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业财融合与实现财务转型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业财融合与实现财务转型的探讨
作者:余春燕
来源:《管理观察》2019年第20期
摘要:随着国家政府大力倡导电力企业改革,电力企业在转型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源紧缺而竞争激烈的局面,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攀升,而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电力企业的发展。因此,电力企业财务急需实现转型来适应企业改革,以深化业财融合的方式增加财务话语权,提高经营影响力和价值创造力,降低经营风险。本文以H公司为例,探讨电力企业如何实现财务转型。
关键词:电力企业;业财融合;财务转型;H公司
中图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A
1 电力企业推行应用业财融合的意义
电力企业市场改革,面临着多元化的新政策,经营风险愈加严峻,需要建立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财务管理模式,需要深入了解新的制度规定和业务流程,将财务和业务相融合以实现财务转型。
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创造价值,业财融合可以通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打造更加灵活多变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随着战略业务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及时接受外部市场讯息,把握市场规律,从而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更高效的支持,为企业创造更多地经济效益,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业财融合可以促使财务主动贴近业务,充分运用财务知识对企业经营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对电量营销、煤炭采购等企业经营活动提出管理建议,帮助企业优化经营而降低经营风险。业财融合可以促进财会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成为财务、业务、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2 业财融合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2.1 外部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
电力企业外部面临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当前经济形势以及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实体经济压力大,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而逆全球化、贸易保护、地缘政治、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加大了电力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市场随着利率、汇率的波动也变得动荡不安;其二是电力企业面临的新政策更加多元化,国家预计将取消煤电联动机制,制定新的煤电标杆电价,并执行浮动机制,对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标准也提出了改革,再加上林地政策收紧,风电手续获取难度大,电力企业的经营环境更加严峻。外部环境导
致业务模式在不断变化,也对财务管理模式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抵抗外部各种风险,也要建立适应新的业务模式的财务管理模式。
2.2 数据规范和资源整合不够系统
一般情况下,电力企业具备采购、燃料等多个管理系统,在具体业务应用中存在着数据输入重复、业务功能重复、数据不统一的问题,而每个信息系统都是单纯为某项业务建立的,实施数据输入和操作的人员也难以避免输入错误,且各信息管理系统之间没有严密的逻辑性,阻碍了信息数据的共享和整合工作,甚至部分企业没有配备电力营销、变电运行等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统,现有系统和流程整合度不够,业务各部门数据整合不足,使得财务人员对业务数据掌握不全面,影响财务深入业务进行开展,企业难以通过信息系统准确获取企业的经营状况[1]。
2.3 财务集约化和精细化管理程度不足
在财务集约化管理方面,H公司已经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并以价值为导向建立了预算管理系统,但未形成固化的预算调整流程,加上大区的管理标准、流程不一,信息化组织能力和资源保障不足,财务新系统的开发推进缓慢,也影响了财务转型的效率。在财务精细化管理方面,企业的可控运营成本费用率有所上升,但目前H公司尚未对各项成本费用形成统一的标准,使得财务对业务部门报预算的审核和控制力度不够,影响财务业务深入融合发展。
2.4 人员能力匹配存在问题
纵观国家政策和宏观环境变化,业务模式更新速度快,新业务、风电发展窗口期较短,需要财务及时响应和决策,但财务人员普遍存在着对业务了解不深入、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对售电业务的开展决策支持和经营风险把控不足,对新业务的交易规则、政策法规、盈利模式研究不够,影响了新业务的开发;企业改革转型需备足复合型人才,但公司符合业务和转型要求的人才资源匮乏,缺乏复合型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由于财务人员还疲于应付日常基础核算工作,信息的汇总始于材料、终于材料,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建立新的知识体系。
3 电力企业业财融合如何促进财务转型
H公司业务财务转型以融入业务、服务业务、支持业务为目标,以业务循环和流程控制为切入点,从发展、建设、运营、燃料、技改、售电等六个维度展开。
3.1 助力质量发展开发立项及核准
从项目开发、立项到核准,全部由发展口把关,出于业绩需要,存在为追求增长忽视投资风险和增长质量的可能,若项目甄选不严,将产生较大的开发损失。财务人员应在项目初步开
发阶段即介入,积极参与项目现场踏勘、规划方案、可研审查、开发协议签署、限制性因素排查、风险评估、前期费用立项,对项目发表独立的财务意见,实现传统财务向业务财务转型。
3.2 支持有序建设,参与项目初设评审
初步设计文件对项目概况、设计方案、投资概算及回报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是财务人员全面了解项目、熟悉业务的契机。涉及多种技术方案的,财务可参与经济性比较,结合控股要求和公司实际情况作出评价。对方案涉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可从财务视角提前关注税务筹划及其他事项。初设报告收口后,是后续编制执行概算、财务核算、竣工决算、投资后评价的重要依据。财务人员可充分了解项目设计方案、复核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等重要边际条件与投资会商时相比,是否有重大变化,并从财务视角复核投资的合理性,如是否存在为满足特定目的或投资需要而进行超标准、低标准设计,提前关注财务、税务相关的事项,协助多方案的经济性评价和决策[2]。
3.3 深化卓越运营,参与招投标管理
招标文件是要约邀请,初步约定了双方权利义务、合同样式和合同条款,是招投标中最重要的核心文件,如果招标文件存在瑕疵,可能导致招标失败,或给后续合同履行带来风险。财务管理、税务管理和投资控制都是基于商务合同开展的,而合同内容源于招标文件。因此,利用财务人员的天然优势,在招标文件编制环节即参与审核,有利于提前发现风险,优化交易模式、捕捉税务筹划机会,并参与招标文件的会审,重点关注合同条款及交易模式,如结算付款、稅务事项等,在业务前端实现风险管控和合理筹划,同时可参与商务评标工作,重点关注投标人的财务指标,对公司实力、经营情况、资产负债、现金流量、周转率等进行分析评审,为甄选优质投标人提供财务支持。
3.4 参与燃料管控,控制燃料成本
目前,财务在燃料成本管理方面,主要履行记录、核算和反馈职能,尚未对燃料成本进行深入分析,但财务在燃料合同审核、采购入库、暂估结算、付款审批、耗用、盘点等环节均有参与,熟悉业务流程,获取数据渠道通畅,对成本的构成有较为深刻的把握,有利于开展成本分析与控制,且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重要职能,不可缺失。
财务人员应深入开展燃料成本分析,结合燃料入场、入炉、耗用、库存相关数据,对入炉单价、各类损耗、燃料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定期出具《燃料管理财务分析报告》,为业务部门提高燃料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信息,同时可协助项目公司开展煤炭掺烧、技术改造等经济性测算及采购方案优化,综合分析采购成本和财务成本,制定不同的结算政策和付款方式,以助公司从整体价值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5 贴近基层项目,参与技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