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2 人民版必修2
秦收“泰半 之赋”
唐代诗人李绅作《古风(gǔfēng)二首》(又名《悯农二 首》)。其一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 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 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意义何在?结合所学知识说 明古代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
(2)材料反映(fǎnyìng)古代的生产力状况如何? (3)结合材料,你怎样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jīběn)结构与 特点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第一页,共18页。
一、 “神农(shén nónɡ)”的传
说 神农氏的塑像,肩披树叶,头 生双角(shuānɡ jiǎo),手捧 五谷。 《白虎通义》记载:“古之 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 ,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bùzú),于是神农因天之 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 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 之,故谓神农也”。
第二页,共18页。
我国古代农业(nóngyè)的起源和 地位
• 起源(qǐyuán) 七八千年前 黄河流域和长 江流域
¡地位
¡ ¡
最基本经济形式(xíngshì) 重大文明经济基础 (四大发明)
第三页,共18页。
二、从“刀耕火种(dāo gēng huǒ
zhòn1、g)耕”作到农“具以(nó牛ng田jù)”
第七页,共18页。
四、沉重(chénzhòng)的赋税和 力役
• 田亩(tiánmǔ)税(田赋)
1.赋税 • 人头税 (fùshuì) • 附加税…… :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
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40人民版PPT课件
早期农业(原始社会、夏商周)
1、原始农业的产生(距今1万年) 1)中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农业格局:南稻北粟(世界最早种植)
北方:黄河流域——旱地——粟麦 南方:长江流域——水田——水稻
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 格局?
气候不同,地理条件
半坡遗址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3)灌溉工具:
现代筒车
3)唐朝:筒车
4)宋代:水力高转筒车 、水转翻车 高转筒车
5)明清:风力水车
典型例题分析: 1.水利工具是农业进
步的基础,与图1相比, 图2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 进步之处在于( )
A.利用杠杆原理汲水方便省力
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C.灌溉时节省了人力 C
D.能够利用鼓风冶铁
历史必修② ——古今中外的经济史
中国 世界
古代
近代
现代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中国古代经济结构
1. 基本结构:
农业:农耕和家庭手工业一起并称中
国古代农业
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专业的民间作
坊手工业
商业:大小商人从事的买卖活动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早期农业
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千年不绝的山火”
文献记载
云南布朗族至今刀耕火种
“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 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
饶财。” ——《盐铁论》
刀砍草木 纵火烧荒 犁土播种 经常迁徙
2 、生产工具:
石、木、骨制农具:耒(lěi)耜(sì) 、石锄、石犁、石镰。 商周出现青铜农具(很少)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农耕时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共42张PPT)
耦犁→一牛挽犁 曲辕犁(特点)
第八页,共四十二页。
栏目 导引
模块一
二、古代(gǔdài)手工业的发展
1.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 2.主要行业:冶金(铜、铁、钢)、制瓷(青、白、彩)和丝 织(苏州、杭州)。 3.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晚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 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三种主要形态 ;明中后期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二页。
栏目 导引
热点聚焦•学以致用
模块一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热点问题
1.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战略定位 ,制定和出台(chū tái)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新 举措。2011年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的热议“十二五” 民生发展关键词:强农惠农、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中国古代农业,世界闻名,中国古代的重大(zhòngdà)文明成就 ,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农业和手工业存 在着密切关系: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 本特点。
第二十页,共四十二页。
栏目 导引
模块一
我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重要变化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 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 2.交易内容(nèiróng)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 品、奢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转向市 场。
栏目 导引
模块一
考情播报
1.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过程,主要生产工具的变迁 ,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jīběn)特点 2.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租佃关系的产生,中国 古代不同时期土地制度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
3.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1·1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ppt课件
(一)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农器篇
(二)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水利篇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
——田制篇
(一)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农
器篇
《白虎通》云:古之人民,
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用之天
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lěi sì),教民农业,神而化之, 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
——《农政全书校注·经史典故》
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
土地兼并,而无法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封建国家的性质决定
——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
材料二:在封建社会,由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
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从而使土地占有关系很不固定,
土地买卖盛行,这就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
No 一、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Image
淳安中学 洪秋昱
读农书 学农史 走进农耕文明
徐光启著(明) ,《农 政全书》共60卷,50多万
字,内容非常详尽。全书
共分为十二目。分别是农
本、农事、农器、水利、
田制、 树艺、蚕桑、蚕
桑广类、树植、牧羊、制
造、荒政。
——《农政全书导读》
一、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农政全书校注·田制》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田制篇
井田制 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
国有制度,井田制出 现于商朝,到西周时 已发展很成熟。
思考:井田制产生于什么时期?在此之后又确立什么新 的土地制度?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田制篇
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
国家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主体)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农器篇
(二)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水利篇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
——田制篇
(一)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农
器篇
《白虎通》云:古之人民,
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用之天
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lěi sì),教民农业,神而化之, 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
——《农政全书校注·经史典故》
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
土地兼并,而无法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封建国家的性质决定
——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
材料二:在封建社会,由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
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从而使土地占有关系很不固定,
土地买卖盛行,这就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
No 一、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Image
淳安中学 洪秋昱
读农书 学农史 走进农耕文明
徐光启著(明) ,《农 政全书》共60卷,50多万
字,内容非常详尽。全书
共分为十二目。分别是农
本、农事、农器、水利、
田制、 树艺、蚕桑、蚕
桑广类、树植、牧羊、制
造、荒政。
——《农政全书导读》
一、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农政全书校注·田制》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田制篇
井田制 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
国有制度,井田制出 现于商朝,到西周时 已发展很成熟。
思考:井田制产生于什么时期?在此之后又确立什么新 的土地制度?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田制篇
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
国家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主体)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历史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件ppt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历史发展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铁犁、牛耕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工具开始得到广泛应 用,农业生产逐渐向精细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
到了宋元明清时期,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逐渐成熟和完 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和农产品产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启示人们重视农业技术的创新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离不开当时人们对农业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创 新,这启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要重视技术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07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评价
历史评价
推动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 展。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所强调的精细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
,也适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02
对当前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所蕴含的科学管理和资源利用思想,对当前农
业生产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03
需要与现代科技结合进一步提高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需要与现代科技结合,进一步挖掘其潜力,提
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古代农民需要寻找一种更加 集约、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铁器、牛耕等生 产工具的出现也为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起源的影响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应用,使农业生产效率 得到了显著提高,从而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
03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演变
演变历程
起源期
早在秦汉时期,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就已经萌芽。当时,铁犁、牛耕等先进的生产工具 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业生产开始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共32张PPT)
2.特征
(1)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努力(积极性)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稳定性) (3)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分散性) (4)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封闭性) (5)农民赋役租税沉重,遇灾荒易贫困破产(脆弱性) (③6)生工产具目和的技为术生少活变和,交社税会,心自态给容自易足满足(落后性) (7)依赖土地,人口发展必然导致过度开垦(破坏性)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 踏歌椎敲过清明。”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越国、楚国等立国南方。 (2)秦朝统一后,通过灵渠加强中原与岭南的经济文 化交流。 (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大规模开发,南北经 济趋于平衡,为南移打下基础。 (4)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安史之乱的影响、江南 进一步开发等,使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5)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江 南地区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6)元明清,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南方经济领 先北方的格局稳定下来,元朝出现“南粮北调”、明清江 南工商业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等。
龙骨翻水车
唐朝时创制 筒车 ;
《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 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 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 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 争浴故相喧。
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出现 风力水车 。
二、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特征——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 产生: (1)背景: ①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很低, 土地 归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 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生产者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 处境如何?为什么?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农业起源:起源早,领先世界;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2)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3)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 (4)耕作技术: 精耕细作; (5)基本模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6)土地制度: 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导。
1、 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右 侧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 ( )
你我好比鸳鸯鸟
该戏词反映了什么经济形态? 比翼双飞在人间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
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 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男耕女织的封建小农经济 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 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1)春秋时期:垄作法 (2)西汉时: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
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 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魏晋以后到今天,基本沿用这种耕作技术
一、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耕作制度的发展
(1)两汉: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一年两熟制(稻麦轮 作),一年三熟制
★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江浙 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众李冰及 其子率修建,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 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
水
井渠法
坎儿井起源于
利
2000年前的汉代。特
工
点是利用地面坡度引 取地下水自流灌溉。
程
它既能解决在地表无
——
法开渠的问题,又能
减少明渠水在输送过
龙
程中的蒸发和渗漏。 该法很快就推广到甘
古代中国的经济.ppt
私田大量出现
②直接原因: A齐国管仲“相地 春秋时各国的 而衰征”
实际上承认了私田合 法化,促进土地制度
税制改革
B鲁国“初税亩”
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 化。
③其他原因 :由于战乱劳动力减少
战国时,各诸侯国通过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
制,肯定了土地私有制。(商鞅变法)
①大量公田被抛荒 C.表现: ②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2、条 件:
1)铁犁牛耕出现和普及; 2)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特 点
1)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一家一户)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精耕细作
4、弱点: 脆弱性
1)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2)封闭性:相互之间缺乏交往与合作
3)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
2、不利:
①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抗天灾人祸能力低。
②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顽固
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与多重盘剥
17
六、古代社会赋税制度
18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作用或影响
相地 而衰 征
春秋时 根据土地的数量和质量 期齐国 征税
承认土地私有
初税 亩
编户 制度
租调 制
春秋时 无论公田私田皆按亩纳 期鲁国 税
7
1.井田制:
(1)发展历程:始于商—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 除于战国
(2)实质: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是贵族土地所有制。
(3)主要内容(特点): 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8
(4)瓦解
A.时间: 瓦解——春秋时期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共36张PPT)
封建土地 私有制 地主土地制
(大部分土地)
农民土地制
出租给农民 农民向地主交租
农民自耕 向国家纳税
土地可以买卖
土地兼并
国家
农民
地主
兼并
土地兼并问题:
(1)产生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频繁
(2)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
★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
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 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
水利书籍
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 的建议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 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
关中:井渠法
井渠法的发明,是我国 古代一项独特的创举。 它既能解决在地表无法 开渠的问题,又能减少 明渠水在输送过程中的 蒸发和渗漏。井渠法很 快就推广到甘肃、新疆 一带水分容易蒸发的干 早地区。至今仍在新疆 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 用的坎儿井,就是在井 渠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改 进而成的。
——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
⑶构造的变化
直 辕 犁
曲 辕 犁
省力的同时控制耕地的深浅,提高耕地的质量。
犁的演进:
耒耜→ 石犁→青铜犁→铁犁→直辕犁→ 曲辕犁
农具革新
材质的变化:石、骨、木—青铜—铁 动力 的变化: 人力—畜力—自然力 结构的变化: 直辕—曲辕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思考:“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业耕作技术 没有革命性的进步”,这是为什么呢?
靠着老祖宗留下来的一座筒车,江西南康市龙岭镇下 棚、邱边等几个村的上千亩农田就能四季免费灌溉。
戽斗(宋元)
风力水车 (明清)
• 不利因素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精品PPT课件
1.商周:土地国有制、集体劳动
2.春秋战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 成
小农经济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结合课本内容思考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 主要因素有哪些?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 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 夏耘,秋获冬臧,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 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 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 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 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矣。
刀砍草木 纵火烧荒 犁土播种 经常迁徙
海南的刀耕火种
工具:耒耜
骨 耜
双齿木耒复原及使用方法示意图
3、商周时期
(1)工具:青铜农具的出现 木制的耒耜、石锄、石犁
(2)耕作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 沤制肥料、制虫灭害
(3)作物种类:粟 稻 黍 稷 麦 桑 麻 (4)影响:①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②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奠定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基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
构与特点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起农业生产的出现
1、中国农业的起源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
出土)
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
粟的国家。
2、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翻 车 复 原 图
人力和水力
筒车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
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原因:
根本: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直接: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 井田制,肯定了土地私有制.
“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 除井田,民得买卖……”
-------《汉书·食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白渠
漕渠
漕渠
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活学活用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
次第下倾于岸上……以溉稻田,日夜不
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
C 出现于(
)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C D.北宋
• 最能反映唐朝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是
☆思考: 《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 之勤”的记载;孔子的学生冉伯牛名耕,司 马耕字子牛,由此得出的历史结论确切的是
③隋唐时江东出现 曲辕,安犁装了 犁评 我国耕犁已相当 完善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定型 ,
一直为后世沿用。
时期 战国 汉朝 曹魏 唐朝 宋朝 明清
工程或工具
都江堰 漕渠、白渠、龙首渠
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都江堰建 于公元前三世 纪,是中国战 国时期秦国蜀 郡太守李冰及 其子率众修建 的一座大型水 利工程,是全 世界至今为止, 年代最久、唯 一留存、以无 坝引水为特征 的宏大水利工 程,至今仍发 挥巨大效益,
(3).原因: 1、铁犁牛耕的出现; 根本原因
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四时之间,亡日休 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 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加之土地兼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一、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本质上仍然属于小农经济。但其性质不同于以往
的小农经济。现在的小农经济土地是公有的,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38
中国的传统农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政治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经济方面:生产规模小,经济力量弱,发展缓慢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含蓄、保守的 思想文化方面: 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8
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5 6 7 8 9 0 1 2 3
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 5 6 7 8 9 10 11 0
鼠牛虎兔龙 蛇马 羊 猴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 公有制
奴隶社会 奴隶制土地 (商周) 国有制 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 (战国以来) 所有制
(土地私有 为主)
表现形式 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井田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主体) 土地国有制(如均田制)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21
4、水利事业的发展
22
李冰父子
23
无坝引水 自流灌溉
24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
郑国渠
25
坎儿井示意图
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 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齐 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 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它早 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出现雏 形。
26
戽(hù)斗是古代最 常见的提水器具, 在木桶、柳条筐系 上绳子,两人相对 而立,用手牵拉绳 子,从低处戽水上 岸。
34
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ppt课件演示文稿
个体经营 为主的农业经 2 .基本特点:以小农户 ___________ 营方式。 3. 经济收入,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证。 ②表现:各个朝代征收赋税的比率和数额有所不同, 泰半之赋 曾经有征收“_________”的时代。 ③作用:赋税的名目很多,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 财政收入 的主要来源。 王朝__________ (2)力役
肯定了土地的私人占有。 均田制 。 ③北魏到唐前期:曾经推行_________ (2)特点: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地租的形式, 剥削农民,土地高度集中。 (3)土地兼并 ①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 ②表现: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 土地高度集中。 ③危害:造成了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无数 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
②小农经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③封建政 府为保证税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5)评价 ①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是封建王朝主要的财政来源,是古代中国一切文 明成就的基础和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②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小农经济基本适 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日益 发展,小农经济逐渐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基本类型 男耕女织 (1)家庭手工业:“___________”,自给自足。 (2)田庄手工业:田庄是一个相当完备的微型社会, 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 农具和兵器修造等,田庄手工业生产是自然经济 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3)官营手工业 煮盐 、冶铁、铸钱、炼铜等行业。 ①政府垄断_______ ②生产是为了满足皇帝、贵族和官府所需。
5.水利技术 (1) 战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 郑国渠 _______ 。 井渠 王景 (2)两汉:关中农民创造了“_______”。 _______成 功治黄河。 (3)灌溉工具:隋唐五代时北方使用立井水车作为提 水灌溉工具;在长江流域,发明了高转_____ 筒车 灌溉 高处农田;宋代的水转翻车巧妙地利用水力为动力, 将水提升到高处田地;明清时期出现风力水车。
发达的古代农业 (共17张PPT)
封闭性 ②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盐铁外一般不必外求;
落后性
③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 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脆弱性 ④一旦发生天灾人祸,小农经济就会破产;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3)有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 等生产资料,具有积极性;
②小农经济经营规模很小,在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 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犁壁:翻土工具
一、耕作方式 西汉耧车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 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 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 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 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 自下。”
播种工具:耧车
一、耕作方式 ——隋唐时期曲辕犁
“进之则箭下,入地也 深;退之则箭上,入地也 浅。”
中国传统耕犁基本定型 耕作农业成熟的标志
③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的生产,顽固保持着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形态;
③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等,促进了小农 经济的发展;
④为保证封建政府财源和社会稳定)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 备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脆弱;
②封建地主阶级腐朽的统治和沉重的剥削,繁重的赋 税、徭役等;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耕作方式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生活方式:经常迁徙
松土工具:耒耜
一、耕作方式
(2)奴隶社会/商周—石器锄耕
石器耕锄作耕方法:石器锄耕
生活方式:定居
一、耕作方式 (3)封建社会:春秋战国铁犁牛耕
一、耕作方式 西汉耦犁、犁壁
西汉赵过:耦犁
②土地制度由国有转变为封 建土地私有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垦出来,私田增加,却不向国家交纳赋税; • b.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者减少; • c.税制改革,客观承认土地私有制加速井田制的
瓦解。(如鲁国“初税亩”,齐国“相地衰征”)
3.封建土地所有制
• 出现的根本原因:铁犁牛耕的应用,生产 力提高,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 特点:
• a.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地主土地 所有制”是主体。
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产品产量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
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奴隶主贵族 土地国有制
封建土地所 有制
井田制
君主私有土地(补充) 自耕农私有土地(附属) 地主私有土地(主体)
2.井田制:
• 时间:起于商,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 战国。
• 特点: • a.土地国有,实为国王所有; • b.贵族强迫奴隶/庶民集体耕作(千耦其耘),并
①关键部门以官营为主,管理严格; ②商业被看做“末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六 万象更新 五
畜
谷
兴
丰
旺
登
歌
庆
盛
太
世
平
五谷 :
黍
稷
麦
粟
稻
六畜 :
马
牛
羊
猪
狗
鸡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 土地制度;
•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时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人民众多,神禽农兽氏不足,于是肩神披农树因叶
天农之‘之耕神时,农神,出性(氏而分生别’化地炎年:。之之帝月男,利—:)—远使,《古民制白宜耒虎之耜头龙手通,,生颜捧义故教》双大五谓民角唇谷
家庭住址:宝鸡山洞
传说中“神农”及其后裔具有特殊地位,说明了什么?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农业在我国古代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
支配所有劳动产品;
• c.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 井田;
• d.分公田、私田,公田上劳动者集体耕作,庶民有 私田的使用权,向奴隶主贵族交纳贡物,但劳作 时以公田为先。
2.井田制:
• 瓦解:战国时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 瓦解原因: • a.生产力提高,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荒地被开
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2)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
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面对这种情况,请你为统治者想 想办法,该如何解决呢?
(3)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那当时的统治者又是如何做的呢?
统治者往往采取“均田”和“限田”的措施, 但
由于地主阶级是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封建 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所以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以为币用, 不识其始终。
汉景帝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民间俗语
说明农业的地位非常重要,占主导地位。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发展阶段 原始阶段 商周时期
耕作技术的变化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春秋战国 农用动力的革命; 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农具的变化 石、骨、木 石、骨、木 青铜农具(少)
铁制农具 (发达地区)
汉代 唐代
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西汉耦犁——东汉一牛挽犁 )
铁犁牛耕
铁农具数量大大增加, 出现曲柄锄、大镰、 镂车
曲辕犁
(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骨耜 石 斧
曲辕犁
铁制农具
耦犁(二牛抬杠)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1、水利工程——战国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封建国家、地主、农民之间的悯关农系诗
封国家
唐·李绅
轻 徭 薄
徭 役
兵
田
赋赋 税
人
役头
田 赋
地主
抑 制 兼(均田、春 秋限收种田)一万粒颗新的封子粟,。 并 四海无闲建国田,
赋
税
地
农夫犹饿家死。
租
自耕农
佃农
沦为
激化矛盾
农民起义
新的自耕农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导语解析
①立国之“本”
1、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与成就:②技术成熟、管理完备
③对世界贡献卓越
2、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形态: ①小农个体经营;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 ①农民的负担沉重;②土地私有制为主
4、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特点:
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
▪耕作技术: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原始社会)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
▪生产工具:石器
青铜器
(原始社会) (商周时期)
铁器
(春秋战国)
▪农业动力:人力
畜力
(春秋战国)
观察并寻找这头春秋青铜牛的特殊之处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请回答:图图一一和图二分别反图映二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 哪种方式更进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变革对我国农 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图一是石器锄耕,图二是铁犁牛耕,第二种方式更进步
课本各子目内容说明: 一、“神农”的传说——农业的起源和农业的地位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问题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赋税和徭役 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水利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
名名人人 事名形迹片象
古之人民皆中食国禽农兽肉业。的至始于祖神农,
地主私有土地(主体)
地主的土地有多种来源,如原来的公卿贵族占有“公 田”,将其转化为私有土地;也有立军功者,通过赏赐 获得大量土地,成为地主;第三种是一些人通过买卖获 得土地而成为地主。
4.土地兼并问题: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
(1)产生原因: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土地买卖的合法性
• b.广大农民只有很少的土地——“小农土地所有 制”是附属。
• c.封建政府和皇室直接控制的一部分——“封建 国家土地所有制”是补充。(北魏到唐前“均田 制”)
君主私有土地
指有宫廷有关部门掌管的那部分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 君主的私人开支。
自耕农私有土地
土地的所有者,但土地规模有限,只限一家人自己耕种。
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1、水利工程——战国
前 246 年 , 秦 王 嬴 政 采 纳 韩 国人郑国的建议在秦国开凿 郑 国 渠 。 全 长 300 余 里 , 成 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 渠道。
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1、水利工程——秦朝
灵渠中国广西境 内,于公元前214年凿 成通航,是世界上最 古老的运河之一,联 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 水系,为秦王朝统一 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 证。同时,有着“世 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 ”的美誉。
瓦解。(如鲁国“初税亩”,齐国“相地衰征”)
3.封建土地所有制
• 出现的根本原因:铁犁牛耕的应用,生产 力提高,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 特点:
• a.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地主土地 所有制”是主体。
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产品产量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
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奴隶主贵族 土地国有制
封建土地所 有制
井田制
君主私有土地(补充) 自耕农私有土地(附属) 地主私有土地(主体)
2.井田制:
• 时间:起于商,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 战国。
• 特点: • a.土地国有,实为国王所有; • b.贵族强迫奴隶/庶民集体耕作(千耦其耘),并
①关键部门以官营为主,管理严格; ②商业被看做“末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六 万象更新 五
畜
谷
兴
丰
旺
登
歌
庆
盛
太
世
平
五谷 :
黍
稷
麦
粟
稻
六畜 :
马
牛
羊
猪
狗
鸡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 土地制度;
•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时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人民众多,神禽农兽氏不足,于是肩神披农树因叶
天农之‘之耕神时,农神,出性(氏而分生别’化地炎年:。之之帝月男,利—:)—远使,《古民制白宜耒虎之耜头龙手通,,生颜捧义故教》双大五谓民角唇谷
家庭住址:宝鸡山洞
传说中“神农”及其后裔具有特殊地位,说明了什么?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农业在我国古代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
支配所有劳动产品;
• c.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 井田;
• d.分公田、私田,公田上劳动者集体耕作,庶民有 私田的使用权,向奴隶主贵族交纳贡物,但劳作 时以公田为先。
2.井田制:
• 瓦解:战国时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 瓦解原因: • a.生产力提高,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荒地被开
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2)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
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面对这种情况,请你为统治者想 想办法,该如何解决呢?
(3)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那当时的统治者又是如何做的呢?
统治者往往采取“均田”和“限田”的措施, 但
由于地主阶级是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封建 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所以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以为币用, 不识其始终。
汉景帝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民间俗语
说明农业的地位非常重要,占主导地位。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发展阶段 原始阶段 商周时期
耕作技术的变化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春秋战国 农用动力的革命; 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农具的变化 石、骨、木 石、骨、木 青铜农具(少)
铁制农具 (发达地区)
汉代 唐代
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西汉耦犁——东汉一牛挽犁 )
铁犁牛耕
铁农具数量大大增加, 出现曲柄锄、大镰、 镂车
曲辕犁
(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骨耜 石 斧
曲辕犁
铁制农具
耦犁(二牛抬杠)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1、水利工程——战国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封建国家、地主、农民之间的悯关农系诗
封国家
唐·李绅
轻 徭 薄
徭 役
兵
田
赋赋 税
人
役头
田 赋
地主
抑 制 兼(均田、春 秋限收种田)一万粒颗新的封子粟,。 并 四海无闲建国田,
赋
税
地
农夫犹饿家死。
租
自耕农
佃农
沦为
激化矛盾
农民起义
新的自耕农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导语解析
①立国之“本”
1、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与成就:②技术成熟、管理完备
③对世界贡献卓越
2、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形态: ①小农个体经营;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 ①农民的负担沉重;②土地私有制为主
4、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特点:
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
▪耕作技术: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原始社会)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
▪生产工具:石器
青铜器
(原始社会) (商周时期)
铁器
(春秋战国)
▪农业动力:人力
畜力
(春秋战国)
观察并寻找这头春秋青铜牛的特殊之处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请回答:图图一一和图二分别反图映二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 哪种方式更进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变革对我国农 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图一是石器锄耕,图二是铁犁牛耕,第二种方式更进步
课本各子目内容说明: 一、“神农”的传说——农业的起源和农业的地位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问题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赋税和徭役 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水利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
名名人人 事名形迹片象
古之人民皆中食国禽农兽肉业。的至始于祖神农,
地主私有土地(主体)
地主的土地有多种来源,如原来的公卿贵族占有“公 田”,将其转化为私有土地;也有立军功者,通过赏赐 获得大量土地,成为地主;第三种是一些人通过买卖获 得土地而成为地主。
4.土地兼并问题: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
(1)产生原因: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土地买卖的合法性
• b.广大农民只有很少的土地——“小农土地所有 制”是附属。
• c.封建政府和皇室直接控制的一部分——“封建 国家土地所有制”是补充。(北魏到唐前“均田 制”)
君主私有土地
指有宫廷有关部门掌管的那部分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 君主的私人开支。
自耕农私有土地
土地的所有者,但土地规模有限,只限一家人自己耕种。
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1、水利工程——战国
前 246 年 , 秦 王 嬴 政 采 纳 韩 国人郑国的建议在秦国开凿 郑 国 渠 。 全 长 300 余 里 , 成 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 渠道。
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1、水利工程——秦朝
灵渠中国广西境 内,于公元前214年凿 成通航,是世界上最 古老的运河之一,联 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 水系,为秦王朝统一 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 证。同时,有着“世 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 ”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