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制度改革前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研究_以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为界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传递效应
文章 编 号 :10 — 4 X (0 1 8 0 7 — 5 0 1 18 2 1 )0 — 11 0
商 业 研 究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 传递效应
周 阳
( 中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武汉 4 30 4 华 30 7 )
摘 要 :在 设 定 汇 率 传 递 效 应 方 程 的 基 础 上 ,利 用 汇 率 制 度 改 革 后 的 月度 数 据 ,研 究 人 民 币汇 率
大的 时 期 。传 递 效 应 较 强 ,反 之 亦 然 。
关 键 词 :人 民 币 ;; 率 变动 ;物 价 水 平 ;传 递 效 应 r - 中图 分 类 号 :F 6 . 099 文 献 标 识 码 :B
自 20 0 5年 7月 人 民币汇 率制 度 改革 以来 ,我 国实行 了 以市 场 为基 础 、参考 一篮 子 货 币 进 行 调
影 响 了零 售 物 价 水 平 和 生 产 者 价 格 水 平 。 毕 玉 江 、
朱钟棣 (0 6 的 研 究结 果 表 明 ,人 民 币 汇率 变 20 ) 动对 国内消 费 者价 格 的传 递是 不 完 全 的 ,而且 传 递过程存在 时滞 。曹伟 、倪克 勤 ( o0 2 1 )采用滚 动 回归方法分析 了人 民币汇率变动对 我 国进 口价格 的
因此 ,研究 人 民币 汇率 对 国 内物 价水 平 的传 递 效
应 具有重要 的理论 意义与现实 意义 。
收 稿 日期 :2 1 O 0 l— 3—1 O
作者简介 :周阳 (9 1 ,男,湖北枣 阳人 ,华 中科技 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 究生 ,研 究方向:金融经济与 18 一)
数量经济。
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分析
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分析内容摘要:本文运用2005年7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的相关经济数据,定量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
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的短期传递效应约为20%,长期传递效应约为42%。
较低的传递效应表明人民币升值对解决我国经济的外部失衡问题作用甚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出口价格传递效应人民币汇率是当前的热点问题。
自汇率制度改革到2011年3月,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约20%。
即使如此,西方国家仍然要求人民币价值重估,这其中既有经济原因,也有其深刻的国际政治背景。
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及面对西方国家经济复苏的乏力,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更是不断高涨,人民币汇率问题格外受到各界关注。
事实上,人民币升值能否改善我国贸易不平衡问题依赖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商出口价格的传导程度。
如果由于市场竞争,我国出口商不能将人民币升值导致的成本提高传导给外国进口商,而是通过改进生产效率、降低利润率等方式消化更高的生产成本,则我国的出口价格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即人民币重估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pass-through effects)。
如果人民币的升值不能有效传导给出口价格,则国外所“企望”的中国出口减少、进口需求增加和双边贸易改善不能实现,因而对解决我国贸易不平衡问题的作用是有限的。
文献综述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是指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的汇率变化1%时,以出口国货币计价的出口价格变化百分比,体现了本国出口商对因汇率变动导致的生产成本变动的转嫁能力。
如果出口价格能完全反映汇率的变化,则表明传递效应是完全的,否则是不完全传递。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出口商因面对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而不具有定价能力,出口商不可能转移任何由于本币升值带来的成本提高,因而传递效应是完全的。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与不完全竞争有关的垄断能力使得出口商能够随着汇率的波动调整出口价格,而且,具有定价能力的公司能够获得超出边际成本的利润,此时传递效应是不完全的。
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的分析
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的分析作者:严璟璟指导老师:詹国华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公告称: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同时将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
这意味着激烈讨论了两年之久的人民币汇率问题[1]终于以小幅升值2%的形式告一段落。
人民币升值幅度虽小于市场预期,但却是转变汇率形成机制的关键性的第一步。
本文正是基于这么一个背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着重探索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各经济因素的关系,从而揭示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内部成因,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1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情况整理1981—2005年人民币汇率数据并作出趋势图(见图1-1)。
从图1-1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走势在这期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81年至1984年,人民币汇率逐步贬值阶段;1985年至1993年,人民币汇率大幅度贬值阶段;1994年至今,人民币汇率稳定小幅升值阶段。
下面,我们将就这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分析。
1981-1984年,人民币汇率逐步贬值阶段:这一阶段,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年代,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进口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原材料和消费品。
为了保证国家的外汇支出需要,达到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同时兼顾非贸易外汇收支活动的目的,我国对汇率做了较大的调整。
从1981年开始,是实行人民币双重汇率的时期。
即进出口外汇结算按贸易内部结算价进行,非贸易外汇收支仍然沿用官方公布的外汇牌价进行结算。
图1-1 人民币汇率基本走势(年平均值)1985-1993年,人民币汇率大幅度贬值阶段:1985年重新实行单一汇率制度后,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对人民币汇率政策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认为人民币汇率定价偏高,不利于扩大出口和解决外贸亏损问题,要求必须贬值。
汇率制度变迁视角下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研究
变, 最后 一部 分是研 究 结论 和若 干启示 。
二、 文 献综 述
国 际 价 格 向 国 内传 导 一 般 可 分 为 三 种 传 导 渠
对 国 内价 格 C P I 的传递 效 应 。 实证 发 现 , 2 0 0 5 年7 月; 1 2 改后 , 人 民 币汇率 对 C P I 的传 递效 应 存在
结构 性 变化 , 汇率制 度 的变 迁降低 了传 递效应 , 并 对 实证 结 果提 出相应 解释 。
关键 词 : 汇率传 递效 应 ; 汇率 制度 ; 通货 膨胀 文章 编号 : 1 0 0 3 — 4 6 2 5 ( 2 0 1 3 ) 0 5 — 0 0 1 2 — 0 5 中图分 类号 : F 8 3 2 . 6 文 献标 志码 : A
汇率 和物 价水平 是 开放条 件下 宏 观经济 的两 个 重要变量 , 也 是 经济 研 究 的重 点 之 一 。汇 率传 递 是 汇率 影 响 经济 的 国际传 导 的重要 渠 道 之 一 , 具有 重 要 的理论 和现 实 意义 。对 汇率传 递 的研究 有利 于 了 解汇 率 波动对 一 国进 出 口价格 和 国 内物价 水平 的影 响 程度 。在 人 民币 汇率 制度 变 迁 的背景 下 , 揭 示 分 析 汇 率 传递 效 应 的 特征 及 其影 响 因素 , 对 于货 币 政
的微 观视 角 , 提 出了依 市 场定 价 的理论 解 释 。认 为 在 不 完全 竞 争 市场 结 构条 件 下 , 企 业 实行 国 际价格
毕业论文---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
编号2008051420080514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毕业论文题目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学生姓名陈敏学号2008051426系部经济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20080514指导教师姓名许春二〇一二年五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尽本人所知,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作者签名:年月日(学号):1 / 30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摘要该文旨在探讨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人民币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对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因素的分析;第三部分分析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第一部分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际收支理论、资产市场法的分析。
这一部分重点是对于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的分析。
第二部分分析了决定我国人民币汇率长期走势的三大主要因素:长期的物价总水平变动、实际汇率的变动与美元汇率的长期走势。
前两个因素的决定性作用是我国的GDP增长。
美元长期走势则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近期看,我国经济呈现稳步发展,同期美国经济并未出现新一轮的高速发展,人民币长期汇率具有升值的压力第三部分现行的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缺点以及对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关键词: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汇率制度The influences of RMB exchange rate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RMB exchange rate decis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The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RMB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theory research; the second part is on the impact of RMB exchange rate in the long term factors analysis; third part of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The first par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e interest rate parity theory, theory of balance of payments, asset market analysis.This part focuses on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eory and its applicability in China analysis.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decision of China's RMB exchange rate trend of the three main factors: the long-term price total level changes, the change of real exchange rate and exchange rate of US dollar long-term trend. The first two factors decisive action is China's GDP growth. Dollar long-term trend depends on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ook from the near future, our country economy presents the steady development period,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 did not occur in a new round of high speed develops, the RMB exchange rate appreciation pressureThe third part of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 system of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d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Key Words:RMB;purchasing power parity; exchange rate system1 / 30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 (ⅱ)第一章引言 (4)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4)1.2 文献综述 (5)第二章人民币汇率决定理论 (8)2.1 购买力平价理论介绍 (8)2.2 其他主要汇率理论简介 (10)2.3 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中国适用性分析 (11)第三章人民币长期汇率决定因素分析 (14)3.1 物价总水平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14)3.2 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因素 (16)3.3 美元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18)第四章对现行人民币制度的分析 (21)4.1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经济影响 (21)4.2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的优缺点 (24)参考文献.................................................................. ..27致谢.................................................................. (28)第一章引言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2011年,人民币继续保持渐进可控的原则,对美元汇率在震荡中缓缓升值。
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2006年11月16日分析师:田书华E-mail:*************************.cn联系电话:(8610)6656 8736摘要:自去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基本上是在不断升值的。
不过详细考察,可以看出这个升值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平稳升值阶段,时间是2005年7月21日——2006年5月15日。
是人民币汇率兑美元首次破八前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人民币汇率振荡调整阶段,时间是2006年5月15日——2006年7月19日。
人民币汇率于2006年5月15日首次破八后,在8左右振荡调整,并于2006年7月19日冲八后,进入“7”的轨道。
第三阶段是人民币加速升值阶段,时间是2006年7月19日——现在。
人民币真正进入“7”的轨道,开始加速升值。
考虑到美国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其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消费增长不会大幅下滑,对我国出口的需求仍会相对强劲。
因此,今年年内和明年我国顺差仍会保持较大规模。
从目前的增长速度看,如果未来中国的经济结构没有大的变化,中国的外汇储备2006年年底可能突破1万亿美元,按照每年平均20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的话,两年后可能就会接近1.5万亿美元。
另外,美国中期选举中民主党的获胜对今后人民币升值可能也会起到加速的作用。
因此,展望未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较大。
因此,展望未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较大。
1一、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自去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基本上是在不断升值的。
不过详细考察,可以看出这个升值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平稳升值阶段,时间是2005年7月21日——2006年5月15日。
是人民币汇率兑美元首次破八前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人民币汇率振荡调整阶段,时间是2006年5月15日——2006年7月19日。
人民币汇率于2006年5月15日首次破八后,在8左右振荡调整,并于2006年7月19日冲八后,进入“7”的轨道。
汇改后汇率、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的传导与变动-宏观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汇改后汇率、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的传导与变动-宏观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文献综述在现放经济中,一国价格水平的稳定是宏观经济实现内外均衡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所追求的目标。
按照传统的购买力平价理论G.Cassel 认为两国货币间的汇率,等于两国一般物价指数的比率。
但这一理论仅论及了物价对汇率的单向因果关系,而忽略了反向因果关系。
Einzig 提出汇率会对物价造成影响。
关于汇率对价格的影响,主要涉及汇率传递效应的研究。
2005 年汇率制度改革,自汇改以后,国内出现大量相关研究,对汇率变动的趋势和效应做了大量理论及实证研究。
毕玉江与朱钟棣通过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
唐东波通过对Dornbusch 模型的实证,认为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动态的双向因果关系。
并且分析了货币供给量的大幅增加,会带来汇率超调现象。
黄飞雪与李成通过建立非线性的STR 模型从实证角度研究了汇改前后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外汇储备的非线性影响。
卓子越与周浩则将更多变量纳入模型,通过协整分析与VAR 模型对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汇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的结论。
通过对文献解读,发现大多数文献按照汇率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的传导机制展开。
目前我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管理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并且出现了人民币对外升值(汇率上升),对内贬值(通货膨胀)的现象。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进一步变动趋势也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因此在汇率改革多年之后,对汇率、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之间传导机制与变动关系的研究仍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变量及数据选择本文选取了汇率、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进行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因为以上四个变量之间存在理论上明显的联动关系与相互影响机制。
选取的数据为2005 年7 月汇率改革开始至2010 年12 月,五年间的月度数据。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_基_省略_VP_SV_VAR模型的实证检验_潘长春
DOI:10.13510/ki.jit.2017.04.013
引言
汇率传递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反映的是汇率一单位变化对进出口价 格和国内整体价格的影响程度。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汇率传递一直是各国经济 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研究汇率变动对价格的传递效应具有极为 重要的意义。首先,把握汇率价格传递的程度和速度是理解通货膨胀动态变化特征 的关键,尤其是对实行盯住通货膨胀规则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而言;其次,汇率传 递效应的大小决定着支出转换效应的作用程度,这也是国际经济冲击影响一国经济 的主要渠道。根据早期的一价定律和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的变动将引起价格的同 比例变动,即汇率对价格的传递是完全的,但之后许多理论和实证研究却发现汇率 的价格传递效应并不完全,汇率对价格的传递不仅存在一定的时滞性,而且随着时 间的推移还呈现出逐步变化趋势。我国于 2005 年 7 月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 改革,实行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度,之后在市场化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不断增强,并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变 化过程。2008 年 7 月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又重新将人民币盯住美元,一 直持续到 2010 年 6 月才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重回有管理的浮动汇率阶段。 2016 年 10 月,人民币正式加入 SDR 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更加符合市场
(3)
其中, Bi = A-1Fi , i = 1, …, s 。通过将 Bi 中的元素进行堆叠形成 k2 s × 1 维 的列向量 β ,式(3) 可进一步表示为:
yt = Xt β + A-1∑εt
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原因、内容及影响
衰 2 我 圈外 汇储 备 2 0 - 2 0 0 0 0 4年 金 额 及增 长 状 况
( 位 :亿 羹 元 ) 单
裹 1 我国 19 m2 o 9 7 o 4年贸易和资本颠差额
( 位 :亿 羹 ) 单
美 键 词 : 人 民 币汇 率 制 度 ;升 值 ;改 革 ;影 响 中 圈 分 类 号 :F 2 8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一 O 1 ( 0 6 o 一 O 9 — O 63 3320 )1 OO 3
作者 简介 :欧 杏 ( 9 2 ) 18 一 。女 ,湖南衡 阳人 。硕 士生,从事 经济学研究
本 币数 量随着购买大量 外汇 而增 多 ,导致货 币供 给的 不合
理 扩 张 ,从 而加 大 了 通 胀 的 压 力 。从 表 中 看 出 ,2 0 0 4年 外
20 0 5年 1 6月 份 累 计 贸 易 顺 差 已 达 3 6 5亿 美 元[ 9.
而人 民币币值低估是影 响我 国多年持 续顺 差 出 口增长 的重 要 因素之一 ,因为人 民币币值被 低估 之后 .以外 币表示 的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1 7 期
2 0 6年 2月 0
衡 阳 师范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He g a g No ma ie st o r a n y n r lUnv r i o y
No 1 1 2 . V0 . 7
一
贡献 ,但是 贸易收支长期不平衡不利 于我 国经 济持 续增 长。
我 国外 汇储 备持续高速 增长 加大 了外汇 管理 成本 和人 民币升值 成本。我国外汇储备从 2 0 0 0年开始快速持续增 长
2024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200题)1、“绿鞋期权”是发行人授予主承销商的一项选择权,即主承销商在新股上市后一个月内可以自主执行超过计划融资规模15%的配售新股的权利。
如果主承销商根据授权要求发行人按发行价再额外配售15%的股票给投资者,则是因为当时市场中新上市的股票()。
A.市场价低于发行价B.市场价高于发行价C.收盘价低于开盘价D.收盘价高于开盘价【答案】 B2、凯恩斯认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
A.利率B.汇率C.收入D.物价【答案】 C3、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五级分类,下列贷款中,不属于不良贷款的是()。
A.关注类贷款B.次级类贷款C.损失类贷款D.可疑类贷款【答案】 A4、风险中性定价法与套利定价法是内在一致的,它假设任何风险资产的期望收益均为()。
A.抵押贷款利率B.信用贷款利率C.定期存款利率D.无风险收益率【答案】 D5、G公司是天然气生产企业,新冠疫情开始以后,投资者小李认为北半球的暖冬,加上天然气供过于求又受到疫情影响,工业用气需求会下滑,因此不看好2020年天然气价格,认为G公司股票价格剧变的可能性很大。
该股票的现行市场价格为每股90美元。
小李同时购买了到期期限为6个月、执行价格为95美元的一个看涨期权和一个看跌期权来进行套利。
看涨期权成本为8美元,看跌期权成本为10美元。
A.2B.3C.-3D.-2【答案】 A6、关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A.恒常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反比B.财富结构与货币需求呈反比C.货币需求量与货币的预期收益率呈正比D.随机因素与货币需求呈反比【答案】 C7、由某一集团公司控制或收购若干家银行,但是,被控制或收购的银行仍然具有独立法人地立,这种业银行组织制度属于()制度。
A.持股公司B.单一银行C.连锁银行D.分支银行【答案】 A8、如果我国允许国内企业为支付商品或劳务进口而自由地将人民币兑换为外币,则说明人民币实现了()。
汇率波动的价格传递效应
经济导刊222011 / 01传统的国际经济理论认为,汇率的波动等比例地反映在价格水平的变动之上,然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汇率对一国的价格传递往往是不完全的。
随着2005年7月我国开始新一轮的汇率体制改革,人民币兑美元的双边汇率波动较之前更加频繁,研究汇率波动对进出口商品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效应,对于我国制定产业政策和国内货币政策意义重大。
我国汇率制度的历史沿革作为一国货币的对外价格,汇率是一国进行对外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在对外贸易和其他对外经济活动时执行着价格转化职能,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
纵观人民币汇率改革路程,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再到复汇率回归的过程。
1994年我国宣布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企业和个人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
尽管这一改革引入了市场机制,但实际上这一期间人民币汇率基本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持续扩大,贸易结构摩擦日益加剧,国内国外要求人民币汇率实行改革的呼声日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70%左右,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
在这一情况下,2005年7月21日,中国启动了新一轮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自此,人民币汇【关键词】 汇率波动,价格传递机制汇率波动的价格传递效应文 | 朱莹莹率机制更富弹性,汇率波动也趋于增强。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物价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日益重要,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从2005年7月至2010年10月,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已经由最初的1美元兑换8.2765元升至1美元兑换6.6870元,根据BIS 公布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累计升值己经达到了19.2%,升值幅度明显。
按照传统国际经济学分析框架,人民币如此大幅度的升值,必然会提高中国出口商品价格,降低进口商品价格,从而削弱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抑制出口,促进进口,这样有助于缓解中国外部经济长期失衡的“双顺差”局面。
案例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影响)
来 看 , 人 民 币 升 值 优 化 了 我 国 的 出 口 商 品
人 民 币 汇 率 波 动 的 稳 定 。
的 升 值 压 力 , 控 制 好 人 民 币 的 升 值 速 度 ,
国 政 府 首 先 需 要 做 的 就 是 从 根 源 上 缓 解 人
扩 大 , 人 民 币 升 值 压 力 依 然 存 在 的 情 况 下
2003年我国出口就已经超过了劳2005年开始我国的始具有比较优势并际市场上相对于劳术密集型产品更具有机电产品的出口额超出口的主导产品标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产型产业结构转变出币升值也使得机械与本的下降先进技术品的档次优化我国动并不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期内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对我一定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压润空间但是由于我国劳动然存在以及我国政府采取了策我国的出口额依然在增出口中过多地依赖加工贸易造成我国经济发展的对外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以及国际必将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严重出现的出口负增长以及大量表现
汇率降低,本币贬值, 贬值对长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较小,因为长期资本的流动主要取决于利润和 风险情况。不过贬值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上升,因此有利于外国到贬值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但对短期资本流动来说其影响则是不利的。贬值以后,以贬值国货币为面额的金融资产的相对 价值也就下跌。本国该国国库券及其他金融资产的投资也会缩减和抽出,以防损失。同时由于贬 值,该国货币在远期外汇市场上的预期会发生变化,就会打破所谓“利息平价关系”,激起大量 资金为谋取套汇套利利益而流向国外,同时,贬值会造成一种通货膨账预期,即人们预计该国货 币的对外汇率进一步下跌,从而造成投机性资本的外流。
2005年——2012年中国进出 口贸易额变化趋势(单位:
亿美元)
四、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2005年7月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开始逐步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一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加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逐步推进汇率的弹性调整,增强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革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汇率中间价是指参考市场价格形成,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每天汇率参考点。
在改革之前,中国央行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发布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改革后改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参考市场价格折算而来。
2.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人民币汇率改革在改革之初实施了较为狭窄的浮动范围,即允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每天上下浮动0.3%。
后续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浮动范围逐渐扩大至1%。
3.建立外汇市场交易机制:改革之前,中国的外汇市场存在较多的管制措施,改革后逐步放开资本项目,允许更多主体参与外汇市场交易。
人民银行设立并逐步规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成为权威的外汇市场交易平台。
4.加强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透明度和机制完善:改革后,中国央行开始定期公布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以及汇率的波动范围。
此举增加了市场预期的透明度,提高了市场对汇率形成机制的认可和信任。
5.鼓励国内外市场参与人民币结算:为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改革后中国鼓励国内外市场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推动人民币国际支付业务的发展。
6.加强外汇管理和资本项目管制:尽管改革放开了资本项目,但中国仍然采取了一系列外汇管理和资本项目管制措施,以维护国际收支的平衡和金融稳定。
7.加强研究和监测机制:在改革过程中,中国央行加强了对汇率市场的研究和监测,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以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上所述。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中国逐步推动了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增强了汇率政策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货币政策的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持。
汇率与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性
汇率与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性1.2005年以来的汇率制度。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开始,人民币汇率始终处于稳步升值,五年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1%,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6%。
特别是面对由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美元不断走软,美联储的降息政策使得人民币和美元息差进一步拉大,从而导致美元资本持续流入我国市场,推动人民币对美元加快升值。
2.2010年的汇率问题。
事实上,201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已然步入了新一轮的升值通道,2010年以来,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挑起了逼迫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口水仗”,将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
而当全球都将注意力放在人民币汇率问题本身的争论上时,人民币汇率已经在悄然的上升了。
3月份,自人民币升值的话题受国内外关注以来,人民币似乎确实有逐步升值的趋势。
人民币汇率从3月2日的6.8268缓慢上升到现在的6.8259,人民币升值的脚步已然迈开,虽然步伐很小。
4月,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1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6.8259元,创下近10个月新高。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重新挂钩维持在6.8附近,至今已经超过20个月。
其实,人民币一直承受着升值压力,而2010年以来,这个压力在部分发达国家的“煽动”下骤然增大。
这个“煽动”主要体现在,美国国会130余位议员联名要求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并试图借此引发对中国的贸易制裁。
随后,14位参议员提议人民币升值,再到美国财政部或将于4月15日通过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调查结果。
这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挑起的针对人民币汇率的“口水仗”,一度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推上了“顶峰”。
那么,在外界的一再“煽动”下也增强了海外市场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的上升。
最近远期市场的变化已经体现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
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摘要】中国正处于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之一,对于当前通胀的成因有很多种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相对固定的汇率政策是主要成因之一。
本文构造了加权平均有效汇率指数,并检验其与国内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关系,目的在于运用Engel-Granger两步法分析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得出结论:国内物价水平与名义有效汇率、国外物价水平及国内货币供应在长期存在协整关系;名义有效汇率对国内CPI存在显著影响;国内CPI主要由国内因素决定,汇率波动的影响在短期内并不显著。
【关键词】汇率国内价格水平计量检验一、引言价格和汇率是开放经济中两个核心的经济变量,它们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是在汇率理论的发展历史中,对价格水平与汇率关系的研究和讨论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卡塞尔购买力平价说的提出,让人们对汇率与价格水平的关系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们第一次将汇率与价格两个变量最为直接地联系在了一起(Cassel,1916)。
在我国,随着经济开放与发展,汇率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重要。
2005年7月我国进行汇率体制改革,开始实施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稳步升值。
但纵观这几年的实际经济形势,贸易顺差不断增长和国内通胀加剧的整体趋势并未得到有效改变。
因此,目前学界和实务界对于汇率变动是否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内价格水平存在较大争议。
在人民币升值和高通胀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研究汇率变动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作用,对政府制定宏观政策、预测国内价格水平走势和人们生活水平很有意义。
国内研究文献方面,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
早期陈彪如等(1992)选取人民币汇率和中国外贸依存度这两个指标对国内物价水平进行研究,得出了汇率下调会导致出口商品、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上升,最终导致国内整体价格水平上涨的结论。
卜永祥(2001)建立了一个半开放经济模型,他运用ADF检验、Philips-Hansen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从而得出:长期而言,名义有效汇率和国内物价水平、国外物价水平、国内货币供应量是协整的结论;短期而言,汇率对零售物价和生产者价格有不同的影响,汇率和国外物价水平变化对生产者价格有显著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变动、出口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的再检验
囊
图 1 实 际 有效 汇 率 指数 指
显著性 , 即人 民币实际有效汇 率指数升值 , 对我 国出 口变动没有影 响Ⅲ ; 姚 枝仲等建 立 了考虑 出 口产 品种 类 和质量变化 的需求模型 ,用需 求价格 弹性 来解释 人 民币汇率变动对 出 口额 的影响 。 计量结果表 明 , 我
南通 大 学 学报 ・ 社 会 科 学版 第2 9卷 第 3期
双 月 刊 2 0 1 3年 5 月 出 版
人 民币汇 率变动 、 出 口贸易及其影响 因素的再检验
印 梅 1 , 2
( 1 . 南 通 大 学 商 学 院 ,江 苏 南 通 2 2 6 0 1 9 ;2 . 苏 州 大 学 商 学 院 ,江 苏 苏 州 2 1 5 0 0 6 )
外, 伴 随着人 民币实 际有效汇率升值 的是 出 口额 、 出 口量 的总体 的不 断增 长 ( 见图 1 、 图2 ) 。针对理论 推
断与实 际结果 出现 的偏 差 ,学者们从 不 同的角度 做 出了解 释。 鞠颂 利用 1 9 9 4年 1 月至 2 0 0 9 年 1 2月的 月度数据直接 论证 了汇率 与出 口的关 系 ,结果显示
1 23
出 口数量 的变化 幅度 总是低于反方 向的出 口价格 变 1 1 . 1 1 , 机 械及 交通 设备 的弹性 最低 为 2 . 0 4 , 化学 品 化幅度 ,因而 出 口额的变化总是 与出 口价格 同方 向 以及 钢铁 的弹性 分别 为 2 . 6 l 和4 . 1 7 。S e k i g u c h i 对 变化I 2 1 ; 徐晓华 、 张婧基 于价格传递 弹性, 从微观视 角 中国出 口供给进行过研 究 。他采用 1 9 6 0 ~ 1 9 8 6年 的 论证 了人 民币汇率 对 出口价格 的传递程度是不完 全 数据估算 出供 给价格弹性为 0 . 2 。 [ 8 1 值得一提 的是 , 印 的 ,认 为出 口厂商通过调 整价格加成率来改 变人 民 梅 、 王光伟曾对我 国出 口供给的 问题进行 过关注 , 以
浅析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浅析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陈若08国贸I0814234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一项重大的金融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这次改革出其不意,却又在情理之中。
人民币突然在这一天升值出乎大家的意料,然而在紧迫的国内和国际背景下,中国选择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又是情理之中的事。
这场让世界瞩目而又酝酿已久的改革对中国产生的影响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背景1.国内动力长期的贸易顺差。
影响我国出口强劲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大、加工贸易的作用日趋发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出口退税政策,同时人民币币值低估也是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虽然出口为我国GDP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贸易收支长期不平衡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如引起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等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
至2005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7109.73亿美元。
中央政府作为我国外汇市场上最大的买家,发放的本币数量随着购买大量外汇而增多,导致货币供给的不合理扩张,从而加大了通胀的压力。
2004年外汇储备同比增长竟然高达51%,外汇储备增长势头如此迅猛,部分是贸易顺差的结果,另一部分原因是国际社会预期人民币升值,大量的“热钱”涌入中国进行投机。
如果人民币再不升值,“热钱”将会越来越多,升值的成本将更大。
国内通货膨胀初见倪端。
我国物价水平持续地上升,如果按照直接标价法表示汇率,实际汇率=名义汇率×CPI*/CPI(CPI*和CPI分别代表国外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国内消费者价格指数)。
根据公式所阐述的理论,国内CPI 上升就能降低实际汇率,即通货膨胀能够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可是通货膨胀需要付出巨大代价,且并不符合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看来,通胀并不是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长久之计。
我国经济增长前景看好。
我国GDP以每年8%以上的速度增长,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比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都高,这种高增长态势促成了人民币的升值趋势;由于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外资大量投入中国,促使人民币升值。
近10年来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2002-2011年人民币汇率变动及其影响摘要: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人民币的汇率受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在近10年里,人民币汇率变化一直是根敏感的经济弦。
人民币在10年里历经了一系列升降的变化,但总体趋势是升值的。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逐渐显现的,是我国社会经济深刻变革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关键词:汇率美元升值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近1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这些都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尤其是2005年7月21日以来,我国对完善进行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改革以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人民币总体小幅升值。
一.2002-2011年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中国经济进入2000年后保持了高速且稳定的增长,这期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了两个主要的走势:第一阶段从2002年至2005年呈基本固定的走势,实际上这是由于当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政策;第二阶段从2005年至今,这期间人民币实行了两次汇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
在第二阶段中又可以分成三个小的阶段,分别是从2005年6月中旬至2008年6月中旬,这阶段中由于2005年实行汇改,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所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升。
2008年6月中旬第一次汇改结束,从此至2010年六月中旬的两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6.8:1左右。
2010年6月实行第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10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跌破6.35:1,创历史新高。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原因总的来说,一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是决定汇率长期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基于SV-TVP-FA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基于SV-TVP-FAVAR模型的实证分析刘金全;石睿柯;徐阳【摘要】本文基于一个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张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FAVAR模型)实证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以及消费者价格传递效应的时变特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价格的传递过程在不同时点存在着明显差异,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以及消费者价格的传递不仅不完全,而且存在一定的时滞;自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作用显著增强,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以及消费者价格的传递作用沿着商品价值链的方向呈依次递减趋势.%This paper examines the time-varying effects of RMB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based on a time-varying param-eters factor-augmented vector auto-regression with stochastic volatility model(SV-TVP-FAVAR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The RMB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into prices is incomplete and has a certain time lag.Since the reform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in July 2005, the RMB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into import prices and consumer prices h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At the same time, the RMB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decreases along the commodity flow chain.【期刊名称】《工业技术经济》【年(卷),期】2018(037)005【总页数】9页(P63-71)【关键词】汇率传递;进口价格;国内价格;SV-TVP-FAVAR模型;时变特征;汇率市场化【作者】刘金全;石睿柯;徐阳【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商学院,长春 130012;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长春130012;纽约大学理工学院,NY 112014;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长春 1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6;F224引言汇率传递(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简称ERPT)一直是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其研究的问题是当汇率发生一单位变化时,进口价格(或出口价格)以及国内整体价格(消费者价格或生产者价格)所受到的影响程度。
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改大事记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8.2765上调至8.1100,上调2.1%,从此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逐渐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
2006年1月4日央行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改进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
2007年5月21日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日波幅从±0.3%扩大到±0.5%。
这是自2006年初银行间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以来最重要的举措。
也是自1994年以来对人民币对美元汇价波幅的首次调整。
2010年6月19日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
自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评论 2010年第2期ECONOM I C REV I E W No .2 2010汇率制度改革前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研究以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为界吴志明 郭予锴*摘要:汇率传递效应不仅影响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而且还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本文以2005年7月为界,对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的传递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效应均较低,而且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明显变小,而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略有增大。
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传递效应明显变小的原因在于传递路径中成本机制的效应被弱化,对消费者价格指数传递效应略有增大的原因是传递路径中预期机制的效应明显。
关键词:汇率制度改革 汇率传递效应 PPI CPI一、引言物价和汇率是开放经济体中两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同时也是两个关系极为密切的经济变量,在汇率理论不断发展的历史中,对物价与汇率两者关系的探讨也始终贯穿其中。
传统的宏观经济理论认为,汇率的变动和物价的变动应该是同比例的,汇率变化会完全传递到国内价格水平上,即传递系数为100%或1。
但实际上由于市场不完全、沉淀成本的存在以及商品价格的粘性等原因,价格水平并不会随着汇率变动而同比例变动,即汇率传递系数不等于1,这一现象在国际经济学研究中称为汇率变动的 不完全传递效应 。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各国相互间的进出口贸易成为发挥比较优势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而汇率作为进出口贸易的中介变量,其变动程度首先将直接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进而影响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其次进出口商品中的中间产品与原材料的价格变化会传递到国内物价总水平上,从而造成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变化。
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汇率的变动会影响一国商品的竞争力,并通过经常账户影响国际收支。
另一方面,汇率-价格传递的程度将会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因此,准确地估计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递程度,有助于准确评估不同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采取措施减轻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正确的政策纠正外部失衡以及更好地制定货币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汇率制度不断地进行改革,2005年7月,中央银行把汇率制度调整为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使我国的汇率制度更具有弹性,汇率的波动幅度增大。
汇改前后,代表国内物价水平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以下简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以下简称PPI)以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以下简称NEER )三者的走势如图1所示:120* 吴志明,湖南大学金融学院,邮政编码:410079,电子信箱:wuzhi m i ng @yahoo .cn ;郭予锴,湖南大学金融学院,邮政编码:410079。
本文为湖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 (071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建设性意见,当然,文责自负。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数据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国际金融统计 (Inte rnati onal F i nanc i a l Stati stics)在线版,数字上升代表本币升值。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景气月报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图1 汇改前后CPI、PPI与NEER的走势可以看到,汇改前后CPI指数与PPI指数的走势比较相似,而汇改前NEER与国内物价指数呈负相关关系,2005年7月汇改以后,NEER与国内物价水平的关系却比较模糊,甚至在2006-2008年之间有正向的关系,存在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这是否意味着汇率改革以后汇率变化的价格负相关关系就不存在了呢?人民币汇率改革是否真的改变了我国的汇率传导效果呢?这一改变的程度如何?该问题对于全面把握我国汇率传递效应的动态变动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利用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以2005年7月为分界点,从实证上考察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前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变化,以便切实把握当前汇率变化对国内物价的影响。
本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国内外相关的主要文献进行回顾、梳理和总结;第三部分为理论分析;第四部分是实证研究;第五部分是结论与启示。
二、文献回顾国外关于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的传递效应的文献非常丰富,主要是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进行研究的。
理论分析方面,国外学者对汇率传递效应的研究由来已久,他们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对汇率传递效应的解释上。
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主要在微观经济学的框架下进行分析。
Krug m an(1986)认为,当汇率发生波动时,出口厂商会自行调整出口产品的利润加成(m arkup),保持其出口价格的竞争力,从而使价格与汇率不同步变动。
Dornbusch(1987)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了几种不同模型中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并得出结论,汇率变动后的价格调整的程度取决于三个因素:贸易品市场是否分割、进口品和国内产品的替代程度以及市场组织形式。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框架下,B etts和D evereux(1996)建立了一般均衡汇率传递模型,得出汇率传递效应的高低与商品是否使用本币定价有关的结论。
Taylor(2000)从通货膨胀环境的角度解释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他认为低通货膨胀会导致较低的汇率传递效应。
实证研究方面,K i m(1998)通过一个误差修正模型预测汇率升值对美国的PPI有一个长期负的影响。
C a m pa和Go l d berg(2001)通过分析OECD国家进口价格数据,发现汇率传递效应和通货膨胀、汇率波动呈高度正相关关系。
M c C arthy(2000)考察了1976-1998年间的汇率对消费者物价水平的传递效应,发现大多数工业国家汇率的传递是不完全的。
国内关于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的研究主要是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而不断深入的,主要是以实证研究的方式进行。
卜永祥(2001)运用协整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显著地影响了零售物价指数和PPI,其中PPI对汇率变动的弹性要大于零售价格指数对汇率变动的弹性。
陈六傅、刘厚俊(2007)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人民币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口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影响程度非常低,并且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在不同的通货膨胀环境中存在显著差异。
吕剑(2007)引入了国际石油价格作为外部冲击的代理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人民币汇率变动显著地影响了国内物价水平;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物价指标有不同的传递效应。
封北麟(2006)研究发现我国汇率的传递效应不显著,汇率变动对PPI及其分类指数的影响,明显大于对CPI及其分类指数的影响,不同行业的汇率传递效应存在显著差别。
刘亚、李伟平和杨宇俊(2008)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变121动对CPI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时滞,长期和短期汇率传递效应都很低。
综上所述,国外的文献极少涉及人民币汇率的传递效应,但他们的方法对于我国汇率传递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国内学者关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的观点基本一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于以不同指标表示的价格水平有不同的传递效应,具体地,汇率变动对于消费价格水平具有较低的传递效应,而对于工业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则有较强的传递效应。
但国内学者对于传递效应的研究往往采取直接用长期的汇率与价格数据做分析的办法,缺乏对经济环境变化、经济政策变化的考虑。
实际上,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的传递效应不同,所以直接用长期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准确,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本文参考M c C arthy(2000)的模型,着重考察2005年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变化,以期对我国的汇率传递效应作更加全面的把握。
三、理论分析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主要通过直接渠道与间接渠道进行,其中国内物价水平主要由CPI与PPI来代表,具体地,其传递路径如图2所示: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理论自行绘制。
图2 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水平的传递路径(一)直接影响1.传递路径 :直接机制 从进口消费品价格到CPI在这一环节中,汇率通过影响进口消费品的价格进而影响CPI。
汇率对进口消费品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在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汇率变化对进口消费品的影响将是完全的,也就是说汇率对进口消费品的传递效应达到100%,但由于垄断竞争、厂商定价以及运输成本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汇率对进口消费品的传递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与一国进出口行业垄断程度、进出口贸易厂商定价的程度以及运输成本的大小成反比。
汇率对进口消费品价格的影响虽然是最直接的,但是影响CPI的程度则要看进口消费品在居民总消费额中所占的比重,一国居民的消费品如果更加依赖于从国外进口,则汇率变动通过进口消费品价格影响CPI的效应越大。
2.传递路径 :成本机制 从进口半成品与原材料价格到PPI、CPI汇率通过影响进口半成品与原材料的价格进而影响国内价格水平是直接影响的另一个渠道。
传递路径 中,汇率变动影响国内价格水平分别可以从直接渠道 与间接渠道 进行,这里主要分析直接渠道 ,间接渠道 将在传导路径 中分析。
汇率变动对进口半成品与原材料的影响与对进口消费品的影响是相似的,所不同的就是进口半成品原材料并不是直接进入消费市场,而是通过本国厂商以及本地的跨国公司的加工后才进入市场,也就是说进口半成品与原材料的价格只是厂商生产的一部分成本,汇率变化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由该进口半成品与原材料在总成本中的比例决定。
产品成本中进口半成品与原材料所占比例越122大,汇率变动对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影响越大。
而汇率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将进一步影响到生产价格指数,并最终与进口消费品及其他因素如通货膨胀情况、工资粘性等一起影响国内价格水平。
(二)间接影响1.传递路径 :替代机制与收入机制 从进出口额到CPI汇率变动通过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改变消费商品结构,进而影响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并最终影响CPI。
具体地,汇率变动对CPI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出口方面,首先是替代机制,以汇率升值为例,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进而削弱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带来出口减少的压力,造成部分商品由出口转内销(即对该部分出口商品的国外需求被国内需求替代),这部分转内销的商品将打破原来出口品与替代品以及非贸易品的供求平衡与价格水平,最终将影响CPI。
其次是收入机制,根据弹性理论,汇率升值将使一国净出口下降,从而导致本国总需求水平下降,总需求的减少将通过影响居民收入来改变商品的需求水平与价格水平,最终将影响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