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断层解剖及CT、MRI
断层解剖影像学
![断层解剖影像学](https://img.taocdn.com/s3/m/37e672224b73f242336c5fa0.png)
断层解剖学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重要地位: ?
断层解剖学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发展方向
从横断断层向多维断层、从尸体向活体、从厚 片向薄层、从宏观向微观、从描述向量化、从面向 多维、从单纯形态向结合功能和代谢等方面迅速发 展。 影像断层解剖学研究。 显微断层解剖学研究。 实验断层解剖学研究。 发育年龄断层解剖学研究。
开设“人体断层解剖学”对中医院校学 生也是必须的,现代化医疗设备迅速装备 至各级各类医院,当然也包括中医院。既 然现代医学已经迈向影像医学时代,无论 是从现状还是从发展看,掌握一定的断层 解剖学知识已不只是影像学科医师的需要, 也是其它医学专业的医学生所必需的。
断层解剖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四个阶段
学图象从二维走向三维。目前CT带有越来 越多的图像后处理系统。
运用CT扫描、X光放射并结合3D模型技术,科学家们复原了一个木乃伊的脸 部,这具干尸是3000年前古埃及的一名工匠,名叫Harwa。 这具木乃伊一直被陈列在意大利托里诺的埃及博物馆,运用现代的医学 方法,这具干尸丝毫无损地通过了各种成像程序,他被放置在一个可以旋转 的扫描仪上,研究者在短短的30秒钟之内为他拍摄了355张X光照片。 这种技术叫做综合检测计算X光断层摄影术(MDCT),它可以拍摄多角度 的局部图像,每个图像只有0.6毫米厚,然后将这些信息输入电脑,就可以得 到木乃伊绷带之下人头骨和肌肉组织的立体图像。 根据这些图像,科学家们用黏土和尼龙塑出了木乃伊的头部模型,从这 一模型可以得知,Harwa死时年龄为45岁,依据电脑所得出的模型非常精确, 甚至可以看到它左边太阳穴旁的一颗痣。但是研究者不知道他的头发、胡须 和皮肤颜色的具体状况。研究人员说,如果要了解这些更具体的情况,就只 有打开绷带了,但是那样会对木乃伊造成破坏。
上肢的断层解剖-人体断层解剖学-课件-19
![上肢的断层解剖-人体断层解剖学-课件-19](https://img.taocdn.com/s3/m/6b6cc43d04a1b0717ed5dd41.png)
经右桡尺近侧关节的横断层面
经右桡尺近侧关节的横断层面
经右桡尺近侧关节的横断层面
经右前臂中份的横断层面
经右前臂中份的横断层面
经右前臂中份的横断MRI图像
(三)手关节和手的断层解剖
手 骨 的
X 照 片
手 关 节 的 冠 状 面
手 的 肌 肉、 血 管 和 神 经
手 的 肌 肉、 血 管 和 神 经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2/12/
2020 11:26:29 AM11:26:292020/12/12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2/12/
谢 谢 大 家 2020 11:26 AM12/12/2020 11:26 AM20.12.1220.12.12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11时26 分20.1 2.1211: 26Dece mber 12, 2020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12日 星期六 11时26 分29秒 11:26:2 912 December 2020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11时26 分29秒 上午11 时26分 11:26:2 920.12. 12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12-Dec-2012 December 202020.12.12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Saturday, December 12, 2020
12-Dec-2020.12.12
• 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 己眷恋了。20.12.1211:26:2912 December 202011:26
阿尔兹海默症影像学诊断:MRI与CT的比较
![阿尔兹海默症影像学诊断:MRI与CT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d964c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1.png)
阿尔兹海默症影像学诊断:MRI与CT的比较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衰退、认知功能下降以及行为和人格的改变。
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而影像学在阿尔兹海默症的诊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MRI(磁共振成像)和CT(计算机断层扫描)在阿尔兹海默症影像学诊断中的比较。
一、MRI在阿尔兹海默症诊断中的应用MRI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技术,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产生详细的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的高清影像。
在阿尔兹海默症的诊断中,MRI可以提供以下方面的信息:1. 脑结构的评估:MRI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大脑皮质、海马体和其他与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的脑区的结构变化。
通过比较患者脑结构与正常人群的相应结构,医生可以检测到可能存在的脑萎缩和颅内病变,这些都是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迹象。
2. 脑功能的评估:MRI还可以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获取脑功能图像,根据大脑各区域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活动情况,揭示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脑功能的异常变化。
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研究患者的记忆和认知功能。
3. 弥散张量成像(DTI):DTI是一种MRI技术,可以评估脑白质纤维束的微结构和连通性。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往往伴有脑白质的退化,DTI可以提供脑白质纤维束的完整性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
二、CT在阿尔兹海默症诊断中的应用CT是一种通过透视和旋转X射线图像重建来获取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与MRI相比,CT在阿尔兹海默症的诊断中的应用相对有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体积测量:CT可以通过测量颅腔和脑组织的体积来评估可能存在的脑萎缩程度。
然而,CT对于评估海马体的体积并不准确,这是阿尔兹海默症早期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 脑血流灌注:CT灌注成像(CTP)是一种评估脑部血流供应的方法。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在脑血流方面存在异常,CTP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脑血流的变化,同时识别潜在的血管性病变。
核磁共振(MRI)相较于CT有何优势
![核磁共振(MRI)相较于CT有何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cea3292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b.png)
核磁共振(MRI)相较于CT有何优势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利用核磁共振现象获取人体内部的详细结构和功能信息。
相较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MRI具有许多优势,使其成为临床应用中的重要工具。
一、影像分辨率与对比度(一)高分辨率成像磁共振成像(MRI)利用强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图像,具有卓越的分辨率。
相较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MRI能够提供更为清晰和详细的解剖图像,以及更准确的病变定位和边界信息。
这种高分辨率成像技术为医生提供了宝贵的视觉参考,有助于精确诊断和治疗决策。
(二)软组织对比度MRI在软组织对比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由于其对水分子的敏感感应,MRI可以准确地显示不同软组织的特征,例如脑组织、肌肉、脊髓等,这有助于医生进行病变诊断和评估。
通过调整MRI扫描参数和序列选择,医生可以获取高对比度的图像,使不同组织之间的区别更加清晰,从而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性质和范围。
(三)多重对比增强技术MRI可通过调整扫描参数和选择不同的成像序列来实现多种对比增强方式,例如T1加权、T2加权和增强扫描等。
这些不同的成像方式能够突出显示不同类型的病变,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有助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通过综合应用多重对比增强技术,医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疾病的特征,进一步了解其形态、组织学特点和功能异常,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二、无辐射和安全性(一)无辐射成像MRI是一种非离子辐射成像技术,相较于CT的X射线成像,不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辐射风险。
这使得MRI成为儿童、孕妇和需要长期随访的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而且,MRI不仅可以提供详细的解剖信息,还可以提供功能性和代谢性的图像,从而为医生提供全面的诊断参考。
(二)无创和非侵入性MRI不需要插入任何导管或器械,对患者身体没有侵入性,避免了手术和创伤带来的风险。
患者只需躺在扫描床上,不会感到疼痛或不适。
四肢
![四肢](https://img.taocdn.com/s3/m/d7649fa4f121dd36a32d825e.png)
•
•
小腿部肌肉分为前、后、外侧群;
股部断层中心结构为股骨、胫骨、腓骨。
20
二、四肢结构的解剖断层特点
CT断层表现:骨窗及软组织窗
① 骨骼肌:等密度; ② 脂肪组织:低密度;
③ 骨皮质:明显高密度;
④ 骨髓腔:骨髓富含脂肪,为低密度; ⑤ 骨松质:骨端及干骺端可见高密度
的骨小梁及低密度的小梁间隙;
3.髋关节后份的冠状层面
经过层面:髋关节后份的层面。 主要结构:股骨头、股骨颈、股骨大小转子、髋骨、髂骨、 坐骨;髋臼唇、转子窝、闭孔外肌。
3.髋关节后份的冠状层面
1.臀小肌 2.臀中肌 3.髋骨 4.臀大肌 5.股骨头 6.闭孔内肌 7.坐骨韧带 8.股骨颈 9.大转子 10.闭孔位外 11.小转子
经过层面:肩关节中份。 主要结构:肱骨头、关节盂、关节唇;肱骨解剖颈、肱骨
外科颈;肩胛骨;肱骨大结节、三角肌、冈上肌、肩锁关
节、肩胛下肌、背阔肌。
2.肩关节中份的冠状层面
1.肩峰 2.锁骨 3.斜方肌 4.冈上肌 5.肩胛下肌 6.关节盂 7.关节囊 8.大圆肌 9.肩胛下动脉 11.背阔肌 12.三角肌 13.肱骨头 14.肱骨大结节
16
3.踝部:
• • 上界平内外踝基底的环线; 下界平内外踝尖的连线;
踝关节:又称距小腿关节;
• • 组成:胫腓骨下端及距骨滑车构 成; 关节囊前后薄弱、内外侧有韧带 加强;
踝管:
• • • 踝关节内侧的纤维骨性隧道; 位于屈肌支持带、内踝、跟骨、
距骨、三角韧带间;
是小腿后部深肌层的肌腱、血管、 神经的通道。
5.股骨髌面的冠状层面
1.股内侧肌 2.股外侧肌 3.髌内侧支持带 4.股骨内侧髁 5.髌面 6.股骨外侧髁 7.髂胫束 8.髌下脂体 9.胫骨粗隆
MRI、CT、DR三种影像检查方法有什么差别?
![MRI、CT、DR三种影像检查方法有什么差别?](https://img.taocdn.com/s3/m/40198e3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6.png)
MRI、CT、DR三种影像检查方法有什么差别?MRI(磁共振成像)、CT(计算机断层摄影)和DR(数字化射线)是现代医学中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磁共振成像(MRI)是生物组织中的自旋原子核(氢原子)在磁场及射频场作用下,产生磁共振信号并重建为图像的成像技术。
它一种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成像的检查技术,具有软组织分辨力高、无电离辐射特点,临床上应用已相当广泛,涵盖了全身各大系统的检查和疾病诊断。
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通过X射线束对人体进行扫经过计算机处理生成横断图像。
CT图像由于成像速度快、密度分辨力高、组织结构无重叠,有利于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
可用于全身各脏器的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价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数字化射线检查(DR)是传统射线检查的数字化升级,它使用数字感应器和计算机处理技术来获取图像。
DR广泛应用于常规的X射线检查,如胸部、骨骼、腹部等。
DR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和更快的成像速度,可以更准确地诊断骨折、肺部感染、肠道梗阻等。
MRI、CT、DR三种影像检查方法在医学影像学中应用广泛,它们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能够提供详细的解剖图像,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本文将为您介绍MRI、CT和DR三种影像检查方法的差别。
MRI、CT、DR三种影像检查方法介绍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核磁共振成像)是生物组织中的自旋原子核(氢原子)在磁场及射频场作用下,产生磁共振信号并重建为图像的成像技术。
它通过对人体进行扫描,利用核磁共振现象来获得人体组织的高分辨率图像,用于诊断和监测疾病。
MRI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核磁共振现象。
当被放入磁场中的原子核(氢原子)受到磁场及射频场作用下,它们会产生特定的共振信号,这些信号经过处理和分析后可以生成图像。
MRI可以提供全身的扫描,以及针对不同部位的特定扫描。
CT和MRI有什么区别?各自适用于哪些病症?
![CT和MRI有什么区别?各自适用于哪些病症?](https://img.taocdn.com/s3/m/ce57202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7.png)
CT和MRI有什么区别?各自适用于哪些病症?CT图像是经数字转换的重建模拟图像,是由一定数目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像素按固有矩阵排列而成,用灰度来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
MRI也是数字化图像,是重建的模拟灰度图像,也具有窗技术显示和各种图像后处理的特点。
那么CT和MRI有什么区别呢,能检查哪些疾病?CT是什么?能检查哪些疾病?CT的中文全称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器,是一种利用放射线对人体某一部位进行断面扫描的检查方法,操作比较简单、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而且价格也不高,可用于全身多种脏器疾病检查,比如头部、胸部、腹部以及骨骼系统等病变检查,特别是对头部胸部和骨骼系统,有着其他检查方法无法替代的诊断价值。
但是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它的缺点,CT的缺点是因为它利用放射线,所以对人体有一定辐射,所以在检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护,特别是对儿童患者。
CT又称计算机断层扫描,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人体某一部位的断层扫描图像进行重建,获得二维或三维断层图像的扫描技术,是一种无创检查,由于扫描时间短、图像清晰等特点,容易被大多数患者接受,其基本原理是X线从不同方向,沿着身体某一个选定的断层进行照射,测定透过的X光量,数字化以后经过计算,得出该层面各个组织容积的吸收系数,然后重建图像,从而获得可视化信息。
由于CT是全角度的对人体各个层面进行扫描,所收集的信息比X光线扫描要全面得多,其密度分辨率明显优于X线图像,所以可以更好地显示软组织的结构。
有些器官,比如脑、脊髓、纵隔、肺、肝、胆、胰以及盆部的脏器,都可以用X线进行断层扫描,头部创伤、癌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经常用到CT,如今,CT已经成为人体重要的诊断手段。
一般CT对所有的器质性疾病都可以进行检查,尤其是对密度差异大的器质性、占位性病变可做出定性诊断,如脑部的疾病,其中对肿瘤、出血、梗死等病变检查效果好。
胸部的疾病由于肺内含气,不管是炎症还是肿瘤,和含气的肺组织的对比特别明显,检查效果好,也可对纵隔疾病,周围大血管、脂肪以外的病变诊断;对于腹部实质脏器,比如肝、胆、胰、脾、肾的肿瘤、结石,都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MRI_和CT_检查有何区别
![MRI_和CT_检查有何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8cf972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b.png)
医药健闻MRI和CT检查有何区别哈婷婷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 100144)王先生最近感觉腰部疼痛加剧,医生检查后,建议MRI检查,以了解腰椎具体情况。
可做完检查找到医生复诊时,又被要求再做一个CT检查。
王先生很是纳闷:不是说做MRI最清楚吗,为什么还要做CT?其实,CT和MRI检查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各有优势,相互不能完全代替。
CT检查和MRI检查的概念CT检查是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利用X 射线从不同方向扫描人体,计算机将这些扫描数据处理为一系列图像,以显示人体内部的结构。
可用于检测许多疾病和病变,如内部损伤、肿瘤、血管问题、肺部疾病等,是一种快速、无创的检查方法,在医学诊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MRI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医学成像技术,成像原理完全不同于CT。
其通过人体各部位的原子核对磁场发射的电磁波的不同反应而得到详细的人体内部结构图像。
该检查能够呈现出人体腹部脏器、软组织及肌肉、头颅等部位的内部结构及病变的影像,被广泛用于诊断各种疾病和损伤,如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疾病、肿瘤等。
该技术依赖于大型的磁共振设备和计算机系统生成高质量图像,没有放射性危害。
CT检查、MRI检查分别有什么优势CT检查的优势(1)速度快:对比MRI检查,CT检查时间更短,一般在数分钟内,在急诊或紧急状况下最快捷有效的检查方法。
(2)成像准确度高:CT技术能提供类似“切片”图像,更准确地检测和定位病变部位。
同时,CT检查针对硬组织检查有着清晰度高的优势,如对于骨质等硬组织的呈现较MRI更加清晰。
(3)适用性广:CT检查可以用于头颅、骨骼和胸腹腔内部器官等各种身体部位的检查,对多种病变都有相对准确的诊断。
但有一些特殊的限制,对某些部位成像并不理想。
(4)对金属假体不敏感:人体内的金属假体完全不会影响CT检查;而MRI检查对此有相对的禁忌。
MRI检查的优势(1)更好的软组织成像:MRI检查可以更好地显示软组织成像,更准确地诊断病变部位。
CT与MRI有什么区别
![CT与MRI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bdf80811c281e53a5802ffb3.png)
CT与MRI有什么区别?CT与MRI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检查方法。
MRI是Magnetic Resnane Iamge的简称,中文为磁共振成像。
MRI是把人体放置在一个强大的磁场中,通过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质子,发生核磁共振,然后接受质子发出的核磁共振信号,经过梯度场三个方向的定位,再经过计算机的运算,构成各方位的图像。
CT由于X线球管和探测器是环绕人体某一部位旋转,所以只能做人体横断面的扫描成像,而MRI可做横断、矢状、冠状和任意切面的成像。
MRI由不同的扫描序列可形成各种图像,如T1加权像、T2加权像、质子密度像等,还有水成像、水抑制成像、脂肪抑制、弥散成像、波谱成像、功能成像等,CT只能辨别有密度差的组织,对软组织分辨力不高而MRI对软组织有较好的分辨力,如肌肉、脂肪、软骨、筋膜等信号不同。
所以CT与MRI是截然不同的检查方法。
患者在医院就诊,常需要做影像学方面的辅助检查,如X线片、CT、磁共振等,CT和磁共振检查费用比较贵,尤其是磁共振检查费;有些患者做了CT,还要做磁共振检查;那么CT和磁共振各有什么诊断优势,如何进行选择的呢?1. CT是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的英文缩写,它的基本原理是X线;核磁共振(MRI)用的是强力外加磁场引起人体中的氢原子产生共振,共振后氢原子产生的磁场经过扫描分析后成像的。
所以CT分析的对象主要是组织密度不同产生的图像。
例如骨头和软组织、空气等等。
由于不同的软组织具备相似的密度,所以在CT扫描下很多器官组织的区别不是太显著。
磁共振产生图像是根据氢原子在人体的不同存在状态决定的,对人体多数器官组织的分辨率很高,在图像上呈现不同的亮度,所以很容易将病灶组织和正常组织区分开,比CT有相对多的优势。
磁共振仍在快速发展,从形态学诊断诊断模式转向病理生理、生化代谢、功能性改变模式诊断。
2. 对于肺部疾病,由于肺部为含气体的器官,CT有着良好的、更优越的分辨效果。
而在磁共振上气体组织缺少对比,所以胸部检查一般不做磁共振。
CT与MRI断层解剖学袖珍图谱第一卷头颈部2介绍
![CT与MRI断层解剖学袖珍图谱第一卷头颈部2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7bc38581711cc7931b716ce.png)
背侧
小脑上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 边缘区 小脑后下动脉
- 83 1
额叶 顶叶 枕叶 小脑 中脑 桥脑 延髓
1. 额上回 2. 顶骨与冠状缝 3. 额骨 4. 上矢状窦
- 84 -
5. 扣带回、沟 6. 中央前回 7. 胼胝体干 8. 大脑镰 9. 胼周动脉 10. 枕骨、人字缝 11. 透明隔 12. 楔叶 13. 第三脑室 14. 顶枕沟 15. 额极 16. 丘脑间粘合 17. 直回 18. 松果体 19. 额窦
神经
12. 颞肌
13. 颞顶肌 14. 眶窝脂肪 15. 颈内动脉 16. 蝶骨 17. 海绵窦 18. 眼动脉 19. 鞍背 20. 颞下回 21. 岩后韧带 22. 垂体 23. 基底动脉 24. 岩前韧带 25. 大脑后动脉 26. 桥前池
27. 颞骨岩部 28. 桥脑 29. 乙状窦 30. 三叉神经 31. 第四脑室 32. 小脑中脚 33. 人字缝 34. 小脑前叶 35. 小脑蚓部 36. 小脑后叶 37. 横窦 38. 枕窦 39. 枕骨
- 59 -
额叶 颞叶 枕叶 小脑 中脑
- 60 -
1. 额骨 2. 额上回 3. 扣带回 4. 大脑镰 5. 大脑前动脉 6. 额中回 7. 额下回 8. 尾状核头 9. 外侧裂 10. 内囊前肢 11. 岛叶 12. 壳核 13. 颞上回
14. 外囊 15. 岛动脉 16. 屏状核 17. 苍白球 18. 穹窿 19. 最外囊 20. 前连合 21. 内囊后肢 22. 丘脑间粘
合
23. 丘脑 24. 第三脑室 25. 后连合
26. 内外膝状 体
27. 颞中回 28. 海马 29. 环池 30. 侧脑室下
角
断层影像解剖学
![断层影像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eaea0ff3453610661fd9f4a3.png)
断层影像解剖学断层影像解剖学(human sectional anatomy)是用断层方法研究和表达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学。
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相比,断层影像解剖学有以下特点:①能在保持机体结构于原位的状态下,准确地显示其断面形态变化及位置关系;②可通过追踪连续断层或借助计算机进行结构的三维重建和定量分析;③密切结合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是断层影像技术对疾病作出诊断并进行介入性治疗的形态学基础。
发展历史断层解剖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早在16世纪初就被用于人体解剖的研究。
当时,意大利画家Leonardo da Vinci(达·芬奇)绘制了男、女躯干部的正中矢状断面图;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Vesalé研究了脑的横断层解剖。
17世纪,一些学者分别展示了脑、眼和生殖器等的断面。
18世纪,Haller、S.Soemmering和Vicq d’Azgr绘制了脑的各种断面图;Camper镌印了盆部的纵断面图;Scarpa则用盆部的断面来表达取石手术途径。
16~18世纪,阻碍断层解剖发展的重要原因是缺乏使尸体变硬以维持结构于原位的方法。
从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是人体断层解剖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是完善了断层解剖方法,再一个是出版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人体断层解剖学图谱。
实用文档荷兰解剖学家Riemer(1818)率先使用冰冻法制备断层标本并出版了图谱。
Gerota(1895)将5%的福尔马林溶液灌注尸体再冰冻切片,从而完善了冰冻切片法。
目前,仍沿用这个原则制备人体断层标本。
Huschke(1844)利用18个月的女孩尸体发表了10幅颈、胸、腹、盆的横断面图,这些精美而有用的断面令他兴奋不已。
伟大的俄国解剖学家和外科医生Pirogoff于1852年至1859年间以天然冰冻法制备断层标本,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断层解剖学著作。
这部巨著包括五卷:一卷八开本的描述资料共796页和四卷包括213幅断面图的特大对折本,其断面含有头部横断面、胸部横、矢状断面、男女腹部的横、矢、冠状断面和四肢的横断面。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96a95afd0a79563d1e7233.png)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29
断层解剖学应需要而生,在应用 中发展。必须适应现代医学的客观要 求,引进各种高新技术,植根于基础, 服务于临床。不断从疾病诊治中寻找 课题,又反过来促进临床诊治水平的 提高。只要我们善于把握现代医学的 发展轨迹,将解剖学、影像学、信息 科学及材料科学等结合起来,开展多 学科联合攻关,断层解剖学就一定会 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21
发展方向
• 影像断层解剖学研究
A断层标本 B 同一个体的相应层面MRI图像
脑冠状断面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22
发展方向
• 显微断层解剖学研究
蝶鞍区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23
发展方向
• 实验断层解剖学研究
脑功能断层:听觉的fMRI研究(上图)针刺断丘层影墟像穴解剖的进展fM课件RI研究 (右)
从而消除CT图像解读时的猜测。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18
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 断层影像技术:fMRI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19
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 断层影像技术:PET
PET/CT图像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20
断层影像解剖学的发展前景
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不断更新 换代及其在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 断层影像解剖学正从横断层向多维 断层、从描述向量化、从尸体向活 体、从厚片向薄层、从宏观向微观、 从断面向三维和四维、从单纯形态 相结合功能和代谢等方向迅速发展。
断层影像解剖进展课件
30
CT和MRI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区别
![CT和MRI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29faf0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0.png)
CT和MRI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区别日常生活中,在患病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时,通常需要进行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MRI),CT检查与MRI检查属于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甲状腺、肝胆、颅脑、前列腺等部位病症具有不错的诊断性能。
那对于这两种不同的检查方式,又存在什么样的区别呢?到底什么时候需要做CT检查?什么时候要进行MRI检查呢?针对CT检查来讲,多数人并不感觉到陌生,利用这种方法检查时,它主要是依靠电子计算机的断层扫描,通过超声波、X线束、Y射线等行使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操作过程中通常会配合灵敏度较高的探测机器,扫描期间提前确定机体对应的患病部位,随后进行有效检查。
针对MRI检查来讲,主要借助自旋磁共振进行检查,按照磁共振包含的种类,通常涉及到核磁共振、电子顺磁共振、电子自旋共振等方式。
生活中经常所说的磁共振泛指磁共振成像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医学检查过程中。
CT和MRI检查都属于临床影像学常用的检查方式,在采用不同检查技术时,它们的优缺点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CT检查通常属于借助X线管和专用探测设备对机体部位实施环绕旋转,并最终生成的断面成像。
而在使用MRI检查过程中,类似于将待检人员放置到特定的磁场中,通过使用磁场类散发出来的射频脉冲来有效激发机体内含有的氢质子,并以此产生核磁共振效应,通过观察质子呈现出的核磁共振信号,并结合梯度场的不同方向、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对数据的分析,最终经过处理后获得清晰完整的立体图像。
磁共振成像能够对各个部位的任意切面进行展现,使用过程中,针对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均可以制作成相关图像;磁共振成像还可以采用不同的序列进行成像,例如,T1加权像、T2加权像、弥散成像、脂肪抑制、水成像以及功能成像等方式。
而在利用CT检查技术期间,只能以患者的身体视作长轴,呈现出横断面图像信息,对于其它截面则无法获取,有时候难以满足医师实现多方面诊断分析的需求。
另外,这两种检查方式的适应症存在差别,CT检查更适合用于头部胸部、骨骼系统的检查,而核磁共振适合于头部、腹部以及其他部位软组织的检查。
人体断层解剖学
![人体断层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afb64e6676eeaeaad0f33005.png)
眦耳线(canthomeatal line CML) 眶耳线(orbitomeatal line OML) 为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脑 颅断层扫描多以次线为基线。
经半卵圆中心的 横断层解剖及CT、MRI
此断面经胼胝体上方,可见大脑半球的髓质形 成半卵圆中心,此处大脑半球的髓质成自三种纤维: 1、投射纤维 连接大脑皮质和皮质下诸结构,呈扇
22、大脑镰 23、横窦 24、舌回 25、小脑镰 26、小脑蚓 27、四叠体池 28、上丘 29、颞中回 30、第三脑室 31、颞上回 32、颞横回 33、穹隆 34、大脑外侧窝池 35、前连合 36、壳 37、内囊前肢 38、额下回 39、尾状核 40、额中回 41、额上回 42、额窦
经鞍上池的横断层 解剖及CT、MRI
第三脑室居两侧背侧丘脑之间,其后方为 缰三角、缰连合、松果体和大脑大静脉池。 脑叶、脑沟和脑回大致同上一层面,在颞 叶,可见皱折的海马皮质被海马旁回所掩 盖。
1、大脑前动脉 2、额中回 3、胼胝体膝 4、侧脑室前角 5、尾状核头 6、中央后回 7、苍白球 8、缘上回 9、背侧丘脑 10、尾状核尾
形放射,称辐射冠; 2、联络纤维 连接本侧半球各皮质,人脑的联络纤
维极为发达,与投射纤维和联合纤维相比,其数 量最大; 3、联合纤维 联合左、右大脑皮质的相应皮质区。 包括胼胝体、前联合和穹隆联合。
半卵圆中心的纤维主要为有髓 纤维,故在MRI T1加权像上呈高 信号,在CT图像上为低密度。脑 内的脱髓鞘病变如多发性硬化、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以及脑结 节硬化症等,常于该区出现单发 或多发病灶。
1、额骨 2、直回 3、大脑前动脉 4、大脑纵裂池 5、额骨眶板 6、眶回 7、蝶骨大翼 8、大脑外侧窝池 9、视交叉 10、颈内动脉 11、颞叶 12、漏斗 13、后交通动脉 14、桥池 15、侧副沟和内
(三)断层解剖学大纲
![(三)断层解剖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4acbb6e852458fb770b569d.png)
人体断层解剖学教学大纲(供影像专业)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修订绪论1.掌握人体断层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2.熟悉人体断层解剖学的研究范围及其任务3.了解人体断层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及学习方法与目的。
第一章头部1.掌握大脑半球在三维断面上的表现,基底核、内囊及外囊的组成、形态、位置及其在三维断面上的表现,海绵窦的位置、穿行结构及最佳显示断面掌握颅后窝的主要结构及小脑和小脑幕的断面形态掌握侧脑室,第三脑室的位置、形态、分部及其断面表现掌握桥池、脚间池、交叉池、四叠体池、环池、小脑延髓池、鞍上池的位置和断面表现,颈内动脉颅内段的分段,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位置和最佳显示断面,及其在横断面和冠状断面上的表现,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脑室、脑池、蝶鞍区)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脑室、脑池、蝶鞍区)的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及其MRI图像2.熟悉断层解剖学的基线的概念,脑表面主要沟回和脑内部基底核区、连合纤维、脑室、脑池的位置及形态;脑血供特点及脑血管的来源、分支、行径和分布,鞍区的三维端面表现,垂体的位置、形态、毗邻。
3.了解头部的境界与分区、体表标志,脑的位置、形态及分部,鞍区的组成及鞍底的形态了解颅后窝的组成及枕骨大孔的位置,第五、六脑室的位置及临床意义,颈内动脉、椎动脉的行经及分布概况了解大脑前、中、后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在横断面上的形态和位置,大脑前、中、后动脉供血范围的断面表现,硬膜窦的断面表现,眶与视器与鼻旁窦的构成及毗邻,面部筋膜间隙的名称、位置、交通及其临床意义。
第二章颈部 1.掌握颈部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2.熟悉颈部连续矢、冠状断层解剖及其MRI 图像,喉的连续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3.了解颈部器官的配布规律;咽和喉的位置、构造及腔内结构。
第三章胸部 1.掌握掌握肺门、肺根和肺段在横断面上表现,纵隔的脏器和重要血管神经在断面的形态、位置、毗邻,心及相连大血管在断面上的表现。
03 四肢(第2版)
![03 四肢(第2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dd82024a7302768e99393c.png)
后交叉韧带部分撕裂
后交叉韧带撕裂
髌韧带与髌韧带断裂
• (2)半月板:内侧半月板 和外侧半月板
内侧半月 板呈“C” 形,矢状位 可见后角高 于前角1/3。
半月板分级与撕裂
一 级 ( 退 变 )
半月板分级与撕裂
二级信号(退变)
半月板分级与撕裂
三级信号(撕裂)
假性撕裂
伪影
半月板囊肿
• (四)膝关节断层及影像的显示特点
膝关节的横断层可依 次显示股骨下端、交叉 韧带、半月板和胫骨上 端,连续性好,但显示 关节整体构造的效果差。
矢、冠状断层可同时显示股骨、胫骨、 交叉韧带和(或)半月板,显示关节整体 构造的效果好。
• 三、下肢的断层解剖 • (一)髋部的横断层解剖 • 1.经股骨头上份的横断层面
第三节 下肢
• 一、下肢重要结构的 应用解剖 (一)髋部 • 1.髋关节
• 2.坐骨大孔及穿行结构 • (1)梨状肌上孔 • (2)梨状肌下孔
3. 股骨头的血管 ①股骨头韧带内 的闭孔动脉髋臼支 ②股骨干的滋养 动脉升支 ③旋股内、外侧 动脉的分支
(二)膝部 • 1.膝关节
关节软骨的结构
四
肢
付升旗 教授 新乡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015. 3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及分区 二、标志性结构 三、四肢结构的配布特点
第二节 上肢
• 一、上肢重要结构的应用解剖 • (一)肩部 • 1.肩关节
• 肩关节周围的滑 膜囊较多,几乎 所有止于肩关节 周围的肌腱均可 见到滑膜囊 。
• 2.肩周围肌
• 表层:为一坚实的胶原纤维。 • 中层:为含有蛋白糖原的波状 胶原纤维网架,并含有大量的 限制水。
• 深层:为钙化的胶原纤维,与 骨皮面紧密粘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