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1季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8秋在线作业1-3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8秋在线作业1-3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40分
1、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A电脑的发展会大大超过人脑
B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
C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
D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道题选择:D
2、规律是事物或现象中
A特定的联系
B内在或外在的联系
C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D表面的或实质的联系
这道题选择:C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
B保障个人自由
C权力平等
D少数服从多数
这道题选择:A
4、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途径是:
A国家社会主义
B国家资本主义
C社会资本主义
D社会国家主义
这道题选择:B
5、《论十大关系》指出,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的次序是
A农、轻、重
B重、轻、农
C轻、农、重
D重、轻、农
这道题选择:A
6、“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始于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西藏问题
这道题选择:A
7、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
A总资产占优势
B企业规模
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企业数量。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4秋在线作业1答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4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1. 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A.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B. 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C. 世界是否可知性的问题D.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正确答案:B2. 世界统一问题,从根本上说来 ,就是要回答A. 物质是不是多样性统一B. 物质和意识是不是统一的C. 意识是不是独立的D. 意识是不是能反映物质?正确答案:B3.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A. 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精神B. 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与意识C. 把世界的本原归于上帝创造的D. 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正确答案:D4. 抗日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是:A. 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B. 参议会制度C. 人民代表会议制度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确答案:B5. 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A. 电脑的发展会大大超过人脑B. 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C. 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D. 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正确答案:D6. “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体现了A. 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B. 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C. 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D. 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正确答案:A7.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 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正确答案:A8. 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A. 矛盾的学说B. 本质和现象的学说C. 必然性的学说D.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
?正确答案:D9. 实践是A. 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B. 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C. 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D. 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正确答案:B1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唐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D.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1. 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主要错误在于A. 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 认为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C. 认为否定是对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中断D. 认为肯定就是绝对肯定,否定就是绝对否定E. 认为肯定与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正确答案:BCD2. 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A.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C.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D.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E. 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正确答案:ABD3. 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条件的自然科学成果有A. 相对论B. 细胞学说C. 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原理D. 生物进化论E. 量子力学?正确答案:BCD4. 矛盾的基本属性有A. 联系性B. 互动性C. 同一性D. 和谐性E. 斗争性?正确答案:CE5. 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其表现有A. 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B. 动物不能进行生产劳动,人能利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生产活动C. 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界,人能能动地改造自然D. 自然环境及其变化在动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则不起决定作用E. 动物的存在不能引起自然界的变化,人的存在能引起自然界的变化?正确答案:ABCDE6. 下列属于辩证主义时空观的有A.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B. 时间、空间还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C.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D.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E.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正确答案:ABCDE7.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之所以不可能有一个资产阶级专政阶段,这是因为:A. 帝国主义不容许B. 社会主义不容许C.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D. 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不容许E.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正确答案:ABDE8. 物质是A. 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B.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C.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D.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E. 某些物质我们不能认识?正确答案:ABCD9.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A. 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B.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C. 矛盾双方的对立D.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E. 矛盾双方的和谐?正确答案:ABD10. 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分别是A. 否定是联系的环节B.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C. 否定与肯定绝对对立D. 否定是由外力椎动的E. 否定中不包含肯定?正确答案:AB三,判断题1. 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东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8春在线作业1-1

东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8春在线作业1-1东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8春在线作业11、A2、C3、B4、A5、D一、单选题共10题,40分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形式是A按劳分配收入B按需分配收入C社会保障收入D平均分配收入正确答案是:A2、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B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D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正确答案是:C3、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A改革开放B发展生产力C发展科学技术D消灭两极分化正确答案是:B4、衡量一种制度是否优越,从根本上说,是其能否【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C达到共同富裕D实现社会公正正确答案是:A5、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的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正确答案是:D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唐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正确答案是:C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A民主集中制B保障个人自由C权力平等D少数服从多数正确答案是:A8、物质的运动是A有规律的B无规律的C有些有规律,有些无规律D有些可以认识,有些不可以认识正确答案是:A9、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答案是:C10、关于质和量关系论述正确的是A质和量没有关系B质就是量,量就是质C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D量是认识质的起点正确答案是:C二、多选题共10题,30分1、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的表现的有A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B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C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D唯物辩证法承认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形而上学则否认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E唯物辩证法主张全面地看世界,形而上学主张片面地正确答案是:ABCDE2、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其表现有A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B动物不能进行生产劳动,人能利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生产活动C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界,人能能动地改造自然D自然环境及其变化在动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则不起决定作用E动物的存在不能引起自然界的变化,人的存在能引起自然界的变化正确答案是:ABCDE3、邓小平的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含义有A是对把平均主义和社会主义混同起来的错误观念和政策的否定B先富的手段只能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C先富的目的是为了共富D先富既是目标,又是根本手段E先富要帮助、带动后富,不能搞两极分化正确答案是:ABCE4、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D自己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E主要依靠本国党和人民自己的力量去争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正确答案是:ABC5、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传书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D邓小平南巡讲话E《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正确答案是:AD6、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需要用A人类自身的发展来证明B具体科学的长期和持续发展来证明C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来证明D哲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E世界运动的规律性来证明正确答案是:ABCE7、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东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8春在线作业2

(单选题) 1: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途径是:A: 国家社会主义B: 国家资本主义C: 社会资本主义D: 社会国家主义正确答案:(单选题) 2: 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A: 决定作用B: 主导作用C: 基础作用D: 稳定作用正确答案:(单选题) 3: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A: 与时俱进B: 执政为民C: 党的先进性D: 四项基本原则正确答案:(单选题)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A: 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B: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C: 从建国到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D: 从社会主义改造到小康社会正确答案:(单选题)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A: 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B: 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C: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D: 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正确答案:(单选题) 6: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A: 民主集中制B: 保障个人自由C: 权力平等D: 少数服从多数正确答案:(单选题) 7: 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A: 矛盾的学说B: 本质和现象的学说C: 必然性的学说D: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
正确答案:(单选题) 8: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A: 唯物主义的观点B: 实践的观点C: 矛盾的观点D: 普遍联系的观点正确答案:(单选题) 9: 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是A: 唯物主义观点B: 唯心主义观点C: 折中主义观点D: 辩证法观点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运动的绝对性B: 客观实在性C: 可知性D: 矛盾性正确答案:(多选题) 1: 无产阶级专政是A: 指无产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劳动者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B: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C: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D: 实质上是人民民主专政E: 必然带有各国自己的特点正确答案:(多选题) 2: 根据关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的原理,应承认A: 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B: 错误的思想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 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D: 改造世界是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E: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正确答案:(多选题) 3: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 改革是目的B: 改革是动力C: 发展是目的D: 发展是条件E: 稳定是前提正确答案:(多选题) 4: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之所以不可能有一个资产阶级专政阶段,这是因为:A: 帝国主义不容许B: 社会主义不容许C: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D: 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不容许E: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正确答案:(多选题) 5: 下列现象哪些属于质变A: 苹果腐烂B: 气温升高C: 社会制度变革D: 猿变人E: 植物生长正确答案:(多选题) 6: 按劳分配的内涵是A: 有劳动能力的人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B: 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C: 按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D: 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E: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正确答案:(多选题) 7: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有A: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B: 社会主义工业化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物质技术基础C: 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条件D: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E: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正确答案:(多选题) 8: 党的建设包括A: 思想建设B: 组织建设C: 文化建设D: 作风建设E: 经济建设正确答案:(多选题) 9: 社会意识包括A: 社会心理B: 社会意识形式C: 道德D: 政治法律制度E: 宗教正确答案:(多选题) 10: 下列各项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A: 生产实践B: 教育实践C: 医疗实践D: 科学实验E: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正确答案:(判断题) 1: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东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8春在线作业3

东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8春在线作业31、A2、C3、B4、B5、B一、单选题共10题,40分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新旧体制交替的矛盾C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D人民大众同极少数敌对分子、反社会主义分子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是:A2、对所有制结构起决定作用的是A社会制度B经济体制C生产力发展状况D经济制度正确答案是:C3、世界统一问题,从根本上说来,就是要回答A物质是不是多样性统一B物质和意识是不是统一的C意识是不是独立的D意识是不是能反映物质正确答案是:B4、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期是: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D抗日战争时期正确答案是:B5、邓小平理论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A什么是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怎样解决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建设D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怎样建设正确答案是:B6、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A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看问题B从客观事物固有的联系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联系C对不同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防止简单D一切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条件、具体分析条件的基础之上,切忌不顾客观条件、盲目蛮干正确答案是:A7、关于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些量不可以用数量来表示B量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C量是事物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D量是认识事物的起点正确答案是:C8、抗日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是:A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B参议会制度C人民代表会议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确答案是:B9、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正确答案是:A10、中国革命的主要组织形式是:A政党B军队C统一战线D政权正确答案是:B二、多选题共10题,30分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D股份有限公司E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形式正确答案是:ABC2、解放思想就是A从经验出发B从实际出发C思想和实际相结合D主观与客观相符合E思想没有束缚正确答案是:CD3、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之所以不可能有一个资产阶级专政阶段,这是因为:A帝国主义不容许B社会主义不容许C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D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不容许E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正确答案是:ABDE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需要用A人类自身的发展来证明B具体科学的长期和持续发展来证明C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来证明D哲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E世界运动的规律性来证明正确答案是:ABCE5、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思想之所以是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根据,是因为这个思想指明了A统一战线的重要性B统一战线的广泛性C统一战线的长期性D统一战线的复杂性E统一战线的目标性正确答案是:ABC6、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主要是与A社会实践水平相联系B阶级斗争形式相联系C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联系D环境优劣相联系E哲学发展水平相联系正确答案是:ACE7、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特色体现在A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B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政对象上C党派之间的关系上D概念的表述上E所担负的历史任务上正确答案是:BCD8、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述正确的是A全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C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20春在线作业1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20春在线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6eafdfa79e31433238689335.png)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20春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事物联系的条件性要求我们A、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看问题B、从客观事物固有的联系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联系C、对不同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防止简单化D、一切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条件、具体分析条件的基础之上,切忌不顾客观条件、盲目蛮干正确答案:D第2题,中国共产党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的基本政策是:A、独立自主B、又联合又斗争C、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D、反对“左”倾关门主义正确答案:B第3题,在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过程中必须放在首位的是:A、政治建设B、组织建设C、思想建设D、作风建设正确答案:C第4题,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A、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B、四项基本原则C、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D、自己的发展正确答案:D第5题,在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主要方面D、矛盾的特殊性正确答案:C第6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D、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动摇正确答案:D第7题,社会经济基础是指A、该社会生产力诸要素的总和B、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C、该社会经济资源的总和D、该社会生产资料的总和正确答案:B第8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新旧体制交替的矛盾C、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D、人民大众同极少数敌对分子、反社会主义分子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A第9题,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A、必须意识本身正确B、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C、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D、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正确答案:C第10题,全国基本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在A、1949年B、1950年C、1955年D、1956年正确答案:D第11题,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主要错误在于A、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认为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C、认为否定是对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中断D、认为肯定就是绝对肯定,否定就是绝对否定E、认为肯定与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正确答案:B,C,D第12题,下列各项正确反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有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E、.事物的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过程体现了事物运动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正确答案:A,C,D,E第13题,脱离了人体的手就变成了没有生气的、死的东西,这是A、形而上学片面、孤立的观点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系统论的观点E、部分受整体决定和制约的观点正确答案:B,D,E第14题,列宁的物质观的意义有A、划清了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界限B、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C、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D、对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E、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意义正确答案:A,B,C,D,E第15题,“三通”是指A、通邮B、通商C、通信D、通话E、通航正确答案:A,B,E第16题,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A、同等富裕B、同步富裕C、两极分化D、平均发展E、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正确答案:A,B,D第17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A、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要求B、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要求C、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要求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E、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正确答案:A,B,D,E第18题,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有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D、自己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E、主要依靠本国党和人民自己的力量去争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正确答案:A,B,C第19题,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有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B、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C、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E、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正确答案:A,B,C,D第20题,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所遵循的原则有A、自愿互利B、公私兼顾C、典型示范D、城乡交流E、国家帮助正确答案:A,B,C,D,E第21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奥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满分100分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1.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2. 敌我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3.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4. 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其内容主要是:(1)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客观的物质体系.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2)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客观的物质运动过程,是一个特殊的物质实体和物质运动形式,其物质承担者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过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尺度.(3)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社会基本矛盾不断运动和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就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表现.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在理论上最大的贡献就是不要在探讨姓资还是姓社的理论模式问题.他结束了文革以后中国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不清的问题.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是因为它有先进的生产力,能使生活更加的进步.所以社会主义之所以被相信会代替资本主义,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的环境中生产力能被大大的解放.如果一直探讨社会主义的模式,认为多种所有制经济是走资本主义路线,我们就不能发展.如果不能发展生产力,那么什么社会制度也不会被认可.邓小平的最带贡献就在于此,认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大家大胆去做,解放思想.这是我们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到1976年文革结束的思想理论错误得到改正,改革开放,走向新的路程.在大家迷茫的时候,1992年的南巡讲话,坚定地大家发展的信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令中国抓住了发展的大好机会.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018年东师秋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满分100分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答:正确。
(1)无论是民族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都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2)在民主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一面,又有软弱性、妥协性的一面。
(3)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2、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
答:错误。
该命题没有看到实践在人类认识中的最终决定作用。
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所以,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
3、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答:正确。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中心。
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而不能离开这个中心,更不能干扰和冲击这个中心。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两个基本点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实行赎买政策,进行和平改造。
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逐步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
对资方人员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量材使用,适当照顾”,把企业改造与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使哲学在内容、对象和作用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全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同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东师2018年春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满分100分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答:错。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被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剥削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已经被消灭,资产阶级分子已经被改造或者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正确。
所谓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主要指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具体表现在:(1)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是物质过程,即,劳动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物质生活过程;(3)人类社会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有其内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答:正确。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结合点,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绝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不能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是扭曲的认识上,不能停留在哪些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
邓小平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中一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做出了两大历史贡献。
一是科学的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是成功的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答:(1)革命的性质主要是由革命的任务决定的。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8秋在线作业3-2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8秋在线作业3-2作业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40分1、实现意识能动性的基本途径是A正确的理论指导B人类的社会实践C自觉能动性的发挥D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这道题选择:B2、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A出现时间的先后B是否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C形式上是否新奇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这道题选择:D3、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B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D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这道题选择:C4、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快捷的全球信息,但互联网本身还不完善,网上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和一些病毒数据,给人们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一些邪教组织、贩毒集团、黑社会势力也在利用这一新的传煤手段进行新的犯罪活动。
这说明A新事物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互联网也不例外C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积极和消极的对立统一D矛盾双方的转化总是在无条件地进行着,否则就不会有物质运动的绝对性这道题选择:B5、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对我国的主要矛盾做出正确分析是在A《论十大关系》B八大政治报告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道题选择:B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普遍联系的观点这道题选择:B7、否定之否定规律A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B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表现出来。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4秋在线作业2答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4秋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1. 邓小平理论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A. 什么是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怎样解决?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 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建设?D.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怎样建设??正确答案:B2.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A.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B.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D. 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经济形态中所出的地位、所占比重及其相互关系?正确答案:D3.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 人民当家作主C. 权利与义务的对等D. 维护社会主义制度?正确答案:B4.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A. 总资产占优势B. 企业规模C. 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D. 企业数量?正确答案:C5. 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会议是A. 十一届三中全会B. 十二届三中全会C. 十三大D. 十四大?正确答案:C6. 全行业公私合营前的赎买形式是:A. 利润分配B. 按劳分配C. 定息D. 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正确答案:A7. 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A.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正确答案:B8.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 社会主义道德B. 社会主义政治法律观点C.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D. 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答案:C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始年份是A. 1949年B. 1956年C. 1966年D. 1978年?正确答案:B10.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当中,对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是A. 巩固、改造、利用B. 利用、充实、改造C. 巩固、充实、提高D. 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1.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A. 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要求B. 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要求C.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要求D.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E.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正确答案:ABDE2.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和利润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配:A. 所得税B. 企业公积金C. 工人福利费D. 资方红利E. 定息?正确答案:ABCD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A.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B.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C. 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D. 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E.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正确答案:AC4.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 民主集中制B. 理论联系实际C. 密切联系群众D. 批评和自我批评E.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答案:BCD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A. 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B.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C. 这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决定的D. 它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E. 它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2020年春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离线考核奥鹏东师参考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2020年春季奥鹏东北师大考核试题标准答案
试读1页答案在最后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质:.事物的根本特性。
2、真理:即永恒不变唯真正理。
真理亦可分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即绝对真理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广义的道理;相对真理是在特定条件下成立的有局限性的道理。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
5、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要回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原理的内容。
答:(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中相互联系的两个不伺阶段,在内容、形式和特点上都有质的区别。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凭借感官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对客观事物的现象的、片面的、外部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脑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它们是同一个认识发展过程中彼此相互联系着的两个认识阶段,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20秋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
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20春在线作业1-0002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
A.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B.客观事物的本性和人的特点决定的
C.自然的本性和社会的特点决定的
D.社会的本性和真理的特点决定的
正确答案:A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C.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正确答案:C
3.实践是。
秋季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离线作业及答案

20XX年秋季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离线作业及答案期末作业考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姓名:于鹏满分100分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答:错误。
(1)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完成了土地改革之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矛盾。
(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由于消灭了资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已经解决。
(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的矛盾。
2.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正确。
所谓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主要是指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具体表现在:1)人类社会产生的过程是物质过程,即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物质生活过程。
3)人类社会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有其内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答:正确。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结合点,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决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不能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上,不能停留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
邓小平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中一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作出了两大历史性贡献。
一是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是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奥鹏东北师范20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离线作业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质质是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
认识事物的质有重要意义:认识质是认识的起点和基础。
只有认识质,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
2、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毛泽东在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领导力量和同盟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形态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
我们必须从这一阶段出发,不能超越这一阶段。
前一个层次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次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的社会发展程度。
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科学的概念,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
5、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复制、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要回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原理的内容。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通过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虽然是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但是,它们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及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及答案1. 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A. 运动的观点B. 矛盾的观点C. 联系的观点D. 变化的观点E. 发展的观点【答案】C, E【解析】2. 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分别是A. 否定是联系的环节B.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C. 否定与肯定绝对对立D. 否定是由外力椎动的E. 否定中不包含肯定【答案】A, B【解析】3.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不需要由科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
A. 错误B. 正确【答案】A【解析】4. 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A. 错误B. 正确【答案】B【解析】5. 静止是A. 是运动的对立面B.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C. 静止就是绝对不动D. 不存在静止【答案】B【解析】6. 对人民内部的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应民主和专政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
A. 错误B. 正确【答案】A【解析】7.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思想之所以是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根据,是因为这个思想指明了A. 统一战线的重要性B. 统一战线的广泛性C. 统一战线的长期性D. 统一战线的复杂性E. 统一战线的目标性【答案】A, B, C【解析】8.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观点是A. 辩证否定的观点B. 扬弃的观点C. 肯定一切的观点D. 承认否定之中有肯定的观点E. 否定一切的观点【答案】A, B, D【解析】9. 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A. 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B. 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C. 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 实行“斗争——团结——提高”的方针【答案】A【解析】10.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 民主集中制B. 理论联系实际C. 密切联系群众D. 批评和自我批评E.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答案】B, C, D【解析】11. 认识事物的量的意义在于A. 它是认识事物的开始和认识事物质的前提B. 它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C. 它对事物做出数量分析,使人们做到胸中有数D. 它是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E. 它能把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答案】A, B, C, E【解析】12.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有A.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B.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C. 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E.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答案】A, B, C, D【解析】13. 产生香港问题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拓展香港界址专条》D. 《马关条约》E. 《友好通商条约》【答案】A, B, C【解析】14.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A. 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精神B. 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与意识C. 把世界的本原归于上帝创造的D. 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答案】D【解析】15. 相对静止是是理解运动、度量运动的条件。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8秋在线作业

东北师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8秋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10题,40分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的绝对性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D矛盾性正确答案:B2工农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是:A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B参议会制度C人民代表会议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确答案:A3抗日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是:A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B参议会制度C人民代表会议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确答案:B4真理标准讨论的实质是A要不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B要不要坚持“两个凡是”C要不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D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答案:C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A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正确答案:C6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A虚幻反映B歪曲反映C主观反映D正确反映正确答案:C7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A矛盾的学说B本质和现象的学说C必然性的学说D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
正确答案:D8矛盾是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B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关系C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和相互否定的关系D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正确答案:A9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B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D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正确答案:C10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是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折中主义观点D辩证法观点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共10题,30分1实现战略目标必须完成的两个根本转变是A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B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C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D经济发展水平由不发达向发达转变E生产关系有落后型向先进型转变正确答案:AB2社会意识包括A社会心理B社会意识形式C道德D政治法律制度E宗教正确答案:ABCE3产生香港问题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拓展香港界址专条》D《马关条约》E《友好通商条约》正确答案:ABC4党的建设包括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文化建设D作风建设E经济建设正确答案:ABD5脱离了人体的手就变成了没有生气的、死的东西,这是A形而上学片面、孤立的观点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系统论的观点E部分受整体决定和制约的观点正确答案:BDE6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过渡形式有:A互助组B初级社C高级社D人民公社E农业生产责任制正确答案:ABC7世界观是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B人们对人生的根本观点C人们对社会的根本观点D多种多样的E可变的正确答案:ADE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相互联结的关系E相互转化的关系正确答案:ABDE9下列关于量变和质变说法正确的是A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B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显著的变化,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C度是区分质变和量变的根本标志D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E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正确答案:ABC10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包括: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枪杆子里出政权D独立自主E调查研究正确答案:ABD三、判断题共10题,30分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现实性。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20春在线作业2-1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20春在线作业2-1](https://img.taocdn.com/s3/m/1c560e8333d4b14e84246835.png)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20春在线作业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正确答案:A第2题,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知识分子工作会议,提出了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B、“向科学进军”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确答案:B第3题,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C、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D、矛盾的依存性和排斥性正确答案:B第4题,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过程B、事物发展的动力C、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D、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道路正确答案:D第5题,实践是A、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B、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C、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D、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正确答案:B第6题,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是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折中主义观点D、辩证法观点正确答案:C第7题,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哲学B、国家政权C、政党D、政治法律思想正确答案:B第8题,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概念,并向全党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伟大任务是在A、三届三中全会B、四届四中全会C、五届五中全会D、六届六中全会正确答案:D第9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道德B、社会主义政治法律观点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D、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答案:C第10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A、大力发展商品经济B、实现工业化C、实现经济的现代化D、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正确答案:D第11题,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A、规律是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无论人们认识它与否、承认它与否,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着并起着作用C、规律既不能创造,也不能人为地消灭D、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按照规律办事E、人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正确答案:A,B,C,D,E第12题,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述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B、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C、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D、敌我矛盾用专政的方法解决E、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解决正确答案:B,C,D,E第13题,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A、.指一切运动变化B、事物前进的或上升的运动C、同一事物的不断增长D、指事物的一切运动过程E、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正确答案:B,E第14题,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A、同等富裕B、同步富裕C、两极分化D、平均发展E、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正确答案:A,B,D第15题,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A、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和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B、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C、真理的内容虽然是主观的,但是也有客观性D、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和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E、一切真理都具有客观性正确答案:A,B,D,E第16题,关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列提法正确的有A、以公有制为主体B、以公有制为主导C、以国有经济为主体D、以国有经济为主导E、非公有经济为补充计划与市场正确答案:A,D第17题,衡量理论是否有科学与体系性的标准是:A、世界观是否科学B、中心是否明确C、理论是否系统D、门类是否齐全E、体系是否宏大正确答案:A,B,C第18题,产生香港问题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拓展香港界址专条》D、《马关条约》E、《友好通商条约》正确答案:A,B,C第19题,实事求是的含义中包括:A、理论联系实际B、一切从实用出发C、一切从实际出发D、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E、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正确答案:A,C,E第20题,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A、经济建设B、精神文明建设C、改革开放D、四项基本原则E、发展教育科学文化正确答案:C,D第21题,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满分100分
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答;错。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被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剥削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已经被消灭,资产阶级分子已经被改造或者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正确。
所谓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主要指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具体表现在:(1)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是物质过程,即,劳动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物质生活过程;(3)人类社会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有其内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答:正确。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结合点,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绝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不能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是扭曲的认识上,不能停留在哪些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
邓小平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中一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做出了两大历史贡献。
一是科学的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是成功的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答:正确。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结合点,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绝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不能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是扭曲的认识上,不能停留在哪些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
邓小平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中一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做出了两大历史贡献。
一是科学的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是成功的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2.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1)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b.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所以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3.什么是“三权分立”?为什么说它不适合我国国情?
答:(1)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b.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有条件的、相对的同
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所以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分析题(第1题10分,第2、3题每题15分,共40分)
1.毛泽东怎样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有何现实意义?(10分)答:(1)、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基本矛盾是总根源。
矛盾的普遍存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
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两类不同性质矛盾解决的方法。
解决的方式,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不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
意义:
(1)、指导党和人民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纲领性文献。
(2)、丰富和发展了八大思想,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3)、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学说,为国际共运解决了重大难题。
2.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关系。
(15分)答:两者是统一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则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思想路线与认识路线的一致性,充分体现了实践中知与行的统一。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坚持客观决定主观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这是确定正确思想路线的前提;②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必须有理论的指导,而理论只有从实践中来,并用以指导实践才有意义;③实事求是:强调规律的客观性,指明认识的任务是探索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以指导实践;④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认识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真理性的认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进一步补充、丰富和发展等观点。
3.如何认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5分)
答:我国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初级阶段,是由其历史前提、现实国情以及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的。
首先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我国原来处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程度而
言,还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
其次,就现实的国情来看,我国至今尚未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经过五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初步进入小康社会.然而总的来说,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而且极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
最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决定了必须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初级阶段.中国到21世纪中叶所要实现的现代化,它的水平和标准既不同于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也不同于19世纪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是21世纪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化.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已经有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正在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就决定了我国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水平和标准更高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化,必需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实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