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控制ppt
合集下载
血透中心医院感染防控ppt课件
![血透中心医院感染防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5aef0c804d2b160b4ec0c3.png)
4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2010版
5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
YY0572---2015 2017年1月1日实施
6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液 YY0598---2015 2017年1月1日实施
7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处理设备常规控制要求
YYT1269---2015
8血液净化术语
GB精/选T13074---2009
血透中心医院感染防
控
------吕金
凤
精选
1
• 一 血透事件 • 二 血液透析室的工作特点 • 三 目前血液透析主要存在的消毒隔离问题 • 四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要点 • (一) 透析室的结构布局和基本设置与要求 • (二)人员的管理 • (三)设备的维护和消毒 • (四)环境的消毒和管理 • (五)医疗废物的处理
精选
17
(3) 软水器(树脂罐):通过离子装置去除水中钙镁(硬水综合征,恶心、 呕吐、头痛、发热、血压升高等),使水达到软化。
每周两次还原再生或离子交换树脂每次用后。 每年更换一次。
盐罐:加盐能保持树脂的活力和软化能力,加盐后水位不得低于2/3,严禁 使用工业盐及加碘盐。(因为碘对树脂具有长期破坏作用)
精选
4
二 血液透析室的工作特点 •1.血透兼具门诊、病房、急诊等多重工作性质,病人治疗周期长 •2.频繁进行有创性和侵入性操作,感染环节多 •3.长期血透,病人营养不良、 贫血抵抗力差易感染 •4.是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的聚集地 •5.是职业暴露高危科室和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管理科室
精选
5
三 目前血透室主要存在的消毒隔离问题 1 透析硬件设施不全,感染区与非感染区划分不清。 2 血液透析机未做到分区分机,血压计、听诊器未分区使用。 3 室内地面未做到分区清洁消毒。 4 “水处理设备和透析机独立运行档案”不规范,记录不全。 5 透析机的内、外消毒隔离措施落实不完全到到位。 6 医护人员的无菌技术(洗手、换手套、穿刺操作、导管护理等基础技术)未 按操作规范要求。 7 特殊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学病毒检查不到位。 8 院感管理小组流于形式自查不到位,记录空洞。
血液透析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
![血液透析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86676327284b73f24250c8.png)
5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现状(国外)
1994年5月18日,美国德克萨斯州某所血液透析中心20名患者中 14名(70%)查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最终通过基因测序的方法 找出感染源者,其在该中心进行9次血液透析治疗时未与其他患 者隔离
6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现状(国外)
美国CDC公布的数据显示 血液透析患者的年死亡率为23%,其中15%死于感染, 而死于败血症的占到10.9%。 许多有关门诊透析患者细菌感染的研究显示,每月0.63%~1.7% 的患者发生菌血症,1.3% ~7.2%发生血管通路感染(伴或不伴 菌血症)
17
血液透析的医院感染规范管理
一、建筑布局与要求 二、环境管理要求 三、制定医院感染相关制度并落实 四、病人管理 五、工作人员的管理 六、物品及废弃物的管理 七、透析机消毒 八、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监测 九、透析用水和透析液质量管理 十、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相关感染预防 十一、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报告与处置
14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 标准操作流程和工作流程未建立 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普遍) 管理制度未落实,医务人员职责不清 文件、资料管理不善 医院感染监测不到位:无记录(空气、桌面、机器、水处理) 监督不力,执行力差
15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
9
安徽省血透导致丙肝事件
1、安徽霍山血透病人复检28人确认感染丙肝病毒; 2、安徽安庆30余名血透病人感染丙肝病毒; 3、安徽“丙肝事件”寿县16人感染; 4、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再陷“丙肝门”; 5、安徽淮南“丙肝事件”; 6、安徽寿县再现“丙肝事件”;
…….
10
血液透析与感染控制医学PPT课件
![血液透析与感染控制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250026a8114431b90dd863.png)
水处理) 监督不力,执行力差
制度与监督管理的缺失!!!
14
引起医院感染主要因素
手卫生
无菌操
作
交叉
环境
感染
抗菌 素
病人个 体
15
建立血液透析中心的规范化管理
卫生部下发的三个规范:
《卫生部关于对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实行执业 登记管理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0】32号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卫医政发
操作与手卫生
手卫生的时刻
快速手消毒剂
29
病原体的传播路径
患者或周围物品
医护人员
另一个患者或物品
乙肝病毒室温可存活7天:透析室止血钳、剪刀、透析器固定器、门把手表面 有HBsAg
丙肝病毒常温可存活16小时,有人在透析操作护士手上测到丙肝病毒。
30
肥皂含菌浓度:1×106-7个/g
ICU护士的手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45
医院感染控制:感染监测
医务人员感染监测及防范
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乙肝和丙肝 标志物监测。对于乙肝阴性的工作人员建议注 射乙肝疫苗。
锐器伤的处理流程:
局部紧急处理
填表并上报 早期预防用药:24H内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4H内
HIV预防用药等。
46
3
血液透析病人感染死亡比例(北京市)
年份
感染死亡 排位
2004
10.8% 第三位
2005
12.0% 第三位
2006
24.3% 第二位
2007
15.1% 第三位
美国CDC公布的数据显示
血透患者年死亡率为23%,其中15%死于感染:10.9%死于败
制度与监督管理的缺失!!!
14
引起医院感染主要因素
手卫生
无菌操
作
交叉
环境
感染
抗菌 素
病人个 体
15
建立血液透析中心的规范化管理
卫生部下发的三个规范:
《卫生部关于对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实行执业 登记管理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0】32号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卫医政发
操作与手卫生
手卫生的时刻
快速手消毒剂
29
病原体的传播路径
患者或周围物品
医护人员
另一个患者或物品
乙肝病毒室温可存活7天:透析室止血钳、剪刀、透析器固定器、门把手表面 有HBsAg
丙肝病毒常温可存活16小时,有人在透析操作护士手上测到丙肝病毒。
30
肥皂含菌浓度:1×106-7个/g
ICU护士的手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45
医院感染控制:感染监测
医务人员感染监测及防范
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乙肝和丙肝 标志物监测。对于乙肝阴性的工作人员建议注 射乙肝疫苗。
锐器伤的处理流程:
局部紧急处理
填表并上报 早期预防用药:24H内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4H内
HIV预防用药等。
46
3
血液透析病人感染死亡比例(北京市)
年份
感染死亡 排位
2004
10.8% 第三位
2005
12.0% 第三位
2006
24.3% 第二位
2007
15.1% 第三位
美国CDC公布的数据显示
血透患者年死亡率为23%,其中15%死于感染:10.9%死于败
血透室院感培训课件ppt
![血透室院感培训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c12ef5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5.png)
培训效果评估计划
评估目标
了解培训效果,发现问题,持续改进。
评估内容
员工理论知识测试、实操技能考核、满意度调查等。
评估方式
考试、问卷调查、观察等。
05
血透室院感案例分析
案例一:血透室院感爆发事件
总结词
血透室院感爆发事件是指在一个血透室内,由 于某种原因导致多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
。
01
02
事件起因
手卫生方法
手卫生监督与考核
培训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步骤 ,包括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手部消毒剂 。
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监 督和考核,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04
血透室院感培训计划
新员工培训计划
培训目标
确保新员工了解血透室院感防控 的基本知识、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提高对院感的重视程度。
案例三:透析液配制操作不规范引发院感事件
总结词
透析液配制操作不规范引发院感事件是指在进行透析液 配制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透析液被污染的情况 。
事件起因
透析液配制过程中,如未按规定进行清洁消毒、未按规 定进行水质检测等操作不规范行为所致。
感染类型
常见感染类型包括败血症、肺部感染等。
患者情况
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情况各异,但均在接受透 析治疗后出现感染症状。
血透室是医院内专门为需要进 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提供服务的 场所。
血透室院感发生原因
患者免疫系统受损
血液透析患者通常免疫系统受损,容易感染 病原体。
医疗操作中接触病原体
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可能直接接触患者的 血液和体液,从而传播病原体。
频繁接触医疗设备
血液透析过程中需要频繁接触医疗设备,如 透析机、管道等,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血液透析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
![血液透析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b19f5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a.png)
血液透析室应定期对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污染。
04
预防措施与建议
提高医护人员防控意识
0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血液透 析感染防控培训,提高其对感
染风险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02
严格执行手卫生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严 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包括洗手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等。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和技 能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控 制的重视程度和操作技能水平。
完善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体系
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推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研究
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和感染控制的认识和 配合度,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情绪。
课件内容概述
01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现状和 危害
02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常见类 型和原因
03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预防和 控制措施
课件内容概述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 监测和报告制度
血液透析室环境清洁 和消毒管理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和防 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课件内容概述
血液透析机和水处理系统的维 护和消毒
02
01
经验总结
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采用先进 的血液透析设备和水处理系统、加 强医护人员培训和考核是预防血液
透析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启示一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血液透析医院感 染防控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
,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启示二
医护人员应增强感染防控意识,自 觉遵守手卫生、消毒隔离等规定, 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04
预防措施与建议
提高医护人员防控意识
0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血液透 析感染防控培训,提高其对感
染风险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02
严格执行手卫生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严 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包括洗手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等。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和技 能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控 制的重视程度和操作技能水平。
完善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体系
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推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研究
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和感染控制的认识和 配合度,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情绪。
课件内容概述
01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现状和 危害
02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常见类 型和原因
03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预防和 控制措施
课件内容概述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 监测和报告制度
血液透析室环境清洁 和消毒管理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和防 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课件内容概述
血液透析机和水处理系统的维 护和消毒
02
01
经验总结
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采用先进 的血液透析设备和水处理系统、加 强医护人员培训和考核是预防血液
透析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启示一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血液透析医院感 染防控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
,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启示二
医护人员应增强感染防控意识,自 觉遵守手卫生、消毒隔离等规定, 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培训ppt课件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dec9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3.png)
01
根据患者血管条件和透析需求,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如动静
脉内瘘、中心静脉导管等。
穿刺点选择与保护
02
选择易于固定和保护的穿刺点,避免在关节、瘢痕等部位穿刺
,减少感染风险。
定期评估血管通路功能
03
定期评估血管通路的功能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确保
透析顺利进行。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培 训ppt课件
目录
•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概述 • 血液透析设备操作规范 •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防控措施 • 医务人员手卫生与职业防护 • 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要求 • 监测与报告制度建立及执行 • 培训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计划
01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是指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医院内感 染,包括血液透析机、透析液、血管通路及医护人员操作等因素引起的感染。
建立手卫生监督考核机制,确保 手卫生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宣传与推广
通过宣传栏、海报等多种形式, 推广手卫生知识,营造良好氛围
。
05
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要求
血液透析室环境清洁标准
01
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 持空气流通。
02
地面、桌面、仪器表面 等物体表面每日湿式清 洁2次,保持干燥、无尘 、无血迹。
03
透析液和透析器的使用
医护人员在进行血液透析操作前,必须严 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包括手卫生、 戴帽子、口罩、穿无菌衣等。
使用符合标准的透析液和透析器,确保产 品质量可靠,减少污染风险。
环境清洁与消毒
医疗废物处理
保持血液透析室环境清洁,定期对空气、 地面、物表等进行消毒处理,降低感染风 险。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控制PPT课件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b0dc1d31126edb6f1a10e2.png)
指完全植入血管内装置皮下袋的感染性积液;常有袋 上方部位触痛、红斑或硬结;自发的破裂或引流,或 表面皮肤的坏死,有或无伴随血流感染的发生。
隧道感染(tunnel infection)
自导管出口部位2cm内,沿皮下隧道导管路径的触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红斑和硬结,可有或无伴发血流感染。
出口部位感染(exitsite infection)
◆透析机连接下水道入口处则需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消 毒。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医疗废物。
◆透析结束后处理回冲生理盐水,使血液透析器中的 残留血液返回患者体内。
◆患者脱离透析管路后,用剩余的生理盐水反复循环 冲洗血液透析器数分钟。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规程 建立每日透析消毒处置工作记录
16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巨绅胞病毒cmveb病毒ebv肝炎相关病毒ttv弓形虫结核18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复用间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复用间隔离透析治疗间区与门治疗用品相对固定工作人员隔离透析治疗间区与门治疗用品相对固定工作人员20配备具有从业资质护士长和护士
◆血源感染传播模式
◆感染控制标准预防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感染患者隔离措施
◆医院设置血液透析室经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后开展工作。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建立合理治疗流程
◆制定严格接诊制度实行患者实名制管理。
◆建立登记及医疗文书管理加强信息管理。 ◆建立良好医患沟通机制维护患者权益。 ◆建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确保质量和安全。 ◆按照规定使用和管理医疗器材、消毒药械、医疗用品等。 ◆透析设备建立档案、日常维护,保证正常运行。 ◆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分类处理。
隧道感染(tunnel infection)
自导管出口部位2cm内,沿皮下隧道导管路径的触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红斑和硬结,可有或无伴发血流感染。
出口部位感染(exitsite infection)
◆透析机连接下水道入口处则需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消 毒。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医疗废物。
◆透析结束后处理回冲生理盐水,使血液透析器中的 残留血液返回患者体内。
◆患者脱离透析管路后,用剩余的生理盐水反复循环 冲洗血液透析器数分钟。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规程 建立每日透析消毒处置工作记录
16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巨绅胞病毒cmveb病毒ebv肝炎相关病毒ttv弓形虫结核18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复用间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复用间隔离透析治疗间区与门治疗用品相对固定工作人员隔离透析治疗间区与门治疗用品相对固定工作人员20配备具有从业资质护士长和护士
◆血源感染传播模式
◆感染控制标准预防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感染患者隔离措施
◆医院设置血液透析室经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后开展工作。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建立合理治疗流程
◆制定严格接诊制度实行患者实名制管理。
◆建立登记及医疗文书管理加强信息管理。 ◆建立良好医患沟通机制维护患者权益。 ◆建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确保质量和安全。 ◆按照规定使用和管理医疗器材、消毒药械、医疗用品等。 ◆透析设备建立档案、日常维护,保证正常运行。 ◆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分类处理。
血透室院感防控PPT课件
![血透室院感防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7d5a6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e.png)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血透室院感防控--工作人员与病人的管理
.
1
CONTENTS
1
工作人员
2
病人
.
2
工作人员管理
LOREM IPSUM DOLOR
.
3
特点:类型多
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人员类 型多,涉及专业复杂,包括医学、 护理、工程、后勤、康复、营养 等均与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相关。
.
16
血透室病人四大类
1 新导入透析病人 2 急诊透析病人 3 规律透析病人 4 暂离中心后重返的透析病人
.
17
新导入透析病人
新导入的透析病人一般是相对可控的群体,在开始进人 规律透析治疗之前,完成全面身体检查,必须进行血清病毒 微生物检测,交代相关注意事项。透析病人要从就诊、抽血、 化验结果全程进行监控,避免出现替代抽血现象。建议抽血、 血标本送检、化验结果阅读、存档均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场所 完成,由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全程监控。
.
7
注意事项:
• 1.当护理人员感到身体不适,可能存在感冒、发热、腹泻 等疑似感染症状时,建议在进入透析室工作之前,通过电 话、口头叙述、身体检査等途径和方法,及时接受医生的 检査和诊断,以判断是否能够正常出勤和胜任工作。
• 2.特别是有可能感染结核、流感、诺如病毒等具有严重、 传染性强或少见特点的疾病时,必须慎重对待,及时阻断 传染源。
.
12
护理人员管理要求:
进行穿刺、压迫止血、导管的使用、创口换药: 在进行穿刺、压迫止血、导管的使用、创口换药等操作,
可能会出现血液进溅时,建议穿着一次性的防水衣或塑料围 裙、医用口罩、护目镜或者防护面罩
.
血透室院感防控--工作人员与病人的管理
.
1
CONTENTS
1
工作人员
2
病人
.
2
工作人员管理
LOREM IPSUM DOLOR
.
3
特点:类型多
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人员类 型多,涉及专业复杂,包括医学、 护理、工程、后勤、康复、营养 等均与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相关。
.
16
血透室病人四大类
1 新导入透析病人 2 急诊透析病人 3 规律透析病人 4 暂离中心后重返的透析病人
.
17
新导入透析病人
新导入的透析病人一般是相对可控的群体,在开始进人 规律透析治疗之前,完成全面身体检查,必须进行血清病毒 微生物检测,交代相关注意事项。透析病人要从就诊、抽血、 化验结果全程进行监控,避免出现替代抽血现象。建议抽血、 血标本送检、化验结果阅读、存档均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场所 完成,由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全程监控。
.
7
注意事项:
• 1.当护理人员感到身体不适,可能存在感冒、发热、腹泻 等疑似感染症状时,建议在进入透析室工作之前,通过电 话、口头叙述、身体检査等途径和方法,及时接受医生的 检査和诊断,以判断是否能够正常出勤和胜任工作。
• 2.特别是有可能感染结核、流感、诺如病毒等具有严重、 传染性强或少见特点的疾病时,必须慎重对待,及时阻断 传染源。
.
12
护理人员管理要求:
进行穿刺、压迫止血、导管的使用、创口换药: 在进行穿刺、压迫止血、导管的使用、创口换药等操作,
可能会出现血液进溅时,建议穿着一次性的防水衣或塑料围 裙、医用口罩、护目镜或者防护面罩
.
2024年度-血液透析院感培训ppt课件
![2024年度-血液透析院感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1094b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4.png)
定期对血液透析室进行空气消毒,保持空气清新
14
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01
02
03
04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 禁忌症,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药敏试 验结果等,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使用抗菌药物时应遵循“能口 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滴”的
原则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15
提高患者免疫力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与饮食指导
05
06
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27
培训方式与周期
培训方式
线上+线下结合,包括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
培训周期
每季度一次,每次2-3天
28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评估方式
考试、问卷调查、实践操作考核等
评估标准
考试成绩合格、问卷调查满意度高、实践操作规范熟练
改进措施
针对评估结果,对培训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加强实践操作培训,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同时,建立定期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需求和意见,不断完善培训计划和 内容。
血液透析院感培训ppt课件
1
目录
• 血液透析院感概述 • 血液透析院感危险因素 • 血液透析院感防控措施 • 血液透析院感监测与报告 • 血液透析院感应急处置 • 血液透析院感培训与教育
2
01
血液透析院感概述
3
定义与重要性
血液透析院感定义
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因 接触医疗环境、医务人员、医疗 设备等而引发的感染。
重要性
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力低下,易感 染,院感防控至关重要,关乎患 者生命安全。
4
血液透析院感现状
01
14
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01
02
03
04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 禁忌症,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药敏试 验结果等,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使用抗菌药物时应遵循“能口 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滴”的
原则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15
提高患者免疫力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与饮食指导
05
06
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27
培训方式与周期
培训方式
线上+线下结合,包括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
培训周期
每季度一次,每次2-3天
28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评估方式
考试、问卷调查、实践操作考核等
评估标准
考试成绩合格、问卷调查满意度高、实践操作规范熟练
改进措施
针对评估结果,对培训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加强实践操作培训,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同时,建立定期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需求和意见,不断完善培训计划和 内容。
血液透析院感培训ppt课件
1
目录
• 血液透析院感概述 • 血液透析院感危险因素 • 血液透析院感防控措施 • 血液透析院感监测与报告 • 血液透析院感应急处置 • 血液透析院感培训与教育
2
01
血液透析院感概述
3
定义与重要性
血液透析院感定义
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因 接触医疗环境、医务人员、医疗 设备等而引发的感染。
重要性
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力低下,易感 染,院感防控至关重要,关乎患 者生命安全。
4
血液透析院感现状
01
血液透析院感培训知识ppt课件
![血液透析院感培训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73ad52af1ffc4ffe47ac80.png)
12
• 2 病人管理 • 对于空气传播的感染,病人病情允许,应为病人佩戴口罩。 • 感染病人做好消毒隔离措施,梅毒阳性病人及HIV阳性病人转专科医 院治疗,肝炎病人在指定的区域和机器接受治疗。在机器上有标识。 • 3 访客管理 • 病人家属在等待室等候,请勿进入血透室,请保持周围环境整洁、安 静、请勿吸烟、随手关门,有事请按门铃或与血透室护理站联系。 • 血透病人从病员通道进入血透室,工作人员从员工通道进入血透室。 • 限制非科内工作人员进入血透室。
18
19
8
• 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制度,开展环境卫 生学监测和感染病例监测。发现问题时,应当及时分析原 因并进行改进;存在严重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透析工作 并进行整改。 • 医疗机构发生经血液透析导致的医院感染暴发,应当按照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9
第二部分
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
第一部分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3
• 血液透析室应当加强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建立 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科学设置工作流程,降 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 血液透析室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 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 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要求。 • 血液透析室应当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辅助区域包括 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工作区域包括透析治疗区、 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 区;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当设置复用间。
16
• 7 废物管理 – 处理废物与排泄物时医务人员及卫生员应做好自我防护,如乳胶 手套、口罩防止体液接触暴露和锐器伤。 – 废物按照《废物处理制度》处理。 – 室内盛装废物的容器应保持清洁,及时更换。
血透室医院感染防控要点解析PPT课件
![血透室医院感染防控要点解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0e0f6cf705cc1754270977.png)
2010-2014年 62.07% 10.34%
6.89% 10.34% 10.34%
吕文律,等.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1; 20(3):227
11
应加强血透室感染控制与管理
血液透析感控的政策法规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试行)》卫医政发〔2010〕32号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卫医政发〔2010〕35号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卫医管发〔2010〕15号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卫生部 2010年7月13日 《丙型肝炎病毒(HCV-RNA)检测结果转阴患者血液透析管理方案》
• 是控制感染最简单、有效、方便、经济的方法 • 治疗中应严格执行 • 监测
✓ 透析室工作人员每年至少有一次手部微生物 的采样
✓ 卫生手消毒后细菌总数应≤10cfu/cm2
是目前血透室执行最差的环节!!
33
手卫生:什么情况下要洗手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直接接触每位病人前后,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
感染是老年透析患者最主要死亡原因
10
汤颖,钟一红,丁小强等.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1; 27(6):409
血透感染死亡患者感染部位分布
肺部感染 血行感染 (不包括CABSI)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 胆道及消化道感染 皮肤及淋巴感染
1998-2008年 77.59% 10.34%
5.17% —
有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复查
• 2析01的6年432例月患1者7-1中9日,又陕陆西续省发专20现家16组9例年确。5诊截月丙至事肝2月感件2染5日病,例镇26安例县,医疑院似血病液例透5 人,待复检5江例苏,待东排台查血7例液透析患者丙肝爆发事件
4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控制PPT课件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6f1a8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0.png)
面消毒
对血液透析室内的物体表面,如 桌面、椅背、门把手等,应定期 进行擦拭消毒,减少微生物污染
04 患者管理与教育 宣传工作
患者筛选标准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01
明确血液透析适应症和 禁忌症,确保患者安全
02
严格执行筛选流程,包 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等环节
03
定期对筛选标准进行评 估和更新,以适应临床 需求变化
注意事项
治疗前需评估患者病情和凝血功能,选择合适透析器和透析 方式;治疗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透析机运行情况, 及时处理并发症;治疗后需做好患者护理和设备消毒工作, 防止交叉感染。
02 医院感染概述及 危害性
医院感染定义及分类
医院感染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由 于感染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医院感 染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 发病的病人。
适应症与禁忌症分析
适应症
包括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或 毒物中毒、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和 酸碱平衡失调等。
禁忌症
相对禁忌症包括严重出血或凝血 功能障碍、严重低血压或休克等 ;绝对禁忌症为颅内出血和颅内 压升高等。
操作流程规范及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规范
包括患者准备、设备准备、穿刺与引血、透析治疗、回血与 下机等步骤,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透析治疗规范。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控制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血液透析基本概念与原理 • 医院感染概述及危害性 • 消毒灭菌技术在血液透析中应用 • 患者管理与教育宣传工作 • 监测评估体系建立与完善工作 • 总结回顾与未来发展规划
01 血液透析基本概 念与原理
血液透析定义及目的
血液透析定义
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体外循环方式,将体内血液引入透析机中,在人工肾(透 析器)中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同时纠正电 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治疗方法。
对血液透析室内的物体表面,如 桌面、椅背、门把手等,应定期 进行擦拭消毒,减少微生物污染
04 患者管理与教育 宣传工作
患者筛选标准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01
明确血液透析适应症和 禁忌症,确保患者安全
02
严格执行筛选流程,包 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等环节
03
定期对筛选标准进行评 估和更新,以适应临床 需求变化
注意事项
治疗前需评估患者病情和凝血功能,选择合适透析器和透析 方式;治疗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透析机运行情况, 及时处理并发症;治疗后需做好患者护理和设备消毒工作, 防止交叉感染。
02 医院感染概述及 危害性
医院感染定义及分类
医院感染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由 于感染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医院感 染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 发病的病人。
适应症与禁忌症分析
适应症
包括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或 毒物中毒、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和 酸碱平衡失调等。
禁忌症
相对禁忌症包括严重出血或凝血 功能障碍、严重低血压或休克等 ;绝对禁忌症为颅内出血和颅内 压升高等。
操作流程规范及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规范
包括患者准备、设备准备、穿刺与引血、透析治疗、回血与 下机等步骤,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透析治疗规范。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控制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血液透析基本概念与原理 • 医院感染概述及危害性 • 消毒灭菌技术在血液透析中应用 • 患者管理与教育宣传工作 • 监测评估体系建立与完善工作 • 总结回顾与未来发展规划
01 血液透析基本概 念与原理
血液透析定义及目的
血液透析定义
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体外循环方式,将体内血液引入透析机中,在人工肾(透 析器)中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同时纠正电 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治疗方法。
PPT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PPT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f6e5e0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6.png)
建立完善的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监测 体系,包括患者感染情况、医护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环境清洁度等方面的 监测。
定期对监测数据和质量控制指标进行 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 应措施加以改进。
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指标,如消 毒效果监测、无菌物品合格率等,确 保血液透析室各项感染防控措施得到 有效落实。
风险预警系统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血液透 析患者感染风险预警系统,实现
实时监测和自动预警。
04
持续改进
定期对风险预警机制进行评估和 改进,提高预警准确性和响应效
率。
05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 事件处理流程
发现与报告制度
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
通过定期的环境监测、患者监测和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潜 在的感染风险。
医疗废物处理
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对使用过的透析器、管路等 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03
血液透析室消毒隔离 技术
空气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
使用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照射,有效杀死空气中的细菌和病 毒。
臭氧消毒
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对空气进行 消毒。
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消毒 隔离、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等,以 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血液透析室人员培训制度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血液透析相关知 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 业素养和操作技能。
血液透析室设备管理制度
对血液透析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和校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减 少故障和感染风险。
PPT血液透析室医 院感染管理知识培 训
目 录
•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概述 •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 血液透析室消毒隔离技术 •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风险评估与监测 •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事件处理流程 • 提高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策略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培训PPT通用课件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培训PPT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36c9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4.png)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培 训PPT通用课件
目录
•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概述 • 血液透析设备操作规范 •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防控措施 • 血液透析室环境管理要求 • 血液透析相关感染案例分析 • 培训总结与展望
01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是指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医院内感 染,包括血液透析设备、环境、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身等因素引起的感染。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发生多例导 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感染原因
导管维护不当,手卫生执行不到 位
处理措施
加强导管维护培训,提高手卫生 依从性,加强环境清洁消毒
处理措施
严格执行透析机消毒程序,采用 一次性透析器,加强患者筛查和
隔离
感染原因
透析机消毒不彻底,患者之间共 用透析器
案例二
某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丙肝病 毒交叉感染
选用合格的透析液和置换液,并按照 规范进行配制和使用,避免污染和交 叉感染。
手卫生和个人防护用品使用
强化手卫生意识
医护人员应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在接触患者前后、进 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污染物品后等时刻进行手消毒。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应正确佩戴口罩、帽子、手套等 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管理
医院应建立健全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确保用品的质量 、数量和使用安全。同时,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 高其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
04 血液透析室环境管理要求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及改进
01
02
03
空气质量监测指标
包括温度、湿度、PM2.5 、细菌总数等。
目录
•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概述 • 血液透析设备操作规范 •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防控措施 • 血液透析室环境管理要求 • 血液透析相关感染案例分析 • 培训总结与展望
01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是指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医院内感 染,包括血液透析设备、环境、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身等因素引起的感染。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发生多例导 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感染原因
导管维护不当,手卫生执行不到 位
处理措施
加强导管维护培训,提高手卫生 依从性,加强环境清洁消毒
处理措施
严格执行透析机消毒程序,采用 一次性透析器,加强患者筛查和
隔离
感染原因
透析机消毒不彻底,患者之间共 用透析器
案例二
某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丙肝病 毒交叉感染
选用合格的透析液和置换液,并按照 规范进行配制和使用,避免污染和交 叉感染。
手卫生和个人防护用品使用
强化手卫生意识
医护人员应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在接触患者前后、进 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污染物品后等时刻进行手消毒。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应正确佩戴口罩、帽子、手套等 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管理
医院应建立健全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确保用品的质量 、数量和使用安全。同时,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 高其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
04 血液透析室环境管理要求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及改进
01
02
03
空气质量监测指标
包括温度、湿度、PM2.5 、细菌总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感染( )
自导管出口部位2内,沿皮下隧道导管路口部位感染是指出口部位2内的红斑、硬结和(或) 压痛;可能伴有其他感染征象或症状,例如 发热或出口部位溢脓,可有或无伴发的血流感染。 微生物学的出口部位感染是指导管出口部位的渗出物中培养出微生物,可有或无伴发的血流感染。
导管定植( ) 导管顶部、皮下导管部分或导管腔的定量或半定量培养有微生物显著生长≥103。患者表现为血透时 接通血路后不久即有寒颤、发热。
静脉炎() 导管出口部位出现硬结或红斑,发热和疼痛或压痛。 袋感染( )
指完全植入血管内装置皮下袋的感染性积液;常有袋上方部位触痛、红斑或硬结;自发的破裂或引 流,或表面皮肤的坏死,有或无伴随血流感染的发生。
血液透析机大致可以分为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和透析液供给系统两部分。 血液监护警报系统(血路:体外循环通路): 包括血泵、肝素泵、动静脉压监测和空气监测等。 透析液供给系统(水路:透析液通路): 包括温度控制系统、配液系统、除气系统、电导率监测系统、超滤监测和漏血监测等。 电路:微电脑技术控制监测电路
水处理是将自来水中的微粒、细菌、离子和微生物去掉,提供高纯度水供透析使用。 水预处理:包括过滤、软化、活性炭吸附和微过滤 水净化系统:包括反渗、去离子和超滤 水储存和供给系统:包括水箱、亚微过滤和管道输送系统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控制ppt
◆血液透析(),临床意指血液中的一些废物通过半渗透膜利用物质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原理来移除 血液中过多的代谢废物〈尿毒、肌酸、磷、钾〉和水份,并补充体内所不足的钙和重碳酸,以达到净 化血液、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目的。
◆透析原理:血液透析是靠机器调配整压力将水份移出血液中,腹膜透析则是利用灌入的葡萄糖所产 生的渗透压而將血液中的水份移除。
工作人员更衣室 办公室等
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 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 污物处理区、复用间
隔离透析治疗间(区) 专门治疗用品
相对固定工作人员
①由肾脏病专业主治医生以上人员负责,具有从业资质医师从事日常工作。 ②长期血管通路建立手术须由二级以上医院具有相应资质医生进行。
①配备具有从业资质护士长和护士。护士配备根据透析机和患者数量及透析布局等合理安排,最 多同时负责 5~6 台/护士透析机操作及观察。 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血液透析机及各种血液透析通路的护理、操作;透析中定期巡视 患者,观察机器运转情况,做好透析记录。
血液透析疗法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血液透析中心内发生的感染已逐渐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其发病率 高……..
病人方面
①存在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缺陷,对感 染易感性增加; ②营养不良、重度贫血,常需使用各种血 制品; ③透析病人血管通路如动静脉内瘘、留置 导管等容易感染。
透析方面
①透析器及管路复用消毒不彻底,血透机 未定期消毒
过滤\加温\除气 A、B液配透析液 电导度\温度\漏血
◆透析器是血透的心脏部件,它的性能决定透析效果。
◆透析器由透析膜及其支撑结构组成,血液及透析液在透析膜两侧反向流动,借由膜孔完成 溶质和水的交换。
◆常用空心纤维型,其由数以千计的空心纤维捆成一束,固定于透析器两端。血液由空心纤 维内经过,透析液以相反方向在纤维外流动。
2
内瘘感染多因透析穿刺污染所致,如穿刺针不洁、皮肤消毒不严、拔针后压迫止血敷料污染及操 作人员违反无菌操作等引起。
动静脉内瘘早期感染局部有红、肿、热、痛,有时伴内瘘闭塞,严重时会有发热、寒颤、全身不适等症状,血 培养阳性,甚至发生败血症、骨髓炎等。有少数患者动静脉内瘘感染处化脓,脓肿破溃时甚至发生大出血,直 接造成生命危险。
②透析液及水处理系统污染 ③医务人员对感染及其预防控制规范认识
不足,操作时的污染。
1
在透析开始后不久即出现畏寒、战栗、高热者。
①透析管道冲洗不净,残留福尔马林或消毒不彻底; ②透析器装置灭菌时间不够或透析槽中细菌繁殖产生内毒素; ③透析中输血、输液反应; ④控制系统故障或动静脉穿刺部位感染。
可立即给异丙嗪25或杜冷丁25肌内注射,反应严重时应中止透析。
3
导管留置时间 感染率随留置时间延长呈线性上升。 导管留置部位 及出口皮肤出汗及解剖位置有关,感染发生率股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置管。 局部危险因素 皮肤完整性、卫生情况、敷料透气性、伤口出汗、鼻腔与皮肤葡萄球菌定植、导管使用出口 护理和管理不当等均有关。 全身危险因素 免疫抑制状态、糖尿病、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和高铁蛋白血症等均有关。
①>20台透析机应配备1名,<20台透析机本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兼任②需要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③具备机械、电子学及一定医疗知识,熟悉主要设备性能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负责日常维护 及设备运行情况登记、透析用水和透析液质量监测。
医务人员每年至少培训1次,新进人员上岗前培训至少6小时,培训内容包括:
◆合理的手卫生技术 ◆个人安全防护设施 ◆血源感染传播模式 ◆感染控制标准预防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感染患者隔离措施
◆透析时间:长期血液透析需3次/周、4-6小时/次。
血液透析机
血路 (体外循环通路)
水路 (透析液通路)
动脉血路管 静脉血路管
血
电路 (微电脑技术控制监测)
液
透
析
系 统
血室(半透膜) (8000-15000根中空纤维)
组
成
透析器
空心纤维透析器
水室
(外壳及血室之间间隙)
水处理
反渗水预处理系统 透析液配制系统 透析液监测系统
血流感染( ) 输液相关血流感染是指从输液和经皮肤采集的血培养出一致的微生物,无其他确定的传染源。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配置血管内装置患者的细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和至少有1次外周静脉血培养阳性,感染 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寒颤和低血压) 和无明显的其他血流感染源(除导管之外)。
4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艾滋病病毒() 巨细胞病毒() 病毒() 肝炎相关病毒() 弓形虫 结核 细菌 寄生虫
◆医院设置血液透析室经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后开展工作。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建立合理治疗流程 ◆制定严格接诊制度实行患者实名制管理。 ◆建立登记及医疗文书管理加强信息管理。 ◆建立良好医患沟通机制维护患者权益。 ◆建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确保质量和安全。 ◆按照规定使用和管理医疗器材、消毒药械、医疗用品等。 ◆透析设备建立档案、日常维护,保证正常运行。 ◆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分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