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诗教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实践探究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实践探究课题研究方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实践探究课题研究方案作者陈定云一、课题的提出1、问题的由来中国,泱泱大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几千年不曾中断的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无穷璀璨的文化瑰宝。
古代诗歌就是其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一颗明珠。
然而,当前中学古代诗歌教学现状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极不相称,也与中学生这个最应该拥有梦想与诗的青少年时代极不和谐。
古代诗歌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文化精粹和宝贵的民族精神不能被充分发掘、继承和弘扬,这是语文教育的盲区,是语文教师的失职,更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罪过。
语文教师要从学生身心和谐成长、国家持续发展、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重视古代诗歌教学。
中学古代诗歌教学,既要继承和吸收我国古代的诗教传统,从语言艺术、道德修养上着力,又要学习和借鉴现代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的精神超越。
尤为重要的是,要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出发,在教育学、心理学、文艺学、社会学等理论的指导下,立足课堂,辐射课外,不断创新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设计活动舞台,构建诗意校园。
2、主要概念的界定根据中国文学史分期的研究,一般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现代文学史的开始,而之前则为古代文学史。
古代诗歌指的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古典诗歌样式,区别于后来不拘形式的白话体的新诗。
本课题中所述的古代诗歌,首先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古代诗歌,它们的出现形式主要是课文和诵读欣赏,另外就是教材内容中引用的诗句。
其次,我们更要努力将学习的视野扩展到古代诗歌的全部,去感受和领悟中华文明的博大和精彩。
初中是青少年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基本文化修养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古代诗歌是古代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子和思想内核,是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养成健全人格的最优化教材之一。
3、目前国内研究状况及与本课题的关系中国历来就有诗教的传统。
中国古代诗歌的功用和特性
○诗歌配乐歌唱示例:夏承焘先生《浪淘沙·过七里 滩》(子曰秋野乐队演唱)
2、情感特性:根据所选诗歌的情感特性来决定朗诵的
语速、语调和语气。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庄子·天下》:诗以道志。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优美而忧伤,迷惘而空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众人曰:“此辈皆潦倒 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 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中紫衣貌最佳者 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
诸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
吾为师。”因欢笑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 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 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即与二 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 喻其故,皆起诣曰:“不知诸君何此欢噱?”昌龄 等因话其事,诸伶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 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4、诗歌是古代中国文化向周边辐射影响的重要方 式。
●元稹《白氏长庆集序》:……鸡林(即新罗,在今韩国一 带)贾人求市颇切,自云:本国宰相每以百金换一篇(白 居易诗),其甚伪者,宰相辄能辨别之。
●李白《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晁衡,即阿倍仲麻吕(698—770年),日本遣唐留学生 ,生于奈良。开元四年(716)来华,入国子监,举进士, 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历左拾遗、左补阙、卫尉少卿、 秘书监、安南都护。在华54年,与当时著名诗人李白、 王维、储光羲、包佶等多有交游、唱和。
●诗歌朗诵的关键因素:选择最能打动人的诗歌题 材
●乌克兰女孩的诗朗诵
二、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性
温柔敦厚的诗教
温柔敦厚的诗教一、诗教即古代之素质教育数年来,素质教育已逐渐被提上教育工作日程,国家教育当局并为素质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应措施。
一度过热的重理工轻文史的现象,特别是随之而泛起的一切向庸俗功利主义看齐的现象正在得到纠正,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
这里,打算就我国传统的诗教与素质教育问题作一探讨,以就正于贤者。
应该首先明确,我们今天所提到的诗教问题,在古代早已得到重视。
而且,其重视的程度,并不逊于今日。
因为古人早已把诗教提高到今之所谓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对待了。
孔子是把诗教当作素质教育来对待的第一人。
他认为诗教可以移风易俗,改变和增进人的素质,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礼记·经解第二十六》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意思是说,当你进入到一个国度时,你首先会感的是到那里的人所受的教育的程度。
如果他们都表现得温柔敦厚,那就是诗教所致。
如果是“温柔敦厚而不愚”,那就更加说明是诗教推行得比较好。
这里,后人在注解时,特别是在为“注”而作“疏”时,因为没弄清句读,把本该归入上句的却归入了下句,对原文有所误导。
《礼记》原文两处都是因果句,无论“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或“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其后句都是前句的补充,是说明诗教对于教育人的功用。
温柔敦厚是指的人,而不是指诗教。
《疏》还加上一句:“故曰:温柔敦厚,是诗教也”是没有根据的。
司马迁对于诗教与素质教育,在其介绍孔子时,也持相同的看法。
他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复),即可施于礼仪。
”这与《论语》所说:“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完全吻合,即诗三百篇,皆“思无邪”,是完全可“施于礼乐”的,他们都得到同一个结论:诗教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
二、孔子的诗教主张孔子之重视诗教,是有原因的。
因为春秋以前,史料残缺,但民间以诗歌形式保存下来的史料却不少。
诗教的历史溯源和当代功用
教学主张|诗性之光早已光照中华民族生存的思而诗教正是延先民在这是迄今我们可以信赖的关于诗歌谣和歌辞,是一种人类生命》《击壤歌》等就折射出人类最初的生诗逐渐从率性的语言流的特殊精神生活表达。
正因从采集到的战争是生存不可把握的选而统治者需要赞美,契合随着人类精神需要的多诗的创作,可见物质生成过程中,中国先民诗成为区别于其他文字表达的独“持人性情”之理。
而后可考名人因性情成为特征更加明显的文体,成了人唐以诗取士,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诗歌明清诗词余绪萦回,滋润了一代又一“诗教”一词源于孔《诗》,无以言。
”此时,孔子的诗教是以蹈,亦诗亦歌,尝试设计读写结合、说唱结合、等多种类型组合的学习活动,在作”的教学流程中增加“自选动作”,的就是在于求新、求变、求突破。
提升。
毕竟,只有打开窗户,地看到阳光;只有推倒围墙,会发现远方。
3.诗歌学习任务:高阶突破从根本上说,量的多寡,相和质量。
如果任务过多,的含金量,难免高耗低效;一,但又缺乏必要的要求界定,要。
”事实上,习任务,的回应。
比如,“背诵全诗”求和任务,要求:场合选择、人员组织、果评价……也许,“背诵全诗”级成为“视频制作”,任务,又丰富了学习体验。
无论是“问题引导”还是动”三方面进行思考:一是是否体现性”;二是是否突出“创新性”;富有“挑战性”。
比如,可以设计人‘驴友’”的学习任务,友”并说明理由。
题很现代,答案很开放。
其实,要,背景、人生追求,并通过寻找分析、评价,以形成“创见”。
显然,的任务简约而不简单,及各种知识的介入。
机给予资源、支持、点拨与品评。
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1实践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KY202101)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责任编辑田12小学语文教学·人物2022.10|《诗经》教,其具体课程是编订“六经”,《诗经》为首,由此确立了我国的诗教传统,孔子诗教有与礼教、乐教融合的传统。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其后学孟子、荀子,直至韩愈、朱熹、王阳明等,皆重视以《诗经》教。
简析孔子“温柔敦厚”的诗教
简析孔子“温柔敦厚”的诗教诗教,是中国最早、最重要的艺术教育方式之一,代表着儒家最基本的诗学观念。
诗教的基本理论,形成于孔子,在汉代的《毛诗序》等论著中得到较为明确的表述。
不少范畴和命题,如“温柔敦厚”、“兴观群怨”、“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义”等,彰显出诗教的丰富内涵及其在儒家政教诗学中的核心地位。
"诗教",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经解》,这是我们可以查到的"诗教"这个概念最早的出处.它原来的意思,是以《诗经》为教材进行教育.《诗经》本名就是一个字:《诗》,到了汉代,把《诗》奉为经典,才有了《诗经》这个名字.周王朝采集编纂《诗》,其中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统治阶层要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子弟.以《诗》为教不是孔子以后才有,应该是从一开始采集编纂《诗》,就同时在进行的,虽然未必那么自觉.那时的《诗》教的对象,是贵族子弟.《诗》教的结果就是使他们"温柔敦厚",这里的"温柔敦厚",是指当时上层社会人们应有的性格修养,是他们互相之间的相对形象和态度.孔子之前的《诗》教,使得诸侯与诸侯、诸侯与大夫、大夫与大夫之间,赋诗达意,不违礼节,婉转地陈述自己的愿望、要求、观点等等.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叫"赋《诗》言志" .具体情况在《左传》中有很多记载.可见当时的《诗》教有多么重要.温柔敦厚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传统诗教,是儒家的诗歌理论的核心思想。
它的提出,最早见于《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这是汉代儒家对孔子文艺思想的一种概括。
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对此解释说:“温柔敦厚诗教者也: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
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
”要求性情和柔,就是要求不要违反礼教,不要反抗,即要“怨而不怒”,这是就诗歌讽谏的特点来说的,体现了对作者写作态度的要求。
诗教案例分析:如何引导学生走进古代诗歌世界
诗歌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经典的古代诗歌留传至今仍被广泛欣赏和传颂。
但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新诗渐成主流,并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的文学形式和表现手法,使得许多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大打折扣。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走进古代诗歌的世界,认真领会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情感,是我们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教育难题。
一、案例分析下面,我将通过一次课堂教学的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走进古代诗歌的世界。
这是一节高二文学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该诗以壮美的笔墨描绘了登高远望的场面,并以此引发人们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被誉为经典之作。
随着班级的气氛渐渐活跃起来,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雀儿山上有一个鹳雀楼呢?大家在积极讨论的同时,我准备了三个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第一个活动是阅读课文,并解析生词和短语。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会王之涣的意境和艺术手法,我在教学过程中精选了一些生词和短语,引导学生通过字面和情境理解,如“扶摇直上九万里”、“阔别”、“云深不知处”、“千里万里”等等,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力加以理解和运用。
第二个活动是听诵,我请一位同学先读一遍诗,然后全班齐声跟读。
通过听读,同学们更好地领会了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并由此感受到了作者借助于诗歌艺术表达情感的独特魅力。
之后,我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诵这首诗,鲜明的语音和深情的咏叹,更让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了王之涣的诗歌魅力。
第三个活动是写作,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登高望远的场景是怎样的?你又从中领悟到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呢?”要求学生进行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通过自己的笔触,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们积极参与,他们的精彩答案表达了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
二、教学效果以上三个活动结合起来,使得学生更好地领会了此次课程的重点,即诗歌艺术的表达和人生思考的内涵,进一步开阔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并且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怎样理解诗教温柔敦厚的学者解释
怎样理解诗教温柔敦厚的学者解释诗教,既是文学的一门重要分支,也是传承人类智慧和情感的渠道。
在古代,诗教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更是一种道德修养的途径。
因此,怎样理解诗教中的温柔敦厚之道,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化、文学以及道德伦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需明确什么是诗教。
诗教是指通过诗歌来传达道德伦理、人生哲理等信息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歌一直被视为一种崇高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承载了人们对于生活、人性、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因此,诗教温柔敦厚,是指通过温和、厚道的方式来传达这些信息,引导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蕴含的道德原则。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诗教温柔敦厚的理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就有许多思想家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悟,进而影响后世。
比如《诗经》中的诗歌,既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也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对后世的文学、伦理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到了汉代,儒家文化的兴盛更是将诗教的温柔敦厚理念发扬光大,将诗歌与教育相结合,提倡以诗歌为媒介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品德和审美能力。
在近现代,尽管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诗教温柔敦厚的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们对于道德伦理、人性情感的需求依然存在,而诗歌作为一种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
因此,怎样理解诗教温柔敦厚,对于我们在当下社会中推动道德教育、提升人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诗教温柔敦厚之道的核心在于其温和、宽容的态度。
在古代文化中,温柔与敦厚被视作一种高贵的品质,是一种对人性的理解和包容。
温柔是一种柔情、善心,是对待人的态度,是真诚、温暖、温润;而敦厚则是一种稳重、淳朴、笃实,是为人处世的准则和风范。
诗教温柔敦厚,既强调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更重视对自己内心的反思和修炼。
在古代文人中,许多诗人都以温柔敦厚的品质为人称道。
怎样理解诗教温柔敦厚的学者解释
怎样理解诗教温柔敦厚的学者解释首先,诗教温柔敦厚的理念源于古代诗人的创作和思想。
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具有高度文学与思想性的艺术形式,诗人们通过诗歌创作,表达了对生活、自然、人情的深刻领悟。
在古代社会,教育与文学联系密切,很多诗人兼具教育家的身份,他们通过诗歌传递思想,启迪人心,培养人文情怀。
其中就包括孔子、苏轼、杜甫等著名文人,他们在自己的诗作中,都表现出对人性、教育的高度关注和塑造。
他们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温柔、敦厚的过程,不能仅仅注重知识传授,而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和品德培养。
这种理念在古代被广泛传颂,成为古代儒家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其次,诗教温柔敦厚的理念也是受到现代教育思想的启发而产生的。
在当今社会,教育方式和目的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唯分数论已经不再适用。
教育者认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单纯的学科掌握更为重要,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素养修养。
诗教温柔敦厚的理念在这种背景下崭露头角,成为了一种新的价值观。
它提倡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人格的培养,不能仅仅囿于功利性的教育目标,而应该引导学生走向更加独立、自信的人生道路。
这种理念为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向,开拓了教育领域的边界,是一种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
再次,诗教温柔敦厚的理念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
诗教温柔敦厚的理念提倡教育者注重人文关怀和教育情怀,这不仅仅是关于学术教学的问题,更是关乎着国家文化、社会伦理和全民素质的提升。
只有通过诗教温柔敦厚的方式,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更多具有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人才,推动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综上所述,诗教温柔敦厚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的教育理念。
它源自古代诗人对人性和教育的深刻思考,得到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启发和肯定。
在当今社会,诗教温柔敦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本质,推动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什么是诗教?
什么是诗教?诗教是一种以诗歌为媒介的教育方式。
通过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象,诗教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下面将从诗教的起源、目标和实施方式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一、诗教的起源诗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的发展。
古时候,诗歌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是艺术和思想的载体。
古代的教育中普遍注重诗歌的教授和学习,例如《论语》中就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强调了诗教对于培养人的品德和智慧的重要作用。
二、诗教的目标1. 培养审美情趣诗教通过诗歌的优美表达和独特表现形式,强化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通过欣赏名篇名句,鉴赏不同风格的诗歌作品,帮助学生培养出独特的审美情趣。
2. 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诗教通过学习和创作诗歌,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得到锻炼。
诗歌的艺术特点要求学生注意词汇的选用、句法的搭配和修辞手法的应用等,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修辞魅力。
3. 提高文学素养诗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各类诗歌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通过对于诗歌的文本解读和背景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到诗歌背后的文化积淀。
三、诗教的实施方式1. 开设诗歌鉴赏课程学校可以开设诗歌鉴赏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诗歌作品,并学习诗歌的基本韵律和特点。
同时,通过诗歌比赛和朗诵活动,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2. 鼓励学生创作诗歌诗教也要鼓励学生自主创作诗歌。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校可以组织诗歌写作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
3. 打造诗歌社团学校可以组建诗歌社团,为热爱诗歌的学生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社团可以定期举办诗歌分享会和诗歌创作工作坊,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诗歌创作水平。
4. 结合其他学科进行教学诗教也可以与其他学科结合,创设跨学科的教学活动。
比如,可以通过学习历史时期的诗歌了解历史文化,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创作科普诗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1、“温柔敦厚”:中国古代儒家的传统诗教。
它的提出最早见于《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这是汉代儒家对孔子文艺思想的一种概括。
温柔敦厚作为儒家的传统诗教,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运用这一诗教来调整本阶级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合理的。
但另一方面,由于它规定怨刺必须“温柔敦厚”强调“止乎礼义”和“主文而谲谏”只允许“怨而不怒”地委婉劝说,不允许尖锐地揭露批判因而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又常常起着消极的作用。
2、“诗无达诂”:古代诗论的一种释诗观念,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三《精华》。
“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训诂或解释。
“诗无达诂”即是说“《诗》无定形,读《诗》者亦无定解”,这原是针对春秋战国策士谋臣在政治外交场合往往断章取义,截《诗》以托己意的现象而发的,但又因鉴赏主体的不同,对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审美理解,因而逐渐成为中国审美鉴赏中的理论术语之一,这与西方接受美学中伊塞尔所谓作品“空白点”,“召唤结构”有相似之处。
3、刘勰——风骨说:语出刘勰《文心雕龙》。
风即情志,骨则是指事义充实、条理连贯、文辞精炼三者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有力的气势和逻辑力量。
刘勰风骨说的实质是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提倡“文明以健”、“风清骨峻”即刚健有力的文风。
其目的是反对齐梁的浮靡文风。
风骨说既是对建安文学特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也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子昂的“风骨”论:是吸收了六朝在诗歌格律上的成就的,因而也就体现了唐代“风骨”论的特点,它直接启发了殷璠关于盛唐诗“声律风骨均备”说的提出。
陈子昂的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
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修竹篇序》对齐梁诗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评,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
即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
亦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
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漫步在历史画廊中,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一诗歌的源头是歌谣。
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
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原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谕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
《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
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共有周南、召南、邶、鄘、卫、郑、齐、魏、唐、王、秦、陈、桧、曹、豳等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
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诗经》所表现的内容较为丰富。
“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
《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
《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
“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
《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
诗教的作用
诗教的作用诗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自从有了文字以来就产生了最早的诗歌。
据说《诗经》是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的作品,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里面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思想,而且也有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展望,同时又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
可见,诗歌在那个时候已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学科之一。
古代的诗人写出了许多优美、动听的诗句,令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其实他们并没有用过度夸张的修辞手法,只是运用朴素平凡的语言描述了生活琐事或者风景罢了,所以显得更加真挚深刻,给予别人极大的震撼力。
虽然现在看到了一些诗人创造“瑰丽”、“悲壮”等的诗词,觉得他们好像把诗词变成了另外一回事似的,缺少了对日常事物的观察,却忽略了诗词的本质意义:通俗易懂。
甚至有些会让你误认为诗人是不切合实际的人,就算有再高超的才能也无济于事。
相反如果使用简单明快的话,则容易被接纳,与生活贴近。
所以古人都喜欢通俗易懂的诗词,如果用深奥晦涩的语言去撰写,估计谁都欣赏不了。
在唐朝盛行的“边塞诗”是借助特定的环境气氛,从侧面烘托士兵将领要求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主义精神。
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正是这类诗词典范,可惜的是它一直到现在仍旧被广泛流传。
在这个时期有一位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17岁左右时考取了博士弟子员(博士弟子在孔门的地位仅次于七十二贤),开始在太子的身旁做侍从官,辅佐老师批阅公文,处理朝政。
后来由于他的出色的才能逐渐引起楚怀王的注意,在重大事件中他屡次进谏劝告,楚怀王不但没采纳,还因谗害屈原遭致其放逐,最终楚怀王入秦被扣留,顷襄王即位后继续信任屈原,两人发生矛盾导致屈原放弃政治抱负,投汨罗江自尽。
从此离开了心爱的祖国。
这首《离骚》是屈原抒发政治热情和爱国之情的作品,内容丰富、意境深远,字里行间透露着他忧郁悲愤的思想感情和坚贞不渝的斗争精神。
是我国古代文学的杰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一篇千古绝唱,是对屈原命运和志向的概括和写照。
《诗经》,中国诗教的源头
中, 《 诗》 的作用显而易见 , 比如在他与子贡 、 子夏的
对话 中都有“ 始可与言《 诗》 已矣” , 让人想见他对弟 子学《 诗》 有得的欣慰之态。 作为中国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一位教育家, 孔 子之所以重视《 诗经》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都包含在《 诗经》 里 面。 ”“ 诗教” 也 即“ 《 诗》 教” 作 为一个专门的词 , 最早 出现 于《 礼记经解》 。《 礼记
经解》 成书于汉 代 , 书 中假托孔子之 对五经 的作 用进行了概括 , 其 中提到《 诗经》 的作用时说“ 温柔 敦厚 , 《 诗》 教也 ” 。诗 教 , 就是 中国古代 的素质 教 育, 关 乎人 的伦理道 德修 养 , 是 教化 人心 、 健全 人格 、 移风易俗 、 凝炼 国魂的最主要 的教育方式 。中国几 千年来以儒家思想 为核心 的封建教育发轫于孔 子 ,
孔 子关 于 “ 诗” 的论 说 。在 他 对 弟 子 的教 育 与 引 导
《 诗》 的创作主 旨, 概括 了“ 采诗 ” 的意义 , 也确立 了 后 世诗歌 批评 乃 至文 学 批 评 的标 准 , 甚 至在 相 当长
的时间里成为后世文学理论尤其是诗歌理论 的轴心 思想 。值 得 注意 的是 , “ 兴” “ 观” “ 群” “ 怨” 是 有 次 序的 , 孔子先说“ 诗, 可以兴” , 说明孔子看到了“ 诗” 的文学性 。“ 兴” 是“ 兴发 、 感动 ” 之意 , 即读 者 的思 想感情受到触动 , 得以激发。朱光潜先生说 , “ 文艺 的功用在表现作者 的情感思想 , 传达于读者 由领会
部《 论语》 论‘ 圣人 ’ , 则 这位圣人实在还 是性情 中
《诗经》的教化作用解读——讲稿(39页)
《诗经》的教化作用解读前言一、大教育家孔子对《诗经》有多重视?我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诗经>与诗教》。
我先对题目作一个解释。
什么是诗教?从字面意义上看,“诗教”指的是诗的教育。
最早专门指《诗经》的教育,特别强调《诗经》对人的教化作用。
中国古代有一部重要的著作叫《礼记》,《礼记·经解》中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这个说法从古到今继承下来,成为了一个特指的概念。
唐代诗人皎然在《答苏州韦应物郎中》这首诗里说:“诗教殆沦缺,庸音互相倾。
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
”这里的诗教指的是《诗经》的教育。
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诗里也提到过“诗教始《二南》,皆著贤圣迹。
后世竟翦裁,破碎随刀尺”。
《二南》是《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诗教始《二南》”就是说“诗教”是从《诗经》开始的。
作者认为《诗经》里描写的都是圣贤的事迹,值得后世去学习,只可惜后代的人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所以他说“后世竟翦裁,破碎随刀尺”。
在中国古代,《诗经》是被当作中国文学的典范来看待的。
宋代以后,“诗教”的说法开始逐渐泛化,泛指关于诗的教育。
这种变化与《诗经》有直接的传承关系,因为中国诗歌的源头就是《诗经》。
“诗教”的概念就先说到这里,那么我们分析一下孔子的话。
孔子说“入其国”,到了一个国家,“国”指的是当时的诸侯国。
“其教可知也”,就可以了解到这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或者说教化情况。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如果这个诸侯国的人个个都温柔敦厚,那就是受到了《诗经》的教化。
在孔子看来,《诗经》具有特别重要的教育价值,也在民众的风俗教化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他特别重视《诗经》。
除了这句最经典的论述以外,他还有许多与《诗经》有关的著名言论。
段落一: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对曰:“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这段话中的“鲤”指的是孔子的儿子孔鲤。
据说孔鲤出生的那一天,鲁国国君为了表示祝贺送上了一条大鲤鱼,孔子就以“鲤”字给儿子命名。
诗教:从课堂走向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华诗教”课程的设置及推动
诗教:从课堂走向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华诗教”课程的设置及推动发布时间:2022-08-02T07:07:22.912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5月总第416期作者:陈理[导读] 诗教,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能培育出中华民族文化个性精神。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扬美实验学校518129诗教,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能培育出中华民族文化个性精神。
《礼记?经解》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温柔敦厚”就是孔子以诗育人的理想人格目标。
所以,《论语?泰伯》云:“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诗教在礼乐教化之先,是通向礼乐教化、成为仁人君子的起点和通道。
特别是在当下这个信息化、技术化、智能化的3.0时代,我们越是走向全球化,越是凸显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它是民族之魂、文化之根、人文之力。
所以,新时代基础教育中的诗教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求中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与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位与审美情趣”。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好古代诗歌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展开探索:一、缘起与问题中华民族“诗教”传统源远流长,诗教在中国古代,有着类似宗教培养人的作用。
自孔子肇始,将《诗》作为儒家五经之首教育弟子,指出“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礼记?经解第二十六》)意即《诗》教具备培养人的精神气质与传播智慧的作用,后因诗歌创作的繁盛,《诗》教扩展为“诗教”。
当今中国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许多学者教师呼吁重建诗教传统,让诗教进校园。
其实,中小学校从来也是有教诗的,只是与“诗教”相去甚远。
语文老师教古诗多关注的是语言和文字,因为考试要考古诗默写,所以教学的重点就落在背诵默写上,甚至连品读诗歌的情韵之美都放弃了。
而传统“诗教”,兼具文学教育、审美教育、道德教育等功能,尤重人格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诗教诗教,初指《诗经》的教育。
如前所言,《诗经》的教育首先是一种社会现实的教育,前文已论。
在这背后,还有礼乐的教育。
在这背后,又有周代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的教育,它和儒家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以《关雎》为例。
很多人都奇怪为什么《诗经》把《关雎》排第一?不管孔子删没删过《诗经》,至少《诗经》是经过他的手传下来的,也就是说,孔子同意把《关雎》排第一。
为什么呢?《关雎》五章四韵,分别押平入上去。
换韵为一段,所以是四段。
这四段的情绪都是用韵来表达,因为韵字的时长占了全篇的近一半。
这四个韵分别表达了爱恋、痛苦、喜悦、坚决,对应一见钟情、求婚被拒、再求得应、山盟海誓四个阶段。
这个在吟诵课上有详细的分析,在此不赘。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孔子最喜欢《关雎》的末章。
因为前面都是人情之常,最后一章是人伦之重。
在宗族社会中,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横向关系。
纵向关系有血缘,横向只有情义。
夫妻稳定,则宗族稳定。
所以,发誓很重要。
《关雎》就是教育贵族子弟:找好配偶很重要,要找就要找淑女,找到就追求她,不要错过。
被她拒绝怎么办?继续追!想办法,下工夫。
追到以后怎么办?对她发誓,永远对她好,让她快乐!《毛诗大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这段话以前说是附会,现在看怎样?《诗经》是什么?以前说是男女情歌,还把朱熹的话搬出来曲解。
男女情歌怎么“风天下而正夫妇”?难道周杰伦的歌也能“风天下而正夫妇”?是为早期诗教。
先秦时,“诗”就是指《诗经》。
《诗经》以外的,叫“歌”、“赋”、“辞”等,不叫“诗”。
屈原作的,就是“辞”、“歌”、“赋”。
到了汉代后期,才有人慢慢把新创作的韵文叫做“诗”。
这是一种抬高身份的表现吧。
孔子不作诗,孟子也不作诗。
曾子子思都不作诗。
但是他们作歌。
当时的歌、辞、赋,形式上和《诗经》里的诗或有差异,或无区别,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所以汉代以后统称为“诗”,亦无不可。
从另一个角度考察,第一个称得上是诗人的,是屈原。
因为屈原是第一个“作”诗的人。
以前的诗,不是“作”的,是自然流出来的。
把作诗当作一件事,自觉地去作诗,屈原是第一个。
他的诗有署名,这在以前是很罕见的。
以前的诗一般都不知道作者,只有偶然留下姓名的。
《九歌》《九章》两组诗,显然是有构思有刻意的创作。
《诗经》里也有祭祀诗,但是基本上是承命而作的感觉。
屈原的诗都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不像是命题作文。
总之,屈原是第一个自觉作诗的人,所以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也许屈原之前就有诗人,但是我们不知道。
在文献的范围内,他是能确认的第一位诗人。
屈原作诗,和《诗经》里的诗,创作目的有所不同。
第一,屈原是士大夫,而且是贵族、王族,他的身份决定他的人生态度,就和《诗经》中的绝大多数作者不同。
剩下的贵族大夫之作,和屈原也有差异。
屈原的诗有强烈的个人抒情色彩,这是我们都知道的。
又剩下的诗,如《诗经王风黍离》等,还是跟屈原的诗有差异。
屈原一直在强调他的高洁,香草美人,内美修能,实际上一切抒情都是围绕着个人的人格确认进行的。
屈原以后,诗歌进入了楚辞时代。
大江南北皆歌楚辞、作楚歌。
楚辞成了流行歌曲。
汉朝更是楚人所建之朝,楚文化一时成为时尚文化。
由屈原直至汉武帝,汉诗的主体是楚辞。
汉武帝时才告结束,转向汉赋主体。
由此,屈原成为了后世诗人的模仿典范。
屈原给后世诗人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产,除了他的诗歌之外,还有两样。
一是吟诵,“形容枯槁,披发行吟于泽畔”。
屈原是吟诵着创作的!从那以后,诗人都吟诵着创作。
另一样,就是诗歌的创作目的。
以往诗歌创作的目的,主要是抒情,此外还有祭祀。
屈原把修身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虽然他还谈不上是作诗为修身,但在诗中,他是处处自命高洁,并以此为核心,组合起其他内容。
此后,经汉魏文人诗、六朝诗,到唐诗,文人作诗的修身目的上升到了第一位。
到了杜甫,完全确立,并在宋诗中得到了极大发扬。
宋元明清,都是这个路数。
至此,“诗”已不是原来的“诗”,当然“诗教”也就不是原来的“诗教”了。
我更重视的是后世的“诗教”,是文人以作诗为生命状态的那个“诗教”。
在孔子时代,作诗或者作歌不是必须的,作歌的目的是陶冶性情,或抒发感情,并没有把它当成修身功夫。
这个转变,是由屈原、曹植、陶潜、杜甫等人接力共同完成的。
在历史的后半段,作诗已经成为儒士的必修功课。
我们就在这里来说“诗教”。
现在的语文、文学课,所有的影视剧,鉴赏类书籍,说到诗歌创作的时候,都在背后暗含这一个观念:诗歌是抒情用的。
李白为什么要创作《静夜思》?为了抒情啊。
如此等等。
但,果真如此吗?后世文人皆作诗。
哪个文人不会作诗啊?这里面,有好人,也有坏蛋。
比如,秦桧也作诗,严嵩也作诗,和珅也作诗。
他们的诗都是什么内容呢?如果作诗是为了抒情,那么秦桧的诗一定有几首是抒发害岳飞之快的,严嵩的诗一定有几首是抒发弄权之喜的,和珅的诗一定有几首是抒发贪污之乐的。
有吗?没有。
严嵩和珅的诗,跟其他人的诗一样,主题也是伤春悲秋、人生苦短之类。
所以说,文人作诗主要不是用来抒情的。
再看诗本身。
文人诗的主题,是基本固定的,不外乎伤春悲秋、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咏史怀古、咏物言志、唱和酬答、友情亲情、思乡怀归、羁旅思妇等等。
相对于浩如烟海的汉诗来说,实在是太少了。
相对于今天的自由诗来说,也是太少了。
诗的结构也是基本固定的,即所谓起承转合,罕有意外者。
诗的因素,就是构成单位,是意象,而中国人的意象是全民族共通的,很少有个人意象。
格律也是基本固定的,押韵也是必须遵守的,等等。
总之,你要作一首诗,一开口,有一半就已经作好了,大家都一样。
如果诗是用来抒情的,这不是太不靠谱了吗?再计算几个数字。
一个文人一生能作多少首诗?正确答案:十万首以上。
多乎哉?不多也。
十万首是什么概念?就是这个人十岁才开始作诗,作到六十岁就不作了,每天只作五首诗。
古人既不是十岁才作诗,又不是六十而止,且不是一天只作五首诗。
古人作诗,那是他的生命状态,就像今天发短信一样。
不发短信你能活吗?古代文人不作诗也活不了。
你一天只发五条短信吗?明白了吧,古人作诗,很简单的。
比如《红楼梦》的开篇,甄士隐去见贾雨村,那天是中秋节,贾雨村那个晚上吟了三首诗。
三三得九,照这样一天就是九首诗。
另外,历史上真的有几个人留下了差不多十万首诗,比如乾隆皇帝。
可是我们见到的文集,一般只有几百首,能上千首就算多了。
十万首?那其余的九成多都哪里去了?首先,大部分直接飘散在空气中。
古人作诗先吟后录,而且大部分时候是吟而不录。
贾雨村那晚吟了三首诗,一首也没记录下来,于是就在空气中飘散了。
只有特别好的,他满意的,才会记录下来。
记录下来的叫做“稿”,就是禾苗高,乱七八糟未经整理的意思。
而我们见到的一般是“集”,集者辑也,经过编辑的,这其中,大部分又会被毁掉。
《红楼梦》有“黛玉焚稿”,黛玉为什么要焚稿?很多人都以为是因为宝玉抛弃了她。
那就是今天的辣妹,分手了,就要把以前的照片啊、情书啊什么的,一股脑儿撕碎,扔他脸上去:哼!凭什么甩我?林黛玉是大家闺秀啊,不是90后。
为什么要焚稿?因为知道自己命不久长。
文人的习惯,死前要把自己的稿子处理掉,因为诗文都是自己的隐私。
诗是作给谁的?作给自己的。
除此之外,只有少量是作给特定的人的。
所以,我们见到的诗集,其中很多是唱和酬答的内容,因为这些本来就是给别人的。
文人会在自己的诗文稿中,选择那些可以公开的,编一个集子。
有钱就出版,没钱就交给儿子,传之后代。
所以,文人是给谁作诗作文?主要是给自己。
其次是给特定的人。
没有给陌生人、给大众的。
现在创作诗文都是为了发表,唱歌都是为了发唱片。
此等事情,过去只有失去了人身自由的人才肯干。
创作时是吟诵的,周围没有人听,创作完就飘散了,偶然记录下来的,又大部分烧掉了,还是没人看。
所以,创作是为自己。
为自己有什么用?就是修身。
儒家以修身为本,什么都是修身。
做官是一种修身,隐居也是修身。
琴棋书画是修身,打拳练功也是修身。
当然,诗词文赋也是为了修身。
诗词文赋怎么修身?我们就以伤春为例。
伤春怎么修身?比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有的翻译说:诗人早晨在睡梦中被鸟叫声吵醒了。
“吵醒”!天哪,是准备拎支枪出去打吗?这就是不会吟诵的问题。
这首诗押的是上声韵。
上声是细小亲密的意思。
上古的上声字都有这个意思。
韵字拖得最长。
你把“鸟”字拖长试试,感觉不到那深深的恋爱之意吗?古人是用声音作诗的,口头创作,而声音是有意义的。
详见我写的《声音的意义》。
诗人是多么喜爱那些鸟啊,怎么可能是“吵醒”!“夜来风雨声——”,听到了那无情的声音了吗?平声字结尾,平声是没有什么感情色彩的字。
“花落知多少——”,又是上声结尾,对于那落花,是无限的惋惜啊。
文人为什么见花落泪,闻鸟惊心?是因为文人太酸、太浪漫?当然不是。
这是文人的心灵的真实的声音,没有做作,没有夸张。
因为中国人是万物一体观,物就是我,我就是物。
鸟鸣了,就是我在鸣。
新的一天,新的生命,所以醒来是无限欢喜,对于鸟鸣中的欣喜感同身受。
花落了,就是我落了,旧的一天已经过去,永远不再。
我的生命已逝去了一部分,对于落花的凄凉,也感同身受。
所以文人见景生情,感物起兴,所作之诗多以景写情,情在景中。
这不是今天的娱乐作秀。
他连花落都感伤,鸟鸣都欣喜,试问这样的人会害人吗?这就是修身。
这就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
《千字文》:“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一个好的社会是什么样子?鸟儿在竹林里自由地鸣叫,马儿在草原上自由地吃草。
不仅是所有的人,而且是所有的动物,都从这个社会中得到了恩惠,幸福快乐。
不仅是动物,连草木植物也得到了恩惠,幸福快乐。
不仅是有机物,连无机物也得到了恩惠,各得其所。
这是什么样的景象啊,这是何等的胸襟!跟现在掠夺资源、资源配置式的发展模式是何等的不同!如果有了这样的精神,还需要喊环保吗?还需要喊和平吗?这样的人,他的心灵也是安详的、慈悲的,他的人生也是积极的、健康的。
这就是修身的目的。
儒家修身,有很多方法,甚至可说无事不可修身,而且各有次第,在此不谈。
作诗,就是一种修身的方法,自屈原始,在汉魏六朝得到加强,在唐确立。
杜甫无事不入事,已把作诗变成了一种生活状态。
这个传统在宋朝普及,成为后半期中国文人的常态。
文人每天的感慨,都习惯性地以作诗为表达。
诗就成了最贴近心灵的事。
而作诗,如前所述,主题是定的,结构是定的,格律是定的,意象也是共同的,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发乎情,止(指向,不是停止的意思)乎礼义,这是诗歌的传统。
不如此不叫诗歌。
看看历史上受嘲笑的那些诗吧,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没有用来修身,二是没守诗的传统。
现在都把作诗当成是抒情,也这么看待古人。
流行的话都是什么什么时候,我们就怎样怎样(一句名诗),什么什么时候,又怎样怎样(又一句名诗),诗歌表达了中国人最丰富的感情啊,也是最浪漫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