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 上 成语故事
适合二年级成语故事
![适合二年级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fdf423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4.png)
适合二年级成语故事故事的语言生动凝练,形象鲜明,具有诙谐性和伦理性,蕴藏丰富的知识和道理,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适合二年级成语故事。
适合二年级成语故事1:断章取义春秋后期,齐国的大夫崔杼和庆封合伙杀死了齐庄公,立庄公的异母弟杵臼为国君,史称齐景公。
崔杼和庆封功分右相和左相。
庄公有两个忠诚的卫士,一个叫卢蒲癸,一个叫王何。
他们在庄公遇害后逃到国外去。
卢蒲癸在出逃前恳切地嘱托弟弟卢蒲敝:“你要千方百计取得崔杼和庆封的,在适当时候使我回国,为庄公报仇。
”卢蒲敝不忘哥哥的嘱托,后来当了庆封的家臣。
他很快发现,庆封虽然是左相,但朝政大权全被右相崔杼揽住,庆封只是名义上的相国而已。
于是他帮庆封施出一条计谋,利用崔杼几个儿子争夺继承权的矛盾,杀了崔杼一家,崔杼也自杀身亡。
此后,齐国的朝政大权全落入了庆封手里。
后来,庆封迷恋上了卢蒲敝的妻子,不再关心朝政大事,便让儿子庆舍来掌管。
卢蒲敝在逼死崔杼的过程中立了大功,自然成了大红人。
他根据哥哥卢蒲癸的嘱托,设法让哥哥回到齐国,当了庆舍的侍卫。
卢蒲癸本来是卫士,勇力过人,庆舍很欣赏他,不久把自己的女儿庆姜嫁给了他。
在受到庆舍宠信后,他又设法让同时逃到国外去的卫士王何回到齐国,与自己一起当庆舍的侍卫。
从此,两人私下联络了一些不满庆氏父子的人,准备杀灭庆氏,为庄公报仇。
卢蒲癸的妻子庆姜发现丈夫的行为很神秘,便问他究竟在干什么,能否与自己一起商量商量。
卢蒲癸心想,我在干杀灭你们庆氏的事,怎么能与你商量呢?但经不起她一再询问,便对她说:“如果我告诉了你,恐怕自己难逃一死。
这样的话,就会坏了大事。
”庆姜听完后,说:“相公的事也就是我的事。
你告诉了我,我能出力就与你一起策划,不能出力也决不泄露出去。
”在这种情况下,卢蒲癸把准备杀灭庆氏的事告诉了庆姜。
庆姜表示要大义灭亲,帮助丈夫完成这一义举,并严守秘密。
预定举事的日子,选在庆封外出打猎的那天,庆姜又说服父亲庆舍随同齐景公去太庙举行祭礼。
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五篇
![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36042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1.png)
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五篇【篇一】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墨守成规的典故:故事战国时期,木匠出身的墨翟主张兼爱与非攻,到处推广他的学说。
楚国要去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军设计攻城的云梯。
墨子急忙去劝阻这场战争,楚王让墨子与鲁班比试比试攻防演习,墨子善于防守,鲁班败北。
楚王只好放弃攻打宋国。
有一回,楚国要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国特地设计制造了一种云梯,准备攻城之用。
那时墨子正在齐国,得到这个消息,急忙赶到楚国去劝阻,一起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郢都立刻找到鲁班一同去见楚王。
墨子竭力说服楚王和鲁班别攻宋国。
楚王终于同意了,但是他们都舍不得放弃新造起来的攻城器械,想在实战中试试它的威力。
墨子说:“那好,咱们就当场试试吧。
”说着,解下衣带,围作城墙,用木片作为武器,让鲁班同他分别代表攻守两方实行表演。
鲁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挡住了。
鲁班攻城的器械已经使尽,而墨子守城计策还绰绰有余。
鲁班不肯认输,说道:“我有办法对付你,但是我不说。
”墨子说:“我知道你要怎样对付我,但是我也不说。
”楚王听不懂,问是什么意思。
墨子说:“公输子是想杀害我。
他以为杀了我,就没有人帮宋国守城了。
他哪里知道我的门徒约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里等着你们去进攻。
”楚王眼看没有把握取胜,便说:“好了,我决定不攻打宋国了。
”因为墨子善守,后来就把牢守称为“墨守”。
墨守成规的启示: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
【篇二】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拾人牙慧的典故:殷浩有个外甥,姓韩,名康伯,聪颖健谈,颇受殷浩喜爱。
殷浩被流放时,康伯一直跟随在他身边。
有一次,殷浩见康伯正在向别人发表言论,便仔细旁听,结果发现他所讲的,完全是套用抄袭自己的只言片语,没有融入个人的见解,却露出自鸣得意的样子,便对旁人说:“康伯连我的牙慧都没有捡到,就自以为了不起了,这真不应该啊!”拾人牙慧的启示: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而不假思索,不但无法表明自己的观点,也学不到真正的知识,更不能融会贯通。
二年级成语故事【六篇】
![二年级成语故事【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d38f7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0.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年级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
【狐假虎威】⽼虎抓住⼀只狐狸,准备吃掉它。
狐狸说:“我是天帝派来的百兽,你敢吃我,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见⽼虎不信,狐狸⼜说:“你跟着我到森林⾥⾛⼀趟,就知道野兽们都怕我。
”由于有⽼虎在⾝边,野兽们见了,纷纷逃命。
⽼虎信以为真,就放了狐狸。
[注释]假:借着,利⽤。
[提⽰]⽐喻依仗他⼈们的威势欺压⼈们。
【车⽔马龙】东汉时,章帝想给皇太后的娘家亲戚们封官赐爵。
太后知道后,表⽰坚决反对,她对章帝说:“我娘家那些⼈们呀,就知道把持权利,只会吃喝玩乐。
我曾经看见很多⼈们去他们那⾥请安问候,门前的路上,车如流⽔,马如游龙。
你给他们加官封爵只能有害于国家。
”[提⽰]形容繁华热闹的场景。
【半途⽽废】 东汉时,乐⽺⼦外出求学。
过了⼀年,他因为想家就回来了。
他的妻⼦⼀见到丈夫就⽤⼑割断织机上的绢帛。
乐⽺⼦觉得⼗分奇怪,他妻⼦说:“书没有读完就停下来,如同割断织丝⼀样。
”乐⽺⼦深受震动,⼜重新回去读书。
七年后,完成了学业才回到家中。
[注释]废:停⽌。
[提⽰]⽐喻做事中途停⽌,不能坚持到底。
【⼋仙过海】 传说吕洞宾等⼋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
吕洞宾提议各⾃投⼀样东西到海⾥,然后各显神通过海。
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在⽔⾯过海;韩湘⼦以花篮渡⽔:吕洞宾、蓝采和、张果⽼、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的萧、拍板、纸驴、⿎、⽟版、⽵罩投到海⾥,站在上⾯逐浪⽽过。
⼋位神仙都靠⾃⼰的神通渡过了东海。
[提⽰]⽐喻各有⼀套办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
⼀般连⽤。
【鹤⽴鸡群】 草地上有⼀群鸡。
其中⼀只⼤公鸡,夸耀⾃⼰强壮,⽻⽑⾦黄亮丽,最为出众。
另⼀只芦花⼤公鸡不以为然,说⾃⼰打起鸣来,声⾳嘹亮,才是秀的。
就在他们互不服⽓,要打起来的时候,⼀只仙鹤突然从天⽽降,落在鸡群中,两只公鸡相形见绌,不再争⽃了。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精选10篇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2f070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8.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素材。
以下是整理的《⼆年级⼩学⽣成语故事精选10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年级⼩学⽣成语故事精选 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个商⼈,专门卖珠宝的,有⼀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名贵的⽊料,造成许多⼩盒⼦,把盒⼦雕刻装饰得⾮常精致美观,使盒⼦会发出⼀种⾹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
有⼀个郑国⼈,看见装宝珠的盒⼦既精致⼜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个,打开盒⼦,把⾥⾯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2.⼆年级⼩学⽣成语故事精选 仙⼈指路 仙⼈指路位于云⾕寺⾄⽪篷路⼝。
⼀怪⽯屹⽴峰巅,其状似⾝着道袍的仙⼈,他⼀⼿举起,似为游客指引进⼈⽪篷之路,故名“仙⼈指路⽯”,⼜名“仙⼈指路峰”。
它之所以颇负盛名,不仅仅在于外形酷似,⽽且因为有⼀段对世⼈颇有启发作⽤的。
相传很早以前,有⼀位两岁能⽂、四岁会武的神童,只因后来科场失意,擂台负伤,改⾏经商后⼜把⽼本蚀光,在⾛投⽆路时就奔赴黄⼭来寻师访仙。
哪知跑遍了千峰万壑,连⼀个药农、樵夫的踪影也没见到。
⼲粮吃光了就吞野果,⾐服穿烂了就披树⽪、树叶。
渐渐地变得⾻瘦如柴,⼀天终于昏倒路旁,奄奄⼀息。
不知过了多久,来了⼀位⾝背蔑篓,脚着⼭袜芒鞋的⽼⼈,把神童救醒过来,问明情况后,⽼⼈哈哈⼀笑说:“你怎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呢?哪⾥有什么神仙,你快回家去找个⼒⽓活⼲⼲,免得把⼀条命丢在这荒⼭野岭⽩⽩喂了豺狼虎豹。
”说完还送些野果给神童路上吃。
神童⼼想⽼⼈的话是对的,就千恩万谢地辞别了⽼⼈。
没⾛多远,猛⼀下醒悟过来:“我跑遍全⼭连个⼈影也没见过,那⽼汉分明就是仙⼈。
”他回头就追,追上⽼⼈后就双膝跪地,苦苦哀求⽼⼈给指引⼀条成仙得道之路。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6篇】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e6751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61.png)
【导语】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成语故事【6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成语故事 ⼀打尽: 晋公⼦夷吾和公⼦重⽿是两兄弟。
夷吾得秦国和齐国的帮忙,登上国位,就是晋惠公。
可是惠公的⼤⾂分作两派,拥护惠公的⼀派以却茅和吕省为⾸。
暗⾥拥重⽿的⼀派以⾥克和丕郑为⾸。
可是这班⼈对晋惠公个⼈来说都是有功的。
当丕郑到秦国去公⼲的时候,惠公藉故杀了⾥克。
丕郑回来后,⼼⾥很恐惧,深怕⾃⼰也给惠公杀掉。
可是事情倒没什么对他不利的,他就安⼼下来。
当然,他⼼⾥很恨惠公,便暗地召集同党,商量赶⾛夷吾,迎公⼦重⽿登位。
有⼀天,屠岸夷要来见丕郑。
他从午间等到深夜,才见着丕郑。
丕郑问他有什么事情,屠岸夷告诉他,惠公要杀他,所以请丕郑相救。
丕郑说:“你去叫吕省救你吧!”屠岸夷说:“吕省不是好⼈,我正要喝他们的⾎,吃他们的⾁呢!”丕郑不⼤相信。
屠岸夷还献议了怎样怎样*惠公的办法。
丕郑听了,⼤声喝道:“是谁教你来说的!”屠岸夷见他不信,只好咬破了指头,鲜⾎之流,对天发誓说:“天⽼爷在上,我如有三⼼两意,叫我全家都死光。
”这么⼀来,丕郑就相信了,跟着丕郑这⼀伙⼈密谋了。
他们写了⼀封信给重⽿,请他准备回来。
丕郑、共华、屠岸夷等⼗位⼤⾂都签了字。
屠岸夷把信贴胸的带⾛了。
第⼆天,他们上朝,惠公问丕郑说:“你们为什么要迎公⼦重⽿?”丕郑这⼀班⼈都吃了⼀惊,⼼知不妙,都给缚去软了头。
这九位反对夷吾的⼤⾂全都⼀打尽了。
2.⼩学⼆年级成语故事 ⼼旷神怡: 岳阳楼位于现在湖南省岳阳市,此楼建于唐朝初年,到了北宋时期,⼜由当地州官滕⼦京加以重修。
滕⼦京和范仲淹相处甚好,他们在同⼀年考取进⼠。
公元1044(宋仁宗庆历四年)滕⼦京担任了岳州(今湖南岳阳)知州,第⼆年就重新修建了岳阳楼。
当时为了记述这件事,滕⼦京便请求好友范仲淹为此写篇⽂章。
范仲淹欣然接受好友的请求,写成了传诵千古的佳作《岳阳楼记》。
其中有⼀段这样写道:"⾄若春和景明,……登斯楼也,则有⼼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二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及道理
![二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及道理](https://img.taocdn.com/s3/m/ab5d511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c.png)
二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及道理1.亡羊补牢故事:小明养了一只羊,不小心没关好羊圈的门,结果羊跑出去了。
第二天,小明找到了羊,但是羊被狼吃了一只腿。
小明感到非常后悔,他找来了兽医给羊治疗并让它养好。
从此以后,小明再也不敢懈怠了,时刻维护好羊圈,确保羊的安全。
道理:对于自己的错误要及时改正和补救,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了无法挽回的后果才后悔。
2.守株待兔故事:农夫李四看到田地里有只兔子经常跑过,于是他就守在田地旁边的一株树旁边等兔子撞树自残,直到有一天,愚蠢的李四仍然守在树旁边等兔子,然而兔子并没有撞树,最终李四只得到了一个无所作为的结果。
道理:只靠侥幸心理或者等待他人的失败来取得成功是愚蠢的,应该积极主动出击,努力奋斗。
3.杯弓蛇影故事:小明晚上经常听到屋外的声音,把自己吓得不敢睡觉。
于是,他决定换一间房间住,结果还是听到了一样的声音。
原来,这只是因为屋外的树在风中发出的摩擦声,小明误以为是蛇的声音。
道理:不要过多猜测和想象,以免陷入自己无法解脱的虚幻中。
4.鸡飞蛋打故事:小红去摘采农田里成熟的蔬菜。
摘菜的过程中,她不慎踩断了一颗鸡蛋,这让她心痛不已,因为她知道这颗蛋是一家人晚饭的食材。
从此以后,她学会了更加小心翼翼地处理事物,不让自己的大意影响他人。
道理: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注意周围的环境,不仅要保护好自己,还要考虑到他人的利益。
5.画饼充饥故事:小杰一天没吃东西,肚子非常饿。
他把一张白纸当成饼干,画上了美味的食物,然后把它吃了。
尽管肚子里没有真正填饱,但小杰通过这种方式暂时让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得到了慰藉。
道理:该努力的时候一定要努力,画饼充饥只是一种短暂的安慰,不能维持生活的需要。
6.心有余而力不足故事:小明在网球队参加比赛,左右太长时间没有进行剧烈运动,导致他的体力并不足以支撑住整场比赛。
最终,他败下阵来。
小明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决心加强锻炼,提高自己的体力和技能。
道理:光有意愿是不够的,还需要付诸实际行动,并做好充分准备。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十篇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a0025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4.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以下是整理的《⼆年级⼩学⽣成语故事⼗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年级⼩学⽣成语故事 胸有成⽵ 北宋画家⽂同,字与可。
他画的⽵⼦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登门求画。
⽂同画⽵的妙诀在哪⾥呢?原来,⽂同在⾃⼰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论春夏秋冬,阴睛风⾬,他经常去⽵林观察⽵⼦的⽣长变化情况,琢磨⽵枝的长短粗细,叶⼦的形态、颜⾊,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中的印象画在纸上。
⽬积⽉累,⽵⼦在不同季节、不同天⽓、不同时⾠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站,平⽇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刻浮现在眼前。
所以每次画⽵,他都显得⾮常从容⾃信,画出的⽵⼦,⽆不逼真传神。
当⼈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中琢磨成熟的⽵⼦画下来罢了。
” 有位青年想学画⽵,得知诗⼈晁补之对⽂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
晃补之写了⼀⾸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胸中有成⽵。
” 2.⼆年级⼩学⽣成语故事 千载难逢 唐代的⽂学家韩愈,⼩时候就成为孤⼉由他的嫂⼦抚养。
他刻苦⾃学。
年轻时代就博览群书,在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矗35岁到京城,担任国⼦监博⼠,后来⼜被提升为刑部侍郎。
当时佛教盛⾏,连唐宪宗也很祟尚佛教。
他听说有所寺院⾥安放着⼀块佛祖释迎牟尼的遗⾻,便准备兴师动众,把它迎进宫⾥礼拜。
韩愈对此很反感,写了⼀篇《谏迎佛⾻表》加以反对。
其中提到,佛教传⼈中国后,帝王在位时间都不长;想拜佛求保佑的,结局必然是悲惨的。
唐宪宗看了这表。
⼗分恼怒,认为韩愈不只是故意与⾃⼰作对,⽽且⽤历史来影射⾃⼰活不长。
为此,要将韩愈处死,亏得宰相为他说情,才改为贬职,到潮州任刺史。
唐朝中期,中央统治权⼒⽇益削弱。
宪宗执政后,改⾰了前朝的⼀些弊政,因此中央政权的统治有所加强。
二年级上册成语故事
![二年级上册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468b60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0.png)
二年级上册成语故事成语故事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的词汇量,进而促进他们语言思维的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二年级上册成语故事。
二年级上册成语故事1:狼狈不堪晋朝时,武陵人李密品德、文才都很好,在当时颇享盛名。
晋朝皇帝司马炎看重他的品德和才能,便想召他做官,但几次都被拒绝了。
原来,李密很小就没有了父亲,4岁时母亲被迫改嫁,他从小跟自己的祖母刘氏生活。
李密在祖母的照料下长大,也是祖母供他读书的。
因此,李密与祖母感情非常深厚,他不忍心丢下年老的祖母不服侍而去做官。
最后,李密给司马炎写了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
信中说:“我出生6个月时便没有父亲,4岁时母亲被舅舅逼着改嫁,祖母刘氏看我可怜,便抚养我长大。
我家中没有兄弟,祖母也没有其他人可以照顾她。
祖母一人历尽艰辛把我养大,如今她年老了,只有我一人可以服侍她度过残年。
可是我不出去做官,又违背了您的旨意,我现在的处境真是进退两难呀!”二年级上册成语故事2:论功行赏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天下,当上了皇帝,史称汉高祖。
接着,要对功臣们评定功绩的大小,给予封赏。
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要封他为赞侯,给予的封户也最多。
群臣们对此不满,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夺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
”这时,关内侯鄂千秋把刘邦要讲而未讲的话讲了出来:“众位大臣的主张是不对时。
曹参虽然有转战各处、夺取地盘的功劳,但这是一时的事情。
大王与楚军相持五年,常常失掉军队,只身逃走也有好几次。
然而,萧何常派遣军队补充前线。
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让他做的。
汉军与楚军在荥阳时对垒数年,军中没有口粮,萧何又用车船运来粮食。
如今即使没有上百个曹参,对汉室也不会有损失,怎么能让一时的功劳凌驾在万世的功勋之上呢?应该是萧何排在第一位,曹参居第二位。
”刘邦肯定了鄂千秋的话,于是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许地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二年级上册成语故事3:两败俱伤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聪明、讲话幽默的人,名叫淳于,他知道齐宣王正准备要去攻打魏国。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6篇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b149f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f.png)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6篇1.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篇一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
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
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
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2.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篇二铁杵磨针: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3.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篇三见猎心喜:北宋时著名的学者程颢,世称明道先生。
他从小聪明青年时代在西京洛阳讲学,非常有名气。
他的弟弟程颐也是的学者,经常讲学,人们称他们为“二程”。
后来,他们的学说被朱熹继承和发展,人们称他们为“程朱学派”。
程颐十六七岁的时候,非常喜爱打猎。
后来他集中心思研究学问,便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打猎了。
有一次,他惋惜地对友人说:“打猎的爱好我今后没有啦!”有个名叫周茂叔的朋友听到了这话,特地去对程颢说:“你说的话不一定就是如此。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五篇)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03993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b.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成语故事(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成语故事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抱负的⼈。
可他⼩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孩⼦。
进⼊青年时代,他意识到⾃⼰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有长进。
他曾⼏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卧,同被⽽眠,⽽且还有着共同的远⼤理想:建功⽴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次,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好⽂章,⼜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才武略。
【篇⼆】⼩学⼆年级成语故事 井底之蛙: 有⼀只⼩青蛙,他⼀直都呆在⼀个井⾥,从来都没有出去过。
有⼀天,它抬头看着天,这时候⼀个⼩乌龟路过井边。
这只⼩青蛙就得意地对⼩乌龟说:“朋友你好啊,你看我⽣活在这⾥多快乐呀!出去玩的时候,我可以在井上跳来跳去,进来休息的时候我有这么⼤⼀个坑的⽔,我⽣活得太开⼼啦!您为什么不进来看看呢?” 乌龟想进去看看,可是井太⼩,它左脚还没进去,右脚就被卡住了,只好慢慢地出来了。
二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及道理
![二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及道理](https://img.taocdn.com/s3/m/421679f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e.png)
二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及道理【引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成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汉语表达的瑰宝。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成语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词汇量,提高表达能力,还能让他们在故事中领悟到人生的道理。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该注重引导孩子学习成语,让他们在故事中感受成语的魅力。
【成语故事1-10】1.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农夫因懒散而错过捉兔机会的故事,教育我们要勤奋努力,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2.亡羊补牢:讲述了一个养羊人丢失羊后,才想到修补羊圈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及时改正错误。
3.狐假虎威:讲述了一只狐狸借老虎之威欺负其他动物的故事,教育我们要认清真伪,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4.画龙点睛:讲述了画家在龙身上添上眼睛,使其栩栩如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关键时刻要做好关键的一步。
5.精卫填海:讲述了一只小鸟勇敢地填海造陆的故事,激励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6.杯水车薪:讲述了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火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
7.狼来了:讲述了一个牧羊童多次虚报敌情,导致真正危险来临时无人相信的故事,教育我们要诚实守信。
8.塞翁失马:讲述了一个老人因丢失马而得到意外收获的故事,告诉我们福祸相依,要懂得看待事物的两面性。
9.破釜沉舟:讲述了项羽在楚汉战争中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英勇事迹,激励我们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
10.鸟尽弓藏:讲述了射箭者射鸟后,将弓藏起来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有长远规划,不能一味追求眼前利益。
【成语故事11-20】(因篇幅原因,此处省略10个成语故事的介绍)【成语故事21-30】(因篇幅原因,此处省略10个成语故事的介绍)【成语故事31-40】(因篇幅原因,此处省略10个成语故事的介绍)【成语故事41-50】(因篇幅原因,此处省略10个成语故事的介绍)【结尾】学习成语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更能让我们在故事中领悟到人生的道理。
二年级 上 成语故事
![二年级 上 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2b0b7faf46527d3240ce0e9.png)
1.雪中送炭【注音】xuě zhōng sòng tàn【释义】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
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秋天的一个早上,小狗在家里写作业。
可他才写了一会儿,窗外就电闪雷鸣,接着传来哗哗的雨声,下起了瓢泼大雨。
小狗自言自语:“会不会有小动物没带伞,被雨淋湿呢?”说着,小狗就撑着雨伞出门了。
小狗看见鹅大姐已经被淋成了“落汤鹅”,赶紧走过去说:“鹅大姐,我把雨伞借给你吧,不然你会生病的。
”“谢谢你的好意,可我穿了一身防水衣!我正要去小河里游泳呢。
”鹅大姐说完,一摇一摆地走了。
小狗又看见蜗牛弟弟冒着雨慢悠悠地爬来,连忙跑过去,说:“蜗牛弟弟,我把雨伞借给你吧,不然你会感冒的。
”蜗牛弟弟说:“谢谢你,不用了,我喜欢在雨中散步。
再说,我背上的小房子可以遮风挡雨,如果雨下大了,我会躲进房子里呢。
你还是把雨伞借给有需要的小动物吧!”小狗想,也许没有小动物需要伞,我还是回家写作业吧。
正在这时,小猫妹妹冒着雨匆匆跑过来。
小狗看见了,高兴地说:“小猫妹妹,我把雨伞借给你用吧!”“你真是雪中送炭的小狗哥哥哇!”小猫妹妹感激地说。
2.一日千里北宋年间,洛阳镇守钱惟演在城里修了一座驿舍,特请本城文豪谢希深、尹师鲁和后起之秀欧阳修,各做一篇文章。
尹的文章用字最少,而且洗练生动。
欧阳修暗暗称赞,当晚便去向他虚心请教。
事后又把自己的文章重新改了一遍。
尹师鲁看后,感慨地说:“欧阳修进步真快,简直像一日前进一千里一样。
’’[提示]原来形容马跑得很快。
现在形容进步快或发展迅速。
3.对症下药三国时有个名医华佗给两个发烧头疼的人看病,用了不同的药。
两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症状,却用药不同?华佗对他们说:“你的病是由内部伤食而引起的,他的病则是外感风寒受了凉而引起的。
”服药后,他俩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注释]症:病症[提示]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关措施。
也作“对症用药”。
4.世外桃源【解释】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适合小学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
![适合小学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7a0213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0.png)
适合小学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故事的语言生动凝练,形象鲜明,具有诙谐性和伦理性,蕴藏丰富的知识和道理,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适合小学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
适合小学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1:狼子野心春秋时,若敖氏的后代子文做了楚国令尹。
当时,楚国不设相国,令尹是最高的长官。
他为人公正,执法严明,楚国的属官和百姓都很敬重他。
子文的兄弟叫子良,在楚国做司马,生了个儿子叫越椒。
越椒满月那天,司马府宴请宾客,府中一片喜气洋洋。
子文也应邀来到司马府,看到侄子越椒后,大吃一惊,急忙找来子良,告诉他必须把这个孩子杀掉。
子良听到哥哥这样说吓了一跳,问道:“为什么呢?”子文说:“你看这个孩子,样子像一只狗熊,声音又像豺狼,如果不杀他,将来一定会成为我们若敖氏的祸害。
说:‘狼子野心。
’这明明是一只狼嘛,哪能把它养起来呢?”子良更加不高兴了,他生气地说:“孩子是我的,我决不能杀死他!”子文对此事十分忧虑,他临死的时候,把族人和亲信叫到跟前,告诫他们说:“千万不能让越椒掌权。
将来越椒一旦掌权,你们就赶快逃命,免得遭难。
”子文死后,他的儿子斗般当了令尹,越椒也接替父亲做了司马。
后来,越椒设计害死了斗般,接任了令尹一职,并且带领若敖族人举行叛乱,被楚王打败,整个若敖氏全族的人也被剿灭了。
成语“狼子野心”本来是说狼崽虽小,却有凶残的本性。
后来人们就用它来比喻凶暴的人必然怀有野心。
适合小学二年级看的成语故事2:贪天之功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不但品德高尚,而且才能出众。
由于骊姬的谗言迫害,他只得逃离祖国,四处漂泊。
这样的他过了十九年。
由于妻子姜氏和众谋臣的帮助,他虽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但为国出力的抱负始终没有被磨灭。
苍天不负苦心人,到了公元前636年,他终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即位,史称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以后,为了奖赏与自己同甘共苦的谋臣,对他们进行封赏,其中的很多人都得到了优厚的待遇。
可是有一位谋臣介子推却被晋文公忘记了,既没有得到赏赐,职位也没有升迁。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8篇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793ef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d.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素材。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年级⼩学⽣成语故事8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年级⼩学⽣成语故事 ⼋⾯威风 托赖着真天于百灵咸助,⼤将军⼋⾯威风。
释⼜形容声势显赫、威望极盛的样⼦。
故事元朝末年,封建朝廷愈加腐败,各地农民纷纷举起义旗:反抗元朝的统治。
这时朱元璋已经领兵攻下安徽和阳,准备继续南下。
在过年那天,他与⼤将徐达,同乘⼀条⼩船,从长江北岸渡过长江。
船主是⼀对⽼夫妻,船夫知道船上坐着的是⼤名⿍⿍的朱元璋,便⾼声喊着号⼦向他庆贺说:“圣天⼦六龙护驾,⼤将军⼋⾯成风。
”朱元璋明⽩这是祝贺帝王的话,⼼⾥⾮常⾼兴,便和徐达轻轻地踢着脚,互相表达庆贺之意。
后来朱元璋统⼀全国,建⽴了明朝,他成为历闻名的皇帝明⼤祖。
明太祖找到当年的船夫,给了他封赏,⼜将他那只⼩船涂上朱红颜⾊,表⽰有功。
2.⼆年级⼩学⽣成语故事 ⼀丝不苟 ⼀天,乡绅张静斋与举⼈范进相约去拜访⾼要县知县汤奉。
汤知县置酒招待他们。
席间有位⽼者给汤知县送来了他与其他⼏个信回教的⼈拼凑起来的五⼗⽄⽜⾁。
汤知县⼀向贪赃受贿,⽽且他也是信奉回教的⼈,但是上⾯有禁令,⼀时也不知该不该收下这份礼。
于是问张静斋:“你是做过官的,有关禁⽌宰杀耕⽜的事正该与你商量。
刚才有⼏个信奉回教的⼈为了开禁,送来五⼗⽄⽜⾁,请求我对他们稍微宽松些。
你看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张静斋摇头道:“这可千万使不得。
你我都是做官的⼈,⼼中应当只有皇上,哪⾥顾得上信奉同⼀教的⼈?想起洪武年问的刘⽼先⽣(指刘伯温);洪武私访到他家,正巧江南张王(指张⼠诚)送来⼀个菜坛⼦。
、当⾯打开⼀看,是⼀坛⾦⼦。
皇上⼤为恼⽕,第⼆天就把刘⽼先⽣贬为青⽥县知县,后来⼜⽤毒药把他毒死了。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1c99c03aef8941ea66e05cc.png)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1:井底之蛙一只青蛙,住一口井里。
它高兴时,在井里跳来跳去,天热了,在水中游上游下,觉得很快活:我是井里的主人,多么逍遥自在!它正在自得其乐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在叫它。
它抬起头向井口一看,只见一只大海龟的头几乎遮去了井口上的半丬天。
只听见大海龟问它:青蛙老弟,你见过大海吗?青蛙说:大海有我的井大吗?海龟老兄,欢迎你下井来作客。
大海龟被它说动了心,真想下井去看看。
可是,它左腿还没跨进井去,右腿的膝盖已被井栏绊住了。
于是,大海龟只好伏在井口上,告诉青蛙,海有多大、多深、多广。
青蛙这才知道,井外还有这么大的天地。
它又惊奇又惭愧,感到自己的见识太渺小了。
成语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却又妄自尊大。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2:酒池肉林商朝的殷纣王过着极其荒淫奢侈的生活。
他不仅大量搜刮百姓的钱财、粮食,还到处搜集珍宝玩物,装点自己的宫室。
为了享乐,纣王在沙丘这个地方,以酒为池(用酒倒成池),悬肉为林(把肉悬挂得像树林),让男男女女赤身裸体地追逐嬉戏,通宵达旦地寻欢作乐。
酒池肉林由以酒为池和悬肉为林简化而来。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3:居心叵测战国时期,赵惠文王派大夫楼缓出使外国。
当时楼缓早已居心叵测,可是他还假惺惺地对赵惠文王说:“大王把这么重要的外交重任交给我,我一定誓死效忠,请大王放心,我走后,请大王多保重。
”赵惠文王很受感动地说:“那就请你不要食言,实践你的承诺,我等你早日归来。
”这时楼缓流着眼泪,跪下说:“臣出使他国,并不考虑保全性命。
可是臣顾虑臣走后在赵国的声誉问题。
”赵惠文王不解地问他怎么回事。
楼缓说:“臣不求苟且偷生,却追求美好的名誉。
可是我离开赵国后,肯定会有很多嫉恨我的人散布恶言恶语对我进行诽谤,猜疑我是否会里通外国,如果大王您轻信他人之言,那么受害的是我,您说到那时我能回赵国吗?”赵惠文王听后,非常诚恳地对楼缓说:“你放心吧,我发誓,绝不会听信任何谣言。
”楼缓走后便逃到魏国去了,并赠送给魏国很贵重的礼物。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精选16篇)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d7242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0.png)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精选16篇)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篇1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临睡前,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以此来提醒自己过往苦日子,要发奋图强,报仇复国。
原来吴王夫差发兵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捉来吴国当了马夫,日夜侍候马匹。
对于一个君王来说,这实在是非常难堪的。
但是勾践暗下决心,一定要恢复自己的国家,所以他没有露出丝毫的抗拒神态,老老实实养马。
勾践还装出对夫差忠心耿耿的样子。
用心替他驾驭马车,态度谦卑。
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就放他回国。
勾践回国后,决心要使越国富强起来。
他亲自参加耕种,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怕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就“卧薪尝胆”,还常自问:“你忘了在吴国的耻辱吗?”勾践又给吴王送去美女西施。
吴王夫差就更加只顾吃喝玩乐,无心国政,弄得国家日渐衰弱。
经过二十年的充分准备,勾践看时机已经成熟,就在吴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领兵把吴国打得大败。
夫差感到很羞愧,举剑自刎而死。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篇2春秋时,晋国有个勇士名叫豫让,投靠在智伯门下,很受重用。
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杀害。
豫让躲了起来,下决心要为智伯报仇。
过了几个月,豫让装扮成仆役混进赵府,伺机刺杀赵襄子。
结果在茅厕里被发现,赵襄子见豫让为主人报仇就放了他。
豫让说:“你虽然放了我,但我还会刺杀你的!”豫让回去后,剃去眉毛和胡子,又吞食热炭,把声音弄嘶哑,以便从形象到声音都不让人认出来。
朋友们对他说:“你如投靠赵襄子,得到他的信任后,再行刺他,不是更方便吗?”豫让回答说:“作为一个勇士,怎么可以做这样不仁不义的事呢!”这一天,豫让得知赵襄子外出办事,他就预先埋伏在桥下,赵襄子来到桥边,马匹突然惊叫起来。
赵襄子命人到处搜查,在桥下把豫让抓了出来。
赵襄子说:“你舍生取义,确实令人尊敬。
但这次我不能饶恕你了!”豫让说:“多谢赵公厚义,但我临死前请求你能把外袍脱下来,让我刺三剑,偿我为主复仇的意愿。
我死而无怨了。
”赵襄子见他这样忠诚,大为感动,便脱下外袍。
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10篇
![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efe4a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66.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素材。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年级⼩学⽣读的成语故事10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年级⼩学⽣读的成语故事 ⽔深⽕热 【释义】好像掉进深⽔和烈⽕之中⼀样难受。
⽐喻⼈民⽣活极端痛苦 【故事】战国时,燕王哙改⾰国政,把君位让给相国⼦之,将军市被和公⼦平不服,起兵攻打⼦之,爆发内战。
燕国⼤乱,齐国乘虚⽽⼊,齐宣王派⼤将匡章率兵⼗万攻燕。
燕国百姓对内战不满,不愿出⼒抵抗齐军,出现“⼠卒不战,城门不闭”的局⾯,有些地⽅的燕国百姓反⽽给齐军送饭递⽔表⽰欢迎。
匡章只⽤了五⼗天⼯夫,就攻下燕国国都。
齐军攻占燕国后,并⽆撤回之意。
匡章⼜不管束军队,⼠卒欺凌百姓,燕⼈纷纷起来反抗。
这时,齐宣王向正在齐国游说的孟⼦请教,问道:“有⼈劝我不要吞并燕国,有⼈劝我吞并它,到底该怎么办?”孟⼦回答说:“如果吞并燕国,当地百姓反⽽很⾼兴,那就吞并它。
古⼈有此先例,周武王便是。
”“如果吞并燕国,当地百姓并不⾼兴,”孟⼦⼜说,“那就不要吞并它。
古⼈也有先例,周⽂王便是。
” 孟⼦举了这两个例⼦后指出:“当初齐军攻⼊燕国,燕⼈送饭递⽔表⽰欢迎,那是因为燕国百姓想摆脱苦⽇⼦;⽽今如果齐国进⽽吞并燕国,给燕⼈带来亡国的灾难,使他们陷⼊⽔深⽕热之中,那他们必然会转⽽盼望别国来解救了! 2.⼆年级⼩学⽣读的成语故事 兴⾼采烈 【释义】“兴”,兴趣、兴致。
“采”神采、精神。
“烈”,热烈。
原意是指⽂章志趣⾼尚,⽂词犀利。
现常⽤来形容兴致,情绪饱满。
也⽤来形容⾄现出来的欢乐⽓氛。
【故事】稽康,字⽪夜,他是魏晋之间有名的“⽵林七贤’之⼀,风度翩翩,⽂才超群,当时便有许多⼈倾慕他。
稽康⼀⽣写了不少诗和论⽂。
他在诗中曾⼀再提到环境的险恶。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五篇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f0781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f.png)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五篇【篇三】学校二班级成语故事赴汤蹈火:晁错是汉景帝的御史大夫,为人刚正不阿,坦诚耿直,敢于直言进谏,向皇帝抒发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汉景帝即位前作太子的时候,晁错就是他的老师。
他教景帝治国之道,景帝也很赞同老师的观点。
因此,他对晁错特别敬重,对老师的话总是言听计从。
当时,汉朝分为若干的诸侯小国。
但是,有些诸侯国实力渐渐强大起来,独霸一方,兵强马壮甚至有危及皇权的趋势。
晁错看出了这种趋势,为了保住景帝的江山,他就向景帝提出减弱各诸侯王,加强中心集权。
他的这一观点随即就遭到了各诸侯王的反对,由于减弱诸侯必定会损害到诸侯们的利益。
因此,各诸侯王对晁错怀恨在心,耿耿于怀。
不久,吴王刘濞、楚王刘戊等人联合叛乱,景帝为缓和危局,竟将晁错处死了。
晁错对朝廷忠心耿耿,他曾在奏书中说:对能打胜仗或坚守城池的人要提拔,对攻破敌阵的要要嘉奖。
这样将士才能“蒙矢石,赴汤火”。
后来,这句话就形成了“赴汤蹈火”的成语。
【篇四】学校二班级成语故事有备无患:晋悼公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有一个部下叫司马魏绛,也是一个执法严明的好官。
有一次,晋悼公的弟弟杨干,他的座车扰乱了阵,魏绛就把替杨干赶车的仆人斩首示众。
杨干跑去向晋悼公哭诉:“哥,魏绛实在太目中无人了,连王室都敢污辱。
”晋悼公听了很生气:“这个魏绛太无礼了,竟然让我的弟弟受到污辱,我肯定要杀了魏绛,替我弟弟出这口气,来人呀!去把魏绛抓来。
”读书笔记大臣羊舌赤听到了,立刻向晋悼公说:“大王,魏绛是个忠臣,假如是他做错了,他肯定不会躲避责任的。
”话还没说完,魏绛就到了宫外,他呈给晋悼公一封奏书,然后就拔出佩剑预备自刎。
卫兵看到了,马上劝魏绛:“您先不要自杀呀!等大王看了奏书再说。
”晋悼公看完了魏绛的奏书说:“原来是我弟弟杨干不对,我错怪魏绛了。
”晋悼公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赶忙跑出宫外,把正预备自杀的魏绛扶起来:“都是我的过失,不关你的事呀!”从今以后,晋悼公对魏绛更加地信任,还叫他去训练新呢!有一天,北方的戎族来向晋国献礼,恳求晋国能和戎族和谐相处。
有关二年级成语故事7篇
![有关二年级成语故事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5b683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1.png)
有关二年级成语故事7篇有关二年级成语故事1东汉时有个读书人名叫虞诩,他从小是个孤儿,由祖母把他养大。
他为了报答祖母的恩情,一直侍奉祖母到90岁高龄寿终正寝后,才应太尉李修的聘请到他府里任职。
这时,西羌和匈奴突然入侵,北方的并州和西方的凉州同时受到严重的威胁。
大邓骘认为与其兵分两地驻守,分散实力,还不如把兵力集中防守并州而弃凉州,朝廷中不少大臣也附和邓骘的意见。
只有虞诩独排众议,他对太尉李修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凉州的百姓不但熟习军事,而且个个英勇善战;西羌之所以不敢入侵关中,也是因为畏惧凉州的百姓,而凉州百姓一向认为自已是大汉的一脉,才义无反顾地牺牲一切来捍卫国家。
今天如果照邓意见,舍弃凉州,那对整个局势恐怕只有害处而没有好处吧!”邓骘听到了虞诩的意见,认为虞诩是故意和自己作对,怀恨在心,一直想找机会进行报复。
过了没有多久,朝歌发生民变,老百姓纷纷武装起来与地主政府对抗,常常有地方官吏被杀的事情发生,朝廷虽然一再派兵去镇压,却始终没法平息。
邓骘看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报复机会,便找了个理由,把虞诩调去当朝歌的县令。
虞诩的亲朋好友知道后,都很为他担心,认为这次去一定凶多吉少,没有一个不替他抱不平的。
可是虞诩却很有信心地笑着说:“一个有抱负、有志气的人绝不会避开困难的事而专门去找容易的事来做。
这就像我们在砍树时,如果不遇到坚硬牢固的盘根错节,就显不出斧头的锋利一样。
我去出任朝歌县令,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后来,虞诩到了朝歌,很快表现出他出色的政治才能,平息了当地官民之间的纠纷和动乱。
朝廷认为他有将帅之才,把他升为武都太守。
不久以后,他又率兵大破羌人,为国家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官至尚书仆射。
有关二年级成语故事2赵文王3年,赵国消灭了中山国,举国欢庆,并封长子章在安阳郡,由田不礼辅佐。
由于他们二人一向怀有篡逆之心,由此引起了朝中正直大臣的担忧。
有一天,李兑跟肥义说:“公子章强壮而意志骄横,党羽众多,欲望很大;而田不礼为人狠毒,贪婪无度,两人彼此合谋,一定要生出作乱的事端。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5篇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073fe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8.png)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5篇【篇一】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对牛弹琴:战国时期, 有位非常的音乐家叫公明仪, 他既能作曲又能演奏, 七弦琴也弹得非常好, 遇到好天气时, 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
有一天, 他到郊外散步, 看到草地上有头黄牛正在低头吃草, 两只耳朵不时动一下, 好像在聆听什么。
公明仪顿时来了兴致, 摆上琴, 拨动琴弦, 为它弹奏了一支极为高雅的乐曲。
可是曲终之后, 那头黄牛却无动于衷, 仍然在低头吃草。
公明仪认为是曲子太高深, 牛无法听懂, 就又弹了首通俗的曲子, 可那头黄牛依然对他不理不睬, 悠闲地吃着草。
过了一会儿, 牛竟然慢悠悠地换个地方吃草去了。
公明仪非常失落, 周围的人对他说:你不要沮丧, 并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 而是你不该对牛弹琴, 白费力气啊!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 抱着琴回去了。
【篇二】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精忠报国:八百多年以前, 河南省汤阴县岳家庄的一户农民家里, 生了一个小男孩。
他的父母想: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好呢?就在这时, 一群大雁从天空而过, 父母高兴地说:”好, 就叫岳飞。
愿吾儿像这群大雁, 飞得又高又远。
”这名字就定下来了。
岳飞出生不久, 黄河决口, 滚滚的黄河水把岳家冲得一贫如洗, 生活十分艰难。
岳飞虽然从小家境贫寒, 食不果腹, 但他受母亲的严教, 性格倔强, 为人刚直。
一次, 岳飞有几个结拜兄弟, 因为没有饭吃, 要去拦路抢劫, 他们来约岳飞。
岳飞想到母亲平时的教导, 没有答应, 并且劝他们说:”拦路抢劫, 谋财害命的事儿, 万万不能干!”众兄弟再三劝说, 岳飞也没动心。
岳母从外面回来, 岳飞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告诉了母亲, 母亲高兴地说:”孩子, 你做得对, 人穷志不穷, 咱不能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岳飞十五六岁时, 北方的金人南侵, 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 节节败退, 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一天, 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 说:”现在国难当头, 你有什么打算?””到前线杀敌, 精忠报国!”岳母听了儿子的回答, 十分满意, ”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雪中送炭【注音】xuě zhōng sòng tàn【释义】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
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秋天的一个早上,小狗在家里写作业。
可他才写了一会儿,窗外就电闪雷鸣,接着传来哗哗的雨声,下起了瓢泼大雨。
小狗自言自语:“会不会有小动物没带伞,被雨淋湿呢?”说着,小狗就撑着雨伞出门了。
小狗看见鹅大姐已经被淋成了“落汤鹅”,赶紧走过去说:“鹅大姐,我把雨伞借给你吧,不然你会生病的。
”“谢谢你的好意,可我穿了一身防水衣!我正要去小河里游泳呢。
”鹅大姐说完,一摇一摆地走了。
小狗又看见蜗牛弟弟冒着雨慢悠悠地爬来,连忙跑过去,说:“蜗牛弟弟,我把雨伞借给你吧,不然你会感冒的。
”蜗牛弟弟说:“谢谢你,不用了,我喜欢在雨中散步。
再说,我背上的小房子可以遮风挡雨,如果雨下大了,我会躲进房子里呢。
你还是把雨伞借给有需要的小动物吧!”小狗想,也许没有小动物需要伞,我还是回家写作业吧。
正在这时,小猫妹妹冒着雨匆匆跑过来。
小狗看见了,高兴地说:“小猫妹妹,我把雨伞借给你用吧!”“你真是雪中送炭的小狗哥哥哇!”小猫妹妹感激地说。
2.一日千里北宋年间,洛阳镇守钱惟演在城里修了一座驿舍,特请本城文豪谢希深、尹师鲁和后起之秀欧阳修,各做一篇文章。
尹的文章用字最少,而且洗练生动。
欧阳修暗暗称赞,当晚便去向他虚心请教。
事后又把自己的文章重新改了一遍。
尹师鲁看后,感慨地说:“欧阳修进步真快,简直像一日前进一千里一样。
’’[提示]原来形容马跑得很快。
现在形容进步快或发展迅速。
3.对症下药三国时有个名医华佗给两个发烧头疼的人看病,用了不同的药。
两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症状,却用药不同?华佗对他们说:“你的病是由内部伤食而引起的,他的病则是外感风寒受了凉而引起的。
”服药后,他俩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注释]症:病症[提示]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关措施。
也作“对症用药”。
4.世外桃源【解释】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
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载:一个渔夫只身划船进入一山洞,发现一座桃源,这里的居民男耕女织,大人小孩均参加劳动,没有赋税和徭役,人们的关系十分淳朴亲切,到处是一遍安乐祥和的气氛,与外面的世界隔绝。
5.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
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将稻苗拨高几分。
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
然后回去对家里的人表白:"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一大截!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6.水中捞月【解释】到水中去捞月亮。
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有只小猴子在井边玩,它往井里一看,里面有个月亮,小猴子叫着: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了!大猴子听见了,跑过一看,跟着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了!老猴子听见了,跑过来一看,也跟着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了!附近的猴子听见了,都跑过来看大家跟着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了!咱们快把它捞上来!猴子们爬上了井旁边的大树,老猴子倒挂在大树上,拉住大猴子的脚,大猴子也倒挂着,拉住另一只猴子的脚,猴子们就这样一只接一只一直挂到井里,小猴子挂在最下面,小猴子伸手去捞月亮,手刚碰到水,月亮就不见了,老猴子一抬头,看见月亮还挂在天上,喘着气说:不用捞了!不用捞了!月亮好好的挂在天上呢!7.画蛇添足【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
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
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
可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
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
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
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语地说:“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
”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
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蛇画完了。
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我早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
”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现在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有些人自以为是,喜欢节外生枝,卖弄自己,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这个画蛇添足的人吗?8.百步穿杨【解释】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
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秋战国,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
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
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
一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
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
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彩声。
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
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大近、太大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
接着,他拉开弓,“嗖”的一声射去,结果箭链正好贯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
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
这一来,喝彩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
就在一片喝彩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地说:“喂,有了百步穿扬的本领,才可以教他射箭了!” 养由基听此人口气这么大,不禁生气地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怎样教我射箭?” 那人平静地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
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
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 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谢。
9.盲人摸象从前,印度有一位国王,他养了许多大象.有一天,他正坐在大象身上游玩,忽然看见一群瞎子在路旁歇息,便命令他们走过来,问他们:"你们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吗?"瞎子们同声否认道:"陛下,我们不知道."国王笑道:"你们亲自用手摸一摸吧,然后向我报告."瞎子们赶紧围着大象摸起来.过了一会儿,他们开始向国王报告.摸到象耳朵的瞎子说:"大象同簸箕一样."摸到象腿的瞎子说:"大象和柱子一样."摸到象背的瞎子说:"大象好似一张床."摸到象尾的瞎子说:"大象好似绳子."国王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他们把自己摸到的某一个部分误认为是全体。
后来人们便用"瞎子摸象"来形容那些观察事物片面,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人。
10.所向无敌公元196年,曹操挟持汉献帝建都许昌,下令让东吴的孙权把儿子送到许都当人质。
孙权召集手下商量对策,大将周瑜坚决反对送人质,说只要我们东吴军民发奋图强、团结一致,那么就能所向无敌。
孙权坚定信心同曹操对抗下去。
11.志在四方【解释】:四方:天下。
立志于天下。
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成语故事】:战国时,鲁国的孔穿(孔子第5代孙)去赵国游历,跟平原君门下的宾客邹文和季节结成好友。
孔穿回国时,邹文、季节送了3天行程,临别时,两人泪流满面,对孔穿依依不舍。
但孔穿只对他们作了个揖便上路了。
孔穿的学生认为他太不近情理。
孔穿却不为然地说:我原以为他们是大丈夫,现在才知道他们像女人一样。
人立于天地间,应有'四方之志',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应四海为家,怎么能像动物一样整天聚在一起?孔穿的学生不住点头称是,对老师更加敬重。
后来人们将“四方之志”引申为“志在四方”。
12.取长补短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不足。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孟子的人。
他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很受人们的尊敬。
无论人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不懂的,都去向他请教。
他会给人们提供好的建议,从而帮助人们排忧解难。
当时的滕国是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很多大国都想欺侮它。
滕国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去寻求大国的保护。
滕文公觉得一味让大国保护也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让滕国真正富强起来,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可是,他不知如何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
于是,他就和大臣们商量这件事,但讨论了半天,一直没有想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办法。
后来,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
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
孟子首先勉励滕文公,要想使国家真正富强,就必须实行仁政。
孟子说:“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意思是说,现在的滕国,如果把长的地方去掉,然后补到短的地方,方圆大概有百里吧!若以仁政来治理,滕国肯定能变得富裕强大。
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
13.一曝十寒战国时,有个叫孟轲的人,大家称他为孟子。
孟子善于通过打比方来发表议论。
当时,有人指责孟子不尽力帮助齐王。
孟子便解释说:“比如说,天下有些易活的植物,假如把它放在太阳下晒十天,然后再把它放在阴冷的地方冻十天,即使是生命力再强的植物也会死。
我见到齐王的机会少之甚少,即使给了他些良好的影响与帮助,我一离开,一些和我主张不同的人,又带给他许多不好影响。
我怎么能使齐王的思想、品质好起来呢?”这个成语源于《孟子》—《告子上》一暴十寒:比喻做事无恒心。
另注:“一暴十寒”的注音为yi pu shi han ,“一暴十寒”是一个固定的成语,“一暴十寒”中的“暴”也是固定的,不能用“曝”这个字。
14.水露石出【成语故事】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生性豪放,学识渊博,很有文采。
他不愿屈服权贵,被贬到黄州,两次游历黄州城外的赤壁,写出两篇《赤壁赋》。
他借着酒兴,在《后赤壁赋》中描绘赤壁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