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中的诗歌特质
故都的秋文学评论
故都的秋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以一种饱含感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副极具个性的北方秋景。
所有的话,都是一种深情的话语。
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色、声调、风姿无不反映出作者丰富细腻的感情世界。
具体现在四个方面:
1、独特的故都情结:在开头,作者“不远千里”到北平,只是为了“品尝”一下“故乡的秋天味道”。
“饱尝”而非“浅尝”,足见作者对故乡的秋天的喜爱。
郁达夫在北平没有久居过,但他对北平却是一往情深,他在《北平的四季》中写道:“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作家对“故都之秋”的热爱。
2、独特的平民意识:郁达夫落笔于“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在下雨天的时候,用一种“慢条斯理的语调”谈论着秋天的雨,此时的笔调是轻松的,表明作者也想像平民百姓一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3、独特的“悲凉”心境:本文所表现出的“悲凉”特色,在作家心中呈现出一种富于内敛的色彩。
作家在创作牵牛花时,“认为以蓝、白之为佳”,不但表现了对颜色的喜好,而且还表现了一种淡漠、冷漠的心态。
郁达夫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饱受着颠沛流离、痛苦不堪生活。
因此,在这一刻,“悲凉”已经是诗人对故都的赏秋心态和作家丰富的生命体悟的结合。
4、独特的人文素养:在文章的后半段,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古今中外有关秋词的注释,以及对其论述。
郁达夫是一位被中国文化所浸染的学者,他将自己对“故都”的独特体悟与中外名士的诗词融为一体,笔锋纵横,展现了他深厚的人文修养和对秋文化的热爱。
故都的秋中的诗歌特质
故都的秋诗歌特质《故都的秋》中的诗歌特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三中学张松涛从文体特征上看,《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然而,这篇优美的散文却包含着许多诗歌创作的特质,这也使得文章极富诗意,给读者以心灵深处的审美冲击。
首先,作者在描写角度的选取方面借鉴了古人的一些笔法。
众所周知,古人的诗歌创作往往与一个词语是分不开的,这就是“意象”。
本文虽为散文,但所选景物也完全可以理解为诗歌中的意象。
古人写诗所选择的意象往往具有固定的涵义,而本文也不例外。
例如: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些景物当中,即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
但无论是哪一种景物,都吐露着特有的秋意,也充满着浓浓的诗意。
与古代诗歌作一下比较,本文所选景物也正是古人常用的诗歌意象。
可见,郁达夫本人的创作手法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技巧的。
不仅如此,就连诗歌营造意境的方法也能在这篇写景散文中找到影子。
我们所学的写景抒情诗中,有许多诗歌选择的不是一个意象,而是一组。
正如这篇文章选择了一系列特有景色一样,这些意象就构成了诗歌的意境。
在本文中,我们也能够通过作者这一组描写秋景的句子,在大脑中形成一幅优美的故都秋景图。
而这幅秋景图正是郁达夫为我们营造的一个富有韵味的意境。
在这幅图中,属于秋的色调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
其次,在艺术手法选择方面,本文也运用了诗歌最常用的技巧之一――情景交融法。
很明显,这篇文章的主体就是对北平特有的秋景的描写。
在这些景物描写中,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埋藏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淡淡哀愁,这与古代诗人那种“自古逢秋悲寂寥”是一脉相通的。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对故都的秋拥有极深情感的人,如果十几年都不曾尝到秋的滋味的,那他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本文的作者就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抒写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并没有选择故都的皇家宫殿、园林,也不是北平西山那优美的自然风光,而是把焦点聚集在了老百姓周围。
也许在他看来,只有人的存在――而且是普通平民――才能更加显示出秋的意义。
《故都的秋》的审美特征和情感意蕴
《故都的秋》的审美特征和情感意蕴苏瑞黄德志郁达夫《故都的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情感话语方式,它被视为现代写景抒情散文名篇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其艺术手法之精巧、情感内蕴之深厚让广大读者回味良久、爱不释手。
然而纵观当今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看到很多教师都是紧紧抓住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征和对几幅秋景图的赏析来展开教学的,并未带领学生真正徜徉在文本的字里行间里去仔细揣摩其中的精微联系,对于该文丰富意蕴与艺术价值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全面,以致于学生难以获得对文本意义的深度建构。
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都力求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但我们首先应该清楚地明白它包括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三个层面都必须落点且最终呈现在第一层“语言建构与运用”上。
因此,对于散文名篇《故都的秋》的解读不能仅仅停留在浅显化的表层,而要立足文本内容,细究文章字词句的运用、行文的谋篇布局等,从而向文本更深处漫溯,用心倾听与感受文本深处发出的细微声响。
一、语言运用之美众所周知,“形散而神不散”被视为散文的基本特质,但无论散文如何变幻多姿,它都得借助语言这一基本载体来凝神聚义。
因此解读《故都的秋》首先要聚焦其语言表达与运用,正如钱理群在《品一品“故都”的“秋味”》一文结尾强调,分析一篇作品要老老实实从文本开始,“一字一句地阅读、体验、琢磨、品味”,因而笔者立足文本中的“一字一句”来细心体悟与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张力。
(一)语言的色彩美《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善于通过色彩描绘,即冷暖色调的交织来给读者呈现出北国之秋的独有景况。
文中的“碧绿的”天色、“青天”“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淡绿微黄”的枣子、“灰沉沉”的天底等就是运用冷色调的词语来描写其所选意象,与此相关联的冷色调的物还有:芦花、柳影、秋草、落蕊、灰土、秋蝉、青布单衣;暖色调的词语有:紫黑色、淡红色、红色,与之相关联的暖色调的物还有:枣子、柿子、葡萄、佳日。
故都的秋写作特色
故都的秋写作特色一、独特的景物描写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里描写景物那叫一个绝。
他写秋槐,那落蕊呀,就像给地面铺了一层薄薄的地毯,你能想象那种轻柔又有点落寞的感觉不?他不是单纯地说槐树有多高,树叶是什么颜色,而是把落蕊写得那么细腻,就像在跟你唠家常一样,说这落蕊呀,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真的是把秋的那种寂静和落寞都藏在这小小的细节里了。
还有那秋蝉,叫得那么衰弱,感觉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在有气无力地诉说着什么,他写秋蝉的叫声,就像是把秋的悲凉直接给喊出来了。
二、情感的浓郁表达这篇文章里的情感就像一锅浓稠的粥。
郁达夫对故都的秋那是爱得深沉呀。
他把自己那种孤独、落寞还有对故都的眷恋全揉进字里行间了。
他写秋,其实也是在写自己的心境。
就好像他在秋里找到了自己的灵魂栖息地一样。
他写秋景的时候,那种淡淡的忧伤就像秋天的雾气一样弥漫开来。
比如说他看到秋果,不是那种丰收的喜悦,而是一种有点苦涩的欣慰,就好像这些秋果也承载着他的愁绪似的。
他在文章里表达情感不是那种大喊大叫的,而是像涓涓细流,悄悄地就流进你的心里,让你读着读着也跟着惆怅起来。
三、色彩与声音的巧妙搭配这里面色彩和声音的搭配也很有讲究呢。
色彩上,他用了很多那种比较暗淡的色调,像青、灰这些颜色,这就很符合秋的那种萧瑟感。
然后声音呢,像秋蝉的嘶鸣,还有风雨声,这些声音和那些暗淡的色彩组合在一起,就像是一场秋的交响曲。
比如说那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青和飞声一结合,就有一种空旷又寂寥的感觉。
他不是随便写写颜色和声音的,而是经过精心搭配,就像一个画家在用心调配色彩,一个音乐家在精心谱写乐章一样。
四、语言的质朴自然郁达夫的语言特别质朴,就像邻家大哥在跟你讲述他的故事一样。
没有那些华丽的辞藻堆砌,都是一些很平常的词语,但是组合在一起就特别有味道。
他写秋景就像在描绘自己熟悉的老朋友,简单几笔就能把秋的神韵给勾勒出来。
《故都的秋》写作特色浅析
《故都的秋》写作特色浅析
《故都的秋》是由香港知名作家张爱玲拍案而出的一部瑰丽著作。
张爱玲笔下的故都,摇曳多彩,把各种异域人物和风景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抒情风格,描写细节深刻
精致。
《故都的秋》生动展示了故都秋日的繁花似锦,把怀旧、憧憬、深情等多种情感深深
流露出来,意趣深曲。
张爱玲最擅长的无疑就是细节描写,她把枝叶的风情、林间的落花、传声的歌声都表现得杂色如虹,写尽了秋日的繁华和优雅。
春舞梅花十里,清韵行多吗,
春天高气候多变,反复无常。
“春与雨淋踏莎街,一点淡淡的悲伤”,到达促膝,街头
“一醉了解梢,落睡梦中新鲜”,梦里满城红色月光,张爱玲倾尽所有情愫,把街道的夜
年刻画的几乎就像活的一样了。
此外,张爱玲用丰富的调色板,娓娓道来了多种秋日景致,如“古树的深谷里,窗帘
绿得苍白”,“江水把苔藓舞成织布般的细雪”,“湖水清清,有亭子晴空一片”,“仙
境翠柯壁立,满山月光斑斓”,将秋日景色以及幽情模糊形象写得淋漓尽致,细腻又自然。
《故都的秋》以独特的文字表达和浪漫想像,将秋日细思细感,灵动到极致。
张爱玲
笔下的故都,隐喻着她对大江南北的感情,将情怀、思潮、叙事等结合在一起,把表达营
造的完美情结,成为一部令人难忘的佳作。
故都的秋 名家点评
故都的秋名家点评《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其语言特色、主题内容、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首先,从语言特色来看,《故都的秋》的文字是简练、清新、富有情感的。
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为“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正如“清水出芙蓉,闲笔出真情”,郁达夫用平实、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故都秋天的景色,不带任何夸张和矫饰,每一字每一句都真实地反映了故都秋天的特点。
其次,从主题内容来看,《故都的秋》主要展现了作者对故都秋天的深深眷恋和对祖国的热爱。
文中通过对秋天景色、食物、气候等的描述,展现出故都秋天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沉情感。
这种情感并非空洞的颂歌,而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叙述,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真挚情感。
再者,从创作背景来看,《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8月。
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
郁达夫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深感国家前途的堪忧和人民的苦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篇散文,既表达了对故都秋天的热爱,也寄寓了对祖国的深深忧思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切。
最后,从情感表达来看,《故都的秋》中流露出的情感是复杂的。
作者既为故都秋天的美丽景色所吸引,又为国家的衰落和人民的苦难感到忧虑和悲痛。
这种复杂的情感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读者在欣赏美丽的文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沉重和忧虑。
总的来说,《故都的秋》是一篇充满情感和思考的散文。
它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让读者在欣赏美文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热爱和对祖国的忧思。
在今天看来,《故都的秋》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它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美好事物,同时也要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故都的秋》的物哀之美
《故都的秋》的物哀之美【摘要】故都的秋,是一幅富有物哀之美的画卷。
在这个季节,故都呈现出色彩之美,仿佛是一幅绚烂的油画;静谧之美,宛如一首悠扬的古乐;古韵之美,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风华;萧瑟之美,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沧蓝;离愁之美,让心灵沉浸在深深的思念之中。
故都的秋的物哀之美,总结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影响着人们的心灵。
它是一种恍若隔世的禅意,一种渗透着文化底蕴的沉郁。
这种物哀之美在城市中流淌,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过往的回味。
故都的秋的物哀之美,如同一种魔力,吸引着人们沉浸感受其中蕴含的深意和情感。
【关键词】故都的秋, 物哀之美, 引言, 色彩之美, 静谧之美, 古韵之美, 萧瑟之美, 离愁之美, 结论, 总结, 影响, 魅力1. 引言1.1 故都的秋故都的秋,是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以其沉静、深邃的色调和神秘的氛围,吸引着人们驻足观赏。
在这个季节,古老的城市散发着一种特有的久远的情愁和忧伤之美。
秋天的故都,色彩斑斓而又深沉,金黄的落叶在风中翩翩起舞,如同一场宏大的自然舞蹈。
红墙绿瓦和斑驳的老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唯美动人的画卷。
正午时分的阳光透过飘窗,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在述说着岁月的沧桑。
故都的秋特有的静谧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宁静的水墨画中。
随着落叶的飘落,整个城市似乎安静了下来,只有微风拂过,发出淡淡的沙沙声。
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禁沉思起自己的生命和命运。
古韵之美,是故都秋天的另一种特质。
历经千年的古城墙和古建筑在秋风的吹拂下,更显得厚重而典雅。
游人穿行在石板路上,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代文人的诗意之中。
萧瑟之美,是故都秋天的又一种表现。
凋零的花朵和枯黄的叶子,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这种枯萎与凋零的美,使人不禁停下脚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故都的秋的物哀之美,是一种复杂而又深刻的美感体验。
在这个季节里,岁月静好,人们对生命和时光的流逝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这种物哀之美,不仅仅是一种感情的抒发,更是一种对时间、生命和历史的思考。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故都的秋》赏析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个性和美学价值。
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故都的秋》的第一个特色。
色彩,作为美学上的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带有自身的某种色彩,我们不妨称它为客观色彩;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念上来,它的色彩便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称它为主观色彩。
这两种色彩在郁达夫的笔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变化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秋令人感伤。
具有这种感情色彩的语句,《故都的秋》中,还有很多: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如果说用“细腻”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还勉强有点客观性的话,那“清闲”“落寞”则完全是主观的、意念上的了。
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
《故都的秋》写作特色浅析
《故都的秋》写作特色浅析摘要:《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写景抒情散文中的名篇,也是步入人生中途的作者唱出的一首秋天的赞歌。
《故都的秋》是一篇风格独特写景抒情的散文,独特在于它朴素凝练的语言,在于它精巧匀称的文章结构。
笔者试从语言特色和文章结构两方面对《故都的秋》展开赏析。
关键词:故都的秋;语言;结构《故都的秋》的结构、取材、都很有特点,出色地运用了议结合、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语言洗练、细致而自然,是郁达夫的物事散文的精品。
笔者试从语言和结构两方面对《故都的秋》的写作特色进行赏析。
一、语言特色郁达夫是一位卓越的语言大师,或描述,或记叙,或状物,都能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并且能文随意遣,无复窒碍。
《故都的秋》便充分展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文字功力,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他语言的俊逸风格,笔者试从句式、修辞、音韵、选词等角度赏析《故都的秋》的语言美。
1.整散相间的句式文章中运用整散句相间的句式参差错落,别具美感。
例如“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又如“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2.数量词的妙用品味语言需透析关键语句,领会言语的精妙细微,《故都的秋》当中有不少数量词值得我们反复品读。
例如第三段中“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其中“一椽”“一碗”“一坐”“一丝”等数量词的运用耐人寻味,“一椽”表明房屋进深狭窄局促,作者即使暂居故都简陋破小房屋也自得其悠闲自如的满足之意。
舍“一间”而用“一椽”,其间隐含着作者对故都发自心底的深深眷恋之情。
再如“一坐”,姿态洒脱,随性而为,有一种惬意恬淡的感觉;若改为“在院子端坐下来”,则拘束了赏秋的心灵。
细细品读“一椽”“一碗”“一坐”“一丝一丝”等相关语句,除了闲适、清幽、从容的感触外,还或多或少又有那么一种落寞的意境、姿态与氛围。
“细”“清”“真”:《故都的秋》的艺术特点
“细”“清”“真”:《故都的秋》的艺术特点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13年第34期郁达夫曾经说过:“原来小品文所以可爱的地方,就在它的细,清,真三点。
细要细到能看见花下落蕊;清要清到不浓不烈,不混不浊;真要真到性情洒脱,不蔓不枝。
”他的散文《故都的秋》,可以说把“细”“清”“真”这三个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一是“细”《故都的秋》用细腻诗意的笔触,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风景素雅的北国秋色图。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作者以味觉写出了茶的浓醇,以视觉写出了天空的高远,以听觉写出了鸟声的清脆、环境的清幽。
“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从视觉和触觉上将日光的细碎表现得精细入微。
蓝天、白云、鸟鸣、日光,衬上几朵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再来几根疏疏落落的秋草作映衬,北国之秋的早晨简直美不胜收。
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亦景亦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从视觉上写出花铺满地,从触觉上写出落蕊的细、软,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从嗅觉上写出空气的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寂静无人,只有作者与自然相交融,物我合一,极富神韵。
二是“清”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的秋色之美,是一个平民化的文人视角中的清雅秋景。
故都古迹遍地,胜景如云,但作者把对于故都秋的钟情,定格到故都中最常见、最平民化的百姓家院、普通街道中常见的秋花、落蕊、秋雨、枣树、秋蝉等自然景物上,落笔于“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写他们雨过天晴时用“缓慢悠闲的声调”闲谈着秋雨秋意。
郁达夫把笔触定位在社会下层人民的普通生活上,这是作者平民意识的艺术体现。
作者生活在平民中间,为一点点清秋的气息而沉醉,为一声声秋的啼唱而感动,决定了故都的秋有些落寞却不荒凉,有些清冷但不衰败,清闲恬静,香远益清。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意境清静、幽远,悲凉、落寞。
作者在开头这样说:“……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从中可以感受到作家把秋的悲凉作为美的审美情趣和作家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
在郁达夫笔下,五幅画卷有一个共同的元素:穿越时空的意象,深远地传达出对生命的体验与感悟,唤醒了人们对生命衰亡的深沉思考,这就是悲凉的本质。
郁达夫写此文时,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久违了这个大城市,郁达夫所怀念的,仅是非常朴素的芦花、幽静的陶然亭、平淡的柳影、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由此而知,作者所要追求的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但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到了故都,他却只是一笔带过。
因为故都,历史漫长,文化积淀不在这些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表面上的名胜上,外来人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存在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所以作家对于北平秋天着力去描写的是普遍存在于家家户户、街头巷尾的那些景象。
在晨院赏秋图中,“碧空、驯鸽、牵牛花”,这种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写出故都秋的质朴美、原始美。
而郁达夫对于色彩的欣赏:牵牛花。
以蓝色或者白色者为佳,作家显然是在追求色彩的“冷清”,这种冷色调表现了作家内心的孤独、冷清与淡淡的悲凉。
作家欣赏的是残败的生命:“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用枯草的疏落的形象反衬悲凉,促人联想起欧阳子的“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枯草表现生命的衰败,直面生命的衰败的感受,启示沉思生命的周期,引起悲凉之感,这正是郁达夫的悲凉美所在。
把秋的悲凉当作美来欣赏是有难度的,所以郁达夫强调要有一种喝浓茶的悠闲的心情和姿态,要细细体会才有味道。
皇城中的一椽破屋透出沧桑破败之感。
以“皇城”为代表的老大帝国的破落而颓废的人文景观象征暗示着中华“故都”的可悲,于貌似客观地再现中充溢着作者精神的“自叙传”和主观的外化,景犹如此,人何以堪?写北平秋槐的落蕊,郁达夫选中的是不起眼、丧失了生命活力“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
《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久传不衰的一篇佳作。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教学这篇文章也已数次。
但每读一次,每教一遍,都会有新的不同感受和体验。
好文章就像窖藏的美酒,历久弥香,越品越有滋味。
《故都的秋》独特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静而不寂,悲而不伤。
“故都”是历史的、深远的、厚重的、沧桑的,而故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文章开篇就把读者带到了一个“清”、“静”、“悲凉”的秋的世界。
而作者所描绘的“清”、“静”和“悲凉”,却又不是一种纯自然的“寂静”,也不是一种纯心绪的“悲凉”,而是超尘脱俗的一种独特艺术感悟。
同样是写“静”,“鸟鸣山涧中,清泉石上流”是一种纯自然的“寂静”,而作者所描绘的是昔日热闹繁华的故都――北平的“静”。
当时的北平虽然已没有往昔作为都城时的繁华热闹,但终归还是有些热闹的。
作者却独寻一隅,“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种清淡的情调、静谧的意境、浓浓的诗意,恐怕只有作者这样具有独特审美情趣的人才能体悟得如此深刻细腻。
这种故都闹市之中独特的“清静”、“宁静”,静中有动,静而不寂,比那种纯自然的“寂静”,更多了一些灵性,更多了一些深意。
这或许就是作者为什么要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吧。
再来看“悲凉”。
自开篇提出故都的秋“来得悲凉”之后,作者似乎忘记了这个词,通篇下来,再没有提一个“悲”字。
但我们却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感受到故都秋意的“悲凉”来。
这种“悲凉”渗透在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破壁之腰、牵牛花头、槐蕊之中、秋蝉声里、秋雨来时――,弥漫在文章字里行间所描绘的秋姿秋态秋色秋声秋实秋意之中。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导读:《故都的秋》赏析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个性和美学价值。
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故都的秋》的第一个特色。
色彩,作为美学上的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带有自身的某种色彩,我们不妨称它为客观色彩;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念上来,它的色彩便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称它为主观色彩。
这两种色彩在郁达夫的笔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变化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秋令人感伤。
具有这种感情色彩的语句,《故都的秋》中,还有很多: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如果说用“细腻”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还勉强有点客观性的话,那“清闲”“落寞”则完全是主观的、意念上的了。
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散文品读优选篇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散文品读优选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散文品读 1(一)语言美郁达夫是位卓越的语言大师,或描述,或记叙,或状物或忆史,都能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并且能文随意遣,无复窒碍,《故都的秋》便充分展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文字功力,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他的语言的俊逸的风格。
1、音乐美。
说郁达夫的散文是情文并茂是一点也但是分的,因为他的散文,个性是后期的游记散文,都是象写诗般的斗学之作。
因而,其语言风格便表现了一种音乐美。
这种音乐自然不是钢琴曲,而是笛箫重奏。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开篇这短短的一句,石破天惊,体现出了他语言的本色:清婉朴实而又一唱三叹,既透出了笛声的清越,又显出了萧声的哀婉。
前半句一反常态,大有刘禹锡的“古人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气势,然而后半句却又峰回路转,一下子进入秋的悲凉气氛里,一扬一顿,扬,写出作者对秋的万般哀伤,抑,却又勾起了人的万般情思,仿佛《明湖居听书》里白妞的唱书,又像秋天的雨,下的淅淅沥沥,凉的彻头彻骨,至于篇中那写秋雨的句子,就更具有音乐般的美妙了“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雨下的奇,下得有味,下的更像样。
”后半句以“下”这个动词为基本点,之后用“奇”“有味”“更像样”依次与之组合,这边很像音乐中的渐强乐指,越唱越响亮,越唱情越浓。
“可不是?一层秋雨一层凉了!”这股都特有的韵律真可谓荡气回肠,结尾处“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跟开头的句式相应和,这反复咏唱的格调完完全全是是一种音乐的语言。
当然,说《故都的秋》的语言具有音乐美,并不仅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点。
能够说,该文的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一种音乐的节奏美,旋律美,韵味美。
2、遣词美。
《故都的秋》所以清新俊逸,语言美妙,这与作者精心选词用语是分不开的,描绘北国的秋天时,不用多说,只“清”“静”“悲凉”就足以淋漓尽致的写出秋天的韵味,更何况,作者赋予了“秋”以味道。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但是要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故都的秋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
《故都的秋》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故都的秋》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如下:审美心理: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对北国秋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深沉、忧郁的情感,这种情感源于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感受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在描写自然景观时,作者注重细节,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作者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使读者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审美特点:1.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注重将情感与景物相互融合,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例如,“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概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这段文字既描写了北国秋天的细节,又融入了作者对秋天的情感。
2.历史感与文化底蕴:作者在描写北国秋天的美景时,也不断提及故都的历史文化。
这使得文章不仅具有自然美的描写,还融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例如,“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段文字既描写了北国秋天的特点,也融入了对中国历史文化中关于秋天的理解。
3.音乐美:文章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和优美的语言,使得文章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例如,“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这段文字运用了韵律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一种音乐的美感。
总之,《故都的秋》是一篇充满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的散文佳作。
作者通过对北国秋天的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将情感与景物相互融合,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同时,文章中运用优美的语言和修辞手法,使文章具有很强的音乐感和文化底蕴。
这些特点使得《故都的秋》成为了一篇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的散文作品。
《故都的秋》写作特色
《故都的秋》写作特色
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作者在细腻、清新的描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优美的画面,给人以高度的
艺术享受。
如对槐树和秋雨的描写:“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
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这两段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
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
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一、题材与心境的统一
北国的秋景是萧索、幽怨、悲凉的,秋的意味 体现得最为充分,是郁达夫当时幽怨、孤独、悲凉 心境的最好对应物。作者在北国的秋里找到了与他 心境共鸣的东西,找到了与他情感相投的对象,他 的真情才会流露,他的情感才得以宣泄,他的忧思 悲凉的心境才得到充分的反映。从这篇文章里可以 看出,他这一段时期的生活,表面上过得安逸、恬 静,实则,他的内心是寂寞悲凉的。
二、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 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的“清”、 “静”,带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 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 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 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而写“蓝 色的牵牛花”、“秋蝉的残声”、“秋风 秋雨”。
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无不经过感情的 过滤,是主观观照下的客观景物。但这种强 烈的主观色彩并没有扭曲对客观景物真实的 表现,作者只用寥寥数笔,便将读者带进了 故都之秋的清净、悲凉之中。在这里,主观 与客观、情与景、物与我之间达到了完美的 统一。它既是对北国之秋的客观描写,又是 作家当时心境的折射和反映。
三、语言与情感的统一
作家在文中自始至终渲染的是 一种清净、悲凉的感情氛围,那不 是一种浓烈的渲染,而是一种恬淡 的追求。他的语言也正体现了这种 情感。
总之,《故都的秋》极其完美地体 现了物与我,情与景之间的和谐统一。 清净悲凉的艺术感受既源自作者的内心 体验,又是通过景物描写所传达出特有 情感。作者所追求的清净悲凉的情境是 他这一段时期生活
故都的秋语言特点
故都的秋语言特点《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下面,将为您带来“故都的秋语言特点”,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尽在。
故都的秋语言特点《故都的秋》清新典雅、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从开篇到结尾,没有文字的雕饰痕迹,但每个词语、句式,却又好像未经“炉火”而已到了“纯青”的程度。
如在选择搭配词语上,作者似乎是很洒脱地从生活中拣来的,平凡极了;可是它们又是那样精当,搭配在一起就再也无法拆开了。
名词如“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飞声”“日光”“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它们配搭得匀称和谐,最能调动读者的情感。
这些物象声色,本是现实中无处不有的,但被作者随意拣来配在一起,就产生了特别的美感效果。
再如动词与形容词,作者是很注意它们的表现力的,尽管作者是精心选择与搭配的,但读者却感到一种纯朴自然的美。
看那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我们南国的“秋”正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里的动词、形容词所代表的动态、特征就在读者的周围,所以感到平易亲切、酣畅明快。
在句式的选择上,作者多用短句,但长短相间;多用整句(尤其多用排比),但整散结合: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风格。
如文章的后半部分从中外文人学士对“秋”的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引导读者领略“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接着笔锋一转,来了一大段对“南国之秋”的速写,以映衬“北国之秋”的特色。
这段“速写”中运用了多种句式,但仍以短句、整句为主,雅俗熔于一炉,特别能代表作者的语言风格。
“一语天然万古新,去掉豪华见纯真。
”清水出芙蓉,闲笔出真情。
这些话概括《故都的秋》的语言特色,是当之无愧的。
故都的秋的语言特点
故都的秋的语言特点故都的秋是指中国首都北京的秋季。
秋季是北京的一个重要季节,具有独特的气候特点、人文特点和自然景观。
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详细描述故都的秋的语言特点。
一、气候特点北京的秋季气候凉爽宜人,天空晴朗,气温适中。
在这个季节里,白天温度一般在20℃-25℃,夜晚温度有所下降,但相对较为宜人。
这种气候特点使得北京的秋天成为人们热衷的时节之一在描述故都的秋的时候,可以用“凉爽”、“宜人”、“适中”等词语来形容气候,如:“故都的秋,凉爽的天气让人倍感舒适。
”、“秋风徐徐,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故都的秋季气温适中,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二、人文特点故都的秋季是北京的旅游旺季之一,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在这个季节里,北京举办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和体育活动,如国庆节、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等。
这些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丰富了北京的秋天文化内涵。
在描述故都的秋的时候,可以用“热闹”、“繁华”、“多彩”等词语来形容人文特点,如:“故都的秋,城市繁忙,人民热情高涨。
”、“秋天是北京文化活动的季节,各种各样的活动让人眼花缭乱。
”三、自然景观故都的秋季,北京的自然景观变得美丽而壮观。
一方面,北京的公园中的梧桐树开始变红,红叶满山,落叶如火,形成了独特的红叶景观;另一方面,北京的宫殿、庙宇、园林等古建筑也因秋天的阳光照射而显得更加美丽。
在描述故都的秋的时候,可以用“美丽”、“壮观”、“独特”等词语来形容自然景观,如:“梧桐树变红了,红叶翩翩,美丽壮观。
”、“故都的秋,艳阳高照,赋予了古建筑更加独特的美。
”故都的秋季具有凉爽宜人的气候特点,人文特点丰富多彩,自然景观美不胜收。
这些特点都在描述故都的秋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绘,使人们对北京的秋季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故都的秋的语言特点是独特的,反映了北京作为首都的独特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中的诗歌特质
从文体特征上看,《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然而,这篇优美的散文却包含着许多诗歌创作的特质,这也使得文章极富诗意,给读者以心灵深处的审美冲击。
首先,作者在描写角度的选取方面借鉴了古人的一些笔法。
众所周知,古人的诗歌创作往往与一个词语是分不开的,这就是“意象”。
本文虽为散文,但所选景物也完全可以理解为诗歌中的意象。
古人写诗所选择的意象往往具有固定的涵义,而本文也不例外。
例如: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些景物当中,即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
但无论是哪一种景物,都吐露着特有的秋意,也充满着浓浓的诗意。
与古代诗歌作一下比较,本文所选景物也正是古人常用的诗歌意象。
可见,郁达夫本人的创作手法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技巧的。
不仅如此,就连诗歌营造意境的方法也能在这篇写景散文中找到影子。
我们所学的写景抒情诗中,有许多诗歌选择的不是一个意象,而是一组。
正如这篇文章选择了一系列特有景色一样,这些意象就构成了诗歌的意境。
在本文中,我们也能够通过作者这一组描写秋景的句子,在大脑中形成一幅优美的故都秋景图。
而这幅秋景图正是郁达夫为我们营造的一个富有韵味的意境。
在这幅图中,属于秋的色调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
其次,在艺术手法选择方面,本文也运用了诗歌最常用的技巧之一――情景交融法。
很明显,这篇文章的主体就是对北平特有的秋景的描写。
在这些景物描写中,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埋藏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淡淡哀愁,这与古代诗人那种“自古逢秋悲寂寥”是一脉相通的。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对故都的秋拥有极深情感的人,如果十几年都不曾尝到秋的滋味的,那他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本文的作者就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抒写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并没有选择故都的皇家宫殿、园林,也不是北平西山那优美的自然风光,而是把焦点聚集在了老百姓周围。
也许在他看来,只有人的存在――而且是普通平民――才能更加显示出秋的意义。
于是,他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
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
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
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是与作者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分不开的。
再者,本文开篇就直接用“悲凉”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在行文过程中,作者只不过是采用诗歌情景交融的手法进行了阐释而已。
总之,对于这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我们要用欣赏诗歌的眼光去品味它。
也许,我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会对秋有更多的了解,对人生也会有更多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