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新闻传播研究方法开题报告

新闻传播研究方法开题报告

新闻传播研究方法开题报告新闻传播研究方法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新闻传播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于信息的传递、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的意识形态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媒体形态的多样化,新闻传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研究新闻传播的方法和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闻传播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现有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期提出一套适用于当前新闻传播环境的研究方法,为新闻传播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新闻传播研究的方法,具体研究问题包括:1. 目前新闻传播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2.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新闻传播研究方法需要做出哪些调整和创新?3. 如何利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提高新闻传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现有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目前新闻传播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应用情况。

同时,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找出现有方法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创新。

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相关文献:通过图书馆、数据库和互联网等渠道,收集与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相关的文献,包括经典著作、学术期刊和研究报告等。

2. 文献综述: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总结目前新闻传播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应用情况,评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3.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新闻传播案例,分析其传播效果和影响因素,并探讨现有方法在分析这些案例时的局限性和不足。

4. 方法改进:根据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方法改进和创新,以期提高新闻传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5. 结果总结:总结研究结果,提出对于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建议和展望。

四、预期结果和创新点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结果和创新点:1. 对目前新闻传播研究的主要方法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评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新闻传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新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新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新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提高论文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新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篇1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1. 选题的目的:在新闻节目的后期制作中,片头、片尾及片花中会加入固定的音乐体现节目的统一性,而在这里,主要就电视新闻报道中如何选择适当的音乐与主题、内容及结构相吻合进行简单的探讨。

2. 选题的意义:配乐在电视新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专题类报道中,合理地加入音乐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活中,音乐就是人们陶冶情操、舒缓压力的手段,而对于如今对电视新闻节目要求日益提高的观众们来说.音乐的加入也增加了新闻的可看性和观众的兴趣。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吕和方指出了公共标识用语的四种应用功能特征: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分析了公共标识用语的“动态”和“静态”信息,并对公示语独特的语言风格进行了阐述。

王银泉、万正方、金龙等剖析了我国城市公共场所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失误现象,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改进意见,探讨了公共标识用语翻译的方法和规律。

2003年8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开通了“汉英公示语研究在线”2004年9月还负责主编了《汉英公示语词典》,系统总结了目前的公共标识用语翻译,并成立了“汉英公示语研究课题组”。

国外对于公共标识用语的翻译研究最早的开始于Vinay & Darbelnet两位学者,从他们Comparative Stylistics of French and English的前言部分可以知道,他们对于公共标识用语的研究起于1959年。

目前,国外对于这项工作进展的很好,政府有专设一些部门和人员来进行监督,在不同的部门和领域都有规范专有用语,同时下达使用手册,更有一些西方国家有使用符号和图像作标志的趋势。

二、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1. 主要研究内容:引言一.公共标识用语的概述(一) 公共标识用语的定义与特点(二) 公共标识用语的分类(三) 公共标识用语的实用功能二.从类别角度剖析现公共标识用语中的问题(一) 街道路牌(二) 景点标识(三) 社会宣传用语(四) 公共广告(五) 告示三.公共标识用语在翻译中应遵循的原则(一) 在语用角度中的原则(二) 在文化角度中的原则四.公共标识用语英译的方法和策略(一) 方法(二) 策略2. 创新之处:我国现有的研究公共标识用语英译的论文有很多,但本文提出公共标识用语的翻译应该重视语用和文化差异的作用,增加关联度,扩大认知环境,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新闻学的论文开题报告

新闻学的论文开题报告

新闻学的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传播途径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到如今的互联网、社交媒体,新闻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个大背景下,新闻学作为一门研究新闻传播现象、规律和方法的学科,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课题旨在探讨新闻学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以期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选题目的1. 深入研究新闻学的基本理论,梳理新闻传播的发展脉络,为新闻传播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 分析新闻学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闻传播策略。

3. 探讨新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宽新闻传播研究领域,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4. 结合我国实际,为新闻传播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三、研究意义1. 理论意义(1)丰富和发展新闻学的基本理论,为新闻传播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2)探讨新闻学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发展,为新闻传播事业提供理论支撑。

(3)推动新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科间的相互借鉴和共同发展。

2. 实践意义(1)为新闻传播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2)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专业培训和实践指导,提升新闻传播队伍的整体素质。

(3)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助力我国新闻传播事业走向世界舞台。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际上,新闻学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尤其是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新闻学研究与新闻实践紧密相连,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研究视角多元化:国外新闻学研究不仅关注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呈现出跨学科的研究趋势。

(2)研究方法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案例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新闻学研究。

(3)关注新媒体的影响: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崛起,国外学者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变革及其对传统新闻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新闻学论文开题报告

新闻学论文开题报告

新闻学论文开题报告新闻学论文开题报告新闻学论文开题报告1:电视新闻采访摄像问题分析摘要:采访是电视新闻的基础,拍摄是电视新闻的关键,因此,只有用心拍摄和采访,才能保证电视新闻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才能倍受观众的欢迎和喜欢,这就需要拍摄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拍摄专业能力。

本文就电视新闻采访中应注意的摄像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摄像电视新闻采访实际上就是一个拍摄的过程,对拍摄者的技术要求特别高。

这就要求电视新闻采访拍摄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还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拍摄出优质的画面,为后期剪辑节省时间和成本,保证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一、深入新闻现场新闻本就是瞬间的,变化速度之快令人难以想象,事件发生便会成为过去,所以新闻采访拍摄一定要切实记录场景。

电视新闻采访的拍摄对新闻播报的整体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摄像者则是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决定性人物。

因此,想要使新闻采访报道具有优质的质量,摄像者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明确的新闻观念,在拍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挖掘新闻现场,从而加强电视新闻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

在报道重大新闻时,各个媒体机构都会极力争抢现场拍摄,这就需要拍摄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首先要选取恰当的拍摄位置,选择全面化的拍摄角度,在保证画面质量和镜头完整的基础上,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抓到独家新闻。

二、记录好现场音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要求电视新闻采访必须保留现场音,现场音大体上分为两种,一般性的和特殊性的。

一般性的现场音就是在记录图像时,记录下来的声音,这种现场音一般不会特别清晰,也不会特别完整。

而特殊性的现场音主要包括了鼓掌、说话以及现场的音乐音响等等,这种特殊的现场音,一定要完整清楚。

这主要是因为这种声音在后期制作和编辑时,不会配置相应的解说,主要就是播放现场的声音,因此必须清晰。

而且如果特殊现场音的记录不清楚、不完整,会给后期制作带来巨大的麻烦。

三、画面的构图美电视新闻采访是即时性和纪实性的,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后期制作和编辑,所以拍摄一定要保证画面的整体美感,给观众带来一个赏心悦目的画面。

2020年新闻传播学开题报告

2020年新闻传播学开题报告

新闻传播学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写作是监督和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以下是搜集的新闻传播学开题报告,欢迎阅读查看。

题目:新时期党报发行工作多元化路径探析一、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1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

党报发行一直以来就不缺乏探讨,不缺乏实践,从党报发行以来他的发行方式就一直被人们探索,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资源和借鉴。

对党报发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创新党报发行理念,党报是一种特殊商品也如市场场中其他一切产品一样,既有内在品质的使用价值,又其外在品牌的无形价值。

在新闻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压力下,党报发行也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克服旧的发行观念,根据党报自身的品牌优势,结合发行对象、发行手段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树立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发行理念。

2、创新党报的发行机制,由于各省经济条件、地域分布、文化差异、人口多寡不同,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同。

党报独有的内容定位和读者定位,决定了党报发行还不宜全部走向市场,仍然要坚持“存量靠动员、增量靠市场”。

3、开拓空白的农村市场,为农民量身定做一份自己的报纸,不仅能够让农民感受到党的关怀、学到新的知识、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同时也加大了党报的发行量,扩大了党报的影响力。

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柏铨在《论党报发行》中认为党报发行中过分倚重红头文件和行政命令作布置,行政命令虽然可以解决党报发行中出现大幅度下降的问题,却并不能解决党报的有效发行和被有效阅读的问题,同时党报如果长期倚重红头文件和行政命令进行发行,久而久之,就会疏于对市场和读者的经常性的深入的研究,疏于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旨在适应市场需要的、卓有成效的改革,这不利于党报的长远发展。

他认为,党报发行必须走后一条路、坚持上报摊、进家庭,这既是党报发行的方向,也是党报发展的方向。

一份办得好的党报,就应该是能上得了报摊、进得了家庭的报纸。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发行中心副主任王从仁在《党报发行阵痛中的反思》中认为,党报发行之所以面临严峻的形势和考验,发行环境“恶劣”也是重要原因。

新闻学论文开题报告

新闻学论文开题报告

新闻学论文开题报告新闻学论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新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是新闻的产生、传播和影响。

随着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学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展。

本论文旨在探讨新闻报道对公众舆论的影响,以及新闻媒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新闻报道对公众舆论的塑造和引导作用,并探讨新闻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具体问题包括:新闻报道对公众舆论的影响程度如何?新闻媒体在报道中是否存在偏见和失实?新闻媒体应如何履行社会责任?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论文将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和研究成果,了解新闻报道对公众舆论的影响机制和社会影响。

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新闻报道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并分析其对公众舆论的影响。

最后,总结研究结果,并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四、预期结果和创新点本论文预计得出以下结果:新闻报道对公众舆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能够塑造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和失实,需要加强道德和伦理意识;新闻媒体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客观、准确和全面的报道。

创新点在于通过综合分析和案例研究,全面探讨新闻报道的影响和媒体的责任。

五、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新闻媒体的发展和公众舆论的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可以帮助新闻媒体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影响力和责任,提高报道的质量和公信力。

其次,可以引导公众对新闻报道进行更加理性和客观的评价,提高媒体素养和信息素质。

最后,对于新闻学研究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六、论文结构和内容安排本论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言部分将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文献综述部分将回顾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新闻报道对公众舆论的影响机制;案例分析部分将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新闻报道案例,深入探讨其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并分析其对公众舆论的影响;结论部分将总结研究结果,并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传媒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传媒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传媒论文开题报告模板一、论文题目(请在此处填写你的论文题目)二、研究背景和意义(在此部分,你需要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你可以引用相关的文献或数据来支持你的观点,并说明你的研究对于学术界和实际应用的意义。

)三、研究目标(在此部分,你需要明确你的研究目标。

你可以列出具体的几点,以确保你的研究具有明确的方向。

)四、研究方法(在此部分,你需要详细介绍你将采用的研究方法。

你可以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或混合研究方法等。

你需要解释你选择这些方法的原因,并说明你将如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五、预期结果(在此部分,你需要说明你预期的研究结果。

你可以根据研究目标提出相应的假设,并说明你的研究结果将如何验证这些假设。

)六、论文结构(在此部分,你需要概述你的论文结构。

你可以简要介绍每一章的内容和所涵盖的主题。

这有助于读者对你的论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七、进度安排(在此部分,你需要列出你的研究进度安排。

你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列出你计划在何时完成哪些任务。

这有助于你合理安排时间,并确保你的研究按计划进行。

)八、参考文献(在此部分,你需要列出你在开题报告中引用的文献。

请按照学术规范,使用适当的引文格式列出参考文献,并确保每一份文献都具有完整的信息。

)九、致谢(在此部分,你可以感谢在研究过程中给予你支持和帮助的人。

你可以感谢你的导师、家人、朋友等,同时也可以感谢为你提供研究机会和资源的组织或机构。

)以上是传媒论文开题报告模板的基本要点。

根据你的具体情况,你可以增加或删减其中的某些部分。

希望这个模板能对你的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祝你研究顺利!。

新闻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新闻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新闻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填写要求一、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前完成;二、学生应按照统一要求(从指定网站下载开题报告标准格式电子文档)填写开题报告,其中:字体小4号宋体,行距20磅,日期的填写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格式为“2011年3月7日”;三、开题报告前,学生应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实习实践所得及本人的研究特长,与指导教师协商,确定选题,广泛查阅文献,深入调研,收集资料,制定研究方案,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四、进行开题报告,必须提交《开题报告》的书面材料,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第1、2、3项)。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1. 选题依据;2. 选题的意义;3. 论文写作过程中拟采取的方法和手段;4. 写作提纲;5. 计划进度;6. 主要参考文献等。

五、进行论文开题报告要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获准后,在开题小组内作开题报告。

参加开题报告的教师,包括指导教师在内,一般不得少于3人;六、参加开题报告的教师要认真按开题报告的相关要求逐项评议。

评议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

评议结束由指导教师在“评语”一栏中填写评语并签字,经教研室审核后生效;七、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行论文撰写工作。

未参加开题或开题而无开题报告者、未通过开题审核者无毕业论文答辩资格。

1.拟定毕业论文题目:中国女性时尚杂志的消费文化2.选题依据:(选题经过、国内外动态、初步设想及突破点)选题经过:当今社会,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产品的丰裕,在我国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消费社会的特征已初见端倪,消费为主导、消费至上的消费主义价值观也得到了宣扬和追捧。

女性时尚杂志通过不断制造时尚需求,刺激消费欲望来为消费社会造势呐喊,表现出了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

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女性时尚杂志特有的消费文化值得我们关注,所以作为论文选题。

国内外动态:国内女性时尚杂志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崭露头角,1988年以名为《世界时装之苑——ELLE》的女性时尚杂志正式诞生,标志着中国的女性时尚杂志从此开始崛起。

[调研报告]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调研报告]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调研报告]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辽宁省近年高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研究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08.4 学生姓名:阎梦婕指导教师:高佳一、选题意义:(一)研究的有关背景:通过在大连民办辅导学校给学生一对一授课后,我深深感觉语文教学,尤其是写作部分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时刻。

学生在学校繁重的功课压迫中,几乎没有独立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相应的家庭阅读气氛熏陶。

长年累月后,往往处于一个坐吃山空的尴尬境地。

作文难以出现真正的高分,更不敢奢望体现出学生好的语文应试水平和培养学生自我愉悦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疲于应对每周的周记,考试的作文,一提到作文就头大。

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病呻吟成了通病。

所以希望通过我的努力,给学生们开辟一条“捷径”,帮助他们找出高分应试作文中蕴藏的“秘密”。

让学生好写好作文,写好好作文。

(二)研究的价值与问题因为本人在自己中考高考中的语文写作中受益匪浅,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们在语文“半壁江山”上的“收成”,如果能找到一种科学的方法总结归纳出优秀习作中的闪光点,那么将会对写作教学水平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目前市面上点评作文大全之类的书籍多如牛毛,弃其糟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其次,每年高考满分作文出炉之后,大批学生疯狂追捧,唯恐明年的满分作文落入他人囊中,于是竞相改造,盲目创新。

教育人士也并不是十分推崇满分作文,认为可能引导学生步入歧途。

二、前人研究的状况(需较具体分类分析):目前没有比较规范系统的研究成果,逐篇点评居多,且水平参差不齐三、我的研究角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研究角度:横观历年满分作文,归纳概括出满分作文的共同特点研究主要内容:(一)1外观 2情感3立意 4文辞5才识6创新(二)1形式 2内容 3 结构 4书写共同特点以及突出的个人特色创新之处:通过阅读、比较、筛选众多辽宁高考满分作文,从作者、试卷本体、命题趋向等方面提炼出蕴藏的精髓,帮助学生从容应对中高考,更具实用性。

新闻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新闻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新闻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新闻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篇1 课题提出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是法学教育的核心问题。

高职法律教育的学历层次主要是专科层次,既然是开办高等职业教育,就必须严格的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人才的目标,主要是以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

作为高职法律教育,就必须分析当前的法律需求的市场,以及高职法律毕业生的去向,也就是说要解决好关于进出口问题。

适应法律职业部门内部岗位结构和人才结构的合理调整,培养一批与律师、法官、检察官等职业相配套的从事法律辅助性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法律职业类人才和基层法律实务人才是调整法学教育结构的当务之急。

高职法律教育的内涵应该确定为以培养具有一定法学理论基础,能够适应基层司法实践需要的应用性法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

高职法律教育所培养的毕业生将走向乡镇司法所、人民法庭,在县市区法院、检察院担任书记员等法律职务,在法律事务所协助有实力的大律师办理律师业务和承担较小规模的律师业务,在基层政权机关和中小企业担任法律顾问工作,等等。

因此,高职法学人才的重点应放在培养为行业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服务的人才,而不必一定要培养做法官、检察官或律师这样的法律专门人才。

本项目研究的中心问题是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一个人所受教育的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着其人力资本专用性的程度。

接受教育获得的知识面愈宽(在一定深度的基础上),人力资本专用性愈低;接受教育获得的知识面愈窄(即只有深度,没有广度),人力资本专用性愈高。

而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愈低,愈容易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也容易重新选择新的工作岗位。

根据这一理论,高职法学教育对学习者适应性程度的提高,也就为其将来就业降低了成本。

因此,专业可以和职业相衔接,但不可与岗位相对应,专业教育应以某一类职业共同岗位的共同要求和需要为目标和依据。

新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新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新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新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摘要:本篇论文旨在探讨新闻报道的角色和影响力,以及新闻媒体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

通过分析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本文将深入剖析新闻媒体对公众意识形态、社会发展和个体行为的影响。

引言: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扮演着桥梁和纽带的角色,将各种事件和观点传递给公众。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闻媒体的地位和功能也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和责任。

一、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形式1.1 新闻报道的内容新闻报道的内容通常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

通过对这些领域的报道,新闻媒体可以传递各种信息和观点,引导公众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

1.2 新闻报道的形式新闻报道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新闻报道、特写报道、评论报道等。

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和兴趣。

二、新闻媒体的影响力2.1 公众意识形态的塑造新闻媒体通过报道和评论,对公众的意识形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它能够引导公众对社会事件和政治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进而影响公众的行为和决策。

2.2 社会发展的推动新闻媒体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

通过报道社会问题和揭露不公,新闻媒体能够唤起公众的关注和参与,推动社会变革的发生。

2.3 个体行为的影响新闻媒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它可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例如,新闻媒体对健康、环保和消费等方面的报道,可以引导人们的行为选择和生活方式。

三、新闻媒体的责任3.1 信息真实性和客观性作为信息传播的渠道,新闻媒体应当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它应当对所报道的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和核实,避免虚假和误导性的信息传播。

3.2 价值观的传递和引导新闻媒体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传递着一定的价值观。

它应当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避免传递偏见和歧视,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3 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新闻媒体作为第四权力,应当承担起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的责任。

新闻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新闻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新闻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新闻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闻学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

首先,介绍新闻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其次,提出研究的目的和问题,并阐述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最后,讨论预期的研究结果和对新闻学领域的贡献。

1. 研究背景和意义新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对于了解和研究媒体的角色、新闻传播的规律以及新闻对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这对新闻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新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为新闻传播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 研究目的和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新闻报道中的偏见和主观性,并探讨其对公众舆论的影响。

具体而言,研究将回答以下问题:- 新闻报道中的偏见和主观性是如何形成的?- 媒体的偏见和主观性对公众舆论的影响有何作用?- 如何减少新闻报道中的偏见和主观性,提高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对新闻报道中的偏见和主观性进行深入研究。

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收集公众对新闻报道的看法和评价,并分析媒体偏见和主观性对公众舆论的影响。

最后,通过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减少新闻报道中的偏见和主观性,提高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 论文结构本论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

介绍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概述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对新闻报道中的偏见和主观性进行综述,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和趋势。

-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选取典型的新闻报道案例,分析其中的偏见和主观性,并探讨其对公众舆论的影响。

- 第四部分: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

设计问卷并进行调查,收集公众对新闻报道的看法和评价,通过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媒体偏见和主观性对公众舆论的影响。

- 第五部分: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

通过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减少新闻报道中的偏见和主观性,提高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传播学论文开题报告

传播学论文开题报告

传播学论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了解和研究人类传播行为和传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和媒介形式不断演变,传播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问题和现象。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传播学领域的相关文献和理论,探讨传播学的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次研究的目标是分析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播学的定义与范畴:通过回顾传播学的发展历程,总结传播学的定义和范畴,明确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传播学的主要理论:介绍传播学的主要理论体系,如传播效果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媒介决策理论等,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局限性。

3.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传播学研究常用的方法论,如问卷调查、实验设计、案例分析等,分析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

4.传播学的发展趋势:结合当前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展望传播学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如社交媒体传播、大数据分析、跨文化传播等。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次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和理论比较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相关文献:通过图书馆、学术搜索引擎等途径,收集与传播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包括经典著作、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等。

2.文献分析: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和主要理论体系,探讨当前的研究热点和问题。

3.理论比较:对传播学的主要理论进行比较和评价,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局限性,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4.展望未来:结合社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预测传播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如新媒体传播、跨文化传播等。

四、预期成果与研究意义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传播学的研究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清晰界定传播学的定义和范畴。

2.对传播学的主要理论体系进行梳理和比较,明确各个理论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

3.分析传播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探讨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

4.展望传播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People who like to say that they are lucky, generally work harder than others.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立论依据:1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跨媒介经营属于媒介经营管理的研究范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论著往往将其作为媒介融合、媒介集团化或媒介的其它经营管理行为笼统的进行研究(国内外的例子是比较多的,限于篇幅就不在此列举)。

就本课题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国内跨媒介经营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媒介经营管理本体论意义上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没有特定的视角或者说其所涉及的支撑性理论比较隐蔽和庞杂,整个论述只能算是教材意义上的知识传递,罕有创新。

如殷俊、代静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跨媒介经营》一书。

该书主要对跨媒介经营的相关概念、特征、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结合国内外实例对跨媒介经营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进而对通过跨媒介经营来提升传媒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论述。

”此书是作为“21世纪文化产业前沿丛书”中的一种出版的,可以说对这一个课题专门进行系统的研究的书目,目前来说也只有这一本。

第二,我国跨媒介经营的方法论研究: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站在媒介经营管理本体论的高度上,从具体的案例研究上升到一般性的经验总结,目的是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考察研究,总结出跨媒介经营的有益经验以更好的指导我国媒介产业的跨媒介经营实践。

当然,在跨媒介经营领域任何一个理论课题的研究其最终都是为了更好的指导跨媒介经营实践这一方法论意义上的目的。

但比起__列出的其它几个方面的研究,这一方面的方法论关注的是整个媒介产业跨媒介经营的一般性规律,其所运用的理论也是综合性的。

如谢新洲的《我国跨媒体经营战略分析》一文,__结合我国媒体跨媒体经营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媒体跨媒体经营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和评述,指出了我国媒体跨媒体经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并对我国跨媒体经营的发展战略提出相应的建议。

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当今世界,伴随着信息化经济/知识经济的兴起,文化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文化发展策略研究的现实意义日益凸显。

本文拟立足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实际,探讨网络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策略,提出了如下三点:(1)根据网络时代各国文化相互开放的情况,我国在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应注意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统一;(2)为了保持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的勃勃生机,在新时期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应坚持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行文化创新;(3)由于语言是文化的依托,文化信息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牵涉语言问题,应在强调中文在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的同时,重视英语等外语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world,along with the rise of information-based/knowledge-based economy, cultural factor is taking on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assuming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lac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s. And research on cultur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s acquiring an increasingly greater immediate significance。

In view of this broad context and proceeding from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of China as a large developing country,this paper discusses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Chinese culture in the age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proposes three strategies for that. These are:(1)In accordance with the fact that national cultures of all countries are open to each other in this age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China in its cultural development should set great store by unity of a global viewpoint and a national consciousness;(2)to maintain the vitality of the Chinese culture with a long history, it should put an emphasis on correct direction for cultural progress and cultural innovations;and (3) As culture is language-based and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inevitably involves language use, it should adopt a language strategy with a balance between giving priority to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its native language and setting great store by the role of foreign languag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关键词:文化发展网络时代民族意识全球意识Key Words: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age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national consciousness global viewpoint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信息传播系统同生共荣的。

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_50438

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_50438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科)
论文题目
专业名称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 年月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学院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重要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正式写作之前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撰写工作.
2.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认真查阅相关论题的参考文献和研究资料,按照格式认真填写开题报告书,以简洁明确、主题突出、充分说明研究问题为原则,开题报告字数应在1500—2000字之间。

3。

学生应按照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填写,A4纸打印。

4. 开题报告书与正式答辩论文在答辩结束后一同归档备查。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传播学论文开题报告

传播学论文开题报告

传播学论文开题报告传播学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信息传播和传媒现象的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媒体的多样化,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本文旨在探讨传播学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并提出一个研究方向,以期为传播学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传播学在信息时代的应用,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分析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其在信息时代的演变;2. 探讨传播学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3. 提出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传播学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和梳理相关文献,了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2. 分析传播学在信息时代的演变,探讨其应用前景;3. 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传播学在社会中的重要性;4. 提出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四、预期结果和创新点通过对传播学的研究,我们预期可以得出以下结果:1. 了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2. 探讨传播学在信息时代的演变,揭示其应用前景;3. 分析传播学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为传播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4. 提出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为传播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创新点。

五、论文结构和内容安排本论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1. 引言:介绍传播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2.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对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和分析;3. 传播学在信息时代的演变:探讨传播学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变化;4. 传播学在社会中的重要性: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传播学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5. 传播学的应用前景:探讨传播学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前景;6. 提出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根据前述分析,提出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并进行初步探讨;7. 结论:总结本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姚劲松.新媒体中人际传播的回归与超越[J].当代传播.2006年第6期
[9]陈燕华.“使用与满足理论”与科学的受众研究取向[J].东南传播.2006年第10期
[10][英]马克·维利.新闻与传播:走向网络空间时代[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1期
[11]蔡月亮.QQ人际传播探析[J].东南传播.2006年第1期
[2]丹尼斯·麦奎尔.崔保国,李琨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3]雷跃捷,辛欣. 网络新闻传播概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
[4]靖鸣,刘锐.手机传播学[M].新华出版社.2008年
[5]童晓渝,张磊.第]田青毅,张小琴.手机:个人移动多媒体[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关于4G的研究多从其引发的媒介技术变革角度来探讨其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关于的研究多从其引发的媒介技术变革角度来探讨其带来的社会变革,新媒介的内容生产的管理以及产业发展的市场策略等。虽广度有余但理论深度不足,缺乏在传播学这一大的学科背景下分析其传播特性的研究。
总的说来,学界对于4G这一新兴主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新技术催生新媒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注入新的元素。4G这一信息技术革命引发了生存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新变革,又一次充分彰显了这一规律,显示了与传统媒介不同的新的传播优势和特点,其具有及时通讯,高度开放互动及族群传播等特性很好的满足了人们自我呈现的心理预期,传播主体日益多元,促使了网络个人传播的勃兴。本文以此立意,以微博、微信这一网络个人传播的典型载体为代表,探讨4G时代网络个人传播在模式特征、媒介功能等方面的新变化,从而总结出其独特的传播特点,希望对于即将到来的4G时代中的新闻传媒的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先导性作用。
总的来说,本文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支撑,在“把关人”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议程设置理论中寻找深刻的理论阐释,以微博为例,对社交媒体的网络个人传播这一新型传播方式进行研究。阐述社交媒体网络个人传播的内涵、特征、功能,将其与传统的传播模式进行比较凸显其独特的传播特点。以微博这一新型载体为典型代表,从传播学角度来解读社交媒体网络个人传播的媒介功能、特性等,从而对社交媒体网络个人传播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推断,最后对社交媒体网络个人传播无序化现状进行描述并提出有序化发展的对策。一方面从基础理论的角度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对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种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也正是本文的价值所在。
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姓名
王柳力
学号
1210230050
专业
广播电视艺术学
导师
王艳玲
论文题目
4G时代的网络个人传播模式探究——以微博的个体传播为例
选题报告时间
2014年11月3日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有[M].华夏出版社.2001年
选题的意义
目前,参与4G这一课题研究的多是信息技术专业人士和经济界的有关专家学者,他们一般研究4G技术的发展、实验应用、牌照发放,以及由此引起的手机运营商、电信、广电和对GDP和人们就业的影响等。这些议题在诸多专著及资料中都有所论及,而具体到新闻传播学科,相关资料则甚少了。以4G为研究主题的论著多集中于4G这一信息技术的革命所引发的媒体技术选择、内容生产的管理以及产业发展的市场策略等,以《手机:个人移动多媒体》一书为典型代表。
论文工作时间及工作安排
2014年9月21日至2014年11月2日:查阅文献资料,与导师讨论确定选题,包括论文题目、国内外研究情况、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等,撰写好开题报告;
2014年11月日至2015年3月1日:仔细阅读与论文有关的文献资料,认真思考,并撰写好论文初稿;
2015年3月2日至2015年4月30日: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修改论文初稿;
2.理论运用
本文以此立意,以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以受众为出发点,从传者本位转向受者本位,进而分析使用网络个人传播的可能和满足个人的可能。结合把关人理论:卢因提出的“把关人”理论认为受众接触到的媒介信息都是经“把关人”选择、加工、重构之后的信息。其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的单项流动性,传播者掌控信息传播的“生杀大权”,并对受众的信息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把关人”理论成为传播者施控研究领域中最具代表的学说。但4G时代的网络个人传播从技术层面上打破了传统“把关人”的信息垄断神话。毋庸置疑,在微博的个人传播中传统“把关人”角色已弱化,但并未消失。在4G时代网络个人传播中逐渐弱化的不仅仅是“把关人”角色,还有“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概念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然而迈入4G时代,传统话语垄断的坚固城墙被打开一个“闸口”,进一步演化成言论汹涌激荡的“洪流”。在微博这种个人传播方式更加自由不受控制的情况下,沉默的螺旋逐渐被淡化。与“把关人”和“沉默的螺旋”不同,微博的个人传播对议程设置并未消解,而是以一种更加多元分散的方式呈现。其议题的起点多是分散的,没有联系的个人意见。微博的信息内容既可以是对不同问题的看法,也可以是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既可以高举旗帜的推崇,也可以毫不留情的批判。由此形成一种自由多元的意见分为,4G也理所当然的成为多元信息的载体与集散地。
1.概念界定
何谓4G网络?4G网络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一代模拟系统和第二代数字系统之间有着径渭分明的差异,而对于第二代数字系统向第三代系统的演进中,信号传输速率以及网络服务特性的改变是其重要区别。为了能满足大流量数据业务的需要,世界标准化组织对4G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制定的标准是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有了速度上的大幅提升及系统容量的扩展,4G网络比3G网络就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媒体形式,这也注定了4G网络不再以话音业务作为主要服务,而数据业务是支撑4G顺利发展的最有力的推动力。
[7]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8][英]罗杰.迪金森.单波译.受众研究读本[M].华夏出版社.2006年
[9]赵士林,彭红.网络传播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何谓网络个人传播?至今学界仍没有统一的定论,有人认为是在网络传播背景下,个人凭借一定的网络知识,自主掌握一个属于个人的媒体,自主接受和传播各种信息的方式。也有人认为个人传播是“以个人名义透过个人媒介及其专业通信软件所进行的信息传递的过程和行为”。笔者认为,网络个人传播是在网络上通过独立自控个人信息服务平台,将生产的个人信息向不定对象辐射传播,从而形成一种交叉互动的社会性的信息传播活动。其本质属性即是个人化、自主化。
而童晓渝的《第五媒体原理》则重点关注3G技术革命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信息驾驭者的我们头脑必须冷静,无论环境如何,人类始终是社会的主宰,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要以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为宗旨。”
南昌大学的郑智斌教授最早提出了“个人传播”的概念,他认为个人传播是“以个人名义透过个人媒介及其专业通信软件所进行的信息传递的过程和行为”。而以此为研究主题的论文则较少,较有代表性的有赖浩锋的《网络环境下的受众分化与个人传播》,马妍妍的《对个人传播时代的冷思考》,史建婷的《WEB2.0时代的网络个人传播初探》,肖睿的《3G时代的网络个人传播——以微视频的个体表达为例》。将微博、微信作为研究载体的文章则更少,仅有张佰娟的《嵌套性:网络微博发展的根本逻辑》,喻国明的《微博:从嵌套性机制到盈利模式——兼谈Twitter 最受欢迎的十大应用》,陆高峰的《从微博到微信》。但其对微博、微信的研究侧重点均放在发展及盈利模式之上,对其个人传播的方式及特性则涉及较少。
[12]殷晓蓉.网络传播文化历史与未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14]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匡文波.网络媒体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16]熊澄宇.新媒介与创新思维[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三、期刊类
[1]田中阳,肖赞军.3G时代与湖南移动文化产业开发[J].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6期
[2]田中阳,王海刚.3G时代湖南手机报发展对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6期
[3]陆高峰.从微博到微信[J].青年记者.2013年第2期
[4]张佰明.嵌套性:网络微博发展的根本逻辑[J].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6期
[5]罗昶.拼图结构、嵌套话语与扩散时间:叙事学视域中微博传播特征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第7期
[6]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王斌.微博:从嵌套性机制到盈利模式——兼谈Twitter最受欢迎的十大应》[J].青年记者.2010年第7期
[7]赖浩峰.网络环境的受众分化与个人传播[J].中国传媒科技.2003年第9期
二、论文类
[1]史建婷.WEB2.0时代的网络个人传播初探[D].四川大学,2007年
[2]肖睿.3G时代的网络个人传播——以微视频的个体表达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彭涛.3G技术的应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冯晓芳.网络个人信息传播初探[D].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01年
2015年5月至2015年6月:定稿,规范各式,准备答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