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第二讲
哲学导论王德峰
第一讲哲学学科的基本特征第一节哲学是人类知识的开端哲学的起点标志着对理性权能的确认; 哲学晚于神话和原始宗教; 神话和原始宗教是初民解释经验世界的最初方式,这种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用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 在对待世界的神话态度中,人类心灵的理性权能从属于对超自然力量的迷信; 古希腊第一位哲人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这一命题,意味着确立了用自然本身来说明自然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在解释经验世界时诉诸人类心灵的理性能力; 理性的对象是实在的终极真实性;从这里引出了与单纯的想象和迷信相区别的关于“真正的知识”的观念,哲学从这里起步;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造成了狭义的知识概念:“真正的知识”是对于经验事实普遍有效的概念表达与数学描述; 这种知识概念将哲学排除在知识的范围之外;经验科学成为知识的同义语;哲学确实不是一门经验科学,它并不提供关于经验世界的具体知识;但是,哲学是人类追求知识之努力的思想基础;一切经验科学都包含着不能由经验本身加以证实的基本信念作为前提;这些前提正是科学的知识体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思想基础;科学家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追问科学的思想基础的可靠性,而一旦由于科学危机的逼迫而进行这样的追问,他便进入了哲学的领域;在业已形成了狭义的知识概念的前提下,我们有必要将知识和智慧加以区别;对philosophy 一词的词源追溯表明,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哲学与智慧相关;何谓“智慧”人为什么需要智慧智慧与知识的关系如何如何获取智慧这些问题关乎哲学的性质、作用;第二节哲学探讨人类信念体系世界观的思想根据人不仅生活着,而且知道自已生活着;在生活意识中包含着人自身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每一个人在其实际生活中都必须以某种方式来回答这一问题,因为不具有一定的生活意识的生存并不是人的生存状况;人通过对于生活的意识以及对这种意识的表达与实践,不仅是对既有环境的适应,而且是对环境的改变;因此,生活意识是渗透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实践中的观念的东西;它作为解答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的特定信念,我们称之为世界观;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在其对各种事物的认识、评价和处理中都透露出他的世界观,或者说他的一定的“哲学观点”;从这一点可以看到哲学并不仅仅存在于学院的课堂上和哲学家的书斋里;日常生活中的世界观带有自发和朴素的性质,往往是对生活经验的直接的、粗浅的反应;它们作为信念是未经理性审视和证明的假定;哲学的任务在于对人们普遍加以接受的信念作出理性的审视和评价,在更进一步的要求中,还要探讨这些信念在人类生活的一定的文明类型中的根基,从而导向对文明基础本身的批判性研究;凡世界观,就其性质而言,不是一种由殊相上升到共相的科学概括,而后又在观察和实验中能被重复证实;世界观是对人自身及其所面对的周围世界的总体性的理解和态度,它无法为任何一条具体的经验事实所确证或否证;这种无法为经验所证实的理解和态度就是信念;在人们所持有的种种不可称作知识的信念中都隐藏着某种基本的思想,常人对于这种基本思想往往并不自觉地意识到;从信念追溯到思想的考察,是哲学的旨趣所在;因此,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就是:哲学将世界观所隐涵的基本思想予以揭示并对其作理性的考察,然后探讨其根源和广泛的后果;哲学在这样做了之后,往往也就形成了成为学说体系的世界观,诉诸人的理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第三节哲学是对人的理想的证明哲学的根本任务是凭藉对历史的理性考察来推进人的自我认识;历史上的和不同民族的每一种文明类型都以人的特定的自我形象作为其核心;这种人的自我形象构成了该文明规定其自身价值的基本的精神尺度;文明不是自然界演进的自然产物,而是人通过劳动而实现自我教化的结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劳动是人类文明的终极基础;人是在劳动中自我诞生的;这个诞生过程是劳动把人教化为一种精神存在的过程;反过来也正是这种教化才使劳动成为社会的生存方式,从中生发出人的自我形象,以构成特定的文明类型的精神尺度;文明的精神尺度是哲学的考察对象,不管这种尺度采取何种表现形态,是原始巫术的形态,还是宗教的形态,或是艺术的形态;文明的精神尺度总是特定的、历史的和包含内在矛盾与冲突的,这反映了人的生成的自我命运;所以整个历史无非是人性的不断改变而已;哲学在历史的维度上考察人的自我形象改变的过程,从而力图揭示人按其本性必将走向何方;人由于不仅是一种自然存在,而且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所以他必然将未来包括在他的视野之内,也就是说,他对自身的既有的文明形式必然采取一种从理想的层面而来的批评态度;哲学的根本任务即在于将人们得自于生活意识的自发的、尚属模糊的理想通过分析使之明晰,通过批判使之符合于人性本来的发展趋向;一句话,哲学是对人的理想的证明;通过这种证明,哲学力图指出人类文明继续发展的基本的原动力哲学研究的基础部分—本体论研究—正是致力于这一目标;由于哲学从事对文明的精神尺度的考察,哲学包含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进行文化批判;无需哲学的教导,人们也能知道通货膨胀的危险或天黑遭人抢劫的危险,但是由这些问题所组成、所表征的整个文明的根本病症需要来自哲学的诊断;在这种诊断中哲学家并不杜撰新原则或新观念,而是让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所暗含的“文化基因”突现出来,使这些“基因”所包含的毛病昭然于天下,从而有利于人们去形成正确的基本思想;唯有我们的基本思想是正确的,我们才能获得对于特殊问题的正确答案;第四节哲学问题的特征和研究的方法每一门学科就其根本而言都生存于它所专有的问题域中,哲学也复如此;哲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问题域不能为其他学科的问题域所还原、所替代;日常生活中的以及科学研究中所处理的问题无非有两大类:经验问题和逻辑问题;对付这两类问题的方法也无非是经验观察或实验的方法以及数学的或逻辑的推论方法;但是另有一类问题是追根究底的思考所必然提出的问题如“磁性和磁力究竟是什么,它们是真实存在的某种实体吗”再如,“数真实存在吗数是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或是物质实体的属性、样式,抑或仅是人心中的观念”;对于这类问题,人们既无法通过经验观察来求解,也无法通过单纯的逻辑推断来求解;这类问题就是哲学问题;哲学问题虽然在通常的情况下并不影响人们对实际问题的处理,但是,人们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其实隐藏着对哲学问题的特定的回答;这种不自觉的回答支配了对实际问题的认识与解决;哲学固然不能烤面包,但是没有一块面包不是在人们回答了人生意义问题的前提下被烤出来的;在科学发生危机的时刻,科学一向所采取的对哲学问题的不自觉的回答便突现出来;哲学问题的基本性质是它的超验性;哲学问题并不直接针对经验事实本身,因此无法直接由某项或某类经验事实来解答;它也不指向人们认识、表述、整理经验事实的逻辑形式,它不是逻辑学问题;它的超验性在于它关涉经验的总体性质与根据;这里所谓的“超验”并非指完全脱离经验而去玄想事物的超验本质,而是试图发现使经验事实得以可能的根本原理;这种原理不是来自对大量经验事实的共相概括,而是来自对人们如何获得一定领域中的经验的基本方法的考察;我们可以把这种考察一般地称之为“思辨”;思辨是哲学的“正宗”但并非“思辨哲学”是哲学的唯一形式,因为思辨哲学只是一种特定的称呼,用来指专以对概念和范畴的思辨来超越地获取事物的本质的那一类哲学,不管思辨是指向感觉质料、或指向语言、或指向概念、范畴、或指向人的非理性的存在状况;思辨取向的不同,造成不同的哲学路向;哲学问题要用思辨的方式来解决,但却并不意味着思辨的解决可以完全不顾来自经验的“证词”;恰恰相反,任何哲学理论的证明与自我辩护正是在于它能使它所揭示的“超验之理”合适地指明人类经验的总体性质和经验所由形成的根据所在;在这里,例如,物理学理论对待日常物理经验的思想方式与哲学对待总体经验世界的思想方式在原则上就是一致的,区别只在于,物理学的方式能够凭借数学的精确性来证明自己的理论在物理经验的领域内的普适性,而哲学的方式则要通过论证使经验总体得以可能的人的生存的“隐秘判断”来证明自己对“超验之理”的演说;第二讲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上第一节前本体论:世界本原学说哲学的起点是探求世界的统一性原理,这就形成世界本原学说;世界本原学说的缘起是人类对自身文化创造的最初体会;以劳动为基础的文化存在中的合目的性与内在统一性造成人类关于世界存在的信念;文化是诸创造物的总和;“创造物”这一观念蕴含“创造者”的存在问题;原始宗教的基本思想是用超自然的创造主体诸神来反映对文化的合目的性与统一性的体会;在宗教那里,世界统一性的基础是超自然的人格神造物主;把“造物主”驱赶出去,便产生哲学泰勒斯,即产生最初的前本体论问题—世界的本原问题;世界本原问题把创世问题转变为万物如何从统一的根源产生出来的问题;本原问题的提法已经肯定了本原一定能够找到,但是,承认本原存在无异于假定在经验世界的因果链上有一个绝对的起点,然而这样一种起点因其仍在经验之中,所以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必须超越相对的、有限的经验事物,才能去解决世界的统一性的基础问题;然而如何才能达到这里所需要的“超越”,即摆脱经验事物的纠缠而去追问诸存在者的统一根基对“超越之法”的探寻开辟了“本体论”的境界;第二节从第一因观念到自因实体观念的转变:本体论之诞生本体论的主旨是超越具体有限的经验事物,这就要求从第一因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自因”不在作为现象的经验世界中,有如“太阳本身”与“阳光”的区别:“太阳”是存在者,即自因之存在,它不是感性的对象,而“阳光”则是感性经验中的事物,太阳与阳光的因果关系中不包含时间因子;所以,自因乃是“实体”;实体不是感性之对象,只能是思维之对象;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首次从经验事物折向纯粹思维,把“逻各斯”语词看成是思维的居所,指出隐藏在话语中的思维是存在的本质:“能被思维者与能存在者是同一的”;巴门尼德开创了本体论;第三节宇宙本体论:借助形式逻辑去指认存在者的基本规定本体论在其历史发展中主要形成了三种基本的形态:宇宙本体论、理性本体论、存在本体论;宇宙本体论的基本特征是直接从思维范畴中为世界寻找其统一的基础;旧唯物主义与理念论的唯心主义的对立是物质本体论与理念本体论的对立;这种对立的实质是如何看待人的精神的能动性在文化创造中的地位与意义问题;由于这两种本体论都坚执抽象的实体范畴物质实体或精神实体,因此都未能真正发现文化创造的最基本的原动力;宇宙本体论的基础是将思维的形式法则实体化,所以无法消解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峙;第四节理性本体论:借助先验逻辑去指认存在者的基本规定纯思范畴不是“自在之物”自身固有的法则,也非彼岸的理念世界的产物,而是人心自身的先天法则;但这个“人心”并非作为“灵魂”的主观精神实体笛卡尔作为近代哲学的开创者的功绩与失误;康德以“先验自我”的概念指出人类理性的主体性是文化创造的最基本的原动力,规定了理性是人的主体自由,扬弃了旧本体论所暗含的“造世主”观念,张扬了根基于普遍理性的人的主体自由这种理性的主体自由既使关于自然界的科学知识得以可能,又使社会世界得以可能;但是,康德保留了先验自我无法对其行规定的“自在之物”,这就使得对于世界基础的先验的理性证明无法贯彻到底;自在之物的世界是无法进入语言和思维的“本无”世界,而人却双重地生活在理性逻辑的世界和“本无”世界之中;由此可见,康德由于停留在人心的逻辑形式之中,而终于把文化创造的原动力的真实内容放逐到了“本无世界”中;黑格尔力图在坚持理性的主体性的前提下,同时使先验的理性本体化实体即主体的原则,即,使之仍然成为诸存在者的基本规定,也即赋予理性的先验形式以现实的历史内容;他以辩证逻辑改造先验逻辑,使之可以将人类历史进程的极为丰富的内容纳入绝对理念自身的辩证的逻辑展开;这样,黑格尔便把文化创造的原动力描述为绝对理念自身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把人在逻辑前的“本无世界”中的生活内容归结为概念运动的表现形式;康德的理性原则在本体论的目标前面停步不前,而黑格尔则完成了理性本体论;第五节生存本体论:在文化的非理性成分中寻求本体前两种本体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从思维形式中探寻人类文化创造的原动力,而遗忘了人在“本无”中的存在;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哲学渐次发生本体论上的重大转向,即重新要求记起被遗忘了的“存在”;存在不是实体的一种属性—哪怕是最重要的属性—,而是没有存在就根本谈不上实体;存在是一切事物之逻辑前的“在场”;这种在场在人那里得到真正的自我领悟;这种领悟,在马克思那里是与人们以劳动实现的生存活动相一致的关于人自身的社会存在的实践意识;在这种实践意识的基础上才有思维的逻辑及其真理;在海德格尔那里,存在作为人对自身在场的领悟,是此在的在世之在,即每一个个别的人对世界的逻辑前的领会;这种领会的基本特性是它的有限性与历史性;只有紧紧抓住这种存在的有限性和历史性,才能使终有一死的人避免在概念的思想方式中把自己物化为由概念所处理的客观对象;只有始终从存在本身出发,才有人类文化创造的活水源头,才不致于使文化创造的成果反过来成为对人本身的桎梏;但是,当代西方哲学尚未真正找到能够克服文明危机的新的文化创造的原动力;西方哲人正以各种形式到逻辑前的本无世界中去发现对文化的生命感受,但对于人的本性的新的自我认识,或者说一种新的人的理想,即足以鼓舞西方人去开拓克服异化的新文明的人的自我形象还远未达到;哲学中的当代本体论创新还在走在半途中;第六节本体论与人的终极关怀——兼谈哲学与宗教的关系人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这些问题是人必定要向自己提出的;人生在世,有种种关怀:对存活的关怀,对物质利益的关怀,对爱与尊敬的关怀,等等;还有一种关怀则涉及到人的安身立命,即关涉有限人生的最终意义问题;这种关怀便是所谓“终极关怀”;终极关怀,是对“终极实在”的关怀,是力图找到人生在世不得不被抛入其中的变化无常的世事背后的“终极实在”使生活价值得到无条件肯定的最高真实性;可见,终极关怀问题属于本体论范围;中国现代哲学家熊十力先生曾经报道自己求学问道如何出于终极关怀的需要的心路历程,这是很具有典型意义的见熊十力:心书·船山学自记;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的人生理想反映了古代西方理念论的本体论对终极关怀问题的解决方法;源自东方犹太哲学对理性的绝对权能的怀疑的基督教思想,代表了宗教对终极关怀根本态度,这种根本态度生发出宗教信仰对人心的持久的吸引力;宗教信仰的力量根植于人的自我的存在所必然包含的对立面——虚无;逻辑的理性无法处理外在于自我意识之绝对的肯定性的那个“自我意识的非存在”,即虚无;当代哲学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重新把终极关怀问题列为哲学的最为严肃的课题之一;宗教否认理性的努力是解决终极关怀问题的合适方法,它认为终极关怀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信仰的行动,即一种向比我们人类更高的存在一种比自己更伟大的救赎形象献身的行为;研究本体论是哲学指向终极关怀的方式;这种方式是理论的,而非实践的;但是,哲学的理论途径可以有效地避免对于人生的消极逃遁,批判种种愚昧的信仰形式,以与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相一致的方向探索人生的意义;第三讲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中第一节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形而上学metaphysics在希腊语中原指“物理学之后”,是亚里士多德的弟子在整理亚氏的著作时所创,用以指亚氏讨论“第一哲学”的著作;本体论是形而上学的基础部分;在本体论所提供的视野范围之内,形而上学研究人对于他所面对的整个世界之基本性质与根本法则的理解方式;因此,形而上学除了本体论问题之外还包括如下一些问题:身-心问题、自由与决定论问题、目的论与因果决定论问题等;一身-心问题自我的存在及其与身体的关系问题是形而上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种种不同的理论;1唯物论的身-心关系说:并不存在心灵实体,人的存在只是物质实体的一种样式,所谓“心灵”只是在人身上发生的物质事件的一种现象;2唯心论的身-心关系说:唯一的实体是精神,自我具有最高的真实性,人的肉体存在是心灵的外部表现;3相互作用论:心灵与身体是两种实体,它们以某种方式彼此作用,甚至可以找到相互作用的联结点;这是法国近代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理论;4偶因论:心灵与身体是不同的实体,它们并不相互作用,意志不能推动肉体,肉体也不能产生意志;人的一切心灵生活是由上帝偶然给他带来的,上帝使这种心灵生活跟身体内发生的一切情况严密地保持一致.这是法国哲学家马勒伯朗士提出来的理论.5身心平行论:心灵和身体是同一个实体的两个方面.一切事物都可用物质的谓词来描述,亦可用精神的谓词来描述.这是荷兰近代哲学家斯宾诺莎的理论.6先定和谐论:一切事物包括灵魂都是单独的实体单子,这些实体在被创造之时即已有彼此之间的先定和谐的关系,即各个单子发展变化的历程和内容都是彼此和谐一致的.这是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理论.7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论:自我是人与其身处的人群共同体之间的关系的产物.这种关系即是人的社会存在,它同时也是人的实践意识.实践意识是社会在个人身上的现实存在,它使具有自然意识的生物个体转变为具有文化精神的"自我".8海德格尔的此在学说:自我并不是被封闭在人的体肤内的某种实体或事件.人的基本特征是"在世界中的存在".人必须先"存在"而后才有"我".人的存在是一个"场",即"在那儿的在"Dasein,此在,"我"即意味着我所牵挂的世界,"我"弥漫于整个这一世界中.儿童最初对自己的名字的反应透露出"自我"的真相--一个必须对之作出反应的"场".二自由与决定论问题1决定论的基本原理:世界从过去到现在的一切状况在其每一个细节上都是确定的,就连人的思想和意愿本身在每一特定的时刻也都是确定的.每一特定时刻上的状况之所以是确定的,因为它是前此状况的结果;也就是说,因果联系是普遍的、永恒的.这就规定了从过去到现在直至将来的一切世界状况的唯一性.2自由意志的基本原理:世界状况中的某些因素是由人的自由意志所产生的;人的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包含对将来的某种主观决定,正因为如此,人在作出行为之前要进行"考虑"."考虑"并不是指试图预知未来的真实事情,而是试图作出抉择.人的行为因此就以承诺自由意志的存在为前提.这个前提是使伦理道德和法律制度得以可能的一个形而上学信念.没有这种关于自由的基本信念,就没有任何道德责任可言.3对自由意志论的反驳:自由意志是一种假象,比如,一块被抛到空中去的石头如果突然具有了意识,由于它只意识到自己正在运动,而不认识运动的真正原因,它就会以为自己是运动的根源.斯宾诺莎4现象的自由与本体的自由之区分: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具有双重的存在--在现象界中的存在和在本体界中的存在.前者是宇宙普遍的因果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后者则超越因果关系,是理性的自主性.自由意志的根源就是人具有理性赋予的超验能力:他能摆脱因。
叶秀山教授《哲学导论》课程讲义
哲学导论——什么是哲学1.这堂课只是导论。
主要目的不是讲述重要的知识和材料,而是让大家首先对哲学有较明确和清楚的概念,在入学后能够对哲学越来越有兴趣,这就是这堂课的目的。
大家要树立明确的观念,第一学期学哲学最好的途径就是读原著,读不读是态度问题,读不读得懂则是相对的水平问题。
难读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正因为难,才要尽早开始,以哲学为业,就不能绕开这一块,而教材只能作为二手材料,只能是参考的”地图”哲学包罗万象,很杂,所以也需要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补充,需要理科的基本训练。
外语对于哲学来讲是很重要的。
哲学相当部分是外文,所谓读原著应该是用它原创者的语言来读,以哲学为专业,不能用二手,不能依靠翻译(包括英、日的译本也只能是作参考)。
哲学要求读原著就像学中国哲学要读古文一样,虽然难也要如此,作为爱好当然可以另当别论,但作为专业,这是最终任务。
为什么要有如此的要求呢?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对哲学来讲,语言不仅仅是工具,而且还是存在方式,原著者怎么说,你就该怎么学、怎么听、怎么体会。
当然,并没有要一下就如此,但读原文原著应成为原则,再学习过程中不断明确。
前面说了哲学是包罗万象的,那么该如何进入哲学,它的门又在哪呢?我说,条条道路通哲学,无论哪门学问都会接触到哲学问题,那么作为专业,不同于别人的要求、方法、道路何在呢?这要来看看哲学和哲学史的关系。
哲学和哲学史是不能分的,各门学问尤其是文科都离不开历史,但历史对哲学有特殊意义。
在某种意义上哲学就是哲学史。
哲学史有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要求,同样的哲学历史也有哲学性的研究方式(当然也得关心历史背景)。
区别在于我们是哲学地思想地研究。
我们将整个哲学史设想为一个人在讲,即”接着讲”,但各个哲学家之间又是不可替代的,柏拉图代替不了苏格拉底,费希特代替不了康德。
谢林代替不了费希特。
自然科学可以以一个涵盖更广的理论去代替另一个理论,后人超过前人,而哲学不能以只读后人的著作来代替前人的著作,不能认为柏拉图的著作只有历史意义,柏拉图、叔本华等人的著作还仍有理论意义。
哲学导论讲课提纲第二讲
哲学导论讲课提纲2第二讲哲学中的语言转向[超出《大问题》的内容,为理解当代哲学提供知识背景]一.重提“高尔吉亚问题”高尔吉亚:“无物存在;即使有某物存在,也不能认识;即使能够认识,也无法告诉别人。
”据此,阿佩尔(K.-O. Apel)评论:古代哲学着力回答“何物存在”问题(本体论),近代哲学着力回答“如何认识”问题(认识论),现代哲学着力回答“怎么表述”问题(语言哲学)。
虽然这是一种不太严谨的说法,但确实具有启发性,因为它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哲学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三次转向。
一般只讲两次转向,即认识论转向和语言转向,但我主张还应加上本体论/存在论转向(开始于巴门尼德,完成于亚里士多德)。
所谓“转向”主要是说关键问题和概念框架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我们已知,本原论/始基论的关键问题是:构成万物的基本成分是什么?事物变化的规律和动因是什么?提问和解答所依据的是由“本原/始基”概念所展示的“构成-变化”这一基本的概念框架。
与此不同,本体论/存在论的关键问题是:存在本身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何物存在?如何存在?为何存在?基本的概念框架有两个要点:(1)“实在-现象”、“理性-感性”、“真理-意见”这三个紧密相关的区分;(2)根据“主语-谓语”的语法结构所揭示的“实体-属性”的范畴结构。
这里显示的关键问题和概念框架的变化就是我所说的“本体论转向”。
认识论转向引出的关键问题是:心灵是否具有认识实在的能力?若有这种能力,心灵获得真理和知识的能力具有什么样的根据和限度?基本的概念框架则由“主体-客体”而得以展示。
理性主义者(如笛卡尔)认为知识的根基在于“天赋理性”,经验主义者(如洛克)主张知识的基础是“感官经验”,康德试图协调两派的观点,但他们都受制于上述关键问题和概念框架(第四讲将详述)。
语言转向来自对“实体-属性”和“主体-客体”概念框架的挑战,引出的关键问题是:语言描述世界、表达思想是如何可能的?语言本身具有什么样的结构?语言与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新的概念框架可由“逻辑-语法”区分、“主目-函项”关系和“涵义-指称”关系得以显示。
哲学导论 第2讲
希望在好的公司工作/希望有保障性/ 希望有好的工作环境
第一级:生存/生理上的满足
希望有好的待遇/好的福利
需要与激励途径
第五级:自我实现 需要 第四级:自尊需要 发展、前程、晋升 成就感、责任感 参与感、适才适 所,靠合理的员 工管理和积极的 工作设计来满足--高层次需求的
激励 因素
目标管理、绩效评核调薪 、奖金制度、最佳员工
2、道家“得道逍遥 ”
老子“弱者道之用” 道可道非常道 反者道之动 柔弱胜刚强
庄子“逍遥游” 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与天地精神往来
3、佛家“无念无相”
释迦“苦集灭道” 苦海无边 欲望造业 无知无欲 抵达涅般
慧能“顿悟成佛”
自性是佛 无念无相无住 运水搬柴无非妙道
西方哲学人生境界
(三)、人的本质与需要和利益的关系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饿利益相关。“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语) 1、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存在方式 2、需要和利益是人的本性 “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 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不是唯一的, 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又把 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 生关系。”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 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马克思)
关系:“满足-上升” “挫折-倒退”
(二)、利益的内涵、特征、结构
1、利益的内涵
利益是与需要紧密相关的范畴。利益是需要的现实化、对象化。 2、利益的特征 (1) 利益是一个关系范畴。 (2) 利益实现的根本途径是实践。
3、利益的结构
(1) 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 (2) 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3) 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政治哲学导论讲义
②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在政治哲学里面,如何规定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课题,因而不同的观点往往大相径庭。简单地说,这里的区别主要在于,在确立社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时,究竟应当以个人为基本出发点,还是应当以社会为基本出发点,在这里,社会被理解为国家、某一特定的团体,如民族、宗教或其他类型的政治团体。认为个人应当是社会基本原则和制度的出发点的观点主张,一个秩序良好而稳定的社会是建立在确保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权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些权利和自由权的基本部分是优先任何其他的原则和制度的,因此一个社会不能以国家的或其他团体的名义来侵犯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权。这种观点主要是自由主义所主张的观点,而在今天它们越来越成为一个主流的观点。
根据前面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这里可以做出一个总结:
政治是人类在一定社会团体内为分配社会嘉益而发生的各种行为和所产生的各种制度;这里所谓的社会团体一般具有一个最高的权力机构、一定的规章制度、一定的领土。政治的范围无论就人类社会-历史的时间维度来考虑,还是就其空间维度来考虑,都要大于国家的模式。然而,无论如何,国家是人类政治的最为集中、典型的表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有时也直捷地将政治哲学的对象归结为国家。
社会的第二个意思是指与国家相对的人类有组织的群体,将一切归在国家之下的行为、原则和制度排除,余下的部分便是社会的领域。因为国家实际上就是对指向社会嘉益分配的某些权力的垄断或独占,那么社会就是这种现象的另一面。国家的行为在最终的意义上都是强制的,这也就是韦伯等人强调国家以暴力垄断为其特征的根本原因。与此相对,一切相对于国家而被称为社会的行为,都没有这种最终的强制性。比如,一个宗教团体,在并非政教合一的国家里,就仅仅是一个社会性的团体,每个人可以自由加入或退出这个宗教团体,没有人可以强迫某一个人加入这个团体,也没有人可以强力阻止一个人退出这个团体,尽管这个团体可以拒绝某一个人开除其某个信徒。这个团体没有人身拘禁的权力,当然也没有实行审判和实施刑罚的权力--私刑是国家所禁止的。又如,如果说最低生活保障是一种国家制度,那么慈善事业就是一种社会行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必须通过税收等等方式来实行的,而税收就是一种强制,就是强制对人们的所得进行再分配。慈善是一种社会的行为,其资金和物资来源于捐款和赞助,是人们的自愿馈赠,而受益者也是由慈善团体根据自己的信念和章程来指定的。
哲学导论课程详细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哲学:1、利奥塔;2、福柯;3、德里达。
课程结束论文。
成绩比例:平时40%,结课论文60%。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课程论文1篇,占比百分之55;三次作业,占比百分之45.
教学评估
李超杰:
开课院系
哲学系
通选课领域
c
是否属于艺术与美育
否
平台课性质
平台课类型
授课语言
中文
教材
无;
参考书
教学大纲
本课程是关于西方哲学原理的专题性讨论,其内容由总论、基本原理和哲学史等三个部分组成。主体部分按照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划分的原则,依次讨论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和美学等四个最基本的哲学原理;总论部分分别讨论哲学的概念、哲学的领域、哲学与语言的关系,以及哲学的价值等四个主要问题;哲学史部分主要介绍西方哲学史的基本线索和当代哲学的最主要流派。主讲人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全景性的描述,帮助学生获得有关西方哲学的既客观全面又深入系统的知识。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哲学的概念:1、哲学的产生;2、哲学与科学的关系;3、哲学概念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哲学的领域:1、认识论;形而上学;3、伦理学;4、其他。
第三节 哲学与语词:1、词与物;2、定义与存在;3、定义与语词;4、定义与真理。
第四节 哲学的的价值:1、哲学的理论特性;2、哲学对科学的作用;3、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
(讨论与论文)
第二章 形而上学
第一节 宇宙论:1、古希腊宇宙论;2、中国古代宇宙论;3、现代宇宙论与自然哲学
第二节 本体论:1、“是”与“是者”;2、“在”与“在者”;3、“无”与“道”。
第三节 自我论:1、可能生活;2、身心关系;3、人的同一性。
哲学导论(完整版)
农、工、商。士就是地主,农就是耕种土地的 农民。农为“本”,商为“末”。重本轻末。 崇尚“耕读传家”。 ●由于经济的原因,中国的家族制度成为世界是 最复杂、组织得很好的制度之一。儒家学说主 要是论证这种制度的合理性。 ●祖先崇拜也由此发展起来。
三、历史的考察(以古希腊为例)
●古希腊哲学产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背 景希腊半岛贫瘠而多山,随着人口繁衍 ,希腊人只能向海外谋求生存和发展, 他们在爱琴海、黑海和地中海沿岸和岛 屿建立了众多的殖民地。公元前6世纪波 斯自东向西入侵,造成了国家领土的变 迁、 民族的迁徙和融合,东西方的文化 交流和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外来文化和 自身积累下来的经验技术相结合,孕育 出新思想的萌芽。
二、哲学何为
●哲学是非功利的。
●西方谚语:哲学不能烘面包。但哲学能使 面包的滋味更香甜。
●哲学不能当饭吃,但它给让你明白吃饭是 为了什么,让你明白活着的意义。
● 哲学是求根本的学问。
二、哲学何为
● 哲学的反思、批判功能
哲学首先是一种反思、批判的人生态度。它 对一切问题追本溯源寻根究底,作一番反省性 或前瞻性的思考;它在别人从未发现问题的地 方发现问题,对人们通常未加省察和批判就加 以接受的一分成见、常识等进行批判性省察, 质疑它们的合理性根据和存在的权利。 哲学思维就是向传统观念挑战。
(一)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理念论主要来源: 其三,师承苏格拉底的哲学。苏格拉底的哲学兴趣主 要在于人事伦理方面。主要探讨什么是美德?什么是 正义?什么是勇敢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他探讨问题的 方式主要是从许多具体事情中寻找出普遍的东西,并 试图对这种普遍性东西作出定义。这种思想方法对柏 拉图有很大影响,激发了他在哲学上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他把从特殊推出普遍的方法与关于世界性质的本 体论联系起来,认为事物的共相是绝对存在者,是具 体事物的本质和根据,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实体。他把 这种共相称之为“理念”,并以其为核心建立了庞大 的哲学体系。
2.哲学导论
•
•
• 哲学没有器物之用
• 无形之用
二、哲学是什么
哲学 ?智慧
• Philosophy起源于古希腊文philo-sophia, 爱智,智慧。 • 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
哪个才是真正的苏格拉底?
古希腊箴言
认识你自己! Know Yourself
-刻于德尔斐神庙的门廊
哲学是什么?先贤如是说:
•
听了庄子的故事,惠子嘲笑说:“有一种大臭椿,虽然长 得很粗大,但是弯弯曲曲、枝枝蔓蔓的,不能用作木材, 没有什么用处。它长在大路旁,经过的木匠看看不看。你 的言论就像大臭椿,大而无用,谁也不会相信。”
庄子没有生气,而是笑了笑说:“你看见那些野猫和 黄鼠狼吗?它们上窜下跳,善于躲藏起来袭击猎物,但是 最后往往中了捕兽的机关,死在猎人的手中。有一种大牦 牛,身躯庞大,本领也很大,却连老鼠也抓不着。 那棵大臭椿,你觉得它没有用。你为什么不把它种在 旷野中,没有人想砍伐它,没有什么东西会来侵害它。虽 然它没有什么用处,但也没有什么祸患啊!”
三 、 哲 学 与 思 考
• 哲学研究就 是在抽象的 层面上反思 世界、人生 及思维之种 种问题。
或许你亦曾对以下问题感到困惑
◆ 人生的目的是什麽?某些生活方式是否真的比另一些好?
我为什么要努力读书或工作?除了赚钱给自己享受之外, 我还应该关心其他事情吗?什么是幸福? ◆ 生存有什么价值?一个常常遇到挫折的人,真的比一头快 乐的小狗幸福吗?何以活著好过死去? ◆ 我们为何要遵循道德规条?道德规条由哪里来?是谁颁定 的? ◆ 我们应该相信科学教科书或医生说的话吗?为什麽?我们 又应否相信风水和星相学呢? ◆ 为什么要有国家与政府?国家有没有权利干涉个人的私生 活?人是为国家而生存的吗?抑或国家是为了保护公民的 利益而存在? ◆ 神存在吗?如果神存在,为什麽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惨 事发生?
哲学导论ppt课件
doxa与独断论(dogmatism)。 Episteme则是自由的。 • 自由的知识就是让对象自由,让它自己独立 存在,不是让它作为我们消耗的对象。
• 自由的知识是理性的知识。“知识来源于好 奇”,好奇是非功利的。理性需要启蒙。
反思性。
第一讲:哲学是什么?
• 4、“爱智慧”的领域 • 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宗教哲学。 • 5、“爱智慧”的意义 • 学会惊奇—怀疑精神; • 追求智慧—永恒的事业; • 理解语言—揭示与遮蔽; • 认识无知—有限与无限; • 学会宽容—尊重他人。 • 6、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的区分
第一讲:哲学是什么?
第三讲:形而上学与哲学
• 三、形而上学的超越性 • Meta是“超越”经验的意思。 • 哲学也称为“第一哲学”。 • 哲学也称为 “神学”或“神圣学”
(theology)。
第三讲:形而上学与哲学
• 四、形而上学问题真/假之辩 • 由于“本体”是思想体,而不是现实的
对象,所以有人认为形而上学的问题是 无意义的,是假问题。 • 五、形而上学的分支 • 存在论、知识论、价值论。
• 6、黑格尔的分类:逻辑学、自然哲学、 精神哲学。
• 7、克罗齐的分类:理论哲学(美学和逻 辑学)与实践哲学(经济学和伦理学)。
第二讲:哲学的演变
• 一、古希腊哲学:哲学的起源 • arche:始基/本原 • Ontology:存在论/本体论 • 自然主义哲学 • 苏格拉底 • 柏拉图 • 亚里士多德
第四讲:存在论——存在的意义
• 3、“非存在”(无)因何而来
• “非存在”因人而来,人把“非存在”带入 现实的世界,存在的问题才出来。
西方哲学导论PPT课件
康德把哲学看成是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包括伦理学、政 治哲学和法哲学等)的综合。
一些中国哲学家把哲学等同于宇宙论(含形而上学和自 然哲学)、人生论(含道德哲学和人生哲学)和知识论 (含知识学和逻辑学)总称。
此外,哲学还被有的学者理解为思维活动;或 者生存方式;或者自我意识的理论自觉,等等。
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它的“朴素形式”表现为对世界 的本原、基质是“原初物质”还是理念问题的思考。
在中世纪,神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经院哲学内部唯名 论与唯实论之间关于个别与一般关系的争论。
在近代,它被获得了“完全的形式”,即主要探究精 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具体展开,显示的是其本体论内涵 与认识论内涵。
2、认识论方面
思维与存在或精神和物质关系的另一个 方面是,思维与存在有否同一性问题, 即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现实世界。 对该问题的回答就是认识论问题。凡是 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就是可 知论,否则就是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整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则构成哲学 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恩格斯 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 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贯穿哲学史、认识史始终,只是在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远古时代,是它的“萌芽形式”,表现为梦与肉体、 “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灵魂不死的观念”、 “万物有灵的观念”反映的就是原始人处理思维与存 在关系所达到的水准。
哲学基本问题涉及两个方面 :
1、本体论方面:
思维和存在或者精神与物质何者是本原的,即何者是 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对 该问题的回答是关于世界的存在及其本质的学说,即 本体论。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和展开 的根本出发点,它规定着解决其它一切哲学问题的基 本方向。因此,恩格斯把对该问题的回答,作为划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存在或物 质是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思维或精神是派生的、 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的,否则是唯心主义的。
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导论古希腊—中世纪赵敦华主讲第一讲前言西方哲学史将讲授历史上的主要哲学体系,哲学思辩与论证的方法、训练思维的逻辑与规范、用语言进行较确切的逻辑与语意。
课程内容大致分为: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德国哲学。
第二讲希腊哲学概论一、希腊哲学的特点:(将希腊哲学与中国、印度哲学比较)1,相同点:①都不是最古老的进化形态,脱胎于古宗教与神话。
②诞生年代相近,即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2,不同点:①从哲学与古代宗教、神话的关系上比较。
古印度:哲学与宗教未能彼此区分,以佛教、印度教经典为主。
古希腊:哲学与宗教有了比较明确地划分,以神为理性的化身,批判“神人同形同性论”,自觉地与宗教划清界线,有明显的非宗教性。
中国哲学:介于印度与希腊之间,对宗教敬而远之。
②从表达方式上讲:印度:以说教为主,但其中充满了思辩的论证思想,代表学说是因明学,以因明学认证教义。
古希腊:以说理为主,以论辩、讨论为主来说明哲学道路。
(理性精神)中国哲学:在说教中说明道理,介乎二者中国,名家亦有论辩成就。
二、古希腊哲学中的几个关键概念:1, Physis = nature =自然指的是运动变化的原因表达了古希腊哲学的思辩性,按亚里士多德所言,哲学起源于诧异。
希腊人由于航海原因,对天相变化十分敏感,由此引发了对运动变化及其原因的思考。
这一派哲学爱就被称为自然哲学家,这一派进而引发了后世的物理学的诞生。
早期的自然哲学家都是早期的天文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等。
代表人物为泰勒斯(Thales)。
2, Arche =beginning =本原指的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原因的名称和代表古希腊人认为事物的本原决定了其发展与归宿,即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
这样就可以寻找到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于本原的关注,反映了人类的心理需要。
这种对本原的探索又可分成两类:①对自然本原的探索:②对社会本原的探索(中国古代的神话,如中国的三皇五帝的传说)但二者差异之大,令人惊诧。
哲学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导论》讲义第一讲哲学的元问题和元方法第一节导言一、哲学的境况1、边缘化之境况及其回暖征兆1)边缘化境况2)回暖之征兆2、边缘化之原因1)社会原因:经济迅速市场化、社会迅速世俗化2)哲学自身原因:缺乏学养(侃大山)、缺乏学品(拍马屁)二、课堂互动(略)三、导论要目1、任何学科的导论都包括两大要目:一是该门学科的“元问题”,即该门学科是什么的问题;二是该门学科的“元方法”,即如何回答上述元问题的方法。
2、一门学科的导论不同于学科自身;导论可以说是这门学科的哲学:学科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陈述对象;导论回答这门学科是什么,对陈述进行陈述。
第二节哲学的元问题和元方法一、哲学元问题与元方法哲学的元问题:什么是哲学?研读哲学必须首先弄清而且又由很难弄清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哲学。
哲学的元方法:如何回答哲学元问题的方法。
研读哲学家的著述,重点不在于了解他“说了什么”,而在于了解他“怎么样说”和他“为什么要这么说”。
其中的“怎么样说”,就设计研究方法问题;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说”不仅涉及研究方法问题,还涉及研究背景问题。
二、哲学元方法1、功能主义方法1)概念:就某种事物来说,通过它做了或能够做什么,来确定它是什么;就某门学科来说,通过它研究了或能够研究什么,来确定它是什么。
(年轻人经常抬杠:那有什么了不起!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成熟的人知道成功的艰难。
我们可以坦率的说“不喜欢什么”,但是我们不能轻率的说“那有什么了不起”)2)学科背景:功能主义语言学:指研究认知(怎么提供信息)、表达(如何述说心情)以及意动(如何施加影响),而不研究其他;功能主义建筑学:只看重房屋的居住功能,而不看重其他(风格类型)行为主义心理学:只关注刺激和反映,而不关注其他(心理活动)……●二十世纪之所以风行功能主义方法,很可能是因为人类的造物能力和表现能力(对象化能力)在这个世纪获得了巨大发展,进而增强了人类的自信心:与其絮絮叨叨地述说意见可能的东西,不如真真切切地把他制造出来或模拟出来。
法哲学原理第二讲 导论
“法的理念是自由‛。《法哲学原理》,第1-2页。 一方面,作为法哲学研究对象的自由,不 是一种抽象的自由,而是作为自由的精神 与这种自由精神的现实存在这两个方面的 统一;法的概念及其现实化 另一方面,法只有作为自由精神的一个内 在环节,才能被真正把握。
“法”指的是自由(权利)及其存在。 作为法哲学研究对象的法, (1)不是形式的,而是关于实质内容的; (2)其研究方法不是形式逻辑的,而是辩证逻辑 的; (3)其表达就不是定义及在定义基础之上分析式 的,而是生长式的——从一个原点出发,展开其 丰富内容。 生长式的表达方式或思维方式,同时就能揭示事 物存在的逻辑或客观必然性。
再次,形式逻辑的严密不能成为法律、 规范合理性的价值依据。
试图从法自身的形式逻辑严密自洽性来说明法的 合理性,这是形式的证明,而非内容的证明。 (基于城乡二元格局的城乡二元户籍管理体制, 不能说明这种二元分裂的户口身份的法律规定是 合理的。)这在根本上属于法的技术学(事实) 领域,而不属于法哲学(价值)领域。 它只能说明法的技术合理性,而不能说明法的价 值合理性,不能说明何为良法、何为恶法。
关于意志的自由,最好通过同物理的自然界的比较,来加 以说明。可以说,自由是意志的根本规定,正如重量是物 体的根本规定一样。当我们说物质是有重量的,我们可能 认为这个谓语只是偶然的。然而并非如此,因为没有一种 物质没有重量,其实物质就是重量本身。重量构成物体, 而且就是物体。说到自由和意志也是一样,因为自由的东 西就是意志。意志而没有自由,只是一句空话;同时,自 由只有作为意志,作为主体,才是现实的。 ——黑格尔
可见,黑格尔所说思维与意志的区别是“理论态 度”与“实践态度”之区别。 理论态度只是将对象变为人的观念与思想,在这 种观念与思想基础之上,人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 目的与要求。实践态度则是观念中的目的性及其 实现之冲动。 意志具有行动、做之冲动,意志的现实化就是存 在。这样,思维与意志就不是彼此对立不相容的 东西,思维是意志的一个内在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问题背景:科学革命 科学与宗教 (特别是伽利略事件)
* 立论及其根据: —— 心灵和物质是两种类型的基本实体. —— “我思故我在.” —— 只有对其具有清楚(clear), 分明(distinct) 观念 的东西
才是真实存在的 (认知取向).
1
霍布斯的论证思路: a. 从语言结构分析入手: 语句是语词的组合, 组合 须遵循一定规则, 违规实为思想混乱所造成, 如 “四 边形是圆的”, “实体是无形的” (心灵→语言 ) . b. 提问: 如何才能合理地为实体命名? c. 物体刺激感官, 产生知觉, 形成观念, 而语词是观 念的标记, 是知觉的产物 (实在→心灵→语言 ). “实体”是 名词, 只能命名有知觉基础的东西, 故只能作为有形 物体的称谓. 所以实体必为物质, 因为一切有形物体 皆为物质 (具有广延).
物理主义包含语言论题和形而上学论题:
语言论题:表达一切现象的语言(特别是表达心理现象的语言)均可翻译
为物理语言. (“语言转向”的影响) 形而上学论题:一切现象(特别是心理现象)均可解释为物理现象. 或者 说, 只有物理实在才是终极实在. (现代科学的影响)
2. 唯心论: “以心释物”
关于古代唯心论的观点, 可参见《大问题》第156—162页。
(1) 唯心论的典型形态 主观唯心论 (subjective idealism) 把人的观念局限于 个人的心灵之中. 极端形态: “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
). (随后将详述)
客观唯心论 (objective idealism) 对“观念”和“心 灵”作了推广使用, 超越了个人内心的局限, 而赋予 某个整体, 乃至整个宇宙. 绝大多数先验唯心论和绝 对唯心论都是其表现形式, 它们主张观念/心灵是具
康德:“上帝”、“自由” 和 “灵魂不朽”
——上帝问题既是本体论问题[上帝是永恒的存在者],也 是宇宙论问题[上帝是宇宙的创作者](参见第九讲)。
——灵魂问题常与宗教问题相关联[特别是在基督教传统 中],柏拉图也用不朽的灵魂概念来解释人类认识永恒真理 的能力。在一个更加世俗的语境中,则有心-身关系的形而 上学问题(参见第四讲)。 ——最后,在我们能够转向关涉人类行动的更加 “实践性 ”的问题(参见第六、七讲) 之前,形而上学的自由问题需要详 细地加以审察(参见第六讲)。
(2) 贝克莱 (George Berkeley):“存在就是被感知”
(《大问题》第157页)
为何选贝克莱? 主要有两个理由:
第一, 他的主观唯心论观点最极端, 具有典型性.
第二, 他认为他提出的概念框架能够消除唯物论
的 “物质” 概念所造成的思想混乱, 从而展示一
种理解世界, 探索人性、审视生活的最自然的方式
(d) 观念被什么感知?被心灵/精神感知 (第157页: “观 念预设了心灵”) . 观念是被动的, 精神是能动的, 精神因能运用意志
1
(e) 有两种精神: 人是有限的精神, 上帝是无限的精 神. 人所具有的观念, 一些是凭自己产生的, 一些则 是上帝引起的.
贝克莱举例说: “当一个有限精神 [人] 凝视太阳时, 他在感知或具有上帝引起的观念; 当他晚上想起或 回忆起太阳时, 他具有的是他自己产生的观念. ” (引自
1
h. 通常说, 人既有身体又有心灵. 但霍布斯认为, 从
本体 论视角看, 只有物质性的身体才是实体, 而精神 性的心 灵只不过是现象罢了. 总之, 一切心理现象都可以还原为物质微粒的因 果作用. 在比喻的意义上甚至可以说, “人是机器”!
(2) 唯物论的当代版本: 物理主义
从历史看, 唯物论针对的是唯心论, 而物理主义针对的是心-身二元论.但 在当代哲学中, 许多哲学家把物理主义看成是唯物论的最新形式.
.
1
问题背景:牛顿和洛克:“物质” 概念 洛克:“第一性质” 与 “第二性质” 的 区分
立论根据:关于 “存在” 的意义分析 (语言分析) “我主要坚持的, 就是发现存在的性质, 意义和重要 性.” “我们犯错误的深远, 广大和普遍流行的原因是我 们不考虑自己的概念, 我的意思是说, 不就概念本身 考虑它们, 确定、限定、规定它们.” “我仍然主张保留语词, 我只是希望人们在说话之
《批评的西方哲学史》)
结论4: 被精神感知 = 被人 (有限精神) 或上帝 (无限 精神) 感知 (简称 “被感知”)。
四、有多少种终极实在? 1. 笛卡尔:心-物实体二元论 【讨论】<<大问题>>说: “笛卡尔是一个多元论者, 他 相信实体不止一种. 他经常会被说成是一个二元论者, 即接受两种类型的基本实体—心灵与身体. 但实际上, 笛卡尔认为存在着三种类型的实体: 物理意义上的身 体, 心灵和上帝. 上帝创造了另外两种实体.”(第151页) 我认为此说自相矛盾, 因为既然另两种实体由上帝 所创造, 则只有上帝才有是“基本实体”(独立性-基础 性-永恒性). 依此, 笛卡尔就是一元论者. 如第一讲所 说, 上帝创世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独特观念, 上帝在世 界之外, 世界是他的造物. 即使物质和心灵是上帝创 造的, 它们也可在世界层面具有独立性-基础性-永恒 性, 因而可称为“实体”, 因为可解释为上帝就是按这样 的方式创造它们的. 当问“有多少种终极实在”时, 一般
1
(b) 重塑 “存在/实体” 概念: 根据剥除法所得结论, 如果 “存在/实体” 有意义, 则必意指一切可感性质的 集合 (对实体-属性区分提出挑战). 结论1:存在 = 可 感性质的集合。
(c) 何谓可感性质?可感性质 = 感觉观念。观念可 分为两类,即感觉观念和影像观念: 前者凭感官所得, 后者借记忆和想象而成; 前者是原型, 后者是摹本. 我们能感知的不是外在于心灵的物质, 而是存在于 心灵中的观念. 结论2:可感性质的集合 = 被感知的 观念。
d. 一切物质都” 只能用于命名运动中的物质.
1
以下展开 “以物释心” 的论证:
f. 总论:在最基本的层次上, 物质由相互作用的微 粒 (“原 子”) 所构成, 这些物质微粒作用于人的感官, 进而 作用于 人的大脑, 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 因此, 从根本上讲, 物质是原因, 心理状态是 结果; 物质是实在, 心理状态是现象.
—— 这里所谓“最真实的对象”就是哲学中通常所
1
* 基本问题:(1) 究竟什么是终极实在?
(2) 有多少种终极实在? (3) 怎么用 “实在” 来解释 “现象”? “在我们关于哲学家的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考察中 ,你应当清楚某些基本的原则.首先,你要明白这样 一条背后的假设,即最终的实在就是那些不会发生 任何改变的东西.第二条基本假设是,实在从某种意 义上来说是一个整体.如果你认为存在着不同的最 终单元,它们或是实体(比如笛卡尔),或是不同的世 界(比如柏拉图或康德),那么你就必须说明它们是 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大问题》第166页)
唯心论是一种具有认知倾向的哲学立场, 它认为只
有观念 (idea) 才是知识的对象, 观念在本体论和认识
论上都先于心灵之外的事物, 并为这些事物的存在
和认识提供基础. 因此, 我们对于外部世界所能说的
一切都必须以心灵活动为中介, 外部世界只有依赖
观念才能得以理解.
由于对“观念”的理解不同, 所以唯心论有多种
以下所论即为哲学中不同派别对这三个问题的回
1
三、何为终极实在 (实体)?
(讨论思路: 引言; 唯物论的回答; 唯心论的回答)
引言 哲学中回答这个问题的典型思路有两种: 1. 唯物论: “以物释心” 2. 唯心论: “以心释物”
关于唯物论和唯心论的解释可参见《大问题》第459页。 复习第一讲:语言-思想-实在关系和神-人-物框架。
3. 个别事物是如何构成的?(我们如何分辨, 识别个别事物?) 4. 不同事物和不同实体(如果不止一种)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5. 实体是如何形成的?(上帝创造的, 还是一直就在那儿?)
6. 实体“在”空间和时间中吗?空间和时间是实体吗? (如果不是, 那是什么?)
1
*
前四个问题属于本体论,是关于存在本身的研究;后两个 问题属于宇宙论,是关于宇宙起源和结构的研究。宇宙论问 题为哲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所共有。
第二讲 实在与现象
[参阅《大问题》: 第四章(“实在的本性”)]
·
一、形而上学概述 二、关键区分:实在与现象 三、何为终极实在? 四、有多少种终极实在? 五、两种解释模式:机械论与目的论
一、形而上学概述
形而上学 (metaphysics):
(a) 对实在的基本成分及其特征的研究 (亚里士多德传统); (b) 对表述实在的基本概念及其框架的研究 (康德传统)。 • 亚里士多德关于形而上学的两个定义: —— 探究“第一因”(the First Cause)的学科; 研究“存 在本身”(Being as Being)的学科。也可以说关于世界终极 实在(ultimate reality)的研究就是形而上学的核心主题。
* 终极实在 (ultimate reality) 的基本特征:
独立性、基础性、永恒性 参见《大问题》第138页: “我们已经准备了两种 对‘最真实 的’东西的检验方式。第一种是, 最真实的对象是那 种其余事 物都依赖于它的对象 [独立性, 基础性]。” “第二种是, 最真实的 对象是那种本身不会被创造或毁灭的对象 [永恒性]。 ”
二、关键区分: 实在与现象 如《大问题》第135页所引罗素的通俗说法: “事物好像是什么[现象]与它究竟是什么[实在]的 区分” 为何作出这种区分? 为何要引入 “实在” 概念? 该区分有助于我们理解世界,探索人性,审视生 活 (复习第
一讲对“概念框架”的讨论)。正如《大问题》所说,“
„实
在’是一 个评价性术语,它是一种衡量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中
1
*
参见《哲学导论:综合原典阅读教程》第48—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