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清创术的培训
关于急诊清创缝合术必须掌握知识

关于急诊清创缝合术必须掌握知识一、基本概念1、清创术:是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清除开放伤口内的异物,切除坏死、失活或严重污染的组织、缝合伤口,使之尽量减少污染,甚至变成清洁伤口,达到一期愈合,有利受伤部位的功能和形态的恢复。
2、缝合术: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
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
二、外科清创的适应症及禁忌症1、适应症:各种类型开放性损伤视为新鲜伤口,具备以下条件者:1.伤后6~8h以内者。
2.伤口污染较轻,不超过伤后12h者。
3.头面部伤口,一般在伤后24~48h以内,争取清创后一期缝合。
2、禁忌症:污染严重或已化脓感染的伤口不宜一期缝合,仅将伤口周围皮肤擦净,消毒周围皮肤后,敞开引流。
三、外科清创的时机1.病情许可,越早越好。
2.无明显感染表现,均可清创。
3.已有感染,但伤口有异物或较多坏死组织,也可清创,清创后伤口暂不缝合。
4.理想时间:伤后8h以内,头面、手部伤口伤后12h以内。
四、切口污染程度等级划分1、清洁切口,用“Ⅰ”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既指的是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2、可能污染的切口,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
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
3、污染切口,用“Ⅲ”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
五、清创的主要原则清创术的主要原则是清创和修复,也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创面的细菌含量”以及“把损伤的组织重新缝合”。
六、评估伤口并记录检查神经、血管、肌腱、骨骼等受伤情况,向患者交代病情,让其有合理的期望值,并做病历记录,为将来可能的纠纷提供证据。
1.皮肤、皮下组织评估:(1)有活力的正常皮肤:血运好、颜色正常、真皮层下健康、皮下组织牢固贴合;(2)危险可能需要清除:血运差、颜色发暗、皮下脂肪有瘀斑;(3)皮下组织已失活、必须清除:无血运、皮肤颜色发黑,与皮下组织完全撕脱、重度污染。
第二章-清创术

〔清创方法〕 一、判断伤情轻重 明确术前诊断 1.因为患者大多都是急诊, 当在现场或门诊接诊时, 首先,对伤情的轻重, 迅速做出判断。
在诊断时,应注意两方面:
(1)重伤: ①生命指征有改变 ②合并有重要脏器的复合伤 ③严重四肢损伤伴有大动脉损伤出血
(2)轻伤: ①生命指征无改变 ②只是一般的局部损伤, 暂无生命危险
若伤口不深,
大多不伴有肌腱、神经、血管的损伤 若伤口较深, 常常伴有肌腱、血管、神经的复合伤 甚或因截断而造成断肢---完全离断伤。
(4)撕裂伤 ①损伤特点: 被机器齿轮带等 ---沿肢体纵轴牵拉致伤 ②表现: 伤口大多较长,不规则,创口皮缘不整 污染程度较重,组织失活较多。
常使伤处肌腱、血管、神经、骨骼
②表现: 创口环状,或不规则, 创口皮缘不整 表面皮肤仍暂时有血运, 远端肢体血运较差, 或出现障碍
但皮肤与皮下组织已完全分离, 并整体呈脱套状向远端移位 污染程度严重,大片组织失活。
(7)挤压伤、辗压伤、绞轧伤、 挫灭伤; ①损伤特点: 被门缝、铁锤等对 手指、足趾等造成的轻度挤压伤
组织损伤情况的判断
(1)皮肤损伤: ①皮肤伤口: 长度、形状: 皮缘整齐---不规则; ②皮肤颜色: 红、暗红---紫黑、黑;
③针刺皮肤: 出血---不出血; ④皮肤温度: 温---凉、冰凉; ⑤组织形态: 基本正常 大面积失活、挫灭、缺损;大面积脱套
(2)肌肉损伤: ①损伤范围: 一块、一组、一群 ②损伤程度: 未断裂---部分断裂、完全断裂 近侧断端---无回缩、较少回缩、 较大回缩。
伴有断裂损伤。 甚或组织有缺损。
(6)脱套伤 ①损伤特点: 与撕裂伤暴力相同, 但其牵拉力量及速度均很大 暴力作用在手、足等肢体远端, 或头发上将皮肤等表面组织
急诊清创缝合手术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

急诊清创缝合手术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清创缝合术是针对有开放性创口患者采取的一种急诊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手术快速清除患者开放性创口中的异物、血块等,将失去活力、已经坏死的组织进行切除,并修复受损的重要细胞组织,及时缝合开放性的创口,减少创口感染,从而推动开放性创口的有效愈合。
一、急诊清创缝合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证急诊外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大部分患者是因打架、机械创伤、交通事故等原因到急诊接受救治,针对上述非致命性的体表创伤,目前医学上常采用急诊清创缝合手术治疗。
急诊清创缝合手术是外科中的一种基本手术操作,直接影响到患者伤口初期处理、伤口愈合和受伤部位组织功能和形态的恢复。
临床上将开放性创口分为清洁、污染和感染三种类型,通常情况下,各种类型的开放性创口均可视为新鲜伤口,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患者均可进行急诊清创缝合手术,即受伤时间在6~8h以内的患者;伤口污染较轻,受伤时间不超过12h的患者;以及头面部受伤时间在24~48h以内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在手术前存在失血性休克的情况,需先纠正休克再进行清创缝合手术;若患者机体的重要脏器严重受损,其生命安全已经受到严重威胁,需优先抢救患者的生命,待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进行清创缝合手术。
二、急诊清创缝合手术的诊断和病情评估1.患者的病因和既往病史患者送入急诊后,若患者意识清醒,护理人员可与患者直接沟通,了解患者受伤的原因、机制、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脑梗塞、糖尿病等基础病史,以及药物过敏情况和以往的手术病史;若经过尝试唤醒后,患者始终未出现清晰的意识,护理人员需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确保患者符合急诊清创缝合手术的适应症。
1.患者的症状和生命体征急诊清创缝合手术必须尽快进行,才能更好地避免创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患者送入急诊后,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创口的位置、受伤的情况、出血情况等,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交流,尽快确定最终的手术方案,并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各项生命体征。
急诊科培训计划 (2)

急诊科培训计划
以下是一个急诊科培训计划的示例:
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急诊科医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和处理急诊患者的病情,并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治疗。
培训内容:
1. 急诊医学基础知识
- 急诊医学的定义和特点
- 常见急诊病情的识别和处理
-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 基本急救措施的学习和实践
2. 临床技能培训
- 快速而准确地进行急诊患者的体格检查和初步评估
- 学习使用急诊科设备,如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等
- 学习处理急诊患者的常见技术操作,如静脉穿刺、导尿等
3. 多学科合作与团队协作培训
- 学习与其他科室合作,如内科、外科、放射科等
- 掌握与急诊团队的良好沟通和有效协作的技巧
- 学习处理急诊患者多样化需求和情况的能力
4. 急诊医学的专业知识
- 学习和了解最新的急诊医学研究成果和指南
- 掌握急诊医学的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
- 学习常见外伤和急性病情的应急处理技巧
评估与证书:
- 定期考核急诊科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知识水平
- 给予合格者颁发急诊医学培训证书
培训时间和方式:
- 建议培训时间为3-6个月,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
- 采用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病例讨论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 建议每周安排固定的培训时间,同时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这只是一个急诊科培训计划的示例,实际的培训计划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知识大讲堂:门急诊外伤清创的缝合技术

知识大讲堂:门急诊外伤清创的缝合技术门急诊外伤清创缝合是常见的外科手术。
本文讲解门急诊外伤清创缝合的技术和相关注意事项,以帮助医务人员提高手术技能、减少手术并发症。
门急诊外伤是指在门急诊部或急诊室接受治疗的伤患。
外伤清创缝合是门急诊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一种。
正确的缝合技术可以帮助伤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从缝合前的准备、缝合技术和术后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详细介绍门急诊外伤清创缝合的技术和相关注意事项。
一、缝合前的准备1.检查伤口在进行缝合手术前,需要对伤口进行仔细检查,确定伤口的大小、深度和形状。
还要检查是否有活动性出血、损伤神经或血管等并发症。
2.消毒在进行缝合手术前,需要对患者和手术区域进行消毒。
消毒的方法包括皮肤消毒、手术器械消毒和手术室消毒。
消毒的目的是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3.麻醉在进行缝合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
常用的麻醉方法包括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
选择麻醉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手术部位等因素进行选择。
二、常见的缝合线有哪些?缝合线则是清创缝合术中常用的器械,其种类丰富,选用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缝合线适应不同的缝合部位、伤口类型和患者体质。
1.可吸收缝合线可吸收缝合线是指在人体内可以分解、吸收的线材,不需要进行拆线,适用于肌肤组织缝合,可以有效减少拆线的不适感和感染的机会。
一般可吸收的缝合线有聚酯线、聚酮酸线等。
2.不可吸收缝合线不可吸收缝合线是指在人体内不会被分解、吸收的线材,需要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拆线,适用于肌肉、皮下组织和深部器官的缝合,一般软组织缝合器械中有的不可吸收线有聚氨酯线、尼龙线、丝线等。
3.单股线和多股线单股线指缝合线材是由一根单层线头组成。
多股线则是由数股丝线绞合而成。
多股线抗拉强度高、不易断裂,且适应范围广。
单股线较细、质软、较适合细小伤口。
4.蛋白线蛋白线是一种来自牛角、羊肠等天然植物蛋白质的缝合线材。
它具备很好的柔软性和弹性,但也不耐高温消毒和湿度。
临床指南 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专家共识

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专家共识我国每年发生车祸、坠楼、斗殴、职业损伤等各种创伤达2亿人次。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伤口是人们寻求急诊医疗帮助的常见原因之一。
美国急诊科每年约治疗创伤性伤口1180万人次;其中超过730万人次为开放性伤口,估计花费超过30亿美元,若这些伤口出现感染等并发症,花费将更大。
急诊开放性伤口处理已成为目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急诊清创缝合术是外科医生必备技术,重视清创可降低伤口感染,减少甚至不用抗生素;重视缝合技术可减少瘢痕形成,减轻创伤后遗症。
但在实际操作中,医生常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操作,缺乏循证医学依据。
为规避人人可行清创术但清创步骤不规范进而延误病情的情况,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制定本共识,将清创术的步骤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提高临床实施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的规范程度,降低伤口感染率、提高伤口一期愈合率。
一、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的一般原则对合并有失血性休克者首先纠正休克,对重要脏器损伤严重危及生命者优先抢救,不宜立即行清创术。
减少感染:清创缝合术是将污染伤口变为清洁伤口、为组织愈合创造良好条件的方法,其目标为迅速的伤口愈合、预防非特异性感染和预防破伤风、狂犬病等特异性感染并恢复最佳功能和美学效果。
由于感染的伤口常瘢痕重、美学效果差、伤口愈合延迟,因此尽可能减少感染是清创的重中之重。
增加感染风险的局部因素为伤口长度>5cm[4]、伤口局部污染重、深度深、较多异物存留、受伤至就诊时间长等。
另外,伤口位于下肢等乏血管区比血流丰富的面部或头皮的感染可能性大。
伤口位于细菌定植较多的区域(如腋窝、腹股沟及会阴等)比位于细菌定植较少区域的感染可能性大。
增加感染风险的全身因素为老年(≥80岁)、吸烟、糖尿病、恶性肿瘤、肺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肥胖、营养不良和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等)、有遗传性和获得性结缔组织病等。
急诊诊疗技能培训计划表

急诊诊疗技能培训计划表一、培训目的急诊是医院中的一个重要科室,其工作性质和环境比较特殊,因此对于急诊医生的技能要求也比较高。
为了提高急诊医生的技能水平,本次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急诊医生在急救、救护和抢救等方面的综合应急救护能力,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也要求医生们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医疗水平,提高对急诊疑难病例的处理能力。
二、培训对象1.急诊科医生2.相关科室的医生、护士三、培训内容1.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治技能-心肺复苏技能-高血压危象处理技能-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技能-急性中风的处理技能-急性腹痛的诊断与处理技能-血糖监测与危象处理技能2.急诊抢救技能-呼吸道管理技能-气道开放与维持技能-循环系统管理技能-急救药物使用技能-硬膜外穿刺技能3.急诊医学知识普及-急诊医学概论-常用诊疗设备的使用-急救箱的使用与维护-突发事件的处理4.急诊护理技能-急性腹痛患者的护理技能-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技能-中暑患者的护理技能-休克患者的护理技能四、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邀请相关学科专家进行知识普及和技能指导,培训内容以现场讲解和案例分析形式进行,让医生们更深入地理解急症的处理方法。
2. 现场教学:组织医生进行模拟急诊抢救演练,营造真实的急诊环境,帮助医生们提高实战能力。
3. 实践操作:针对常见急诊情况进行实战模拟操作,让医生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具体的技能。
五、培训流程第一阶段:理论学习时间:3天内容:第一天:-急诊医学概论-心肺复苏技能讲解-高血压危象处理技能培训第二天:-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技能培训-急性中风的处理技能培训-急性腹痛的诊断与处理技能培训第三天:-血糖监测与危象处理技能培训第二阶段:实践操作时间:2天内容:第一天:-呼吸道管理技能演练-气道开放与维持技能演练-循环系统管理技能演练-急救药物使用技能演练第二天:-急救箱的使用与维护-硬膜外穿刺技能实战演练第三阶段:护理技能培训时间:1天内容:-急性腹痛患者的护理技能-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技能-中暑患者的护理技能-休克患者的护理技能六、培训考核1.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
清创术(急诊医学)

清创术一、定义清创术(debridement)是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对开放性污染伤口进行清洗去污、清除血块和异物、切除失去生机的组织、缝合伤口,使之尽量减少污染,甚至变成清洁伤口,有利受伤部位的功能和形态的恢复。
开放性伤口一般分为清洁、污染和感染3类。
严格地讲,清洁伤口是很少的;意外创伤的伤口难免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如污染严重,细菌量多且毒力强,8小时后即可变为感染伤口。
头面部伤口局部血运良好,伤后12小时仍可按污染伤口行清创术。
清创术是一种外科基本手术操作。
伤口初期处理的好坏,对伤口愈合、受伤部位组织的功能和形态的恢复起决定性作用,应予以重视。
火器伤初期外科处理主要是清创术,清创术是战伤救治的一项基本治疗原则,是火器伤处理中防止感染、修复组织的基本步骤,十分重要。
由于高速投射物损伤,伤道内有许多坏死组织、血块、异物及细菌,这些物质的存在将严重的影响伤口愈合及组织修复。
只有尽早清创,才能给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二、适应证8小时以内的开放性伤口应行清创术;8小时以上而无明显感染的伤口,如伤员一般情况好,亦应行清创术。
如伤口已有明显感染,则不做清创,仅将伤口周围皮肤擦净,消毒周围皮肤后,敞开引流。
清创术适用于:1.所有的开放性伤口均应尽早在6~8小时内行彻底的初期外科处理。
2.危及伤员生命的内脏伤已经处理,休克及水电解质紊乱已纠正,全身情况稳定,能耐受手术。
三、禁忌证1.四肢火器伤、创面大而深,伤员合并有严重的休克和水与电解质紊乱,全身情况不稳定。
2.疑有火器伤所致的肢体主要血管损伤,血源缺乏,技术条件受限时。
3.有或疑有内脏伤的火器伤。
4.出口很小的软组织贯通伤,或浅而小的切线伤。
5.已发生感染的火器伤,不宜行过多的清创操作,应充分引流,以免感染扩散。
四、术前准备1.清创前须对伤员进行全面评估,排除重要内脏伤,确定是否合并有血管及神经、骨骼损伤。
如有休克,应先抢救,待休克好转后争取时间进行清创。
2.如颅脑、胸、腹部有严重损伤,应先予处理。
急诊急救培训方案

急诊急救培训方案标题:急诊急救培训方案引言概述:急诊急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疗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水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急诊急救培训方案至关重要。
一、培训内容1.1 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处理烧伤等基本急救技能。
1.2 学习急救常见病症处理:如心梗、中风、窒息等急症处理方法。
1.3 了解急救器械的使用:如自动体外除颤器、呼吸机等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培训方法2.1 理论教学:通过讲座、课件等形式传授急救知识。
2.2 模拟训练:利用模拟器材、模拟病例等方式进行实战演练。
2.3 现场实习:在急诊科、急救车等实际场景下进行实地实习,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三、培训周期3.1 短期培训:针对医护人员的基础知识培训,一般为1-2周。
3.2 长期培训:对已有一定急救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进阶培训,时间可长达数月。
3.3 定期复训:每年进行一次急救技能复训,保持技能的熟练度。
四、培训考核4.1 理论考核:通过考试测试学员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
4.2 技能考核:进行模拟急救演练,考核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4.3 实地考核:在真实急救场景下进行考核,检验学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五、培训效果评估5.1 统计救治成功率:对培训后的医护人员进行实际急救操作统计,评估救治成功率。
5.2 学员反馈意见:定期收集学员对培训方案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培训内容。
5.3 持续改进:根据培训效果评估结果,不断优化急诊急救培训方案,提高培训效果。
结语:急诊急救培训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水平,提高急救成功率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能够使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急救操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关于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你了解多少

关于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你了解多少随着每年车祸、意外受伤以及职业损伤等各种创伤人数增多,在医院急诊科室中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处理已经成为外科医生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做好伤口清创处理可以有效避免伤口感染发生,同时可以减少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另外,好的伤口缝合处理,可有效减少瘢痕形成,从而降低创伤后遗症发生风险。
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并且受到患者和医护人员一致好评。
那么,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具体是什么?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一、什么是清创缝合术清创术是极为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简单来讲就是将患者开放性伤口内异物进行清除,另外对于严重污染、失活或者已经坏死的组织要给予切除处理,最大程度上降低伤口污染情况,直至伤口变为绝对或者相对清洁伤口,以达到一期愈合,有助于该受伤部位功能与原有形态的恢复。
缝合术简单来说就是将已经断裂开或者切开的皮肤组织、器官进行缝合处理或者辅助重建其通道,辅助该部位功能恢复,是保证受伤部位组织、器官能够得到良好的恢复的基础必要条件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之一。
目前,临床医学上一般将开放性伤口分为清洁、污染以及感染三大类,通常情况下急诊开放性伤口中清洁伤口相对比较少见,大部分意外受伤的伤口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比如污染严重、细菌量多且病毒力强在八小时之后就会恶化成为污染伤口。
二、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的一般原则(一)术前准备当急诊医生面对患者开放性伤口处理时,通常情况下,首先要相对患者受伤部位整体情况进行大致评估,比如:对于已经休克或者合并有失血性休克患者要先纠正其休克;对于脏器损伤严重且危及生命的患者要首先以挽救其生命为主,此类情况均不适合立即进行伤口清创缝合。
其次是要尽可能减少伤口感染发生,为患者实施清创缝合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已经污染的伤口处理为清洁伤口、给该部位皮肤组织创造良好的恢复条件。
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有助于促进伤口快速愈合,同时避免非特异性感染以及狂犬病、破伤风等特异性感染发生,并且可以促使该部位恢复至最佳美观和功能状态。
急诊培训计划方案范文

急诊培训计划方案范文
一、培训目标
1.提高急诊医疗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急危重症的诊断和抢救。
2.培养医护人员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危机应对能力。
3.提高急诊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急诊医疗服务。
二、培训对象
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护理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
1.基础理论知识
包括急危重症病理生理学、重症监护、创伤救治、中毒救治等。
2.专科理论知识
包括心血管急救、神经急救、呼吸急救、创伤急救等。
3.实操技能培训
包括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电除颤、创伤包扎止血等。
4.人际沟通技巧
包括医患沟通、团队协作、危机应对等。
四、培训方式
1.理论授课
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系统讲授。
2.实操演练
采用模拟病例,现场演练急救流程。
3.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病例,探讨诊疗要点。
4.角色扮演
模拟急诊场景,培养应急处置能力。
五、培训时间安排
为期3个月,每周安排2天的集中培训。
六、考核评估
通过理论考试、操作考核、综合评分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七、后续跟踪
建立持续教育机制,定期组织复训,不断提高急诊医疗水平。
以上是一份急诊培训计划的框架内容,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培训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急诊医疗质量,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急诊清创术

如何保证药品质量?亟待解决!
33
感染伤口病原诊断困难之原因分析
拆 线
根据伤口部位及愈合情况,术后1~2 周拆线 一般情况: 头面颈部4~5日 下腹部、会阴部6~7日 胸、上腹、背、臀部7~9日 四肢10~12日 减张缝线14日 青、壮年可缩短拆线时间,年老、营养不良病人 可推迟拆线时间,必要时间隔拆线
防治感染:视污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
问题:药品质量?
手术预防用药必须品种: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克林霉素 宁波市目前招标价: • 头孢唑林<1.5元/0.5-1g,3.3元/2g • 头孢呋辛<2元/1g,2.26元/1.5g (西力欣针,22元/0.75g,88元/日) • 克林霉素针0.15-1.2g, <4元
肩以上、脐水平以下、背部、手术台边缘以下均 是有菌地带。 发现手套破裂或被污染,应立即更换;衣袖被污 染时需加戴无菌套袖或更换手术衣。
术中需要更换位置时,一人后退一步,转过身背 对背地交换。 切开或缝合皮肤之前,均需要再一次消毒皮肤。
不可在手术者的背后传递器械和物品,坠落的物 品不可捡回。
无菌术
临床实施方法
灭菌
消毒
操作规程
管理制度
手术物品的灭菌、消毒方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煮沸法
火烧法
药液浸泡法 甲醛蒸汽熏蒸法
操作规则和管理制度
目的:防止已经灭菌和消毒的物品、已行 无菌准 备的手术人员或手术区不再被污染 内容: 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 病人手术区的准备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手术室的管理
清创术
定 义
对开放性损伤的污染创口进行处理,以使其 转变为清洁创口,并力争尽早闭合伤口的手术, 称为清创术。
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专家共识

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专家共识我国每年发生车祸、坠楼、斗殴、职业损伤等各种创伤达2亿人次。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伤口是人们寻求急诊医疗帮助的常见原因之一。
美国急诊科每年约治疗创伤性伤口1180万人次;其中超过730万人次为开放性伤口,估计花费超过30亿美元,若这些伤口出现感染等并发症,花费将更大。
急诊开放性伤口处理已成为目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急诊清创缝合术是外科医生必备技术,重视清创可降低伤口感染,减少甚至不用抗生素;重视缝合技术可减少瘢痕形成,减轻创伤后遗症。
但在实际操作中,医生常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操作,缺乏循证医学依据。
为规避人人可行清创术但清创步骤不规范进而延误病情的情况,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制定本共识,将清创术的步骤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提高临床实施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的规范程度,降低伤口感染率、提高伤口一期愈合率。
一、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的一般原则对合并有失血性休克者首先纠正休克,对重要脏器损伤严重危及生命者优先抢救,不宜立即行清创术。
减少感染:清创缝合术是将污染伤口变为清洁伤口、为组织愈合创造良好条件的方法,其目标为迅速的伤口愈合、预防非特异性感染和预防破伤风、狂犬病等特异性感染并恢复最佳功能和美学效果。
由于感染的伤口常瘢痕重、美学效果差、伤口愈合延迟,因此尽可能减少感染是清创的重中之重。
增加感染风险的局部因素为伤口长度>5 cm[4]、伤口局部污染重、深度深、较多异物存留、受伤至就诊时间长等。
另外,伤口位于下肢等乏血管区比血流丰富的面部或头皮的感染可能性大。
伤口位于细菌定植较多的区域(如腋窝、腹股沟及会阴等)比位于细菌定植较少区域的感染可能性大。
增加感染风险的全身因素为老年(≥80岁)、吸烟、糖尿病、恶性肿瘤、肺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肥胖、营养不良和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等)、有遗传性和获得性结缔组织病等。
第31章 清创术——临床情景实例与临床思维分析

第三十一章清创术——临床情景实例与临床思维分析1.临床情景实例患者,男性,30岁,头部外伤12小时来诊。
体检:头顶可见一长约4cm,深达头皮下的创口.局部红肿、渗液,X线及头部CT回报未见明显异常。
请为该患者进行相关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患者头部开放性外伤,考虑为感染创口,不宜行创口的缝合,而只能对创口行简单的消毒处理后包扎创口。
2.临床情景实例患者,男性,18岁,4小时前右小腿中段外侧被碎玻璃划伤急诊入院。
在当地诊所已行创口包扎,未予其他特殊处理。
揭开敷料可见伤口,目测似深达肌层,创口表面未见明显异物残留,创口内活动性出血已停止,生命体征平稳,现请在门诊进行相应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患者因异物致开放性损伤,应先行影像学检査以排除是否有异物存留,再进一步行清创缝合。
3.临床情景实例患者,男性,30岁,头部外伤10余小时来诊。
体检:头顶可见一长约4cm,深达头皮下的创口,余未见异常,门诊检査X线及头部CT回报未见明显异常。
已在外院行初步清创未见明显异物,并予输注抗生素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请为该患者行相关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患者头部外伤创口处无明显感染征象,且已行抗感染的初步处理,可考虑行清创缝合。
4. 临床情景实例患者,女性,60岁,因车祸致颜面部开放性创伤半小时入院。
入院后体检:BP 80/60mmHg,P120次/分。
面色苍白,精神差,左脸颊处可见约6cm不规则裂口,创口深,似可见颅骨,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活动性出血,辅助检査未做。
请对该患者行初步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患者因颜面部外伤入院,有失血性休克表现,应先处理休克,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行辅助检查和清创处理。
5. 临床情景实例患者,男性,50岁,1小时前不慎被流浪狗咬伤左下肢急诊就诊。
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左大腿外侧可见约3cm不规则创口,创口表面有污染,深达肌层,活动性出血已停止,局部压痛明显,门诊已对患肢行X线检査未见明显骨折征象及异物残留,请予患者相关处理。
急诊科中心清创室护士岗位职责

急诊科中心清创室护士岗位职责清创室是急诊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专门负责处理各类创伤患者的伤口清洁、消毒和换药等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诊科中心清创室护士的岗位职责。
一、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急诊科中心清创室护士需严格遵守工作流程,并确保伤者在清创过程中的安全。
护士需要熟悉清创操作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作。
同时,要做好感染控制,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防护操作。
二、伤口评估与处理1. 伤口评估:护士需要对患者伤口进行细致的评估,包括大小、深度、出血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感染征象等。
准确评估能够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依据。
2. 清洁消毒:根据伤口的情况,护士需要进行适当的清洁消毒工作。
使用正确的清洁剂和消毒药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处理,确保伤口达到洁净的状态。
3. 缝合和包扎:当伤口需要缝合时,在消毒后,护士需要娴熟地进行缝合操作,保证伤口恢复。
同时,正确选择合适的敷料和包扎方法,保护伤口,防止感染和再次受伤。
三、协助医生及团队合作1. 协助医生:在清创室,护士需要协助医生进行各项操作,如持续监护伤者的生命体征,为医生提供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2. 与团队合作:清创室护士要与其他急诊科人员密切合作,及时沟通协调工作。
与急诊科医生和其他科室护士协作,确保患者接受到全面的急救和治疗。
四、记录与教育工作1. 记录工作:护士需要准确地记录患者信息、伤口处理过程和医生的医嘱等。
详细的记录有助于后续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教育患者:护士在清创过程中,应与患者沟通,解释伤口处理的目的和方法,并提供术后护理指导。
教育患者关于伤口护理的知识,促进其伤口康复。
五、急救技能与培训急诊科中心清创室护士需要具备一定的急救技能,如CPR(心肺复苏术)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操作技巧。
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急救能力,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反应和处理。
六、心理疏导与安抚在工作中,清创室护士需要面对各类创伤患者,其中可能有情绪波动或惊恐的患者。
急诊清创流程

急诊清创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has been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急诊清创流程:①评估伤情:患者到达后,首先进行初步评估,包括伤口位置、大小、污染程度及有无异物存留,同时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及过敏史。
②准备物品:根据伤口情况准备手术器械(如镊子、剪刀、刮匙)、消毒液、冲洗液、麻醉药物、敷料、缝合材料等。
③局部麻醉:根据伤口疼痛程度及患者耐受力,给予局部麻醉,确保清创过程无痛。
④清洗消毒: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清洗液彻底冲洗伤口,去除表面污物及松散坏死组织,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周围皮肤。
⑤清创操作:在良好的照明下,使用手术器械仔细清除伤口内异物、坏死组织及失活组织,尽量保留正常组织。
⑥检查评估:再次检查伤口,确认无残留异物,评估需否进行缝合或采取其他治疗方法。
⑦伤口处理: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是否缝合,必要时进行缝合修复。
对于不宜直接缝合的深大伤口,可放置引流条促进分泌物排出。
⑧包扎与固定: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适当包扎固定,保护伤口,防止感染。
⑨预防接种:根据伤口性质及患者疫苗接种史,考虑是否需要破伤风或其他疫苗接种。
⑩后续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伤口护理要点,包括如何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复诊时间,必要时开具抗生素预防感染。
急诊烧伤清创包扎术的配合

急诊烧伤清创包扎术的配合烧伤创面早期清创,目的式清除创面上的污物,剥脱坏死腐皮、污染的细菌,以及致伤因子,清理创面,减少局部感染的机会,创造创面愈合的条件。
物品的准备:一次性中台子园碗基小包大沙布大棉垫绷带生理盐水新洁尔灭凡士林纱布或2.5%左右浓度的PVP-I细纱布.房间室温的准备:因病人体表暴露,室温调高至24度至25度。
床单位的准备:病人推车上和手术床上铺无菌中单,减少创面感染机会。
手术步骤:生理盐水纱布轻轻擦拭,将剥脱的腐皮污物清除,然后以0.1%新洁尔灭擦洗,再以生理盐水冲洗湿纱布擦干后,内敷料以2.5%PVP-I细纱布或凡士林紧贴创面,并且需平整、不留死腔,以保证创面渗液的得到充分引流。
外敷料用吸水性强的大沙布加大棉垫后绷带包扎,包扎厚度约为3-5cm,范围超过创面边缘5cm,使创面真正被封闭,不受外界因素的侵袭。
包扎固定时加以一定的压力,但压力应适度,以不影响肢体部静脉回流和不影响躯干部呼吸为准。
皮片移植的介绍:皮片移植是手术的方法切开皮肤断层,以多种形式移植覆盖创面,修复皮肤缺损。
断层皮片按切取厚度分为刃厚皮片、中厚皮片、全厚皮片。
一.刃厚皮片(1)刃厚皮切取厚度约0.2-0.25mm,包括皮肤表层和少许真皮乳头层,刃厚皮片甚薄,容易生长,但移植后皮片易皱缩,不耐磨不耐压,色泽暗。
可用滚轴式取皮刀和电动取皮刀。
供皮区部位:四肢、躯干、及头皮。
取皮前将滚轴刀、电动取皮刀先调好刻度,术者左手将供皮区皮肤拉开绷紧,使其平坦,右手持取皮刀,刀刃向前与皮肤呈20°-30°,开始拉锯式上下快速拉动取皮刀向前移动。
皮片切取完毕后,先以干纱布将供区渗血快速擦拭,将凡士林油纱布快速覆盖创面,多层大纱布加压包扎。
供皮区创面10-15天后自行愈合。
注:头皮较厚,血运丰富,可供多次取皮。
因出血较多,故在术前铺上废旧一次性单子,防止血液渗下去污染头圈。
取皮前头皮注射肾上腺素盐水,目的是减少出血,使头皮绷紧、肿胀,便于取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手术的方法,使开放性损伤所致的污染 伤口变成清洁伤口,修复受损的组织结构, 促进组织愈合,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
(传统的清创术是使污染伤口转变成或接近 于清洁伤口,当即缝合或延期缝合,争取达 到一期愈合。)
目的
全面、系统检查,判断损伤组织的种类、
程度及范围; 清除伤口内的污物及异物,去除失活组织; 使污染伤口变成清洁伤口,以预防感染; 确定组织修复内容和方法,并按计划完成 手术。
火器伤清创术处理原则
延期缝合:指在清创术后4-7天内对伤口所
做的缝合。其目的在于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和减少疤痕、畸形及功能障碍。 一般于清创后4-7天,如观察伤口见创面肉 芽新鲜清洁,无明显渗液或分泌物,周围 组织无明显炎症,对合时无张力者,即可 将伤口进行直接缝合。
火器伤清创术处理原则
二期缝合:指在清创术后8天以上所做的缝
清创术处理原则
感染伤口:最常见的为化脓性感染,也可
发生特殊感染如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等。感 染伤口处理的目的在于迅速控制感染和促 进伤口愈合。 伤口处理:主要是保持引流通畅,如引流 不畅应将伤口扩大以利引流。换药的种类 和次数根据伤口情况而定,
火器伤清创术处理原则
火器伤由于损伤范围大,损伤及污染 严重,常有异物存留,在早期清创时其组 织坏死界限不清楚,因此清创很难彻底, 感染发生率高。 伤口除头、面、手、外阴 部作定点缝 合外,一律不作初期缝合,留待作延期缝 合或二期缝合。
清创术操作规范——伤口缝合
对伤后在6-8小时内得到彻底清创的伤口, 可作一期缝合。如皮肤有缺损,可作植皮、 皮瓣覆盖创面。 对创面大、渗血多、污染重、处理较晚的 伤口,应置引流48小时。
清创术操作规范——术后处理
对有骨与关节损伤,血管、神经、肌腱伤修复术 后和植皮术后,均固 定肢体。 维持适当体位,如伤肢适当抬高,以减轻肿胀。 合理使用抗菌素和破伤风抗毒素:。 密切观察全身情况,预防及治疗并发症。 密切观察伤肢血循环及伤口情况,注意预防伤口 感染和继发性出血。 术后保持敷料干燥,次日交换敷料,以后每2-3天 交换敷料一次。 完善医疗文件记录
清创术操作规范——拆线时间
头面部、会阴部5-6天;
躯干7-10天;
四肢10-14天;
发现感染立即拆线。
谢 谢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伤口分类
清洁伤口:通常是指“无菌手术” 的切口, 缝合后一般都能达到一期愈合。 (意外创伤的伤口难免有程度不同的污染, 但经过处理后可能使其污染减少、甚至变 成清洁伤口。)
伤口分类
污(沾)染伤口:是指沾有细菌、但尚未发展成 感染的伤口。一般外伤后6-8小时以内处理的伤口 属于此类。 但如伤口污染严重或细菌毒性强,在4-6小时即 可变成感染伤口。 头面部伤口,因其局部血循环良好,伤后12小 时或更多时间仍可按污染伤口处理。 其他部位的伤口,如果污染较少、失活组织不 多(如刀切割伤),伤后处理时间稍迟也仍可按 污染伤口处理。
清创术的进展
清创的设备: 现在,清洗机成为研究热点,经过改 进,多种清洗机已经被研制出来。 敷料是清创术护理的重点,敷科可以 分为很多种,薄膜敷料是新开发的刨口敷 科之一,但它不能吸收液体,所以不适合 那些渗出较多的创伤。
清创术的进展——创面清洗
常用的清洗方法有:擦拭、冲洗、游涡冲 洗和浸泡等。 有出血倾向的创口不应用冲洗法,因为这 样会阻滞凝血; 有新生组织的创口可以应用漩涡冲洗和浸 泡,因为这两种方法对创口无损伤,而不 应该使用擦拭法; 浸泡应该被限制时间并在需要清除碎屑时 应用。
清创术操作规范——伤口冲洗
原则上应在麻醉下进行。 先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剃去伤口周围毛 发。如有油污,可先用汽油或乙醚擦去。 再用肥皂水刷洗皮肤,冲洗干净后擦干。 取去覆盖伤口的纱布,先用肥皂水反复多 次蘸洗伤口,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及伤 道,清除明显的异物、血块和脱落的坏死 组织。经上述处理后,按常规消毒皮肤和 铺无菌手术巾,术者换手套准备进行伤口 冲洗。
清创术处理原则
清洁伤口:(严格意义上讲,该类伤口不
属于清创术范畴)此指未被细菌污染的伤 口,包括无菌手术切口,一般经对合缝合, 可达一期愈合。 污染伤口:此为污染细菌但未发展成感染 的伤口,处理主要是清创术。时机一般应 争取在伤后6-8小时以内进行清创。但在头 面部损伤,切割伤,清创时间可延至8-12 小时。
清创术操作规范 ——术前准备
全身、局部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对伤情明确诊 断,订出初步处理方案。 优先处理休克和脏器损伤,待伤情稳定后尽早行 清创术。 选用适当的麻醉。 对四肢损伤的清创应在充气止血带下进行,减少 出血,在修复组织时即停用止血带。 合理使用抗生素。 签署相关医疗文件(病历记录、手术同意书、手 术记录、术前医嘱及处方)。 肌注TAT 1500—3000国际单位。
合。又分早二期缝合和晚二期缝合两种。 早二期缝合:是指在伤后8-14天进行伤口 缝合,其条件和方法与延期缝合相同。 晚二期缝合:是指在伤后15天以后进行伤 口缝合。此时伤口肉芽组织已机化,其底 部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使伤口不易对 合。在缝合伤口前要将肉芽组织连同其底 部纤维硬结层一并切除,然后将其缝合。
手外伤处理原则
初期外科处理是治疗手外伤的主要环节, 也是今后再次处理的基础。 其处理原则是:早期彻底清创,防止伤口 感染;尽量修复损伤的组织,最大限度地 保留手的功能。 “详见手外伤的急诊清创术”
清创术的进展
清创的时机和原则 污染不太严重的伤口,在6-8h内,细菌尚 未入侵,可以做到彻底清创;24h以内的伤口, 在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仍然可以清创; 超过24h的伤口一般不提倡行清创术;污染严重 的伤口,在3-4h后就有深部组织的感染;而污 染较轻的伤口在24h后行清创术也可能有意义。
伤口分类
感染伤口:指细菌已繁殖并产生和排出毒 素的伤口。 包括延迟处理的开放性创伤、脓肿切开、 手术切口感染等,有渗出液、脓液、坏死 组织等,周围皮肤常有红肿。伤口须经过 换药(敷料交换)逐渐达到二期愈合(瘢 痕愈合)。
基础病理
开放性伤口其病变可分为三区: 第一区:为表面或中心部直接接触区,可 有异物存留和组织坏死; 第二区:为周围区域,各层组织损伤可引 起坏死,如不切除,易引起感染; 第三区:为外周组织震荡反应,有水肿、 渗出、血管痉挛、细胞活力低,如不发生 感染,可以恢复正常,如发生感染,则使 反应加重,甚至发生坏死。
清创术操作规范——清除异物
原则上清除所有异物。 对离开伤道较远较小的金属异物,如取出
有困难,可暂不取出,以免过多地损伤健 康组织。 在清创过程中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道, 最后再彻底冲洗。
清创术操作规范——扩创
对较深的伤口需扩大伤口,伤口延长的方
向应与皮纹方向一致;经过关节部位应作 “S”形切开。尽可能彻底切除失活组织,清 除异物和血块。操作有序进行,以免遗漏。 彻底止血:对贯通伤应在入口和出口两处 分别进行处理。对较深的盲管伤,必要时 可从侧面切开进行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