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专业技术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34b3b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0.png)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2)掌握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3)学会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2)采用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运用讨论法,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安全生产;(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及作用2. 汽车检测设备的分类与使用方法3. 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技巧4. 典型汽车故障案例分析5.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及作用;(2)汽车检测设备的分类与使用方法;(3)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技巧;(4)典型汽车故障案例分析。
2. 教学难点:(1)汽车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2)汽车故障诊断的技巧;(3)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
四、教学方法1. 实验实践法:通过实验室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 案例分析法:精选典型汽车故障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增进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汽车检测设备、故障诊断仪、示波器等;2. 教学案例:精选典型汽车故障案例;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课件,辅助教学;4. 教材与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六、教学进程1. 课时安排: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安排:(1)第1-4课时:介绍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及作用;(2)第5-8课时:讲解汽车检测设备的分类与使用方法;(3)第9-12课时:学习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技巧;(4)第13-16课时:分析典型汽车故障案例;(5)第17-20课时:探讨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41599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9.png)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教案第一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应用实例。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教学资源教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课件: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案例资料: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应用实例。
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作用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的探讨情况。
第二章: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2.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分类和功能。
掌握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了解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发展趋势。
2.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分类和功能。
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发展趋势。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分类和功能。
采用实验演示法,展示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发展趋势。
2.4 教学资源教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课件: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分类和功能。
实验设备: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
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分类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汽车故障诊断方法3.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故障诊断方法的分类和原理。
掌握常见汽车故障诊断方法的操作步骤。
了解汽车故障诊断方法的发展趋势。
3.2 教学内容汽车故障诊断方法的分类和原理。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3课程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3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65e9c389eb172ded63b756.png)
诊断参数、诊断参数标准和诊断周期的概念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步骤
2.2汽车故障诊断分析方法诊断参数和诊断标准
一、诊断参数
1、诊断参数及其分类
诊断参数:表征汽车、总成及机构技术状况的参数
分类:
⑴工作过程参数:功率、油耗、制动距离等
⑵伴随过程参数:发热、声响、振动、气味等
⑶几何尺寸参数:气缸间隙、自由行程、车轮定位参数等
极限标准:即将失去工作能力时所对应的诊断参数值
3.诊断周期
诊断周期指两次诊断之间汽车的行驶里程。
⑴最佳诊断周期
如太短:浪费
如太短:错失维修良机
⑵诊断周期的确定
CZ /CX
CZ-----完成计划检测诊断和维护的费用
CX-----完成计划外小修的费用
不同构件的故障率---取故障率最大的作依据
不同系统的重要性---安全可靠为主,经济性为辅
指诊断对象的技术状况参数从初始值变化到极限值的过程中,诊断参数值与技术状况参数值一一对应。
⑶稳定性
是指用同一测试系统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其多次测量值具有的一致性程度。即重复性,重复性好,汽车诊断参数的就越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大小。换言之,随机误差大,则测试结果的稳定性(重复性)就差。
二、诊断参数标准
1.诊断参数标准的类型
⑴国家标准
GB、GB/T
⑵行业标准
JB、SY、JT/T
⑶地方标准
⑷企业标准
2.诊断参数标准的组成汽来自各项诊断参数的标准,一般都应包括:初始标准值、极限标准值和许用标准值。
初始标准:无故障的新车、大修车的诊断标准
许用标准:无需维修可继续行驶时诊断参数的允许界线值。当超过许用标准时,即使还能用也要修,否则故障率上升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教案(发动机部分)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教案(发动机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988247b981c758f5f61f67af.png)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一体化教程》教案1主讲教师:任广文2015年5月5日2课题项目一汽车故障诊断基础知识教学课时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故障的类型及特点。
2、了解汽车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规律。
3、掌握汽车故障的诊断原则和诊断方法。
4、认识常用检测诊断仪器和设备。
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汽车常见故障现象。
2、能够熟练运用故障诊断方法分析汽车故障。
3、能够认识和正确使用常用检测诊断仪器和设备。
3教学重点汽车故障的诊断方法教学难点汽车故障的产生原因及规律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汽车构造及技术使用等相关知识教学方法任务驱动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学视频、图片等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提出问题汽车在运行过程会有哪些常见故障?如何诊断故障?导入新课任务一汽车故障及其规律一、汽车故障及特征汽车故障指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
它包括汽车不能行驶,功能不正常或个别性能指标超出规定技术标准。
如发动机不能起动,动力不足等。
汽车的使用条件十分复杂,形成故障的因素也多种多样,要准确地判断汽车故障,必须首先了解其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内在和外表的特征,并根据这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观察实物现场演示了解认识汽车故障现象。
通过提问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探究新知深化目标实物展示视频并进行现场操作演示,仔细讲授些症状迅速找出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并加以排除。
虽然汽车故障症状错综复杂,但根据实践经验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如表1-1所示。
二、汽车故障的分类汽车故障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故障,有不同的特点。
故障的类型和特点见表1-2所示。
三、汽车故障产生的原因1、工作条件恶劣2、设计制造缺陷3、使用维修不当4、燃料、润滑油选用不正确5、管理方面的问题四、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汽车故障变化规律是指汽车的故障率随汽车行驶里程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认真观察引发思考认真听讲仔细领会通过观察加深理解5。
汽车维修与诊断技术专业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优秀教案范本
![汽车维修与诊断技术专业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优秀教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51d629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f.png)
汽车维修与诊断技术专业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优秀教案范本【引言】汽车维修与诊断技术专业是为了培养具备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能力的专业人才,以满足汽车行业对高素质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本教案范本将以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为主题,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的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的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
【教学内容】1.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1 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概述1.2 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1.3 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的常用方法2.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的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2.1 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常用工具介绍2.2 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常用设备介绍2.3 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实际操作演练【教学方法】本教学将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结合实际案例和图表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有效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既包括课堂小测试和作业评价,也包括实际操作的技能考核和团队合作评价。
通过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发挥情况,确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
【教学总结】汽车维修与诊断技术专业是培养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人才的重要专业,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范本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汽车行业对高素质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
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教案
![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987a6158fafab069dc0290.png)
《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教案
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26bf7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e.png)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案第一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2. 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内容:1.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2.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作用和意义,以及发展历程和现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定义、作用和意义的学习情况。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第二章:汽车检测设备及原理教学目标:1. 熟悉常见的汽车检测设备及其功能。
2. 掌握汽车检测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 了解汽车检测设备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 常见汽车检测设备及其功能。
2. 汽车检测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 汽车检测设备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常见汽车检测设备的功能、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实践操作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操作,让学生亲手操作检测设备,加深对设备原理和操作方法的理解。
教学评估:1. 实验室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汽车检测设备及原理的学习情况。
第三章:汽车故障诊断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2. 了解汽车故障诊断的常用工具和仪器。
3. 学会运用故障诊断方法进行汽车故障的诊断和分析。
教学内容:1. 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2. 汽车故障诊断的常用工具和仪器。
3. 故障诊断方法在汽车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常用工具及仪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汽车故障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故障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和分析。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cb172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6.png)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1.1 汽车检测技术的意义和发展1.2 汽车诊断技术的原理和方法1.3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汽车维修行业中的应用第二章:汽车检测设备及使用2.1 汽车检测设备的分类和功能2.2 常用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2.3 汽车检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第三章:汽车主要部件的检测与诊断3.1 发动机的检测与诊断3.2 变速器的检测与诊断3.3 制动系统的检测与诊断3.4 转向系统的检测与诊断第四章:汽车故障诊断方法与技术4.1 故障诊断方法概述4.2 故障诊断技术的基本步骤4.3 故障诊断常用工具和设备第五章:汽车故障案例分析与诊断5.1 汽车故障案例的收集与整理5.2 汽车故障案例的分析与诊断方法5.3 汽车故障案例的解决策略与经验总结第六章:发动机检测与诊断技术6.1 发动机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6.2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诊断技术6.3 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修复第七章:变速器检测与诊断技术7.1 变速器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7.2 自动变速器诊断与修复技术7.3 手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修复第八章:制动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8.1 制动系统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8.2 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技术8.3 制动系统安全性能的提升与维护第九章:转向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9.1 转向系统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9.2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技术9.3 转向系统舒适性与稳定性的优化第十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综合训练10.1 综合训练的目的与意义10.2 综合训练的内容与方法10.3 综合训练的评估与反馈第十一章: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11.1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1.2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修复11.3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检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第十二章:新能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12.1 新能源汽车概述及其检测需求12.2 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检测方法12.3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修复案例分析第十三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维修中的应用13.1 汽车维修中检测与诊断的重要性13.2 汽车维修流程中检测与诊断的具体应用13.3 汽车维修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第十四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14.1 智能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4.2 数据分析在汽车检测与诊断中的应用14.3 未来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创新方向第十五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实训项目15.1 实训项目的设计与目标15.2 实训项目的实施与指导15.3 实训项目的评估与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的全套教案,涵盖了从概述到实训项目的各个环节。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dbe23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4.png)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
2. 掌握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检测流程。
3. 学习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汽车维修质量。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1.1 汽车检测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汽车检测设备及分类1.3 汽车检测标准及法规2. 发动机检测2.1 发动机功率检测2.2 发动机排放检测2.3 发动机润滑油分析3. 传动系统检测3.1 手动变速器检测3.2 自动变速器检测3.3 驱动桥检测4. 制动系统检测4.1 制动系统基本原理4.2 制动器间隙检测4.3 制动效能检测5. 电子控制系统检测5.1 电子控制单元(ECU)检测5.2 传感器检测5.3 执行器检测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故障诊断方法。
2. 实践教学:安排实验室实践操作,使学生熟悉检测设备的使用和检测流程。
3. 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论文,拓宽知识面。
四、教学条件1. 教室:配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2. 实验室:具备汽车检测设备,如测功机、排放分析仪、制动试验台等。
3. 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籍。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外阅读笔记等。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室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设置理论考试和故障诊断案例分析题,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6. 行驶系统检测6.1 车轮动平衡检测6.2 四轮定位检测6.3 悬挂系统检测7. 转向系统检测7.1 转向系统基本原理7.2 转向机检测7.3 转向助力系统检测8. 电气系统检测8.1 电气系统概述8.2 发电机检测8.3 起动机检测9. 冷却系统检测9.1 冷却系统概述9.2 冷却液检测9.3 散热器检测10. 综合诊断案例分析10.1 汽车常见故障类型及诊断方法10.2 故障树分析法10.3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七、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使学生掌握行驶系统、转向系统、电气系统和冷却系统的检测方法及故障诊断技巧。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ab90a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0.png)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学生能够掌握汽车故障诊断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常见的汽车故障问题。
二、教学内容1.引入:介绍汽车故障的危害和重要性。
2.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方法和步骤。
4.实例分析:使用故障诊断仪器对汽车进行常见故障的检测和诊断。
5.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来介绍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践操作: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故障诊断仪器,让学生亲身体验故障诊断与检测的过程和方法。
四、教学流程1.引入(15分钟)a.通过举例说明汽车故障对驾驶和出行的危害,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b.讲解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0分钟)a.讲解汽车故障的原因和分类。
b.介绍故障诊断仪器的种类和作用。
c.介绍故障诊断与检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实例分析(30分钟)a.准备一辆故障汽车,使用故障诊断仪器进行故障检测。
b.分析检测结果,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
4.总结与反思(15分钟)a.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
b.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思考和体会。
五、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包含了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内容。
2.故障诊断仪器:用于实际操作进行故障检测和分析。
六、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
2.实践操作:对学生进行实操考核,完成对一辆故障汽车的故障检测和诊断。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和实操操作,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方法和原理。
同时,通过引入和总结的环节,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一体化教学教案 第十四周2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一体化教学教案 第十四周2](https://img.taocdn.com/s3/m/5313246a10a6f524cdbf856e.png)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名称实训操作汽车车身控制模块BCM诊断与检测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对象17级中汽班课时80分钟设计者游来昆一、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1、学会使用维修手册。
2、掌握解码器、万用表的标准和检测方法。
3、了解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的作用。
4、学会检测车身控制模块电路方法,诊断故障并排除。
重难点重点:学会检测车身控制模块电路方法,诊断故障并排除。
难点:了解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的作用。
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的作用及故障诊断方法能力目标:学会运用万用表、解码器检测车身控制模块BCM,诊断并排除故障德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的行为。
三、教学资源教案、教材、PPT、实训车辆、制作屏幕、任务工单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明确任务(20分钟)1.复习前面知识点2.领取工作任务3.组合小组成员,推选组长、安全员4.听取任务要求5.明确评价标准和要求6.加入“雨课堂”1.考勤,宣讲安全与课堂纪律2.抽取学生提问,巩固学习前面知识点3.安排班级分组,确定组长4.安排任务工单,讲解任务要求5.提出评价标准和要求,并在雨课堂发布1.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2.目标导向(对任务明确,更具针对性)3.开设雨课堂任务驱动目标导向雨课堂信息收集(20分钟)1.结合任务工单,头脑风暴思考需要收集的资料的内容2.向老师进行咨询所需信息3.做好资料收集的记录1.引导学生搜索任务所需资料2. 点拨学生知识点的理解3. 归纳学生提问4. PPT讲授,解答学生提问1.视频播放(自主学习,观察分析资料内容)2.小组协助,头脑风暴(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思考创造能力)3.雨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头脑风暴引导分析雨课堂任务实施(90分钟)1.头脑风暴小组讨论制定任务实施方案2.按照决策流程进行实施3.过程遇到问题及时请教老师4.完成任务,进行总结1.组织学生进行观摩教师示范操作2.引导学生进行任务构架梳理,学习操作3.指导学生规范操作4.雨课堂内进行相关内容1.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实践、分析、动手能力)2.实践操作(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中获得创新和思维能力)3.教师过程指导小组合作头脑风暴实践运用雨课堂总结评价(20分钟)1.小组互相进行实训观摩,进行讨论2.小组自评3.小组互评4.听取老师评价,进行记录5.反思工作过程,选取优秀操作人员6.填写评价表1.组织学生进行实操展示并互相观摩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3.组织学生进行互评4.进行各小组点评,汇总成绩,提出表扬和鼓励,三全育人教育5.总结知识要点,给出学习建议1.总结点评(对操作要领、容易出错处,提出合理建议)2.教学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思考,找到差距,弥补不足)3.拓展创新(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在社会活动中能创新立意)归纳教学教学评价表结束整顿(10分钟)1.记录作业,认真完成;2.整理场地卫生环境3.下课礼仪4.关闭电器设备1.布置作业,提出要求;雨课堂发布下节课工作页2.安排学生进行车间卫生环境整理3.监督教室电器设备关闭4.下课礼仪1.素养锻炼(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2.思想品德(养成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的行为)三全育人五、学业评价本次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以学习目标为导向,围绕实训过程设计评价要点,讲授、理解教材和PPT、操作示范,学会使用维修手册,掌握解码器、万用表的标准和检测方法,了解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的作用,学会检测车身控制模块电路方法,诊断故障并排除,侧重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评价方式。
(完整版)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教案
![(完整版)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2ba00bfd0a79563d1e729d.png)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课程名称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课时2序号1授课班级汽修057日期06-09-01教学方式讲授课题第 1 章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基础任课教师主要内容1. 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
2. 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
3.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基础理论。
目的通过本次课的讲授,使学生了解汽车诊断参数、熟悉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
为排除发动机故障打下基础。
要求掌握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
重点难点本次课的重点是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
复习提问1、汽车故障的概念、组成。
2、汽车故障的分类。
小结本次课主要讲解了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以及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
作业1 、分析汽车零部件的磨损规律。
2 、分析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
3 、解析汽车故障、汽车故障诊断、汽车检测技术。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课程名称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课时2序号2授课班级汽修057日期06-09-08教学方式讲授课题第 2 章化油器式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检测任课教师主要内容1 、发动机不能发动的综合诊断2 、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检测。
目的通过本次课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发动机不能发动的综合诊断和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检测,为排除发动机不能发动故障打下基础。
要求掌握发动机不能发动的综合诊断和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检测。
重点难点本次课的重点是点火系高低压故障的诊断与检测。
复习汽车故障诊断的概念及规律提问汽车故障?汽车故障诊断?汽车检测技术?小结本次课主要讲解发动机不能发动的综合诊断和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检测。
作业1 、如何诊断发动机不能发动故障?2 、如何诊断发动机点火系的故障?3 、如何检查普通桑塔纳点火控制器和霍尔传感器?教师课时授课计划课程名称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课时2序号3授课班级汽修057日期06-09-15教学方式讲授课题第 2 章化油器式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检测续任课教师主要内容1 、发动机不能发动供给系故障诊断及检测。
2 、发动机不能发动机械故障诊断及检测。
汽车故障诊断教案
![汽车故障诊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36a02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e.png)
汽车故障诊断教案教案标题:汽车故障诊断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学习使用常见的汽车故障诊断工具和设备。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汽车故障的能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汽车故障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是否有遇到过汽车故障,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包括故障现象的描述、故障原因的分析和故障解决方案的确定。
2. 解释常见的汽车故障诊断工具和设备,如汽车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多用途扫描工具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几个实际的汽车故障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供他们解决问题的机会。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辆模拟故障的汽车和相应的诊断工具。
2. 让学生根据故障现象进行诊断,并尝试解决故障。
3. 监督和指导学生的操作,确保他们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
五、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诊断结果和解决方案。
2.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汽车故障诊断知识和技能。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汽车故障的观察和分析。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他们对故障原因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2. 提供一份简单的问答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汽车故障诊断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更多的汽车故障诊断知识和技能。
2.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修理厂或与汽车技术专家进行交流,了解实际的汽车故障诊断过程。
备注: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教学阶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教案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2f4d5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4.png)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教案教案标题: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汽车故障的诊断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解决汽车故障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概述a. 汽车故障诊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b. 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 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工具和设备a. 汽车故障诊断仪的种类和功能b. 常用的汽车故障诊断设备和工具3. 汽车故障的常见类型和诊断方法a. 发动机故障的诊断方法b. 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c. 电气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d. 燃油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e. 悬挂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4. 汽车故障诊断实践a.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汽车故障诊断案例分析b. 学生利用故障诊断仪和工具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教学方法:1. 授课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2.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汽车故障诊断和修复。
3.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和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评估方法:1.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的观察和记录。
2. 学生完成的案例分析报告和实际操作报告的评估。
3. 学生的小组合作表现和团队报告的评估。
教学资源:1.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教材和参考书籍。
2. 汽车故障诊断仪和相关工具设备。
3. 汽车故障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案例。
教学时长: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建议安排为10-12个课时。
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厂,了解实际的汽车故障诊断和修复过程。
2.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汽车故障诊断技能竞赛,提高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
3.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科研项目和实践项目,深入研究和应用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以上是针对《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教案》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建议,具体的教案编写还需要根据教学阶段、学生群体以及教学资源等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
《汽车故障诊断》教案教学设计
![《汽车故障诊断》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68305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8.png)
《汽车故障诊断》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汽车故障诊断》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汽车故障的分类和特征。
2.掌握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学会使用汽车诊断仪和故障码读取工具进行故障诊断。
4.提高对汽车故障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汽车故障的分类:分为机械故障、电气故障和系统故障三种类型。
2.汽车故障的特征:根据驾驶员的描述和故障现象,进行故障特征分析。
3.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括故障现象确认、故障原因分析、故障排除和故障修复四个步骤。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激发学生对汽车故障诊断的兴趣: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汽车故障现象和真实故障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介绍汽车故障的分类和特征: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机械故障、电气故障和系统故障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故障有初步的了解。
第二课时:1.介绍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案例分析,讲解故障现象确认、故障原因分析、故障排除和故障修复四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
2.示范使用汽车诊断仪和故障码读取工具进行故障诊断:讲师示范使用汽车诊断仪进行故障诊断,并讲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三课时:1.学生分组进行故障诊断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辆故障汽车和相关的诊断工具,根据教师提供的故障案例进行实际操作和诊断,锻炼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每组学生进行汇报和讨论:每个小组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进行汇报,讲解故障诊断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四课时:1.总结本次教学内容:讲师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故障诊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总结自己在故障诊断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评价:1.学生小组讨论和汇报的参与度和表现。
2.学生对故障诊断方法和步骤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学生对故障案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店或汽车制造厂,了解现代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汽车故障诊断与综合检测》电子教案 单元13 气门异响故障诊断与检测
![《汽车故障诊断与综合检测》电子教案 单元13 气门异响故障诊断与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485b63f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1.png)
气门异响故障排除 (1)气门漏气响
荷增加而增强,主要原因是在铰削气门座时,由于操作不当或气门导管 内孔磨损过甚,使气门座歪斜或气门间隙小,致使气门烧蚀引起气门关 闭不严而漏气响 气门间隙。
汽车故障诊断与综合检测
(2)气门敲击响
在发动机怠速运转时发生气门杆尾端与其驱动件之间发生连续不断的 敲击声,随转速增大而增强,发动机温度改变或断火时声响无变化。
《汽车故障诊断与综合检测》
第十三单元
发动机异响是指发动机在正常工作中发出的 超过技术文件规定的不正常的响声。发动机 异响分为气体与金属的冲击声响和金属与金 属之间的敲击异响两大类,其原因和故障部 位如下图。
汽车故障诊断与综合检测
汽车故障诊断与综合检测
(一) 影响发动机异响的主要因素 发动机异响与转速、负荷、温度、缸位、工作循环、润滑条件等多 种因素有关,异响部位不同,其振动区域、声调特征、伴随现象也 不相同。 1.转速 一般情况下,转速越高异响越严重。但高速运转时响声混杂,反而 不易于听诊,诊断异响应在响声最明显的转速范围内进行。异响部 位不同,响声最为清晰的转速范围也不相同。如:活塞敲缸响、活 塞销响、气门脚响等在怠速或低速时异响较为明显;连杆轴承响、 气门座圈响、气门烧损响、凸轮轴响等在中速时异响较为明显;而 曲轴轴承响、连杆轴承响、活塞环响等在稳定转速下运转时异响不 明显,急加速时较为明显。
4.润滑条件 若润滑不良,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异响均会明显加重。而 有些异响又会导致润滑条件进一步恶化,如曲轴主轴承异响和连 杆轴承异响,往往会造成机油压力过低、润滑不良。 5.缸位 单缸断火(断油)或复火(复油)时响声有明显变化的现象称为异响 上缸,即异响与缸位有关。如:连杆轴承响、活塞环响、因气缸 配合间隙过大造成的活塞敲缸异响等在单缸断火(断油)时响声减轻 或消失;活塞销窜出或松旷响、连杆轴承盖螺栓松动响、活塞因 裙部锥度过大造成的敲缸等,在单缸断火(断油)时响声明显加重; 曲轴主轴承响单缸断火(断油)时响声变化不明显,相邻两缸同时断 火(断油)时响声减轻或消失;气门脚等配气机构异响在单缸断火时 响声不变或变化不明显。 6.工作循环 发动机异响与工作循环有很大关系,尤其是曲柄连杆机构和配 气机构。一般曲柄连杆机构异响每工作循环发响2次,配气机构异 响每工作循环发响1次。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08054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3.png)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2)掌握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3)熟悉汽车故障诊断流程和常用诊断方法。
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操作汽车检测设备,进行实际车辆的检测;(2)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分析汽车故障,并提出相应的维修建议。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2)激发学生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1)汽车检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2)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2. 汽车检测设备及原理(1)常用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原理;(2)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汽车故障诊断流程及方法(1)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流程;(2)常用诊断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演示法:展示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实际操作过程;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际车辆的检测与诊断;4. 讨论法:分组讨论检测结果,分析故障原因,提出维修建议。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2. 设备:汽车检测设备、实际车辆;3. 工具:诊断工具、测量工具等。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2. 结果评价:评估学生的检测报告,判断其对故障诊断的掌握程度;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故障诊断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
3. 演示设备使用方法:展示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实际操作过程。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车辆的检测与诊断。
5.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检测结果,分析故障原因,提出维修建议。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教案(发动机部分)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教案(发动机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084e622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d.png)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教案(发动机部分)《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一体化教程》教案主讲教师:任广文2023年5月5日课题教学课时知识目标项目一汽车故障诊断基础知识1、了解汽车故障的类型及特点。
2、了解汽车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规律。
3、掌握汽车故障的诊断原则和诊断方法。
4、认识常用检测诊断仪器和设备。
教学目的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汽车常见故障现象。
2、能够熟练运用故障诊断方法分析汽车故障。
3、能够认识和正确使用常用检测诊断仪器和设备。
教学重点汽车故障的诊断方法教学难点汽车故障的产生原因及规律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汽车构造及技术使用等相关知识教学方法任务驱动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学视频、图片等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汽车在运行教学内容任务一汽车故障及其规律一、汽车故障及特征汽车故障指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1学生活动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过程会有哪些常见故障?如何诊断故障?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探究新知深化目标实物展示视频并进行现场操作演示,仔细讲授象。
它包括汽车不能行驶,功能不正常或个别性能指标超出规定技术标准。
如发动机不能起动,动力不足等。
汽车的使用条件十分复杂,形成故障的因素也多种多样,要准确地判断汽车故障,必须首先了解其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内在和外表的特征,并根据这观察实物现场演示了解认识汽车故障现象。
些症状迅速找出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并加以排除。
认真观察虽然汽车故障症状错综复杂,但根据实践经验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如表1-1所示。
二、汽车故障的分类汽车故障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故障,有不同的特点。
故障的类型和特点见表1-2所示。
三、汽车故障产生的原因1、工作条件恶劣2、设计制造缺陷3、使用维修不当4、燃料、润滑油选用不正确5、管理方面的问题四、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汽车故障变化规律是指汽车的故障率随汽车行驶里程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引发思考认真听讲仔细领会通过观察加深理解2机构的运行数据、波形等,为分析、判断技术状况提供定量依据,最终确定汽车故障的原因和部位的诊断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不能发动地 供给系和机械故障和怠速不良地故障诊断 及检测 .
提 问
1、如何确诊与诊断发动机不来油地故障?
2、如何调整普通桑塔纳怠速?
小 结
本次课主要讲解 发动机工作不良、加速不良、回火放炮、爆燃地故障诊断 及检测 .
作 业
1 、个别缸不工作地故障原因?如何诊断?
2 、名词解释:化油器回火 发动机爆燃
2 、 发动机不能发动 机械故障诊断 及检测 .
3 、发动机怠速不良地故障诊断 及检测.
目 地
通过本次课地讲授,使学生掌握 供给系和机械故障地 诊断及检测 ,熟悉 怠速不良地故障诊断 及检测 .
要 求
掌握 供给系和机械故障地 诊断及检测 ,熟悉 怠速不良地故障诊断 及检测 .
重点难点
本次课地重点是 供给系和机械故障 .
日期
06-09-14
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
课 题
发动机不能发动供给系机械故障诊断与排除
任课教师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实践
课时
3
序号
2
授课班级
汽修057
日期
06-09-07
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
课 题
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任课教师
主要内容
1 、 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现象.
2 、 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原因分析.
3 、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
目 地
要 求
掌握 汽车故障诊断地方法 .
重点难点
本次课地重点是 汽车故障地变化规律.
复 习
提 问
1、汽车故障地概念、组成.
2、汽车故障地分类.
小 结
本次课主要讲解 了汽车故障诊断地基本概念以及汽车故障地变化规律 .
作 业
1 、分析汽车零部件地磨损规律.
2 、分析汽车故障地变化规律.
3 、解析汽车故障、汽车故障诊断、汽车检测技术.
提 问
1 、不能发动地原因有哪些?
2、如何检测点火系故障?
小 结
本次课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结合,学习 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现象、分析总结故障原因,排除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 .
作 业
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报告.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实践
课时
3
序号
3
授课班级
汽修057
通过本次课边讲边练地学习,使学生掌握典型轿车 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诊断流程和步骤 .
要 求
掌握 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现象,学会分析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原因,会实际排除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 .
重点难点
本次课地重点 分析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原因,会实际排除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 .
复 习
汽车故障、故障诊断地概念、发动机不能发动地原因.
3 、怠速不良地故障类型?故障原因?如何调整普通桑塔纳怠速?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课时
2
序号
4
授课班级
汽修057
日期
06-09-22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第三节 发动机无力
任课教师
主要内容
1 、 发动机不能发动 供给系故障 诊断及检测 .
2 、 发动机不能发动 机械故障诊断 及检测 .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课时
2
序号
2
授课班级
汽修057
日期
06-09-08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第 2 章 化油器式发动机地故障诊断与检测
任课教师
主要内容
断与检测 .
目 地
通过本次课地讲授,使学生掌握 发动机不能发动地综合诊断和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检测 ,为排除 发动机不能发动 故障打下基础.
要 求
掌握 发动机不能发动地综合诊断和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检测 .
重点难点
本次课地重点是 点火系高低压故障地诊断与检测 .
复 习
汽车故障诊断地概念及规律
提 问
汽车故障?汽车故障诊断?汽车检测技术?
小 结
本次课主要讲解 发动机不能发动地综合诊断和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检测 .
作 业
1 、如何诊断发动机不能发动故障?
3 、发动机怠速不良地故障诊断 及检测.
目 地
通过本次课地讲授,使学生掌握 发动机工作不良、回火放炮地诊断,熟悉发动机加速不良、发动机爆燃地诊断
要 求
掌握 发动机工作不良、回火放炮地 诊断 ,熟悉 发动机加速不良、发动机爆燃地故障诊断.
重点难点
本次课地重点 发动机工作不良、回火放炮地故障 现象、原因、诊断 .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课时
2
序号
1
授课班级
汽修057
日期
06-09-01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第 1 章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基础
任课教师
主要内容
1. 汽车故障诊断地基本概念.
2. 汽车故障地变化规律.
3.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基础理论.
目 地
通过本次课地讲授,使学生 了解汽车诊断参数、熟悉汽车故障诊断地基本概念、掌握汽车故障地变化规律. 为排除 发动机 故障打下基础.
复 习
发动机不能发动地综合诊断和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检测 .
提 问
1、 如何区分诊断 发动机不能发动故障?
2、 如何检查桑塔纳点火控制器?
小 结
本次课主要讲解 发动机不能发动 供给系和机械故障和怠速不良地故障诊断 及检测 .
作 业
1 、如何确诊与诊断发动机不来油地故障?分析混合气过稀过浓地故障原因.
2 、如何检测汽缸压缩压力?标准是什么?并分析缸压过低、过高地原因.
3 、分析化油器回火和发动机爆燃地故障原因.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实践
课时
3
序号
1
授课班级
汽修057
日期
06-08-31
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
课 题
汽车故障诊断电化教学
任课教师
主要内容
1 、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
2 、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
3 、电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目 地
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直观熟悉汽车发动机、底盘、电系故障诊断地知识.
2 、如何诊断发动机点火系地故障?
3 、如何检查普通桑塔纳点火控制器和霍尔传感器?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课时
2
序号
3
授课班级
汽修057
日期
06-09-15
教学方式
讲授
课 题
第 2 章 化油器式发动机地故障诊断与检测续
任课教师
主要内容
1 、 发动机不能发动 供给系故障 诊断及检测 .
要 求
熟悉了解汽车发动机、底盘、电系故障诊断地知识.
重点难点
本次课地重点加强发动机、底盘、电系故障诊断地直观印象知识.
复 习
提 问
1 、何谓汽车故障?
2、 何谓汽车故障诊断?
小 结
本次课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结合,通过电化录像学习熟悉了解汽车发动机、底盘、电系故障诊断地知识.
作 业
汽车发动机底盘电系故障诊断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