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训练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精练【文学文化常识选择题】附答案详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精练【文学文化常识选择题】1、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位称呼。
B.“郎中”本是君王侍从官的通称。
战国始有,秦汉沿置。
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后世以侍郎、郎中为各部要职。
C.“寡人”即“寡德之人”。
古代君王认为如果失德就会失去权位,所以谦称自己是“寡人”。
类似的谦称还有陛下、孤。
D.宗庙,是古代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
古人把宗庙、国家视为一体,常以宗庙代指国家。
2、下列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状”,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
“逸事状”是“状”的一种变体。
其特点是:只记逸事,力求典型,以两三件事写人,所写详实,一般只褒不贬。
B.用于自谦的词,称为谦词,如愚、拙、鄙等;用于对他人敬意的词,称为敬词,如拜、奉、敬等。
古代君主自称孤、朕、寡人、不谷。
一般人自称臣、仆、不才等。
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山荆,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小犬。
C.“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如拜、除、征、辟、荐、举、擢、迁、谪、黜、去等。
其中,转、移、调、徙、拔擢指官职调动,“黜”与“罢、免、解、夺”都是免去官职。
D.公侯伯子男是自从周朝就开始沿袭的古代爵位(官位),天子以下,公爵最大,侯爵其次,伯爵再次,子爵跟上,男爵最小。
《郑伯克段于鄢》的“郑伯”的“伯”就是爵位。
3、下列各句文化常识中,有错误的一句是()A.秦汉时代,姓氏合二为一,而一般的老百姓只有名,不配有氏。
B.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
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C.万乘:兵车万辆。
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D.投笔:投笔从军。
后人把班固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2020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100题
2020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100题1.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仲秋,指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采用的是序数纪月法,一年分四季,一季为三个月,分别称孟、仲、季。
B.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早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C.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词很多,如:迁,调动官职,一般指降职;徙,一般的调动官职;改,改任官职;出,京官外调;乞骸骨,表请求退职;致仕,表出任官职。
D.晦朔,月亮的盈缺。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朔,阴历每月的第一天。
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晋侯、秦伯围郑”和“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侯”均指侯爵。
B.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音悲凉。
C.古代在人的称谓上,有尊称,如君、公、仆、足下、陛下等;有谦称,如寡人;有贱称,如“竖子”。
D.旧时兄弟按伯、仲、叔、季排列。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中“季父”就是幺叔或幺爸。
3.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少年时代。
B.六合指古代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天干地支(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要相适合。
C.人定是戌时,相当于现代的21时到23时。
D.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
衿,古式的衣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古代君王、尊亲为显示威严,规定说话和、行文时避免直呼或直写其名,应代以它字。
唐朝为避太宗李世民讳,写作时改“民”为“人”,如《阿房宫赋》中的“剽掠其人”。
B.《滕王阁序》是一篇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
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当然也流露了宿命论的消极情绪。
C.丧服是居丧的衣服制度。
由于生者和死者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不同,丧服和居丧的期限也不同。
2020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含答案 (1)A
2020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含答案1.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晦,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B.青衫,多为低阶的官服或卑贱者的衣服。
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哀痛的情感。
C.望帝,战国时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
后用“望帝”代指杜鹃鸟,也用以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D.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历法上自古以来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干支”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总称。
2.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在古代是爵位称呼,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3.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古代官职变动中,“出”是由京城到地方做官,“入”是由地方进京城做官。
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
C.“改元”一般是指新皇帝即位后改变纪年的年号,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
D.“再拜”是指再次拜谢,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
4.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擢”指迁官,即升职。
与“擢”相同的还有“察”与“举”等词。
B.“昆弟”指兄和弟,比喻亲密友好。
C.“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
D.“追赠”指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一种官职或称号。
5.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黜陟”中的“黜”指降职或罢免,“陟”指晋升、进用,该词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B.“射礼”,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
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
C.“箕踞”,古代礼节的一种,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畚箕。
D.“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担当这种职责的就称为“留守”。
2020高考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2020高考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国语》是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国语》《左传》既长于记事,又长于记言。
B.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的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是《三国演义》。
C.《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生活的道路,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
D.《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悲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都是悲剧式的人物。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
B.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很多故事家喻户晓。
例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等。
C.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对愚弱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D.《父与子》《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都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3.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属于解放区文学。
B.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陈白尘的《上海屋檐下》是国统区文学。
C.孙犁的《荷花淀》和柳青的《创业史》都是反映土地改革时期的长篇小说。
D.《一代风流》《红旗谱》《李自成》分别是欧阳山、梁斌、姚雪垠的作品。
《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保卫延安》分别是杨沫、王愿坚、杜鹏程的作品。
4.下列作家作品完全对应的一项是( )A.叶圣陶——《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刘心武——《班主任》《乔厂长上任记》B.巴金——《激流三部曲》《灯》贾平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C.茅盾——《蚀》三部曲、《包身工》谌容——《人到中年》《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D.老舍——《骆驼祥子》《茶馆》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5.“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 )A.《水浒》和《聊斋志异》B.《西游记》和《聊斋志异》C.《儒林外史》和《三国演义》D.《红楼梦》和《三国演义》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2020年高考语文常考文化与文学常识(最新最全)
.文化与文学常识。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B.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D.土地孕育五谷,五谷之长为稷,古代帝王对土神“社”和谷神“稷”进行祭祀,后世以“社稷”代称国家。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B项“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六种经书:《诗》《书》《易》《礼》《春秋》《乐》。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1.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答案】B学#科.网【解析】【考点定位】了解常见古代文化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10 分)昔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
冶诚以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
陈寿号善叙述,李延寿亦称究悉旧事,然所著二史,俱有纪、传,而独不克作志,重其事也。
况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刿目鉥心亦何所发明? 聊辑见闻,以备遗忘耳。
(节选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序》)(1)用斜线“/ 冶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 分)(2)除陈寿外,“前四史冶的另外三位作者是、、。
(3分)(3)根据材料,概括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3分)【答案】(1)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刿目鉥心//亦何所发明?(2)司马迁、班固、范晔(3)一部系统地记载历代(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典章制度的书。
2020最新高考文化常识训练 (五至八)
五、天文地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观测和研究,并不是出于繁荣科学、促进发展的目的,而是为了从天象中得知上天对帝王的警示,得出吉凶的变化,从而趋吉避凶。
地理,主要是我国古代历代的行政区划。
(一)天文历法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人以天为干,以地为支。
天干常用来表示次序,地支可用来表示时间。
把天干地支依次组合,配成六十对,称为“六十甲子”。
(√)点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组成了古代纪年历法。
2.阴历每月十五日称“望”。
“既望”是每月望日之后的几天,这时候,月亮看起来很圆。
(×)点拨 “既望”指阴历十六日。
苏轼《赤壁赋》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七月既望”即农历七月十六。
3.阴历每月初一称“朔”,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晦”。
(√)点拨 庄子《逍遥游》中的“朝菌不知晦朔”句,就是说生命极短的朝菌不知道阴历三十到初一的时间变化。
4.古人以夜半为中心,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
也就是以夜半(子时)为三更,前后各有两更。
现在常说的“半夜三更”本是指夜半子时,即11点至1点。
(√)点拨 古代计算时辰、时刻主要是依据木表和滴漏。
木表又叫“圭表”,即在一个有刻度的圆盘中心竖一个标杆,根据太阳的投影确定时刻。
滴漏适用于夜间计时,用壶盛水,壶底有孔,壶中有一标杆,上有刻度,随着漏壶滴水,水位下降,即可以水位刻度计时。
5.古人认为恒星相互的位置是恒久不变的,所以就以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日月以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位置。
经过长期的观测,选择了黄道和赤道,即地球上的“赤道”作为标志。
(×)点拨 这里的“赤道”不是指地球上的赤道,而是指天赤道。
(二)地理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6.古代文章中的“江河”多专指长江、黄河。
2020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含答案
2020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含答案1.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晦,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B.青衫,多为低阶的官服或卑贱者的衣服。
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哀痛的情感。
C.望帝,战国时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
后用“望帝”代指杜鹃鸟,也用以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D.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历法上自古以来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干支”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总称。
2.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在古代是爵位称呼,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3.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古代官职变动中,“出”是由京城到地方做官,“入”是由地方进京城做官。
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
C.“改元”一般是指新皇帝即位后改变纪年的年号,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
D.“再拜”是指再次拜谢,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
4.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擢”指迁官,即升职。
与“擢”相同的还有“察”与“举”等词。
B.“昆弟”指兄和弟,比喻亲密友好。
C.“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
D.“追赠”指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一种官职或称号。
5.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黜陟”中的“黜”指降职或罢免,“陟”指晋升、进用,该词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B.“射礼”,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
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
C.“箕踞”,古代礼节的一种,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畚箕。
D.“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担当这种职责的就称为“留守”。
专题02--天文历法(精练)-2020年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分类精讲精练
专题02天文历法1.下面的文字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
B.古代男子冠礼取字,女子及笄取字,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名与字的含义相反或相对,如韩愈字退之,晏殊字同叔,关羽字云长。
C.古代天文历法中,“望”即指“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即望”就是阴历十六日。
“朔”为阴历每月初一,“晦”为阴历月末最后一天。
D.《荀子》一书为战国末期赵人荀况及其弟子所著,西汉刘向整理定篇。
荀子提倡性恶论,重视后天教育的作用。
2.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州司马青衫湿”中“青衫”指青色单衣,官职比较低的官服为青色。
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古代历法中的干支纪年法。
既望,农历十六。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C.“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类似后世的散文诗,它讲究韵律和文采,侧重于写景,也时常借景抒情。
D.《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
3.下列选项中文化常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征辟制: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下而上的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
例如:《张衡传》中的“公车特征拜郎中”。
B.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这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作正,第二个小时叫作初。
例如:子时的两个小时就叫子正、子初。
C.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D.察举制又称举荐制。
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开始的。
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不用试用考核可直接任命官职。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
2020高考语文最新模拟题文化常识检测练习(带答案)
此题考核理解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还应注意本题考点设误点常在比较熟悉的知识点上,越是常见的越应该记熟记准,不可似是而非!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生,明朝、清朝时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在国子监就读的学生即被称作“太学生”。
B.明堂辟雍,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用以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祭天和配祀宗祖等。
(九服咸宁,四野无尘,然后明堂辟雍可光而修之”:天下都安定了,原野没有战火,然后可以大修明堂辟雍了。
)C.八坐即“八座”,是朝廷执事大臣的合称,晋代包括尚书令、左右仆射、诸曹尚书,但不管几人,皆用此称。
(时王国宝谄于会稽王道子,讽八坐启以道子为丞相,加殊礼: 当时王国宝奉承讨好会稽王司马道子,婉言劝说朝廷执事大臣上奏让司马道子做丞相,加以特殊的待遇。
)D.吏部尚书,古代六部中吏部的最高行政长官,吏部掌管官吏任免、升降、考核、封勋以及典礼等事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至正,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至正二年,登进士第)B.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致仕”,与此同义的说法还有“致事”“休致”“致政”“乞骸骨”等。
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C.考课,包含着两种意义:一是考,就是考察自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执行国家法令的具体表现;二是课,就是依照国家的行政计划进行督课。
(宪司考课,以道州为最。
) D.知府,别称“太守”、“府尹”,是中国古代地方官职名,是州府一级最高长官,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
2020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练100题附答案
20级古代文化常识专练100题1.下列相关文学文化常识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先要沐浴、更衣、独居,忌食鱼肉荤腥,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做“斋戒”。
②(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有司。
③(九宾)古代外交最隆重的礼节,由依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④(汤镁)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
镁,古代的一种鼎。
⑤(上卿)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
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相当于丞相的位置。
大夫比卿低一等。
⑥(御史)战国时的史官。
秦代始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管理国家重要典籍,接受百官奏事等。
⑦(黄门驸马)宫中掌管宫门守卫的官员。
⑧(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⑨(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清对秀才的雅称。
⑩(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耗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也是天子的象征。
⑫(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意为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与之同义的还有“致仕”。
⑬(视事)指上级官员到地方视察工作。
⑭(下车)官吏初到任。
A.①③⑤⑥⑨⑩B.②④⑦⑧⑪⑬C.①②④⑧⑨⑭D.③⑤⑥⑩⑫⑭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恨歌》中“梨园弟子白发新”的“梨园弟子”,是指唐玄宗在梨园里教练出来的一批艺人,后来称戏曲界为“梨园行”。
B.《过小孤山大孤山》中“列置烽燧”的“烽燧”即烽火,是古代边防报警信号,夜间燃的火称为烽,白天烧的烟称为燧。
C.《伶官传序》中“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的“少牢”指祭祀时用的牛、羊、猪各一头,羊、猪各一头则称为“太牢”。
D.《祭十二郎文》中的“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韩老成,他在家族中排行第十二,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
2020最新高考文学常识考试题(带答案)
2020最新高考文学常识考试题(带答案)(一)填空题:1、被称为“一代词宗”的我国第一位女词人是( )。
2、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时代的( )。
3、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封建白话短篇小说是鲁迅的( )。
4、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 )。
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经历十年艰辛写下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6、我国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是( )。
7、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 )。
8、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 )和( ),他们分别被尊称为至圣和( )。
9、《春秋》三传是指( )、( )和《谷梁传》。
10、公安三袁是指( )、( )和袁中道。
11、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 )、俄国的( )和美国的( )。
12、“三言”是指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写的三个话本集:( )、( )和( )。
13、王勃、杨炯、卢照邻和( )并称为“初唐四杰”。
14、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指罗贯中的( )、施耐庵的、吴承恩的和曹雪芹的《红楼梦》。
15、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指吴沃尧(又叫吴趼人)的( )、李宝嘉的、刘鹗的和曾朴的《孽海花》。
16、元杂剧四大悲剧指关汉卿的( )、马致远的、白朴的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17、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指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 )、白朴的和郑光祖的。
18、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 )、( )和( )。
19、世界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莫里哀《悭吝人》中的,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 ),果戈里《死魂灵》中的( )。
20、“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
即对司马迁的( )、班固的、范晔的和陈寿的《三国志》的总称。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
1、唐宋古文八大家是指唐宋两代八个作家。
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中的《楚辞》对后代文学很有影响,故常以风骚并举。
2020版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试题文学常识 含答案
二轮复习专题测试题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其中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冲淡自然、恬静平和,在一定意义上是陶渊明性情的写照。
B.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与其自身遭遇相联系,前后期风格不同,《声声慢》是其抒发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的代表作。
C.《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塑造了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经典形象,他们都是受到精神和肉体双重迫害的弱者。
D.契诃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乃至成为现实生活中某一类人的代名词。
【答案】C【解析】孔乙己、阿Q是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祥林嫂是小说集《彷徨》中的人物。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先秦诸子散文长于论说,如《孟子》《庄子》《荀子》等;先秦历史散文则长于叙事,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B.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
C.《再别康桥》《雨巷》和《大堰河,我的保姆》都是中国现代诗歌的名篇,它们的作者分别是徐志摩、戴望舒和艾青。
D.美国作家欧·亨利是十九世纪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其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羊脂球》等。
【答案】D【解析】《羊脂球》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四书”“五经”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B.宋代散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欧阳修的《伶官传序》、韩愈的《师说》、苏洵的《六国论》、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都是宋代优秀散文的代表。
、戏剧《雷雨》的作者分别是徐、小说《边城》、报告文学《包身工》《天狗》.现代诗歌《再别康桥》C.志摩、郭沫若、夏衍、沈从文、曹禺。
D.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敲钟人瓦西莫多和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这两个形象,集中体现了“美丑对照”的原则。
2020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精练与答案解析
2020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精练与答案解析1、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
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
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
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
”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A、60岁B、70岁C、100岁D、141岁【答案】D【解析】花甲,即60,花甲重逢就是120;增加三七岁月,就是再加三七二十一,就是141;古稀,即70,古稀双庆就是140;更多一度春秋,加起来就是141。
2、下列描写古代历史名人名家的对联,说法错误的是:()A、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颂李白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颂杜甫C、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颂白居易D、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颂王昭君【答案】D【解析】“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是唐代温庭筠的《苏武庙》说的苏武的事,而颂王昭君的对联是“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3、对联集句对大多非原创,是从已有诗文句子中选句配对,推陈出新。
与“劝君更尽一杯酒”(唐·王维)对仗工整的是:()A、天涯涕泪一身遥。
(唐·杜甫)B、与尔同消万古愁。
(唐·李白)C、八骏日行三万里。
(唐·李商隐)D、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答案】B【解析】题干“劝君更尽一杯酒”是唐代王维的《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诗句,“劝君”与“与尔”有第二人称相对,“更尽”与“同消”有动词相对,“一杯酒”与“万古愁”数量词相对,所以选B项。
A项“天涯涕泪一身遥”是唐代杜甫《野望》中的诗句;B、“与尔同消万古愁”是唐代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C、“八骏日行三万里”是唐代李商隐《瑶池》的诗句;D、“替人垂泪到天明”是唐代杜牧《赠别》的诗句。
2020高考语文5月复习:文化常识专练附参考答案
2020高考语文5月复习:文化常识专练(附参考答案)1.下列对文言文知识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股指的是大腿及小腿上部;而肱是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B.四夷,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
©.自始皇起,古代君主自称为朕,“朕”意思是天下皆朕、皇权独尊。
D.《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
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答案:A,股指的就是大腿。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 “权” 则表示暂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辞官。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同时它也是二十四史之首。
答案:D二十四史之首为《史记》。
3.下面关于文言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刺史,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唐肃宗时期州郡长官为刺史。
B.优诏,由皇帝颁发的褒美嘉奖的诏书。
C.至德,唐肃宗在位时的一个年号,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使用一个年号。
D.表: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用以陈说忠心和愿望。
如《出师表》《陈情表》等。
答案:C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继位后始有年号的出现,始创年号元狩。
此后形成制度。
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辽外忧,遇到大事、要事,都要更改一下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4.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2020年高三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2020年高三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司马迁创作的,被郭沫若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巴金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作品有激流三部曲《雾》《雨》《电》和爱情三部曲《家》《春》《秋》等。
C.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奉为至圣,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
他编辑整理的《春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D. 狄更斯是19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有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主线是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史。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其散文《故都的秋》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通称为《诗》或《诗三百》。
它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写作手法主要有赋、比、兴。
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歌颂了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D. 雨果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 1831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创作,主人公是卡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
另一部小说《悲惨世界》中的主人公是冉阿让。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小说《家》中的主人公觉民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的典型,小说写他许多大胆而又幼稚的新潮行为,如向门户不当的婢女鸣凤表示爱情,帮助觉慧逃婚等。
他的大哥觉新由于受封建礼教约束较多,养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
2020届高考语文附加题文学常识题
江苏省姜堰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考前指导附加题、文学文化常识题一、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小题题夫作文章者,但多立意。
令左穿右穴,苦心竭智,必须忘身,不可拘束。
思—若不来即须放情却宽之令境生然后以境照之思则便来来即作文。
如其境思不来, 不可作也。
夫置意作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如登高山绝顶,下临万象,如在掌中,以此见象,心中了见。
当此即用。
如无有不似,仍以律调之定,然后书之于纸,会其题目。
(节选自王昌龄《文镜秘府论•论文意》)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思若不来即须放情却宽之令境生然后以境照之思则便来来即作文。
2.王昌龄初唐诗人,他的(题材)诗对后代的影响比较大,曾贬官龙标,(人名)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相送。
(每空 1 分,共2分)3.选文中重点阐述了诗歌创作的三个步骤,请简要概括。
(3分)二、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小题题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
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
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故诗有三义焉:一日兴, 二曰比,三曰赋。
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跋。
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节选自钟蝶《诗品序》)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2.唐代“五言长城” “七绝圣手”分别指?。
2 2分)3.钟蝶认为如何写出有“滋味”的作品,用自己的.用.概括。
(3分)三、下列选项中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B.《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
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鸿门宴》《报任安书》和《廉颇蔺相如列传》都出自纪传体史书《史记》。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c. 古人说的“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指解元、会元和状元。
D.自传体小说《成长》的作者拉索尔·贝克有“当代马克·吐温”之称。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A.《拿来主义》的作者是现代文学家鲁迅,《我愿意是急流》的作者是俄国的普希金。
B.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并称"孔孟",唐朝诗人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C."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
D.古时对别人称自己亲属时,常在称号前加”家”或”舍”;称别人亲属时加”令”。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B.《雷雨》《骆驼祥子》都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作者分别是曹禺、老舍。
C.“再拜”指第二次拜,表示礼节隆重,旧时书信末尾常用“再拜”表示敬意。
D.“遂通五经,贯六艺”中“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豆蔻”“弱冠”“巾帼”“而立”都是古人对年龄的称谓。
B.小说《阿Q正传》《窦娥冤》的题目中都含有主人公的名字。
C.《张衡传》是《汉书》中的一篇人物传记,作者是南朝人范晔。
D.“举酒欲饮无管弦”中“管”代指箫、笛之类的乐器演奏的音乐。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等,如“端正好”“叨叨令”,B.老舍,现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C.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大致相当于晚上23时至次日凌晨1时。
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7:文学、文化常识(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7:文学、文化常识一、名著导读1.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 《三国演义》中,刘备与陆逊在猇亭交战,诸葛亮得到消息后,令人迅速在鱼腹浦摆下“八阵图”,后刘备战败,陆逊追击至此,为阵所困,可见诸葛亮足智多谋。
B. 《茶馆》中,常四爷在清朝灭亡后自谋生路,凭良心做事,却生活贫困,晚景凄凉,这说明一个动荡的社会难以让普通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C. 《边城》中,傩送二老一直喜欢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因为大老的意外身亡,他压抑自己的内心,没有进一步向翠翠表白。
D. 《哈姆莱特》中,奧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认为哈姆莱特地位高贵,其意志并不属于他自己,因此在去法国前叮嘱奥菲利娅不要轻信哈姆菜特的爱情盟誓。
E. 《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在弟弟去世后,为保全弟弟的名誉,按照弟弟来信的请求,给了夏尔路费和一批货,让他远赴印度,接受锻炼。
2.简答题(1)《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众人联句,起句为王熙凤所作,她说,“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一句粗话”,“就是‘一夜北风紧’”。
请结合这句诗简析王熙凤的形象。
(2)《社戏》开篇记述了“我”成年后在北京看戏的经历。
北京看戏给了“我”什么样的感受?以此开篇有什么表达效果?二、单选题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流行语生动反映出人们在精神消费方面的愿望。
纵观古今,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 )于旅游。
一场完美的旅行,必须要选择一家称心如意的酒店。
那么在古代,外出旅行或者出门办事,人们如何解决住宿问题呢?西周早期,统治者在通往都城的道路上广修客舍,便于各地诸侯入朝纳贡和朝觐时休息。
春秋战国时期,名为“传舍”或“逆旅”的客舍也出现了。
西汉初期,各地均在交通要道上设立驿馆。
南北朝时,许多王公贵族发现经营旅馆存在巨大商机,竞相建置,旅馆林立城中。
唐朝繁盛,各国使者纷纷到大唐学习、取经。
2020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_写作技巧
2020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1、赵树理的主要作品有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其作品具有民族化,大众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的代表作;孙犁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短篇小说《荷花淀》等,其作品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是“______________”的代表作。
外国2、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悲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四大悲剧)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喜剧有《__________________》。
马克思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3、雨果,伟大作家,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面人》《九三年》等。
4、巴尔扎克,世界文学界的伟人,现实主义大师。
主要作品为《______________》(包括《高老头》《_____________》《贝姨》《邦斯舅舅》等。
是世界文学中规模最宏伟的创作之一,也是人类思维劳动最辉煌的成果之一。
5、_________ 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6、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位_________ 诗人,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 _________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开创了我国 _________ 诗歌传统。
《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_________”,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7、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
与_________ 并称“史界两司马”,与 _________ 并称“班马”。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_________ 》,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
2020高中语文文化常识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B.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春》和《背影》均是他的作品。
C.普希金,俄国诗人、小说家,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著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
D.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会试、乡试、殿试三级,会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
2.《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有名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分别是:()A.谥号、年号、年号B.庙号、谥号、年号C.年号、尊号、庙号D.尊号、谥号、庙号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为人类生活确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原则。
B.《老子》论“道”,突出的是“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就是把自然看成是万事万物的最高法则,而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他主张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
C.“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大学》,指的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内在本质的探究来获得真知,开启智慧。
D.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新唐书》《明史》等,这些史书采用的是编年体体例。
4.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又题为《忠义水浒传》,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B.《滕王阁序》中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一句,“请缨”指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后用以指投军报国;“弱冠”,古代以十八岁为弱年,行冠礼,以示成年。
C.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他在南下探亲时,路过南昌滕王阁在席间赋诗,并写下了此片序,是一篇骈体文。
D.《陈情表》中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制度的“秀才”含义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1. 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童子”,此处指童子科考试。
童子科是古代选拔神童的制度,汉代已有,开始以荐举为主,后来增加了考试,能够通过考试的神童称为童生。
B.“疏”,是古代臣下向帝王进畜的奏章的一种,用以向帝王陈述意见或进行说明,也可以用来陈情,与对经书作注解的注疏不同。
C.“大中祥符”是宋代的一个年号。
在我国历史上,一个帝王在位期间不一定只用一个年号,一个年号也不一定只有一个帝王使用。
D.《春秋左传》是对《春秋》进行阐释的一部经典作品,在古代典籍中,隶属于四大部类中的经部。
这里的“传”指解释经义的文字。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
未冠又称弱冠,即不到二十岁。
B.擢进士,指被选拔为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
C.浮屠,亦作浮图、休屠。
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都是佛陀的异译。
后人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简化成了一个字“佛”。
D.“赞”是纪传体史书中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札,表示已经成人,但体魄还未强壮,所以称作弱冠。
B.道:文中指古代行政区划名,在汉朝才开始出现,后各朝代“道”的管辖范围不尽相同。
C.义仓:旧时储粮备荒的一种社会习俗。
由国家组织、以赈灾自助为目的的民间储备。
D.公:文中指爵位,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春秋时期有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伯、侯、子、男。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意义,秦汉乃至隋朝,多指函谷关,如“先破秦入关者”中的“关”就是指此关。
B.服阙,指守丧期满除服,古代父母去世要守丧三年,三年之丧满称之为服阙。
C.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
D.母忧,是指古代以孝治天下,令母亲忧伤,就是不孝。
5、下列对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老指年纪大的人,与此不同的是,长者往往指有德行的人。
B.累迁又称迁累,指多次升迁官职,迁的含意与授、拜、除相同。
C.顿首指磕头,是古时候的礼节之一,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
D.燕见指古代帝王退朝闲居时召见或接见臣子,也泛指公余会见。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本义是生儿育女。
古时,男子二十岁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结发及笄时取字。
B.州,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
州与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路、府、省、道等,区域大小大致相同。
C.闺,旧时特指女子居住的内室。
闼,建筑物内的小门。
文中的“闺闼”,指女眷所居内室的门户。
D.徭,指古代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赋,田赋。
“轻徭薄赋”指“减轻徭役,降低赋税”。
B.州,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
州与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路、府、省、道等,区域大小不相同。
7.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是清代科举的最高功名。
经会试、复试和殿试取中后,方能称进士。
这三个阶段的考试由皇帝圈题,钦定名次。
B.京师是中国古代对都城的称谓。
在中国古代,国家的首都通常称为京师,近现代已不再沿用,直接称为首都。
C.总督是清朝时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又称为“督宪”“制台”,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
D.乞休,自请辞官退休。
古代对此管退休有多种称谓,如“挂冠”“乞骸骨”“乞身”“致仕”“解绶”“移病”“告老”等。
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处士:文中指有才德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也可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B. 擢:文中指提拔。
表示授予官职或官职晋升的词语还有“拜、除、辟、征、左迁”等。
C.博士:文中指学官名。
“博士”作为官名,始于战国,后代相承,有五经博士、太常博士等。
D.工部:我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务。
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辟节度府,指被节度使征召做官,唐代朝廷大臣可征召名士大儒为官,地方长官也可自行辟聘,这是沿袭汉代的用人制度。
B.德宗是唐朝皇帝李适的庙号,庙号就是皇帝登基时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例如高祖、太宗、高宗、玄宗、肃宗等。
C.密诏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给大臣们下达的秘密诏书,相当下机密圣旨,区别于平常皇帝分封大臣与颁布政令的圣旨。
D.赠户部尚书持指加封户部尚书官职称号,赠官一般在原官衔基础上加一级,古代朝廷对功臣先人或在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唐是五代政权之一,李存勖所建,都洛阳。
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文中“汉祖(南下)”指“后汉高祖(南下时)”。
B.称疾,是古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托词,当事人本身或许没有生病,却以生病为由,以回避某事某人,文中“称疾不行”暗示传主的微妙心态。
C.祭酒,古代学官名。
晋武帝咸宁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
刘温叟当时以工部侍郎的身份兼任国子监主管。
D.丁内艰,是指遭遇父亲去世。
丁忧就是遭遇父母亲去世。
古代朝廷官员,无论任什么官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丧一段时间。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
根据分管事务的不同,有不同的掾史,如户曹掾史、水曹掾史、比曹掾史、仓曹掾史等。
B.征士指的是不就朝廷征辟的士人。
可见,魏晋以后,选择人才方面虽有九品官人法,但自汉代起存在的征辟制还有保留。
C.宗庙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
宗庙制度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D.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古代等级森严,天子之死谓“崩”或“驾崩”,诸侯、皇室成员等之死谓“薨”,士之死谓“不禄”,庶人之死谓“卒”。
1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讳”,古代对君主、尊长名字避开不直称叫讳,规矩是“讳名”不“讳姓”,即在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前加“讳”字,以示尊重。
B.“进士”,是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考取后进入会试的读书人,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统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C.“参知政事”,简称“参政”,唐宋时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D.“谥”,是指对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有地位名望的人死后加给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以总结他一生最主要的功业成败和品德的优劣。
1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乾道”为年号,汉代武帝继位后始有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
B.“进士”,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进士一甲称“进士及第”,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C.“教授”是我国古代的学官名称,宋代除宗学、医学、武学等置教授传授学业外,各路的州、县均置教授。
D.“丐闲”文中是指请求辞官归家,类似的提法还有“乞休”“乞骸骨”等,而“致仕”是指出来做官。
1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幼年丧父称为孤,老而无子称为独,老而无妻称为鳏,老而无夫称为寡。
B.除、拔、擢都有授予官职的含义,但是拔是授予本无官职的人。
C.谥号是人死后,朝廷根据他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给予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D.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
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1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燕,周朝诸侯国国名,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燕王,中国古代王爵之一。
B. “役”的本义是服兵役,戍守边疆。
如《归去来兮辞》中的“既自以心为形役”的“役”就是它的本义。
C. 节,符节,是中国古代君主派出的使节所持的凭信,用于代表君主出征、节制方面、监察、办理重大案件、出使外国等重大事务的证明。
D.郡,形声字,形旁“阝”表示“郡”与行政区域有关。
本义指古代的行政区域。
16、以下文化常识的理解中错误的是()A.“绍兴十八年”,是用皇帝的年号纪年的一种纪年方式。
如“咸丰十年”、“德祐二年二月”等也是属于此类纪年方式。
B. 除。
拜官授职,如本文的“除户部侍郎”“除太府少卿”、“除知秀州”中的“除”,都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C. “除户部侍郎”中的“户部”,属于“三省六部”中的六部之一,户部主要掌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和典礼、科举、学校等工作D. “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中的“右丞相”要大于“左丞相”,前者为正职,后者为副职。
1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举乡试。
举,举荐。
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又称秋闱,由天子钦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属本省生员、贡生、监生经科试合格,均准应试,考中者称举人,俗称孝廉。
B.和亲,与敌议和,约为姻亲。
一般来说,和亲双方都是为了避免战争,捐弃仇怨,转而建立和平、友好、亲睦的关系。
C.老庄,老子和庄子的并称,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人性本善”“逍遥齐物”等思想。
D.景泰元年。
景泰,是明代皇帝朱祁钰的年号;元年,即他即位的第一年。
年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
1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辟、拜、封”是表授予官职一类的字,“迁、转、徙”是表调动官职一类的字,“罢、除、黜”是表罢免官职一类的字,“判”则表高位兼低职。
B.古代纪年方法大致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等,文中“乾德三年”应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
C.“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
文中指太祖被推举而称帝。
D.古代对人“死”的称呼不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19、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庶吉士,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
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B.言官又称谏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
统治者既然把特权赋予言官,也就会对言官的政治素质提出特别的要求。
C.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人称之为“六经”。
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