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一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全册第1单元 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识字1《天地人》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要想让学生获得浓厚的识字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以后的识字活动中,这一节的识字体验尤为重要。
然而,刚入校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学习注意力维持时间尚短,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也容易消散。
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活动进行。
教学中我主要设计的识字方法有:天:(1)联想识字。
独体字,“大”字多一横就是“天”,“夫”字不出头也是“天”。
(2)字理识字。
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天”字像正面站着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头,引申为头顶以上的天空。
(3)组词识字:天上、每天、天真。
地:(1)熟字加偏旁识字。
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土”。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左边是“土”,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地”。
(3)组词识字。
大地、地面、土地。
他:(1)熟字加偏旁识字。
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亻”。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左边是“亻”,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他”。
(3)组词识字。
他们、他人、他乡。
(4)形近字比较识字。
“地”和“他”的右边都是“也”,字的左边不同。
“他”与人有关,所以是“亻”;“地”与土有关,所以是“土”。
人:(1)数笔画识字。
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
(2)字理识字。
象形字,出示图片。
古时候“人”字像一个人的侧视形象,头、臂、身、腿、足齐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
(3)猜字谜识字。
“天下一绝”或者“春节放假三天”。
(4)组词识字。
大人、人民、人们。
我:(1)联想识字。
独体字,“找”字头上多一“撇”。
(2)组词识字。
我们、我的、我家。
你:(1)部件组合法识字。
左右结构,“亻”加“尔”。
(2)组词识字。
你的、你们、你家。
这些识字方法刚开始使用时效果还不错,但等学生好奇劲儿过了以后,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习卡片。(教师)
2、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
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
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5、讨论: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呢?
2、生字卡片,学习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引言:咦?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哦,原来它们在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
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势图。请学生对照图画说一说小短文的意思。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集体讨论后,主备人拟写的教学活动预设
二次备课与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全册)

《我是中国人》教学反思本课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展现了身着各民族服装的小学生背着书包,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快乐地团聚在一起的画面。
各民族小学生一张张动人的笑脸传达出快乐、幸福的情绪。
画面右上方配有文字“我是中国人”,犹如各民族小学生们的真诚呐喊,传达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课文通过图画告诉学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通过两面观察与听读“我是中国人”,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发爱国之情。
这是对入学第一天小学生的人生洗礼。
教学重点为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初步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上完课后,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二、成功之处1.教师提示世界上有很多国家,中国是其中一个国家。
紧接着出示中国地图,学生初步认识中国。
2.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远景,说说看到了什么,从中了解雄伟的天安门是中国的重要建筑标志。
有的学生在幼儿园大班期间已经在“祖国”的主题学习中接触过天安门,让学生说说自已的感受。
3.教师出示国旗,启发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在哪里见过。
告诉学生升国旗时,要立正向国旗敬注目礼。
在初步认识国旗的基础上,教师播放国歌,有条件的可以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让全体学生起立伴随着国歌向国旗敬注目礼。
并告诉学生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 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4.了解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了解自己民族的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资源查阅有关民族的资料,如有哪些民族,这些民族各有什么特色。
课上交流展示,教师相机出示中国56个民族图片。
学生在看图交流的基础上,从图画中感受各民族小朋友团聚在一起的快乐,从中体会我们每个中国人都爱自己的国家。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上册《秋天》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板块二、自主交流,了解儿歌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给认识的字画一个小红星。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3.不认识的字指出来,小组讨论,小老师教读。 4.出示生字:一、二、三、四、五、上、下。 5.认读生字。教师范读字音,学生认真听,练习读,教师指导发音。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 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因此,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 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学生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 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板块六、指导背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过渡: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办 法背诵下来。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说教法
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学方法的选择要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最大 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我本课指导 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 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2.我在教学中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 识字,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说出了自己识记生字的好办法。教 师通过字理识字,展现了丰富的字理图,例如对“片”“大”的 教学,增强了对生字的直观性、整体性认识,“秋”字的字理故 事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充分发挥了字理教学的重要作 用。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精品教案,含设计意图和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含设计意图和反思)语文园地一指导方案教学目标1.在读小诗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六、七、八、九、十”,正确书写“八、十”。
(重点)2.在区别比较三组形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准确性。
(难点)3.正确、美观地书写“二、三、十、禾”四个字,掌握汉字笔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重点)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
(难点)5.和大人一起朗读儿歌,明白儿歌主要描述的是什么故事,并受到一个人在家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的安全教育。
6.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1.带有插图的课件。
(教师)2.“六、七、八、九、十”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引言:(课件出示语文王国图片)语文王国趣味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语文王国去做客。
设计意图:从情境入手,上课伊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情境活动,趣味识字1.引言:孩子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语文王国的城门外,看,漫天雪花也挡不住那里的居民迎接我们的热情,听,那个孩子在吟诵什么呢?(动画演示:漫天雪花中一个孩子在吟诗“一片两片三四片……”)2.教师放大动画音量,引导学生和动画里的孩子一同诵读小诗。
3.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这首小诗,指名领读,小组练读,齐声诵读。
4.小组交流:你从这首小诗中读懂了什么?5.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雪花。
“一片两片……”是说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飞入水中都不见”。
(2)我发现这首小诗中有很多数字,“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6.教师利用课件圈出10个数字,交流识字:(1)你认识哪些数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领大家读一读。
拼音1 ɑoe 教学反思(4篇)【一上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4篇)《ɑ o e》教学反思本课共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有一幅乡村小河边的情境图。
乡村的早晨,一个小女孩站在小河边练唱“啊,啊,啊”。
女孩儿发出的声音“啊”提示ɑ的音,女孩儿的头部和小辫子构成的图形提示ɑ的形。
河对岸,大公鸡在打鸣,打鸣时发出的声音“喔”提示o的音,公鸡嘴巴前方的小泡泡提示o的形。
一只大白鹅正在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鹅”提示e的音,水中倒影提示e的形。
第二部分是ɑ、o、e三个单韵母的四声,小汽车的行走路线提示声调符号。
第三部分是要求书写的字母ɑ、o、e的笔顺以及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教学重点为ɑ、o、e的正确认读和四声练习。
上完课后,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读准音。
教学ɑ、o、e的音、形时充分利用情境图。
学生交流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再在看图说话中利用情境图的提示发音的功能学习单韵母的音。
为巩固发音,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如,“长大嘴巴ɑɑɑ,嘴巴圆圆o o o,嘴巴扁扁e e e”。
2.采用字母手指操,边说口诀边用手指做出字母的形状,帮助学生更快地记住ɑ、o、e的形。
书写时,先借助四线格儿歌认识四线格。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单韵母占格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跟师书空,注意书写笔顺,教师重点提醒坐姿“三个一”。
学生练习书写时,教师巡视,注重个别指导,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执笔方法及坐姿。
3.教师借助儿歌讲清声调符号的形状和四声的读法。
练习单韵母四声朗读时,由易到难,先按顺序读,再变序读。
个别学生二声和三声比较难读准,教师多示范,学生反复练,及时矫正,借助小组合作学习。
二、成功之处学生识记字形时,采取手指操的方法,边说口诀边用手指做出字母的形状,帮助学生更快地记住ɑ、o、e的形。
书写教学时,强调握笔姿势及坐姿,为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教学反思(含园地)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生字“我”、“是”、“人”、“不”、“了”的书写和意思。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地背诵课文。
•通过配图了解课文大意。
2. 教学重点•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3. 教学难点•生字“我”、“是”、“人”、“不”、“了”的认读和书写。
4.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
•课文卡片。
•黑板、粉笔。
5.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课。
\ 教师向学生展示生字“我”、“是”、“人”、“不”、“了”的卡片,并讲解其含义。
•第二步:学习生字。
\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和书写生字“我”、“是”、“人”、“不”、“了”。
•第三步:学习课文。
\ 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第四步:课文教学。
\ 讲解课文中生字的意思,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第五步:课堂小结。
\ 复习本节课内容,强化学生对生字和课文的记忆。
二、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生字“不”和“了”这两个字上容易混淆,需要更加细心地引导学生进行书写和认读。
课堂中,通过多次重复学习和课文背诵,学生对生字和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掌握,但仍需加强巩固。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生字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园地在园地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个“画出课文”的环节,让学生通过画画的形式表达课文大意。
这个活动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园地活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以后我会继续在教学中加入更多有趣的园地环节,丰富课堂的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和教学反思,希望能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三、说教学目标
1.能向他人做自我介绍,对感兴趣的话题与对方进行交流,增强主动 交往的意识。 2.知道“看着对方”交谈是一种基本的交际礼仪,在和他人说话时能 看着对方的眼睛,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3.能愉快和谐地和他人进行沟通。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时候,能够引起交际话题,并能在交谈 时“看着对方的眼睛”。
一、说教材
《我们做朋友》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 的主题内容,本次口语交际要求学生把自己想和哪位同学交朋友及自己 的想法说一说,以此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建立团结友爱的关系。首 先通过图画,呈现交际的情景,直观示范“聊天”,便于学生效仿。小 贴士告知了本次口语交际的要点。课程教学皆在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说态度、语言习惯,以及语言交际能力。
不足之处: 评价语比较单一,不能以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多元化评价。规范
教师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练,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后期 教学要以尊重学生个性、正视学生差异为基础,放手于学生的优 点和长处,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创造一个良性学习的环境,运用对 学生多方面激励的方式,达到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兴 趣。
本次口语交际活动,引领学生在日常交谈中,能够主动实践 ,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要求学生把自己想和哪位同学交朋友以 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以此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建立团结友 爱的关系。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他们良好 的交际态度、语言习惯以及语言交际能力。
本次口语交际,强调了交际的基本原则,提示学生“说话的 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通过本次口语交际活动,也引领学生 在日常交谈中,能够主动实践,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说课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最新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6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篇一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也快。
”因此,识字教学要根据儿童识字的这一特点,对生字的认读要采用多种方式,反复认读。
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去掉拼音识字,打乱顺序识字,再在游戏中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得到了巩固。
“犭”:猫、狗。
“辶”:远、近、还。
带“辶”的字,一般和走路或路有关。
“艹”:花、草、莲、萍。
带“艹”的`字,一般都和花草植物有关。
“木”:树、林、桃、桥。
带“木”的字,一般都和树木或木制品有关。
“鸟”:鸭、鸡。
听=口+斤色=+巴多=夕+夕笔=+毛作=亻+乍课=讠+果早=日+十双=又+又起=走+己红=纟+工明=日+月晚=日+免爸-色听-近天-无升-开么-公美:羊儿没尾巴,“大”字来代替。
升:远看是个“开”,帽子斜着戴。
动物类:黄牛、猫、鸭子。
水果类:苹果、杏、桃。
黄:黄牛、黄色。
少:多少、少见、很少。
来――去,有――无,远――近,多――少。
在识字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方法。
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组词、编字谜、反义词、会意字、象形字。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1.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互助识字。
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互相学习。
2.重视预习。
在预习时,让学生们先把生字圈出来,进行拼读。
二类字组词练习,一类字观察笔顺,书空笔顺。
3.及时复习。
4.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字卡。
正面写生字,背面写拼音,多读多记。
5.扩大课外阅读量,在阅读中识字。
在今后的识字教学中,我会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更丰富的、更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教给孩子们识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学习成长。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篇二温馨提示:(教学反思参考1)江南课始,我出示中国地图,由我们泰州(江北)引出江南,让学生搞清楚江南的具体方位,接着借助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领略一下江南的美丽风光,然后说说江南哪儿最美?这样学生就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激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充分感受到江南的美,他们不由得陶醉其中,为下文的教学打下基础。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后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后教学反思《我上学了》教后反思优点:教授之初我便利用课件结合文中图画的讲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较为快速的完成从孩子到小学生的基本概念,知道自己现在上学了,有哪些新鲜的事物,自己要怎样去做。
不足:作为教师,虽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在授课的时候学生年龄较小暴露出的小问题也不断发生:去洗手间、溜号等现象使得课程进展较慢,我认为自己的PPT制作也未能充分抓住全体学生的注意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吸取不足、改进不足。
1.《天地人》教后反思优点:本课的讲授基于开学初所暴露的问题之上,有所改进,ppt 的制作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讲,而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渗透也融入到课堂之中,加之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的基础不错,能够快速而有效的学会、学懂本课知识。
不足:本想着在组词方面结合说话进行练习,但由于部分同学能力有限,而未能全面开展,教师会在平日的课上与课下进行反复的训练。
2.《金木水火土》教后反思优点:本节课既有数字的书写又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授课中没有存在明显的压力,学生在教师带领下结合丰富的课件内容,能够快速理解所学知识,并且在组词方面都能够做到准确。
不足:虽然绝大部分同学能够快速的掌握课文内容,以及生字组词与书写,但是,仍有个别同学完全没有听讲,教师没能整节课一对一的进行专门指导,比较遗憾。
3.《口耳目》教后反思优点:本节课认识了三种笔画和12个汉字,在讲授汉字的同时我又结合着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让学生独立识字、多种方法识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本节课组词中出现了耳目、手足等词语,学生理解起来较有难度,虽然教师进行了相应的讲解,但是能够感受到部分学生理解起来仍有困难,今后会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转换这样较难理解的词语,让学生尽量做到组词后基本理解。
4.《日月水火》教后反思优点:本节课的教学结合我做的PPT形象而有效的让学生理解了象形字的奇妙以及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教授完毕之后,我又对象形字进行了拓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每课教学反思(附目录)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每课教学反思我上学了《我上学了》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开端,主要分为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三个部分,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帮助一年级新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体会上学的快乐和学语文的乐趣。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如下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1、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说出内心真实感受。
帮助学生通过图画、视频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减轻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感。
通过游戏的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了解和相互认识,减轻陌生感和不安感,尽快适应新环境。
通过歌谣、看图说话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及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倾听的正确方法等,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2、寓教育于活动中。
结合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开展了做自我介绍、认识班上同学和参观校园的活动,切实帮助学生们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交流合作,不仅尽快熟悉班上同学、班级和学校环境,也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到美丽的校园环境及作为一名小学生的骄傲,引导其热爱学校,好好珍惜优良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
二、不足之处:1.对于纪律的全面、反复强调欠佳,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出现随意说话,交头接耳的现象。
由于是刚开学的过渡课程,班级常规的训练还有一定的欠缺。
2.教学内容还不够生动有趣,教师语言不够声情并茂,不够儿童化,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所欠缺。
以后应更多地用孩子们喜欢的语言进行授课。
识字(一)1 天地人本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并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的成功之处在于:一、以图片正音的示范形式引领学生跟读,理解字义,此种方法能够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
课堂内容的初步导入较为成功。
二、根据身边现存的生活场景进行教育。
在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中,教学应讲究结合实际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在本课中教授“地”字的相关内容时,我结合教室内地面进行相关讲解,可以使学生在学字时能迅速联系实际引起条件反射。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热门10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热门10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第1篇一、复习旧知,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
开学时第一单元的识字教学,很多学生学后都忘了很多,今天这节课课前领着学生先进行了复习,读课文,背课文,拼读一类生字,按部就班,和孩子们一起再回忆了第一单元。
通过学生的读,听得出很多学生的生字已忘了怎么读,组词就更难了。
这提醒了我,今后的早读时间一定要及时领着学生“回头看”。
二、交流识字方法,教会学生多种途经识字。
这节识字课距离上一次识字课已经有两个多月了,上次还是在第一单元学习生字时简单给孩子们说了识字方法,现在再让孩子们说,应该有很多学生都忘了。
果不其然,在识字环节我提问学生:“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看着很多学生回答不到位,于是我便一个一个字地引导,“秋”字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火”加“禾字旁”等于“秋”,像这种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一般都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像笔画数较少的字,我们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你觉得哪个字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呢?一个学生回答“了”字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他还口头数了数“了”字的笔顺。
我告诉同学们除了有“加一加”、“数笔画”的识字方法,还有“加一笔”、“减一笔”、“换偏旁”、“猜字谜”等识字方法,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最后我还告诉同学们,识字不只是课本上的,我们还可以到课外去识字。
逛街时、逛超市时、食品包装上等我们能看到的地方都可以认一认上面的字,读一读、记一记。
三、借助画面,感受秋天的美丽。
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秋天的图片,金黄的落叶、红通通的苹果、压弯腰的谷穗……一张张色彩鲜艳的图片,刺激着学生的眼球,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秋天,发现秋天的美丽。
借助图书再配上文字描写,学生读的就越是起劲儿,理解感悟也就越深刻。
教师范读、指生朗读、男生读、女生读、分组比赛读等多种不同形式的练读,让学生感悟文本的同时,背诵也就水到渠成了。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共15篇)

(教学反思参考1)小书包《小书包》由6个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
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示了“小书包”里的各种文具,还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用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
从而引导学生要好好爱护这些“小伙伴”,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本课教学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猜谜语,激发兴趣课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开课时,以学生喜欢的猜谜语的形式引出小书包里的文具等学习用品,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学生不仅认识这些学习用具,而且学在生活中自己识字,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好铺垫。
二、多样识字,扎实写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自主识字的能力,为了给孩子们构建识字的意识,培养学生识字的良好习惯,在识字教学中,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等方法,从而提高识字效率,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
写字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笔顺、结构,然后范写,再让学生描红临写,最后展示评价,给学生了正面的引导,孩子们都开始练字,只要发现老师书写不规范的地方就直接指出,来看来孩子们真正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动手实践,有序表达经常听到家长说:孩子不会整理书包,书包里乱得像“纸篓”,家长只好每天帮他整理书包。
小学生这种毛病形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学前期家长包办一切,未能培养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所以,课堂上,开展了“整理书包”的游戏,以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同时并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书包的。
建议学生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来说话。
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明白,书包内该放些什么、每天怎样整理书包,并知道整理书包的重要性,学习整理书包,培养初步的责任意识。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题分析1.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为《认识字母》,包括字母A、B的认读和书写。
2. 教学目标•能够认读字母A、B。
•能够正确书写字母A、B。
•培养学生对字母的兴趣和注意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板书、教科书•字母卡片2. 教学环境•教室整洁、安静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1.引导学生唱歌。
播放《字母歌》,激发学生学习字母的兴趣。
2.师生互动。
教师出示字母卡片,让学生尝试认读。
2. 教学中心1.字母A的认读和书写。
–观察字母A的结构特点。
–模仿教师正确书写字母A。
2.字母B的认读和书写。
–观察字母B的写法。
–指导学生一笔一画正确书写字母B。
3. 活动设计1.小组活动。
分组让学生相互辨认字母A、B,提高学习兴趣。
2.亲子互动。
鼓励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练习字母的写法。
四、教学反思1. 教学亮点•导入活动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活动设计多样,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 教学不足•需要更多的个性化指导,因为每位学生对字母认知程度有所不同。
•活动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有些学生表现得不够集中。
3. 教学改进•增加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调整活动时间,让每个环节更紧凑有效。
五、课后作业1.完成《认识字母》的练习册部分。
2.继续练习书写字母A、B。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字母A、B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接下来的教学将继续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字母知识,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1.《天地人》教学反思《天地人》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的第一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天、地、人、你、我、他”这六个生字,并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
首先,通过图片展示、动作演示等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对“天、地、人”这三个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
然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你、我、他”进行交流,增强他们对这三个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成功之处:1. 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生动形象的图片和有趣的动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1. 教学环节的时间把控不够精准。
在讲解生字的部分花费了较多时间,导致后面的练习和巩固环节时间较为紧张,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练习。
2. 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不够。
在课堂提问和互动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接受能力,部分学生可能没有完全跟上教学节奏。
3. 教学评价不够及时和全面。
在学生回答问题或参与活动时,没有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表现评价不够细致。
改进措施:1. 更加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够顺利完成,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和巩固。
2. 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3. 及时、全面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通过对《天地人》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也明确了今后的改进方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2.《金木水火土》教学反思《金木水火土》是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文,通过韵文的形式,让学生初步认识汉字和数字,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部编版上册语文教学反思(通用7篇)

部编版上册语文教学反思(通用7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部编版上册语文教学反思(通用7篇)》,快快拿去用吧!部编版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经过一个多月的煎熬,一年级的汉语拼音的教学差不多接近尾声了,总结这一个多月以来的拼音教学,一句话:苦中有乐。
首先的感觉就是拼音教学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看情景图——学习情景歌——认识新的拼音字母——复习总结。
在这四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训练了孩子某种习惯和素养。
看图是为了引出新的知识,也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细心的观察,有序的观察。
看完图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今后的写作也有帮助。
学习情景歌是对现在知识的一个总的概括……每部分都有它的作用和意义。
但是,从汉语拼音第一课到第十五课一直这样学习过来,的确有许多的重复,也有点单调,对于一年级的孩子,的确缺少了吸引力。
就一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说,大部分孩子在幼儿园都已经学习过了拼音,因此,能否吸引住孩子似乎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汉语拼音课的教学内容只有字词,没有句子,更没有故事情节,缺乏一定的语言文字情境。
每堂课学生学习的都是一些抽象的表音符合,而且这些符号既难读又难记,学生学起来易感到枯燥乏味。
应该将字母的形和发音与插图结合起来,将抽象字母具体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情趣。
同时,还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刚入学的儿童注意力短暂,要使他们掌握拼音知识,就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因此教的方法要科学,形式要多种多样。
一年级的学生记得快、忘得快,如何将暂时记忆有效化,变成长期记忆。
根据学生的年龄小,好动、爱表现、记忆力强的特点,可以将枯燥无味的复习巩固方法换成找朋友、摘花、摘苹果,送信、爬山比赛等游戏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我上学了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且与学生不断互动,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我大量采用儿童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展开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课堂教学活动化。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游戏、表演等教学活动。
2.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3.合作交流。
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和同伴进行活动与交流,喜欢游戏,喜欢展示自己。
我抓住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参与、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注重合作交流,给所有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
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
1天地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重点体现“三务实”,即思想务实、设计务实、过程务实。
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
1.多种方法识记,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
本节课以6个生字的识记为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识记生字的方法。
在汇报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多元化;在教师点拨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有效化。
2.《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的教学目标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这种喜欢和愿望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去激发和培养。
比如在教学生字时,用生字卡片,让孩子们三到四个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想办法记字。
播放《你、我、他》视频童谣,创设情境识字。
将情境带入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
2金木水火土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本节课我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以动画视频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刚入学的孩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拼音基础,有些孩子识字量少,又不会拼音,他们读起韵文来困难较多。
小韵文音频和视频就解决了这一难题。
另外,在写字过程中,我利用动画展示生字的笔顺,利用动画突出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这都起到了直观示范的作用。
学生的感知是清晰的,学生的理解是轻松的,学习的效果是实在的。
2.注重书写姿势的指导和要求,为学生夯实基础。
现在的孩子大多不注重书写姿势,不注重握笔姿势,写着写着,姿势就发生了变化。
因此,我在写字指导过程中反复强调书写习惯,反复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3口耳目
教学反思
1.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识字,如请学生猜一猜,指一指,连一连,给生字编儿歌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记生字,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
2.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本节课伊始,我没有直接给孩子们讲什么是象形字,而是采用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猜想哪个身体部位和哪个字相连,然后同桌合作认一认。
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下识字与交流,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日月水火
教学反思
我在这节识字课上,精心设计了一些教学环节,尝试了自主识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1.利用直观教具帮助识字。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我在课前精心地准备了一些直观教具(投影仪、图片、实物)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
化解了教学难度,提升了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究识字方法和规律。
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关系始终是牵动教学的纽带。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
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
此时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学习的点拨者。
5对韵歌
教学反思
1.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样灵活的识字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汉字表意的丰富,提高了识字效率,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
2.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读书、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3.去“对”字,把“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变成新的创新形式。
这不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且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积累成语、诵读成语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根据这个总目标,我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口语交际活动课。
1.有情境才“能说”。
我们的口语交际课不能局限在课堂里,把它放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才能引发学生交流。
本节课开课伊始的两个情境,看似与课堂教学无关,实际却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连,甚至起到了关键性的引领作用。
孩子们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自然有什么说什么,完全没有了课堂教学的压抑感和局限感。
2.有氛围才“敢说”。
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胆小、害羞的孩子,没有当众大胆表达的习惯和胆量。
因此,我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互动活动,让每
一个孩子都参与其中,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巧妙地引领这些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角色体验中,放开自己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而且在活动中他们也对“大声说话”有了进一步的认知,相信他们以后的语言表达会更自然,更大方。
3.知道重要才“会听”。
一年级的孩子大都不会倾听。
他们年龄小,对于新鲜事物感到无比好奇,课堂上的表现通常是一双双小手举得很高,性子急的孩子甚至站起来嘴里不停地喊“我来”。
他们常常忽略了课堂是需要倾听的,忽略了倾听的重要。
要想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要先使他们学会倾听别人的表达,进而完善自己的表达。
因此,在课前的两个情境中,我特意设计让顺利取书的同学分享成功取书的经验,让摆放文具位置不正确的同学说说自己为什么做得不对,以具体可感的事例,帮助学生真切地理解了“倾听”的重要。
语文园地一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减少《语文园地》内容带给学生的枯燥感,我设计了“汉字王国做客”的一系列情境。
1.情境示范。
课件动画里的人物更容易贴近学生的情感需要,因此,以动画人物为主体的示范朗读,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观察与倾听上,迅速提升了示范的作用。
2.情境理解。
《咏鹅》这首古诗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前基础好的同学早已熟读成诵,但是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却十分浅薄,机械的诗意理解只能是“蜻蜓点水”,而动画产生的情境却生动地再现了古诗内容。
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欣赏中就理解了诗意,领悟到了诗情。
快乐读书吧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
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于是在教学中,我注重将图片观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实际阅读中选择阅读书目(图画书和拼音读物)和阅读方式(亲子共读和借助拼音阅读),并且适当推荐了低年级适合阅读的图画书。
一系列教学活动,既关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注重了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引,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并获得课外阅读带来的成长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