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3传输线的特性参数1
微波技术基础期末复习题
《微波技术基础》期末复习题第2章 传输线理论1. 微波的频率范围和波长范围频率范围 300MHz ~ 3000 GHz 波长范围 1.0 m ~ 0.1mm ;2. 微波的特点⑴ 拟光性和拟声性;⑵ 频率高、频带宽、信息量大;⑶ 穿透性强;⑷ 微波沿直线传播;3. 传输线的特性参数⑴ 特性阻抗的概念和表达公式特性阻抗=传输线上行波的电压/传输线上行波的电流 1101R j L Z G j C ⑵ 传输线的传播常数传播常数 j γαβ=+的意义,包括对幅度和相位的影响。
4. 传输线的分布参数:⑴ 分布参数阻抗的概念和定义⑵ 传输线分布参数阻抗具有的特性()()()in V d Z d I d =00ch sh sh ch L L L L V d I Z d V d I d Z γγγγ+=+000th th L L Z Z d Z Z Z d γγ+=+① 传输线上任意一点 d 的阻抗与该点的位置d 和负载阻抗Z L 有关; ② d 点的阻抗可看成由该点向负载看去的输入阻抗;③ 传输线段具有阻抗变换作用;由公式 ()in Z d 000th th L L Z Z d Z Z Z dγγ+=+ 可以看到这一点。
④ 无损线的阻抗呈周期性变化,具有λ/4的变换性和 λ/2重复性; ⑤ 微波频率下,传输线上的电压和电流缺乏明确的物理意义,不能直接测量;⑶ 反射参量① 反射系数的概念、定义和轨迹;② 对无损线,其反射系数的轨迹?;③ 阻抗与反射系数的关系;in ()1()()()1()V d d Z d I d d 01()1()d Z d ⑷ 驻波参量① 传输线上驻波形成的原因?② 为什么要提出驻波参量?③ 阻抗与驻波参量的关系;5. 无耗传输线的概念和无耗工作状态分析⑴ 行波状态的条件、特性分析和特点;⑵ 全反射状态的条件、特性分析和特点;⑶ 行驻波状态的条件、特性分析和特点;6. 有耗传输线的特点、损耗对导行波的主要影响和次要影响7. 引入史密斯圆图的意义、圆图的构成;8. 阻抗匹配的概念、重要性9. 阻抗匹配的方式及解决的问题⑴ 负载 — 传输线的匹配⑵ 信号源 — 传输线的匹配⑶ 信号源的共轭匹配10. 负载阻抗匹配方法⑴ λ/4阻抗匹配器⑵ 并联支节调配器⑶ 串联支节调配器第3章 规则金属波导1. 矩形波导的结构特点、主要应用场合;2. 矩形波导中可同时存在无穷多种TE 和TM 导模;3. TE 和TM 导模的条件;TE 导模的条件:00(,,)(,)0j z z z z E H x y z H x y e β-==≠TE 导模的条件:00(,,)(,)0j z z z z H E x y z E x y e β-==≠4. 关于矩形波导的5个特点;5. 掌握矩形波导TE 10模的场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掌握TE m0模的场结构;6. 管壁电流的概念;7. 管壁电流的大小和方向;8. 矩形波导的传输特性(导模的传输条件与截止);9. 圆形波导主模TE11模的场结构。
第1章均匀传输线理论详解
第1章
1.1 1.2 1.3 1.4
均匀传输线理论
均匀传输线方程及其解 传输线阻抗与状态参量 无耗传输线的状态分析 传输线的传输功率、 效率与损耗
1.5
1.6 1.7
阻抗匹配
史密斯圆图及其应用 同轴线的特性阻抗
习
题
第1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
传输线
电路:导线
e.g.50Hz交流电电线
无纵向电磁场分量的电磁波称为横电磁波,即TEM
波,TEM波只能够存在于双导体或多导体中。
另外, 传输线本身的不连续性可以构成各种形式的
微波无源元器件 , 这些元器件和均匀传输线、 有源
元器件及天线一起构成微波系统。
第1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
一、传输线的种类
1、双导体传输线(TEM波传输线): 它由两根或两根以上平行导体构成 , 因其传输的电 磁波是横电磁波( TEM 波)或准 TEM 波 , 故又称为 TEM波传输线。
dU ( z ) Z I ( z) dz
dI ( z ) Y U ( z ) dz
移相
dU 2 ( z ) dI ( z ) Z Z Y U ( z ) 2 dz dz
dI 2 ( z ) Z Y I ( z) 0 2 dz
dI 2 ( z ) dU ( z ) Y Y Z I ( z) 2 dz dz
从微分的角度,对很小的Δz, 忽略高阶小量,有: u ( z , t ) u ( z z , t ) u ( z , t ) z z i ( z , t ) i ( z z , t ) i ( z , t ) z z 从电路角度,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可得: i ( z , t ) u(z, t)+R﹒Δz﹒i(z, t)+ L z - u(z+Δz, t)=0 t u( z z, t ) i(z, t)+G﹒Δz﹒u(z+Δz, t)+ C﹒Δz﹒ -i(z+Δz, t)=0
第二章 传输线理论总结
当Z0为实数时,电压入射波与电流入射波的相位 相同;电压反射波与电流反射波相位相反。
三、 传输线的特性参数
1、特性阻抗Z0
将传输线上导行波的电压与电流之比定义为传输线的 特性阻抗, 用Z0来表示, 其倒数称为特性导纳, 用Y0来表
示。
由定义得 Z 0
R1 jL1 G1 jC1
可见特性阻抗Z0通常是个复数, 且与工作频率有关。 它由传输 线自身分布参数决定而与负载及信源无关, 故称为特性阻抗。
或者
二、传输线方程
2. 时谐均匀传输线方程
a. 时谐传输线方程
对于时谐电压和电流, 可用复振幅表示为 v(z, t)=Re[V(z)e jωt] i(z, t)=Re[I(z)e jωt] 将上式代入(2.1-1)式, 即得时谐传输线方程:
dV ( z ) ( R1 jL1 ) I ( z ) Z1 I ( z ) dz (2.1-3) dI ( z ) (G1 jC1 )V ( z ) Y1V ( z ) dz Z1 R1 jL1 传输线单位长度的串联阻抗 式中 传输线单位长度的并联导纳 Y1 G1 jC1
(2.1-11)
二、传输线方程
2. 时谐均匀传输线方程
c. 电压、电流的定解
V (d ) VL chd I L Z 0 shd VL I (d ) shd I L chd Z0
写成矩阵形式:
(2.1-12)
chd V (d ) I (d ) shd Z0
无耗线 j L1C1
低耗线
0, L1C1
(2.1-22)
R1 G1Z 0 c d 2Z 0 2
(2.1-23)
传输线理论 8.11
1
j
2
Gl C l
Ll Cl
1
j
2
Rl Ll
Gl C l
Ll Cl
3.传输线特性参数
3.2复传播常数γ
在电流电压解中,分别有 ez , ez形式表示向+z和-z方
向传播的波,式中为传播常数。
传播常数是描述导行波沿导行系统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和
A2ez
I
(z, t)
A2 Z0
ez
U (Z ) U (Z ) 特性阻抗的 Z0 I (Z ) I (Z ) 一般表达式为
Z0=
R jL G jC
一般情况下,特性阻抗是个复数,与工作频率有关。
3.传输线特性参数
*无耗线: Rl = Gl = 0
式中 Zl Rl jLl Yl Gl jCl
(Gl+jCl)z
为传输线单位长度的串联阻抗、并联导纳。
2.传输线方程
2.3电压波和电流波
对上方程再微分,并相互代入:
dV (z) dz = - Zl I (z)
dI (z) dz = - YlV (z)
两边求导
d
2V dz
z
3.传输线特性参数 3.5反射系数
用反射系数表示线上电压电流
(d )
V(d )
V V
(d ) (d )
V(d ) V V V (1 (d )) I(d ) I I I (1 (d ))
无耗线电压和电流为:
V(d ) V (1
1.传输线理论的实质
i(z,t)
第三章微波传输线教材
线单位长度分布电容为C1, 则
空气微带线传播相速: vp0 c
1 LC0
介质微带线传播相速:vp1
c
r
1 LC1
14:00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引入微带线等效介电常数 c
2
c
vp0 vp1
C1 C0
设空气微带线特性阻抗为
Z
,则实际微带线特性阻抗为
00
Z0
Z00
cr
只要求得空气微带线的特性阻抗
Z
00
及有效介电常数
,
c
就
可求得介质微带线的特性阻抗。
14:00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工程上常用的一组实用经验公式:
(1) 导带厚度为零时
59.952ln(8h w ) w 4h
( w 1) 4h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导波系统中的电磁波按纵向场分量的有无,可分为 以下三种波型(或模):
(1) 横磁波(TM波),又称电波(E波):Hz 0, Ez 0
(2) 横电波(TE波),又称磁波(H波):Ez 0, Hz 0
(3) 横电磁波(TEM波):
Ez 0, Hz 0
Z00
119.904
w 2.42 0.44 h (1 12h)2
h
w
w
( w 1) w:导带宽度 h h:基片厚度
e
r 1
2
r 1 (1
2
12
《微波技术基础》第二章_传输线理论
i z, t z
3/1/2014
G1 ( z, t ) C1
z, t t
Sch.EIE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一般传输线方程、电报方程
13
i( z, t )
L1 z
R1 z
G1z
i(z z,t)
C1z (z z, t)
3/1/2014
9
Sch.EIE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二、传输线方程 1) 一般传输线方程或电报方程
i( z, t )
L1 z
R1 z
G1z
i(z z,t)
C1z (z z, t)
( z, t )
按泰勒级数展开, 忽略高次项
z
z, t z z i z z, t i z , t
D D2 d 2 / ln d 2 Rs d
C1 ( F / m)
W
d 2 Rs W W d
R1 ( / m)
2 2 D D d G1 ( S / m) / ln d 导体表面电阻 Rs 复介电常数 j
b 2 / ln a
换坐标:
d lz
VL I L Z 0 d VL I L Z 0 d V (d ) e e V (d ) V (d ) 2 2 VL I L Z 0 d VL I L Z 0 d I (d ) e e I (d ) I (d ) 2Z 0 2Z 0
3
Sch.EIE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第二章 传输线理论
2.1 传输线方程 2.2 分布参数阻抗 2.3 无耗线工作状态分析
传输线的特征参数
传输线是一种用于传输电信号和电能的导线结构,常见于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和电子设备中。
传输线有许多特征参数,这些参数决定了传输线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下面将详细介绍传输线的特征参数。
1. 电阻(Resistance):传输线的电阻是指单位长度内电流通过导线时产生的电压降。
电阻取决于导线的材料、截面积和长度。
电阻会引起传输线内部的功率损耗,并且会导致信号的衰减和失真。
2. 电感(Inductance):传输线的电感是指单位长度内传输线对电流变化的响应。
电感取决于导线的几何形状和材料。
电感会导致传输线内部的电流分布不均匀,从而引起信号的反射和干扰。
3. 电容(Capacitance):传输线的电容是指单位长度内传输线的电荷存储能力。
电容取决于导线之间的绝缘材料和几何结构。
电容会引起传输线内部的电压分布不均匀,从而引起信号的衰减和失真。
4. 传输速度(Propagation velocity):传输线的传输速度是指电磁波在传输线中传播的速度。
传输速度取决于传输线的介质特性和几何结构。
传输速度会影响信号在传输线中的延迟时间和相位。
5. 传输损耗(Transmission loss):传输线的传输损耗是指信号在传输线中由于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因素引起的功率损失。
传输损耗会导致信号的衰减和失真,影响传输线的有效距离。
6. 阻抗(Impedance):传输线的阻抗是指单位长度内传输线对电压和电流变化的响应。
阻抗取决于传输线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特性。
阻抗匹配是实现信号传输的重要问题,不匹配的阻抗会引起信号的反射和干扰。
7. 信号反射(Signal reflection):当信号在传输线上到达终端时,如果终端的阻抗与传输线的阻抗不匹配,部分信号将会被反射回传输线上。
信号反射会导致传输线上出现干扰和信号失真。
8. 串扰(Crosstalk):在多条传输线并行排列时,其中一条传输线上的信号可能会通过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影响到其他传输线上的信号,这种现象称为串扰。
第三章 传输线理论
第三章 传输线理论
1
第三章
3.0 引言
传输线是引导电磁波的装置。常见 的传输线有:
平行双线
同轴电缆
2
第三章
圆波导
矩形波导
微带线
传输线用途:传递微波信息 构成微波元件 传送微波能量
3
第三章
按工作模式分类: TEM 波导 传输线 表面波 TEM波传输线的主要结构形式 : 平行双线 同轴线 微带线( 准TEM波)
37
第三章
由传输线方程的解,可得
U r ( z ) Z L Z c j 2 ( z ) e Ui ( z ) Z L Zc
在传输线终端z=0,(0) L
Z L Zc j L L L e Z L Zc
38
第三章
式中: L ——终端反射系数;
i u( z z, t ) u( z, t ) u R z i L z t u i ( z z, t ) i ( z, t ) i G z u C z t
13
第三章
式中Δu 、Δi取正号,表示沿-z方向 电压降低,电流减少。上式两边同除以 Δz ,并令Δz 0,得均匀传输线方程:
d 2U dI jL jL( jCU ) 2 LC U dz2 dz
同理,第二式两边对z求导,得 2 d I 2 LC I dz2
17
第三章
于是得均匀无耗传输线的波动方程 : d 2U 2 LC U 0 2 dz 2 d I 2 LC I 0 2 dz 将上式写成
对 于 均匀 无 耗传 输 线来 说 ,由 于β 与ω成线性关系,故导行波的相速与频率 无关,称为无色散波。当传输线有损耗 时, β不再与ω成线性关系,使相速与频 率有关,这称为色散特性。
电信传输原理第3章 波导传输线理论
长短路线)作支架以固定导线,当频率很高时,介质损耗或 金属绝缘子的热损耗也很大。 随着频率的升高,辐射损耗急剧增加,介质损耗和热损耗也有 所增加,但没有辐射损耗严重。由于以上现象,平行双导线 只能用于米波及其以上波长范围。
17
3.2 波导传输线的常用分析方法及一般特性
双线传输线理论讨论沿双线传输线传输的TEM波,而 在金属波导中不存在TEM波。
金属波导可传输Ez≠0,Hz=0的TM波及Ez=0,Hz≠0的TE 波。
传输线方程的局限性:单根导线、空心金属管、光纤等 无法用电路方法解决。
电磁场理论的有效性:任何电器问题都可以用麦氏方程 表示。
(3)损耗小。一般波导内填充的是干燥的空气,因此 介质损耗很小。
(4)结构简单,均匀性好。
3.1.2圆波导定向耦合器在高功率微波测 量中的应用
基于多孔耦合技术的圆波导耦合器,在微波取样处具有较 低的电场强度,因此可以显著提高在线测量系统的功率容 量。对X波段在线测量系统的标定、大功率考核、高功率 比对以及高功率微波实验表明,该在线测量系统测量结果 稳定可靠,可以应用于HPM 源功率测量和状态监测。
不变,以及填充于波导管内介质参数(、、)沿纵向
均匀分布。
对规则金属波导,作如下假设(理想波导的定义 ) : ①波导管的内壁电导率为无穷大,即认为波导管壁是理想 导体。 ②波导内为各向同性、线性、无损耗的均匀介质。 ③波导内为无源区域,波导中远离信号波源和接收设备。 ④波导为无限长。 ⑤波导内的场随时间作简谐变化。
2Exk2Ex 0 2Hxk2Hx 0
2Ey k2Ey 0 2Hy k2Hy 0
电子课件-《无线电基础(第五版)》-A05-3646 课题一 无线电通信荔统和信号传输
课题一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信号传输
1.传输线的种类 (1) 平行双线 平行双线是一种对称式或平衡式的传输线,它由两根线径 相等的平行导线组成。 (2) 同轴电缆 如图所示,同轴电缆由同轴排列的内外两个导体组成,内 导体是实心导线,外导体是金属编织网(起屏蔽作用,使用时 需要接地) ,内外导体间充以高频绝缘介质,表面附有塑料保 护层。
课题一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信号传输
天线的反射损耗示意图
课题一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信号传输
3. 天线的架设 天线的实际架设如图所示。
天线的实际架设图课题一来自无线电通信系统和信号传输本任务的内容是认识天线和传输线并测试无线电
任务描述 信号的场强。
常见的天线实物图 a) 磁性天线 b) 拉杆天线 c) 蝙蝠翼天线 d)引向天线 e)板状天线 f)抛物面天线
课题一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信号传输
相关知识 一、天线
天线是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装置。天线实质上是 一个能量转换器,发射天线是把高频电流形式的能量 转换为无线电波形式的能量,并将无线电波辐射到空 间的装置;反过来,接收天线是把无线电波形式的能 量转换为高频电流形式能量的装置。
课题一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信号传输
(4) 按照结构形式分类 天线可分为线天线和面天线两种。 (5) 按照方向性分类 天线可分为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
课题一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信号传输
2 . 天线的参数 (1)输入阻抗 天线输入端信号电压与信号电流之比,称为天线的输入阻 抗。 (2) 效率 天线效率是用来衡量天线将高频电流转换为无线电波能量 的有效程度。 (3) 方向图 天线具有方向特性。
课题一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信号传输
微波技术原理 第3章 传输线理论(第1-5节)
无失真线的条件 若传输线的损耗较大,β 一般不再是频率的
线性函数,因而相速vp 将随频率变化。即传输过 程中将出现色散,结果会导致传输信号失真。
但如果有损传输线的损耗参量和电抗参量能 满足以下关系:
那么
,就不会出现色散。——无失真线
作业:P118
3.2
§3.4 理想传输线中传输波的特性参量
i ( z , t ) = I(z) e jωt
+
u ( z , t ) = U(z) e jωt
-
Z0 ,β
ZL
-l
0Z
由于电流波和电压波到达终端负载时,都将 发生反射,所以在传输线(Z < 0)中既有入射波 又有反射波,总电压和总电流的波动函数为:
一. 反射系数 定义:反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压之比称为电压反
射系数,简称为反射系数,记为:Γ 。
~
Z0
RL>Z0
~
Z0
RL<Z0
|U|
|U|,|I|
|U|
|U|,|I|
|I|
|U|max
|I|
z 5λ/4 λ 3λ/4 λ/2 λ/4 O a)
z 5λ/4 λ 3λ/4 λ/2 b)
|U|min λ/4 O
理想传输线终端接纯电阻负载
五. 利用测量线测量终端负载阻抗的方法
P36 图片
θ=?
~
z
z
λ
z
5λ/4
Z0
u i
|U|
|I|
Zin
3λ/4
λ/2
λ/4
ZL=0 u,i 0 |U|,|I| 0 Zin
0
2. 终端开路(ZL=∞)
在这种情况下,传输线中电流波或电压波也是纯 驻波,终端负载Z=0处为电压波的波腹。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第4章1-2传输线理论
= - (Gl + jwCl )V (z)= - YV (z ) l
dV (z ) = - Z l I (z )
(Rl+jωLl)∆z
即
dz dI (z ) dz
= - YlV (z )
式中
移项
dz d 2 I (z ) dz
2
2
= - Yl
定义电压传播常数: 定义电压传播常数:
γ = Zl Yl =
(Rl + jωLl )(Gl + jωCl )
§1.1 传输线方程
则方程变为: 则方程变为:
d 2V ( z ) − γ 2V ( z ) = 0 dz 2 d 2 I (z ) − γ 2 I (z ) = 0 dz 2
∂v ( z , t ) ∂i( z , t ) = − Rl i( z, t ) − Ll ∂z ∂t ∂i( z , t ) ∂v( z, t ) = −G l v( z, t ) − C l ∂z ∂t
§1.1 传输线方程
2)时谐均匀传输线方程 )
a)时谐传输线方程 ) 电压和电流随时间作正弦变化或时谐变化, 电压和电流随时间作正弦变化或时谐变化,则 电压电流的瞬时值可用复数来表示: 电压电流的瞬时值可用复数来表示:
1 I ( z) = (A1e- g z - A2 eg z ) Z0
V + = A1 e I
+ gz
1 = A1 e Z0
gz
e
gz
表示向-z方向传播的波,即 表示向 方向传播的波, 方向传播的波 自负载到源方向的反射波, 表示。 用V-或I -表示。 ?
脉冲形成技术-传输线-讲义
By applying Kirchhoff’s voltage law to N - (N + 1) - (N + 1)’ - N’ loop, we obtain
Lh
diN dt
= vN
vN 1
L0
diN dt
= vN 1 vN h
If node N is at the position z, node (N +1) is at position z + h, and iN = i(z)
缺点
• 升压比不高(n<9) • 体积较大; • 传输线地线存在耦合 • 波形不理想
课后思考题-1
直流阶跃电压入射:末端短路
课后思考题-2
Zl=Z0, 传输线外皮充电,当开关合闸后,分析并 画出负载上电压波形。
5、传输线的功能
1. 存储电能(与电容器相当,但内感较小) 2. 形成纳秒脉冲方波(宽度在数十ns-数百ns) 3. 可作为精确延时线使用 4. 阻抗匹配,保证波形不失真 5. 脉冲极性反转
Blumlein Line
1. 同轴型Blumlein
2Z0
4、基于传输线脉冲功率装置
“强光一号”装置照片
图2-5 “闪光二号”加速器照片
(0.9~1.47MV、720~1000kA、
70~80ns)
传输线发生器
感应电压加法器组成的高功率脉冲装置
传输线与磁开关组合脉冲功率装置
传输线与磁开关组合脉冲功率装置
传输线的概念
Power Frequency (f) is @ 60 Hz
Wavelength (l) is 5 106 m
( Over 3,100 Miles)
传输线理论
损耗、计算损耗的微扰方法等。
1
本章目录
❖第一节 传输线理论基础 ❖第二节 传输线的种类 ❖第三节 传输线的集总元件电路模型 ❖第四节 端接负载的无耗传输线 ❖第五节 有耗传输线 ❖第六节 Smith圆图
第3章 传输线理论
教学 重点
本章重点介绍了传输线的种类和传输线的集总元件电路模 型;端接开路、短路等特殊终端的无耗传输线的输入阻抗 以及在射频电路中的应用;阻抗、导纳、组合阻抗-导纳 Smith圆图的特点与应用方法。
能教力学 要重求点
掌握:端接开路、短路等特殊终端的无耗传输线的输入阻 抗及应用;Smith圆图的特点与应用方法。
17
§3.4 端接负载的无耗传输线
3.4.2 传播常数和相速
复传播常数的表达式:
rj(R jL )(G jC )
无耗线路中有R=G=0, 因此:
rjj LC
式中, 为衰减系数, 为波数。
波长 、相速v P 、与频率 f 、波数 之间的关系:
vP f
1 vP LC
vP
18
§3.4 端接负载的无耗传输线
2
知识结构
传输线理论基础 传输线的种类
普通传输线结构及特性 平面传输线结构及特性
由电路理论过渡到集总元件电路
传输线的集总
集总元件电路上的传输线的场分析
元件电路模型
电压反射系数
传
传播常数和相速
输 线 理
端接负载的 无耗传输线
驻波 开路线、短路线、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
论
低耗线
无畸变
有耗传输线
输入阻抗 入射波的功率损耗
传输线理论
几何长度l与工作波长λ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传输线, 用集总参数进行描述。应用电路理论分析。
分界线可认为是: l / 0.05
2.1.2 分布参数及传输线等效电路模型
Low frequencies(short line) wavelengths >> wire length current (I) travels down wires easily for efficient power transmission measured voltage and current not dependent on position along wire
集 总 参 数 电 路
分 布 参 数 电 路
2.1.2 分布参数及传输线等效电路模型 例
100Km长的高压线,工作频率50Hz,电长度 l / 0.017
---- 短线
1cm长的传输线,工作频率为3GHz,电长度 l / 0.1
---- 长线
2.1.2 分布参数及传输线等效电路模型 分布参数(distributed parameter)
➢可以从场的角度以某种TEM传输线导出 ➢可以从路的角度,由分布参数得到
采用电路理论分析 对时諧情况求通解
得到一般传输线方程 最后根据传输线端接条 件求出传输线方程定解
2.2.1 传输线方程
a.一般传输线方程
按照泰勒级数展开,并忽略高次项
应用基尔霍夫定律
v(z z,t) v(z,t) v(z,t) z z
第二章 传输线理论
本章学习提要:
❖又称一维分布参数电路理论,是微波电路设计 和计算的理论基础。
❖从路的观点研究传输线在微波运用下的传输特 性,讨论用史密斯圆图进行阻抗计算和阻抗匹 配的方法。
传输线的集总参数模型
传输线的集总参数模型
传输线的集总参数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传输线特性的电路模型,它将传输线看作是由一系列的集中参数元件组成的电路。
这些元件包括电阻、电感、电容和电导,它们分别代表传输线上的电阻、电感、电容和电导。
在集总参数模型中,传输线被分为许多微小段,每一段都被视为一个集总参数元件。
这些元件的参数值是根据传输线的物理尺寸、材料和几何形状等参数计算得出的。
使用集总参数模型,我们可以方便地描述传输线的电压和电流的行为,并预测其在不同频率和不同条件下的一致性和损耗。
这种方法在高频和宽频带应用中特别有用,因为这些应用需要精确地控制信号的传播和衰减。
然而,集总参数模型也有其局限性。
它不适用于非常长的传输线或非常低的频率,因为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分布参数效应。
此外,集总参数模型也不能准确地描述传输线的辐射效应和非线性效应。
总的来说,传输线的集总参数模型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设计传输线系统。
但是,在使用它时,我们需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以确保我们得到准确的结果。
传输线参数
1
2
驻 波 参 量 (续二)
V (d ) V (d ) 1 G L max I (d ) max I (d ) 1 G L
V (d ) V (d ) 1 G L min I (d ) min I (d ) 1 G L
GL e
2 d
e
j ( L 2 d )
2.2 5
GL
Z L Z 0 Z L Z 0 jL e Z L Z0 Z L Z0
2.2 6
终端反射系数
反射系数在单位圆内的变化
G(d ) G L e2 d e j (L 2 d )
G( d ) G L e
1 2 1 2
R1 G1 g j L1C1 1+ 1+ 2 j L1 2 j C1 1 C1 L1 = R1 +G1 ; = L1C1 2 L1 C1
书上给出了: 双导线、 同轴线、 平行板 的近似结果
分布参数阻抗
j (L 2 d )
有耗:G(d)轨道为单位圆向内螺旋线上 无耗:G(d)轨道为同心圆、相位-2d旋转 (顺时针旋转)
阻抗与反射系数的关系
线上任意点上的电压、电流:
V (d ) V (d ) V (d ) V (d ) 1 G(d ) I (d ) I (d ) I (d ) I (d ) 1 G(d ) 2.2 8
2
cos (
2
L
2 d ) sin (L 2 d ) 2 G L cos(L 2 d )
2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l + Z 0 I l jβ z ' U l − Z 0 I l − jβ z ' u( z' ) = e + e 2 2
= u ( z' ) + u ( z' )
+
−
U l + Z 0 I l jβ z ' U l − Z 0 I l − jβ z ' + − i( z ' ) = e − e = i ( z' ) + i ( z' ) 2Z 0 2Z 0
1.3.2 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传输线上入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流之比。 特性阻抗:传输线上入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流之比。
u + ( z) u − ( z) Z0 = + =− − i ( z) i ( z)
均匀传输线
Z R + jωL Z0 = = Y G + jωC
L Z0 = C
均匀无耗传输线Βιβλιοθήκη 输线Zl − Z0 Γl = Zl + Z0
例题【 】 例题2.8:一个晶体管的输入阻抗Z 例题【1】P54例题 :一个晶体管的输入阻抗 L=25 ,在工作频 例题 率为500MHz时与 时与50 微带线匹配。用四分之一波长的平行板变换 微带线匹配 用四分之一波长的平行板 匹配。 平行板变换 率为 时与 器来匹配,已知平行板的介质厚度d=1mm,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器来匹配,已知平行板的介质厚度 , εr=4,电阻和电导可以忽略,求变换器的长度、宽度和特性阻抗。 电阻和电导可以忽略, 电阻和电导可以忽略 求变换器的长度、宽度和特性阻抗。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美】 Reinhold Ludwig 理论与应用, 【1】 射频电路设计 理论与应用 王子宇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004, 著,王子宇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P54.
Zl = 2 + j Zl Z in = 0.45 − j 0.3
2
Z in
0.453
Γr
向源
Z in = 22.5 − j15Ω
2. 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传输线上任意一点的电压与电流之比。 输入阻抗:传输线上任意一点的电压与电流之比。 阻抗
对于线与负载形成的网络阻抗为输入阻抗。 对于线与负载形成的网络阻抗为输入阻抗。
(U l + Z 0 I l )e + (U l − Z 0 I l )e u( z' ) = Z0 Z ( z' ) = (U l + Z 0 I l )e jβz ' − (U l − Z 0 I l )e − jβz ' i( z ' )
jβ z '
− jβ z '
2U l cos β z '+ j 2 Z 0 I l sin β z ' = Z0 2 Z 0 I l cos β z '+ j 2U l sin z '
αz
ω ω vg = = = λg f β 2π / λg
无耗传输线
β = ω LC
vg =
1 LC
1
对于表1.2-1给出的无耗传输线 给出的无耗传输线 对于表
vg =
µε
与无界空间的均匀平面波的相速度相同。 与无界空间的均匀平面波的相速度相同。
无耗线中传输的电压(电流)波是非色散的波, 无耗线中传输的电压(电流)波是非色散的波, 相速度与频率无关;有耗线为色散媒质。 相速度与频率无关;有耗线为色散媒质。 相速与传输线的填充介质有关。 相速与传输线的填充介质有关。
u + ( z ' ) 1 + Γ( z ' ) 1 + Γ( z ' ) = + ⋅ = Z0 1 − Γ( z ' ) i ( z ' ) 1 − Γ( z ' )
Z ( z' ) − Z0 Γ( z ' ) = Z ( z' ) + Z0
+
−
z' = 0
1 + Γl Zl = Z0 1 − Γl
1.3 传输线的特性参量
传播常数、特性阻抗、相速、相波长、反射系数、 传播常数、特性阻抗、相速、相波长、反射系数、 输入阻抗、驻波比、 输入阻抗、驻波比、传输功率 1.3.1 相波长和相移常数 相波长:同一时刻传输线上单向波的相位相差为2π的两 相波长:同一时刻传输线上单向波的相位相差为 的两 点间的距离。 点间的距离。
i ~ z轴:正向电流的
参考方向; 参考方向; z’轴:传输线对 轴 负载端的阻抗、 负载端的阻抗、 反射系数的变换 z’ z’
Il Ul
u
1. 反射系数:传输线上任意一点处的反射电压与入射电压之比。 反射系数:传输线上任意一点处的反射电压与入射电压之比。 U l + Z 0 I l jβ z ' U l − Z 0 I l − jβ z ' + − u( z' ) = e + e = u ( z' ) + u ( z' ) 2 2 U l + Z 0 I l jβ z ' U l − Z 0 I l − jβ z ' = i + ( z ' ) + i − ( z ' ) i( z ' ) = e − e 2Z 0 2Z 0 u − ( z' ) i − ( z' ) Γ( z ' ) = + =− + u ( z' ) i ( z' )
波长周期性变化。 (3) 反射系数在线上呈 波长周期性变化。 反射系数在线上呈1/2波长周期性变化
Zl − Z0 | Γ( z ' ) |=| Γl |=| |≤ 1 Zl + Z0
Γ( z '+
mλ g 2
) = Γ( z ' )
β=
2π
λg
i u
Il Ul
~ z轴:正向电流的
参考方向; 参考方向; z’轴:传输线对 轴 负载端的阻抗、 负载端的阻抗、 反射系数的变换 z’
(APPCAD计算微带线、共面波导的特性阻抗) 计算微带线、共面波导的特性阻抗 计算微带线
1.3.4 传输线的反射系数和输入阻抗 负载阻抗Z 时线上没有反射波。 负载阻抗Zl=Z0时线上没有反射波。反射波是由于负 载不匹配引起的。 载不匹配引起的。 如果线的特性阻抗与负载不匹配 失配) 不匹配( 如果线的特性阻抗与负载不匹配(失配)时,可以在 负载前加上一段匹配线 实现阻抗变换 输入阻抗可以衡 匹配线, 阻抗变换, 负载前加上一段匹配线,实现阻抗变换,输入阻抗可以衡 量阻抗的变换。 量阻抗的变换。
−
Zl − Z0 Γl = Zl + Z0
Z l − Z 0 − j 2 βz ' Γ( z ' ) = e Zl + Z0
(1) 对于无耗传输线,反射系数的模在线上不变,由Zl和Z0确定; 对于无耗传输线,反射系数的模在线上不变, 无耗传输线 确定; (2) 对于无耗线,特性阻抗为正实数,反射系数的模不大于 ; 对于无耗线 特性阻抗为正实数,反射系数的模不大于 无耗线, 模不大于1;
60 h W Z0 = ln 8 + ε e W 4h −1 2 ε r + 1 ε r − 1 h W ε = + 1 + 12 + 0.04 1 − e 2 2 W h
W / h≤1窄带
µ0 µ r 1 L= ln(b / a ) = × (4π × 10 −7 ) × ln(2 / 0.8)= 1.83 × 10 −7 H / m 2π 2π
L 183 Z0 = = C 0.152
= 34.7Ω
微带线的特性阻抗的计算公式P56 微带线的特性阻抗的计算公式
应用复变函数保角变换及平行板电容器计算电容 的公式, 即可算出微带的分布电容, 再根据公式求 出Z0和εe,其近似结果为
120π ε ε re Z0 = W W + 1.393 + 0.667 ln + 1.444 h h −1/ 2 ε +1 ε r −1 h εe = r + 1 + 12 2 2 W
(1.8-15)
W / h>1宽带
(1.8-16)
z’
反射系数可以测量, 反射系数可以测量,是微波测量技术和微波网 络分析与综合设计中广泛采用的物理量。 络分析与综合设计中广泛采用的物理量。
例1.5-3】已知 Z l = 100 + j 50Ω, Z 0 = 50Ω ,求距负载 】 l=0.24λg处的输入阻抗。 处的输入阻抗。
Γi
1
0.213
特性阻抗可能随频率而改变。 特性阻抗可能随频率而改变。
【例1.3-1】均匀无耗同轴线的内导体外半径和外导体内半径分别为 】 0.8mm和2.0mm,内外导体间填充介质的 r=2.5, µr=1。计算该同轴 和 ,内外导体间填充介质的ε 。 线的特性阻抗。 线的特性阻抗。
2πε 0ε r = 2π × 2.5 × 1 × 10 −9 C= = 0.152 × 10 −9 F / m ln(b / a ) ln( 2 / 0.8) 36π
λg =
2π
β
1.3.3 相速 相速:传输线上单向行波的等相位面传播的速度。 相速:传输线上单向行波的等相位面传播的速度。
u ( z , t ) =| A1 | e
dz ω vg = = dt β
−αz
cos(ωt − βz + ϕ1 )+ | A2 | e cos(ωt + βz + ϕ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