,并提供培训,以确保他们了解并能够执行恢复计划。
8.保持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沟通:组织需要与关键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保持沟通,以确保他们了解组织的恢复计划,并在需要时提供支持。
9.记录和管理:组织需要记录和管理灾难恢复计划的各个方面,包括测试结果、响应记录、员工培训记录等。
这将有助于组织在需要时快速找到所需信息,并确保其恢复计划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总之,一个有效的灾难恢复计划需要综合考虑组织的业务需求、风险状况和资源状况。
通过遵循上述步骤,组织可以制定一个全面、有效的灾难恢复计划,以确保业务连续性并减少潜在损失。
信息安全管理(第六章 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
灾难恢复
灾难恢复策略的制定:
国标GB/T 20988-2007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 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中,灾难恢复策略包括 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灾难恢复资源的获取方式 灾难恢复等级各要素的具体要求 1.灾难恢复策略制定的过程 (1)灾难恢复资源要素 国标GB/T 20988-2007将支持灾难恢复各个等 级所需的资源分为7个要素,分别为:
严格地说,灾难恢复是恢复数据的能力,解决信息 系统灾难恢复问题,是业务连续性计划的一部分。 而业务连续性强调的是组织业务的不间断能力。
灾难恢复
灾难恢复的工作范围:
灾难恢复规划是一个周而复始、持续改进的过程, 包含以下几个阶段: 灾难恢复需求的确定 灾难恢复策略的制定 灾难恢复策略的实现 灾难恢复预案的制定、落实和管理
系统安装和测试 2.灾难备份中心的选择和建设 灾难恢复中心是灾难恢复工作能否成功完成的重要保 障。
灾难恢复
LOGO
选址原则
基础设施的要求 3.技术支持能力的实现 组织应根据灾难恢复策略的要求,获取对灾难备份系 统的技术支持能力。 4.运行维护管理能力的实现 用以保证数据备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备用数据处理 系统和备用网络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5.灾难恢复预案的实现 灾难恢复的每个等级均应按6.2.6节的具体要求制定相 应的灾难恢复预案,并进行落实和管理。
业务连续性
制订和实施业务连续性计划:
业务连续性计划是一套事先被定义和文档化的计 划,明确定义了恢复业务所需要的关键人员、资 源、行动、任务和数据。
BCP的内容不应该只局限在IT方面,应该涵盖 如下几个方面:
LOGO
应急响应计划 容灾恢复计划
运维恢复计划
灾难恢复确保业务连续性_确保业务连续性
灾难恢复确保业务连续性_确保业务连续性灾难恢复确保业务连续性_确保业务连续性今天,灾难备份对企业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话题,但在今年,灾难恢复却再次成为了CIO们关注的热点。
这是因为,灾难备份在逐步进入真正实施阶段,关注灾难恢复的也不再只是金融、电信等行业用户,政府、企业甚至是一些中小企业用户也都开始讨论容灾问题。
在这个领域,厂商和用户们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了如何通过灾难恢复保障企业业务连续性的问题上。
企业中部署了越来越多的软硬件产品,尤其是虚拟化在服务器和存储领域的逐步深入应用,使得企业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的联系更紧密。
因为在虚拟化的环境下,灾难备份和恢复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应用灾难恢复从而保障企业业务连续性成为CIO们关注的焦点。
美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只有6%的企业可以在数据丢失后生存下来,而43%的企业将会彻底关门,51%的企业也会在两年之内消失。
Gartner的数据也表明,在经历大型灾难而导致系统停运的企业中,有2/5的企业再也没有恢复运营,其余3/5的企业中也有1/3在两年内破产。
这些惨痛的教训让企业对于灾难备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尽量地降低灾难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一个已经被大多数企业提上日程的重要问题。
不过,在过去,企业更多地把灾难定义为由不可控的自然力量所造成的危害事件,比如飓风、龙卷风、洪水或者火灾等。
因为在这些自然灾害面前,企业会完全丧失管理业务的能力。
事实上,由于现代企业对于互联网、7×24小时呼叫中心以及软件等工具的大范围应用,使得“灾难”的定义也在逐步外延。
因为企业在使用这些工具时,一旦出现了某种看似普通的电子故障,都可能会引发如供应链通信中断、在线交易停止或者网络系统瘫痪等重大问题,这些无疑都已经成为了企业所面临的更可怕的“灾难”。
这也就是企业纷纷开始关注和部署业务连续性与可用性产品的原因。
当然,业务连续性与可用性不仅仅是为了防范自然灾害,同时,更是为了满足企业中IT工具对运行稳定程度的苛刻要求,以避免那些日常的故障事件扰乱到IT设备和软件的正常运行。
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管理
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管理是组织在面临灾难情形下保持业务不中断运行的一系列策略和计划。
这些策略和计划旨在确保组织能够迅速恢复业务,减少灾难对业务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在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管理中,首先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灾难准备计划制定。
通过评估潜在风险和威胁,组织可以识别可能影响业务连续性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准备措施。
准备措施可以包括备份重要数据、建立备用设备和设施,以及培训员工熟悉应对灾难的流程。
当灾难发生时,组织需要快速响应并实施应急计划。
应急计划包括灾难恢复队伍的成立和指挥结构的建立,以及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通讯和协调。
组织需要确保业务的关键功能能够尽快恢复,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灾难恢复过程中的业务连续性管理包括持续监测和评估恢复进程,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组织应该及时收集和分析关键数据,以便了解恢复的进展,并及时采取必要的行动。
此外,组织还需要进行灾难后续维护和修复,以确保业务运营的稳定和持续性。
在实施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管理时,组织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首先是建立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管理团队。
这个团队应该由来自不同部门和专业领域的成员组成,他们负责制定和执行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并协调各个部门的合作和沟通。
团队成员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便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灾难情形。
其次是建立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框架和流程。
组织应该制定清晰的政策和程序,以确保所有员工都能理解和遵守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标准和要求。
这些框架和流程应该包括风险评估、准备措施、应急响应、恢复和验证等活动的详细说明和指导。
还需要建立有效的通讯和协调机制。
组织应该建立多种通讯渠道,以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和协调。
这些通讯渠道可以包括电话、电子邮件、即时消息和在线会议等。
此外,组织还应该与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建立紧密的联系,以便能够共享信息和协同行动。
最后,组织需要进行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演练和培训。
灾难恢复及业务连续性
灾难恢复及业务连续性
灾难恢复需要将关键业务数据快速、高效地复制到辅助(本地或远程)站点。
本产品提供短距离 (LAN) 或长距离 (WAN) 的高性能异步数据复制,提供本地站点和区域灾难保护,可以满足一定范围的恢复目标。
本产品有一个非常稳健的策略驱动型引擎,可以自定义复制数据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系统影响,同时仍能满足数据保护要求。
此外,本产品的自动数据故障切换和回切可以降低主站点与辅助站点之间的传输操作涉及的时间、复杂性和风险。
此功能对于灾难恢复计划的成功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BCM对组织带来什么好处?
确保组织对生死攸关的灾难性事件,做出及时响应。 合理的BCM计划既满足规范和应对特殊风险的要求,
同时提升了组织风险意识。 组织可以通过BCM来提升自身竞争力,争取新的客户、
提高利润, 并且能增加"客户关怀度" 。 能最大限度发现低效的业务和平时无法揭露的隐患。 提前采取BCM 预防措施要比临时采取措施所花费的成
本低。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BCM过程
§ BS7799所描述的BCM主要有以下要点:
业务持续计划首先是组织高层管理人员的首要职责,
因为他们被委任保护公司的资产及公司的生存;
制定和实施一个完整的业务持续计划应从理解自身
业开始,进行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
由组织高层管理者形成本企业的业务持续性战略方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灾难
灾难的定义
• 灾难( Disaster) 是导致重大损失的突发的不幸事件
自然的 Natural
人为的 Man-Made
灾难
系统/技术的 System/Technical
支持系统 Supply Systems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机构的灾难
对于机构来说, 任何导致机构关键业务功能 ( Critical Business Functions ) 在一定时间内无法 进行的事件都被视为灾难,其特点表现为: — 计划之外的服务中断 — 超期的服务中断 — 中断无法通过平常的事件管理程 序得到解决 — 中断造成重大损失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灾难的危害
Gartner分析报告: — 2/5公司经历大灾难后再也不能恢复运作 — 1 /3公司经历大灾难后在2年内倒闭 明尼苏达大学研究: — 两周内不能恢复运作, 75%企业完全停顿 — 两周内不能恢复运作, 43%企业再无法恢复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业务影响分析
▪ BIA概述 ▪ BIA过程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 业务影响分析(Business Impact Analysis,BIA)
——实质上是对关键性的企业功能,以及当这些功能 一旦失去作用时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的分析。 ——BIA是整个BCM流程的工作基础。
针,然后规划业务持续性计划;
进行计划的测试与实施;
进行计划的维护与更新,通过审计保证计划不断改
进和完善。
BCM生命周期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BCP VS DRP
BCP业务持续计划
— " 天己经塌了,我们如何照常运转" — 业务 — 持续( Continuity )
DRP灾难恢复计划
— " 天要塌了, 我们如何恢复原貌" — IT — 恢复( Recovery )
图为世贸大厦北楼倒塌的连续镜头。
• 楼梯扶手、天花板、楼道门上涂荧光漆,指示疏散线路 • 安装扬声器、疏散指挥系统 • 大楼设救火指挥所,每楼层有火警监督员, 定期演练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飞利浦芯片厂火灾
Ericsson
我们根本没有所谓的危机 处理方案!
Nokia 危机是你改进的机遇!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 与业务连续性
2020/11/25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 BCM概述
本 § BCM规划 讲 § 业务影响分析 提 § 确定BCM策略 纲 § BCM开发和实施
§ BCM演练和维护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案例
世贸大厦
• 世界上最大、最快的电梯 • 南楼共有99座电梯 • 每个电梯最多容纳55人 • 45秒内由78层到地面 • 大楼备用电源, 应急灯 • 3个楼梯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 BCM概述
本 § BCM规划
讲 § 业务影响分析
提 纲
§ 确定BCM策略 § BCM开发和实施
§ BCM演练和维护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BCM规划
▪ 项目准备 ▪ 角色和职责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关键活动
推销BCP
1
2
3
4
5
工作汇报 6
组建团队
BCM
确定数据 收集方法
BCM需求
制定项目 计划书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BCM策略要求
BCM 策略要求
目的 范围 需求 基本原则
指导方针 职责 责任 关键环节的原则要求 得到高级管理层的正式批准
返回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项目计划
项目计划
目标与任务(Objective-to-task mapping) 任务与资源(Resource-to-task mapping) 里程碑
什么是业务连续性管理?
§ 业务连续性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缩写为BCM) ——是一个全面、持续的过程, 包括:
BCM①②目识 提标别 供威 一胁 个组 框是先织架提发的升现潜组组在织织影的中持由响续各;运种营突能发力业。务通中过断事所
➢ 用于指导组造织成提的升潜应在对影灾响难,和持协续助运组营织的排能定力各。种 ➢ 用于保障组业织务的恢主复要先股后东顺利序益,,最以终及实公现司各的业声领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其他重要角色
高级管理层
业务部门代 表
法律代表
用户
危机管理团 队
BCM委员会
恢复团队
信息安全部 门
系统和网络专家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 BCM概述
本 § BCM规划
讲 § 业务影响分析
提 纲
§ 确定BCM策略 § BCM开发和实施
§ BCM演练和维护
预算 成功因素 关键环节的原则要求
返回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BCM规划
▪ 项目准备 ▪ 角色和职责
第11讲第六章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
BCM项目负责人
• 业务连续性协调人做为BCM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 项目的规划、准备、培训等各项工作:
— 接触高级管理层 — 影响高级管理层的决策 — 与管理层的沟通和联络 — 组建和领导BCM委员会 — 与计划相关所有人员进行直接接触和沟通 — 了解机构业务使命和高级管理层的意图 — 充分了解中断对机构业务的影响 — 熟悉机构的需求和运作,有能力平衡相关部门的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