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有效性研究》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小学教育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策略的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20世纪末,全球跨世纪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蓬勃发展,注重实践活动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国际数学课程的一个趋势。
为了适应21世纪的教育要求,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在总结了国内外数学课程与教育改革的经验基础上,于2001年,将“实践与综合应用”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一起列为《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
“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的设置,旨在增强生活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使得其他三个学习领域的内容有可能以交织在一起形式出现,使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必须学习的内容。
《标准》具体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得列入很好地反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
该领域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现实性和应用性,通过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认识和理解数学,并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而大多数教师还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少实践活动的条件,或者认为不影响主要考试内容,或者因为学生的水平与教学内容有差距,或者由于该领域参考资料不足,教师自身经验不够而无从选择教学方法,从而取消“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的教学。
少数选择教学该领域内容的教师也不能完全达到《标准》的要求。
目前对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策略在理论上的研究已有很多,笔者希望通过对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领域策略实施的具体案例进行研究,从活动的选择与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师生及生生的交流、评价四方面入手,总结归纳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策略。
如何有效进行“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
如何有效进行“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实践与综合应用到底该怎样上才有效呢?我认为,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课程标准设立的一个学习领域,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学习活动,其内容是现实的、综合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生需要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交流。
重视并认真开展这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对于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数学、认识数学,提高学生探索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要在经历过程中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像其它数学课一样,每节课都有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更注重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地调动已有知识及学习经验,在过程感受数学方法、思想,发现数学规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又区别于其它数学课,在一节课中,它没有固定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有待于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发现的规律用自己的模式固定下来,要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去学习同一内容,更不能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学生的发现作为知识点,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
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思考”仍是实践活动课的重中之重通过有效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终极目的,所以我们在上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仍需把握这一灵魂。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我们日常的数学课相比,给学生留有的思维空间更大,学生的自主性更强。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数学思考的位置”给留出来,让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这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上进行巧妙设计,使数学实践活动课能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应用,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定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形势上热热闹闹,人人都教能积极参与,让数学活动课丢失了数学味,这样就失去了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真正意义。
三、创新作业形式,设计课前和课后实践性作业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开放性、研究性、活动性等特点,因此我们在认真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活动形式的同时,还应该大胆地创新作业形式——设计课前和课后实践作业。
如何实践有效教研[如何有效开展“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
如何实践有效教研[如何有效开展“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实践与综合运用”的增设,适应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教学教育发展的必然。
有效实施与开展这一领域的教学,我们作了如下的探索。
1.注重创设情境,体验学习乐趣。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而有趣的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饶有兴趣地置身于快乐的生活场景中,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而且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
如,组织学生到商店观察购物情形后,回到教室开展购物游戏“小小商店”,让学生在快乐的购物游戏活动中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和技能。
又如,在学生初步“认识方向”以后,组织开展“超级模仿秀”的实践活动,即老师先说一种动物的动作,再请小朋友进行模仿,看谁模仿得最像。
老师不断下达童话般的口令:小兔向上拍拍手、小鸭向左走两步、小狗向下跳三下、小熊向北弯弯腰、小猴向西挠挠背……学生则兴趣盎然参与活动。
这样,学生在内化知识的同时,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轻松、快乐。
看似枯燥的数学学习活动,因其有了趣味性,从而大大活跃了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浓厚兴趣。
2.立足主体参与,激发自主意识。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
教师要具有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设计的,让学生尽情发挥;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充裕的探究时间,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做中学、玩中学”。
这样,学生的认知、情感、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要让学生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方案的设计。
例如,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画正字收集运动数据”的方法后,可进一步启发学生:请你从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个你感兴趣的主题,用今天学过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阐明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论析综合实践课有效性实施措施
论析综合实践课有效性实施措施在当今社会中,综合实践课已经成为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通过学生参与多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但是,如何有效地实施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从中获得真正的收益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提前规划并落实实践活动在开展综合实践课前,学校和教师应该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并且分清哪些活动适合该班级和课程,以及哪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在制定活动计划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级、专业和学科需要,以便将活动与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联系紧密结合起来。
同时,学校和教师还应当做好实践活动的各种准备工作,包括场地、设备、资金等方面的管理和预算,以确保活动能够顺利实施。
二、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指导和支持顶部支架引线、调整位置支架。
对于综合实践课中的每一次活动,教师都应该提供恰当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学生可以正确地理解和完成相关的任务。
为此,教师不仅需要耐心地解释学科知识和实践技术,还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材料和自主查找数据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综合实践课程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
因此,在实施综合实践课程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习的内容在实践中的意义和作用。
同时,也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或场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的应用。
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实践,尝试解决各种难题,并鼓励学生自由探索不同的实践方向。
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综合实践课程中很多活动都需要学生之间紧密的协作。
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为此,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分工,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互相协作,互相检查、互相学习,增进团队之间的情感共鸣和战斗力。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解决学生之间的意见分歧和不同的解决方法,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综合实践课程的效果。
在综合实践与应用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综合实践与应用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主动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其目的是提供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其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决定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
所以,我们积极探索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实现综合实践与应用这一单元的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教师的在“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板块,应让课堂组织和教学设计的具有探索性、创造性,以学生主动参与,教师是学生的协作者为特征,让学生由学数学变为“做数学”、“玩数学”。
一、融洽关系是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情感的释放和启发,要充分相信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热爱和鼓励每一个学生。
给学生一个亲切的称呼,一个友好期待的眼神,一个充满鼓励的微笑,都可以大大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畏师情绪而产生“向师性”,从而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实实在在形成平等、宽容、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学生只有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才能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他才有勇气畅所欲言、自由发挥,提出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来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求知欲。
二、合作学习是重要方式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进行交流。
如教学统筹安排时,教师抛出烙饼事件,启发学生想出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案,紧接着要求找出烙四张饼,五张饼,六张饼……的最佳方案,学生很自然地开始分工合作,再进行讨论交流,最后综合分析得出最佳统筹方法。
这样为学生无形地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和平台,教师放手,学生主动。
让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和经历分析找规律的全过程,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提高了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情境教学必不可少翻开教材,你会发现不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把儿童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及儿童的生活背景放在第一位。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案研究与应用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案研究与应用引言数学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小学数学教育的变革,综合实践教学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案进行研究与应用,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综合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综合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主线,将学科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学方式。
它倡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实践、探索和合作,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教学的核心是“问题导向”,即以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为了达到综合实践教学的目标,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下面以小学数学为例,从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课程内容设计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方案的课程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包括数、量、形、运算等数学基础知识,这是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2)实际问题: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问题,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拓展知识:引入一些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4)跨学科内容: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 教学策略设计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方案的教学策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
(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教学研究方案(3篇)
第1篇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综合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各高校纷纷开展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然而,在实践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实践教学的研究方案,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研究目标1. 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
2. 优化实践教学资源,提高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率。
3.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4. 探索创新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研究内容1. 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1)分析国内外实践教学现状,总结实践经验,为构建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2)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3)结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制定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方案,确保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
2. 实践教学资源优化(1)调查分析实践教学资源现状,找出资源不足的原因。
(2)提出实践教学资源优化策略,如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际合作等。
(3)加强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提高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率。
3.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1)分析现有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结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制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建立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确保实践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 实践教学方法创新(1)总结现有实践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创新教学方法。
(2)结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创新实践教学活动。
(3)开展实践教学方法创新试点,验证创新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专题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专题教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数统计等。
【研究背景】部分内容如下: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实践教学模式和综合应用教学方法逐渐受到重视,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深入探讨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专题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专题教学研究,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和探讨,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能力提升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专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分析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评价其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本研究旨在揭示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参考。
通过研究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专题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这项研究的目的还在于探索小学数学教育的改进空间,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培养更多具有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
1.3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专题教学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促进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专题教学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最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专题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小学教育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策略的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20世纪末,全球跨世纪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蓬勃发展,注重实践活动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国际数学课程的一个趋势。
为了适应21世纪的教育要求,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在总结了国内外数学课程与教育改革的经验基础上,于2001年,将“实践与综合应用”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一起列为《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
“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的设置,旨在增强生活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使得其他三个学习领域的内容有可能以交织在一起形式出现,使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必须学习的内容。
《标准》具体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得列入很好地反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
该领域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现实性和应用性,通过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认识和理解数学,并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而大多数教师还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少实践活动的条件,或者认为不影响主要考试内容,或者因为学生的水平与教学内容有差距,或者由于该领域参考资料不足,教师自身经验不够而无从选择教学方法,从而取消“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的教学。
少数选择教学该领域内容的教师也不能完全达到《标准》的要求。
目前对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策略在理论上的研究已有很多,笔者希望通过对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领域策略实施的具体案例进行研究,从活动的选择与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师生及生生的交流、评价四方面入手,总结归纳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策略。
论析综合实践课有效性实施措施
论析综合实践课有效性实施措施汇报人:2023-12-20•引言•综合实践课现状分析•有效性实施措施探讨目录•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结论与展望01引言当前综合实践课存在的问题目前,许多学校的综合实践课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方式不完善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实践课有效性的实施措施,为提高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综合实践课的重要性综合实践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实践课有效性的实施措施,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以提高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质量。
研究目的本研究将针对当前综合实践课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实施措施,并探讨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同时,本研究还将对实施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比较,为提高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质量提供实证支持。
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与问题02综合实践课现状分析综合实践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综合实践课的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科学、技术、工程、艺术等,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综合实践课通常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030201课程设置与内容综合实践课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
教学方法综合实践课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综合实践课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互评、实践报告等。
综合实践课的评价标准包括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效果评价评价标准评价方式03有效性实施措施探讨03注重目标与要求的可操作性确保教学目标与要求具体、明确,便于教师和学生理解和执行。
01明确课程目标综合实践课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目标。
指导学生“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策略研究
指导学生“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策略研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学生实践与综合应用现状分析•指导学生实践的策略•指导学生综合应用的策略•实际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引言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际应用和跨学科联系,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教学存在的不足实践与综合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重要性课题的提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有效的指导学生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
研究意义通过本研究,可以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实证研究和行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获取全面的研究结果。
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析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意义和价值、提出有效的指导策略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02学生实践与综合应用现状分析学生往往在理论学习方面表现不错,但在实际操作时常常遇到困难,缺乏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的能力。
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有些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技能运用不熟练,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掌握不扎实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考虑传统方法,缺乏创新思维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缺乏创新性思维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现状知识整合能力不足学生往往能够掌握单一学科的知识,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无法有效地将多学科知识整合起来,形成全面的解决方案。
缺乏实际应用经验学生在书本上学习的知识往往与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不知所措。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缺乏有效的思维方式和手段,难以应对复杂的实际问题。
现状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往往偏重于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论析综合实践课有效性实施措施
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包括知识掌握 、技能运用、情感态度等方面,确保 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同时,根据 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04
实践案例分析与应用
成功案例介绍与分析
成功案例一
某小学的综合实践课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小科学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科学实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将综合实践课与学科教学更好地融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 践能力。同时,可以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实施措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进一步提 高综合实践课的质量和效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研究目的与问题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综合实践课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 的实施措施,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研究问题
本研究将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探讨:如何设计合理的综合实践 课程?如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如何完善 评价方式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如何确保 综合实践课的有效实施?
评价方式
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 业、小组报告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 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
03
有效性实施措施探讨
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
教学目标
明确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确保 教学方向清晰、具体。
内容选择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包括教材、案例、实地考察等,确保教 学内容与目标相匹配。
论析综合实践课有效性实施 措施
汇报人: 2023-12-16
目录
• 引言 • 综合实践课现状分析 • 有效性实施措施探讨 • 实践案例分析与应用 • 结论与展望
小学数学“学习实践及综合应用”活动有效性初探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有效性初探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要点。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课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定。
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什么,怎么教才更有效?是摆在小学教师眼前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保证活动的有效性,第一就是内容的设计,教师要依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来设计内容,这就要求内容要切近学生的生活实质,让学生在生活中感觉数学。
我以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除了来自于教材外,还能够来自于校园生活中,来自于家庭生活中,来自于社会生活中。
下边,我就在如何保证活动有效性上谈一些个人看法,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同商讨。
一、为学生供给有效活动的问题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中,问题是要点;问题的选择应以学生为基本出发点,以促使学生在数学思虑,解决问题,感情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活动无疑需要问题的参加“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活动老是与问题联络在一同,问题是活动的发源,是活动的动力,所以教师存心识地创建情形,以疑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进而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睁开研究,获取知识,增加能力。
比如,“1亿有多大?”这是一个现实的、开放的问题,需要学生应用综合知识解决,对学生来说特别拥有挑战性和吸引力,学生一定运用数学知识去研究,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做多角度的猜想,由于需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很简单,能够让学生在同学中间进行合作学习,先量出100张自纸或1000张纸有多高,再想象一下1亿张有多高,感觉一下究竟1亿有多少。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顶用到了很多的方法,同学们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但很好地应用数学知识,提升认识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感情态度价值观等诸方面也获取很好的培育。
二、为学生搭建数学知识与实质生活联系的平台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领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建立正确的数学观,为了使学生领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拉近数学与人和自然的距离,学会运用数学的思想方式解决平时生活中的问题,并体验数学根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如教课“小小商铺”利用多媒体创建逛商场和购物情形,指引学生联系生活实质,倡导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掌握实质生活中的购物策略,学生在讲堂中表现出了较高的思想水平。
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有效性
《量一量找规律》教学设计襄阳米公小学高丽教学内容:量一量找规律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统计和方程方面的知识,通过探究发现皮筋(弹簧)长度和课本数量之间存在的规律, 渗透函数的数学思想。
2. 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 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发现皮筋(弹簧)长度和课本数量之间的存在的规律。
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验过程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启发法。
学法: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展示台、拉力器、弹簧、线绳、托盘、盒尺、数学书等。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件宝贝。
谁能猜一猜是什么?(人有两个宝, 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 大脑会思考。
用手又用脑, 才能有创造。
)希望同学们在这堂课上我们能一起动手动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拉力器谈话:这是用来健身的拉力器,拉力器主要是用弹簧做的,谁能来试试把它拉开?(邀请两位学生来拉一拉)教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用力拉的时候拉力器有什么变化?学生上台来拉一拉学生:拉力器变长了。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两位同学拉的时候,弹簧伸长的长度一样吗?为什么?如果想让弹簧伸得更长应该怎么办?教师:那么你们认为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因势利导:拉力越大,伸得越长;拉力越小,伸得越短。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能否就刚才发现的规律进一步思考,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用1分的力量拉弹簧,弹簧伸长a厘米;用2分的力量拉弹簧,弹簧就会伸长2a厘米;用3分的力量拉弹簧,弹簧就会伸长3a厘米……著名的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
”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根据你们桌上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猜想?或许里面有着神奇的规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呢!板书课题:量一量找规律小组合作学习制作简易秤,称量重量相同的数学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的提出(一)时代背景及意义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教师的传授、学生的模仿和记忆,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的动手实践活动分不开的,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那如何让课堂成为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操作活动场面,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有效学习,是数学教学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认知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授和结论中获取其中蕴含的数学思维方法。
因此,在小学数学,特别是低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动手实践”是儿童非常重要的活动形式,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一定的学习经验,从而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领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此提高学生的素质。
小学数学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更注重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内容。
新课标中设计了大量便于学生进行操作的内容,如用摆小棒、分图片来理解“10 以内数的组成”;用搭积木、剪贴等方式,理解立体图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另外还有收集数据、进行摸球游戏等。
动手实践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
动手实践作为对传统教学形式的一种补充,已被一线教师越来越广泛地在课堂教学之中所采用,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学会动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大胆实践的能力是当前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课,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要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践,使他们在实践中思维,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建构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二)现状分析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已成为目前小学数学教师首选的教学手段。
在第32 届全国小学数学教学年会上有80%以上的课有学生操作和实践活动,某省举行的一次研讨活动中10 节展示课100%有学生操作和实践活动。
然而,目前对这个问题只是停留在提出部分的实践措施,一味的提出这些活动的优越性,实际上在众多的动手实践活动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使动手实践仅仅是走过场:1、动手实践活动乱而杂,因此完不成教学任务,甚至拖堂的现象时有发生。
2、教师充当“指挥官”。
一味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操作的内容脱离现实生活或缺乏合作性,学生兴致不高。
4、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的形式机械单一,范围不够广泛。
动手实践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有效性更是微乎其微。
小学生刚开始面临问题时,并不知道选择何种解题策略,即使想“动手实践”也常苦于不知道怎么做;而且做也不是万能的,做的结果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假象,产生偏差。
因此,我们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就注重有意识地结合具体内容,教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方法,从他们经验出发,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并经常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时刻关注学生“实践” 的过程,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及时认清实践中出现的假象,校正出现的误差,从而少走弯路。
随着动手经验的积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发展,他们应该也完全可以主动运用类比、推理等策略解决问题,以提高问题解决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基于以上的想法,我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进行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实验研究,试图以教研组为载体,构建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动手实践学习模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使每个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懂得交流、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实践活动发挥真正的有效性。
(三)发展趋势经过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动手实践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而且有利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它是目前课堂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期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 下,优化小学数学实践与应用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构建和谐、 高效的数学实践活动课, 促进教师转变数学活动的视角: 关注活动设 计、关注活动调控、关注活动成效、关注持续发展;以“数学”的本源为追求, 以“有效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实践创 新的能力,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整体提升学校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加快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
三、研究原则在研究中应遵循的一般性原则: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 以实践丰富理论,提倡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紧密结合,积极参与。
2、发展性原则。
展为前提。
新课改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必须对各种先进的教学理 多元智能理论等)进行整合、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等。
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 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5、可操作性原则。
有效教学策略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另外,结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教学策略,特提出下列一些教学原则: 1、现实性原则。
即教学内容应具备现实性。
数学课程标准说: “学生的数 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
”课堂教学的现实性,就是数学教学内容应当紧密联系儿 童的生活实践, 满足儿童的实际需求。
现实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最有效的手段之2、亲历原则。
即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亲历实践。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教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 过程”。
注重动——动手、动囗、动脑;活——活泼、灵活、有创新。
一切有效教学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均以学生积极的终身的发3、整合性原则。
论(如建构主义理论、4、主体性原则。
让学生动手做数学、用自己的话说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使数学学习内容体现生成性、过程性、实践性。
3、合作原则。
这里的合作即包括学生的合作,也包括师生的合作。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改革教学的主要措施。
4、再创造原则。
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也是新课程所特别强调的。
而创新精神只能在创新活动中培养,儿童学习的知识是前人已经创造好了的,传统的教学只是将这些知识解释给学生听,学生则被动地接受它们,这就使学生失去了从事创新活动的机会。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当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组织学生重新发现这些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再创造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研究内容1)、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其破解策略、方法的系列研究。
着眼于研究已经发现和不断表现出来的影响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一些观念和行为误区,探求破解方法。
2)、影响数学实践与应用有效性的相关要素的研究,主要是指在数学实践与应用活动中学生参与面、参与状态、参与深度、参与质量与活动效益等的研究;活动中教师活动设计、组织调控、焦点关注、生成把握等的研究。
3)、具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
例如小学数学实践与应用活动教学有效的情境创设研究、有效的导入研究、有效的提问研究、有效的合作与交流研究、有效的课堂练习研究、有效的课堂评价研究等。
查找已有的与有效教学策略相关的文献、资料、成果,进五、研究方法1)调查分析法:2)文献资料对本校数学教师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
查找已有的与有效教学策略相关的文献、资料、成果,进行验证和实践。
3)行动研究法: 逐步取得预期成果。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反思、总结,再实验、反思、总结, 4)经验总结法: 运用经验总结来更新“动手实践”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六、步骤和措施1、研究方法:1)调查分析法: 对本校数学教师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
2)文献资料法: 行验证和实践。
3)行动研究法: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反思、总结,再实验、反思、总结,逐步取得预期成果。
2、研究措施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理念,形成有效教学的新理念。
2)行动+反思,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提高。
3)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使每位参加研究的数学教师都能自觉进行教学研究。
4)通过典型教例研究,获得相关经验。
3、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11年1月——2 月)调研本校数学活动式教学现状,撰写课题方案,成立课题组,明确课题组成员的任务。
2)实施阶段:(2011年3月——2012年2 月)加强理论学习、进行课题实验教学,收集研究资料、掌握实验数据。
3)总结阶段:(2012年2月——2012年6月)分析整理资料、数据,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验收。
七、实验成果展示1、阶段性研究成果形成论文,案例分析,经验总结、教学反思等。
2、研究课案例集。
3、课题结束,形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