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诗词曲五首课件(共59张PPT)
合集下载
九下第24课《诗词曲五首》精品PPT课件
朗读停顿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疏通文意
才 回家 在路上
折断,刮倒
帐幕,帐篷 皮衣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
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
拉开 铁制的铠甲 穿
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 飞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 艳盛开。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感觉不 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 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
合作探究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 的“卷”、“折”、“即”、“飞”四个 字有何表达作用?
这两句写塞外风狂雪早,一个“卷”字, 写出了北风奔驰怒吼的气势和威力;“折”是 “卷”的结果,风能折草,可见风力之大;农 历八月的南方正值金秋,而西北边塞已是风雪 隆冬,“即”字透出了作者对雪来得早的惊奇 之情;“飞”字照应“卷”字,勾画出漫天风 雪的景象。由风而雪,风中见寒,因寒飞雪, 开篇就让人感到一股奇寒扑面而来。
板书
从军之久: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远望:松柏冢累累
十 五 从
回乡所见
狗窦:兔入
近看
梁上:雉飞 中庭:生旅谷
军
井上:生旅葵
征
行 动:舂谷、做饭、采葵、作羹
回乡心情:泪沾我衣
兵役残酷 厌恶战争
拓展延伸
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件(共59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本文小结
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不合理的乐府 民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60多年后返回故里 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表现出封建兵役制度给 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初读课文,读出感情
1-4句,惊 奇激动
9-14句略 显孤寂凄
凉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 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 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奇与好奇。
•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新奇贴 切,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的风光,又写出了诗人的 惊喜之情。
再读课文,分析情感
• 试分析“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 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作用? • 对偶、互文,渲染天气寒冷。表现军营将士的苦寒 生活。
背景介绍
•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 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 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 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泪下。当时 繁复的兵役使得那个时代充满了小人物的心酸和无 奈。
初读课文,读出感情
从军时间之长, 读得缓慢沉郁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本文小结
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不合理的乐府 民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60多年后返回故里 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表现出封建兵役制度给 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初读课文,读出感情
1-4句,惊 奇激动
9-14句略 显孤寂凄
凉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 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 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奇与好奇。
•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新奇贴 切,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的风光,又写出了诗人的 惊喜之情。
再读课文,分析情感
• 试分析“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 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作用? • 对偶、互文,渲染天气寒冷。表现军营将士的苦寒 生活。
背景介绍
•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 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 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 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泪下。当时 繁复的兵役使得那个时代充满了小人物的心酸和无 奈。
初读课文,读出感情
从军时间之长, 读得缓慢沉郁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词五首》ppt课件
年少万兜鍪(m5u),坐断东南战未休。
渲染孙权不 可一世的英 姿。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 孙仲谋。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 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 容如拭。
词的前两句 写中秋时节 的京城之景。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 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 眉,殊未屑!
虽然花好月圆,秋色清爽,但想到 中国的前途危殆, 作者心里还是 沉甸甸的。
咏喇叭军 民听 听了 了军 民愁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王磐只吹吹伤的了水那尽家鹅,飞罢!
“吹”之声 音
“吹”之功 用 “吹”之恶 果
表面上吟咏喇叭,实则 借物抒怀,讽刺揭露明代宦 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 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 情绪。
《十五从军征》和《诉衷情》写的都是士兵,它 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发如秋霜,忧国忧 民的眼泪白流。
这一生谁能料到,心在 天山边疆,人却只能在
滨水的沧洲老去。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开篇这突如其来的
辛弃疾
呵天天地一,问泣鬼,直神可。惊何处望神州?满眼风深长。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 滚流。
24. 诗词五首
暴露封 建社会 不合理 的兵役 制度对 劳动人 民的残 酷奴役 和迫害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极端不合理的 封建兵役制度
远望所见 凄 凉 破
近看所见 败
孤独悲伤
渲染孙权不 可一世的英 姿。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 孙仲谋。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 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 容如拭。
词的前两句 写中秋时节 的京城之景。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 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 眉,殊未屑!
虽然花好月圆,秋色清爽,但想到 中国的前途危殆, 作者心里还是 沉甸甸的。
咏喇叭军 民听 听了 了军 民愁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王磐只吹吹伤的了水那尽家鹅,飞罢!
“吹”之声 音
“吹”之功 用 “吹”之恶 果
表面上吟咏喇叭,实则 借物抒怀,讽刺揭露明代宦 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 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 情绪。
《十五从军征》和《诉衷情》写的都是士兵,它 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发如秋霜,忧国忧 民的眼泪白流。
这一生谁能料到,心在 天山边疆,人却只能在
滨水的沧洲老去。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开篇这突如其来的
辛弃疾
呵天天地一,问泣鬼,直神可。惊何处望神州?满眼风深长。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 滚流。
24. 诗词五首
暴露封 建社会 不合理 的兵役 制度对 劳动人 民的残 酷奴役 和迫害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极端不合理的 封建兵役制度
远望所见 凄 凉 破
近看所见 败
孤独悲伤
24《诗词曲五首》课件(共57张PPT)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请说出一句以送别为主题的岑古参诗
zhé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白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雪 sàn
qiú
qīn
歌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送 武 判 官 归
•
•
•
•zhuó
将军角弓不得控,Βιβλιοθήκη 护铁衣冷难着。诗瀚hàn海阑lán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歌 朗 中军置• 酒饮归客,胡琴琵pí琶pa 与qi羌āng笛。读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 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 息。据历史记载: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 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方二 十七岁。
因此可以说,上面这两句是实写史事,因为它是千真万确 的历史,因而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作者在这里一是突 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 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就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 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他之 “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 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 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 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 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 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 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 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平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 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 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 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反映该老兵 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平 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件(共42张ppt)
——《诗词曲五首》群文阅读
第二课时
目录
分
诵
类
读 诗
第 二
剖 析
第 一 部
词 话
部 分
觅 规
分战
律
争
比
较
第 三
阅 读
部 分
潜 思
索
知
人
论
第世
四 部
巧
分创
作
诵
壹 读
诗 词
话
战
争
印
诗词中的战争百态
五首古诗词为我们展现了古代战争 生活的方方面面。诗人词人们以不同的
视角表达着自己对战争的态度和认识。
请同学们结合诗词内容,思考你从中读
相同点:词和曲都是长短句,都是按歌唱的需要做 出的,它们性质是相同的,都属于音乐文学。
不同点:①词不可以随意增减字数,曲则可在规 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 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②在用韵上,词韵比曲韵的规定来得严格。 ③词的用词较为典雅,曲则可雅可俗。
初读诗歌明体裁
五首诗的体裁,按顺序依次是: 乐府诗 歌行体 宋词 律诗
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
课 古人的政治、军事生活。
堂
——第六单元导读
总
结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更标志着我
课 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我们要想记住这些瑰
后 宝,就必须通过学习和吟诵,去领会诗歌的优
作 美意境,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业
同学们,课后熟练背诵、默写这五首诗歌。
初中九年级语文
心忧家国 ,且战且歌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 恐,零丁洋成为元兵的俘虏自此我
第二课时
目录
分
诵
类
读 诗
第 二
剖 析
第 一 部
词 话
部 分
觅 规
分战
律
争
比
较
第 三
阅 读
部 分
潜 思
索
知
人
论
第世
四 部
巧
分创
作
诵
壹 读
诗 词
话
战
争
印
诗词中的战争百态
五首古诗词为我们展现了古代战争 生活的方方面面。诗人词人们以不同的
视角表达着自己对战争的态度和认识。
请同学们结合诗词内容,思考你从中读
相同点:词和曲都是长短句,都是按歌唱的需要做 出的,它们性质是相同的,都属于音乐文学。
不同点:①词不可以随意增减字数,曲则可在规 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 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②在用韵上,词韵比曲韵的规定来得严格。 ③词的用词较为典雅,曲则可雅可俗。
初读诗歌明体裁
五首诗的体裁,按顺序依次是: 乐府诗 歌行体 宋词 律诗
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
课 古人的政治、军事生活。
堂
——第六单元导读
总
结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更标志着我
课 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我们要想记住这些瑰
后 宝,就必须通过学习和吟诵,去领会诗歌的优
作 美意境,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业
同学们,课后熟练背诵、默写这五首诗歌。
初中九年级语文
心忧家国 ,且战且歌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 恐,零丁洋成为元兵的俘虏自此我
《诗词曲五首》PPT课件
身世浮沉雨打萍。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 里叹零丁。
惶恐滩头说惶恐, 赏析:巧用地名,对仗工整,抒
但在最后一句却由 悲而壮、由郁而扬, 迸发出“人生自古
零丁洋里叹零丁。 发了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谁无死”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 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
慷慨激昂、掷地有
留取丹心照汗青。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声,以磅礴的气势、
素 且属于一定的宫调。各自曲牌在字数、句数、平仄
和用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因此,每首元曲的 前面都冠有类别名、宫调名、曲牌名和曲题名。
名师导学
1. 背景解读
《十五从军征》 写作背景:当时繁复的兵役使得那个时代充满了小 人物的心酸和无奈。没有马革裹尸,却也垂垂而暮。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 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 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 泪下。
名师导学
2. 诵读赏析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主旨理解
《十五从军征》
(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赏析:“八十”与“十五”相对照, 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
是一首叙事诗, 描绘了一个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 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表明 “少小离家老
谁?”
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八十岁是虚 大回”的老兵
名师导练
二、理解默写 1. 《十五从军征》中的远景描写,表达了凄凉破败的景 色的句子是:__兔__从__狗__窦__入____, _雉__从__梁__上__飞___。 2. 《十五从军征》中的近景描写,表达了凄凉破败的 景色的句子是:__中__庭__生__旅__谷____, __井__上__生__旅__葵___。 3. 《十五从军征》中以动作、细节描写更加深刻地表现 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_出__门__东__向__看___, __泪__落__沾__我__衣___。
24 诗词曲五首语文课件PPT
。
(3)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4)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5)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3.文学常识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的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诗集,
由北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是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精华所在,内
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
24 诗词曲五首
1.字音字形 千 zhàng( 嶂 )里 右 qíng 苍( 擎 ) 殊未 xiè( 屑 )
燕.然( yān ) 挑.灯( tiǎo ) 的.卢( dí )
人不寐.( mèi ) 分麾.( huī )下 zhì( 炙 )
2.名句默写
(1) 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2)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A.峰峦如聚.:聚拢。
B.零.丁.洋里叹零丁:地名。
C.何.处.望神州朗读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A.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望/西都,意/踌躇。
3.指出下面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比喻、对偶 )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夸张 ) (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拟人 ) (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设问 )
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 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均有题解。“乐府双
璧”为《木兰诗
》与《孔雀东南飞》。
岑参(约717—约769),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后人称之为“岑嘉州”。 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后徙居江陵(今属湖北)。盛唐 边塞 诗派的代表人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24 诗词曲五首 (页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24 诗词曲五首 (页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24 诗词曲五首 (页PPT)
⑦那天下班,在小区外碰到三婶。三婶是我家邻居,和我们 家没有亲属关系,按村里辈分我这么喊她。我让三婶到家里坐坐, 她直摇手,说没啥大事,就不去家里了,说着掏出一把钥匙交给 我,说这钥匙是你们家老宅的,啥时候想回家就回。原来是她家 买了我们家的老宅。
④他们都是通过“听”而记住了这些作品。
⑤背诵诗文,需要“从娃娃抓起”,要最大限度发挥儿童时期
听觉记忆的作用。
A.①③②⑤④
B.⑤①③②④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24 诗词曲五首 (页PPT)
C.⑤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④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24 诗词曲五首 (页PPT)
阅读提高
(2019 重庆A) 一把老钥匙 王举芳
日积月累
课文助读
走近作者
郭茂倩(1041—1099),字德粲,宋代郓州须城(今山 东东平)人。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 为学术界所重视。
岑参(715—770),唐代边塞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 江陵)人,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 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 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
《十五从军征》出自《乐府诗集》。描绘了一个在 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这首乐 府诗不仅抒发了这一老兵“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情感, 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具有一定的史诗意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 宝十三载)。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 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因而对鞍马风尘的 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
语文版24《诗词五首》课件
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样的夜晚行船秦淮河,靠岸酒肆旁。
卖唱为生的歌女,
商女不知亡国恨, 却不懂得亡国之憾, 隔江犹唱后庭花。 在秦淮河的对岸,
却还在唱着《玉树 后庭花》。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人在此用曲笔写法,歌女所唱,正是为取悦寻欢作 乐的达官贵人,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听歌者。 “不知”二字凸现出诗人的感慨之深;“犹”字,凸现 出诗人的忧愤之切。
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 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
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 点明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 概括守边将士沉重紧张的战斗生活, 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
结构全解
叙事 单车欲问边,出使边塞 属国过居延。
情 抒情 征蓬出汉塞,内心抑郁 景
由
归雁入胡天。(即景设喻) 由
• 是关于祝福而流传千古的名句。作者惟愿离 别的人们各自保重,远隔千里,共浴月光,一 同欣赏中秋之夜美好的风景,表达了他能够不 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达观思想。
事 发
绘景
大漠孤烟直, 塞外风光 长河落日圆。(千古壮观)
事 终
叙事 萧关逢候骑,照用应汉首代联典,故引, 都护在燕然。表远明震唐塞军外声威
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 的艰苦行程,描画了塞外奇特 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 的声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 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泊秦淮 杜牧
古诗欣赏
烟笼寒水月笼沙, 迷漫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
21
主旨
这首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两个 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 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至死不渝的 爱情的赞颂。
晏 殊(991——1055):北宋著名的 宰相、著名的词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 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他一生富贵优 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 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 雅丽,词集名《珠玉词》。
这样的夜晚行船秦淮河,靠岸酒肆旁。
卖唱为生的歌女,
商女不知亡国恨, 却不懂得亡国之憾, 隔江犹唱后庭花。 在秦淮河的对岸,
却还在唱着《玉树 后庭花》。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人在此用曲笔写法,歌女所唱,正是为取悦寻欢作 乐的达官贵人,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听歌者。 “不知”二字凸现出诗人的感慨之深;“犹”字,凸现 出诗人的忧愤之切。
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 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
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 点明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 概括守边将士沉重紧张的战斗生活, 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
结构全解
叙事 单车欲问边,出使边塞 属国过居延。
情 抒情 征蓬出汉塞,内心抑郁 景
由
归雁入胡天。(即景设喻) 由
• 是关于祝福而流传千古的名句。作者惟愿离 别的人们各自保重,远隔千里,共浴月光,一 同欣赏中秋之夜美好的风景,表达了他能够不 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达观思想。
事 发
绘景
大漠孤烟直, 塞外风光 长河落日圆。(千古壮观)
事 终
叙事 萧关逢候骑,照用应汉首代联典,故引, 都护在燕然。表远明震唐塞军外声威
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 的艰苦行程,描画了塞外奇特 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 的声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 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泊秦淮 杜牧
古诗欣赏
烟笼寒水月笼沙, 迷漫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
21
主旨
这首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两个 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 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至死不渝的 爱情的赞颂。
晏 殊(991——1055):北宋著名的 宰相、著名的词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 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他一生富贵优 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 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 雅丽,词集名《珠玉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4 诗词曲五首》优质PPT课件
精读细研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老兵在回乡的途中就打听家中的情况,表现 出老兵久别家乡,急于了解家中亲人的状况。
精读细研
2.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自己的家变成了什么样子?
远望: 松柏冢累累 狗窦——兔入
近看 梁上——雉飞 中庭——旅谷 井上——旅葵
精读细研
3.在这样的一个家中,从军归来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瀚海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chè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掣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yìn
饮归客
整体感知
2.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北风铺天盖地能把白草吹折,塞北的天空八月就纷飞着大雪。
白草:西域所产的一种牧草,干枯时变为白色。 胡天:这里指塞北一带的天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像一夜间忽然刮起了春风,千万棵梨树开满了花。
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千万棵梨树挂雪,像梨花盛开一样。
整体感知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雪花飘进珠帘打湿了罗幕,狐皮大衣不保暖,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
精读细研
6.“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在营帐中大摆筵席,开怀畅饮,气氛融洽,表现 出送别的热烈与隆重。
这两句诗紧扣诗题,连举三种乐器,以借代的方 式,写出了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情景。
精读细研
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两句描绘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知识备查
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件(共59页)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3.选读自己喜欢的诗句,并阐述喜欢的理由。
(1)作者在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中运 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示例: 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 自 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作者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 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2)作者在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中用了什 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古代诗歌”思维导图,了解诗词曲的发展脉络,了 解三者源同流分的关系。
诗 古体诗(唐以前诗歌)包括《诗经》《楚 辞》、汉乐府、歌行、 建安诗歌等,格 律自由、对仗不拘、篇幅不限。
古代诗歌
近体诗(形成于唐代)分为绝句和律诗。结 构严谨,字数、句数、用韵都有一定限 制。
词 词(整行于宋代)每首词的词牌标示音乐性 和格式,字数有定,句子长短不一,常 分为上下两部分。
诗词曲五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曲不同体裁的特点。2.掌握诗歌鉴赏的 方法。3.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十五从军征》 《过零丁洋》
一.导入
诗词、曲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三大体裁。古人根据不同 内容表达需要,先后创造这三类诗歌体式以满足不同时代 生活和审美的实际需要。
曲 曲(盛行于元代)包抵染树和散曲,句子长 短不一,字数不定,句式比词重灵活, 语言具有口语化的特点。
朗读这五篇作品,感知其不同内涵和情感。明确
五篇作品的不同诗歌类型(汉乐府、歌行、律诗、词和
曲)。
明确:
内容上有共同主题—— 战争。 ①表现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 ②表现苦寒之境的戍边生活。 ③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④展现战败不降的气节。 ⑤在潼关这个军事要地抒发历史 兴衰的感慨。 不同的是每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时代、体裁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你还学过哪些送别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千古兴亡多少事?
• 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 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 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送别——风雪送客图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哪一句诗在文章中起到 过渡作用?(从雪景过渡到送别)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 里凝。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既然是送别,为什
么又要咏雪呢?
以雪景衬托别情,情景交 融,诗人描绘边塞八月冰天雪地、 愁云惨淡、苦寒难耐的景象,更 能衬托诗人送朋友的无限惆怅之 情。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 想着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 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
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
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 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代吴国的传说和遗迹 。
北固山图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 居士,南宋爱国词人、军事家 和政治家。 思想内容︰抒写 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 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统 治者屈辱投降的不满。风格 ︰ 豪放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 辛”。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这两句诗中有一个 字既是写景,又是写 情,是哪一个字?
“愁”字蕴含着哪几 层意思?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疏通诗意
•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 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
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只 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
进行简单叙述 • 3、在形象塑造上多通过语言,动作展
示人物性格 • 4、语言朴素,而富有感情。
正音、句读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 • 兔/从狗窦(dòu)入,雉(zhì) /从梁上飞。 •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 舂(chōng)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gēng) •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yí)阿谁。 •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体会诗歌的美: ①修辞美
②描写美 ③意境美 ④措辞美
•我认为诗中————一句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示例:
我认为诗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写作背景】:
• 作者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3年)六月 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 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 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 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 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 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 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朗读提示:①注意语速的快慢②注意 语调的高低③注意语气的轻重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赠汪伦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南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 奇美
奇寒
衬托
咏雪 —— —— 送别
牵挂 惜别
﹜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这种感情是通过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的?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设宴饯别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雪中送别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依依惜别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 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 滚流。
• 年少/万兜鍪(dōumóu),坐断/东南/ 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乡 子
登 京
口
北
固
亭
有
怀
辛 弃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北固山在镇江市区北面长江边上, 山壁陡峭,
形势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
盛赞。雄居山巅的甘露寺,有许多有关三国时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
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
/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
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
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
/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
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
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此诗的内容由哪两部 分组成的?
一部分是咏雪;一部分是写 送别。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乐府诗
•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 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 乐府诗的最突出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 性,语言朴素自然。
• 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汇编的 《乐府诗集》中。
• 乐府诗在叙事艺术上的特色:
• 1、选材内容上贴近生活 • 2、叙事技巧上多以时间为序,对事件
疏通诗意
• 十五少年参军出征,八十老翁才得还乡。 • 路遇同乡便把话问:“我的家中还有谁人?” • “从远处看那是您家,坟墓相连松柏混杂。” • 野兔乱窜出入狗洞,野鸡乱扑飞上房梁。 • 野生谷子长满庭院,野生葵菜布满井沿。 • 舂罢谷子拿来煮饭,采摘葵菜拿来做羹。 • 羹饭全熟端将出来,举目无亲与谁共享? • 步出庭院向东张望,悲从中来泪满衣裳。
赏析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 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 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望 神州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 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直可惊天地, 泣鬼神。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你还学过哪些送别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千古兴亡多少事?
• 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 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 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送别——风雪送客图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哪一句诗在文章中起到 过渡作用?(从雪景过渡到送别)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 里凝。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既然是送别,为什
么又要咏雪呢?
以雪景衬托别情,情景交 融,诗人描绘边塞八月冰天雪地、 愁云惨淡、苦寒难耐的景象,更 能衬托诗人送朋友的无限惆怅之 情。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 想着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 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
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
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 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代吴国的传说和遗迹 。
北固山图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 居士,南宋爱国词人、军事家 和政治家。 思想内容︰抒写 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 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统 治者屈辱投降的不满。风格 ︰ 豪放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 辛”。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这两句诗中有一个 字既是写景,又是写 情,是哪一个字?
“愁”字蕴含着哪几 层意思?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疏通诗意
•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 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
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只 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
进行简单叙述 • 3、在形象塑造上多通过语言,动作展
示人物性格 • 4、语言朴素,而富有感情。
正音、句读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 • 兔/从狗窦(dòu)入,雉(zhì) /从梁上飞。 •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 舂(chōng)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gēng) •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yí)阿谁。 •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体会诗歌的美: ①修辞美
②描写美 ③意境美 ④措辞美
•我认为诗中————一句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示例:
我认为诗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写作背景】:
• 作者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3年)六月 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 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 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 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 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 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 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朗读提示:①注意语速的快慢②注意 语调的高低③注意语气的轻重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赠汪伦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南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 奇美
奇寒
衬托
咏雪 —— —— 送别
牵挂 惜别
﹜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这种感情是通过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的?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设宴饯别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雪中送别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依依惜别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 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 滚流。
• 年少/万兜鍪(dōumóu),坐断/东南/ 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乡 子
登 京
口
北
固
亭
有
怀
辛 弃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北固山在镇江市区北面长江边上, 山壁陡峭,
形势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
盛赞。雄居山巅的甘露寺,有许多有关三国时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
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
/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
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
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
/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
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
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此诗的内容由哪两部 分组成的?
一部分是咏雪;一部分是写 送别。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4 诗词曲 五首课 件(共 59张PPT)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乐府诗
•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 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 乐府诗的最突出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 性,语言朴素自然。
• 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汇编的 《乐府诗集》中。
• 乐府诗在叙事艺术上的特色:
• 1、选材内容上贴近生活 • 2、叙事技巧上多以时间为序,对事件
疏通诗意
• 十五少年参军出征,八十老翁才得还乡。 • 路遇同乡便把话问:“我的家中还有谁人?” • “从远处看那是您家,坟墓相连松柏混杂。” • 野兔乱窜出入狗洞,野鸡乱扑飞上房梁。 • 野生谷子长满庭院,野生葵菜布满井沿。 • 舂罢谷子拿来煮饭,采摘葵菜拿来做羹。 • 羹饭全熟端将出来,举目无亲与谁共享? • 步出庭院向东张望,悲从中来泪满衣裳。
赏析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 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 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望 神州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 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直可惊天地, 泣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