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word教案

湘教版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word教案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评价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两个指标的差异,以及绝对损失与相对损失的差异2.自然灾害的时间差异(损失成上升趋势)与地域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1960--1998年全球重大灾害情况统计”,掌握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状况及变化趋势,并能简单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了解世界各地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分析其环境特征及差异的原因。

3.通过复习再现“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等相关知识,学会知识的迁移与整合,培养综合的、联系的思维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客观分析自然灾害损失的社会环境因素,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教学难点】自然灾害的绝对损失和相对损失【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过程】【新课导入】自然灾害是制约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

同一地域的不同时期或者是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域,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都会产生不同的自然灾害,使人类的物质财产和生命财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板书】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阅读】阅读课本64页材料“如何确定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了解以下内容:1、反映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基本指标以及自然灾害损失程度与这些指标的关系,2、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各种指标的表达方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略【思考】对同一地区而言,灾害的相对损失与绝对损失是否一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灾害的相对损失与绝对损失不一样。

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虽然灾害的绝对损失严重,但由于这些地区人口多,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灾害对该地区的危害程度仍然较轻,所以相对损失较低。

相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人口较少,经济总量小,抗灾减灾的能力弱,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灾害对该地区的危害程度仍然较高,相对损失较大。

【承转】自然灾害损失不管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首先我们来看学习自然灾害的时间差异。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湘教版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湘教版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湘教版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而面对自然灾害,各个地区的损失却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文将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角度探讨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并从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损失的影响地理环境天灾之所以称之为“天灾”,是因为它不会受到人类行为的影响而发生。

然而,自然环境的不同却会影响不同地区的自然灾害风险和损失程度。

以洪涝灾害为例,洪水的发生与降雨量、地形、水系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地形方面,地势高低的不同会导致水的流动速度和范围不同;在水系方面,河流、湖泊等水域多的地区会增加洪涝风险。

因此,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等区域的洪涝灾害相对较为严重。

热带气旋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发生与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气候方面,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热带气旋的形成和发展。

在地理位置方面,近海地区的热带气旋相对较多,特别是热带气旋路径与岛屿、国家等区域相交的地方,更容易引发较大的灾害。

人类活动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人类活动方面,城市化、土地利用、自然资源开发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

城市化是最明显的影响因素之一。

由于城市人口密度高、建筑物多,地铁、桥梁等基础设施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震灾、洪涝灾害等在城市中造成的损失较大。

据统计,2004年泰国海啸中,人口密度高的普吉岛死亡人数远高于其他地方。

土地利用也是影响灾害损失的因素之一。

在土地利用方面,人类活动包括建筑、农业、林业、工业等。

当土地利用方式不当时,就容易导致不同形式的灾害。

例如,城市的灰霾、农业的土地沙化等就是土地利用不当的典型问题。

自然资源开发同样会对自然灾害的损失产生重要影响。

自然资源开发包括采矿、养殖、旅游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可能会破坏自然环境,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

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就与当地水电厂的开发活动相关。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 3.1《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 3.1《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案
【板书】三、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
1.危害较 为严重的大洲:亚洲和非洲
思考:结合学习过的有关亚洲和非洲的自然概况和社会经济情况分析其灾害严重的原因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从世界范围来看,亚洲和非洲受自然灾害的危害较为严重,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同时与两个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也有一定关系。
非洲气候高温、少雨、干燥,因此,非洲有“热带大陆”的称号。非洲气候有三个方面 的基本特征:①气温高。非洲大陆地跨南北半球,赤道横贯中部,90%以上位于南北纬30。之间,绝大部分地方年平均气温在20 °C以上,气候炎热。②干燥地区面积广大。由于南北回归线穿过非洲大陆,这一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或大陆内部吹来的干燥气流,难以形成云雨。尤其是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该地区位于大陆中西部地区,大陆宽广(是非洲最宽阔的地带),西部沿海又受到寒流的影响,东北信风从内陆吹来,所以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的降水量一般由赤道向南北逐渐减少。全洲有1/3的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为热带沙漠气候。近几十年来,非洲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以及森林、草原遭到严重破坏,加上自然的原因,使非洲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致使许多非洲国家饱受旱灾的威胁。③气候带作南北对称分布:非洲的气候类型,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而且南北对称分布。
亚洲自然地理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然地理诸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一,围绕亚洲大陆的海域复杂多样。亚洲大陆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北为北冰洋,海疆发达,多边缘海。北冰洋的边缘海,每年大部分时间冰封。印度洋北部是全球最暖海域之一,它是夏季西南季风必经之地,南亚、东南亚 雨季降水量的多寡与西南季风的盛衰有密切的联系。太平洋沿岸,在构造上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分界线上。海底地形崎岖,亚洲大陆东侧形成一系列弧形列岛、海底山脉和深海沟带,且多火山地震。太平洋海域是季风气候主宰因素之一。

选修5第3章第1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学案

选修5第3章第1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学案

选修5第3章第1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学案课前温故知新【课标要求】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学习目标】1、运用材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2、理解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了解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及原因。

4、了解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及原因。

【学习重点】自然灾害损失的时空差异。

【学习难点】各自然灾害损失差异的成因。

【学习流程】课前:1、回顾旧知,预习新课2、课前朗读,订正学案课堂:1、新课导入,明确目标(5min)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0min)3、分组展示,相互纠错(10min)4、相互评价,归纳总结(15min)5、当堂检测,巩固训练(10min)【自主学习】一、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1.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

一方面,人口的增长和人类活动造成各种自然灾害的______________日趋严重;另一方面,同一强度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在________和__________上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

2.确定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基本指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种受灾体破坏数量与______________、灾害造成的____________等方面。

自然灾害损失程度指标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3.相对损失与绝对损失:总体来说,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发达的地区,________________严重,____________较低;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____________较大。

4.从近40年的情况看,世界范围的重大自然灾害的损失呈________趋势。

课堂探究学习【问题探究】1、试分析东亚地区多洪水、热带气旋、地震、滑坡等灾害的原因。

2、下图是“世界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柱状统计图”,据图回答问题。

(1)描述1950~2001年自然灾害损失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说明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年份,灾害损失差异很大。

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中图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

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中图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

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中图版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一、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持续变化,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

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很大,各地区所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和影响程度也不同。

本篇文章主要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进行探讨,并针对不同地域的自然灾害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二、中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中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洪涝灾害、台风暴雨、干旱、雪灾、风灾、海岸侵蚀、森林火灾等。

不同的地域所遭受的自然灾害类型也各有不同。

2.1 山体滑坡与泥石流山地地形复杂,地震和降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导致部分山坡出现滑坡、崩塌等现象。

其中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喀斯特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频繁,成灾面积大。

为了解决这类灾害,需要对山区的地质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植被恢复和控制土地利用等。

2.2 地震中国地处在欧亚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界带,地震频发。

相对来说,中国西南地区及青藏高原地区是地震多发区。

为了提高地震预警和救援效果,需要完善地表变形观测体系,加大地震台站和地震仪器等设备的建设投入。

2.3 洪涝灾害中国南方较为多雨,雨水容易集中,形成洪涝灾害。

此外,南方还常常受台风带来的暴雨影响。

其中江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

要避免洪涝灾害,需要做好洪水防控,完善排涝设施等。

2.4 台风暴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受到台风袭击,雨量较大,对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针对此类环境因素影响,需要加强对台风和暴雨的监测预警,加强防御能力。

2.5 干旱中国地域幅员广阔,自然因素造成的干旱灾害也很严重。

位于西北内陆的新疆南北部、内蒙古、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则属于干旱多发地区,一些地区连年旱灾出现,严重影响农业、畜牧业和居民生活。

需要通过加强水资源的整合利用和科研攻关等措施进行解决。

2.6 雪灾中国北方、西北、西南的高山地区冬季经常出现雪灾,尤其是云南、四川等南方高山地区的雪灾频发,对当地交通等造成严重影响。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五节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教学案中图版选修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五节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教学案中图版选修

第五节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情景导入先思考———————经核定,2015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8 620.3万人次受灾,819人死亡,148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 704.1亿元。

自然灾害以地震、台风、泥石流为主;风雹、洪涝、干旱、低温冷冻和雪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思考探究:(1)中国有哪些自然灾害?提示: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

(2)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加上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

——————基础知识要记牢———————1.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差异的原因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

2.类型的差异(1)地震灾害:主要发生在105°E以西、华北及部分沿海地区及岛屿。

(2)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

(3)旱灾:以西北、华北、华南、东北中部和西南的东南部最为严重。

(4)海洋灾害:以东海海域最突出,主要影响沿海地区及岛屿。

(5)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在一、二级阶梯和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3.危害程度的差异(1)原因:除了受自然灾害活动强度影响外,还与人口和受灾财产等承灾体的类型、价值及其时空分布等密切相关。

(2)地域特点:东部省区损失大,中部省区居中,西部省区较小。

西部地区自然灾害的直接危害较轻,但引发的资源、环境破坏效应最为显著。

——————重点难点掌握好———————一、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及原因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这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强烈的地壳运动、多山的地貌及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二、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自然灾害差异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气候、地形湿润、半湿润;平原、丘陵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土地类型耕地面积大草原广阔人口数量多,密度大稀疏农业部门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主畜牧业经营舍饲、半舍饲,高密度养畜靠天养畜方式主要受灾洪涝、干旱、冷冻、风雹雪灾、旱灾、虫灾种类风险农业灾害风险大牧业灾害风险大灾情表现农作物受灾面积大牲畜掉膘或死亡[拓展提升]东部灾害区是我国的重灾区,表现为:①这里地势低平,有大面积的内涝区,洪水、暴雨集中;②沿海受台风、暴雨、大风影响较多,北部有旱灾和虫灾;③灾害种类多;④人口稠密,受灾体脆弱,灾害群发。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教学设计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教学设计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自然灾害在不同地域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存在差异。

(2)掌握常见自然灾害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对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提高地理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2)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不同地域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

(2)影响自然灾害地域差异的因素。

2、教学难点(1)分析自然灾害地域差异的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自然灾害地域差异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如地震在日本和智利的表现、洪水在亚洲和欧洲的特点等,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影响自然灾害地域差异的因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世界各地自然灾害的视频片段,如飓风在美国、台风在我国沿海地区的破坏景象,引发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关注,进而提问:“为什么不同地区会发生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自然灾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2、知识讲解(1)展示世界地图,标注出常见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如地震带、台风路径、干旱区等,让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分布有初步的认识。

(2)结合具体案例,分别介绍不同地域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如在环太平洋地区多地震和火山喷发;在季风气候区多洪涝灾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多旱灾和沙尘暴等。

(3)分析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如地震的突发性和破坏性;洪水的季节性和区域性;旱灾的持续时间长和影响范围广等。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影响自然灾害地域差异的因素有哪些?(2)举例说明某一地区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

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

第五节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一、课程标准:1.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破坏程度的地域差异。

2.了解我国六大自然灾害区的范围和主要灾害种类。

3.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二、教学背景1、教材分析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几个国家之一。

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情严重。

本节教材主要涉及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讲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第二部分讲我国自然灾害分区的情况。

为接下来的防灾减灾学习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多灾多难的国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学情分析从学生学习情况看,高二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自然、社会经济和区域经济的一般特点。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和能力,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采取具体的案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现状,让学生更好了解区域的发展状况和树立因地制宜的思想。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等方面,了解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差异。

2.能力目标:学会用地图阐述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点。

3.情感目标:深入理解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农业灾情重的大国国情,树立因地、因时的减灾区域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建设国家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强度、破坏程度的地域差异,我国六大自然灾害带的划分依据,以及每个灾害区的范围和主要灾害种类。

难点: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强度、破坏程度的地域差异。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六、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等七、教学过程复习:地震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和滑坡)气象灾害(台风、寒潮、干旱)水文灾害(洪涝)海洋灾害(海啸、风暴潮、赤潮)生物灾害(病虫害、鼠害)请思考:青藏高原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所发生的灾害是否相同?为什么?(略)过渡:两地的自然灾害是不是各地都相同,引出区域差异。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导入新课:读图:找出我国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旱灾、低温冻害、台风灾害的多发区?说明依据?(略)一、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1.自然灾害地域差异的原因我国地域辽阔,不同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不同地域的自然灾害种类、活动强度和破坏程度的差异也很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 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 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 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通过启 发式教学,以创设情境为切入点,精心 组织,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提升 学习能力,营造“参与、乐学”的情景。
三、说教法学法
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 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教并重,以学为本” 的育人观,不仅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所以本节课 中学法主要采用学生合作探究法、自主参与 法、观察法、归纳法。以充分突出学生的主 体地位,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创新 能力、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 陈映珊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一、说教材 二、说教学对象 三、说教法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地位
本节课是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三章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第1节,是 整个选修5真正切入地理视角的开始,对 整个知识系统而言具有强烈后续支撑作用。 同时,本节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密 切相关,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 现实意义。
四、说教学过程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指导 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并不是 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转移的过程,而 应是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下,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中, 完成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引导,而学生运用已 有知识建构生成新知识,完成对新知识的理 解、把握。故本节课采用导趣——设疑—— 启思乐动——概括升华等过程,引导学生从 感性到理性思维的转换,完成教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谢谢!
异性和规律性; • 知道同等强度的同种灾害所造成的危害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说课稿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说课稿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是高中地理选修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地区自然灾害的类型、发生频率、危害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提高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这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世界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

2、不同地区自然灾害的类型差异。

3、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二、说学情(一)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常见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地震、洪涝、台风等,但对于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了解较少。

(二)学习能力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学习兴趣自然灾害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但可能更多地关注其危害和救援等方面,对于其地域差异的形成原因和规律关注度相对较低。

三、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2、能够分析不同地区自然灾害类型差异的原因。

3、理解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影响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地图和图表,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2、不同地区自然灾害类型差异的原因。

(二)教学难点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影响因素。

五、说教法(一)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自然灾害地域差异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高中地理选修五3.1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案人教版选修五

高中地理选修五3.1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案人教版选修五

高中地理选修五3.1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案人教版选修五备课人:孙飞授课时间: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知道1960——1988年间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2·掌握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能说出世界不同区域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灾害种类;3·尝试分析亚洲非洲自然灾害严重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1960——1998”年全球重大灾害情况统计,掌握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及变化趋势,并能简单分析其变化原因。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了解世界各地自然灾害损失地域差异,分析环境特征及诧异的原因。

3·通过复习再现“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等相关知识,学会知识的迁移与整合,培养综合的联系的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自然灾害损失存在的差异和空间差异,进一步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时·因地制宜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2·通过客观分析自然灾害损失的社会环境因素,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重点:能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确定减灾措施难点:掌握我国的防护林体系工程基本内容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图表分析法学法:阅读教材图表分析归纳总结教学过程: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引言: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

自然灾害都发生在一定时期地理区域内,与区域的自然要素、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组成区域性的环境特点。

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孕育着什么样的自然灾害。

读图试分析从哪些角度分析灾害的危害一、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阅读教材图标,试回答1.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哪个时期发生得最多,哪个时期发生得最少?2.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的时间趋势如何?简要分析原因:从人为角度考虑人类活动对成灾的影响二、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用右图引入空间差异:简要分析右图参照教材图表,哪两个大洲受自然灾害的危害较为严重?各地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的差异1、欧洲的重大自然灾害中,以洪水和地震影响的人数最多思考:为什么欧洲地区多洪涝灾害?(提示: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考虑。

中图版选修5《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word学案

中图版选修5《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word学案

中图版选修5《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word学案编写人:庆审核人:审批人:班组:姓名:组评:师评:使用讲明: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依照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2.课后认真填写课堂小结,并将学案集中收集,以备复习之用;3.难度分级:★基础识记,★★明白得应用,★★★能力提升,★★★★知识拓展。

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自然灾难种类、强度、破坏程度的地域差异。

2.了解我国六大自然灾难区的划分依据,以及每个灾难区的范畴和要紧灾难。

3.运用地图、指出我国要紧自然灾难的区域分布。

重、难点分析1.学习重点:我国自然灾难种类、强度、破坏程度的地域差异。

2.学习难点:我国六大自然灾难区的划分依据,以及每个灾难区的范畴和要紧灾难。

一、自然灾难的地域差异1.自然灾难的分布(1)地震灾难: 105°以西、华北及沿海岛屿;(2)洪涝灾难: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3)旱灾:以西北、华北、华南、东北中部和西南的东南最严峻;(4)海洋灾难:以东海海域最突出;(5)地质灾难:要紧发生在地势第二阶梯,专门是过渡地带。

2.自然灾难的危害:(直截了当经济缺失)东部省区缺失大,中部省区居中,西部省区较小。

二、自然灾难分区能够将我国划分为:海洋灾难区、东南沿海灾难区、东部灾难区、中部灾难区、西北灾难区和青藏高原灾难区六个灾难区。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咨询题解决方法)缘故:此阶梯是我国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农业向牧业过渡;潮湿区和半潮湿区向洪涝区、半洪涝区过渡的复杂地带。

因此自然环境最为复杂且多地质灾难。

★★★2.填表完成我国灾情的东、西部差异。

(优化探究P59)★★★3.什么缘故我国的自然灾难灾情东西差异大,南北差异小?答:(1)我国国土面积宽敞,南北跨的纬度、东西跨的经度都较多;(2)南北气候、地势、地质条件差异大,致使南北自然灾难严峻,北部以虫灾、雪灾、旱灾为主,南部以洪涝、滑坡、泥石流为主;(3)而东西不仅自然条件差异大,同时农业类型不同,东西自然灾难灾情差异更大。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案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案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案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案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基本指标。

2.比较同一自然灾害所照成危害的地域差异。

【重点难点预测】同一自然灾害所照成危害的地域差异【学法指导】自学辅导小组讨论【学习流程】【自主学习】之【基础梳理】一、确定自然灾害损失程度1.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使得成灾强度日趋严重。

2.)区域____________不同,同一强度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在_____和___________上差异很大。

2.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基本指标_____________、受灾面积、各种受灾体破坏数量与____________、灾害造成的_____________等方面。

2.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的各种指标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及含义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绝对数量_____________、受灾面积、___________的合计数人口和城镇_____________、经济______________、社会财富_______的地区,灾害造成损失的各项绝对指标高相对数量受灾人口与________之比,受灾面积与__________之比,经济损失与___________或社会财产价值之比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虽然灾害的绝对损失严重,但由于人口______,经济总量_________,抗灾减灾的基础___________,灾害造成的相对损失低二、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1.时间差异:不同___________,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不同。

近40年来,世界范围的重大自然灾害损失呈___________趋势。

2.空间差异:1.)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受自然灾害危害较为严重。

2.)各地区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自然灾害A.欧洲: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造成人员伤亡最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水
地震、火山
问题2:结合全球震中分布示意图及板块分布图,你能指出四大地震带的分布吗?
拓展:世界两大灾害带的分布
灾害带灾害类型成因
(承转)由此可见,自然灾害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现在,请同学们对照导学案,小组讨论完成合作学习一,小组长注意讨论进度的协调。

(小组讨论)
好,时间到。

我们对照屏幕上的表格,分析一下美国这三个不同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类型及成因。

我们按顺序来判断,仍然是抢答,看哪个小组推理的又快又准确。

(教师简要评价)生:(对照地图指
出)地中海——
喜马拉雅地震
带、环太平洋地
震带、大洋中脊
地震带、大陆裂
谷地震带。

(若有不足,其
他同学补充)
生:抢答
小组合作,判断
并讨论分析
学生抢答,汇报
小组讨论结果。

通过读图、画图提
高空间思维能力
案例讨论,深化认
识。

培养学生小组合
作、分析问题的能
力,理解自然灾害
发生的差异性的
表现。

合作学习(展示合作探究一答案)半分钟时间,快速记忆
相关的知识点。

承转:灾害类型不同,我们在分析其原因时考虑
的自然原因的侧重点也不同。

结合第二单元所学,
遇到此类问题我们应该重点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投影“方法点拨”)
承转:这些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
害。

观察教材49页图表内容,从危害的总体状况
看,世界各大洲灾情呈现明显的差异,哪一大洲
损失最为严重?
从自然灾害的个例来看,同一种灾害发生在不同
的时间和地点,其损害程度可能大不相同。

观察
拉丁美洲两个国家智利和海地地震信息,思考并
小组讨论:
两地震灾情有什么区别?分析其差异的原因。

师点评。

比较同一灾害成灾的差异是自然灾害常考点之
一,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方法点拨:(师简要评价生的回答)我们往往从以
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区域灾害强度
2.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区域抗灾能力
承转:这种危害的区域差异取决于地理背景的差
异。

(投影)
生:检查
生:当堂记忆。

整理并记
录。

生:亚洲。

生:分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汇总讨
论结果并展示交
流。

生:回答。

生:归纳整理并
记忆
生:分析并记忆
复习第二单元相
关内容,教师及时
进行方法点拨
对比分析,培养学
生根据图表分析
问题的能力
夯实基础,深化认

总结规律
深化认识
生:思考并讨论
交流
一生做总结
生:比照检查自
己分析的结论


师:自然灾
害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也有明显的区域性,而这些也恰恰体现了我们高一所学的一个原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世界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均存在地域差异(投影本节知识结构),尤其是灾害成灾的差异要注意结合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解。

今后在分析此类问题时要多结合图表和数据资料进行印证。

生:回扣目标
质疑反思
总结归纳
落实目标
自我总结
应用学习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先回顾本节课所学,
然后独立完成导学案所涉及的练习题。

(限时训练,5分钟)
教师针对学生板演,针对性讲评,进行学法指导。

本节课小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生:独立完成相应
练习
一生板演综合题
生:自主对照
自我纠错
学以致用
随堂训练,趁热打

巩固基础,深化应

附件1:导学案
3.1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学习目标:
1.从实例入手,运用地图、数据和资料,通过类比分析,领会自然灾害的发生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总结归纳自然灾害的发生在地理分布上的地域差异规律。

2.运用世界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3.借助对地理事实材料的分析,对比同等强度的同种灾害所造成的损害在空间上的差异状况,体会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性,学会分析导致自然灾害损失出现地域差异的原因。

4.通过对比和综合分析,形成对自然灾害的正确态度,初步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自主学习】
一、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
1、差异表现:
(1
(2)各种灾害在各大洲的发生率也不同:是各种自然灾害较频繁的大洲,而且该大洲遭受的自然灾害的次数占全球次数的比例呈趋势。

2.带状分布
案例分析:世界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区
读课本47页图,找出全球范围内的四个地震带: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
二、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
1.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的表现
(1)从自然灾害的个例来看:强度相当的同一种灾害发生在不同的______和不同的______,其损害程度可能。

(2)从自然灾害危害的总体状况看:灾害损失的区域分布也呈现____________。

在世界各大洲中,的灾害损失最为严重。

2.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的成因
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取决于哪些方面?
【合作学习一】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
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
强风涡旋。

其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m/s~200m/s,最大300m/s,比台风(产生于海上)近中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

龙卷风的破坏性极强,其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甚至把人吸走。

2011年5月初,美国南部地区遭遇龙卷风袭击,大量市镇被毁,数百人丧生。

5月3日,夏威夷州檀香山海港甚至出现“双龙吸水”的罕见景观。

图1、图2、图3分别为美国本土地形图、气候图及自然灾害示意图。

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若图3表示龙卷风、飓风和海啸三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请你运用所学并结合材料,判断①序号①②③
灾害类型
成因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合作学习二】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
2010年,拉丁美洲两个国家的两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读下表回答问题。

简要说明拉丁美洲这两次地震灾情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应用学习】
读“20世纪死亡千人以上的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种灾害是
A.台风
B.滑坡
C.洪涝
D.地震
2.造成图示状况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人口密度
C.地貌形态
D.季风气候
自然灾害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灾害发生率会有很大的不同。

结合所学的区域地理知识,回答3~5题:
3.下列沿海或岛屿国家中属于最易发生洪水灾害的是
A.印尼、中国 B.中国、印度 C.日本、美国 D.孟加拉国、韩国
4.属于干旱灾害突出的地区有
A.非洲、西亚 B.非洲、中亚 C.中欧、西亚 D.南亚、北美
5.经常遭地震、火山威胁的国家有
A.中国、日本、韩国
B.日本、美国、巴西
C.日本、菲律宾、印尼
D.墨西哥、智利、印度
6.非洲旱灾多发的国家多属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7.自然灾害类型较少,但低温灾害和雪灾比较严重的大洲是
A.南美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欧洲
8.(2014 新课标全国Ⅱ)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况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10分)
【反思小结】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