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1995)
(34)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目次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则5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6防止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7降低初始爆炸引起的破坏8二次爆炸的预防9个体防护和救援前言本标准除第1,2,3章外,其他所有条款均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代替GB15577-1995<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本标准与GB15577-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结构顺序作了调整(1995年版的第10章;本版的第5章);——增加了电气设备及电力设计的规定(本版的6.3.3和6.3.4);——增加了通风除尘内容(见本版6.6);——增加了抑爆内容(1995年版的6.3;本版的7.3)。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粉尘防爆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武汉厚博安全技术研究所、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豪、吴笑、谷庆红、王贵生、朱贤平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5577-1995。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及粉末产品的贮存和运输本标准不适用于矿山,烟花爆竹和火炸药粉尘场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2476.1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l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第1节: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IDT IEC 61241-1:1999)GB/T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NEQ NFPA 68)GB/T17919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18154 监控式抑爆装置安全技术要求GB50057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gb1557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粉尘防爆的安全总则,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防止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粉尘爆炸的控制、除尘系统、粉尘控制与清理、设备设施检修和个体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及工艺设计、生产加工、存储、设备运行与维护。
本标准不适用于煤矿井下、烟花爆竹、火炸药和强氧化剂的粉尘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GB/爆炸性环境第15部分:电气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安装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设备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T1675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要求GB/T17919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18154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GB/T24626耐爆炸设备GB/T25445抑制爆炸系统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可燃性粉尘:在大气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纤维或飞絮。
爆炸性环境:在大气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存在可燃性粉尘和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的场所惰化: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惰性物质,使粉尘/空气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技术抑爆:爆炸初始阶段,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隔爆:爆炸发生后,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阻止爆炸传播,将爆炸阻隔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
泄爆: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达到围包体的极限强度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和未燃烧物通过围包体上预先设置的薄弱部位向无危险方向泄出,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
gb1557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惰性物质,使粉尘/空气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技术
抑爆:
爆炸初始阶段,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隔爆:
爆炸发生后,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阻止爆炸传播,将爆炸阻隔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
泄爆:
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达到围包体的极限强度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和未燃烧物通过围包体上预先设置的薄弱部位向无危险方向泄出,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宜为框架结构的单层建筑,其屋顶宜用轻型结构,如为多层建应采用框架结构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应设置符合GB50016等要求的泄爆面积。
对涉及粉尘爆炸危险的工程及工艺设计,当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时,应符合标准规定;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宜设置在露天场所;如厂房内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宜设置在建筑物内较高的位置并靠近外墙。
——金属粉末干磨设备应设置温度监测装置,当金属粉末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应自动停机。
防止电弧和电火花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建构筑物应按GB50057中有关规定采取相应防雷措施
当存在静电引燃危险时,应符合GB12158相关要求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应采取防静电直接接地措施;不便或工艺不不准许直接接地的,可通过导静电材料或制品间接接地
企业应开展粉尘防爆安全教育及培训,普及粉尘防爆安全知识和有关法规、标准,使员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粉尘危险岗位的作业人员及设备设施检维修人员应进行专项粉尘防爆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企业应编制粉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gb1557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粉尘防爆的安全总则,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防止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粉尘爆炸的控制、除尘系统、粉尘控制与清理、设备设施检修和个体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及工艺设计、生产加工、存储、设备运行与维护。
本标准不适用于煤矿井下、烟花爆竹、火炸药和强氧化剂的粉尘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GB/爆炸性环境第15部分:电气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安装GB/T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设备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T1675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要求GB/T17919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18154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GB/T24626耐爆炸设备GB/T25445 抑制爆炸系统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可燃性粉尘:在大气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纤维或飞絮。
爆炸性环境:在大气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存在可燃性粉尘和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的场所惰化: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惰性物质,使粉尘/ 空气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技术抑爆:爆炸初始阶段,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隔爆:爆炸发生后,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阻止爆炸传播,将爆炸阻隔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
泄爆: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达到围包体的极限强度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和未燃烧物通过围包体上预先设置的薄弱部位向无危险方向泄出,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
GB1557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修订总体思路及解读

注:本表见GB 50016 表3.4.1
二、GB1557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修订稿主要条款解读
维护。 ➢ 检修前,应停止所有设备运转,清洁检修现场地面和设备表面沉积
的粉尘。检修部位与非检修部位应保持隔离,检修区域内所有的泄 爆口处应无任何障碍物。应采用防止产生火花的非铁质检修工具。 ➢ 检修过程如涉及动火作业,应清洁作业区域10m范围内的地面、设 备表面等沉积的粉尘,并应设专人监护,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 ➢ 应按照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和程序作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禁止交叉 作业。
一、GB1557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修订总体思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粉体技术与各类涉粉生产工 艺(包括各类粮食与食品加工、金属制品加工等)规模不断壮大,除尘 系统更加广泛的应用, 粉尘爆炸事故频发,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据 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我国每年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频率大致为:局部爆 炸150-300起,系统爆炸1-3起,且呈增长态势。2014年8月2日, 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的“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就是一 个深刻的教训。
甲类 乙类厂房(仓库) 丙、丁、戊类厂房(仓库)
厂房
耐火 单、 类别 层级
等级 多层
单、多层
高层
单、多层
高层
一、 一、
一、 一、 三
一、
三级
四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级
二级
甲类 单、 一、 12 12 14 13 12 14 16 13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划分及范围、对加工工艺设备、电气、建筑结构、通风、除尘、积尘清扫、气力输送及管理的粉尘防爆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粮食装卸、运输、储藏和加工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粮食粉尘爆炸性危险环境的新建、扩建工程的设计、施工,粮食生产、储运和管理的全过程。
本标准适用于粮食加工、储运系统,不适用于浸出油车间。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SBJ 03—89 粮食房式仓设计标准SBJ 06—93 小麦制粉厂工程设计规范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粮食grain人类食用农产品的总称。
主要指小麦、玉米、稻谷、大豆、油料及其在制品、半成品和成品。
3.2 粮食加工grain processing通过特定的工艺将粮食原粮制成成品粮或半成品粮的过程。
3.3 粮食储运grain storage & transportation通过输送机械和交通工具将粮食按特定的工艺、方式和路线,运输和储存。
3.4 粮食粉尘grain dust能悬浮在空气中的粮食微小颗粒,是一种不导电的可燃性粉尘。
3.5 粮食粉尘防爆 the protection for grain dust expIoslon预防粮食粉尘燃烧、爆炸并使粉尘燃烧、爆炸发生时损失减少的技术。
4 粮食粉尘爆炸性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和范围4.1 粮食粉尘爆炸性危险区域的划分原则4.1.1 粮食粉尘爆炸性危险环境根据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列规定分区:a)10区:在正常作业时大量持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粮食爆炸性粉尘,其浓度能达到爆炸极限的密闭环境。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则5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6防止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7降低初始爆炸引起的破坏8二次爆炸的预防9个体防护和救援前言本标准除第1,2,3章外,其他所有条款均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代替GB15577-1995<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本标准与GB15577-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结构顺序作了调整(1995年版的第10章;本版的第5章);——增加了电气设备及电力设计的规定(本版的6.3.3和6.3.4);——增加了通风除尘内容(见本版6.6);——增加了抑爆内容(1995年版的6.3;本版的7.3)。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粉尘防爆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武汉厚博安全技术研究所、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豪、吴笑、谷庆红、王贵生、朱贤平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5577-1995。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及粉末产品的贮存和运输本标准不适用于矿山,烟花爆竹和火炸药粉尘场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2476.1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l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第1节: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IDT IEC 61241-1:1999)GB/T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NEQ NFPA 68)GB/T17919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18154 监控式抑爆装置安全技术要求GB50057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前言本标准根据我国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的实践经验,参考采用了美国NFPA651《铝粉生产标准》(1993年版)和美国NFPA480《镁粉生产、运输和贮存标准》(1993年版)编写而成。
本标准由全国粉尘防爆标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院负责起草,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安环部、东北轻合金加工厂、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西北铝加工厂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其中、周豪、赵丹力、李晓飞、卢大通、赫崇富、刘守斌、王光立。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镁粉生产、贮运过程中的防爆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铝镁粉加工厂(车间)的设计、施工、生产、维修和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铝镁制品加工过程。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476.1—90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GB15577—1995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T15605—199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铝镁粉aluminium and magnesium powder任何粒径小于420(m的铝镁或铝镁合金颗粒。
3.2铝镁粉加工themanu facture of aluminium and magnesium powder通过特定的工艺,将金属铝、金属镁及其合金加工成为细微颗粒的过程。
3.3.铝镁粉防爆the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of dustex plosiono faluminium and magnesium powder预防铝镁粉燃烧、爆炸发生和当燃烧或爆炸发生时使损失减小的技术。
4管理4.1厂长应清楚本厂所有铝镁粉爆炸危险场所的情况,并采取能有效控制铝镁粉爆炸的防爆措施。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前言本标准根据我国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的实践经验,参考采用了美国NFPA651《铝粉生产标准》(1993年版)和美国NFPA480《镁粉生产、运输和贮存标准》(1993年版)编写而成。
本标准由全国粉尘防爆标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院负责起草,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安环部、东北轻合金加工厂、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西北铝加工厂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其中、周豪、赵丹力、李晓飞、卢大通、赫崇富、刘守斌、王光立。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镁粉生产、贮运过程中的防爆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铝镁粉加工厂(车间)的设计、施工、生产、维修和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铝镁制品加工过程。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476.1—90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GB15577—1995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T15605—199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铝镁粉aluminium and magnesium powder任何粒径小于420(m的铝镁或铝镁合金颗粒。
3.2铝镁粉加工themanu facture of aluminium and magnesium powder通过特定的工艺,将金属铝、金属镁及其合金加工成为细微颗粒的过程。
3.3.铝镁粉防爆the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of dustex plosiono faluminium and magnesium powder预防铝镁粉燃烧、爆炸发生和当燃烧或爆炸发生时使损失减小的技术。
4管理4.1厂长应清楚本厂所有铝镁粉爆炸危险场所的情况,并采取能有效控制铝镁粉爆炸的防爆措施。
2021年粉尘防爆安全操作规程

2021年粉尘防爆安全操作规程1.目的:科学预防和正确处置粉尘火灾爆炸事故。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工厂)粉尘车间(岗位)。
3.主要引用标准:《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___)《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7269-___)4.职责和权限:4.1公司(工厂)主要负责人负责依规范要求设置粉尘作业场所,保证本制度规定的安全投入,以及___粉尘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并向政府部门如实报告事故。
4.2.公司(工厂)安全主任负责编写、监督本制度的落实,指导粉尘车间(工厂)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4.3车间主任(班组长)负责落实本制度中相关的事故预防措施,及时处置粉尘火灾爆炸事故。
4.4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依本制度规定和引用的相关规范,正确___粉尘车间设备,敷设电气线路等,对相关安全设施及时检修,对规定的相关检测项目实施检测。
4.5粉尘作业岗位人员应遵守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时保养粉尘设施设备,检查本岗位消防器材和安全标志,保证应急通道的畅通;报告事故隐患。
5.粉尘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5.1粉尘车间(岗位)应与其他建筑保持安全距离。
铝镁合金粉尘车间(岗位)应与其他车间保持___m以上的安全距离,且不得设置在多层厂房中。
粉尘车间门窗框架应为金属材料制作,安全门应向外开启。
应急疏散、救援通道应保护畅通。
5.2粉尘车间应当配备灭火器材。
铝镁合金粉尘车间的灭火器材不可选用干粉灭火器,水剂型和泡沫型灭火器。
车间消防器材、安全标志应由岗位作业人员定期检查、维护,实施定置管理;5.3粉尘车间(岗位)应选用防爆型的电气设备、电气开关,导线敷设应选用镀锌管或水煤气管,达到整体防爆要求。
除尘器应符合防静电安全要求。
除尘设施应有阻爆、隔爆、泄爆装置。
除尘管道不应有降尘现象。
有异常现象,作业人员应当停止作业,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处理。
5.4粉尘作业人员应由安全主任___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粉尘防爆安全操作规程(修订)

前言 (II)1粉尘防爆安全规程.............................................................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与定义........................................................................................................................34 总则 ..................................................................................................................................35 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46 防止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77 粉尘爆炸的控制................................................................................................................98 除尘系统 ...........................................................................................................................119 粉尘控制与清洁..............................................................................................................1110 检修 ...............................................................................................................................1211 个体防护.......................................................................................................................前言本标准除1,2,3章外,其它所有条款均为强制性。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目次前言一:范围二:术语和定义三:总则四: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五:防止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六:降低初始爆炸引起的破坏七:二次爆炸的预防八:个体防护和救援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安全要求,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及粉末产品的贮存和运输二:术语和定义1可燃粉尘: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荆(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
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存在可燃粉尘和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的场所。
3惰化: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足够的惰性物质,使粉尘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技术。
4抑爆:爆炸发生时,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
5阻爆(隔爆):在含有可燃粉尘的通道中,设置能够阻止火焰通过和阻波、消波的器具,将爆炸阻断在一定范围内的控爆技术。
6泄爆:有粉尘和主要是空气存在的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达到围包体的极限强度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和未燃物通过围包体上的薄弱部分向无危险方向泄出,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
7二次爆炸:发生粉尘爆炸时,初始爆炸的冲击波将沉积粉尘再次扬起,形成粉尘云,并被其后的火焰引燃而发生的连续爆炸。
三:总则1 有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现有企业,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2 企业应清楚本企业有无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并采取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的措施。
3 企业应根据本标准并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制定本企业粉尘防爆实施细则和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
企业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车间(或工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4 企业应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对危险岗位的职工应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业务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1995)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1995)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厂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设计、管理、生产、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不适用于矿山井下和炸药厂。
2 引用标准GBl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T15605 粉尘爆炸泄压指南3 术语3.1 可燃粉尘一定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或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
3.2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存在可燃粉尘和气态氧化剂(或空气)的场所。
3.3 惰化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足够的惰性气体,或将惰性粉尘撤在粉尘层上面。
使这些粉尘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方法。
3.4 抑爆爆炸发生时,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
3.5泄爆有粉尘和气态氧化剂或空气存在的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达到国包体的极限强度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和未燃物通过围包体上的薄弱部分向无危险方向泄出。
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
3.6 二次爆炸发生粉尘爆炸时,初始爆炸的冲击波将沉积粉尘再次扬起,形成粉尘云,并被其后的火焰引燃发生的连续爆炸。
4 一般规定4.1 有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新建、改扩建企业,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现有企业,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限期达到。
4.2 企业法人必须清楚本企业有无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并采取能有效控制粉尘爆炸的措施。
4.3 企业应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制定本企业粉尘防爆实施细则和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
企业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车间(或工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4.4 企业应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应对职工进行技术和业务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4.5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严禁烟火,所用电气设备必须是粉尘防爆型的。
4.6 生产粉尘防爆产品,必须经劳动部或其指定的单位许可,并颁发许可证。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粉尘防爆平安规程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发放部门:□工模部□生产部□品管部□仓库□行政部粉尘防爆平安规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厂粉尘爆炸危险园地的防爆平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园地的工程设计、治理、生产、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不适用于矿山井下和X厂。
2 引用标准GBl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T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3 术语3.1可燃粉尘肯定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或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响的粉尘。
3.2粉尘爆炸危险园地存在可燃粉尘和气态氧化剂(或空气)的园地。
3.3惰化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园地充入足够的惰性气体,或将惰性粉尘撤在粉尘层上面。
使这些粉尘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方法。
3.4抑爆爆炸发生时,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
3.5泄爆有粉尘和气态氧化剂或空气存在的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到达国包体的极限强度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和未燃物通过围包体上的薄弱局部向无危险方向泄出。
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
3.6二次爆炸发生粉尘爆炸时,初始爆炸的冲击波将沉积粉尘再次扬起,形成粉尘云,并被其后的火焰引燃发生的连续爆炸。
4 一般规定4.1有粉尘爆炸危险园地的新建、改扩建企业,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现有企业,必须制定平安技术措施方案,限期到达。
4.2企业法人必须清楚本企业有无粉尘爆炸危险园地、并采取能有效操作粉尘爆炸的措施。
4.3企业应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园地的特点,制定本企业粉尘防爆实施细则和平安检查表,并按平安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
企业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车间(或工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4.4企业应认真做好平安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平安法规,使职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园地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应对职工进行技术和业务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4.5粉尘爆炸危险园地严禁烟火,所用电气设备必须是粉尘防爆型的。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一、前言对于生产过程中可能显现的爆炸不安全,必需重视粉尘防爆安全,落实好防爆措施和安全管理,避开爆炸事故的发生。
本规程是为了防范粉尘爆炸不安全而订立的,旨在确保生产线一直以来的持续稳定运行。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工厂粉尘防爆管理工作、生产作业、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以及与此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术语和定义1. 粉尘:指当物料或产品在处理或其他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或易燃性的细小颗粒。
2. 防爆:指在燃气、粉尘或不安全物质等潜在爆炸区域内实行有效措施,使其不会发生爆炸或爆燃现象。
3. 爆炸:指由于可燃性物质逸出或着火,其产生的瞬时燃烧和释放能量的现象。
四、粉尘防爆安全措施1. 设立粉尘防爆区域,安装防爆设备。
2. 生产过程中,粉尘的收集、过滤、处理都必需实行相应措施,削减粉尘污染量。
3. 定期对处理粉尘的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好其操作状态和设备安全。
4. 粉尘聚积情况要定期进行清理,切勿由于粉尘的积聚而形成火源。
5. 确保通风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备维护及清洁工作确保到位。
6. 现场操作人员必需接受相关培训,精准判定粉尘的不安全性和安全防护措施。
7.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若发觉异常情况,应立刻实行应急措施,上报相关人员。
8. 生产作业前必需排查潜在的爆炸不安全,若发觉问题必需立刻停机排出隐患。
9. 生产操作过程责任者必需对订立的较为详尽的操作规范进行认真遵守。
10. 严格依照规定操作,以免因人为原因而使安全措施失效。
五、紧急处理1. 发觉明显的爆炸不安全时应立刻拨打火警电话。
2. 采纳灭火器和灭火器材进行初期救援和抑制火势进展。
3. 对现场人员必需保持冷静,并按区域分类逃离现场,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是首要任务。
4. 依据实际情况适时实行措施切断电源、通风系统等设施。
5. 确保现场人员与远处人员适时沟通联络,向外汇报发生了火灾及紧急情况。
六、安全检查1. 发觉并矫正粉尘泄漏或溢出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1995)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厂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设计、管理、生产、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不适用于矿山井下和炸药厂。
2引用标准GBl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T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3术语3.1可燃粉尘一定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或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
3.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存在可燃粉尘和气态氧化剂(或空气)的场所。
3.3惰化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足够的惰性气体,或将惰性粉尘撤在粉尘层上面。
使这些粉尘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方法。
3.4抑爆爆炸发生时,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
3.5泄爆有粉尘和气态氧化剂或空气存在的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达到国包体的极限强度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和未燃物通过围包体上的薄弱部分向无危险方向泄出。
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
3.6二次爆炸发生粉尘爆炸时,初始爆炸的冲击波将沉积粉尘再次扬起,形成粉尘云,并被其后的火焰引燃发生的连续爆炸。
4一般规定4.1有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新建、改扩建企业,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现有企业,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限期达到。
4.2企业法人必须清楚本企业有无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并采取能有效控制粉尘爆炸的措施。
4.3企业应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制定本企业粉尘防爆实施细则和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
企业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车间(或工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4.4企业应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应对职工进行技术和业务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4.5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严禁烟火,所用电气设备必须是粉尘防爆型的。
4.6生产粉尘防爆产品,必须经劳动部或其指定的单位许可,并颁发许可证。
4.7安全、通风、防爆、泄爆等设施,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拆除。
4.8建设工程的安全评估,应有粉尘爆炸危险性分析和防爆措施等内容。
5防止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5.1防止散装粉料自燃5.1.1能自燃的热粉料,贮存前必须冷却到正常贮存温度。
在室温下能自燃的粉料(自燃材料),应贮存在惰性气体或液体中,或用其他安全方式贮存。
5.1.2在通常贮存条件下,大量贮存能自燃的散装粉料时,必须对粉料温度进行连续监测;当发现温度升高或气体析出时,必须采取使粉料冷却的措施;当自燃过程已经发展到可能导致燃烧或爆炸时,必须慎重采取制止自燃发展的措施。
5.2防止明火与热表面引燃5.2.1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明火作业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a.有安全负责人批准的作业证;b.明火作业开始前,应彻底清除明火作业场所的可燃粉尘;c.进行明火作业期间和随后的冷却期间,严禁有粉尘进入明火作业场所;d.进行明火作业的区段,必须与设备的其他区段分开或隔开。
5.2.2与粉尘云直接接触的设备或装置(如光源、加热器等),其表面允许温度必须低于相应粉尘层的最低着火温度。
5.2.3存在可燃性或爆炸性粉尘的场所、设备和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5.2.3.1工艺设备的轴承应防尘密封;如有过热可能,必须安装能连续监测轴承温度的探测器。
5.2.3.2不宜使用皮带传动;如果使用皮带传动,必须安装速差传感器和自动防滑保护装置;当发生滑动摩擦时,保护装置应能确保自动停机。
5.2.3.3斗式提升机必须配备安全保护装置。
5.3防止电弧和电火花点火5.3.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应采取相应防雷措施5.3.2当存在静电点火的危险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5.3.2.1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一般应采用静电直接接地;不便或工艺不允许直接接地的,可通过导静电材料或制品间接接地。
静电直接接地电阻不大于100Ω,间接接地电阻不大于107Ω。
5.3.2.2直接用于盛装粉末的器具、输送粉末的管道(带)等,应采用金属或防静电材料制成。
5.3.2.3所有金属管道连接处(如法兰),必须进行跨接。
5.3.2.4操作人员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5.3.2.5禁止采用直接接地的金属导体或筛网与高速流动的粉末接触的方法消除静电。
5.4防止摩擦碰撞火花引燃5.4.1粉尘云能够被偶然碰撞(如金属杂物与工艺设备内部零件之间碰撞)产生的火花引燃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碰撞发生。
5.4.2在工艺流程的进料处,应安装能除去混入料中杂物的磁铁、气动分离器或筛子,防止杂物与设备碰撞。
5.4.3铝、镁、钦、锗等或含有这些金属的粉末与锈钢摩擦产生的火花是特别危险的点火源。
当存在上述金属或合金的粉末时,必须防止产生摩擦火花。
5.4.4对含有特别容易点燃的粉尘的工艺设备,检修维护作业期间必须保证在含有这类粉末的区段不产生摩擦碰撞火花。
5.4.5没有与明火作业相同的保护措施,严禁使用旋转磨轮和旋转切盘进行研磨和切割。
5.5惰化5.5.1在生产或处理特别容易点燃的粉末的工艺设备中,必须用惰性气体惰化粉尘云。
5.5.2在碾磨机和混料机等加工或处理粉料的设备中,应根据其粉尘爆炸特性,确定是否采用惰性气体惰化。
5.6严格控制粉尘浓度处在粉尘爆炸浓度范围以外,是防爆的有效措施。
在特殊情况下,如在排粉系统中和用于粉末静电喷涂的小室内,必须控制粉尘浓度高于粉尘爆炸浓度上限。
6减小初始爆炸引起的破坏6.1分段与隔离6.1.1工艺设备的连接,必须保证不进行明火作业就能将各设备方便地分离和移动。
6.1.2设计工艺设备时,必须考虑技术上可实现的隔离,防止某一设备发生的爆炸波及相邻的设备。
6.2爆炸时实现保护性停车6.2.1在紧急情况下,必须能够遥控切断所有电机的电源。
6.2.2根据车间的大小,可安装几个能互相替换的遥控电机电源的开关台。
开关必须有适当标记,宜用自发光信号做标记。
6.2.3遥控开关,必须安装在当车间内发生火灾和爆炸时仍能进行操作的地方。
6.3车间宜采用自动抑制爆炸系统进行保护。
6.4约束爆燃压力6.4.1生产和处理能导致爆炸的粉料时,若无自动抑爆系统,也无泄压措施,则所有的工艺设备必须足以承受内部爆炸产生的超压;同时,各工艺设备之间的连接部分(如管道、法兰等),也应与设备本身有相同的强度;高强度设备与低强度设备之间的连接部分,必须安装阻爆装置。
6.4.2所有排粉管和不同工艺设备之间的连接管,应足以承受内部粉尘爆炸产生的超压。
6.5泄爆6.5.1工艺设备的强度不足以承受完全发展的内部粉尘爆炸产生的压力时,必须设置泄爆口。
泄爆口的尺寸应以GB/T15605或粉尘爆炸标准实验和实际考察作依据,以保证发生意外爆炸时可能达到的最大泄爆压力不超过容器所能承受的最大内压。
6.5.2具有内联管道的工艺设备,通常推荐的设计指标应能承受至少0.1MPa的内部超压。
7二次爆炸的预防7.1防止粉料从生产设备中逸出7.1.1工艺设备的接头、检查门、挡板、泄爆口盖等均应封闭严密,不得向车间泄漏粉料。
7.1.2工艺设备内有粉料时的压力,宜低于设备外部的环境压力。
7.2特殊地点的有效除尘7.2.1不能完全防止粉尘泄漏的特殊地点(如粉料进出工艺设备处),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除尘措施。
7.2.2手工装粉料场所,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7.2.3进行打包的场所,必须定期清扫。
7.3包装好的粉末产品,应尽快送到单独的贮存室。
7.4做好平时的清扫工作7.4.1所有可能积累粉尘的生产车间和贮存室,都应及时清扫。
7.4.2禁止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8个体防护和抢救8.1个体防护8.1.1生产人员必须按GBl1651的有关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8.1.2在工艺流程中使用惰性气体或能放出有毒气体的场所,必须配备可净化空气的呼吸保护装置。
8.1.3在作业场所内,严禁生产人员贴身穿着化纤织品做的衣裤。
8.2抢救8.2.1企业必须编制粉尘爆炸事故抢救计划,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8.2.2应在当地消防部门的密切合作和指导下,对全体职工经常进行灭火和抢救训练。
9灭火9.1禁止使用能扬起沉积粉末形成粉尘云的灭火方法。
9.2灭火时,必须使用雾化效果好的喷嘴,以保证灭火剂能形成粉尘云和液雾幕。
9.3应根据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正确选用灭火剂。
9.4若燃烧物与水接触能生成爆炸性气体,禁止用水灭火。
9.5灭火设施和灭火剂必须随时可用。
10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10.1安装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或存在爆炸性粉尘的建(构)筑物,它们之间应是分离的,并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10.2建筑物宜为单层建筑,屋顶宜用轻型结构,也可采用“抗爆”结构。
10.3多层建筑的结构10.3.1多层建筑物宜采用框架结构;不能使用这种结构的地方,必须在墙上设置面积足够大的泄爆口。
10.3.2如果将窗户或其他开孔作为泄爆口,必须保证它们在爆炸发生时能有效地进行泄爆。
10.4厂房内的危险工艺设备,宜设在建筑物内较高的位置,并靠近外墙。
10.5设备、梁、架子、墙等必须具有便于清扫的表面结构,不宜有向上的拼接平面。
10.6疏散路线10.6.1工作区必须有足够数目的疏散路线。
疏散路线的数目和位置由设计部门确定,主管部门批准。
10.6.2疏散路线必须设置明显的路标和事故照明。
10.7特别危险的工艺设备应设置在建筑物外面的露天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