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 ppt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  ppt课件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在这些省份的 丘陵、山地、林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劳动者以及 赴该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4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尚不能确定。部分 病例有明确的蜱叮咬史。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 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
三、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不十分明确,可能为7至14天。
预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老年患者、有基础疾病者、 出血倾向明显者预后较差。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减少,1-3×109/L.嗜中性粒细 胞减少,淋巴细胞多正常。血小板降低30-60×109/L。
2 、尿常规:多数病例有蛋白尿。少数病例有镜下血尿 或肉眼血尿。
3、生化检查:LDH、CK、AST、ALT升高,尤以 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 BUN升高。 4、病原学检查: (1)、血清可检测出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 (2)、血清可分离出新型布尼亚病毒。 5、血清学检查
(1)、 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阳性;
(2)、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性。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标准

1、有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有病区生活或
旅游史或发病前两周内有蜱虫叮咬史)
2、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二)、疑似病例:
1、有流行病学史;
2、有发热和颈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表现;
的病毒进行鉴定和病毒基因组基因序列分析以及急性期和
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中和试验等检测,确定引起发热伴血
小板减少综合症为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
一、病原学;

新发现的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裂谷
热病毒。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80---100nm,外有脂质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 ppt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  ppt课件

布尼亚病毒科


布尼亚病毒科是一类有包膜的负链RNA 病毒,目前已知包括200种以上, 是虫媒病毒中最大的一科。 1975年正式命名, 1980年被区分为四个属,即布尼亚病毒 属、纳伊罗病毒属、白蛉病毒属及乌库 病毒属。
布尼亚病毒的感(传)染性


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 物(蚊、蜱、白蛉等), 可感染小鼠, 并能在一些哺乳类、鸟类和蚊细胞培养中生长; 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样的疾病、出血热 及脑炎。 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种传播类型。 有些病毒在其节肢动物媒介中,可经卵、交配或 胚胎期传播。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可见:
表情淡漠, 相对缓脉, 少数病人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 及皮疹。 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临床表现

重症患者可有
间质性肺炎、 肺水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以及继发细菌、病毒及真菌等感染。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病原学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 形体科、无形体属。 无形体科是一类主要感染白细胞的专性 细胞内寄生革兰阴性小球杆菌,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病原学

其中对人致病的病原体主要包括无形体属 (Anaplasma)的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人粒细胞
无形体病;



埃立克体属(Ehrlichia)的查菲埃立克体(E. chaffeensis),引起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Human monocytic ehrlichiosis,HME); 埃文氏埃立克体(E.ewingii),引起埃文氏埃立克 体感染; 新立克次体属(Neorickettsia)的腺热新立克次体 (N. sennetsu),引起腺热新立克次体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培训(ppt45张)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培训(ppt45张)

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 案
临床表现
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急性起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 ,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 、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 、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 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 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 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 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 预后较差。
)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 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 (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 (二)鉴别诊断 应当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
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败 血症、伤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
病相鉴别。

出院标准
实验室检测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时,应当按照《实 验室检测方案》要求,采集病人急性期血清标本 ,并进行实验室检测。若诊断需要,当地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可协助医疗机构采集恢复期标本进行 抗体滴度对比检测。无条件检测的医疗机构,应 当将标本运送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检测 工作。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若无条件进行检测 ,应当将标本运送至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 检测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向医疗机 构反馈检测结果。
(一)病原学。
新发现的病毒属于布尼亚病 毒(Bunyaviridae)白蛉病毒属( Phlebovirus),病毒颗粒呈球形, 直径80-100 nm,外有脂质包膜, 表面有棘突。基因组包含三个 单股负链RNA片段(L、M和S), L片段全长为6368 个核苷酸,包 含单一读码框架编码RNA依赖的 RNA聚合酶;M片段全长为3378个 核苷酸,含有单一的读码框架 ,编码1073个氨基酸的糖蛋白前 体;S片段是一个双义RNA,基因 组以双向的方式编码病毒核蛋 白和非结构蛋白。病毒基因组 末端序列高度保守,与白蛉病 毒属其他病毒成员相同,可形 成锅柄状结构。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培训ppt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培训ppt课件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有助于了解 病情和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腹部超声等,有助于了解多脏器功能 损害程度和并发症情况。
03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的治疗
药物治疗
01
02
03
抗病毒药物
针对病毒感染,采用抗病 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减 轻病情。
病例分享与讨论
分享典型病例,分析诊疗过程,总结经验 教训。
问题与答疑
针对培训内容提问, 解答学员疑惑。
针对实际工作问题提 问,分享实践经验。
针对病例分享提问, 深入探讨诊疗思路。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通过问卷调查、考试等方式评估培训 效果。
收集学员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次培训 提供参考。
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培训不足之处, 提出改进措施。
05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的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
患者李某,男性,52岁,因发热、乏力、头痛等症状就诊,实验室检查显示血小 板减少,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病例2
患者张某,女性,38岁,因发热、全身酸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就诊,实验室检查 显示血小板减少,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建立健全的疫情报告制度,要求医疗 机构和相关部门及时上报疫情信息。
监测系统建设
加强监测系统建设,提高监测的敏感 性和准确性,及时发现病例和疫情。
疫情分析研判
对上报的疫情数据进行及时分析研判, 评估疫情态势和风险,为防控决策提 供科学依据。
预警与响应
根据疫情分析研判结果,及时发布预 警信息,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措 施。
鉴别诊断
与其发热性疾病鉴别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课件

预后与预防
1
预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2
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接触感染源,提高自身免疫力
3 治疗: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 议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
4 康复: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 合治疗,注意休息,合理饮食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 合征的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
01 患者A,女性,45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 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免疫应答:病毒感染后, 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导致
血小板减少
抗体:病毒感染后,机体 产生抗体,导致血小板减

细胞损伤
病毒感染:发热伴血小 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体 主要是病毒,病毒感染 可导致细胞损伤。
01
细胞凋亡:发热伴血小 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体内 细胞凋亡增加,可能导 致细胞损伤。
03
02
免疫反应:发热伴血小 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体内 存在异常的免疫反应, 可能导致细胞损伤。
胃肠道症状:恶心、 呕吐、腹泻等胃肠
道症状
皮肤黏膜症状:皮 疹、黏膜出血等皮
肤黏膜症状
其他症状:如乏力、 肌肉酸痛、关节疼
痛等。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 合征的病理机制
病毒感染
1
病毒类型:汉坦病毒、 登革热病毒、埃博拉 病毒等
2
病毒传播途径:呼吸 道、消化道、皮肤接 触等
3
病毒入侵:通过细胞 受体结合,进入细胞
04
血管损伤:发热伴血小 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体内 血管损伤增加,可能导 致细胞损伤。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 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临床表现:发热、 血小板减少、出 血等症状
01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最新培训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最新培训课件

Proportio
n (%) 0.00 0.08 1.53 2.99 11.03 24.12 32.31 22.74 5.21 100
2011-2016年,91.57%的SFTS病例年龄在40-80岁之间,但不 同年份病例的年龄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
流行病学
人群分布: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 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病例主 要为农民,占85%以上,中老年居多,50岁以上者约占80%,
诊断标准
•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
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
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 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
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治疗及预后
• 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n (%) 0.00 0.35 0.86 3.45 16.58 25.22 29.36 21.07 3.11 100 cases 0 0 9 20 79 169 228 142 29 676 n (%) 0.00 0.00 1.33 2.96 11.69 25.00 33.73 21.01 4.29 100 cases 5 8 13 23 157 256 308 220 44 1034 n (%) 0.48 0.77 1.26 2.22 15.18 24.76 29.79 21.28 4.26 100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1.0-3.0×109/L ,重症可降至1.0×109/L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 细胞比例多正常; 血小板降低,多为30-60×109/L,重症 者可低于30×109/L • 尿常规检查。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 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 • 生化检查。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AST、ALT等升高 ,尤以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 BUN升高 • 病原学检查。核酸检测和血清病毒分离 • 血清学检查。IgM抗体和IgG抗体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培训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培训课件

防控感染和保护患者安全
学习如何防控感染、保护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患者的安全。
V. 临床案例解析
1
典型病例分析与诊治思路
通过典型病例的分析和诊治思路,加深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理解。
2
复杂病例处理和困难问题解决
研究复杂病例的处理方法和解决困难问题的策略。
3
经验分享和学习笔记
与他人分享工作中的经验与学习笔记,促进交流与合作。
VI. 知识问答与展望
1 知识问答环节
参与知识问答环节,巩固学习成果并互相交流。
2 临床发展趋势与展望
讨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3 结束语
总结培训课件内容并给予鼓励和祝福。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培训课件
I. 疾病介绍 1.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定义和症状 2. 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3. 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I. 疾病介绍 (续)
1
诊断标准与指南
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各类指南。
2
病和体格检查要点。
3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
学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
III. 治疗原则
急性期治疗的基本原则
了解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急性期的治疗 原则和策略。
支持性治疗和并发症处理
学习如何提供支持性治疗和处理发热伴血小板 减少综合征的并发症。
药物治疗的选择与注意事项
了解可选的药物治疗方案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随访管理
掌握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进行的随 访管理和评估。
IV. 护理管理
病例的评估、观察和记录
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和教育
理解如何进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评估、 观察和记录。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演示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演示课件

季节分布
FTS全年均可发病,但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 季。
人群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FTS,但以中老年人 为主,男性多于女性。
传播方式
FTS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接触患者血液 或体液也可能引起感染。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主要临床表现
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消 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肝肾功能异常等。
发病机制
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在局部淋巴结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复制,然后释放入血,形成病毒血症。病毒可侵犯 全身各组织器官,但以血管内皮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淋巴细胞受损为主,导致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 等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特点
地域分布
FTS主要分布于我国中东部地区,以河南、 湖北、山东、安徽等省份为主。
鉴别诊断要点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主要传染源是蜱虫,蜱虫叮咬携带病 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 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人粒 细胞无形体病可出现发热伴血小板减 少的表现,但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不 同的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不 会出现白细胞破碎现象。
败血症
败血症是指各种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 ,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 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败血症患者的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通常明显升高,且 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而发热伴血 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 计数正常或降低。
临床表现与诊断
总结了患者的典型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异常,建立了 完善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
新型治疗方法探索
抗病毒治疗
针对新型布尼亚病毒的特点,研 发了一系列抗病毒药物,如核苷 类、干扰素等,通过抑制病毒复 制达到治疗目的。
免疫调节治疗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课件PPT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课件PPT课件
可以试用, + 继发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当选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注
意基础疾病的治疗。
+ 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应当慎重使用。
+ 出院标准:体温正常、症状消失、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 本正常或明显改善后,可出院。
新病原体层出不穷,病毒为多 病原体的媒介、宿主种类多样 传播途径各异,感染方式复杂 发生的时间、空间和人间的不确定 人类普遍缺乏对新发传染病的免疫力 能够造成跨区域甚至全球快速播散
+ 2010年09月12日,中国疾控中心有关部门 已经从病人身上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 病毒”。
+ 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类,而“新型布尼亚 病毒”可能会被认定为一种新变种,
+ 从目前来看,这一病毒主要由蜱传播,
+ 卫生部组织专家制订了《人感染新型布尼 亚病毒病诊疗方案》,
+ 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上,对发现的感染 病例,进行有效的界定和治疗。
(二)鉴别诊断。
应当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败 血症、伤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相鉴别。
+ 地区分布
– 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 – 其它省份? – 山地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地区,散发
+ 发病季节应为3-11月,高峰主要集中在4-6月,不同 地区可能略有差异。
汉坦病毒肺综合症(HPS)
650多种植物:各种各样的症状
媒介 蚊、 蠓

白蛉


牧草虫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监测方案(试行)》稿中,将该病例定义为:
+ 1. 发热(体温≥38℃)伴血小板降低,或
+ 2. 发热伴出血症状(黑便、牙龈出血、皮肤瘀点或瘀 斑、眼结膜充血等出血症状中至少一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 综合征
背景资料
2006年以前,在浙江、安徽、山东、江苏等地有 零星报告不明原因发热/疑似出血热病例。
2006年,安徽确诊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疫情。 2007~2009年,河南、湖北、山东等地陆续报告
发生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
背景资料
2009 年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上述病例 血样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研究,发现了一种属 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新型病毒,并命 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SFTSV),简称新型布尼亚病毒,初步确认该 病毒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致病因子。
伊罗病毒属、白蛉病毒属及乌库病毒属。
布尼亚病毒的感(传)染性
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 物(蚊、蜱、白蛉等),
可感染小鼠, 并能在一些哺乳类、鸟类和蚊细胞培养中生长; 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样的疾病、出血热
及脑炎。 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种传播类型。 有些病毒在其节肢动物媒介中,可经卵、交配或
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 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 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应当对疫区的蜱 传疾病保持警惕。
个人防护措施
都市中除大型公园、植被茂盛地区外,一般社 区内极少有蜱类生存,无需过分担心生活在都 市里会感染上该病。
但当携带宠物外出到蜱类生活地区旅行时,除 个人要做好个人防护,离开时要仔细检查宠物 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
个人防护措施 —防蜱
蜱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应尽量避免 在此类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尤其是已发现过病人的地区, 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穿着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可防止蜱 的附着或叮咬,且容易发现附着的蜱。 也可在暴露的皮肤和衣服上喷涂驱避剂进行防 护。
个人防护措施
蜱一般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 不易被搔动的部位。蜱离开动 物后附着草上,可叮人、吸血。 蜱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后如黄 豆大小。
传播媒介—蜱的危害
蜱可传播多种疾病。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 31种细菌、32种原虫,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 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蜱 传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莱 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等, 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
—除蜱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 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 位。
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可 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 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 下蜱,
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 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 慢退出,
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 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
个人防护措施 —除蜱
高危人群主要为接触蜱等传播媒介的人群, 如疫源地(主要为森林、丘陵地区)的居民、 劳动者及旅游者等。
与危重患者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 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有感 染的可能。
流行病学—发病季节
该病全年均有发病,主要在春夏季节。 发病高峰为5~10月。 多集中在当地蜱活动较为活跃的月份。

传播媒介—蜱的特点
蜱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蜱 总科,蜱总科又分为硬蜱科及软蜱科。俗称 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八脚子等, 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等体表。一般呈红褐 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 粒大到米粒大不等。
全世界已知蜱类800余种,我国已发现110余
种。
传播媒介—蜱的特点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 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
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 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 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 体液,有可能会导致传播。
但具体传播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流行病学—人群易感性
人对新布尼亚热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 染发病。
胚胎期传播。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 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 ℃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 天以上。
多数患者伴有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症状。
部分患者出现黑便、齿龈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眼结 膜充血等出血症状。
绝大多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不高或降低、血小板 减少。
个人防护措施
生活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居民,应当注意 家居环境中游离蜱和饲养家畜身上附着蜱的清理 和杀灭工作。
.
谢谢!
从目前来看,这一病毒主要由蜱传播,
布尼亚病毒科
布尼亚病毒 (Bunia virus) 是具球形、有包膜 和分节段负链 RNA 病毒。
因首先从乌干达西 部的布尼亚韦拉分 离到本科的而得名。
布尼亚病毒科
布尼亚病毒科是一类有包膜的负链RNA病毒, 目前已知包括200种以上,
是虫媒病毒中最大的一科。 1975年正式命名, 1980年被区分为四个属,即布尼亚病毒属、纳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 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等多脏器功能衰 竭死亡。
流行病学—传播媒介
新布尼亚热病毒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硬蜱属的某些 种(如肩突硬蜱、篦子硬蜱等)。
我国的储存宿主、媒介种类及其分布尚需做进一 步调查。
传播媒介—硬蜱

传播媒介—硬蜱
传播媒介—硬蜱
背景资料
目前这类患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 床症状,起初以疑似无形体病命名。
2010年5月之后,中国疾控中心暂将其命名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布尼亚病毒的变种
2010年09月12日,中国疾控中心有关部门已经 从病人身上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
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类,而“新型布尼亚病毒” 可能会被认定为一种新变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