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5.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受到一个较大的外界干扰时,稳定性明显降低,身 体前后摆动幅度增大。为了减少身体摆动,使身体质心重
新回到双足范围内,人体通过髋关节的屈伸活动来调整身
体质心和保持平衡。
运动控制
跨步调节机制:当外力干扰过大,使身体的摇动进一步增
加,质心超出其稳定极限,髋调节机制不能应答平衡的变
化时,人体启动跨步调节机制,自动地向用力方向快速跨
感觉性共济失调时睁眼进行无困难,闭眼则发生障碍.
www.themegallery.com
协调功能评估-2
②指指试验
嘱患者伸示指、屈肘,然后 伸直前臂以示指触碰对面检
查者的示指。先睁眼做,后
闭眼做。若总是偏向一侧, 则提示该侧小脑或迷路有病 损.
www.themegallery.com
协调功能评估-3
体感受器收集身体各部位的空间定位及肌紧 张状态的信息,经深感觉传导通路向上传递
前庭系统
三个半规管感知躯体角加速度运动
椭圆囊、球囊(耳石器)感知瞬时直线加速
运动及与直线重力加速有关的头部位置改变 的信息经第四对颅神经进脑干
www.themegallery.com
感觉输入
适当的感觉输入,特别是躯体、前庭和视觉信息对平衡 的维持和调节具有前馈和反馈的作用
眼时维持某姿势稳定的过程,例如坐位和站位时平衡。
自我动态平衡 又称二级平衡,指在无外力作用下从一种姿势调
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平衡状态,例如行
走过程的平衡。
他人动态平衡 又称三级平衡,指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包括加
速度和减速度)当身体质心发生改变时,迅速调整重心和姿势, 保持身体平衡的过程。例如在行驶的汽车中行走。
分为56分,20分钟完成
检查工具包括秒表、尺子、椅子、小矮凳和台阶
0-20分:平衡功能差,患者需坐轮椅 21-40分:有一定平衡功能,需在辅助下步行 41-56分:平衡功能较好,独立步行 <40分,提示有跌倒的危险
Berg平衡量表测试
⒈由坐到站 ⒏站立位上肢前伸 ⒐站立位从地上拾物
www.themegallery.com
静态平衡测试
Basic Balance Master®
ERBE:Balance
SMS: Balance Performance Monitor (BPM)
www.themegallery.com
国产
动态平衡测试
Biodex:Balance Balance Master Equitest
共济失调
小脑共济失调 症状以四肢与躯干失调为主,受试者对运动的
速度、距离、力量不能准确估计而发生辨距不良、动作不稳, 行走时两脚分开较宽、步态不规则、稳定性差,即蹒跚步态。
基底节共济失调 此类病变的受试者主要是肌张力发生改变和
随意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震颤、肌张力过高或低下、随意运 动减少或不自主运动增多(如舞蹈症、手足徐动)。
www.themegallery.com
平衡测试系统组成
受力平台(force plate) 即压力传感器
记录身体的摇摆情况并将信号输入计算机
显示器
将信息反馈给受检者 计算机及专用软件
计算机在应用软件的支持下,对数据分析,实时描计压
力中心在平板上的投影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结果以数据及图的形式显示,故也有称平衡测试系统为 计 算 机 动 态 姿 势 图 (Computerized Dynamic Posturography,CDP)
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多
发性硬化、小脑疾病、脑肿瘤、脑瘫、脊髓损伤等;
②耳鼻咽喉科疾病 如眩晕症等;
③骨科疾病或损伤 下肢骨折后、骨关节疾患、截肢、关节
置换术后,影响姿势与姿势控制的颈部与背部损伤以及各种 运动损伤、肌肉疾患及外周神经损伤等;
④其他人群:老年人、运动员、飞行员及宇航员。
其他评定常用方法
(1)手指指手指:两肩外展90度,两肘伸展。让病人将
两食指在中线相触。
(2)交替指鼻和手指:让病人用食指交替指鼻尖和检查
者的手指尖。检查者可变换位置来测验其对变换距离的应 变能力。
(3)握拳试验:从完全屈曲到完全伸直的握拳和开拳之
间的变换,可逐渐加快速度。
协调评定的内容
⒉独立站立
⒊独立坐 ⒋由站到坐 ⒌床-椅转移 ⒍闭眼站立 ⒎双足并拢站立
⒑转身向后看
⒒转身360 ⒓双足交替踏台阶 ⒔双足前后站立 ⒕单腿站立
“站起-走”计时测试
方法 被测试者从座椅站起,向前走3米,折
返回来的时间以及在行走中的动态平衡
结果判断 7-10S:正常 10-20S:可疑异常 〉20S:异常
1、观察动作完成是否直接、精确、时间是否正常; 2、动作完成过程中,有无测距不良、震颤或僵硬;
3、加快速度是否影响运动质量;
4、闭眼时是否影响运动的质量; 5、单侧还是双侧。
www.themegallery.com
协调功能评定 定义பைடு நூலகம்
协调:指人体产生平稳、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包括
按照一定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达到准确 的目标等几方面。
中枢神经系统由三个领域控制协调运动的产生,它们是小
脑、基底神经节和脊髓后索。
协调功能障碍又称共济失调。 协调是完成精细运动技能动作的必要条件。
③跟-膝-胫试验 患者仰卧,上抬一侧下肢,用足 跟碰对侧膝盖,再沿胫骨前缘 向下移动。两侧交替。小脑损 害时抬腿触膝易出现辨距不良
和意向性震颤,下移时常摇晃
不稳。感觉性共济失调时,患 者足跟于闭眼时难寻到膝盖。
www.themegallery.com
协调功能评估-4
④轮替试验
嘱患者以前臂向前伸平,并快速反复做旋前旋后动作,
视觉系统:当身体的平衡因躯体感觉受到干扰或破坏时,
视觉系统通过颈部肌肉收缩使头部保持向上直立位和保
持水平视线来使身体保持或恢复到原来的直立位,从而
获得新的平衡。
视觉信息影响站立时身体的稳定性; 当躯体感觉被干扰或破坏时,视觉系统即发挥重要作用;
感觉输入
躯体感觉:平衡的躯体感觉包括皮肤感觉(触、压觉)
运动模式来应变,包括踝调节机制、髋调节机制及跨步调 节机制。
运动控制
踝调节机制:是指人体站在一个比较坚固和较大的支撑面
上,受到一个较小的外界干扰(如较小的推力)时,身体
质心以踝关节为轴进行前后转动或摆动(类似钟摆运动),
以调整质心,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髋调节机制:正常人站立在较小的支撑面上(小于双足面
出或跳跃一步,来重新建立身体质心支撑点,使身体重新 确定能实现稳定站立的支撑面,避免摔倒。
静态平衡
肌肉的等长收缩运动维持。
动态平衡
肌肉的等张收缩运动维持。
www.themegallery.com
平衡反应
动态平衡
感觉系统
判断身体位置
中 枢 整 合
运动协调
身体运动的选择
比较、选择﹠结合 感觉
www.themegallery.com
平衡测试系统
原理
通过系统控制和分离各种感觉信息的输入
目的
躯体感觉、视觉、前庭系统对于平衡及姿势
控制的作用与影响 结果 数据及图的形式显示 计算机动态姿势图 (Computerized Dynamic Posturography , CDP)
脊髓后索共济失调 此类受试者不能辩别肢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行走时动作粗大,迈步不知远近,落地不知深浅,抬足过高, 跨步宽大,踏地加重,而且需要视觉补偿,总看着地走路,闭 目或在暗处步行时易跌倒。
协调功能评估-1
①指鼻试验
嘱患者先将手臂伸直、外展,示指尖触自己的鼻尖,然后以不 同的方向、速度、睁眼、闭眼重复进行,并两侧比较。小脑半 球病变时可看到同侧的指鼻不准,接近鼻尖时动作变慢,或出 现动作性震颤(意向性震颤),且常见超过目标(辨距不良)。
平衡的维持机制
前庭(内耳) 系统
视觉系统
躯体 感觉系统
感觉系统包括躯体感觉、视觉以及前庭觉三个系统,在
维持平衡的过程中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
平衡感觉输入
视觉调节系统
信息由视网膜收集经视通路传入视中枢,提
供周围环境及身体运动和方向的信息
躯体本体感觉系统
本体觉由分布于肌肉、关节及肌腱等处的本
康复医学评定
平衡功能评定 定义
平衡:是指身体保持一种姿势以及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
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
姿势:指躯体的一种非强制性、无意识状态下的自然状态。
人体重心:指人体所收重力的合力作用点。 支撑面:是指人体在各种体位下(卧、坐、站立、行走)
所依靠的接触面。人体站立时的支撑面为两足及两足之间 的面积。
体感觉输入完全消失时,人体失去感受支撑面情况的能力,
姿势的稳定性立刻受到严重影响,此时,闭目站立时身体 倾斜、摇晃,甚至摔倒。
感觉输入
前庭系统:感知与角加速度运动、瞬时直线加速运动
与直线重力加速有关的头部位置改变的信息,在躯体 感觉和视觉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前庭冲动在控制人体 重心位置上的作用很小。当躯体感觉和视觉信息输入 均不存在(被阻断)或输入不准确而发生冲突时,前
息是有用的,何种感觉所提供的信息是相互冲突的,从中
选择出提供准确定位信息的感觉输入,放弃错误的感觉输 入。
运动控制
中枢神经系统在对多种感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后下达运动
指令,运动系统以不同的协同运动模式控制姿势变化,将
身体质心调整到原来的范围内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当平衡发生变化时,人体通过三种调节机制或姿势性协同
庭系统的感觉输入在维持人体平衡方面就变得非常重
要。
中枢整合
三种感觉信息在包括脊髓、前庭核、内侧纵束、脑干 网状结构、小脑及大脑皮层等多级平衡觉神经中枢中进行 整合加工,并形成运动的方案。当体位或姿势变化时,为 了判断人体质心的准确位置和支撑面情况,中枢神经系统 将三种感觉信息进行整合,迅速判断何种感觉所提供的信
或以一侧手快速连续拍打对侧
手背,或足跟着地、以前脚掌敲 击地面等;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 做这些动作笨拙,节律慢而不均 匀,称轮替动作不能。
www.themegallery.com
协调功能评估-5
⑤闭眼难立征(Romberg征)
嘱患者双足并拢站立,两手向前平伸,闭眼,如出现身体
摇晃或倾斜为阳性
www.themegallery.com
平衡评定方法
观察法 量表法 平衡仪测试法
观察法
1.在静止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例如:睁、闭眼坐,
睁、闭眼站立(即Rombcrg's征),双足靠拢站,足跟
对足尖站,单足交替站等。
2.在运动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例如:坐、站立时移
动身体,在不同条件下行走,包括足跟着地走、足尖着 地走、直线走、走标记物。
和本体感觉。在维持身体平衡和姿势的过程中,与支撑
面相接触的皮肤触、压觉感受器向大脑皮质传递有关体
重的分布情况和身体重心的位置;分布于肌肉、关节及 肌腱等处的本体感受器(螺旋状感觉神经末梢)收集随 支撑面变化的信息,经深感觉传导通路向上传递。
正常人站立在固定的支撑面上时,足底皮肤的触、压觉和
踝关节的本体感觉输入起主导作用,当足底皮肤和下肢本
3.侧方走,倒退走,环行走等。
量表法
属于主观评定后的记录方法。优点是不需要专门的设备,
结果量化,评分简单,应用方便。
信度和效度较好的量表有:Berg平衡量表测试、Tinnetti
活动能力量表,站立-走计时测试等。
Berg平衡量表测试
每个动作评分标准为0、1、2、3、4分,最低为0分,最高
视觉系统 前庭系统 体感系统
选择﹠调整肌肉收缩的模 式
踝部肌 肉 腿部肌 肉 躯体肌 肉
环境作用
产生身体运动
外周感觉运动对比
平衡功能评定目的
确定是否存在平衡功能障碍 寻找和确定平衡障碍的原因 确定障碍的水平或程度 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跌倒风险的预测
平衡功能评估的适应证
任何原因引起的平衡功能障碍,都需要进行评估:
平衡分类
静态平衡
处于某种特定姿势(如坐、卧)时保
持稳定的状态。
动态平衡
自动动态平衡: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 运动时,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 如由坐到站。 他动动态平衡:人体对外界干扰(如 推、拉等)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
的能力。
平衡种类
静态平衡 又称一级平衡,指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在睁眼和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