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辟谷谷治病养生少吃延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辟谷谷治病养生现代最新科学研究少吃延年
九牧林医家导读:早在我国古代,就流行避谷养生与治病之法。最新科学研究发现证实,少吃40%可延寿20年。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推算,少吃40%可使人延寿20年。英国伦敦大学健康与老龄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一直都在寻找影响寿命的基因和生活方式,他们通过小鼠实验研究发现,小鼠的食量减少40%,其寿命可延长20%—30%。在狗和与人类享有60%共同基因的果蝇等动物身上,科学家们得出相类似结论。主导该研究的马修·派珀博士表示:“按照该比例推算,
人类少吃40%,可延长20年的寿命。”每天只吃六分饱,对心血管疾病、癌症、神经元退变等老年性疾病,有一定预防效果。
一、少吃乃至辟谷,是一种养生保健方法
医与道认为:少吃或辟谷,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尤其,现代人倒以为吃得越多越好的认知情况,如能选择少吃乃至辟谷,来调理身心,
的确是非常好的方法。
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等即不吃五谷,而是食气,接收心能量。过去,道家当做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而今,辟谷养生在指导师运用心能量来修养身心。方法简单,功效良好,
无副作用。
辟谷养生,即不进食物,只喝水,在身心放松作用下,调节全身身心,清除体内垃圾,排除体内毒素,培充人体正气,达到养生,开智,开发人
体潜能一种方法。
辟谷养生,有其充分的科学依据,不是单纯等于不吃饭。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衰老和疾病,主要是大肠里宿便的堆积和发酵,产生了毒素及有害物质。尤其现代人们吃得多,吃得杂,导致肠胃负担过重,通过辟谷养生在不吃食物状态下松脏腑负担,让肠胃充分休息,清除宿便和毒素,
达到养生、减肥、排毒、美容、调理身体疾病。
中医理论讲,人体有吸入清气的功能,也有排泄废物的通道,如排除粪、尿、汗、二氧化碳等,通常人们只用了排泄功能,而没有良好利用吸收清气来养生保健。正因为现代人体代谢不好,故产生了糖尿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糖、心脏病、血液病、脂肪肝、乙肝、糖尿病、心脑血管、肠胃病、大便干结、便秘、痔疮、妇科病、风湿类疾病、肥胖综合症、鼻炎、哮喘病、矽肺病、全身浮肿、口臭等病。
二、说说辟谷之术的起源与来历
辟谷之术,起于先秦,大约与“行气术”同时。据西汉司马迁所撰《史
记》,中就有关于辟谷的记载。
《史记·留侯世家》记述,留侯张良禀体多病,采用导引、辟谷等术疗疾并习练轻身之功。以后历代文献不乏记载。
《北史·李先传》载:“(李先)服气绝粒数十年,九十余,颜如少童。”
《宋史·陈抟传》载:“(陈抟)因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每寝处,多
百余日不起。”
集秦汉前礼仪论著的《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是为辟谷术最早的
理论根据。
《淮南子·地形》也有类似的记载。而《人间》还载有实例,如记述春秋时鲁国人单豹避世居深山,喝溪水,“不衣丝麻,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颜色。”是为史籍所载最早之辟谷实践者。
1973~1974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部《却谷食气》,论述练气功以却谷养生的理论与方法,则是现存汉前辟谷服气术最早的著作。有云:“去(却)谷者食石韦。首重、足轻、体轸,则昫(呴)炊(吹)之,视利止。”意谓初行辟谷时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须用“吹呴”食气法加以克服。这里将辟谷与行气联在一起,和《庄子·刻意》将行气与导引联在一起一样,似皆表明此三术在先秦时最初存在的状态,即表明它们之出现是大体同时的。
道教创立后,承袭此术,修习辟谷者,代不乏人。《汉武帝外传》载,东汉方士王真“断谷二旬有余,肉色光美,徐行及马,力兼数人”。
《后汉书·方术传》载:“(郝)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曹植《辩道论》载郗俭善辟谷事,谓曾“躬与之寝处”以试之,“绝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也”。曹操招致的方士群中,甘始、左慈、封君达、鲁
女生等皆行辟谷术。
东晋道士葛洪反对单行辟谷可致仙的观点(主张择仙术之善者而兼习之,尤其必修金丹),认为单行辟谷可成仙是行气家“一家之偏说”,但
并不怀疑辟谷术的健身延年效果。他在《抱朴子内篇杂应》中说:“余数见断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轻色好。”并举出具体例子以证之:三国吴道士石春,在行气为人治病时,常一月或百日不食,吴景帝闻而疑之,“乃召取鏁闭,令人备守之。春但求三二升水,如此一年余,春颜色更鲜悦,气力如故。”又“有冯生者,但单吞气,断谷已三年,观其步陟登山,担
一斛许重,终日不倦。”
《魏书·释老志》载,北魏道士寇谦之托言太上老君授以导引辟谷口诀,弟子十余人皆得其术。又谓东莱道士王道翼隐居韩信山,断谷四十余年。
《云笈七签》卷五载,孙游岳“茹术却粒,服谷仙丸六十七年,颜彩轻润,精爽秀洁。”《南史·隐逸传》载,南岳道士邓郁“断谷三十余载,唯以涧水服云母屑,日夜诵大洞经。”陶弘景“善辟谷导引之
辟谷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北史·隐逸传》称陈道士徐则“绝粒养性,所资唯松术而已,虽隆冬冱寒,不服棉絮”。
《旧唐书·隐逸传》载,唐道士潘师正居嵩山二十余年,“但服松叶饮水而已”。其徒司马承祯亦传其辟谷导引服饵之术。
《宋史·隐逸传》载,宋初道士陈抟居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宋史·方技传》载,赵自然辟谷“不食,神气清爽,每闻火食气即呕,唯生果,清泉而已”。柴通玄“年百余岁,善辟谷长啸,唯饮酒。”史籍、道书所载,不胜枚举。可知从汉至宋,辟谷
术在道教内一直十分流行。
三、避谷养生要不要讲究方法
辟谷养生,不是单纯避开五谷杂粮,不吃饭,而是一些方法,如吞气,吸收自然能量,清气,大自然精华之清气,通过腹部吸收,快速清除人体内的垃圾,毒素、提高消化吸收能力,使阴阳平衡,改善脾胃消化功能,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脂肪分解,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服气辟谷,即以服气与辟谷相配合,以服气为基础,吞服灵气,达到辟谷目的。饥时渴时饮清水,服气之初,可渐减食物,日日减食,递减十日全断。一般不主张强行辟谷,待服气功深,自然断谷。具体方法见于诸家气法书,如《抱朴子内篇·杂应》篇载,即有食十二时气法,食岁星气法,食六戊精气法,思神食气法等。
调经辟谷,运用中医经络原理,疏通任、督二脉及对十二经络,及相关脉络、穴位的刺激,采用疏通人体经络通道,将自然能量,采自然精华之气,吸入体内,即进入不饥不渴的辟谷状态。
服药辟谷,即用服食药物以代替谷食。药方甚多,有取高营养而消化慢的豆、枣、胡麻(芝麻)、栗、酥、及茯苓、黄精、天门冬、术、人参、蜂蜜等配伍,制成丸膏,于断谷后口服一二丸,以代谷食。有取高营养而难消化之物配方,一顿饱餐后即绝谷,可辟谷很长时间。又有作美食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