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五十年
基于专业导向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专业导向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高等数学作为大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学习中的一大难点。
尤其是对于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高等数学课程更是一座高山,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
如何进行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成为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和学者们思考的问题。
针对当前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进行基于专业导向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这种改革不仅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更加注重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数学知识传授,让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使数学不再成为学生们的绊脚石,而成为他们进一步深造的助力。
一、课程设置的改革在基于专业导向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课程设置的改革是首当其冲的一个环节。
传统的高等数学课程通常是泛泛而谈,内容较为笼统,很难与不同专业的知识相结合,导致许多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改革的第一步就是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相应的数学课程,以满足其专业需求。
在课程设置上,教育机构需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并据此设计相应的数学课程。
对于工科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学习与工程设计、实践应用相关的数学知识,而对于金融、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则更需要学习与统计分析、风险评估相关的数学知识。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数学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教材选择的改革教材作为高等数学教学的重要载体,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基于专业导向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教材选择的改革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统的高等数学教材通常比较集中在数学理论和计算方法上,对于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导致学生们往往觉得数学学习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脱节。
基于专业导向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对教材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院校关于工科类的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探究
高职院校关于工科类的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探究工科类院校的高等数学课开设的内容较多,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学好和掌握系统知识,为专业课和日后工作所用,不仅需要教师转变传统观念,而且要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深化改革等问题。
标签:高职工科高等数学改革探究近几年高职教育的发展很快,承担着培养和输送高级蓝领人才的重任。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学改革至关重要,而高等数学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肩负着为学生提供学习后继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方法的重任,不容忽视。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实施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能力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意义重大。
一、高等数学课的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高专院校将三年制的学制改为“2+1”模式,因此在总学时数上都要精简,从而涉及到高等数学的基础课时也随之减少;另外近几年招生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导致学生的文化程度逐年降低,因此在学习高等数学课程时面临着教师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费劲的状况;而且多数的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只讲公共类的课程,与各专业之间的联系性较少,加上学生认知高等数学与日后的工作没有什么联系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高等数学课面临的处境比较艰难。
其实高等数学教育的实质上是一种素质和能力教育,数学不仅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和武器,更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模式。
学习数学不仅要学到许多数学概念、方法和结论,重要的是学会用数学的观点和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因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惟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维以及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会随时随地发挥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
高等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的发现过程有助于加强数学各分支间的融合及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抽象性抓住事物的本质,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角度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方法改造世界。
这是数学人肩负的重要使命。
二、课程改革的着眼点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为了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我们需要制定出严谨的教学计划,如达到的培养目标、课程开设的时间、具体开设的学时及课程的教学大纲等。
工科类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以什么 样 的方式 和 途 径获 得 这 些 知识 的 , 即他 们
的化学 教学认 知 是怎样 建构 的 。
[] S uma .Th s o u drtn :Kn w eg 3 hl n L S oewh n esa d ol e d go hi tahn [] d ct n l eerh r 18 , rwt c igJ .E uai a R sace , 9 6 ne o
化 学 知 识 , 为 重 要 的 是 它 指 明 了 化 学 师 范 生 是 更
[ ]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务 院 : 国家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1 《
展 规 划 纲 要 ( 00 2 2 ) ] 中 国 教 育报 ,0 01. 2 1 - 0 0 Kc . 2 1—0
w :一 I p V 一一 外(,一 V1; = 外d : 、2 )
J 1
( )在 整 个 膨 胀 过 程 中 , 终 保 持 外 压 比 圆 3 始
筒 内的气 体 的压 力 P只差无 限小 的数 值 , 即连 续
变 化 , 时系统 所做 之功 为 此
学方 案 、 教学 内容 和教学 实例 , 提前 让学生 了解 到
参 考 文 献
行 沟通 和 交流 。 实际上 , 一些 西方 国家 的高 等数 学
教学 , 如美 国北 卡农 科 州 立 大 学等 高 校 已经 实 现 了不 同 院系拥有 自己 的专 职 高 等数 学 教 师 , 这些 数 学教 师 在熟练 掌 握数 学 知 识 的 同 时 , 学 习 了 还 对 应 院系 的一些 专 业知 识 , 教学 中具 有 一 定 的 在 针 对性 。 种做 法 同 时也 促 进 了数 学 在 其 它 领域 这 中 的应 用 , 加强 了 数学 学 科 与其 它 领 域 专 家 的科 研 合作 。 由于 目前 国 内高校 的实 际情 况 , 数 学 教 师 将 分 散 到其 它 院系 中也不 太 现 实 , 以与 相 关 院 系 所
关于工科高等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考
1 工 科 高 等 数 学 教 育 改 革 的 原 因
1 . 1 工科 高等数 学教 育 的现 状
在 目前 的工科 高 等数 学教育 中 , 特别 是在 教学 内容方 面 没有 多 大 创新 . 况且 由于不 断 扩 招 , 相 当一
部分 学 生基础 较差 , 学 习热 情不 高. 认 为学 习数学枯 燥 无 味 , 部 分 学 生存 在 着 一种 学 了也没 用 的 错误 想 法, 同时, 数学 迅猛 发展 , 需 教给 学生 的东 西越 来越 多.可 是 , 不 少工 科 院校在 教学 计划 中也将 其 教 学 时
[ 收 稿 日期 ] 2 O l 1 — 1 2 一 O 6
5 4
大 学 数 学
第 3 O卷
2 重 新 明确 高等 数 学教 学 目标 的 定 位
高 等教 育 的任务是 培养 具有 创新 精神 和实 践能 力 的人 才 , 工科 教育 的根本 任务 是培 养适应 生 产 、 建 设、作 为工科 一 门重要 的公共 基础 课 , 它 的 目的不 是 培养 “ 数学 家 ” , 而是 让学 生具 备一 定 的数学 素质 , 以便 更好 地解决 实 际 问题 , 提 高创新 意识 和能 力. 换 句 话说 , 它应 当是通才 教育 . 因此 , 在课 程 设置 上应 以“ 必须 和 够用 ” 为度 , 适 当减 少 枯 燥 的理 论 推 导 , 注 意介 绍数学 概念 的形 成背 景 , 根 据学 生 的专业 特点 体现 数学 知识 的科学 性 和应用 性 , 重 点提 高学 生 的理 性思维, 促 进学 生 的实际应 用 能力.
理 论课 程提 出 的要 求 是“ 必须” 和“ 够用 为度 ” , 这 是一 个很 模糊 的概 念 , 在实 际 中很 难操 作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数学能力培养的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数学能力培养的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发布时间:2022-04-24T01:22:46.147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期作者:李晓1 高冉1 陈浩然2[导读] 本文在新工科的背景下基于高等数学课程提出了能力目标要求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实现面向应用、重视基础和强化实践的新工科人才。
李晓1 高冉1 陈浩然2中原工学院理学院1;郑州轻工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2 河南郑州 450001摘要:本文在新工科的背景下基于高等数学课程提出了能力目标要求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实现面向应用、重视基础和强化实践的新工科人才。
关键词:新工科;高等数学;数学能力;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一引言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高校对新时期工程人才培养进行了热烈讨论,共同探讨了新工科的内涵特征、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相继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很多高校相继开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专业。
开展新工科研究和实践,一步步将建设工程教育强国的蓝图变成现实,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作为工科的大一新生,该如何培养和具备这些能力才能适应于社会的改革潮流和发展规划呢?以大一基础课《高等数学》为例,需要培养新形势下工科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而衍生出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服务能力。
教师就需要对课程做出相应的变革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以《高等数学》为例寻求新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实现面向应用、注重交叉、强化实践的新工科人才培养。
二新工科背景下学生能力目标1、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可以这样理解,否定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
工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师 基 本 素 质 的形 成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一
、
优 化 教 学 内 容 ,培 养 学 生的 学 习能 力 和 工 程 素质
结 合 起 来 ,把 有 关 工 程 思 维 能 力 培 养 的 任 务 分 解 到 数 学 教
学 和实 践 的各 个 环 节 ,对 学 生 后 续 课 程 的 学 习 及 未 来 工 程
在 不 改 变 高 等 数 学 学 科 系 统 性 的 基 础 上 ,要 优 化 教 学 内容 和 教 学 方 式 , ] 程 思 维 教 育 渗 透 到 高 等 数 学 教 学 内 将 -
法 ,洞察 学 生 的内心 ,等一 等 ,教师也 许会 等 出学
生 不 同 寻 常 的 理 解 。第 三 ,用 心 倾 听 需 要 教 师 理 解 每 个 学 生 都 是 独 特 的 个 体 ,都 有 其 独 特 的 思 维 ,其
着 重从 优 化 教 学 内容 、 改进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多点 渗 透 等 三 个 方 面 进 行 了深 入 探 讨 , 以期 对 工 科 院 校 高等 数
学教 学改 革 提 供 参 考 。
[ 键 词 ] 工 科 院 校 高等 数 学 教 学 改 革 工 程 思 维 关
[ 图 分 类 号 ]G6 2 0 [ 中 4. 文献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 ] 1 0- 5 4 2 1 )0 —0 7 —0 文 0 5 8 3( 0 1 2 12 2 [ 者 简 介 ] 于 澜 ,张 森 , 长 春 工 程 学 院 理 学 院 ; 关 立 军 , 长 春 工 程 学 院 软 件 学 院 ( 林 长 春 作 吉
2 4。 ( . 00 3)
⑥ 张 楚 廷 . 大 学 里 ,什 么 是 一 堂 好 课 [] 高 等 教 育 J.
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71教育智库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聂东明(安徽新华学院通识教育部 安徽合肥 230088)摘 要:大学数学课程的改革一直是高等学校公共课程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该文主要是根据现在学院的现状和实际需要,针对学生对大学数学学习的过渡期与适应性、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相融合以及考核的方法方式提出一些建议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数学; 工程教育; 教学改革;专业融合基金项目: 安徽省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9zr005)安徽新华学院教研项目(2019jy013)。
作者简介:聂东明(1981-)女,河南南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数学研究。
大学数学目前的现状和改革必要性1989年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6个国家的民间工业团体共同发动与签署了《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 Accord)[1],也就是本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议。
2013年我国加入了《华盛顿协议》成为预备成员,2016年6月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
截至2017年底,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和中国的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共同认证了198所高校的846个工科专业,计划2020年实现所有专业大类的覆盖。
安徽新华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一直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坚持“需求导向、产教融合、错位争先、特色发展”的办学道路;并且赴其他院校学习先进经验,争取培养出的学生达到工程认证标准。
在理工科高等教育中,大学数学的教学毫无疑问是其他各门学科教育的基石,它具有学时多、覆盖面宽、影响面广的特点,其地位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数学不只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一种数学素质。
因此,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数学的训练,数学知识的拥有,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数学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近年来,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在全国很多院校都在开展,也有很多教师对工科类的高等数学的教学进行各种尝试。
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五十年
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五十年我于1954年在位于上海的交通大学数学教研室任助教,1956年随校迁至西安,一直在西安交通大学工作,1959年任基础部教学秘书并作为教研室核心组成员,跟随老教师们参与工科数学教学改革工作。
1962年任高等数学课程教材编审委员会秘书,后任工科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两届主任,亲身经历了我国各个时期工科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以下所述,主要依据不同时期的教学大纲和有关典型教材以及本人的感受和认识,难免片面甚至有不妥之处仅供参考。
虽然有关材料仅来自工科高等数学课程,但其发展变化趋势,对于其他非数学类的高等数学课程而言也许有相同之处。
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到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艰辛的发展和改革历程,它的起伏发展不仅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而且和不同时期的政治形势紧密相关。
回顾工科“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2—1958)解放初期,历尽沧桑的中国百废待兴,为了有效地培养适应新中国建设需要的人才,1952年开始全面学习苏联。
教育由解放前的“欧美模式”转向“全盘苏化”,按照苏联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制定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翻译了一大批苏联教材;采用了苏联的一套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
现在看来,除理工分家的院系调整值得商榷外,其他许多做法在当时都是十分必要的,使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很短时期的过渡就基本适应了当时计划经济的需要,走向了正规化。
建国后第一批教学大纲是在原高教部的领导下于1954年在大连制定的,我校朱公谨教授受高教部的委托,负责主持了工科本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
朱先生是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归国的,是柯朗的学生。
主张保持教学应有的严密性和揭示科学的思想性,不赞成《三氏微积分》对极限的讲法。
据说他在赴大连开会之前是有种种疑虑的。
但当他看到当时作为主要参考的苏联工科数学教学大纲和有关教材时,思想一拍即合,顺利地完成任务,并自告奋勇地编写了《高等数学》教材。
工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设 了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课 程以开展数学的实践性教学 。 但
同时也 应看到 , 高等数学课程 的教学仍 然存 在一些问题 。大 部分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的学时不足 . 由此导致很多概念和
限代准确 ” 的辩证 思考方法, 近似 向精确转化 。在教学过 促使
程 中。 教师可 以向学生介绍一 些微积分 的发展历史 . 以及 牛 顿和莱布尼兹等科学巨匠创立微积分 的历史 。同时 , 尤其要 强调微积分在各个不同领域 中的具体应用 。比如 , 经济学家 利用微积分预测全球经济发展趋势 ; 气象学 家利 用微积分描
一
,
促进学 生的全 面发展 , 提高高等数学 的教学质量 , 各个领域 发 追 了解
挥 的重要 作用 , 体会到数学 中人文主义精 神 , 让学生充分 感
受到数学生动 、 实用 . 以帮组 学生明确学习 目的 , 端正学习动
每一位从事 高等数学教学的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
应用等不足之处 。高等数学因为 自身 的抽象性 , 在学生 的学
习过程中存在着畏难情绪。当今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 的素质和
能力提 出了很高 的要求 , 中获取 知识的能力 以及利用知识 其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 高等数学 的教学必须适应这一发展
依赖性越来越强的今天 , 应该使高等数学教学 与实践 密切结
S in e & tc n l g iw ce c e h oo y ve
高校科技
科 技 视 界
21年9 01 月第2 期 6
工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倪 晋 波 高
娟
f 安徽 理工大 学理 学院 安徽
【 摘
淮南 2 2 0 ) 3 0 1
要】 高等数学是工科数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对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基于建构主义的工科类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题 。提 倡在 工科 类 高等数 学课 程教 学 中应 大力推进 建构 主 义教 学观 ,以提 高教 学质 量。 关键词 :建构 主 义 ;高等数 学 ;教 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 6 2 G 4. 0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6 3 9 3 (0 00 -0 80 17 — 8 32 1)20 5 - 3
的反应 ,但这 种反应 不 同于动物 的本能反 应 ,而是受 认 知结构 支 配的智 慧活动 】 来维 果斯基 在说 明教 。后
学 与发展 的关 系时 ,提 出了 “ 最近发 展 区”这一重 要
本文结 合建构 主义 教学 的理 论基 础 ,就长期 的教
收稿 日期 :2 0 - 9 1 090—5
刘 东南 ,黎小兰
( 湖南工业大学 理学院 ,湖南 株洲 4 2 0 1 0 8)
摘
要 :提 出了基 于建构主 义的工科 类 高等数 学课程 教 学改革 的观 点 ,分析 了高等数 学课 程基 于建构 主义
教 学改革 的必要性及 实施 建构 主义教 学的要 点 ,指 出 了工科 类 高等 数 学课 程基 于建构主 义教 学改革 所存在 的问
第 2期
刘东南 ,黎小兰
基 于建构主义 的工科类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 革
5 9
概念 。他认 为 教学 必须 要考 虑学 生 已达到 的水 平并 要 走在 发展 的前 面 ;学生 现在 水平 与经 过他 人 帮助可 以
Co sr ci im — s d n tu t s Ba e Te c n f r o v n e ah m ai s v a hig Re o m fAd a c dM te t c
i n ier gMaos n gnei jr E n
普通工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现状分析与思考
技 术学 院 。在这 三个层 次 中 . 第二 层次 的 院校数 量处
于 中间水平 . 但在 工程 应 用人 才培 养体 系 中却 处 于一 个 非 常重要 的位 置 。其特点 体现 在 以下 几个 方面 :
一
二、 普通 工科 院校 高等 数 学 课 程 教 改 现 状
科 院校 : 三是 以培 养工 程技术 工人 为 目标 的工程 职业
养 面 向地 方建设 或行 业生 产第 一线 . 毕业生 在现 代工 业体 系 中扮演着 生产 技术 员 的角色 . 担负着 工业 生产 过程 中的技术保 障 任务 。因此 . 普通 工科 院校所 培养 的这 些 工程 应 用 型人 才 的质 量决 定 着 我 国工 业生 产
院系 和部分 专业 性大 学 ( 师范 、 业类 院校 等 ) 的 如 农 中 工科专 业承 担 。大致 可 以分 为 三个 层次 : 是 以培养 一 工程 理 论研 究 人 员为 目标 的理 工研 究 性大 学 和综 合 性 大学 : 二是 以培 养工程 应用 型人 才为 目标 的普 通工
建设 服务
概率统计等课程的总称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工科院
校 各专业 重要 的公 共基 础课 . 是为学 习其 它基 础课 及
多数专 业课 打下数 学基 础 的必要课 程 . 它为这 些课 程 提供必 需 的数学 概念 、 理论 、 方法 和运算 技能 。 等数 高
普 通 工科 院校 高 等 数 学 教学 改 革 珊 状 析 与 思考
李春 艳
摘 要 : 析 了高 等数 学课 程 教 学 改 革 中采 用的 分 层 次教 学和 模 块 化 教 学 存在 的 问题 。 系普 通 工科 院校 的 特 点 . 出 了 分 联 提
面向新工科相关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面向新工科相关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作者:唐雷雨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第25期唐雷雨(山东科技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山东青岛 266590)【摘要】高等数学课程是理工类院校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对新工科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方面还是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培养现代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
本文探索了一种面对新工科相关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从新工科相关专业和高等数学教学现状等方面对该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新工科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5-0080-02一.新工科建设的内涵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并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我校作为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的高校,设置有多个新工科本科专业,因此,加强新工科专业的课程建设,尤其是数学基础课程的建设尤为重要。
新工科的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也就是说,新工科专业需要培养基础扎实的复合型人才。
新工科的内涵决定了新工科专业的以下特征:1.新工科各专业不仅强调问题导向,更强调战略导向。
新工科建设必须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以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加快理念转变,深化教育改革,既为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当前需要培养人才,又要为支撑新型产业培育发展等未来需求培养人才。
2.新工科建设要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从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举措等方面进行创新性变革,重塑工程教育,而不是旧范式下细枝末节的修补。
“高等数学”教学与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
㊀[收稿日期]2019G09G23;㊀[修改日期]2020G03G09㊀[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690010);陕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MO O C 中心项目(16MK 05)㊀[作者简介]褚蕾蕾(1971-),女,博士,副教授,从事数学与计算智能研究.E m a i l :c h u l l @m a i l .x jt u .e d u .c n 第36卷第4期大㊀学㊀数㊀学V o l .36,ɴ.42020年8月C O L L E G E MA T H E MA T I C S A u g.2020 高等数学 教学与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褚蕾蕾,㊀李换琴,㊀张㊀芳(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西安710049)㊀㊀[摘㊀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㊁引导者,为使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达到 工具性㊁知识性㊁科学性㊁思想性㊁素养性㊁文化性 的基本要求,详细分析高等数学教学中反例教学法的几个实例,讨论基于反思的教学方法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以及教师发展上基于反思取向的策略选择.[关键词]高等数学;工科;教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G 642.0;O 13㊀㊀[文献标识码]C ㊀㊀[文章编号]1672G1454(2020)04G0020G051㊀引㊀㊀言高等数学教学与学习旨在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与数学工具,其课程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与数学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接受数学文化与美感熏陶的一条重要途径.2004年,教育部非数学类专业数学基础课程教指委在«工科类本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 数学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思维模式;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素养;不仅是一种科学,而且是一种文化,能否运用数学观念定量思维是衡量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㊁引导者,通过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执行,通常可以保证数学课程教学达到 工具性㊁知识性㊁科学性 的基本要求,而要达到思想性㊁素养性㊁文化性 的基本要求,则有赖于教师自身的数学思想与文化素养.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经过近70年的大学数学教育实践与教学改革,工科数学教育在课程体系㊁教材教法㊁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同时,马知恩[2]在总结其发展和改革历程时也指出,在教师教学上还存在数学思想的渗透不足,传统教学理念没有根本性的转变,对学生数学文化㊁兴趣㊁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关注不够等.张永凤[3]在调查中也分析了师资条件㊁教学方法㊁学习兴趣㊁学习能力等因素对高等数学教学的影响.因此,多年来一直在进行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王家军[4]对此进行了改革实践的回顾.随后,王霞[5]提出了数学教学内容与思想方法的整合研究;杨水涛[6]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高等数学教学中师生合作的教学策略;汪泽焱[7]在教学模式的实践上进行思考;曹黎侠[8]从高等数学混合式课程生态上进行探索,等等.这些都涉及教师专业的发展.为此,李继成㊁徐宗本等[9]提出了 疑难解惑㊁ 能力提升 ㊁ 发展导向 ㊁ 个性帮扶 ㊁ 理念探讨 的大学数学课程师资培训模式.本文聚焦于数学文化的视野,通过高等数学教学中反例教学法的实例,讨论基于反思的教学方法㊁数学思想,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2㊀基于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2.1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美国学者哈格里夫斯(A n d y H a r gr e a v e s )和加拿大学者富兰(M i c h a e lG.F u l l a n )认为可从知识与技能发展㊁自我理解和生态变革等三个方面来理解.国内有学者将教其划分为理智取向㊁反思取向[10]和生态取向.所谓 理智取向 是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注重教师个体的知识积累㊁技能提升和行为改善.正如霍尹尔提出: 教师专业发展这个概念,指的是教师个体在从事教育教学这个职业的整个生命中,为了提高专业水准而不断积累知识和不断提升技能的过程 [11]. 实践反思取向 是在理智取向的基础上,同时强调教学实践.实践性知识与教学经验是一种内隐性知识,它不是通过培养㊁培训就能获得的,只能通过教师个人的实践与反思才能获得.又如格拉特霍姆认为, 教师专业发展 就是 教师个体通过积累教学经验以及持续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而实现个体的发展 [11].因此,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处于一个教学生态系统中,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㊁技术技能与教育学知识的基础上,重视个体经验,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而教学相长.这是一个批判㊁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要求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对象,进行某些元思考,即是对思考过程的思考.这里,实践反思 再实践的过程是重要的,它是专业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融合提升.其表现是,在教师的发展境界上,倡导以身载道的个人哲学;在教师与课程的关系上,主张教师即课程;在教师培养上,注重引导教师启迪自身的智慧.2.2㊀基于反思取向的教师发展策略(i )在教学中培养 反思态度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包含教学能力㊁学术能力㊁管理能力以及批判能力,由此形成教师可持续性的学习能力.应加强对反思倾向的理解和促进,强调教学中的元认知或执行过程的重要性,将新问题当作扩展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机会,增强教学敏感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自我诊断与精神追求,形成自己的个人哲学与创造性的生活方式,坚定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理念,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i i )更新教学前设,以求实㊁求真的原则进行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教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是追求预设目标的实现.更新教学前设,是改变将单纯理智训练作为目的和把理论知识灌输作为主要任务的教学方式,而将启迪智慧㊁培养能力㊁提升素质㊁完善人格作为教学的过程与任务.重视教师自身的实践性知识和教育智慧,不单是传道㊁授业,而且要解教与学之惑㊁促进教学相长.在教学行动上求实,是要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解决获得教与学㊁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感,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中强调教学交往㊁师生互动㊁相互启发㊁相互补充.在教学态度上求真,是要教师以科学研究的态度来对待教学和问题,养成自己的教学思想,转变传统的教书匠角色.(i i i )转变以教材为本的理念,积极采用有效的反思训练方法.在工科高等数学的教学实践与改革历程中,从1954年至2003年分别六次制(修)定(订)了工科本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或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987年后),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科数学课程体系和适应不同大类专业㊁不同层次及文科教学需要的高数教材体系,建立了培养数学计算能力㊁应用能力的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课程.为基于理性的教师发展㊁达到高数教学应具有 工具性㊁知识性㊁科学性 的基本要求,奠定了基础.例如,微分概念的局部线性化思想㊁定积分表达式的元素法思想,级数逼近的思想,以及数学机械化的思想等.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有的教师产生了对教材的依赖性,产生以教材为本的倾向.为了在教学中达到高数教学应具有 思想性㊁素养性㊁文化性 的基本要求,揭示数学内容本质,阐述科学思维方法,提高数学文化素养,有必要改变以教材为本的状况,着力推行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实践基于反思的教师发展和反思性教学,探索积极有效的反思训练,对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材是最基本的依据.下面主要以教材为蓝本,通过对部分教学内容与教法的反思,探索高数反思性教学的途径.3㊀高等数学课程的反思性教学3.1㊀分析学的严格化高数教材中有一定理: 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是一致连续的 .单就文本所示的 闭区间 而言,存在12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褚蕾蕾,等: 高等数学 教学与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22大㊀学㊀数㊀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6卷如下反例[12].例1㊀在有理数域的闭区间[0,2]上存在连续而不一致连续的函数f(x)=1x2-2.可以构造出很多这类例子,只要在0与2之间的无理点上使其分母为零即可.由此有如下思考.(i)高等数学是研究实数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因此其术语 闭区间 是隐含于实数域上,如果失去这一隐喻,就无形地扩大了闭区间的范围.而实数域是完备的,有理数域是不完备的.这一例中函数还是有理数域闭区间[0,2]上连续而无界的函数.初学时应注意这一点.(i i)该定理的证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维尔斯特拉斯定理,另一种是利用有限覆盖定理,后者也是实数域闭区间的紧性.因此,函数的一致连续性,实质上是底空间拓扑性质(紧性)的反映.表明函数的性质依赖于底空间的拓扑性质.这样一来,就不仅是记住一个函数的性质,而是提高了学习观点的站位.(i i i)分析学在发展历史上曾经历过一个称之为 严格化 的过程,一是εGδ语言,另一是实数理论,这奠定了数学分析的理论基础.在教学中对这二者要有足够的重视.反映在教材上,是保持教材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我国高数教材改革,最早是停用«葛斯朗三氏微积分»,而采用按照1954年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后者参考了前苏联别尔曼特的«数学解析教程»,理论上是严密而科学的.(i v)在高数的教改中,基础理论深度的处理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处理这一问题一直有所争论.因此,应该根据不同类型㊁不同层次㊁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认真考虑并吃透教材,以便深入浅出㊁因材施教.3.2㊀ 病态 函数与数学的艺术性问题㊀在高中数学中,许多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既是连续的,又是可导的.能否形成一个结论: 凡是连续函数均可导 呢?例2㊀连续函数f(x)=|x|,在x=0点处连续但不可导.对这一反例,可有如下思考.(i)这一例子说明可导是一个比连续更严格的概念,连续只是可导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反例可以帮助人们澄清认识,促进新的思考.(i i)反例的作用是对命题的否证.某个命题的反例是满足该命题的前件(条件)而不满足其后件(结论).一般而言,逻辑上的全称肯定判断与特称否定判断㊁全称否定判断与特称肯定判断就构成互为反例的对偶.例2是 连续函数均可导 的特称否定判断.(i i i)经典逻辑的演绎推理具有蕴涵的单调性.由某些现象归纳出结论,往往是一种非单调逻辑的思维方式. 连续函数可导 这个命题在经典逻辑中,要么表达为 所有连续函数均可导 ,要么表达为 除了|x|, 等,其余的连续函数都可导 ,用列举的方式来排除所有的例外,实际上难以做到.由此导致缺省逻辑的应用,即一种有缺省假定推理的非单调逻辑,它致力于这样的推理规则,而不需要明确提及所有的例外.非经典逻辑在创新性思维中起着积极的作用.(i v)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可导的,例2的不可导点是一个 尖点 ,似乎这样的 尖点 在一个函数的曲线上一般不会很多.然而,一个极端的情况是维尔斯特拉斯函数[12]:f(x)=ðɕn=0a n c o s(b nπx),其中,0<a<1,b>0是一个奇数,并且a b>(1+3π/2).这一函数的图象比较难以想象,就像波动的锯齿,而每一点的邻近又是波动的锯齿,是一个处处连续却处处不可导的 病态 函数.这一函数是1872年由德国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W e i e r s t r a s s)构造的,它在微积分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实例,说明该函数连续而不可导的点集与实数集的势是相同的.(v)高等数学尽管提供了工具的理性,但并不特别关注维尔斯特拉斯曲线这种 病态 函数.然而,维尔斯特拉斯函数㊁皮亚诺曲线㊁康托三分集这些本是为解决分析与拓扑学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反例,却成了分形几何思想的源泉,开启了一门新的数学分支.分形图形提供了数学艺术的光辉例证,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优良素材.3.3㊀通向无穷维空间的道路讨论㊀试就分部积分公式,挖掘高等数学内蕴现代分析的思想性.奇异点往往产生新问题,也可能是新思想的产生点.考察分部积分公式ʏ+ɕ-ɕu ᶄ(x )v (x )d x =u (x )v (x )+ɕ-ɕ-ʏ+ɕ-ɕu (x )v ᶄ(x )d x ,其中左端含有函数u (x )的导数,而右端并不含有该导函数,与u (x )的导数无关,降低了该函数必须可导的要求,这样一来,是否可以允许左端u (x )的导数出现某种 奇性 呢.在有的«高等数学»中给出了赫维赛德函数H (t )=1,㊀t ȡ0,0,㊀t <0 {这是一个在零点不连续的函数,且在任何一个非零点都可微,而在零点不可微,其右导数为零,左导数为无穷大.数学物理学家狄拉克把赫维赛德函数的 导函数 取名为δ函数,后人称为狄拉克函数,它在非零点处的值为0,在零点处的值为无穷大,在分部积分公式中取函数v (x )为常数1,立即可得δ函数在整个实数轴上的积分为1.当v (x )是连续函数时,由积分中值定理有ʏ+ɕ-ɕδ(x )v (x )d x =v (0).这表明δ函数是一个映射,即将连续函数v (x )映射到实数v (0),这推广了函数的概念,称之为 广义函数 .如果函数v 可以展成傅立叶级数,即以三角函数系为基底进行展开,那么函数v 可视为某个无穷维空间中的一个点.由积分可引入内积的概念,完备的内积空间叫希尔伯特空间.所以,泛函分析又称为无穷维空间上的几何学.高等数学有两条通向无穷维空间的道路,一是分部积分,一是无穷级数,这里也蕴涵了偏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有限元法和谱方法.4㊀结㊀㊀论本文在上面列举的实例中,通过反思提出问题,经过回顾㊁探讨㊁研究,达到解决问题和知识重构的目的,讨论了分析的严格化㊁创新思维,文化艺术性和科学思想性,提出了基于深度挖掘教材内涵的反思方法,运用反思性教学的一些教学策略.对反思性内容,教师可通过3分钟演讲配合教学内容,体现思想的想象力,调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反思性教学是一种问题式㊁分析式㊁建构式的教学方式,其本质就是教师主动地从学生已有数学知识进行 反思 ,产生新的数学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来建构数学新知识和新方法.同时,教学相长,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致谢㊀作者非常感谢所引文献对本文思想建构的启发以及审稿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教育部非数学类专业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工科类本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J ].大学数学,2004,20(1):1-6.[2]㊀马知恩.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五十年[J ].中国大学教学,2008(1):11-16.[3]㊀张永凤.高等数学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 ].大学数学,2009,25(5):154-159.[4]㊀王家军,徐光辉,王胜奎.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与回顾[J ].大学数学,2010,26(4):4-6.[5]㊀王霞,夏国坤.高等数学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范例教学[J ].大学数学,2013,29(6):150-152.[6]㊀杨水涛.高校高等数学教与学的博弈[J ].大学数学,2017,33(2):70-72.[7]㊀汪泽焱,姚佳.高等数学S P O C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大学数学,2017,33(1):91-95.[8]㊀曹黎侠,柴伟文,戴志敏.基于 互联网+ 的高等数学混合式课程生态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数学,2018,34(4):36-40.[9]㊀李继成,徐宗本,彭济根,马知恩,王绵森. 五模块 大学数学课程师资培训模式创新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1):67-68.[10]㊀靳玉乐,陶丽.反思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与策略[J ].教师教育学报,2015,2(1):8-14.32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褚蕾蕾,等: 高等数学 教学与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42大㊀学㊀数㊀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6卷[11]㊀黄文彬.基于数学本质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12]㊀G e l b a u mBR,O l m s t e d JM H.分析中的反例[M].高枚,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38.T e a c h e r s P r o f e s s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B a s e do nA d v a n c e dM a t h e m a t i c sT e a c h i n g a n dR e f l e c t i o nO r i e n t a t i o nC HUL e iGl e i,㊀L IH u a nGq i n,㊀Z HA N GF a n g(S c h o o l o fM a t h e m a t i c s a n dS t a t i s t i c s,X i a n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X i a n710049,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e a c h e r s a r e t h e o r g a n i z e r s a n d g u i d e s o n c l a s s e s.A d v a n c e d m a t h e m a t i c s c o u r s e r e q u i r e s t o b e i n s t r u m e n t a l,i n t e l l e c t u a l,s c i e n t i f i c,i d e o l o g i c a l,v e g e t a r i a na n dc u l t u r a l .I no r d e rt o m e e tt h e s er e q u i r e m e n t s,t h e e x a m p l e so fc o u n t e r e x a m p l et e a c h i n g m e t h o d a r ea n a l y z e di n d e t a i l.T h et e a c h i n g m e t h o d s b a s e d o n r e f l e c t i o ni s d i s c u s s e d,a sw e l l a s t h e s t r a t e g i c c h o i c e sb a s e do n r e f l e c t i v e o r i e n t a t i o n i n t e a c h e r s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K e y w o r d s:a d v a n c e dm a t h e m a t i c s;f a c u l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t e a c h i n g;t e a c h e r s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数学教育的改革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数学教育的改革随着科技和信息的高速发展,新工科建设已经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
新工科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使其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高校数学教育在新工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数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对于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至关重要。
第一,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高校数学教育应该将数学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应该讲授与工程实际紧密相关的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数学教育改革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支撑。
高校应该加大对数学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还应该鼓励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和科研项目,提高他们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能力。
完善评价体系。
高校数学教育的改革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评价体系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注重学生成绩的评价,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第四,加强与工业界的合作。
高校数学教育应该与工业界建立紧密的联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可以通过开展企业实习和实践活动、开设工业项目课程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也可以吸收企业界的专业人士参与教学,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工程案例和实践经验。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数学教育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
只有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评价体系、加强与工业界的合作等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工科建设的需要,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工科本科《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
工科本科《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
田坚
【期刊名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6(000)0S1
【摘要】工科本科《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田坚(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基
础系)1《高等数学》教材改革的紧迫性二十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学科在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中日益壮大。
现代数学不论在理论观点上还是内容、方法上都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和概括...
【总页数】3页(P94-96)
【作者】田坚
【作者单位】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基础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0
【相关文献】
1.农业院校工科类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调查分析——以东北农业大学工科类2011级部分本科生为例 [J], 刘慧;尹海东
2.新升本科院校理工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以贺州学院为例 [J], 莫庆美;吴松平
3.基于应用型本科工科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J], 徐新瑞;唐忠洁
4.新工科理念下高等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实践研究——基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 [J], 张锐;毛耀忠;谢建民
5.基于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以北方民族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为例 [J], 魏淑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高级工《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绕 专 业 特 点 和 培 养 目标 ,对 传 统 高 等 数 学 的 教 学 内容 进
《高 等 数 学 》 的 应 用 己 渗 透 到 自然 科 学 、 工 程 技 术 、 生 行 适 当 取 舍 和 重 新 整 合 , 加 强 对 学 生 应 用 数 学 矢J l识解 决
命 科 学 、 社 会 科 学 、经 济 管 理 等 众 多 领 域 , 成 为解 决 各 种 实 际 问 题 的 工 具 。但 是 高 级 工 的 培 养 教 育 属 于 职 业 技
义 和 数 学 价 值 认 识 不 足 , 认 为 数 学 是 无 用 的 。 针 对 这 样 学 生 期 末 考 试 大 面 积 “红 灯 ”和 不 及 格 率 的 逐 年 增 加 , 教 师 们 在 “学 生 一 届 不 如 一 届 ” 的 叹 息 声 中 感 到 无 可 奈 何 , 责 怪 学 生 基 础 差 , 未 考 虑 到 不 同类 型 专 业 学 生 的 自
的 状 况 , 如 果 不 进 行 高 等 数 学 教 学 改 革 , 很 难 使 学 生 学
到 本 专 业 必 备 的 高 等 数 学 知 识 , 难 以 实 现 高 级 技 工 院 校
人 才 培 养 的 目标 和 要 求 。
( 2) 学 习 习 惯 。 学 生 学 习 积 极 性 不 强 , 相 当 一 部 分 学 生 只 为 应 付 考 试 而 被 动 学 习 , 数 学 教 学 变 成 了 一 种
分 化 现 象 比 较 严 重 。 在 笔 者 所 在 学 校 , 女 生 学 习 成 绩 普 遍 较好 , 男生则 两极 分化 更 明显 。如笔 者 曾任教 的0 7级 工 业 分 析 4 和 0 级 数 控 技 术 5 的 《高 等 数 学 》 毕 业 成 班 8 班 绩 就 比 较 典 型 。 在 对 学 生 的 访 谈 中 , 我 们 发 现 , 他 们 不 喜 欢 学 数 学 往 往 从 小 学 开 始 、 在 中 学 阶 段 恶 化 、 到 职 业
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
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发布时间:2022-10-19T07:26:05.159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2期作者:张吉超[导读] 近些年,教育部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和发展,张吉超湖北工业大学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68摘要:近些年,教育部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和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工科专业。
本文以本校工业设计专业为例,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分析高等数学教学现状,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改革,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的途径。
关键词:新工科;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工业设计专业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2017年,教育部在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提出了新工科建设,自此全国理工科院校积极响应新工科建设的要求,推出一些新的工科专业,如大数据、虚拟现实和智能科学等。
作为工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之一高等数学,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新工科专业发展和建设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3]。
一、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1、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生源质量普遍下降。
另外,我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文科生,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异性很大。
2、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工业设计专业高等数学平均学时减少,而教学内容不变,造成学时少与内容多之间的矛盾,一些重要的内容没时间讲,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时间沟通交流,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此外,高等数学课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复杂的计算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对于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因缺少实用性,大部分学生认为设计专业未来用不到数学,导致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3、教学模式单一我校工业设计专业高等数学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体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特点,注重传授知识,忽略师生之间互动。
此外部分教师也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因学生基础差,教学节奏稍微过快,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
略论工科类大专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的改革
而形成数学无用的观点 。 ( 3)学 生个 体差 异 极大 ,我 省在 高等 教育 大 众化 是走 在前 列 的 。从近两年 的本 省大专生源 晴况看 ,录取分数是逐 年下降的 。反映 在学 生身上 ,就是 自主学 习能 力和 自主学 习意识 欠缺 , 自制能 力缺 乏 ,学 习动力不足 。表现在每个教学班里 ,所谓 “ 、差生”之间在 好 课程学 习的各个方 面出现 极大差异 ,对于课程的教学组 织带来了较大
1 工科 类大专 高等数 学课程设置的现状
标服 务。工科 类大专高等数学课程 设置应 当突 出数学应 用 、 现高职 体 特色 ,因为高职教育是以应用能力 为本位 的一 种教育模 式 ,在工科 类 大 专高 等数学教 学 中坚 持突 出应用 的原则 不但是 高职教育 的 目的要 求 ,也符合 数学教 学改革的发展趋 势。在改革 中既要注 重理 论的基础 性 、思 辩性 ,也要 增强理论的说服 ’ ,即要加 强数学在 实际当中的应 陛
用。
但 在实践 中我们既不能把 “ 度够 用”原 则片面理解为仅仅满足 适 专业课 学习的需要 ,人为地 削弱数 学在 高职教 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也 不能无 限夸大数学 的地位 和作用 ,悦离 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培 养 目 。 标
3 工科类大专高等数学课程设置改革设想
长期 以来 ,工科类 大专高等数学课程的设置存在 许多问题 ,主要
高 校 论 坛
南J 科 技 2 1年第9 02 期
略论 工科 类大专 高等数学 课程设 置 的改革
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论文
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论文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专业中的一门主干课程。
自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内引进苏联教育的教材体系,高等数学课程逐渐形成了现有的、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
虽然经过1958年和1978年的两次高等院校教学改革运动,高等数学课程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但课程的总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而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大学数学改革浪潮,西方发达国家,也都争先恐后地对大学数学的教育体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国家 __于1996年启动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1998年10月 __又在北京香山召集了部分大学数学教育的专家、学者,以及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举办了“数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的研讨会。
此后,大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受到各方面更加广泛的关注和重视[1,2]。
自1999年国家开始实行的高校招生扩招政策以来,全国的高等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各个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大幅增加,而教师数量并没有相应地得到同步增加,因此就造成高等院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人员的普遍短缺,数学教师尤为严重。
为了保证学生有课上、课程有人讲,像高等数学这样的专业基础课,不得不采用大班来组织课堂教学,学生人数一般都在150人左右,有时多达200人。
面对这样的困境,如何来保证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就成为一个值得高校有关各方认真考虑和研究的课题。
本文将借助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和思想,从数学的教育作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多媒体技术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几个方面,来研究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并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提出一些能有效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新建议。
数学的发展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就从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并形成了“数”和“形”的概念,但是真正产生数学理论还是从古希腊人欧几里得(Euclid,公元前300年)开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五十年我于1954年在位于上海的交通大学数学教研室任助教,1956年随校迁至西安,一直在西安交通大学工作,1959年任基础部教学秘书并作为教研室核心组成员,跟随老教师们参与工科数学教学改革工作。
1962年任高等数学课程教材编审委员会秘书,后任工科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两届主任,亲身经历了我国各个时期工科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以下所述,主要依据不同时期的教学大纲和有关典型教材以及本人的感受和认识,难免片面甚至有不妥之处仅供参考。
虽然有关材料仅来自工科高等数学课程,但其发展变化趋势,对于其他非数学类的高等数学课程而言也许有相同之处。
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到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艰辛的发展和改革历程,它的起伏发展不仅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而且和不同时期的政治形势紧密相关。
回顾工科“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2—1958)解放初期,历尽沧桑的中国百废待兴,为了有效地培养适应新中国建设需要的人才,1952年开始全面学习苏联。
教育由解放前的“欧美模式”转向“全盘苏化”,按照苏联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制定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翻译了一大批苏联教材;采用了苏联的一套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
现在看来,除理工分家的院系调整值得商榷外,其他许多做法在当时都是十分必要的,使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很短时期的过渡就基本适应了当时计划经济的需要,走向了正规化。
建国后第一批教学大纲是在原高教部的领导下于1954年在大连制定的,我校朱公谨教授受高教部的委托,负责主持了工科本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
朱先生是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归国的,是柯朗的学生。
主张保持教学应有的严密性和揭示科学的思想性,不赞成《三氏微积分》对极限的讲法。
据说他在赴大连开会之前是有种种疑虑的。
但当他看到当时作为主要参考的苏联工科数学教学大纲和有关教材时,思想一拍即合,顺利地完成任务,并自告奋勇地编写了《高等数学》教材。
这个大纲在内容和体系方面为我国工科高等数学课程几十年的教学奠定了基本的框架。
当时的教学时数为360学时,内容包括平面与空间解析几何,行列式与线性方程组,微积分与常微分方程。
一般分三学期完成。
讲课与习题课的比例为2:1-1:1。
课内外时数比为1:1.5-1:2。
教材主要采用苏联别尔曼特著,张理京翻译的《数学解析教程》(第七版)(以下简称《教程》。
这本书是按照前苏联“高等工业学校高等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
强调概念和数学理论,强调数学思想的启迪,讲解十分细致。
例如,《教程》把一致连续、一致收敛均作正文讲解,并对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分析性质与幂级数的分析运算均加以证明。
1958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同济大学樊映川等编的《高等数学讲义》(以下简称《樊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工科高等数学教材,作者以1954年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参考了别尔曼特著的《数学解析教程》,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
内容与体系总体上与《教程》差异不大,但也有不少特色。
这一时期我国编写的教材还有1956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朱公谨编写的《高等数学》和陈荩民编写的《高等数学教程》,但因要求较高或其他原因,使用面不如《樊书》广。
这一阶段,由于教学时数充足,习题课较多,课外时数有保障,教学中强调概念、理论,加之考试要求严格,考题重视概念和理论,采用口试或笔试加口试,因而学生数学基础学得相当扎实,但知识面比较狭窄,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第二阶段(1958—1962)1958年毛泽东主席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教育界开展了第一次教育革命和教学改革。
从工科数学的教学改革来看,当时主要精力集中在贯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冲破旧的课程体系,增加工程中所需要的数学内容等方面。
不少教师以《矛盾论》、《实践论》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揭示数学中主要概念的实质,在编写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新教材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改革,其中不少改革思想和经验是值得吸取的。
但是,在当时“大跃进”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对教学改革的认识过于简单化,对认识规律和教学规律注意不够,一哄而起,鱼龙混杂,有些改革的想法过于极端,许多做法和改革成果比较粗糙,事后又未能认真鉴别总结,一哄而散,致使一些正确的改革思想和幼苗在简单的否定中被淹没。
例如当时一度盛行的“单多合并”,讲微分学和积分学时,将一元与多元合并讲授,认为这样可以“多快好省”,结果由于学生难以消化巩固,很快又全盘否定。
事实上,当时将多元数量值函数的概念合并讲授的想法还是可取的。
尽管如此,这次教学改革锻炼了队伍,在不少教师的教学思想里播下了改革的火种;而且非常重要的一项改革成果是打破了多年以来工科本科只学仅包括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和微积分的“高等数学”的局面,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需要增添了“工程数学”课程。
以27所院校集体编写的《高等数学》系列教材为例,虽然由于不够成熟而未能推广使用,但他们所提出的“工程数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大都被继承下来,并于1962年正式纳入部颁教学大纲,对以后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一阶段,一些重点院校纷纷在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时数上进行探索和改革。
以西安交大为例,1959年制订的机电类教学大纲,将高等数学课分为(Ⅰ)、(Ⅱ)两部分,“高等数学(Ⅰ)”即为过去的《高等数学》,学时数为330-337(机类低限,电类高限),其中讲课与习题课的比例为2:1,还包括14学时的“实验课”。
实验课包括计算尺与计算机的使用法、误差理论以及一些简单的近似计算。
课内外学时比为1:1.5。
教学内容和体系与传统内容相比出入不大,增添了一致收敛、广义积分审敛准则等理论,以及渐伸线与渐屈线,包络、微分方程的算子解法和围绕微积分的一些近似计算等应用性较强的内容。
“高等数学(Ⅱ)”供不同专业选修,包括向量分析与场论(14学时),复变函数(24学时),数理方程初步(14学时),特殊函数(14学时),积分方程初步(12学时),拉式变换(10学时),差分方程(14学时),变分法(22学时),最小二乘法(18学时),概率论(45学时),线性代数(18学时)。
第三阶段(1962—1966)1962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指引下,教育部设立了各基础课与技术基础课的“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有关课程教材建设规划和教材的组织编写和审定,并协助高教司指导有关课程的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课程教材编审委员会”(以下简称“编委会”)由张鸿、赵访熊、樊映川等十位教授组成。
在“编委会”的指导和带领下,工科数学课程总结了1952年以来教学改革正反面的经验,进行了系统的课程建设。
修订了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制订了工程数学课程的教学大纲;组织编写并评选出版了一批新教材;主要有樊映川等编的《高等数学讲义》第二版,清华大学、西安交大、王榘芳以及路见可等分别编写的《高等数学》等。
同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加强培养学生能力这一重要问题。
记得当时有位教授以授学生“面包还是猎枪”为比喻阐述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师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次制定的“高等数学”(基础部分)的教学大纲,保留了原有大纲的框架和体系,对内容的深广度作了一些精简。
例如,去掉了一致连续与一致收敛;要求讲清极限的ε-6,ε-N定义,但不强调给出ε求N或ξ面积分只要求定义、性质、计算法及应用,Gauss公式与Stokes公式均未提及。
该大纲对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各章节内容的重点和深广度作了详细的说明。
强调切实加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的所谓数学课程的“三基”训练。
规定总学时为290,强调习题课,规定290学时中110学时用于习题课,并对各章习题课的时数和习题数量均作了明确的规定,以确保学生把知识学到手。
与此同时,“编委会”还制订了“工程数学”部分的教学大纲,供不同专业选学。
“高等数学”(基础部分)教学时数的下降为各专业根据需要在教学计划中安排某些“工程数学”学习内容提供了学时保障。
1965年毛主席发出“七三”指示,提出教学要“少而精”,教学内容应砍掉1/3。
工科数学的教学内容又作了一些精简,但仅局限于“高等数学”(基础部分),一些学校赶写了精简的《高等数学》讲义,但为时不长便开始了十年动乱。
综观这一阶段的教学,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工作还是比较扎实的。
总结了第二阶段正反面的经验,澄清了思想,稳定了教学秩序,特别是首次在全国正式确定了“工程数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学生数学知识面的扩充方面产生了一次大的飞跃,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然而,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和体系乃至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苏联50年代的模式。
虽然后期有华罗庚、关肇直、赵访熊等著名数学家分别写的颇具特色的《高等数学》教材问世,但在苏联教育框架的影响下,未能在教坛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四阶段(1966—1977)伴随着“文化大革命”,在极“左”思潮的统治下,我国高等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
“大学”被简单化为“大家都来学”。
在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为了适应工农兵学员教学的需要,把数学的概念和理论过分简单化,在教学改革中出现了若干形式化、极端化的做法。
应用“马克思数学手稿”和“非标准分析”中0/0等观点来讲解微积分一度成为改革的时尚。
尽管如此,但是不少教师尝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去深入浅出地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阐述数学理论和证明的科学思维方法:收集和编写有工程背景的应用实例;以及在加强对学生运用数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方面所作的种种努力是应当予以肯定的。
即便是事后引为笑谈的所谓“三毛八的微积分”(由于此书过于简单,篇幅很少,当时售价为0.38元),虽然在整体上是应该否定的,但是作者对微积分基本思想的领会和深入浅出的剖析,对人们领会微积分的本质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五阶段(1977—1989)从1977年恢复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重新走上了恢复和发展的正确道路。
面临百废待兴的局面,原国家教委提出了要首先解决教材的有无问题。
1977年于西安召开了数学、物理教材会议,草拟了《高等数学》编写大纲。
1978年出版的在全国使用面最大的同济大学编《高等数学》(第一版)就是在《樊书》的基础上,根据这个编写大纲编写的。
1980年工科数学教材编审委员会恢复,两年后又更名为“工科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
1980年“编委会”受教育部委托对1962年制定的“高等数学”(基础部分)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
与1962年所制定的教学大纲相比,删去了已移至中学的行列式与线性方程组以及平面解析几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