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冒赈案”:清代第一大贪污案

合集下载

清代第一大贪污案

清代第一大贪污案

清代第一大贪污案作者:姜洪源来源:《传奇故事(下半月)》2008年第08期起义引出大案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的一桩贪污要案,前后牵涉两任布政使(清代省级官职名,又称藩司或藩台,主管一省的民政、田赋与户籍等)及数十名地方官员,涉案资金达白银2915600两,堪称清代第一大贪污案。

这桩贪污案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就开始了,其隐匿事实真相达七年之久,最终由循化厅(今青海循化县)撒拉族人苏四十三的反清起义,导致这桩大案的彻底败露。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属甘肃河州管辖的循化厅撒拉族人苏四十三,因不满清朝政府的民族歧视和压迫,率撒拉人、回民起事反清,进逼兰州。

乾隆皇帝唯恐兰州不保,急调连城、凉州、陕西等地援军进剿。

数万官军会聚省城,军费兵饷成了大问题。

由于官军不能速胜,乾隆震怒,撤了陕甘总督勒尔谨的职,一时间甘肃地方官员惶惶不可终日。

时任甘肃布政使的王廷赞,为了摆脱困境,主动向乾隆帝上奏,奏折说:“臣甘愿将历年积存廉俸银四万两,缴贮甘肃藩库,以资兵饷。

”王廷赞万万没想到,他的这一道奏折,被精明的乾隆皇帝看出了破绽。

乾隆责问:“王廷赞仅任甘肃藩司(即布政使),何以家计充裕?”于是当即传谕已经在甘肃的大学士阿桂和署理陕甘总督李侍尧,严密访查王廷赞因何家道充裕,是否与甘肃捐监一事有染指情弊。

谷粮变银子清代一省的布政使是总督、巡抚的辅助官员。

甘肃地瘠民贫,官场清苦,王廷赞作为一省之布政使,无论如何也应该捐不出四万两私银。

恰在此时,已远调浙江升任巡抚的前甘肃布政使王望借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南巡之际贪污的事情败露。

事情如此巧合,为什么甘肃两任布政使均拥有如此巨资,他们是否在甘肃捐监办理过程中牟取私利?于是,乾隆一面集重兵于兰州,镇压起义;一面又在甘肃拉开了追查地方官员冒赈侵贪的内幕。

甘肃地处西北,灾情经常发生。

清初,曾经施行过凡愿意取得国子监监生资格的读书人,须按规定数目向当地官仓捐交豆麦谷粮;取得资格的可以应试入官,时称“捐监”。

甘肃冒赈案,清朝最著名的贪案,电视剧都拿它做题材

甘肃冒赈案,清朝最著名的贪案,电视剧都拿它做题材

甘肃冒赈案,清朝最著名的贪案,电视剧都拿它做题材本文导读:1此案从甘肃百姓起义拉开序幕,当时清廷派大臣阿桂、和珅率兵前往镇压,但天气恶劣,大雨不断。

乾隆帝接报后,突然想到多年以来,甘肃省一直奏报说干旱少雨,于是朝廷给予专门政策,允许甘肃及外省商民,缴粮捐纳监生,以解当地之需。

现今皇帝得到的信息是甘肃各地大雨不断,他严重怀疑其中有问题。

还有一个神助攻:时任甘肃布政使王廷赞,为了摆脱困境,主动向乾隆帝上奏。

奏折说:“臣甘愿将历年积存廉俸银四万两,缴贮甘肃藩库,以资兵饷。

”乾隆又不是昏君,他想:“王延赞仅任甘肃藩司(即布政使),何以家计充裕?”乾隆帝原来,王亶望上任甘肃布政使后,和兰州知府蒋全迪一起,为各县预定灾情,按照各县报灾的轻重,定出收捐数额,由藩司将预定单发给各县,由各县照单开赈。

同时,将监粮折成白银,并将收取的白银借灾赈的名义任意开销。

王廷赞任甘肃布政使后,变本加厉,规定每名监生折收银五十五两,除另加办公费四两之外,再加“心红纸张”费二两。

这样,在王亶望、王廷赞主持捐监前后五六年间,甘肃折收银在一千五百万以上,超过全国地丁银岁入总额半数。

这笔巨款大半被自王亶望、勒尔锦、王廷赞及以下州县等甘肃通省官员所贪污。

3得知此事,乾隆大怒:“官官相护之风,至于举朝皆然!”他下令严惩,而且在诏谕中特别强调说:“不可因罚不及众仍存姑息。

”甘肃总督勒尔谨被赐自尽,藩台王亶望、兰州知府蒋全迪斩首示众,王廷赞处以绞刑,共计处死大小官员四十七名,被革职下狱的八十二人,十一名赃犯之子被解送新疆伊犁做苦工。

乾隆四十七年,又发生贪污国库金银和官仓粮草案,乾隆更加生气,下旨严办,杀了大小官员五十六名,流放充军的四十六名,各级官员被勒令摊赔四十二万两白银。

此案因贪污数量之大、延续时间之长、牵涉官员之多、惩处罪犯之严,被后人称为“清朝第一大贪污案”。

勤政的乾隆堪称仁君、圣君,若说他是昏君、暴君,也一点不冤

勤政的乾隆堪称仁君、圣君,若说他是昏君、暴君,也一点不冤

勤政的乾隆堪称仁君、圣君,若说他是昏君、暴君,也一点不冤绪论乾隆做了六十年的皇帝,又当了三年多实权在握的太上皇,时间长达六十三年四个月。

他不仅是实际统治中国时间最长的皇帝,查遍世界历史,也无第二人实际统治一个国家,时间如此之长。

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准噶尔之后,国家的疆域达到了1450多万平方公里,在他统治期间,全国人口翻了一番,接近三个亿,国家GDP总量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乾隆励精图治、关注民生的程度在历史的帝王中极为罕见,但乾隆的统治又有着致命的缺陷;他的统治,从中国历史纵向看,达到了一个巅峰。

但从世界历史的横向看,却落后于时代。

乾隆深喑帝王之术,极其精明。

一方面,他兢兢业业,非常勤政,执政几十年来,他十分关心百姓疾苦。

大幅减免民间赋税、在关注民生、赈灾救荒等方面不余其力,在一些民生工程上更是亲力亲为,确实也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

似乎是一代圣君、仁君。

另一方面,他又专制集权、固步自封、好大喜功、奢靡浪费。

在他任期内大兴文字狱,冤杀了不少无辜。

他的许多利民措施也没有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随着他统治时间日久,进入晚年后,官场上腐败盛行,行政效率日益低下。

又像是一个昏君、暴君。

嘉庆25年清朝疆域图本文拟从上述两个方面,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圣躬勤政”,是夸大还是事实?“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赵翼,在其《檐曝杂记》卷一,有“圣躬勤政”一篇,记载了乾隆每天卯时起床,冬天天不亮就开始办公。

并举了许多他勤政的事例:上每晨起必以卯刻,长夏时天已向明,至冬月才五更尽也。

这个描述是不是准确呢?我们综合各方面的史料,这个描述并不夸大。

乾隆相当于那种出生好、高智商、高情商的学霸型人物,这种人本来可以吃吃老本,偏偏他还比所有人都勤奋。

乾隆七十多岁时,曾这样评价自己:“朕临御五十余年,无日不以勤政为念。

今虽年近八旬,而惟日孜孜,罔或稍懈”。

像他这种人,你让别人跟他怎么比?那么他这种勤政,是做做样子,还是真正干实事呢?应当说,实事确实干了不少,并非面子工程。

浅谈清朝第一反贪大案

浅谈清朝第一反贪大案

浅谈清朝第一反贪大案作者:管芳笛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9年第07期摘要:贪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型的话题,一个王朝的兴盛衰败,多少都与贪污有关系。

贪污为祸因,必结恶果,翻看历朝覆亡之故,皆有它的身影。

古往今来,贪污事例诸多。

以史为鉴,可明是非,可知利害,可修措施,可得教会。

关键字:贪污;反贪;影响;制度一、引言乾隆中期是清朝最为鼎盛的时期,然而盛世之下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政治的腐败带来的社会阶级矛盾愈演愈烈,乾隆后期各种民变相继爆发,清朝第一反贪大案的揭露,更是给这步入衰败的王朝一棒不小的重击。

二、案由在清朝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省撒拉族和回族联合反清起义(史称苏四十三事件),叛乱一路蔓延威胁到兰州,乾隆派爱将首席军机大臣阿桂和宠臣和珅率军前去镇压叛乱,然而局势对峙数月,未有结果。

忽逢暴雨,阿桂以此为由,上书甘肃连逢大雨,影响延误军机,乾隆闻后连连起疑。

因为清朝规章制度制定各省督抚要向皇帝定期上报雨水粮价等情况,此前甘肃方面上报的情况却是连年大旱。

然而和珅的奏报同样如此,乾隆因此认定甘肃地方官员谎报旱情,贪污朝廷下发的赈灾粮款。

敕令和珅、阿桂严肃查办此案。

清朝第一反贪大案由一场意外的大雨从此展开。

三、过程时任陕甘总督(地方内最高军政长官)勒尔谨,前任甘肃布政使(主管地方民政、财政)王亶望,时任甘肃省布政使王廷赞等一干大员被分别逮捕押送到京师刑部大堂,接受审讯对质稽查。

他们起先拒不认罪,但在证据面前终于还是承认他们集体贪污冒赈灾款的事实。

七年前,勒尔谨因甘肃民困地瘠的原因,曾向乾隆提出并获得批准在全省实行“捐纳监生”的政策来筹集赈灾,即公开用粮食去买国子监监生的名额。

原来国家规定只准捐赠谷物类每40石可换取一个监生名额,但勒尔谨与王亶望串通一气,擅自改变政策章程,规定用白银55两就可换取一个监生名额。

王亶望与兰州知府蒋全迪勾串一起为各县谎报灾情,并规定出收捐的数额,再由布政司(官府部门,全名承宣布政使司也称潘司)来预定赈灾份额发单给各县开赈。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

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多人,其中56名被砍掉了脑袋。

这就是轰动朝野的甘肃全省官员谎报灾赈、贪污捐监粮的大案。

这场特大贪污案件的首犯,就是乾隆皇帝曾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王亶望。

王亶望,山西临汾人,自举人捐纳知县,累任知县、知府,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调任甘肃布政使,受命专门办理收捐监粮。

甘肃地瘠民贫,是全国最穷的省份,每年户部都要调拨巨额款项购买粮食,以抚恤灾民,供应当地满汉驻军以及救济新疆之需。

为节省国库开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特准甘肃及外省商民纳粮捐纳监生,就地解决缺粮之急。

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甘肃省内外商民赴甘买来监生头衔后,并不要求千里迢迢进京入国子监读书肆业,但他们已享有与秀才同等的权利,可直接参加乡试进入官场,也可以监生资格加捐职官。

因此,捐监一途是当时富裕商民子弟入仕的捷径。

加之甘肃开捐定价较低,每名只需麦豆四五十石,外省商民趋之若鹜。

不料,行之数年,诸弊丛生。

大抵是经手的地方官借机贪污,挪用捐监粮,甚至干脆折收银两,以便于中饱囊。

清政府只好下令中止甘肃收捐。

停捐之后,户部仍旧每年拨银百多万两解往甘肃采买粮食,而甘肃大小官员仍为缺粮叫苦不迭,所以当乾隆三十九年陕甘总督勒尔锦奏请恢复捐监旧例时,经户部遵旨会议以为可行,乾隆皇帝也就很快允准了。

鉴于以往积弊多端,乾隆皇帝特选调精明能干、善于理财的王亶望为新任甘肃布政使,专责办理该省收捐监粮事宜。

王亶望上任伊始,便向乾隆皇帝保证,“随时随处,实心实力,务期颗粒均归实在”。

而暗地里,王亶望却和总督勒尔锦狼狈为奸,下令全省收捐各州县捐监无须交纳粮食,一律折成银两收捐,全部上缴到他和兰州知府蒋全迪那里。

这样一来,白银滚滚而来,捐监粮却颗粒不见。

仓储空空如也,又将如何交待?王亶望自有妙计,他和蒋全迪二人每年夏、秋都在省府兰州秘密合计,无灾报有灾,小灾报大灾,下令各州县按照他俩虚拟的数目,开销掉子虚乌有的“捐监粮”。

“甘肃冒赈案”:清代第一大贪污案

“甘肃冒赈案”:清代第一大贪污案

“甘肃冒赈案”:清代第一大贪污案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在甘肃发生过一起地方官员以赈灾之名,共谋作弊、肆意侵贪的大案,牵涉总督、布政使及以下道、州、府、县官员113人,追缴赃银281余万两,波及直隶、盛京、江苏、浙江、云南等几个省,震动全国,时称“甘肃冒赈案”。

起义引出大案这桩贪污案早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就开始了,隐匿事实真相达7年之久,是循化厅撒拉族人苏四十三反清起义引发了这桩大案的彻底败露。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属甘肃河州管辖的循化厅(今青海循化县)撒拉族人苏四十三,因不满清朝政府的民族歧视和压迫,率撒拉人、回民起事反清进逼兰州。

乾隆皇帝唯恐兰州不保,急调连城、凉州、陕西等地援军进剿。

数万官军会聚省城,军费兵饷成了大问题。

由于官军不能速胜,乾隆震怒,撤了陕甘总督勒尔谨的职,一时甘肃地方官员惶惶不可终日。

时任甘肃布政使王廷赞,为了摆脱困境,主动向乾隆帝上奏。

奏折说:“臣甘愿将历年积存廉俸银四万两,缴贮甘肃藩库,以资兵饷。

”王廷赞万万没想到,他的一道奏折,被精明的乾隆皇帝看出了破绽。

乾隆责问:“王延赞仅任甘肃藩司(即布政使),何以家计充裕?”当即传谕已经在甘肃的大学士阿桂和署理陕甘总督李侍尧,严密访查王延赞因何家道充裕,是否与甘肃捐监一事有染指情弊。

谷粮变银子清代一省的布政使(藩司、主管财政、人事、刑名)是总督、巡抚的辅助官员。

甘肃地瘠民贫、官场清苦,王廷赞作为一省之布政使无论如何也捐不出四万两私银。

此时,已远调浙江升任巡抚的前甘肃布政使王亶望,曾借四十五年乾隆南巡之机贪污情形败露。

事情如此巧合,为什么甘肃两任布政使均拥有如此巨资,是否在甘肃捐监事情中谋取私利?于是,乾隆一面集重兵于兰州,镇压起义,一面又在甘肃拉开了追查地方官员冒赈侵贪的内幕。

甘肃地处西北,灾情经常发生。

清初,曾经实行过凡愿意取得国子监监生资格的读书人,须按规定数目向当地官仓捐交豆麦谷粮,取得资格的可以应试入官,时称“捐监”。

乾隆修改法律保贪官 杀光甘肃全省官员无人用

乾隆修改法律保贪官 杀光甘肃全省官员无人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乾隆修改法律保贪官杀光甘肃全省官员无人用导语: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的甘肃冒赈案堪称乾隆朝的第一大腐败窝案。

因为依法判案将致甘肃官场无人,乾隆最后只能大事化小。

这桩贪污案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的甘肃冒赈案堪称乾隆朝的第一大腐败窝案。

因为依法判案将致甘肃官场无人,乾隆最后只能大事化小。

这桩贪污案在乾隆三十九年就已开始。

以甘肃布政使(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和民政厅长)王亶(音“胆”)望为首的一干官员,通过“捐监冒赈”互相串通,大肆贪污。

所谓“捐监”,就是让有一定资格的学生交钱交粮购买进入国子监(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的资格。

而“冒赈”,则是以赈灾的名义私吞赈灾款。

王亶望等人正是将捐监的收入以赈灾之名中饱私囊,合伙分赃。

7年里,王亶望还因捐监有功升任浙江巡抚(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级别),而宁夏来的清官王廷赞无奈只能同流合污。

这桩大案直到乾隆四十六年才彻底败露。

这年3月,甘肃爆发撒拉族人叛乱,甘肃巡抚勒尔谨由于平叛不力被免。

朝廷派重兵围剿叛军,急需大笔军饷。

此时的王廷赞认为,如果自己用“议罪银”充抵军饷,可能是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于是向朝廷捐银4万两。

此事引起乾隆高度怀疑:王廷赞作为官员,哪来如此多的金钱?不凑巧的是,王亶望因为修建海塘豆腐渣工程,也交出“议罪银”高达50万两。

乾隆深感问题重大,责令彻查。

一个隐匿7年的窝案就这样彻底被揭露出来。

甘肃整个官场全部塌陷,牵涉总督、布政使及以下道、州、府、县官员无数,追缴赃银281万两。

甘肃的“塌方式腐败”震动全国。

然而,对于如何处理这些“老虎”“苍蝇”,乾隆很为难。

按当时法律,“数在1000两以上者拟斩监候”,那甘生活常识分享。

清朝历史故事

清朝历史故事

清朝历史故事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那你知道清朝历史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清朝历史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清朝历史故事:清朝最倒霉的官二代清代乾隆朝出过不少贪官。

除了我们熟知的古今第一贪官和砷,在乾隆四十六年时,还出过一位很厉害的贪官,名叫王亶望。

如果不是和坤后来天天向上,穷追。

猛赶,估计他就要成为清朝最大贪官了,比较好玩的是,负责查抄王亶望的闽浙总督陈辉祖比王宜望还贪,伺机占有了前者的绝大部分家产,后来却主动撞到了乾隆的枪口上,堪称清朝历史上最倒霉、最弱智的贪官,陈辉祖和王亶望一样。

都是官二代,而且是大清官的官二代。

不过他的父亲更牛一些,是宰相陈大受。

陈大受同志历任吏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

六部的部长做过三个,而且是最肥的三个。

在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的时候,升任协办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军机大臣(相当于宰相),地位显赫一时。

本着老子英雄儿好汉的惯性思维,陈辉祖一出道,就被乾隆招聘进了财政部;;户部,官居户部员外郎,以后历任陈州知府、安徽布政使、广西巡抚、河东河道总督、两江总督等职。

按说做到这么大的官了,也该享享清福,稳稳定定干两年,以求光荣退休了。

不成想世道变了,乾隆朝后期不产清官,专产贪官。

陈辉祖这位仁兄也随波逐流,干起了搜刮民脂民膏的勾当。

在乾隆四十六年的时候,同为官二代的王宜望东窗事发。

这位主儿,事情败露也是自找的。

当时甘肃的一件案子牵扯到了他。

他本来死撑下也是可以糊弄过去的。

谁知到他欣闻乾隆南巡,路过他任职的杭州,有意巴结一番,主动提出捐赠50万两白银,以帮助政府共渡难关,修缮海塘。

这么大的派头一下子就把乾隆震了。

乾隆怀着吃大户的心情住到了他们家,这边看看,那边瞧瞧,哪一样都是真金白银。

好小于,比我还有钱,查!结果一查,王宜望同志在甘肃和浙江的腐败事迹全部暴露,受贿总额超300万两白银。

对付贪官,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抄家。

抄王宜望家的光荣工作就交给陈辉祖同志来办了。

清朝第一大贪污案 一案杀掉56名官员

清朝第一大贪污案 一案杀掉56名官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朝第一大贪污案一案杀掉56名官员导语:乾隆时期时政松弛,基本上无官不贪。

乾隆四十六年,甘肃冒赈案案发,这件案件从乾隆三十九年开始到乾隆四十六年结束,前前后后总共经历了6乾隆时期时政松弛,基本上无官不贪。

乾隆四十六年,甘肃冒赈案案发,这件案件从乾隆三十九年开始到乾隆四十六年结束,前前后后总共经历了6年多,甘肃省上下官员无不染指,是清朝史上闻所未闻的第一贪案。

此案的关键人物叫王亶望。

王亶望是山西人,早年中了举,后来捐官当了个知县。

后来又慢慢爬到了知府的位置,乾隆三十九年王亶望出任甘肃布政使,专门负责收捐监粮事宜。

捐监是当时甘肃的一项特殊政策。

由于甘肃是个穷地方,朝廷每年都要拨巨款给当地政府买粮食,以满足各方面需求。

为了节省国库开支,当时清政府特准许甘肃当地和外省的人通过纳粮来获得监生的身份,直接参加乡试做官。

甘肃开捐的定价也比较低,只要四五十石的粮食就可以捐来一个监生,很多有钱人对此趋之若鹜。

王亶望到任后,和总督勒尔锦沆瀣一气,勾结在一起。

下令把捐粮折算成银两捐上,并且所捐银两全部流入他和兰州知府蒋全迪手中。

这样虽然可以贪到银两,可若无捐粮也不好交差。

于是王亶望和甘肃大小官员通气,让他们每年按他给出的虚拟数目和“无灾报有灾,小灾报大灾”的原则向朝廷报灾。

通过巧立名目”开销“掉这笔根本就不存在的捐粮。

乾隆四十二年,王亶望还因收捐监粮有功,被调任浙江巡抚。

甘肃这块肥肉就落入了继任者王廷赞嘴里。

没想到王廷赞变本加厉,向每名监生又多收了六两。

于是,甘肃在王亶望和王廷赞前后六年的治理之下,监生以每年4万的数目增长,捐纳生活常识分享。

清朝反腐大案

清朝反腐大案

最大贪官也反贪且看和珅怎么玩说起历史上著名的贪官,乾隆朝的和珅首屈一指,“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也侧面印证了他的资产之极端丰厚。

就是这个和珅,竟然是靠反贪起家!曾经清廉,何以得权后沦为巨贪?书名:《清朝反贪大案》作者:焦利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根据CCTV-12《法律讲堂》文史版“反贪往事”专题的主讲内容改写,主要讲述了“和珅反贪”、“清朝集体贪腐第一大案”、“铁面御史斗巡抚”、“卖官弹劾案”等清代历史上的一些惊动朝野的监察(反贪)大案,书中选取的都是受众耳熟能详的人物、喜闻乐见的题材。

作者焦利在讲述历史分析案件的同时还提出了很多引人深思的评论,本书是对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廉政文化很好的传承。

作者简介:焦利,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副主任,编审,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长期从事中国法律文化史和监察法制史的研究,曾参与国家重点文化工程《清史》纂修之《法律志》部分“典志组”的工作,作为资料组组长,参与古籍整理,组织完成《清代法律史料长编》 100万字和《监察法》部分的起草;参与世界银行第四期技术援助项目(省部级)《监督制度创新》的研究和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古代监察法史》的研究;主持国家行政学院2004年院级课题(省部级)《反腐败的国内立法与国际合作问题研究》。

和珅反贪这个对手不一般乾隆皇帝在南巡途中,意外得知了自己一向器重的云贵总督李侍尧居然涉嫌贪腐!左右权衡之下,乾隆皇帝决定派出和珅作为钦差大臣,远赴云贵调查。

一个是皇帝的新宠,一个是朝中的重臣,和珅和李侍尧之间,一场微妙的角力即将展开……乾隆四十五年(1780)正月,七十岁的乾隆皇帝,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开始了他第五次下江南的行程。

刚刚三十岁的和珅,近年来因为得到乾隆的宠幸,所以这次也陪同乾隆皇帝南巡。

和珅是鞍前马后忙得不亦乐乎,把老皇帝伺候得舒舒服服、十分满意,乾隆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一刻也离不了和珅这个聪明伶俐的小伙子了。

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南巡的队伍走到山东的时候,和珅忽然离开了乾隆,带着一队人马急匆匆地直奔云南、贵州方向而去,怎么回事?他要去哪儿?为什么不陪着皇帝南巡了?原来,南巡路上发生了一件让乾隆皇帝十分恼火的事情,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乾隆四十五年正月,有一个曾任云南粮储道和贵州按察使的官员叫做海宁,这个海宁新近解除旧任,被任命为沈阳奉天府尹了。

2甘肃腐败案(清朝

2甘肃腐败案(清朝

盛世之下往往潜藏着真正的危机,因为此时更容易麻痹大意。

乾隆统治后期,志骄意满,好大喜功,所谓的盛世大清只是一件华丽的皮袍,皮袍里边虱子丛生,大清的肌体逐渐开始腐败溃烂。

著名“大老虎”和珅先生也只是乾隆朝腐败的一个代表,腐败金字塔的下面则是整体的腐败窝案,是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各种“老虎苍蝇”层出不穷。

这其中又以甘肃冒赈案为显著代表,此案隐藏长达七年,涉及甘肃全省大大小小官员多达113人。

就连乾隆都不得不发出感叹:“各省督抚中廉洁自爱者,不过十之二三。

”老年的乾隆彻底成为“老糊涂”,根本无力扭转整体腐败的局面,只能眼看着大清帝国滑下深渊。

甘肃冒赈案堪称乾隆朝的第一大腐败窝案,是最大的塌方式腐败。

以甘肃布政使王亶望为首的一干官员,通过“捐监冒赈”的方式互相串通一气,大肆贪污,私吞公款长达七年。

七年里,甘肃官场上下沆瀣一气,黑白不分。

然而,大贪官王亶望又高调升职,而宁夏来的清官王廷赞又深陷其中,无奈只能同流合污。

深居京城的乾隆一直被甘肃的繁荣假象所蒙蔽,当整个甘肃官场全部塌方时,乾隆才发现,自己不是皇帝,只是个猴,因为被耍了七年。

所谓“捐监冒赈”,捐监,就是清政府为了解决税收问题,让有一定资格的学生交钱或交粮购买进入国子监的资格。

说白了,就是花钱买文凭。

而冒赈,则是以赈灾的名义,私吞赈灾款。

王亶望等人正是将捐监的财政收入以假赈灾的名义中饱私囊,合伙分赃。

捐监这事,康熙时就搞过,但无奈腐败丛生,被乾隆叫停了。

后来财政捉襟见肘,乾隆不得已又拿出了捐监这招。

但乾隆明确规定,只能收粮食,禁止收钱。

但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新任甘肃布政使王亶望为了自己发财,也为了贿赂上级,擅自将此政策改为收钱不收粮。

这样一来就省事多了。

王亶望从浙江调来亲信蒋全迪任兰州知府,二人上下其手联合导演这出好戏。

按规定,每名监生需捐粮43石(约2.7吨),但改收钱后,将粮食折合成47两银子,同时外加办公银、杂费银8两,总计55两。

粮食变银子,王亶望也是醉了。

关于清中期的吏治腐败问题

关于清中期的吏治腐败问题
一、吏治腐败的两大特点
吏治腐败特别是贪污问题,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固有现象,甚至有时还特别严重,如《梁书·贺琛传》就记载各级官吏“皆尚贪残,罕有廉白”。但可以认为,历史上的腐败问题主要表现为贪污问题[1]。而且问题往往出现在王朝的末期。而清代的贪污问题是长期的,甚至在其最鼎盛的乾隆中期即已相当严重,及至乾嘉之际,随着王朝的盛极而衰,吏治腐败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
(二)整个封建官僚阶层对国家政务活动的冷漠和麻木
吏治腐败的第二个表现,也是最危险最有害的表现是,整个封建官僚阶层对国家政务活动的冷漠和麻木,一味追求安逸的生活,从而导致封建政治的极端废弛,也就是所谓的因循疲玩。
当时的官僚队伍,除了极力搜刮钱财外,就是极力追求物质享受,而对行政工作乃至国家政事漠不关心,苟且塞责。如福康安进剿苗民起义,“悉以剿事委公(花连布),大营日宴会,或杂以歌舞。”[20]河工之役更是百弊丛生,每次大工“每于工次搭盖馆舍,并开廛列肆,玉器钟表绸缎皮衣无物不备,市侩人等趋之若鹜,且有娼妓优伶争投觅利,其所取给者,悉皆工员挥霍之赀,而工员财贿,无非由侵渔帑项而得。”堵塞衡口工程时,“工次奢侈挥霍,开廛列肆,玩好生色,无所不有。”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当时官僚阶层的消费状况。
(一) 贪污问题的普遍化、规模化、集团化
清中期吏治腐败问题的严重化,大致是从乾隆四十年前后开始的。以布衣言事的章学诚就曾指责说:“自乾隆四十五年以来,迄于嘉庆三年而往,和珅用事几三十年,上下相蒙,惟事婪赃渎货,始如蚕食,渐至鲸吞,……贪墨大吏,胸臆习为宽侈,视万金呈纳不过同于壶箪馈问,属吏迎合非倍往日之搜罗剔括不能博其一欢,官场如此,日甚一日。”[2]如果说布衣章学诚所说不具有代表性,那么,曾在乾隆五十五年因弹劾督抚而遭勒令回家的尹壮图,于嘉庆四年四月被嘉庆帝召回京师时也说,乾隆三十年以前“州县俱有为官之乐,闾阎咸享乐利之福,”而“近年以来,风气日趋浮华,人心习为狡诈。……科敛竟溢陋规之外。”[3]

清代巨贪甘肃纳捐案

清代巨贪甘肃纳捐案

清代巨贪甘肃纳捐案乾隆三十九年(1714年),陕甘总督勒尔谨。

向皇上启奏,请求准许在甘肃办理捐纳(有钱人用钱或粮买官),用捐纳的钱粮以备荒年赈灾。

乾隆对这封奏折很感兴趣,甘肃历来贫脊,荒年频仍,朝庭为此很伤脑筋,若能在本地解决,何乐不为,皇上当然照准。

鉴于搞捐纳常有官员乘机敛财,为此,乾隆特派浙江布政司王禀望到甘肃督办。

王禀望的父亲王师是个清官,朝野上下,声誉极佳。

有其父必有其子,乾隆觉得有此人去督办万无一失。

为了保险,乾隆还特别规定,只能捐粮,不能拿银子代替。

果然,王禀望到甘肃不到半年,便传来喜讯,已有19000多人参加了捐纳,共得各色米粮达82.7万石。

皇帝得报后自然高兴。

不过偶而也有一些疑惑:甘肃历来闹粮荒,何以仅半年就有这么多余粮捐纳。

似乎是为了消除皇上的疑虑。

王禀望的奏折上详细地说明了捐纳取得成绩的原因:虽然肃川历来贫瘠,但贫富悬殊极大,穷人家常无半年粮,富户却仓粮压塌楼板,富家子弟皆纨绔,为贪虚名,捐纳求官趋之若鹜。

这种解释虽然也合情合理,但乾隆还是派人查看过甘肃的仓粮,得到的报告是情况属实,乾隆才不再有疑。

甘肃经三年的捐纳共得各色米粮600万石。

也正是在这三年中,甘肃各地奏报的旱灾不断,请求以捐纳之粮赈灾。

捐纳之粮既是为荒年而备,皇上自然照准。

于是,三年之内赈灾用去700万石粮,除去那600万石外,还用去库存100万石。

王禀望等人还连连发出谢恩奏折,说开仓之日,灾民们喜极而泣,感谢皇恩浩荡,向东跪拜,遥祝吾皇万岁万万岁!乾隆皇帝听得心花怒放,对于会办事的王禀望、勒尔谨等人都予以提拔重用,王禀望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被提拔为浙江巡抚。

然而,事情并非就这么过去了。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河川回民暴动,乾隆皇帝派大学士阿桂为钦差大臣到甘肃督办剿回事宜。

阿桂率军剿回。

当时,大雨如注,旬月不停,使清军剿回一时难以进行。

乾隆得到阿桂的奏报,联想到,前几年陕甘总督勒尔谨一直说甘肃连年大旱,赤地千里,因而皇上准予开仓赈灾,耗去库粮达几百万石,今年何以大雨倾盆,月余不断。

李侍尧因贪污两次被判死刑,为什么两次被乾隆放过

李侍尧因贪污两次被判死刑,为什么两次被乾隆放过

李侍尧因贪污两次被判死刑,为什么两次被乾隆放过本文导读:1780年正月,春节刚过,30岁的户部侍郎和珅,与刑部侍郎喀宁阿等人远赴云南,办理一件官员贪污案。

涉嫌贪污的官员叫李侍尧,时任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兼云贵总督。

和珅等人办案的过程就不啰嗦了,总之,最终查明李侍尧贪污受贿属实,涉案金额还很巨大。

计有各类金器5400余两、珍珠2000余颗、宝石140余块、玉器1000余件,以及各类名人手卷、画轴、墨迹等共200余件,总价值折合成银子约35000余两。

那段时间,乾隆皇帝正在大力澄清吏治,掀起反腐风暴,没想到就有人撞到枪口上来,自然很是生气。

他当即传谕怒斥李侍尧:“侍尧身为大学士,历任总督,负恩婪索,朕梦想所不到!”此前,和珅拟定的初步处理意见是“斩监侯”。

不过,如何处理李侍尧这样的高官,要经过大学士、九卿商议。

大学士、九卿商议的结果是“斩立决”。

眼看李侍尧项上人头不保。

这时候,乾隆皇帝却有意放他一马,下旨让各省总督、巡抚们议定。

江苏巡抚闵鹗元深知乾隆皇帝的心思,上奏称:“侍尧历任封疆,干力有为。

请用议勤议能之例,宽其一线。

”乾隆皇帝一看:正合我意。

于是,顺水推舟地下旨,将“斩立决”改为“斩监侯”。

死刑立即执行变成了死缓,李侍尧躲过一劫。

二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只要项上人头还在,何愁没有翻身的机会呢?一年不到,李侍尧就东山再起,“我李侍尧又回来了!”1781年,甘肃发生叛乱。

乾隆皇帝派大学士阿桂前去视察,同时,趁此机会让李侍尧复出。

一年前,李侍尧已经被革除了所有职务和爵位。

乾隆皇帝便特别下旨,让李侍尧以三品顶戴、孔雀翎的身份前去甘肃管理军事。

别说,这李侍尧运气还真好。

他刚刚抵达甘肃,甘肃就发生了一场官场地震:号称“清朝第一大贪污案”的“甘肃冒赈案”爆发。

该案中,一批官员以赈灾济民的名义集体私分巨额公款,达281万两银子之多,让乾隆皇帝气得发抖,直呼“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官官相护之风,至于举朝皆然!”陕甘总督勒尔谨被赐自尽,计有布政使及以下道、州、府、县官员113人杀头的杀头、下狱的下狱、降职的降职。

清朝头号贪污案官场的利益共同体[精品资料]

清朝头号贪污案官场的利益共同体[精品资料]

清朝头号贪污案官场的利益共同体-精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起清朝建国以来的头号贪污大案:甘肃贪污案。

此案涉案人员之广、官员级别差距之大都创造了一项新的纪录。

在这场肃贪风暴中,从封疆大吏到州县官员,贪污白银2万两以上的案犯斩首56人,免死发遣46人,革职、杖流、病故、畏罪自杀者数十人。

一场肃贪之风横扫过后,甘肃官场为之一空。

有人总结甘肃贪污案的特点:无官不贪,而且是有组织、成系统、走程序地贪腐;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贪腐生态系统。

整个甘肃官场,当时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谁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作为其中的一分子,谁都别想洁身自好。

你不和大家一起玩,怎么能放心你啊?你不和我们一起干,就是不上道、不识时务,升迁、提拔的时候只有靠边站。

要黑大家一起黑,在那样的酱缸环境里,谁都别指望做一只独善其身的“白乌鸦”。

现代社会民谣“四大铁”里的后两条说的就是此类现象,“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

讲得就是凡事“一起”,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相同的利害关系让彼此结成了命运的共同体。

在长达七年时间里,连续向朝廷谎报全省连年大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为,如果不是全体官员集体配合,玩了一出“齐黑”效应,一般情况下是很容易被揭穿的。

要做到“齐黑”,那就必须要将这条权力链上的每一个官员都拖下水变成共犯,很多时候,还要把好人硬生生地逼成坏人。

这场特大贪污案件的首犯,不是别人,正是乾隆皇帝曾经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王亶望。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他从京官调任甘肃布政使,相当于甘肃省省长,受命专门办理收捐监粮。

在当时,甘肃可以算得上是全国最穷的省份之一。

每年户部都要调拨巨额款项用于该地购买粮食,以抚恤当地的灾民,供应当地满汉驻军以及救济新疆之需。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政府规定:各州县存储米谷,大州县存1万石,中州县储8千石,小州县存6千石,全国统一标准。

清廷如何处理赈灾贪污?清仁宗嘉庆朝的一起贪污赈灾救济款物大案

清廷如何处理赈灾贪污?清仁宗嘉庆朝的一起贪污赈灾救济款物大案

清廷如何处理赈灾贪污?清仁宗嘉庆朝的一起贪污赈灾救济款物大案史遇春之尘境心影录一个乡下读书人,恋乡土,爱读书……01-18 10:58作者:史遇春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淮、扬遭遇大水。

淮、扬,对淮安、扬州二府的合称,属江苏省,所辖淮阴、淮安、泗阳、涟水、阜宁、盐城、江都、仪征、东台、兴化、泰县、高邮、宝应等县;辖区约当今江苏省泗阳、洪泽、金湖、高邮、仪征等市县以东,淮安、涟水、滨海等市县以南,扬州、江都、泰州、姜堰、海安等市县以北地区。

嘉庆皇帝为显示仁爱之心,从国库拿出数十万两银子,赈济遭遇灾害的民众。

当时的山阳县知县为王伸汉。

山阳县,是江苏淮安县的旧称;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在民国以前称山阳县。

山阳县也在受灾赈济范围。

朝廷赈济下发之后,山阳知县王伸汉开列假冒受灾户的名单,然后,领走赈灾款物,放进了自家的腰包。

关于王伸汉冒赈的数目,史记清楚,可见之如下。

根据《清实录·嘉庆朝实录》(《大清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七):“(嘉庆十四年农历八月)讯据王伸汉冒赈银二万三千余两,其入己银数至一万三千余两之多。

”也就是说,知县王伸汉冒领赈灾银23000多两,并将13000多两收进了自己的口袋。

冒领赈灾银两之后,事情便开始风传。

随后,上级官署委派试用知县即墨(清初,即墨县属莱州府胶州。

今山东省青岛市辖下)李毓昌,前往清查赈济情况。

当日,李毓昌为新科进士,他刚进入官场,以清白自誓。

李毓昌接到任务后,他办事也还利索公正。

接手查赈,李毓昌便马上深入灾区,走遍了受灾赈济的各个乡村。

很快,李毓昌就查出,赈济灾户的名单中,有虚浮开列的假冒灾户若干。

王伸汉得知李毓昌掌握了自己虚报灾户的情况之后,他心中非常害怕。

然后,王伸汉就偷偷跑去找李毓昌,并承诺:如果李毓昌对于冒领赈灾款物的事情不予揭发上报,他就将冒领的赈灾款物分一部分给李毓昌。

清朝第一大案:三位总督、巡抚被杀,一省官员全部获罪

清朝第一大案:三位总督、巡抚被杀,一省官员全部获罪

清朝第一大案:三位总督、巡抚被杀,一省官员全部获罪作者:纸鹤也想飞在清朝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全国有名的大案,这个案子最终导致三名总督、巡抚被斩首,整个甘肃地区的官员都被问罪,牵连范围非常的广。

那究竟是怎样的案子,能够将一省的官员都牵扯在内呢?这件事还要从头说起。

事情起源于乾隆三十九年,当时的陕甘总督是勒尔锦,勒尔锦向皇帝汇报说:甘肃这个地区的百姓太苦了,人穷,还有天降旱灾,导致这里有些地方的人食不果腹,于是请求在这个地方开启捐监。

捐监就是指家里有钱的人可以通过捐粮食换取监生的资格,也就是这些人可以进国子监读书。

这个政策不需要国家付出什么,只要给出国子监监生的名额就行,于是经过户部的讨论之后,这一请求被同意了,当时乾隆帝指派王亶望去负责捐监这个事情。

没想到王亶望因此发现了一个赚钱的好机会,原本捐监是要捐粮食的,他要求众人直接给钱,从中谋取利益。

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他还不停地向朝廷谎报情况,称当地旱灾频发,要求朝廷赈济这个地方,于是朝廷给了甘肃这边更多的监生名额。

实际上没有什么天灾,有的只是人祸,王亶望因此积累了无数的财富。

三年之后,乾隆帝认为他捐监做得很好,给朝廷收了很多粮食,还给他升职为巡抚了。

此时接任王亶望在甘肃的职位的是王延赞,王延赞发现了这个事,但他也想要从中获利,于是他不仅没有举报王亶望,反而伙同勒尔锦一起向朝廷隐瞒这件事情,一直从中赚钱。

直到四年之后,甘肃这个地区爆发了民众反抗起义,乾隆帝派阿桂去镇压,看到阿贵递回来的折子上说那边雨水太多不利于战事,乾隆帝开始怀疑之前的旱灾有问题了,之前都是大旱,突然就雨水太多了?他让阿桂彻查,才掀开了甘肃地区持续了近七年的捐监贪污案。

这个地区的官员们上下协力,企图瞒天过海,总共贪污了将近三百万两银子。

按照当时清朝的规定,那些人全都要被斩首的。

乾隆帝想到这样杀的人太多,而且牵连也太大,于是负主要责任的官员们被斩首,一共处死了56名官员,其他人被流放。

至此这样一件全省贪污的大案才落下了帷幕,对于乾隆帝的这一行为,大家都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封建王朝与“硕鼠”的博弈

封建王朝与“硕鼠”的博弈

封建王朝与“硕鼠”的博弈│文本刊全媒体记者曾勋唐朝时,河北人张柷在《朝野佥载》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后来的《太平广记》也将此事收录。

说的是唐代的监察御史李畲的官俸禄米到了,李畲的母亲叫人用斗一量,竟多出了十五斗(约180斤),便问原因。

送粮的差使说:“按惯例给御史量米,不平掉冒尖的部分,所以就多了点。

”李畲母亲又问运费多少?差使说,给御史家运送货物从来不收钱。

老母亲一听这潜规则,火大了,要求差使将多出的米和运费带回,再把儿子叫到身边训斥了一顿。

后来,李畲将发放俸米的仓官治罪,并要求一切按规定办。

其他御史听闻此事,均感羞愧。

这本是一个严母教子的正面故事,却从侧面反映了古时粮仓管理水分很大。

“国家大本,食足为先”,这是最朴素的生存哲学,也是农耕文明的第一要义。

历代王朝都将粮仓视为稳固统治天下的物质根基。

粮仓见证了国家的兴衰更替,当然,也目睹了无数特权与腐败的故事。

以制度管住粮食的努力在中国古代,仓廒粮库可谓国之命脉。

不管是备战用兵,还是赈济灾民,囤积粮草都是历代王朝兴国的第一要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开始修建国有大型粮仓,比如栎阳仓和咸阳仓,各郡县也开始建立地方性的粮仓。

当时,粮仓的功能得到了延展,不仅有储备库,还有运转库和供应库,比如咸阳仓就是最大型的储备库和供应库,河南荥阳县的敖仓是最大的粮食中转库。

彼时中原为产粮区,一到粮食丰收的季节,该地区的漕粮集中在敖仓,一部分被运到关中、陇西地区,一部分北运到边塞关口。

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的《仓律》,是中国第一部成文的粮食管理制度。

《仓律》对粮仓的粮食出入库、验收、保管以及粟、稻的加工折算等都做出了严格规定。

《仓律》中规定,粮仓管理者必须保持仓库中的粮食“勿令败”,即要求粮食不能遭虫鼠败坏,也不能出现霉变。

如果管理者失职,轻则赔偿、罚薪,重则按律论罪。

对于粮食的出库,也管得极为严格。

地方上的粮仓如果有支出,郡县负责人要将领取粮食人的名籍和计簿一同送往上级供核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冒赈案”:清代第一大贪污案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在甘肃发生过一起地方官员以赈灾之名,共谋作弊、肆意侵贪的大案,牵涉总督、布政使及以下道、州、府、县官员113人,追缴赃银281余万两,波及直隶、盛京、江苏、浙江、云南等几个省,震动全国,时称“甘肃冒赈案”。

起义引出大案
这桩贪污案早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就开始了,隐匿事实真相达7年之久,是循化厅撒拉族人苏四十三反清起义引发了这桩大案的彻底败露。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属甘肃河州管辖的循化厅(今青海循化县)撒拉族人苏四十三,因不满清朝政府的民族歧视和压迫,率撒拉人、回民起事反清进逼兰州。

乾隆皇帝唯恐兰州不保,急调连城、凉州、陕西等地援军进剿。

数万官军会聚省城,军费兵饷成了大问题。

由于官军不能速胜,乾隆震怒,撤了陕甘总督勒尔谨的职,一时甘肃地方官员惶惶不可终日。

时任甘肃布政使王廷赞,为了摆脱困境,主动向乾隆帝上奏。

奏折说:“臣甘愿将历年积存廉俸银四万两,缴贮甘肃藩库,以资兵饷。


王廷赞万万没想到,他的一道奏折,被精明的乾隆皇帝看出了破绽。

乾隆责问:“王延赞仅任甘肃藩司(即布政使),何以家计充裕?”当即传谕已经在甘肃的大学士阿桂和署理陕甘总督李侍尧,严密访查王延赞因何家道充裕,是否与甘肃捐监一事有染指情弊。

谷粮变银子
清代一省的布政使(藩司、主管财政、人事、刑名)是总督、巡抚的辅助官员。

甘肃地瘠民贫、官场清苦,王廷赞作为一省之布政使无论如何也捐不出四万两私银。

此时,已远调浙江升任巡抚的前甘肃布政使王亶望,曾借四十五年乾隆南巡之机贪污情形败露。

事情如此巧合,为什么甘肃两任布政使均拥有如此巨资,是否在甘肃捐监事情中谋取私利?于是,乾隆一面集重兵于兰州,镇压起义,一面又在甘肃拉开了追查地方官员冒赈侵贪的内幕。

甘肃地处西北,灾情经常发生。

清初,曾经实行过凡愿意取得国子监监生资格的读书人,须按规定数目向当地官仓捐交豆麦谷粮,取得资格的可以应试入官,时称“捐监”。

遇到灾荒即用这些粮食赈济灾民。

但在实行过程中,由于弊端丛生而一度停止。

乾隆三十九年四月,王亶望任甘肃布政使后,以甘肃灾荒连年,仓储不足,可恢复旧例用捐监粮米赈灾为由,说服了陕甘总督勒尔谨。

于是,三十九年又开始在甘肃各地开捐。

其实,所谓仓储不足只是个幌子,捐监是为了取得一个假公济私的“名目”。

王亶望采取了与以往捐监不同的办法,让监生把应捐的谷粮折为银子,改变“原令只收本色粮米”为“私收折色银两”。

清廷在批准复开监捐时,规定每名监生捐粮43石,王亶望把这43石粮食改收银子47两,另外加收办公银、杂费银8两,合计每名监生共收银55两。

这样,监粮一下子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

干出这样大的出格事,得有个得力助手,王亶望调亲信蒋全迪为兰州知府,公开授意各州县收来的银子总交蒋全迪办理。

蒋全迪任职
后,将监粮折成白银,并将收取的白银借灾赈的名义任意开销,仅从乾隆三十九年四月至四十二年初,开捐不到三年,就开销监粮600余万石。

而这些销去的粮食,实际上折成了银子落到了贪官手中。

为了充分利用这次捐监获利的机会,私吞更多的银子,蒋全迪与王亶望商议,为各县预定灾情,按照各县报灾的轻重,定出收捐数额,由藩司将预定单发给各县,由各县照单开赈。

换句话说,县上想报多少,就报多少。

当时,王亶望收受银子有个规矩,就是下属送银子不能让他看见,否则他是不收的。

行贿的人就把银子放到酒坛里,放到菜筐里,或者通过看门人送交,王亶望和他的属下自然心知肚明。

为了贪赃,州府官员也在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他们有的直接参与分赃,有的接受贿赂,有的向上报假情况包庇下属。

当时,甘肃官场有这样的话流传开来:“一千两见面,两千两吃饭,三千两射箭。

”是对王亶望们贿赂情形的真实写照。

清官变贪官
王亶望调任后,王廷赞接任甘肃布政使。

王廷赞起初发现监粮折银不符合捐监的规定,也曾与总督勒尔谨商议,欲请停捐,但实在经不住利益的诱惑。

王廷赞也违规折收白银。

从乾隆四十二年六月至四十六年初,在他的任上,又办理监粮500多万石,与王亶望如出一辙,复蹈泥潭。

王廷赞任甘肃布政使之前,曾做过安定县知县,也曾廉洁奉公,也曾为安定县百姓做过不少好事,至今在定西地区还有一座残留的
“王公桥”,这是老百姓对架桥修路,造福一方的县官的赞誉。

但他在接任甘肃布政使后,利欲熏心,与勒尔谨在捐监事情上沆瀣一气。

乾隆帝派员查办甘肃案子,和珅也在其中,王廷赞与和珅私交甚好。

和珅到兰州后,王廷赞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请其出谋划策。

和珅让他交出一些银子,资兵饷,赈贫民,以掩人耳目,减轻罪责,这才有了前文王廷赞给乾隆皇帝的奏折。

王廷赞上奏后,便急与省内上下官员通风报信,藏匿金银,所以当办案官员奉旨对其家财查抄时,也就所剩无几。

早在甘肃复开捐监之日起,乾隆皇帝就始终关注监粮的办理情况。

乾隆四十二年初,乾隆帝派刑部尚书袁守侗前往甘肃开仓查粮。

甘肃各州县官员串通作弊,在粮仓的下面铺架木板,木板上面撒上谷物,给袁守侗“粮仓满囤”的假象。

袁守侗回京复命,奏称“仓粮系属实贮”,乾隆帝信以为真。

东窗事发
四十二年五月,被蒙在鼓里的乾隆帝因王亶望办理监粮“有功”,一道谕旨将其调往浙江升任巡抚。

苏四十三起事反清围困兰州,和珅、阿桂一行到达兰州后,在奏折中多次提到甘肃地方经常阴雨,往往延滞用兵,特别是官军将苏四十三义军逼到兰州城外华林山上,由于大雨不断,华林山久攻不克时,乾隆联想当年王亶望在甘肃任职期间连年奏报地方干旱,唯独今年雨多,其中必有虚报情形。

恰巧此时王廷赞、王亶望做贼心虚,自愿捐银、认罚的举动,乾隆帝这才真正引起警觉。

经查,至乾隆四十六年初,甘肃省共有274450名报捐监生,收银15094750两,合计侵贪赈银2915600两,所谓监粮有名无实。

署理陕甘总督李侍尧奉旨清查各地监粮,发现不仅没有贮存监粮,而且平时国库应存储的正项存粮也亏空。

乾隆皇帝发了话,“甘肃此案,上下勾通,侵帑剥民,盈千累万,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

案内各犯,俱属法无可贷。

”乾隆四十六年秋七月,乾隆帝降旨:总督勒尔谨赐令自尽、两任布政使王亶望和王廷赞、兰州知府蒋全迪依法正法。

八月谕令:甘肃捐监一事立即禁止。

紧接着,陆续降旨,将侵贪赈银千两以上的官员程栋、陈严祖等56名贪官正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