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参考答案(题与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探讨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2、广义教育:各种各样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人的身心和增进人的知识技能的活动,包括家庭、社会、学校教育。

3、狭义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按照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能力,主要指学校教育。

4、教育规律:教育部诸多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5、义务教育:依照法律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以保证的适龄儿童或少年必须接受的国民教育。

6、教育目的:广义: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积极变化和结果。狭义: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总的要国家为培养人才确定的规格和标准。

7、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为促使人的身心发展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8、智育:授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

9、教学:教师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最基本的一种学校教育活动。

10、课程标准: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各门课程的目标、教学容围、实施原则及方式,结果标准及其结构的指导性文化。

11、课程计划: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育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2、课程:广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学的各门学科,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及环境影响的总和。狭义:指某一门学科。

13、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间的关系。

14、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

15、德育过程: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是根据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及其思想品德所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他们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16、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7、课堂教学: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学习程度进行编班,教师分别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根据一定统一的教材和要求,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8、全面发展教育: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9、启发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素质教育:指以受教育者的素质实际为出发点,充分开发其身心潜能,完善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促进其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并成为特定的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21、隐性课程:也叫隐蔽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等,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到的非预期和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

2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一方面与社会中各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等因素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教育作为一个独立实体,又有其自身发展规律,运行机制、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

23、说理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学生心悦诚服,从而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

24、冶教育法:指教育者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感染,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1、《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

2、《雄辩术原理》被西方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3、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4、克鲁普斯卡娅发表的《国民教育与主义》,被认为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的第一本书。

5、1930年贤江发表的《新教育大纲》,是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

6、教育的一般规律又叫基本规律它包括教育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

7、第一个提出“教学的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8、"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9、关于教育的起源有三种观点,即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正确的说法是劳动起源说。

10、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二者都否认了教育的目的性、意识性以及社会性,把教育看成是一种生物本能现象。

1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说明古代教育具有阶级性,唐代的"六学二馆"说明古代教育具有森严等级性。

12、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学校产生的条件是:(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专制的教师的出现(3)文字的产生(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13、中国封建社会有三类学校,即官学、私学和书院。

14、一般说来,生产力水平越发达,教育容中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科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15、原始教育的特点是教育的非独立性、教育的容贫乏性、教育的平等性、教育的手段简单。

1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具体任务是:(1)教好功课(2)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3)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17、教育的社会属性表现在教育的永恒性、教育的历史性以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等方面。

18、研究学生的基本观点有可教育观点、全面观点、发展的观点、因与外因相互制约。

19、关于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上曾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二是以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