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鉴别(8.3)
薄层色谱法TLC—最为常用的鉴别方法
![薄层色谱法TLC—最为常用的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1059ad770bf78a6529548f.png)
➢相对密度
比重瓶法和韦氏比重秤法 ➢熔点
毛细管法 测定熔点
毛细管测定法
➢凝点
§2 显微鉴别
✓适用于:由药材粉末直接制成的制剂或添加有部 分药材粉末的制剂
✓显微定性鉴别的特点—复杂 ✓制片方法:
散剂、胶囊剂—直接制片 片剂—刮取或研磨后制片 水丸—研磨后制片 蜜丸—解离组织片
氢氧化钾法 硝铬酸法 氯酸钾法
比例旋:度薄荷油
α为测得的旋光度
“ 旋折光光度率取本应品为,1.[4依5]tDld法6为-为测1测l液d.定4定体6(管6的(附长相附度录对d录V密mIVI度IEI)F,)旋光度应
为区-分1或7°检至查-2药4 °品” 的纯杂程度,或测定含量
§1 性状鉴别
三、物理常数测定—鉴别药物,反映药物的纯净度
的特殊甜味;遇热软化,易吸潮。
§1 性状鉴别
三、物理常数--鉴别药物,反映药物的纯净程度
➢折光率:20℃,用钠光谱的D线(589.3nm)测定供试
品相对于空气的折光率。
区分不同的油类或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旋光度和比旋度:20℃,用钠光谱的D线(589.3nm)
测定旋光度,除另有规定外,测定管长度为1dm。
§3 理化鉴别
四、色谱法(专属性强) (一)纸色谱法PC 固定相:水 流动相:BAW系统 载 体:纤维素 鉴别范围:氨基酸、动物类药物、多糖等极性组分 鉴别依据: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 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Rf值来表示
§3 理化鉴别
四、色谱法(专属性强) (二)薄层色谱法TLC—最为常用的鉴别方法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及净化 2、薄层色谱法使用的材料 薄层板 、涂铺器、点样器材、展开槽、显色装置 3、操作方法 薄层板的制备→点样→展开→检测→薄层板的记录和保存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209771dba1aa8114431d9eb.png)
在给定的条件下(吸附剂、展开剂、板层厚
度等),化合物移动的距离和展开剂移动的 距离之比是一定的,即Rf值是化合物的物理 常数,其大小只与化合物本身的结构有关, 因此可以根据Rf值鉴别化合物。
比移值
组分二 组分一
被分离 混合物
薄层色谱展开示意图
薄层色谱法
优点
操作简单,定性结果直观
缺点
有一定毒性、定量方面的精密度 较差
却后使用。
固定相(吸附剂)的选择
纤维素、淀粉 硅酸镁 硫酸钙 硅胶 佛罗里硅土 氧化镁 氧化铝 对极性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增强
活性炭
2
供试品的制备:按照各药品质量标准规
定的方法进行提取分离。制得的供试品应放 置于密塞的小瓶中,防止溶剂挥发影响点样 量。 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可按质量标准规定 精配成一定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置密塞小瓶 中备用。标准药材对照溶液,一般需照供试 品的制备方法制备。在使用对照品溶液时一 定要注意将取样的毛细管充分洗干净,防止 造成对照品污染。
二.展开室应放在水平、稳定的实验台上,不能有阳光直射, 也不能在通风处放置,离开热源,避免温度波动对分离不利; 光敏物质的分离应将展开室置于暗处进行。 三.点样时间不应超过三分钟。硅胶的硅醇基以氢键形式优 先吸附水,物理吸附使硅胶的活度降低,影响了弱极性物质 的吸附,化合物的Rf值相应地增大。硅胶薄层的吸水速度很 快,当用预先经过活化的薄层板,在点样过程中干燥的薄层 会立即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数分钟内达到平衡,吸附水 蒸气的量决定于点样速度即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和空气的相 对湿度。Dallas指出0.25mm厚、20cm×20cm的硅胶薄层 板在50%相对湿度中放置约3min就失去活性的一半,而放 置15min时吸附的水分已达到最大值。在用相同条件分离同 一组化合物得到的结果不能重现时,必须考虑到相对湿度对 展开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南北地区湿度相差很大;即使在同 一实验室冬夏季节不同湿度也有明显差别,如果不注意湿度 的影响就得不到预期的结果。
第二章鉴别薄层色谱法 ppt课件
![第二章鉴别薄层色谱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3c03704693daef5ff73d1f.png)
样→展开→显色与检视 1.供试液制备:包括提取和净化(除去杂质,消除干扰)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溶剂提取法(包括冷浸、回流、超声
提取);萃取法,升华法,蒸馏法小型层析柱的柱色谱法、离 子交换法等。
2.制备薄层板(略) 3.点样 定量点样
.
溶剂前沿
4.阴阳对照 由于中药制剂中许多化学成分和有效成分不明确,或有
效成分虽已明确但又无对照品,此时可采用阴阳对照法进行 鉴别。
阳性对照液制备:把制剂中要鉴别的某味原药材,按制 剂的制法处理后,以制剂相同的比例、条件、方法提取,制 成该味药的阳性对照液。
阴性对照液制备:从制剂处方中除去要鉴别的该味药材, 剩下各味药则按制剂方法出理后,以制剂相同的比例、条件、 方法提取,制成该味药的阴性对照液。
(254nm)下观察板面上该成分形成的荧光淬灭色谱。
6.记录 薄层色谱图象可采用摄像
设备拍照,以光学照片或电子 图象的形式保存。也可以用扫 描仪记录相应的色谱图。 7.结果判断
通过样品和对照品的阳性对照液、阴性对照液在同一条 件下的色谱图可判断样品中有无该味药材,并可观察阴性对 照液中有无干扰来确定该鉴别的专属性。
实例:枳实导滞丸中黄连的薄层鉴别 P19
五、影响薄层色谱鉴别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较多,例如供试液的净化程度,吸附剂的性能和
薄层板的质量、点样(原点)的质量、展开剂的组成和饱和情 况、对照品的纯度、展开的距离、相对湿度和温度等。主要的 有以下四个方面:
1.样品的预处理及供试液的制备 中药的成分复杂,未知成分多,在制剂中往往各种成分尽
可能多的提取出来,其中既有欲测成分也有“杂质”,常常由 于相互干扰或背景污染而难以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甚至难以 辨认,因此供试液的净化程度就很关键。
薄层色谱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476f5a1d011ca300a6c390d7.png)
• 展开中斑点异常现象的探讨
(1)边缘效应:同一种化合物,在同一块薄层板上,用 同一展开剂,在同一层析缸内展开后,薄层中部的斑 点比薄层两侧边缘处的斑点的 Rf值小即为边缘效应。 常用的解决办法: ①增加展开室(层析缸)中溶剂蒸气饱和度。 ②选用较合适的单一展开剂代替混合展开剂。 ③采用共沸混合展开剂代替一般混合展开剂。 ④在薄层板的两边各刮去约5mm的吸附剂有助于防止 边缘效应。
实验操作
• 实验仪器 ⑴ 载板 ⑵ 固定相(吸附剂)或载体 ⑶ 涂布器 ⑷ 点样器 ⑸ 展开室
实验操作
1 薄层板的制备
调制
吸附剂(硅胶)
涂布
玻璃板
粘合剂、添加剂
调制时慢慢搅拌,勿使产生气泡。 均匀涂布在玻璃板上,摇动摊平,晾干。 使用前放入烘箱内,在105-115℃左右烘干40-50min。冷 却后使用。
4 点样:按规定吸取溶液用定量点样毛细管 或色谱用微量注射器点样于薄层板上。点 样基线距底边的距离为1~2cm,点间距一 般为1.0-1.5cm。点样直径一般应小于 5mm。两个以上的点样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并与薄层板的底边平行。点样时必须注意 勿损伤薄层表面。
供试品样
对照品 样
1-2cm
点样示意图 点样直径≤5mm 1cm≤点间距≤1.5cm
自动点样器
毛细管点样
• 5 展开
• 展开室
• 展开剂(流动相)的选择:主要根据样品中 各组分的极性、溶剂对于样品中各组分溶解 度等因素来考虑。
展开剂的选择
正己烷 环己烷 四氯化碳 甲苯 氯仿 正丁醇 乙酸乙酯 丙酮 乙醇 甲醇 水
溶剂的洗脱能力随溶剂的极性增大而增强
在当一块 种薄 溶层 剂板不上能进很行好试地验展: 开各组分时,常选择用混合溶剂作为展开剂。先 性用过 一若强 种所; 极选性展较开小剂的使溶混剂合为物基中础所溶有剂的展组开分混点合都物移,到若了展溶开剂不前好沿,,用此极溶性剂较的大极 的若溶所剂选与展前开一剂溶几剂乎混不合能,使调混整合极物性中,的再组次分试点验移,动直,到留选在出了合原适点的上展,开此剂溶组 剂合的 。极性过弱。
第二章2 鉴别 薄层色谱法
![第二章2 鉴别 薄层色谱法](https://img.taocdn.com/s3/m/8054be49cf84b9d528ea7a4b.png)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中得到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中得到 广泛的应用,这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分离分析 分离分析双 广泛的应用,这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分离分析双 重功能, 重功能,大大提高了鉴别工作的灵敏度和专属 成为中药鉴别的重要方法和鲜明特色。 性,成为中药鉴别的重要方法和鲜明特色。薄 层色谱法还可用于药品的杂质检查 含量测定。 杂质检查和 层色谱法还可用于药品的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大多数品种采用硅胶薄层色谱法, 硅胶薄层色谱法 中国药典大多数品种采用硅胶薄层色谱法, 少数使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和氧化铝色谱法。 少数使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和氧化铝色谱法。
6.记录 6.记录 薄层色谱图象可采用摄像 设备拍照, 设备拍照,以光学照片或电子 图象的形式保存。 图象的形式保存。也可以用扫 描仪记录相应的色谱图。 描仪记录相应的色谱图。 7.结果判断 7.结果判断 供试品色谱中,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 品、对照药材或对照提取物色 谱的相应的位置上, 谱的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 色或荧光的斑点, 色或荧光的斑点,则判断为符 合定。 合定。
2.制备薄层板(略) 2.制备薄层板( 制备薄层板 3.点样 定量点样
.
溶剂前沿
(展开距离) 展开距离)
8~15cm
原点起 始线
≥5mm
≥8mm
1~1.5cm
(点样位置 点样位置) 点样位置
展开剂 液面
4.展开(略) 展开( 5.显色与检视 5.显色与检视 颜色较深的成分可直接在日光下检视其斑点 可直接在日光下检视其斑点。 颜色较深的成分可直接在日光下检视其斑点。 无色或浅色的成分多用喷雾法或浸渍法以适宜的显色剂显色 多用喷雾法或浸渍法以适宜的显色剂显色, 无色或浅色的成分多用喷雾法或浸渍法以适宜的显色剂显色, 或再加热使之显色。 或再加热使之显色。 有荧光的物质或遇某些试剂可激发荧光的物质可在紫外灯 有荧光的物质或遇某些试剂可激发荧光的物质可在紫外灯 365nm)下观察荧光色谱。 (365nm)下观察荧光色谱。 有的成分可用试剂的蒸气 可用试剂的蒸气( 碘蒸气、氨蒸气)熏蒸显色。 有的成分可用试剂的蒸气(如碘蒸气、氨蒸气)熏蒸显色。 无色有紫外吸收且不产生荧光的成分可用荧光淬灭法显色 可用荧光淬灭法显色。 无色有紫外吸收且不产生荧光的成分可用荧光淬灭法显色。 即在含有荧光剂的硅胶板(如硅胶GF254 ),在紫外光灯 GF254板 即在含有荧光剂的硅胶板(如硅胶GF254板),在紫外光灯 (254nm)下观察板面上该成分形成的荧光淬灭色谱。 254nm)下观察板面上该成分形成的荧光淬灭色谱。
第二章2 鉴别 薄层色谱法PPT课件
![第二章2 鉴别 薄层色谱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2ec37b580216fc700afdf4.png)
可能多的提取出来,其中既有欲测成分也有“杂质”,常常由 于相互干扰或背景污染而难以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甚至难以 辨认,因此供试液的净化程度就很关键。
为了得到较清晰的色谱图,供试液的制备要求:被测成分 尽可能多的提取出来,杂质要尽可能多的除去。
一般操作步骤为:供试液的制备→制备薄层板(制板)→点 样→展开→显色与检视
1.供试液制备:包括提取和净化(除去杂质,消除干扰)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溶剂提取法(包括冷浸、回流、超声 提取);萃取法,升华法,蒸馏法小型层析柱的柱色谱法、离 子交换法等。
11
2.制备薄层板(略) 3.点样 定量点样
.
溶剂前沿
A
B
W1
W2
d1
d2
5
3.重复性 主要用于含量测定.即同一供试品溶液在同一块薄层板上
平行点样的待测成分的峰面积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 不大于3.0%;需显色后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5.0%。 四、对照物的选择
对照物分为对照品(主要为有效成分和特征性成分的单 体,也包括对照提取物)和对照药材两种。
中国药典大多数品种采用硅胶薄层色谱法, 少数使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和氧化铝色谱法。
2
1.出相
同的色谱行为这一基本规律,在同一块薄层板上 点加供试品和对照物,在相同条件下展开,显色 检出色谱斑点后,将所得供试品与对照物的色谱 图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药品进行定性鉴别。
实验室可用适当浓度的硫酸溶液来控制展开时的相对湿度。 硫酸溶液的浓度越高其吸湿性越大,使得展开室中的相对湿度 越小;反之,则越大。
10
4.温度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展开时的温差较大会导致斑点扩散及
苦参炭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苦参炭薄层色谱鉴别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645d1a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f.png)
苦参炭薄层色谱鉴别研究范张姣;景晓琦;蔡翠芳【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identification of sophora carbon TLC. Methods Selecting toluene-pain-methanol (8:3:1.5) as developing agent,using saturation strong aqua,taking bismuth potassium iodide solution as the chromogenic agent, and setting matrine, huaialkali,bitter and alkali oxide TLC identification for reference substance. Results Selects the toluene-acetone-methanol (8:3:1. 5) as developing solvent, Bismuth potassium iodide solution for TLC identification as the chromogenic agent,the chromatographic spots were clear, and can effectively provide identification features.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feasible, and can be a reference to establish a complete, scientific sophora charcoal for quality standards.%目的:研究苦参炭的薄层色谱鉴别。
方法选用甲苯-丙酮-甲醇(8:3:1.5)为展开剂,浓氨水饱和,碘化铋钾试液为显色剂,以苦参碱、槐定碱、氧化苦参碱为对照品进行薄层鉴别。
有机化学实验九薄层色谱
![有机化学实验九薄层色谱](https://img.taocdn.com/s3/m/324449c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67.png)
有机化学实验九薄层⾊谱实验九薄层⾊谱⼀.实验⽬的:1. 学习薄层层析的基本原理和分离鉴别有机化合物的操作⽅法。
⼆.实验重点和难点:1.学习薄层⾊谱法的原理及⽅法。
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三.实验装置和药品:主要实验仪器:4块显微载玻⽚50mL烧杯分液漏⽃布⽒漏⽃研钵烘箱吸管玻璃板点样⽑细管、⼤头针、直尺、玻棒⽆⽔硫酸钠主要化学试剂:95%⼄醇⽯油醚(60-900C)丙酮⼄酸⼄酯菠菜叶0.5%羧甲基纡维素钠(CMC)⽔溶液硅胶G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四.实验装置图:五.实验原理:薄层⾊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缩写TLC)薄层⾊谱⼜叫薄板层析,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属固-液吸附⾊谱,它兼备了柱⾊谱和纸⾊谱的优点,⼀⽅⾯适⽤于少量样品(⼏到⼏微克,甚⾄0.01微克)的分离;另⼀⽅⾯在制作薄层板时,把吸附层加厚加⼤,⼜可⽤来精制样品,此法特别适⽤于挥发性较⼩或较⾼温度易发⽣变化⽽不能⽤⽓相⾊谱分析的物质。
此外,薄层⾊谱法还可⽤来跟踪有机反应及进⾏柱⾊谱之前的⼀种“预试”。
薄层层析法是⼀种微量快速的分析分离⽅法。
它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等优点。
薄层层析的原理和柱层析⼀样,属于固⼀液吸附层析的类型。
通常是把吸附剂放在玻璃板上成为⼀个薄层,是为固定相,以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实验时,把要分离的混合物滴在薄层析的⼀端,⽤适当的溶剂展开,当溶剂流经吸附剂时,由于各物质被吸附的强弱不同,就以不同的速率随着溶剂移动。
展开⼀定时间后,让溶剂停⽌流动,混合物中各组分就停留在薄层析上显⽰出⼀个个⾊斑的⾊谱图。
若各组分⽆⾊,可喷洒⼀定的显⾊剂使之显⾊。
它是利⽤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它亲和作⽤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从⽽将各组分分开。
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种微量快速⽽简单的⾊谱法,它兼备了柱⾊谱和纸⾊谱的优点。
实验3中药制剂薄层鉴别薄层法PPT课件
![实验3中药制剂薄层鉴别薄层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c7368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6.png)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根据实验要求,将中 药制剂样品进行提取、 过滤、浓缩等处理, 得到供试品溶液。
点样
使用毛细管或微量注 射器,将供试品溶液 点样于薄层板上,注 意控制点样量。
展开
将薄层板放入展开缸 中,加入适量的展开 剂,待展开剂前沿达 到薄层板顶端时取出 薄层板。
显色与检视
根据实验要求,对展 开后的薄层板进行显 色或检视,以观察各 组分的分离情况。
试剂与试药
甲醇
用于配制提取溶剂和溶解其他试剂。
01
乙酸乙酯
用于配制展开剂。
02 03
甲酸
用于配制显色剂。
盐酸
用于配制显色04 实验步骤与方法
实验步骤
准备薄层板
选择适当规格的玻璃 板,清洗干净并晾干, 然后均匀涂布适量的 硅胶G或硅胶H,晾 干备用。
制备供试品溶液
显色
将展开后的薄层板取出,晾干,根据需要 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显色,如喷洒显色剂 、加热显色等。
展开
将薄层板放入展开缸中,使流动相在固定 相上展开。
了解薄层鉴别法在中药制剂分析中的应用
01
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往往含有多 种有效成分和杂质,采用薄层鉴 别法可以对制剂中的主要成分进 行快速、简便的分离和鉴别。
在薄层板上,各组分在固定相中扩散的速度不同,从而在移 动过程中产生分离,形成不同的斑点或条带,通过与标准品 对比,可以鉴别出各组分的成分。
熟悉薄层鉴别法的操作流程
准备薄层板
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均匀涂布在玻璃板上 ,晾干备用。
观察与记录
观察薄层板上各组分的斑点或条带,与标 准品对比,记录结果。
点样
将样品溶液点在薄层板的固定相上,晾干 。
黄精及其炮制品的薄层鉴别研究
![黄精及其炮制品的薄层鉴别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c238c1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6.png)
黄精及其炮制品的薄层鉴别研究一、概述黄精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其性质温热,味苦。
在中医中,黄精被认为有养血安神、益气健脾的功效。
黄精广泛用于中医药、保健品等领域,由于错误的采收、储存和加工等环节,有些黄精可能被掺杂或夹杂着杂质,也可能被人为掺假,这就需要对黄精进行鉴别。
薄层分析法是一种简单、可靠、快速的分析技术,可以用来鉴别黄精及其炮制品。
二、黄精及其炮制品的薄层鉴别的方法1. 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仪器:微量注射器、微量分析天平、恒温箱、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
•试剂:二甲苯、氯仿、甲醇、硝酸银、硫酸铜、麦角涨素等。
2. 样品制备黄精及其炮制品纤维素部分切成薄片,大小为 4 cm × 2 cm。
用短时间的微波处理干燥,然后用冷开水浸润片面 3-5 min,抹去水分,晾干后再切为 2 cm × 1 cm的小片。
3. 薄层色谱条件取硅胶G薄层板,均匀黏贴并通过紫外灯进行预处理(254 nm),然后将处理后的黄精薄片在薄层板上均匀均匀涂布后,将之竖直于气相色谱柱的溶解剂Toluene,四氯化碳,甲酸,甲醇,氯仿和乙醇的液体表面上。
薄层板通过气相色谱柱逆流扫描的方法,分别观察样品梯度染色、Visible light-UV 2D色谱图色标,UV 2D跳跃扫描等阳极和阴极图谱,最后用紫外光照射,然后将数据记录下来。
4. 鉴别方法1.薄层分析法:黄精薄层上普遍限定一种表征性的杂质鉴别方法——虎杖(角信)根薄层分析法:取黄精薄片与虎杖(角信)根薄层板进行比色分析,结合比色图谱,可以鉴别出黄精中的虎杖(角信)根。
2.假单宁试验:黄精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在酸催化下缩合形成假单宁。
将黄精粉末加入硫酸乙酰去水溶液,再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判断样品表面的颜色变化。
如果颜色从灰绿色变为深红色则为假单宁试验的阳性反应,证实了黄精中存在黄酮类化合物。
3.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取黄精样品中的黄酮类成分,用75%乙酸溶液稀释,以 240-400 nm 范围内检测它的紫外吸收光谱,可以获得相应的峰值。
药物的鉴别 薄层色谱法
![药物的鉴别 薄层色谱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0be91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3.png)
常采用对比法与对照品、已知药品,在相同条 件下进行色谱分离并比较。
TLC 法 (Rf样=Rf对) PC法 HPLC法 (tR样=tR对) GC法
(三) 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TLC
①器具与材料:
a) 薄层板 b) 点样器 c) 展开缸 d) 显色装置 e) 检视装置
(三) 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TLC
②操作步骤:
药物分析技术
第三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第三章 药物鉴别试验的方法
理化鉴别法
鉴
别
方
Hale Waihona Puke 光谱鉴别法法药物的鉴别试验
显色反应 沉淀生成反应 气体生成反应
荧光反应 焰色反应 制备衍生物测定熔点 紫外光谱鉴别法 红外光谱鉴别法 薄层色谱鉴别法
色谱鉴别法
HPLC、GC鉴别法 纸色谱鉴别法
(三) 色谱分析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的色谱条件下,产生各自 的特征色谱行为(保留时间,比移值)进行的鉴别 试验。
a) 制板 b) 点样 c) 展开 d) 检视
展开时,控制Rf在 0.2-0.8之间,Rf按 下式计算:
Rf1=d1/d Rf2=d2/d
(三) 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TLC
③特点: 薄层色谱法具有专属性强、操作简便、实验成本低等优点。 在 鉴别试验中,薄层色谱法是色谱法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
样品 混合 对照品
《中药制剂薄层鉴别》课件
![《中药制剂薄层鉴别》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a13e7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4.png)
斑点的位置: 与药材的部位
有关
常见干扰因素及排除方法
常见干扰因素: 颜色、形状、大 小、位置等
排除方法:采用 对照品、显微镜 观察、薄层扫描 等方法
注意事项:避免 主观判断,需客 观分析
实际应用:提高 薄层鉴别准确性 和可靠性
实例分析
中药制剂薄层鉴别实例介绍
实例一:黄连解毒汤薄层鉴别 * 药材成分:黄连、黄芩、黄柏等 * 薄层色谱法鉴别:通 过对比药材标准品与样品,在相同条件下展开,喷以显色剂,观察斑点颜色和位置 * 药材成分:黄连、黄芩、黄柏等 * 薄层色谱法鉴别:通过对比药材标准品与样品,在相同条件下展开,喷以显色剂,观察斑点颜色和位置
薄层鉴别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薄层鉴别技术简介 薄层鉴别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范围 薄层鉴别在中药制剂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薄层鉴别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发展趋势
薄层鉴别的重要性
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促进中药制剂的研发和生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快速、简便、准确的鉴别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推动中药产业的发展和国际化
实例分析过程及结果解读
实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作为薄层鉴别对象 实验操作:详细描述薄层鉴别实验的操作过程 实验结果:展示实验结果,包括斑点颜色、大小、形状等 结果解读: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说明鉴别依据和结论
实例分析中的注意事项
实例选择:选择具 有代表性的中药制 剂作为薄层鉴别的 实例
操作规范:严格按 照薄层鉴别的操作 规程进行实验
《添加中副药标制题 剂薄层鉴 别》PPT课件
汇报人:PPT
目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hree
薄层板的制备
中国药典蒲黄薄层鉴别方法的验证考察
![中国药典蒲黄薄层鉴别方法的验证考察](https://img.taocdn.com/s3/m/37592ee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c.png)
中国药典蒲黄薄层鉴别方法的验证考察
中国药典中规定了蒲黄的质量标准及其鉴别方法,其中包括蒲黄薄层鉴别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验证考察中国药典中蒲黄薄层鉴别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首先,按照中国药典的规定,选取多批不同来源的蒲黄样品,进行薄层鉴别。
结果表明,不同批次的蒲黄样品在薄层色谱图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别,符合蒲黄的特征性色谱指纹图谱。
其次,通过比对不同来源的蒲黄样品的薄层色谱图,发现它们在Rf
值和色带颜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且这种差异在不同批次间具有稳定性。
这也说明了蒲黄薄层鉴别方法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最后,通过对不同来源的蒲黄样品进行HPLC分析,发现其主要成分
含量基本一致,这与蒲黄的药效成分主要为蒲公英苷和蒲公英酸有关。
因此,可以认为蒲黄薄层鉴别方法是可靠、准确和有效的。
总之,本研究验证考察了中国药典中规定的蒲黄薄层鉴别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明显的鉴别能力和重现性,可以为蒲黄及其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药典蒲黄薄层鉴别方法的验证考察
![中国药典蒲黄薄层鉴别方法的验证考察](https://img.taocdn.com/s3/m/e11753c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d.png)
中国药典蒲黄薄层鉴别方法的验证考察
中国药典中对于蒲黄的鉴别方法有多种,其中薄层鉴别方法应用广泛。
本文旨在对中国药典规定的蒲黄薄层鉴别方法进行验证考察,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我们对蒲黄的质量进行了评估,包括外观、气味、颜色、形态等方面。
然后,我们按照中国药典上的方法进行了薄层鉴别。
具体步骤为:将样品粉末涂敷在硅胶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乙酸-水(4:1:0.5)为展开剂,展开后在紫外灯下观察。
通过对多批蒲黄样品的鉴别,我们发现,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在紫外灯下,样品的特征色斑清晰可见,且与标准色斑的相似度高。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对比实验,将蒲黄与其他相似植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可有效鉴别蒲黄,并与其他植物区分开来。
总的来说,中国药典规定的蒲黄薄层鉴别方法准确可靠,可为临床和药品研发提供可靠的质量控制方法。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注意样品的来源和加工方式等因素,以免影响鉴别结果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点样 • 薄层点样分为手工点样和点样器自动点 样。手工点样简单、快捷,但展开效果 与实验者的熟练程度有较大的关系;自 动点样斑点均匀、大小一致、展开后效 果较好,但仪器价格昂贵。
• • • •
手动点样工具 (1)注射器 (2)毛细管 (3)点样笔
• 一般为圆点状或窄细的条带状,点样基 线距底边10~15mm,直径一般不大于3 mm,条带状宽度一般为5~10mm。 • 点样量一般应控制在6ul以下,否则样品 斑点扩散,影响分离;样品量较低时, 点样量可最大增加至20ul。 • 当使用高沸点溶剂如正丁醇时,点样后 应将溶剂充分晾干,必要时可用电吹风 吹干。
可以依次用不同 极性的溶剂,如 石油醚→乙醚→ 三氯甲烷→乙酸 乙酯→正丁醇进 行提取,对供试 品进行分离、纯 化。
常用的吸附剂有 大孔树脂、氧化 铝、硅胶、聚酰 胺等,根据供试 品的特点选择不 同的吸附剂。
对含有挥发 性成分的供 试品,可采 用华法。
对成分复杂的供试品,有时可同时采用2~3种净化方法对 供试品进行处理。
5个薄层鉴别----7个品种
6个薄层鉴别----5个品种
一、 影响薄层色谱展开效果的主要因素
供试品溶液制备 点样 薄层板 展开剂 温度 湿度 显色
二、 对供试品溶液制备进行分析和讨论
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未知成分多, 供试品溶液中含有的物质较多,其中有被 测定成分,同时也有其他“杂质”成分, 因此常常由于相互干扰或背景污染而难以 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有时甚至难以辨认, 对复方制剂尤其如此。所以为了充分发挥 薄层色谱技术在中药分析方面的优势,提 高色谱的分离度和重现性,供试品溶液的 制备(净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甚至是关 键的步骤。
四、复杂成分供试品净化的注意事项
1. 采用没有毒性或毒性较小的试剂作为提取溶剂 和展开剂,减少对试验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2. 专属、科学、经济的原则。 3. 利用各种被测成分的理化性质不同,采用不同 的提取方法。 4. 对多个中药材逐一进行薄层鉴别时,某个薄层 的供试品溶液中除含有被测定成分,同时也有 大量其他“杂质”成分。但这些“杂质”成分 常常同时又是其他薄层中的被测定成分。 5. 制定质量标准时应对列为薄层鉴别目标的各味 药材进行整体分析,根据各个药材中的特征性 成分的理化性质、含量高低,决定提取的方法、 步骤。
点样量不同对分离的影响
4µl
6µl
8µl
0.1µl
0.2µl 0.3µl
1µl
• (三).展开 • 1、展开容器 双槽展开缸,展开时须能密闭。 • 2、饱和 可在展开缸中加入适量的展开剂,密 闭,一般保持15~30分钟。溶剂蒸气预平衡后, 应迅速放入载有供试品的薄层板,立即密闭, 展开。必要时可在展开缸的壁上贴一用展开剂 润湿的滤纸条。 • 3、展开 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入展开缸的展 开剂中,浸入展开剂的深度为距原点5mm为宜, 当溶剂前沿达到规定的展距,取出薄层板,晾 干,待检测。
盐酸小檗碱 氨蒸气饱和
• (四).显色与检视 • 1、显色装置 喷雾显色应使用玻璃喷雾瓶或 专用喷雾器,要求用压缩气体使显色剂呈均匀 细雾状喷出,浸渍显色可用专用玻璃器械或用 适宜的展开缸代用。 • 2、常用显色剂 5%三氯化铝乙醇、10%硫酸 乙醇、5%三氯化铁乙醇、10%磷钼酸乙醇、 稀碘化铋钾试液,蒸气熏蒸等。 • 3、检视装置 为装有可见光、254nm及 365nm紫外光光源及相应的滤光片的暗箱。
• (二)容量因子(k′) • 容量因子(k′)是衡量薄层板对待测组分 的保留能力的重要参数。k′大时,表示组 分被固定相保留的程度大,在薄层上移 动慢,反之则移动快。 • 1 • R= ————— • 1+ k′ • R的含义:1.溶质在流动相中的出现的几 率。2.组分分子在薄层板上的速度。
• (三)理论塔板数(N) • 理论塔板数(N)是反映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 相中动力学特性的技术参数,是代表分离效能 的指标。 • D 2 • N = 16〔————〕 • W • D为原点到组分斑点中心的距离(cm),W为 组分斑点宽度(cm)。在斑点移动距离相等的 情况下,斑点越集中,即W 宽度越小,理论塔 板数就越大 。
六、实例-2白带丸
• 白芍—芍药苷 • 黄柏—盐酸小檗碱
六、实例-2白带丸
(2)取本品5g,研细,加乙醇10ml,冷 浸1 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浓缩 至干,残渣加乙醇0.5ml 使溶解,作为 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
六、实例-2白带丸
(3)取本品粉末2g,研细,加甲醇5ml, 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加甲醇至 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柏对照药 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 盐酸小檗碱对照品-------
六、实例-3青果丸
• 绿原酸 • 芍药苷 • 黄芩苷
六、实例-3青果丸
(2)取本品水蜜丸60丸,研碎;或取 大蜜丸1丸,煎碎。加甲醇40ml,超声处 理4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 20ml使溶解,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 树脂柱(内径2cm,柱长15cm),用水 50ml洗脱,弃去水洗液,再用20%乙醇 50ml、40%乙醇40ml依次洗脱,分别收 集洗脱液,将20%乙醇洗脱液蒸干,残 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绿原酸对照品-------
丹参化学成分
成分检索与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
试验预试
按组方所含药 材成分,查询 文献或根据经 验,拟定初试 方法。
按实验设计方案进行试验,观察、记 录,并初步判定薄层鉴别方法的可行 性。在复方制剂研究预试验中,在同 一种展开系统中应将对照品、对照药 材都点在同一块薄层板上。观察试验 结果,为进一步试验提供更多的薄层 色谱信息。
五、处方中药材所含成分检索 与提取方案设计 1、试验方法应首选《中国药典》的方法; 其次应参考文献资料,确定预试方案;如 没有文献报道.应查询组方药材所含化学 成分,根据其特点,决定提取步骤。 2、应同时采用对照品和对照药材为对照 物。 3、选用对照药材是经济与合理的选择。 4、应结合提取工艺制定相应的提取方法。
• 第一节 薄层色谱基础知识
薄层鉴别的特点: (1) 操作方法简便、快速。 (2)在采用随行对照品及对照药材的 情况下,结果容易判定。
一、薄层色谱的分类 (一)根据薄层色谱所用的吸附剂性质和 分离样品的机理分类 • 1.吸附薄层色谱 • 2.分配薄层色谱 • 3.离子交换薄层色谱 • 4.排阻薄层色谱
第二节中药薄层色谱鉴别中供试品溶液 制备的注意事项及方法
• 在检验中药真伪方面通常采用的检测手 段有形态鉴别、理化鉴别和光谱色谱分 析等。而薄层色谱由于其独具的长处而 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分析。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的鉴 别方法主要为薄层鉴别,其中:
1个薄层鉴别----110个品种 2个薄层鉴别----182个品种 3个薄层鉴别----134个品种 4个薄层鉴别----49个品种
(四)分离度(R) • 分离度(R)是两个相邻斑点的分离程度, 以两个斑点中心距离之差与其平均斑点 宽度之比。 • R=2(d2-d1)/(W1+W2) • D为两个斑点中心间的距离,W为斑点宽 度。
三、 常规薄层色谱法 • (一) 薄层板 • (二) 点样 • (三) 展开 • (四) 显色与检视
• (一)薄层板 • 1、市售薄层板 • 市售薄层板分普通薄层板和高效薄层板。临用 前一般应在110℃活化30分钟。聚酰胺薄膜不 需活化。铝基薄层板可根据需要剪裁,但须注 意剪裁后的薄层板底边的硅胶层不得有破损。 • 优点-使用方便;分离效果较好。 • 缺点-价格较贵;不同厂家生产的薄层板,对 某些成分有选择性。
(二)根据固定相分类 • 依据固定相的不同,可以分为常规薄 层色谱色谱法、高效薄层色谱色谱法 和反相键合相薄层色谱法。
• 二.薄层色谱的技术参数 • (一)比移值 • 比移值(Rf)系指溶质移动距离与流动 相移动距离的比值。 • • 从基线至展开斑点中心的距离 • Rf= —————————————— • 从基线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
五、薄层色谱耐用性实验 1、三种不同厂家生产的薄层板的影响 2、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1)常温、常湿条件下进行试验 (2)低温条件下进行试验 (3)高湿条件下进行试验
• 温度对层析行为的最明显的影响是分离 度和Rf值。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是同样 的试验需要在夏天做,又须在冬天做, 或者在南方和北方的试验室重复试验, 这就遇到温度不同造成的影响,而使结 果不易重现。最基本的要求是在薄层色 谱记录中同时记录试验时的温度和相对 湿度。
应用领域
• • • • • 药品生产、检验 临床医学 环境监测 食品生产、检测 化学、化工
薄层色谱联用技术
• • • • 薄层色谱-质谱联用 薄层色谱-核磁共振联用 薄层色谱-红外联用 薄层色谱-液相、气相色谱联用
课程内容
• 薄层色谱基础知识 • 中药薄层色谱鉴别中供试品溶液制备的 注意事项及方法
• (二).限度检查 • 1、采用定量配制的对照品或稀释对照品进行 对照。 • 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待检查的斑点应与相应的对 照品溶液或 系列对照品溶液的相应斑点比较, 颜色(或荧光)不得更深。 • 2、检测灵敏度 • 用于限量检查时,采用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 液与稀释若干倍的对照品溶液在规定的色谱条 件下,于同一薄层板上点样、展开、检视,后 者应显清晰的斑点。
• 同一薄层板在日光及紫外光灯下提供的信息 不同 • UV365nm 日光
• • • •
四. 薄层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一).鉴别 (二).限度检查 (三).含量测定
• (一).鉴别 • 取适宜浓度的对照溶液与供试品溶液, 在同一薄层板上点样、展开与检视,供 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颜色(或荧光) 和位置应与对照溶液的斑点一致。
不同厂家生产的薄层板分离效果不同 青岛板 烟台板
• 2、自制薄层板 • 一般将1份固定相和3份水(或加有黏合剂的酸、 碱、盐水溶液)在研钵中按同一方向研磨混合, 去除表面的气泡后,倒入涂布器中,在玻板涂 布,取下涂好薄层的玻板,室温下晾干后,在 105~110℃烘箱中加热活化1~2小时,取出, 保存于干燥器中备用。 • 优点-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展开速度快,使 用于一般薄层鉴别试验。 • 缺点-因硅胶粒度较粗,分离效果不如预制板; 手工点样时,尤其点样量教大时,会损坏点样 部位的薄层表面;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 剂,当以硫酸乙醇为显色剂,加热时间稍长, 薄层板会变黑,无法检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