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精)
小组合作管理班级的实践与反思
小组合作管理班级的实践与反思小组合作管理班级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能使不同个性、不同潜质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种形式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教师将学生按6人左右编成学习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可以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我班现有36名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了6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易被学生接受,提高学习效率。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课程改革理解上的偏差,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有时不好区分。
在许多教师眼里,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所做的事就等同于独立思考,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加小组讨论,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善于合作、团结协作的精神。
其次,合作学习中存在问题时没有及时指导。
如果学生遇到困难不去找老师帮助,而是自己独立思考,那么很容易在小组学习中落后,所以教师要适当的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再次,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还需完善。
在一段时间内,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受到重视,但随着合作学习深入发展,教师的指导不足,或者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尺度,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另外,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过程控制较弱,教师的指导也比较少。
由于以上原因,本学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虽然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热情比以前高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合作效率也有所提高,但不可否认,由于没有得到必要的合作技巧训练,合作交流成了“你问我答”,讨论成了一个摆设,只剩下了个别优秀的学生不停地发言,其他学生则在一旁观望,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目前国内尚无定论。
但毫无疑问,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取长补短,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班级管理小组合作心得
班级管理小组合作心得
合作心得
在班级管理小组的合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
明确分工,互相协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每个人都负责一部分工作,以确保任务
能够高效完成。
其次,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合作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包
括及时汇报工作进展、听取他人的建议和意见等。
通过沟通和交流,我们能够更好地
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想法,有助于我们整体合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在合作中,要注重
团队的凝聚力。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团队活动、共同庆祝成果等方式,增加团队成
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认同感。
最后,合作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挑战,我们要保持积极
乐观的态度,勇往直前。
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相互支持,共同寻找解决办法,努力
克服困难。
通过团队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能收获更多,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小组的合作让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提高了我的工作能力,也更加懂得了合作
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思考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合作模式在班级管理中有着许多优势。
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可以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使同学们在互相帮助,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小组合作模式充分体现了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科学管理方法。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组;合作;班级管理1.前言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组成单位,班级管理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之一。
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更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和成长。
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找到了一条比较可行的管理途径——“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的模式。
2.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界定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是指班主任在对全班同学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按照民主与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小组成员一起从事学习、活动、进行班级管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实现个人和集体共同发展的一种班级管理方略。
3.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3.1人本管理理念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以人为本,把人摆在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必须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正是把学生看做班级管理主体和核心,由此围绕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及个性发展而展开一系列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力突出、人格健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
3.2群体心理效应理论现代心理学认为:群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使个体之间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得到支持的力量。
这是因为任何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总是希望自己能被别人喜欢和接纳,而害怕被群体冷落。
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胜心,个体之间才会有意无意地展开竞赛。
在班级小组化管理中,不但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存在这种群体效应,而且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存在这种群体心理效应。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思考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思考在班级管理中,小组合作管理模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合作、交流、学习,并且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
在班级管理中,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可以被广泛运用。
下面,我们将对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思考进行探讨。
一、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原理小组合作管理模式是指在某个目标的基础上,将某些人组织成为一个小组,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这个目标。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目标明确:小组合作的第一步是明确一个共同的目标。
这个目标可以是一个任务、一个项目或者一项学习内容。
只有明确了目标,小组成员才能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并且更好地协作完成任务。
2. 分工合作:在小组合作管理模式中,每个小组成员都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各自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承担相应的任务,以确保任务的高效完成。
3. 交流沟通:小组合作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非常重要。
通过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想法和需求,从而保持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4. 互相支持:在小组合作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支持,互相帮助。
只有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能感受到其他成员的支持,整个团队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合作的力量。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小组:在课堂学习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任务,组织学生成为小组,让他们共同学习、讨论、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小组,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学习内容。
2. 课外活动小组:在学校的课外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成为小组,一起参与各种志愿活动、社会实践等。
通过课外活动小组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 研究小组:在开展课题研究、科学实验等方面,可以组织学生组成研究小组,一起探讨问题、设计方案、完成实验。
通过研究小组,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培养合作研究、科学探索的能力。
小组合作管理班级的实践与反思
小组合作管理班级的实践与反思我校实施小组合作制度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现进行反思与总结。
小组合作制度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它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参与学习和表现的机会,也使学生们感受到了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并为集体做贡献。
这些都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打下了基础,能促进师生互动,增强课堂教学活力。
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成为常态化。
在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合作管理的机制,营造合作的氛围,以便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按其学习能力和水平编成固定的小组,每个小组由4— 6名学生组成。
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组织形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小组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而且通过多人协作、交流讨论,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加深了相互了解,融洽了师生关系。
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它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每个学生的智力,提高教学质量,并最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为每个学生创造了公平竞争的机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2、班级设置明确的岗位职责,实行目标管理。
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爱好、学习基础等情况,我将学生划分为7个小组,每组4人左右,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选择自己所在的小组,小组成员既有强有弱,又有男女生搭配,还有的组成员都比较均衡,但小组内部成员必须要有统一的组织纪律观念。
每周一评出本组的小组之星,作为期末考核加分的依据,每周五总结各小组的具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找出成绩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
3、重视师资培训,稳定教师队伍。
小组合作与班级管理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小组合作与班级管理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小组合作和班级管理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两个方面。
我在小组合作和班级
管理中的经验和体会如下:
1. 制定明确的目标:无论是小组合作还是班级管理,都需要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在小
组合作中,我们需要明确每个人的分工和目标,确保大家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职责清晰。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需要设定明确的规则和制度,确保班级秩序井然。
2. 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小组合作和班级管理都离不开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在小组合作中,我们需要及时地沟通和交流,分享信息和资源,协调团队中的冲突和分歧。
在班
级管理中,我们需要与同学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密切合作,解决问题和困难。
3. 灵活应对变化:在小组合作和班级管理中,常常面临各种变化和挑战。
我们需要学
会灵活应对,及时调整计划和策略,以适应新的情况和要求。
4. 鼓励和支持彼此:在小组合作和班级管理中,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彼此,激励大家
积极参与和贡献。
通过建立积极的团队氛围和班级文化,让每个人都感到被重视和认可。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和班级管理都需要团队合作、沟通和协作的能力。
通过积极参与
和合理安排,我们可以在小组合作和班级管理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思考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思考一、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概念及特点小组合作管理模式是指在一定组织架构下,通过分工合作、信息共享、协调沟通等方式,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组织或团队目标的管理方式。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不仅关注个体的工作表现,更注重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以提高整体绩效。
1. 强调分工合作:小组成员通过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实现工作任务的高效完成。
2. 强调信息共享:小组成员之间要积极分享信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3. 强调协调沟通:小组成员之间要及时沟通,协调工作,解决问题,避免矛盾冲突,保持团队和谐。
4. 强调目标导向:小组合作管理模式以实现共同目标为导向,通过小组合作实现整体绩效的提升。
在班级管理中,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可以有针对性的应用于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课程管理等多个方面。
以下列举几个实际运用案例:1. 学生管理:在学生管理上,可以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小组进行管理,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可以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一些课外任务,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增强团队主义精神。
可以设置一些小组任务,由小组成员共同协作完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讲、小组讨论、小组研究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在小组合作中提升自我,同时也增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能力。
2. 教师管理:在教师管理上,可以将教师按照不同的小组进行管理,每个小组负责管理不同的班级事务,比如一个小组负责活动组织,一个小组负责学生纪律,一个小组负责教学安排等。
让教师之间可以相互配合,协作完成各项管理任务,提高管理效率,有效分担管理压力。
可以定期组织小组讨论会,让教师们分享教学心得和管理经验,共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以上几个案例只是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部分应用,实际上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小组成员角色明确:小组成员在小组合作中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任务,明确分工,避免出现角色不明确、任务重叠的情况,影响小组合作效果。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思考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思考【摘要】本文探讨了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思考。
首先从建立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其对于促进学生协作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的重要性。
接着详细分析了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包括小组分工、任务分配等。
还探讨了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如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也对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总结了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该模式的发展前景,并探讨了对教师和学生的启示。
此研究将为班级管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班级管理、学生发展、挑战、应对策略、思考、重要性、发展前景、启示、教师、合作、学习、发展、团队、协作、效果、激励、沟通、学习方式、教学模式1. 引言1.1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思考小组合作管理模式是一种灵活的组织管理方式,通过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合作完成任务,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小组合作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分担教师的管理压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实施小组合作管理模式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学生合作不和谐、学生分工不均等问题,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沟通和引导措施,解决问题,确保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
在应用小组合作管理模式时,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有效地管理小组合作,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等问题,不断完善和改进小组合作管理模式。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发展,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提供更多可能性。
2. 正文2.1 建立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初中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初中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实践与反思引言:合作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必备素质之一、对于初中班级来说,小组合作管理是一种重要的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互相学习、沟通、合作和共同进步。
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进行实践与反思,以期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管理的效果。
一、实践经验1.明确目标:初中班级小组合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践中,我通过设立小组合作目标,明确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并组织学生合作完成任务。
2.确定角色:在小组合作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每个角色都有明确的职责和责任。
通过角色互换,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合作中的各个环节,并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意识。
3.分工合作:为了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我在每个小组中进行了木桶原则的分配,即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将任务进行合理分工,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通过轮流担任不同角色,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促进交流:在小组合作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通过合作讨论、互相倾听、提出建议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同时,我还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5.激励措施:为了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我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
例如,设立小组竞赛、评选优秀小组等,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表现,并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二、反思与改进1.目标明确度不够: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小组合作的目标不够明确,有时候分工不明确,导致合作效果不佳。
为此,我认为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确保学生理解任务的具体要求,从而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
2.角色分配不合理: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角色分配不合理,导致合作效果不是很好。
为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特长和能力,合理分配角色,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推动小组合作的进展。
抓生本治理促自主成长——小组合作模式下的班级管理探索与思考
2016年第4期熟悉和感兴趣的载体,寓教于乐,将爱心志愿活动变成一种趣味游戏。
他们的每一次善言善行、公益服务都作为存款存入爱心银行,得到的不仅是增加存折上的币值,还能变现兑换自己想要的物品。
在存取之间,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激发,良好的品行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形成和强化。
二是此项活动门槛低,没有过多的限制条件,只要学生有心,并愿意付出就行。
这能很自然地唤醒他们向上向善的愿望。
三是所有的管理均由学生担任,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在运作中,团队合作的意识、动手实践的能力等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是有些活动也让部分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了实质性的受益,因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
我们将会进一步地加以总结和提炼,不断探索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多开展一些贴近学生心灵的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情操,让我们的德育工作更富有活力和生机!责任编辑郑占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目标就是实现从管理学生到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转变,逐步提升学生的自我监督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作为一名班主任,繁琐的班级管理工作往往会和教学工作之间产生或多或少的冲突。
但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可以让班级的每个成员都承担起管理的责任。
这样既释放和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也让老师赢得更多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从而在保证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
下面仅以笔者所带“尚思”班的班级管理来说说我的探索与思考。
一、创建班级小组合作生本治理体系1.自主选举,构建小组。
以一个48人的班级为例,将学生分成4个大组,每个大组再分成3个小组,这样形成12个小组。
首先面向全班选举,通过自愿申请,竞选投票产生4位大组长,大组长都是能力强,有责任心,同学信任而又愿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
对“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管理篇誗班级管理对“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刘文奎(甘肃省灵台县第一中学,甘肃灵台)师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许多烦琐事情都得班主任亲力亲为,过程辛苦、劳累,甚至出力不讨好。
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入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可以说是教学的一场革命,是对班主任工作的解放,是对学生课业负担的解放,让学生在自主的班级管理中成为班级的主人。
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用他人的眼光发现问题,学会与同伴密切的交往,热心互助,真诚相待,社会意识和社交能力等才能得到发展。
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形式,也体现了“以生为本”,高度尊重与信任学生的思想。
本学期在班主任工作中,笔者把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引入班级管理中来,科学有序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小组是实施小组管理的前提1.合理搭配,科学分组分组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2)“指定组长,双向选择”原则;(3)“小组互助学习”原则。
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具有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在教师指定好各组的组长之后,让组长和组员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缩短学习小组内学生间的“磨合期”,便于小组管理,同时,融洽的情感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效能,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2.小组长的选拔和培养是关键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发挥各小组长的管理能力。
组长的人选需得到所在小组成员的认可。
人选确定后,重点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
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解决具有共性的问题,指导组长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分工、注意事项;利用课间、课上的时间,针对具有小组个性的问题,比如如何鼓励小组中某个上课不爱发言的成员大胆发言,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成员战胜疑难,监督不认真完成作业的成员赶紧完成作业,解决小组中发生的小矛盾等。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是教育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能够互相交流,分享知识和经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实现协同学习的目标。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能够互相鼓励、互相学习,通过集体讨论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在本文中,我将就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思考和感悟进行探讨。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完成学习任务,这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相互协商、相互协调、相互支持,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不同观点,这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需要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互相交流、互相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可以分享知识和经验,共同探讨学习问题,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能够从他人的知识和经验中获益,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是非常有益的。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管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认真组织小组学习活动,合理分配学生的任务和角色,引导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教师还需要关注小组学习中的个别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
对“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传统的班级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务的许多烦琐事情都得班主任亲力亲为,做得辛苦、劳累,甚至是出力不讨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入班级管理工作中来,这可以说是一场革命,是对班主任的解放,是对学生的解放,让学生在自主的班级管理中成为班级的真正主人翁,学会互帮互助,有了更多的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权利和机会。
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用他人的眼光发现问题,学会与同伴密切的交往,热心互助,真诚相待,社会意识和社交能力等才能得到发展。
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形式,也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高度尊重与信任学生,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本学期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能够积极发挥小组合作的积极作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关于小组的组建问题。
如何组建学习小组,我想这个应该是“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首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否解决得好,对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在这个学期的开始阶段,我先根据学生入学的成绩大致进行小组成员的搭配,这里面考虑到了学生的学科成绩、班干部的分配、学生的性别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对学生的进一步了解,比如和科任的不断沟通、和学生的平日交谈、及时了解学生各科的测试成绩等形式,然后再对各小组的学生进行微调,基本保持最初所分小组成员的稳定不变。
这样经过近两个多月的时间,当班主任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通过对小组成员的不断的微调,小组的组员基本稳定下来,那么小组的组建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因为各小组成员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呈现了一定的和谐性、互助性、鼓励性、进取性。
这样的细致工作,为以后开展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个过程可以说是花时、花精力的,但它是值得的,是必须做好的前提工作,今后班主任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成败就在于此了。
二、关于组长的培养问题。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小组环境中共同合作、协作、交流和讨论,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合作精神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个体之间可以相互支持、互相学习,并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深度学习和个人能力提升。
以下是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在课堂中,学生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往往只是听讲和记笔记。
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提出问题、思考和解答问题,从而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与其他组员进行积极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学会了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同时,学生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学会了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和互相尊重。
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日后的工作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再次,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讨论和交流,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解决方法,从而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有机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能够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经验,从而对问题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互相解答问题和讨论,共同探索和理解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之间的互相辅导和启发,可以弥补个体学习的不足。
同时,小组学习还可以提供一个互动和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够促进学习者主动性、提高沟通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提高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与他人共同学习、互相支持和合作,从而实现知识的深度学习和个人能力的提升。
小组合作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心得
小组合作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心得第一篇:小组合作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心得小组合作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心得石晓红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站在这里,有庆幸,有忐忑。
庆幸的是我能成为州二民中优秀大家庭的一员。
借着校领导全面推行高效课堂改革的英明决策;教研室一次次高水准的课改培训;范秋红、于勤、张桂莲、田俊、向玉凤、黄思思等老师的优秀榜样;初一年级组优秀团体的提点协作的东风,开始了我的班主任生涯。
忐忑的是我有负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厚望,学生实在是没有经验可谈。
请允许我把这4个多月来学习当班主任的各项繁琐工作,向大家做个汇报。
家庭式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良好班风、学风的必备条件。
让教师的每一块墙壁有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充分利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自己设计,自己动手,精心布置文化乐园。
如:教室外的班主任寄语、智慧园、生活万花筒、心愿树、图书角、每小组的展示空间和个性化设计。
北墙贴有班训:诚实、守信、团结、奋进,南墙贴有开学以来我们师生用心血共同收获的荣誉,黑板上有课改大舞台、人人展风采的标语。
整洁、优雅、温馨的学习氛围是50班全体师生共同的家。
合作、共融、竞争的小组氛围班级小组的组建,首先选举组长,再根据学生的性别、个性、学习成绩、特长等情况,力求男女配合,和谐搭配,组内成员力争达到互补的效果,以便平等竞争,6-8人为一组。
制定班级小组管理考核制度,依据学校的考核量化细则,由班委会和小组长起草小组量化评分细则,从课堂表现、作业、检测、纪律、卫生、德育、安全及其他荣誉嘉奖等方面设置相关的积分细则。
经班主任审批班级全体学生举手表决后决定实行。
班级小组竞争,每周一评比(评出冠军组、菜鸟组),每月一奖励。
小组自主管理,由组长组织讨论确定小组名称及本组自勉格言警句。
如:飞翔组—飞跃梦想,超越刘翔。
梦翼组—梦翼梦翼,梦想飞翼。
小组课堂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思考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思考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班级管理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
在班级管理中,采用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管理方式。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是指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思考。
一、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基本概念小组合作管理模式是指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内部的合作与竞争,以达成班级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分为四步: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三到四人组成的小组,而组内成员的性别、能力、文化背景等方面要尽量均衡;其次,规定小组成员的职责,确定小组的目标和计划,并安排小组的工作时间,以便组员们参与到其中,激发其工作积极性;第三,组员之间开始协商分工、交流意见,磨合合作关系,推动目标计划的完成;最后,教师对小组的工作进行评价与总结,以检验和提高小组成员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1、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小组合作管理中,学生通过协同合作,互相支持,协调冲突,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交流与沟通,会更好地加强目标的执行效率,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2、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小组合作管理利用了人类天然的竞争意识与互相协作的意识,使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建立目标意识,养成目标感和执行力,从而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性。
在组内,学生不仅可以自觉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同组成员的需求和想法,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共享和互补。
3、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采用小组合作管理模式,把班级的管理工作分散到各小组,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负责小范围内的管理任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增强班级的管理效率。
同时,教师在对小组进行监督时,也可以更好地发挥关注的重点和支持的力度,较少出现工作流程混乱等问题。
1、定期组建几个学生小组,以每组3至5人为宜,让他们自行选一个组长,并明确小组工作计划、目标和职责分工。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思考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思考一、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基本原理小组合作管理模式是指在一个组织或团队中,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管理和领导。
其基本原理包括:1. 围绕目标展开合作:小组合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组织或团队的共同目标,因此小组成员需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合作,并共同努力实现。
2. 分工合作:小组成员在合作中会根据自身的特长和能力进行分工,各自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任务,通过分工合作实现整体的提升。
3. 互相协作、互相促进:小组成员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互相促进,共同实现目标。
4. 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小组合作鼓励每个成员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为小组合作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管理:教师可以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任务或项目。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并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2. 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任务,引导学生们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团队合作氛围。
3.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让他们学会在集体中做出贡献,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通过相互的合作学习,促进全体学生的成长。
4.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通过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合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具有更强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小组合作管理模式虽然有着很多优势和潜力,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1. 如何合理分组:班级管理中如何进行合理分组,让每个小组成员的特长和能力得到有效发挥,并且相互之间能够协作顺畅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几点思考
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几点思考导读:本文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几点思考,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几点思考文/薛丽萍摘要:结合班级具体实施情况,谈了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及一些思考,并就班级情况作出调整。
关键词: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受益者在几年的推广中,小组合作学习在全校已初具成效,一些学生、一些班级成为小组合作的受益者,这进一步验证了小组合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今天,我想结合我班的具体实施情况,谈谈其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及一些思考。
从初一开始,我班实施了小组合作制。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以及对任课老师的调查,将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5名同学。
将班委、学困生平均分到每个小组,确保每组人员平均,这是小组合作的基本前提。
8位成绩优秀,能力、责任心强的学生成为组长。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如何让我的工作更加轻松?吸取过去过分依赖老师的教训,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经验,我想方设法除了在课堂使用小组合作之外,把这种方式应用于班级管理。
周一早晨,交作业交不齐,课代表查来查去,浪费了时间,耽误了老师批作业、同学上早读的时间。
八位组长一起开会,小组内讨论,最终我们确立了这样的方案:一个组五名学生分别为第一至第五组长,第一组长收语文作业,第二组长收数学作业,第三组长收英语作业,第四组长收地理、历史作业,第五组长收生物、政治作业。
结合本班班规,早晨到校第一件事是交作业,轻轻地放在相关组长的桌子上并整理好,而组长将没交的名单交给课代表;第二件事是打扫卫生,从此以后,班级中收作业的时间大大缩短了。
周二,班会课,班长根据上周每个小组的课上表现,总结各个小组的得分,评选最佳小组,最佳组员。
同时每个组的成员就自己的工作对组员提出的要求写在纸上。
希望同学们下周改正。
每个学生问题明确,下周努力目标一目了然。
周三,某某同学本周第三次楼内扣分,同学们七嘴八舌,对此我也常感无能为力,谈话谈的多了,学生不理,自己也疲惫。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思考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思考【摘要】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特点、运用、优势和挑战、应对策略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管理、提升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还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与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教师和管理者提供参考,探索如何更好地运用小组合作管理模式来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关键词】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班级管理、优势、挑战、应对策略、案例分析、结论、引言1. 引言1.1 引言概述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传统的单向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强调团队合作、共同学习和互相支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特点、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优势和挑战、应对策略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管理思路,并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深入研究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人才。
2. 正文2.1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特点1. 协作性强: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协作,鼓励大家共同合作完成任务,而非竞争与独立工作。
通过协作,团队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支持、共同学习、达成共识。
2. 分工明确:在小组合作管理模式中,每个团队成员有着明确的分工和责任,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任务和职责,确保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3. 目标明确: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强调团队的共同目标和使命,每个团队成员都要明确团队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
4. 沟通畅通:小组合作管理模式要求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要及时、清晰、有效,保持信息的流通和沟通的畅通,避免信息不畅导致误解和冲突。
对“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的体会
对“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的体会沧州市第十五中学赵娜班主任的工作是繁琐而劳累的。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不仅辛苦、劳累,甚至受累不讨好。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常常思考,如何使自己的工作事半功倍,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成为真正的主人,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把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入到班级管理中,积极发挥小组合作的积极作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两年的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探索,小面我简单谈谈对“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的体会。
一、关于小组的组建问题。
如何组建学习小组,我想这个应该是“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首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否解决得好,对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学期的开始阶段,我先根据学生入学的成绩大致进行小组成员的搭配,这里面考虑到了学生的学科成绩、班干部的分配、学生的性别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对学生的进一步了解,和科任老师不断沟通、和学生的平日交谈、及时了解学生的单元测试成绩等形式,然后再对各小组的学生进行微调。
这样经过近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通过对小组成员的不断的微调,小组的组员基本稳定下来,那么小组的组建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为以后开展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小组确立后,在组长带动下各小组确定小组组名,小组口号及组内管理细则等。
这个过程可以说是花时、花精力的,但它是值得的,是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做好的前提工作,它关系到今后班主任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成败。
二、关于组长的培养问题。
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其最大的特点是发挥各小组组长的管理能力,每个组长就是每个组的领头羊,而且这个组长应该是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担当。
我把全班分8个组,每个组有5个成员,如果许多事情都落在这一个组长的身上,那他们的工作不亚于一个班主任,这样他们会因为小组中的许多琐碎工作而耽误了学习。
出于这样的考虑,因此我在每个组又增加了一个副组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广东顺德南江初级中学 黄晓临
亲力亲为,做得辛苦、劳累,甚至是出力不讨好。
式引入班级管理工作中来,这可以说是一场革命,
解放,让学生在自主的班级管理中成为班级的真正
主人翁,学会互帮互助,有了更 多的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权利和机会。
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用他人的眼光 发现问题,学会与同伴密切的交往,热心互助,真诚相待,社会意识和社交能力等 才能得到发展。
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形式,也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一切为 了学生的发展,高度尊重与信任学生,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本学期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能够积极发挥小组合作的积极作用,主要在以下几 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于小组的组建问题。
如何组建学习小组,我想这个应该是“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首要解决 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否解决得好,对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 在这个学期的开始阶段,我先根据学生入学的成绩大致进行小组成员的搭配,这里 面考虑到了学生的学科成绩、班干部的分配、学生的性别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通 过对学生的进一步了解,比如和科任的不断沟通、和学生的平日交谈、及时了解学 生各科的测试成绩等形式,然后再对各小组的学生进行微调,基本保持最初所分小 组成员的稳定不变。
这样经过近两个多月的时间,当班主任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通过对小 组成员的不断的微调,小组的组员基本稳定下来,那么小组的组建问题基本得到了 解决。
因为各小组成员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呈现了一定的和谐性、互助性、
鼓励性、进取性。
这样的细致工作,为以后开展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工作奠定了良 好的基础。
这个过程可以说是花时、花精力的,但它是值得的,是必须做好的前提工作, 今后班主任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成败就在于此了。
传统的班级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班务的许多烦琐事情都得班主任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组合作的形 是对班主任的解放,是对学生的
二、关于组长的培养问题。
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其最大的特点是发挥各小组组长的管理能力,每个组长就是每个组的领头羊,而且这个组长应该是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担当。
每个组有六
个成员,如果许多事情都落在这一个组长的身上,那他们的工作不亚于一个班主任,这样他们会因为小组中的许多琐碎工作而耽误了学习。
出于这样的考虑,因此我在每个组又增加了一个副组长。
两个组长都是在小组中各方面的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而且两个组长的人选必须得到他们所在小组成员的认可方可担当,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班主任必须尊重学生的意见,组长是他们自己推选的,是征得学生的同意才任命的,班主任是绝对不可以自作主张的。
当两个组长人员确定以后,就重点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
初一的学生毕竟年龄小,所以在对组长的培养工作只能够是粗线条的,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地来,万不可一下子交代了许多,或通过一两次的集中培训就想取得工作的成效,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培训方式来培养组长。
集中的培训方式,重点解决具有共性的问题,主要指导组长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的分工、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分散的培训方式,主要利用课间、课上的时间进行培训,即主要针对具有小组个性的问题,比如如何鼓励小组中某个上课不爱发言的成员大胆发言,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成员战胜疑难,监督不认真完成作业的成员赶紧完成作业,解决小组中发生的小矛盾等等。
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培训方式,既使得各组长能够处理好大方向性的问题,又能够有所针对地处理好本小组内出现的个性问题。
三、关于后进生的帮扶工作。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后进学生的帮教主要依靠班主任和科任,而帮教的方式也是很单一的,无外乎就是谈话,或牺牲许多时间去给他们补习功课,且效果并不见得好。
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形式能够很好地解决对后进生的帮扶工作,而且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因为通过小组合作的自主管理,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形成同奖同罚,荣辱与共的观念。
这样,在同一个小组里,每个成员的进步或退步不仅仅只是个人的事,而是与整个学习小组的集体利益密切相连,这样就促使各小组人人自觉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优势互补,共同提咼。
在组建小组的时候,班主任就首先要考虑到如何将后进生分配到适合其性格与个性的小组中去,要考虑到后进生所在的小组的同学是否能够宽容与接纳他,是否有信心去帮教好后进的学生,尤其是组长对其的态度。
因此,在考虑后进生到什么小组时,我首先问后进的同学你喜欢到哪个组去,先给后进的学生选择的权利,来表示对其的尊重,
让后进的学生首先从心理上感受到班主任对他的重视,让他及其他学生感受到班主任老师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同时也让全班的同学认识到班主任对这些后进的学生是充满信心的,更坚定了全班同学帮教好后进生的决心。
这样后进的学生具体到哪个组的问题得以解决。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对后进生的辅导工作郑重地托付给其所在的小组,动员整个小组的成员在两个组长的带领下去帮教后
进的学生,而且让小组的其他成员有种使命感与责任感,尽心尽力去帮助后进的学生。
在每节课的学习表现和每日的时常行为规范的评价上,也特别关注后进生的表现,这样使得后进生逐渐有了集体荣誉感,他们就会十分努力去改变自己的不足,逐渐向好的方面发展。
比如我班的覃金满、钟桂浩,在小组同学的帮教下,覃金满、钟桂浩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以前课间或周六日就去找初二级的一些表现不好的学生玩,经常夜不归宿,违犯纪律,不爱学习,上课捣乱。
后来在小组成员的耐心帮教下,从不爱看课外书到爱上了课外阅读,上课经常积极回答问题,作业若没有完成会在组员的督促下及时补做,学习兴趣逐渐提高,在期末考试中成绩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利用小组的积极作用去帮教后进的学生,发挥了学生集体的智慧作用,胜过班
主任和科任的单薄力量。
因为在小组的集体中,充分利用和发挥了集体的舆论作用,集体的力量是无形与强大的,后进生在这种氛围中就会逐渐产生一种对集体的归属感,就会产生与集体密切相关联的荣辱感。
对小组中的其他成员而言,学会了彼此尊重,学会了互相帮助,学会了发现自我,学会了认识自我,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关于小组的评价问题。
为了促进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那就应该采取相应的评价手段。
但是我们作为班主任心中应该非常清醒地明白一个道理,评价只是一种手段,应该发挥评价的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评价真正去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评价是为了促使我们的学生热爱学习,对学习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对美好的品质有一种向往与学习的心理需求。
千万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从而导致学生评价而做出了不好的事情。
学校在评价的方法上给了我们班主任一定的指导性的方案,但因为每个班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我们作为班主任的应该结合自己本班学生的特点,有自己的评价方式。
但无论怎样,我想有一点是我们必须考虑的,评价不能过于细致,因为评价规则太细,一方面给小组的组长增加了繁琐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会束缚住学生的手脚,感觉似乎一举手一投足都会与评价挂钩,反而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
“高明的领导者在对下属的管理上有时是模糊的”也许讲得就是这个道理吧。
因此,对小组的评价我是非常粗线条的,主要考虑把对小组中个人的评价与小组集
体的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比如纪律的管理,在一堂课的起初时小组中有一个学生表现不怎么好,科代表把该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后来他又表现好了,其他组员在整堂课中表现又是那么的突出,那么该组在一节课中的评价就应该是优秀。
我并没有像有的班主任那样,专门设置一个花名册,像账本那样给学生记一笔账,工作可谓是细致到家了。
岂不知这样的一笔记账会给那个学生心理上留下怎样的阴影, 会给那个小组带去怎样的不良影响。
再比如对小组学习上的表现评价,我重点看后进的学生进步的情况,如果整个小组中后进的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即使其他学生略有一点点属于正常的退步,我就会给予该小组客观与公正的评价。
我采取粗线条的做法,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合作的管理中学会为了共同的目标而
去团结协作,而去互相帮助,学生就会在学习生活中真正去想把学习与行为的事情做好,凸现评价的导向与激励作用,而使学生逐渐淡忘为了所谓的小组加分而去拼搏。
如果我们引导学生能够逐渐走到这一步,那我们还用愁学生不爱学习、难以管理吗?我想当我们的工作能够做到这步时,我们作为老师对待自己的工作就是一种享受了。
“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的确使我的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而且与学生之间是那么友好融洽地相处,让我感受到了做班主任的快乐,更可喜的是学生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学生在合作中有了安全、自由的感觉,学习的压力和畏惧的心理消除了,学生尝试到了学习的乐趣,体验到了参与合作的快乐。
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了极大的增强,培养了团队的协作互助精神。
学生在合作中逐渐学会了尊重,学会了倾听,也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做人等等。
这些优良品质的形成,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要发挥其有效性,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我们去思考与摸索,我们就去做个有心心,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探索,多一份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