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角的概念和特征。
2.掌握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
3.了解一些常见的角的度数,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二、教学流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让学生观察两个相邻的墙角,并引导他们认识角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介绍直角、锐角、钝角并区分它们的特征。
2. 认识角的测量
•让学生使用直尺测量直角,并记录其度数为90度。
•引导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其他的角,并记录其度数。
3. 角的度数探究
•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角和钝角的度数,发现角度越大,角越钝。
•介绍一些常见角的度数,如:30度、45度、60度、90度、120度等,并让学生感性理解这些角的大小。
4. 运用角的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直角、锐角和钝角,并记录下来。
•让学生在家里测量家具摆放的角度,如沙发与地面的夹角,床与墙的夹角等。
5. 提高拓展
•让学生使用手工制作一个简易度角器,并测量周围物体的角度。
•提供一些更高级的测量工具,如卫星定位仪,在地球上测量角度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角度测量方法。
三、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角概念的理解。
2.学生记录的测量数据应准确无误。
3.学生的应用题答案正确率高,在生活中运用角的知识更加自如。
四、教学反思
1.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角的概念和度数较为抽象,采取更多的生活实例
和场景引导学生。
2.在实际操作中,要充分考虑人数和物资的配备,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实
际操作和体验。
3.想办法让学生感性理解角的大小,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6.《认识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认识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角,知道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围成的。
2.能够分辨角的大小,知道直角是90度,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
3.能够在图形中找出角。
教学重点:1.认识角,知道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围成的。
2.分辨角的大小,知道直角是90度,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
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在图形中找出角。
2.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分辨角的大小。
课前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一个模型角。
2.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学生易错的角,如锐角和钝角。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教师进行导入,并出示一个模型角,让学生来猜测这是什么东西,并引入角的定义。
第二步:认识角让学生观察模型角,识别其中的两条射线,由此引出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围成的,引导学生用手指找出课堂中的其他角。
第三步:分辨角的大小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几个钝角、锐角和直角,并让学生分辨出它们的大小,引导他们发现直角是90度,钝角大于90度,锐角小于90度。
第四步:活动实践让学生在小组内出题,出一些图形,找出其中的角,并判断角的大小,然后让代表组员上台做答,由全班评出最佳小组。
第五步: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学生易错的角,如锐角和钝角,让学生分辨它们的大小,并在黑板上敲定答案后,提问学生为什么这个角是锐角或者钝角。
第六步:课堂总结教师进行课堂总结,把本节课的要点再次梳理一遍,确保学生掌握了认识角和分辨角的大小。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实践和课堂表现,了解学生对认识角和分辨角的大小的掌握情况。
2.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练习题,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补充和巩固。
以上就是本次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老师能够带着学生们一起掌握认识角和分辨角的大小的方法。
《认识角》(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角(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能够理解什么是角;•能够正确地读、写“角”的名称;•能够正确地以数字度量角;•能够比较大小和判断角的大小关系。
1.2 能力目标•能够观察直线、尺、角器,判断角的大小和比较大小;•能够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角度相关问题。
1.3 情感目标•愉快地学习角的概念和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大小比较。
2.2 教学难点•判断角的大小和比较大小;•运用角度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3.1 教学内容3.1.1 角的概念1.角是由两条相交的线段所围成的空间部分。
3.1.2 角的度量1.叫做角的度数,用度(d)表示。
3.1.3 角的大小比较1.小于(<)2.等于(=)3.大于(>)3.1.4 角的名称1.顶点:同一平面内相交线段的交点。
2.构成角的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一般用其中一条线段上未被分割的部分来表示。
3.2 教学步骤3.2.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操作物品,体验什么是角。
3.2.2 说故事1.利用故事提出问题:如果一个老鼠住在田地里,发现随手扔的麦子被一只猫吃了,它要怎样才能够不被猫抓住呢?3.2.3 观察1.观察课件中画的图形,能否发现图形中的角?3.2.4 观察视频1.观察相关的视频,学习角的度量和比较大小。
3.2.5 模拟操作1.学生互相操纵角度器进行模拟操作。
3.2.6 练习1.利用角的概念和相关知识进行练习,加深对角的概念和应用的理解。
3.2.7 总结1.整理学过的知识点和相关概念,回答问题。
四、教学评价4.1 笔记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知,整理角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4.2 练习1.预备练习:根据图形中的线段,写出所有的角的名称。
2.训练:练习判断角的大小,判断判断两个角的大小关系。
3.拓展练习:通过实际问题应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参考5.1 课件1.角的概念、度量和大小比较。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认识角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认识角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认识角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学习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认识角。
我们将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来认识角,学习角的特征以及如何测量角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角;2. 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3. 能够运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能够正确识别各种角,并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难点是理解角的概念,以及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活动,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角的模型、量角器、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钟表、自行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角。
让学生们初步感受到角的存在。
2. 讲解:我将通过模型和实物来展示各种角,如锐角、直角、钝角等,并解释角的特征。
同时,我会教授如何使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
3. 实践操作:学生们将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量角器来测量不同物体的角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4. 例题讲解:我将给出一些例题,如计算两个角相加或相减的结果,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角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角的定义、各类角的特征以及如何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七、作业设计1. 请用量角器测量家里的家具、书本等物品上的角,并记录下来。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记录。
2. 请画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答案:根据角的特征进行作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角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在课后,学生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日常生活中的角,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可以拓展学习其他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如线的特征、图形的分类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角的概念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材依据】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
【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角,会画角。
【教学难点】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建立起角的概念。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三角尺一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在图形王国中认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情境一:(拿出三角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为什么叫三角形?情境二:(ppt)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图片,你们的新朋友就藏在这些物体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它是谁?(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中都有角,角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
二、学习新知活动一:认识角1.师:(拿出五角星)这是什么?它的名字为什么叫五角星?你能找出五角星的五个角吗?(学生上台指认角)2.师:我们生活中处处有角,老师昨天到街上走了一趟,发现了不少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角,你们能从中发现这些角吗?(ppt出示街景照片,学生上台指认角)3.师:在我们教室里也存在很多角,请你找一找,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活动二:体验角的特征拿出三角板,请同学们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受?(指名同学说说感受)活动三:画角1.学生试画师:你能把三角板上的一个“角”,画在纸上吗?学生自己画,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方法。
师:你能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吗?2.教师示范师:请同学说一说“角”是什么样子的?师:我们把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大家知道了“角”各个部分的名称,一会儿看看谁会用。
(2)画“角”师:请同学仔细看,老师画一个“角”。
(教师指着黑板说)我把“角”画在这儿,就先点上一个点,(教师边说边点)它就是“角”的——顶点。
(教师故意停顿,请同学回答,强化学生对名称的记忆。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认识角》教学设计含反思问题收集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继续教学的,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来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交流,为进一部学习平面图形的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能够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初步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在情境中找到角。
数学思考:从生活中的物体抽象出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用数学思维来解决情境中的数学。
情感态度:在与同伴合作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到角。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角的定义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法指导:渗透式教学德育渗透:让孩子们学会合作、学会用数学语言来交流教具准备:多媒体PPT、三角尺、学具图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请同学们回忆学过哪些平面图形?2.通过观看一个小动画来呈现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提问:为什么圆停不下来?3.请同学们摸一摸学具图形的四周,有什么感觉?(引出尖尖的部分在我们数学上叫角)(设计意图: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让孩子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探讨学习。
)二、观察探究,聚焦新知1.生活中处处都有角,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角2•能否找出图片中的角呢?(在图形中抽象出角)(小结角的共同之处:两条直线共同经过一点)让孩子们对角的概念有更深的理解(设计意图:从孩子们熟悉的环境中找角,让孩子们知道生活与数学是息息相关的,数学来源于生活。
概括角的特点,让孩子对角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动手操作,内化升华活动一1.让孩子用身体来摆一摆角,另一个孩子来说3.同桌合作用牙签来摆一摆角,展示孩子的作品(有孩子摆成三角形、正方形)问这个图形是叫角吗4.展示角的摆法活动二1.请同学们画一个角,巡视交流角的正确画法2.课件展示角的画法及各部分名称3.教师板书展示角的画法及各部分、读作、记作4.小结角的特点(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直直的两条边)(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摆一摆,增加体验感。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课程设计一、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角”,共分为六个部分。
本单元是认识角的第一次联系,内容不是很难,但作为初学阶段,学生需要对熟悉角的基本概念及表达方式,为之后的知识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角的概念,认识角的三要素;2.学会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来度量角;3.学会用角的度数表示角的大小;4.培养学生对角的感知能力,提高观察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本次教学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
1. 角的概念及表达方式的引入教学内容首先为学生介绍角的概念,告诉学生什么是角,角的定义,以及角的三要素:顶点,两条边。
同时,引入学生们熟悉的图形,让学生们看到不同的角。
采用教师讲述和问答结合的方式,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角的定义、相似和不相似的角等概念,再通过教师现场画图例证,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角的具体表达方式。
2. 角的度量方法介绍教学内容介绍量角器、角规和针尺三种工具的名称以及通过这三种工具如何测定角的大小。
要求学生根据题目中的要求,找到正确的工具来测定图中的角度。
教学方法首先现场展示三种不同的度量工具,通过观察和描述进行差异化学习,然后通过组内合作小组比较,在交流学习中总结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特点,加深记忆和体验。
3. 角的度数表示法和感知能力练习教学内容讲解角度表示法,让学生能够在角的两条边之间找到对应的圆心角,并理解相邻角、对顶角和一组补角的概念。
此外通过视觉和观察练习,让学生能够感受角的大小和角的方向。
从生活中物体角度的举例入手,带领学生分析发现一些列与角度相关的事物。
通过场景模拟和图形展示,让学生全面认识角的度数和表示。
在实际测量和练习角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学生作业、小组合作讨论、课堂互动交流2. 评价标准1.对角的概念和三要素的理解情况;2.对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3.对角度表示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发掘。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板书设计 -【完整版】
《认识角》板书设计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第67--68页设计者:法库县大孤家子镇中心小学李子艳指导者:法库县教师进修学校何玉文法库县教师进修学校裴海英课题名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认识角》教学年级:二年级课型:概念课一、板书图1二、设计说明1、教材分析(1)教学主要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67--68页《认识角》(2)教材编写特点首先,本节课教材更多的是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选取了典型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及时地呈现出角的图形,使学生明确了角的特征,初步建立了对角的直观认识。
其次,教材内容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通过让学生动手玩活动角及比较大小不同的三角板,从而使学生有效的突破角的大小在认识上的难点。
教材内容突出了生活化、操作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3)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其主要的数学核心思想是数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了角的几何图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认识了角的特征及比较角的大小。
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我的思考本节课我从魔术引入角到实际指角、找角、摸角,画角及比角,使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角的模型。
这里充分体现了知识建构的系统性,虽然是很简单的教学内容,却蕴伏了许多的数学思想。
正确的摸角方法、画角方法渗透了“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
”为以后更高一级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抽象出的三个角蕴伏着“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拓展了角的外延,为下节课的学习作了必要的准备。
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我们的课堂并不局限在“40分钟”,而是给了它更大的拓展的空间。
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向高段学习延伸。
2、学情分析(1)知识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但是角在表象、特征及大小比较上又表现出了许多的不同,角的认识是低年级学生对几何平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次认识飞跃。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七单元第一课时《认识角》教案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七单元第一课时《认识角》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角的概念,能够初步认识角;
2.能够用角的大小表示方向上的关系,如判断日常生活中的“左右、前后、上下”等;
3.能够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角的概念;
2.角的大小表示方向上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角的概念理解;
2.角的大小如何表示方向上的关系。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画图展示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用过的一些表示方向的词语(如左右、前后、上下),引导学生们思考这些词语之间的关系与联系。
2. 观察角的现象
让学生在黑板上观察一张图,图中有两只手指交叉交替,并问学生们看见了什么?引导学生们发现手指之间的形状,由此引出角的概念。
3. 讲解角的概念
通过图示教学展示角的概念,角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构成,角的大小由这两条射线分别所在的直线之间的夹角决定。
4. 角的分类
加深学生对角的理解,引导学生们根据角的度数分类,如:锐角、直角、钝角。
5. 实例演练
通过实例演练巩固学生们对角的概念和分类的掌握程度。
6. 结束课堂
通过概括课上所学,让学生们对角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宣布下一节课内容和预习作业。
教学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们初步认识了角的概念和分类,学生们对角的理解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能够将这种概念运用于他们的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理解能力较差,需要更多的引导与帮助。
下一节课我将针对这些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教学方式,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认识角》研究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情境,初步了解角的各个部分名称,学会画角。
2、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建立角的空间概念,培养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能力,并促进合作交流。
3、在研究角的知识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研究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研究重点和难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研究准备:课件、三角板、小棒(每人4根)、白纸等。
研究过程:一、师生交流和引入新课(5分钟)变魔术:每个学生准备4根小棒,摆出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正方形)-----拿走一根,可以变成什么图形(三角形)-----再拿走一根,变成了什么?(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朋友)板书:认识角二、探究新知,展示交流(20分钟)活动一:找角1、师:角朋友最喜欢玩捉迷藏了,看,它在和谁玩捉迷藏呢?出示课件第62页(剪刀、钟表、红领巾),角朋友就藏在这些物体里面,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自由找一找----抽生指一指-----全班比划比划2、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现在我们把这些角的外衣脱掉,看看它们的样子。
(课件演示,将三个物体隐藏,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
这几个角样子不同,但有一个同样的名字,都叫“角”!活动二:指角1、你的课桌上也藏着角朋友,你能找到吗?比划一下吗?(课本、文具盒、尺子)。
我们教室里也藏着很多角,你能找一找,比划一下吗?(窗台、黑板)抽生说和比划预设:其实,我们有一种学具朋友,它的身上全是角,它是谁呢?(三角板)快请出我们的三角板朋友!2、找一找自己手中三角板上的角,给你的同桌指一指角在哪里?3、指名到前面的同学把三角板上的角指给大家看。
师:同学们摸摸你三角板上的一个角,你有什么发现?预设:尖尖的,有点扎手,两边平平的。
活动三:画角1、刚才我们从窗台上、黑板上、三角板上、书上都找到了角,你能把它们的角画在纸上吗?教师示范----学生动手画----展示(“我画的是××的一个角”)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其实,角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是什么呢?打开数学书第62页,自学“认一认”的部分,一会儿我们要自己学到的跟其他同学分享。
认识角 (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认识角(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了解角的定义;
2.学会使用手指、棒子等工具比较角的大小;
3.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判断角的大小。
教学重点
1.角的定义;
2.观察图形判断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
如何使用手指、棒子等工具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
1.角的定义课件;
2.角的比较实物(手指、棒子等)。
教学过程
导入与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即线段和角。
2.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角吗?如何描述角的大小?”让学生思考回答。
角的定义
1.展示角的定义课件,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角。
2.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标注,理解顶点、边和角度的含义。
3.通过图片、图形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角的比较
1.展示角的比较实物,包括手指、棒子等。
2.通过手指、棒子等实物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3.通过数学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巩固知识。
观察图形判断角的大小
1.根据图形的特点让学生判断角的大小。
2.通过实物模拟、实际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角的大小。
总结与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与学生讨论角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的思考与实践。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相对简单,但老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运用多种方式和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如图形、实物等;
2.考虑留出合适的时间让学生实践、游戏等活动;
3.回顾课程的同时,结合应用场景展开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认识角》教案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三角板画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理解角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6课《认识角》。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理解角的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2. 学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理解角的含义,学习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3. 巩固练习: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角的含义及各部分名称。
5. 作业布置: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角的定义: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图形叫作角。
2. 角的各部分名称:顶点、边、度数。
3. 画角的方法:用三角板和直尺画角。
4. 练习题: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角,与家人分享角的发现。
3. 用三角板和直尺画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理解角的含义,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初步用尺子画角。
2、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3、结合生活场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1、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决定于两边的涨口,两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闹钟、活动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问题导入由钟面上的三“兄弟”(时针、分钟、秒针)引出新课:今天我们来认识角揭示课题:认识角二、引导探究:1、出示课件,联系生活,整体感知角。
(1)出示闹钟,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
(2)椅子上的角与长方形笔筒上的角(3)国旗上的角(4)相框、笔记本上的角(5)课本62页上的:剪刀、钟面、红领巾上的角。
三、角的画法:(一)教学画角1、先确定顶点。
2、引出两条边。
3、标出角的记号。
4、角的记法与读法。
小结:一个完整的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二)练习画角1、让学生用直尺在练习本上画角。
2、检验练习效果。
四、闯关小练习:第一关:慧眼识角。
判断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题见课件)第二关:我会标(P62)第三关:我会变1、用活动角演示: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
2、用活动角演示:角的两边张口越小角越小。
第四关:猜一猜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五、红角与蓝角的故事——大小之争1、听故事2、小结: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系,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六、课堂小结:认识了角之后,你有什么收获?七、布置作业:P63八、各建筑欣赏:悉尼歌剧院、艾菲铁塔、越南红教堂。
九、唱一唱:角我是一个小小角,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记牢,先画顶点再画边。
想知我的大与小,只看张口不看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七、反思改进措施
特色与创新:
1.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角的存在,体会角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际应用能力。
2.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认识角教学设计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认识角
2.教学年级和班级: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2课时
4.教学时数:90分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认识角,能够用正确的方式画角,发展空间观念。
八、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角的探秘》、《生活中的角》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视频资源:《角的奥秘》、《角的测量》等,通过视频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角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阅读,或者观看视频资源,加深对角的理解。
过程:
讲解角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角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角的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角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角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角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角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角》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角》北师大版教案:认识角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第六章的第一节《认识角》。
我们将学习角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并掌握角的定义,能够识别和分类各种角,并了解角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角的定义和性质,难点是让同学们能够正确识别各种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角的模型、图片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角的模型,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表意见。
2. 讲解角的定义:我向大家讲解角的定义,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3. 分类角:我拿出一些图片,让同学们识别各种角,并将其分类。
4. 讲解角的性质:我向大家讲解角的性质,包括角的度量、角的和差等。
5. 例题讲解:我出一道例题,让同学们一起解答。
例如:一个三角形有三个角,它们的度数之和是多少?6. 随堂练习:我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完成。
六、板书设计我将板书写成角的定义和性质的形式,方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同学们画出一个角,并标明它的度数。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同学们对角的定义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课堂上,我发现有些同学对角的识别还有些困难,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引导和练习。
对于拓展延伸,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回家后找一些物品,尝试自己画出各种角,并观察它们的性质。
这样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角的定义和性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这是同学们理解和运用其他数学概念的基础。
角的识别和分类是教学难点,因为同学们需要能够准确地观察和判断各种角的特征。
再次,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是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的关键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性质。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角|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角|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角|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认识角》。
我们将从生活中的实物出发,引入角的概念,并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让学生理解角的特点,学会用语言描述角,并能够分辨各种不同的角。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能够分辨各种不同的角,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学会分辨各种不同的角,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以及各种不同角的命名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角的模型、实物图片、直尺、量角器。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把剪刀、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三角板,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三角板上的角。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会引导他们用正确的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2. 讲解角的概念:我会利用角的模型和实物图片,向学生讲解角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3. 分辨各种不同的角:我会展示一些不同的角,让学生分辨出它们的特点,并能够用语言描述。
我会给出各种角的名称,如锐角、直角、钝角等,并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辨别出它们。
4. 课堂练习:我会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用剪刀剪出一个角,然后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和描述剪出的角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各种不同的角:1. 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
2. 直角:等于90°的角。
3. 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用剪刀剪出一个角,并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和描述剪出的角的特点。
2. 答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答案会有所不同。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认识角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认识角教学设计第一篇: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认识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2、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2、教学难点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角【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片等。
【教法与学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折一折等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脑子里,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识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黑板上的图形谁认识?师:对,这是角,这节课我就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角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那我们欣赏一些图片,它就藏在这些图片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里有角呢?对,这些都是角。
二年级数学下册6.1认识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6.1认识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大小,学会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角,角的组成部分。
2. 角的大小:让学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 测量角的大小:教会学生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4. 角的分类:让学生了解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大小及测量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直尺、量角器、三角板、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角的概念、大小及测量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角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角的概念:什么是角,角的组成部分。
2. 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大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 测量角的大小: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4.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高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让学生了解其他类型的角,如周角、平角等。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角》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体会数学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经历做角,比较角的大小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体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并学会做角。
教学准备:几何角,三角板,小棒,硬纸条,图钉,毛线,扇子,(两个明显角,两个不明显角,两个钟面)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名字叫角(板书:认识角)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认识角
师:同学们,我们这个新朋友非常调皮,还没和我们见面就想和大家玩捉迷藏呢,我们一起来把他们找出来,怎么样?(课件出示“角的感知”)
师: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的角朋友,把他们请出来怎么样?(出示几何角)
师:这几个图形是什么?(角)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三角板)上面有角吗?有几个?谁能上来指出其中一个角?(生指尖尖的)
师:尖尖的是角吗?那我们把这尖尖的移到黑板上来看看(师画一下顶点)问:“这是角吗?”生:不是,只是一个点。
师;“对了,这个只是角的一部分叫做顶点,(在点前写顶点)请大家拿出你的三角板,把一个角的顶点往另一只手的手心按一按,再拿开看一看手心留下什么?”
师:对了,这就是角的顶点留下来的痕迹,那么,除了顶点,角还有什么呢?(两条直直的线)这就是角的两条边(师画出两条边,标出边)现在这就是一个角了,刚才那位同学只指出了角的顶点,那么我们该怎样指角呢?(师板书一弧线,边指边说;这就是一个角)。
师;现在谁能小结一下,角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呢。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2练习
师:现在你们认识角了吗?好,老师来考考你们(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3找身边的角
师:其实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请小朋友们转动自己的身体,找一找在我们这个大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吗?
4动手做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既然角在生活中到处可见,那你想不想当一个魔术师,用老师给你准备的材料变出一些角来。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信封,里面有小棒,硬纸条,图钉,毛线,下面请大家分工合作,尽量把这些材料都用上,做一做,拉一拉,折一折,摆一摆,变出各种不同的角来,注意,做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放音乐)
师:现在谁勇敢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给大家听听。
师:同学真能干,用自己的双手做出这么多的角,真是非常了不起,其实,做角的方法是非常多的,课后,请小朋友找一些材料,用其他的方法再去做一做角,好吗?
师:这位同学做的角真有趣,(师张开合拢角的两边)这位同学,请你到前面来,你能把你做的角变大吗?变小呢?
师:平时,你们再哪里看到过这样大小可以变化的角吗?
师:对!请看,老师这有一把扇子,在使用扇子的过程中,扇面上的角在变化,瞧,扇子的两边叉开的大了,扇面上的角就…
扇面的两条边叉开的小了,扇面上的角就…
师:说明角是有大小的,(板书:角是有大有小的)你能猜一猜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板书:角的大小与开口的大小有关)
(1)用眼睛来看比较角的大小
师:既然角有大小,看这里有两个角,谁大谁小,(出示)
师:对,大小明显的角,我们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出。
(2)用重叠法比较角的大小
师:同学们请看这两个角,它们谁大谁小,我们用眼睛不容易看出,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移到一起用重叠法来比较,把两个角的顶点和顶点重合,一条边也重合,看,另一条边,在外面的就大,在里面的就小。
(演示)
师:老师也和角成了好朋友,我知道有关它的一首儿歌呢:
角
我是一个小小角,
一个顶点两条边,
要知我的大与小,
要看开口不看边。
(3)比较钟面上角的大小
师:小朋友,都知道了角是有大有小的,这不,有两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都认为自己是最大的角,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辨别一下哪个角大吗?请小朋友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想一想可以怎样来比较。
(讨论汇报)
三、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1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演示)
2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几个大小不同的角吗?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个新朋友?现在假设你是角,你想怎么样向大家介绍自己呢?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角,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了怎么样比较角的大小,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回到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这位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