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中世纪历史

从公元5世纪至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中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的时期。

二、中世纪文学的文化背景与基本特点

(一)、基督教神学统治的文化

中世纪的文化特点是宗教文化,即基督教神学统治的文化。封建制度较之奴隶制,毕竟是更进步的社会结构,我们不能对中世纪文化全盘否定。

基督教产生的历史条件

公元二世纪中叶,在罗马帝国的镇压下,犹太人被赶出了住地,流亡散居欧洲各地。处于‚散亡‛中的犹太人把信奉的基督教散布于‚散亡‛之地。这为基督教成为全欧性的、世界性的宗教提供了社会土壤和种族土壤、欧美普遍信奉基督教。中世纪时,基督教正统教会成为封建社会的支柱,一切学术、教育都置于神学的控制下

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统治,指的是天主教,它成为西欧各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并把哲学、政治、法律等,置于天主教神学的控制之下。天主教会企图将封建制度神圣化,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形成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教会和王权共同统治,教皇对世俗政权也有最高权力。

(二)、基督教基本观点

★原罪观:基督教教义的核心观念是原罪观。

★救赎观:上帝派耶酥基督为人类的罪代受死亡,流出宝血以赎相信者的罪。

★救世主意识:救世主观念指的是耶稣降生世间,为拯救人类脱离罪恶,得到永生。

(三)、教会伦理

教会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有:爱、宽恕、勿抗恶、禁欲主义、信仰等。

中世纪文学的思想特征

1、基督教思想制约文化

2、歌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

3、出现反映特定阶层思想内容的文学作品

中世纪文学的艺术特征

1、文学表现内容拓展

2、艺术形式更为成熟

3、艺术表现手法得到开拓

4、情感性强

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

教会文学

英雄史诗

骑士文学

城市文学

一、教会文学

教会文学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文学。作者是僧侣,又称僧侣文学。教会文学的内容是普及宗教教义,歌颂上帝创造一切。

教会文学的表现形式:祈祷文、赞美诗、基督故事、圣徒传、梦幻故事、宗教剧等。

二、英雄史诗

英雄史诗产生于8—12世纪,由人民集体创作。主要内容反映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歌颂杰出英雄的事迹。欧洲几个主要的国家都有自己的英雄史诗,法国的《罗兰之歌》(最为著名)、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拍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三、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产生于12——13世纪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它是中世纪骑士制度盛行时代的产物,作者是骑士,反映骑士的生活理想,追求世俗生活的享乐和世俗爱情。属于世俗贵族阶级的文学。信条是忠君、护教、行侠,他们把荣誉看成高于自己的生命,效忠心爱的贵夫人,内容主要是写冒险和骑士与贵妇人之间的爱情。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

骑士叙事诗

骑士叙事诗常写的题材是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

骑士抒情诗

主要内容是‚歌颂典雅的爱情‛即骑士对自己情人或女主人的爱慕和情人对其的爱慕,它的形式主要有牧歌、

破晓歌、辩论诗、情歌、夜歌、怨歌等,其中《破晓歌》最为有名。

四、城市文学

城市文学是市民创作的文学,属于市民文学。内容描写市民的日常生活,表现市民的机智聪明,反映萌芽中的新阶级的精神特征。

城市文学的主要形式有韵文故事和讽刺叙事诗。

韵文故事在法国最为流行,作者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尖锐地讽刺僧侣和封建主,赞美人民的机智。名篇有《驴的遗嘱》、《吃桑葚教士》、《农民医生》等。17世纪莫里哀根据《农民医生》创作了喜剧《屈打成医》。讽刺叙事诗《列那狐的故事》是法国中世纪城市文学的代表作,它是一部动物故事集,由27组独立的短诗连缀而成。每个故事都以狐狸列拉为主角,使整部故事诗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作者以兽寓人,借飞禽走兽的活动与生活,讽刺现实社会的丑恶现象。《列那狐的故事》也是一部吸引人的童话,受到人们喜爱。

思考题

思考题

1、中世纪文化特点

2、中世纪文学特点

3、英雄史诗的特点

4.骑士文学的意义

5.骑士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但丁,中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诗人。

第一部文学作品——《新生》

温柔的新体诗派

抒写对贝阿特丽采的爱情诗

代表作———《神曲》

文艺论著——《飨宴》《论俗语》

政治论著——《帝政论》

《神曲》

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叙述自己在35岁时的一个梦境。

维吉尔带他游历了地狱、炼狱,贝阿特丽采引导他进入天堂。

为什么但丁称这首关于哲学和科学的巨著为“喜剧”呢?

1、喜剧和悲剧这两个词在中世纪并不一定含有舞台剧本的意味。喜剧指逃脱于祸患的叙述文,悲剧指大人物没落的故事。凡是由平静开始而结束于悲惨的故事,可称悲剧;凡是由纷乱和苦恼开始二结束于喜悦的故事,可称喜剧。

2、这两个词指的是“文格”,并非文体。

如何理解但丁对地狱、炼狱、天堂的描绘

地狱对于人具有极大的威慑性和规范性,使人不敢堕落。实际是种形象的警告,提醒人们某种行为的后果。炼狱通过受苦、修炼,人可以达到一个完美的境界;实际是告诉人们如何达到至善至美。

天堂实际是对向上、纯洁努力之人的预期回报,是美德之人的最终归宿。

总结:诗人通过三界的描绘,以及各种亡灵所处的不同

位置,形象地说明了何为罪恶,何为美德。诗人从地狱到天堂的游历之路,正是人类的发展之路,即不断惩恶扬善,趋利避害,不断趋向神圣崇高。

但丁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字面意义:但丁游历宇宙三界——亡灵的遭遇。

寓言意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哲理意义:人通过受苦,可以改善人性,达到至善至美

思想内涵

★映照现实,启迪人心,让世人经历考验,摆脱迷误,臻于善美,使意大利走出苦难,拨乱反正,寻得政治上、道德上复兴之路。

★‚为了对万恶的社会有所裨益‛。

★《神曲》虽然写的是‘亡灵’的境遇,但是如果从寓言意义看,则其主题是人,人们在运用其自由选择的意志时,由于他们的善行或恶行,将得到善报或恶报。

《神曲》的二重性

《神曲》把但丁内心生活经验、宗教热忱、爱国思想和对现实的态度融为一体,囊括了中世纪的学术文化,成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典籍流传后世。诗作反映了但丁思想的矛盾二重性。

★歌颂上帝与批判教会

但丁本人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始终信仰宗教。他在《神曲》中满腔热忱地歌颂上帝,把圣徒安排在天堂,同时揭露批判现实教会的贪婪和残忍,让教皇下地狱。全书对教会的直接批判有20余处。但丁对教会的批判,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