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题成果公报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成果报告【精选】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成果报告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唤醒,在于激励,从而让每一个生命都闪现希望的曙光。
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学生,现实中的学生因为教育环境、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差异而呈现不同的学习结果。
在亚迪校园大部分学生是比亚迪公司子弟,随父母进入公司而从内地插班到亚迪,学习基础良莠不齐的现象尤为突出。
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怎么办?答案:不能放弃;面对学生发展不均衡的整个班级怎么办?答案:实施分层教学。
在分层教学中面向全体,尊重学生的差异,在个性化的教学过程中满足全体同学的求知需求与心理需求,使得每一个学生能全面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
近年适逢比亚迪公司提出创办优质化精品化学校,借创精品提质量契机,小学数学组在四、五、六年级开展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两年来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家长的认可、学校的激励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赞誉。
一、课题研究背景1、分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的主题是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而素质教育的根本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实施素质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途径,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采用“一刀切”或“齐步走”的教学方式只会涣散学生的意志,泯灭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是无法实现学生全面和谐,生动活泼发展的。
分层教学正是从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等方面出发,解决素质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的。
2、分层教学是全面推进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新课标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句话落实了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反映了教学中要面向全体,体现了基础性、广泛性和发展性合一的总体目标。
新的数学课程应该是顺应“每一个孩子健康发展”的课程,而不是凸显优秀学生的筛子,更不应该成为淘汰沙粒的大浪。
数学教研成果展示汇报
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推动数学教育改革,我校数学教研组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将我校数学教研组在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成果进行展示汇报。
二、教研成果展示1. 教育教学改革(1)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模式,通过集体备课、研讨课、观摩课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优化教学设计,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我校数学教研组实施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3)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我校数学教研组注重家校合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业情况,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课程建设(1)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调整教学内容,使课程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提高课程质量。
(2)开发校本课程,拓展学生视野我校数学教研组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如数学文化、数学竞赛等,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教学研究(1)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我校数学教研组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围绕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教师开展研究活动,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2)加强学术交流,促进教师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撰写教学论文,提升教研成果我校数学教研组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升教研成果。
三、成果总结通过数学教研组的共同努力,我校数学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数学成绩稳步提高,优秀率逐年上升。
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数学课题研究成果报告(8篇)
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数学课题研究成果报告(8篇)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数学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篇一课题确定后,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从宏观方面勾画出了实施框架。
课题立项后,快速进入了行动研究阶段,每月均制定了具体的研究实验计划,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得力。
这样,确保了课题研究有序高效推进。
自x年二月起,该课题深入扎实地投入到了行动研究阶段。
三个月来,共计上了三次研讨课,开展了三次听评课活动,在听评课活动中,邀请了学校领导及同学科教师参与,旨在"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召开了三次月工作总结会,总结会上我深入详细地交流了自己的月工作计划、月工作总结、课题试验反思等系列的课题研究试验资料内容;同时也听取了领导和众多教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实验方案得到了不断补充修订,实现了实验方案科学、合理;进行了三次课题反思活动,通过反思,查找出了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改进了实验方法,确保了实验顺利实施。
开展了一次论文交流活动,通过论文交流便于形成经验总结,利于课题成果推广使用。
1、通过近半年的研究试验,课题试验教师及时总结,认真反思,不断改进,形成了一篇极具推广意义的经验总结论文。
2、通过近半年的实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大大提高,。
3、通过近半年的实验,教师的课堂导学经验不断丰富,方法策略不断更新,顺利实现了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到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形成高效课堂的过渡。
课题实施以来,课题试验教师一直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进行分类保管,形成一套完整的课题研究实验资料,为课题的结题做好了准备。
总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研究》这一市级微型课题自申报立项以来,我依据实施方案,紧张有序地进行了课题实验,按计划完成了实验任务,取得了满意的成果,达到结题的标准。
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数学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篇二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教学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成果(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
现将本次教研组活动成果总结如下:二、活动内容1. 教学研讨(1)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期的教材,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2)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讨活动。
邀请专家、优秀教师进行讲座,分享教学经验,拓宽教师视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开展教学观摩活动。
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 教学资源建设(1)开发校本教材。
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我校学生的校本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2)收集整理优秀教学资源。
通过网络、书籍等多种途径,收集整理优秀教学案例、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师教学手段。
(3)建立教学资源库。
将收集到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整理,方便教师查阅和使用。
3. 教学评价改革(1)优化评价方式。
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2)加强过程性评价。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开展学生评价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能力。
三、活动成果1. 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通过开展教研活动,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成绩也有所提升。
2. 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资源丰富。
通过收集整理优秀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教学素材,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评价更加科学。
通过优化评价方式,使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客观,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5. 教师团队凝聚力增强。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团队凝聚力得到增强。
公报——数学成果公报模板
公报范本——数学教课成就公报模板公报范本——数学教课成就公报模板《在数学教课中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成就公报课题类型:课题同意号:学科分类:小学数学课题主持人:主要成员: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1、指导思想在新课改不只深入的今日,新课程理念人心所向。
怎样培育学生在数学讲堂中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一线数学教师研究的一个主题。
当前,数学实践教课中经常出现这样现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调换学生学习数学的踊跃性和主动性,忽视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教课环节,忽视指引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教课过程。
在学生心灵深处将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学习是为了老师、家长,学生学习是依照教师的指令进行的;学生学习拥有他主性,依靠教师的外在引诱和灌注,学生的学习踊跃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丧失。
我们学校也存在这类现象,为了改变这类场面,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喜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培育出拥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我们课题小组展开研究来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讲堂教课。
在研究过程中,全面落实党的教育目标,仔细贯彻《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xx年发展规划》,以邓小平同志对于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大纲》为依照,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联合学校教育发展的特色,考虑师资水平的实质状况,把课题研究的必需性和可行性联合起来,并实时获得县教研部门的支持,理论与实践联合起来进行研究,研究工作主要面对小学数学讲堂教课充足挖掘学生的潜能功能。
2、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教课理论重申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教授者、灌注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面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注的对象。
(2)构造主义教课理论教课的根本目标在于使学生尽可能坚固掌握科学内容,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主动的思想家,使其往后能独立地向前迈进,为实现这一目标,学生一定踊跃主动地建立自己的知识构造,亲身研究或"发现"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性知识,并发展他们发现学习的能力。
数学教研活动成果汇报(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我校数学教研组于本学期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教学经验交流等形式,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确定主题: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确定备课主题,如“函数性质”、“三角形全等”、“平面几何”等。
(2)分组讨论: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针对备课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策略。
(3)整理成果:各小组整理讨论成果,形成书面材料,为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2. 课堂教学观摩(1)观摩形式:邀请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让全体数学教师参与观摩。
(2)观摩内容:教师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学生互动等方面进行观摩。
(3)评课交流:观摩结束后,组织教师进行评课交流,分享观摩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学经验交流(1)主题讲座:邀请资深教师进行主题讲座,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
(2)教师论坛:组织教师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如“如何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等。
(3)教学案例分享: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案例,探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三、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
2. 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本次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了明显提高。
3. 教研氛围浓厚在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活动总结本次数学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我校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具体成果如下:1. 集体备课成果本次教研活动共完成备课主题10个,涉及初中数学各个模块。
数学小课题研究成果
数学小课题研究成果——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孝义市新义街道中心校贾家庄小学刘云花一、小课题的提出:数学在许多人心目中,往往是一个枯燥乏味,充满着各种怪异符号的学科,加之数学学科抽象性高,连贯性强,使得许多学生学而生畏,畏而生厌,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
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动力,造成学生学习数学成绩的下滑。
因此可以说: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的强弱决定了学生数学质量的高低。
兴趣对传授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增效减负,学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要想达到有效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因此,在参与我校提出的《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以后,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实施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小课题,做了以下几点尝试:二、具体方法: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潜在的动力,如果我们对某种认识活动产生了兴趣,它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成为支配行为寻求满足的力量。
课堂教学同样如此,当学生对某种学科知识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地学习。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和敏锐的感知,记忆力得到加强,想象愈来愈丰富,思维也愈深刻,这种兴趣哪里来?要靠教师很好地组织,精心地设计。
我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
一上课,我就开门见山提出问题:请问学生们拿出六根火柴棒,看谁摆的三角形最多?学生马上动手摆起来,有的摆了一个,有的摆了两个,就再也摆不出来了,这时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说:同学们都很爱动脑筋,有的摆了一个,有的摆了两个。
老师摆了4个三角形,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四面体)上学生看,学生一下愣住了。
我接着说:同学们摆的三角形都是在一个平面内,老师摆的三角形已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立体图形的概念,接着进行新课,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很快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十分乐意学习。
再说: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后,为了巩固知识,消除厌学情绪,我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设计了两道应用题巧妙过度,并通过“小白兔”主持表演,运用电教媒体,调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形象化的教学,教学分两个步骤进行:一个幻灯演示。
小学数学课题成果公报
小学数学课题成果公报第一篇:小学数学课题成果公报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公报一、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一)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儿童心理学认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获取的绝大多数的数学知识是在形象感受、感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表象从而形成概念的。
如何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是每个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很好考虑的问题。
许多成功的案例说明,让小学生动手操作发展思维是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
因为这样做既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可以吸引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中来,又能使他们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和知识,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1.动手操作存在的问题通过有关动手操作的教学实践案例、课堂教学观摩和公开发表论文的分析,去发现在教学中的运用动手操作存在的问题。
如认识上的迷失和操作上的盲目主要有哪些表现?2.动手操作的基本模式动手操作模式作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子模式,从属于主体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研究中探索“动手操作”课的教学流程基本操作模式,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操作能力的强弱等因素,研究如何选择不同的操作方式(如:启发性操作、示范性操作、应用性操作、探究性操作等)?如何做到操作有效,避免低效和无效?教师如何根据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来设计问题情景与操作内容,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中,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从而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有效运用动手操作的基本策略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开展操作活动中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会浪费掉好多时间,直接影响操作的进程和结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放手让学生操作?对动手操作运用的次数、时机、时间长短如何进行合理灵活的处理?使操作不流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
最新小学数学课题成果公报
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公报一、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一)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儿童心理学认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获取的绝大多数的数学知识是在形象感受、感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表象从而形成概念的。
如何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是每个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很好考虑的问题。
许多成功的案例说明,让小学生动手操作发展思维是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
因为这样做既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可以吸引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中来,又能使他们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和知识,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1.动手操作存在的问题通过有关动手操作的教学实践案例、课堂教学观摩和公开发表论文的分析,去发现在教学中的运用动手操作存在的问题。
如认识上的迷失和操作上的盲目主要有哪些表现?2.动手操作的基本模式动手操作模式作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子模式,从属于主体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研究中探索“动手操作”课的教学流程基本操作模式,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操作能力的强弱等因素,研究如何选择不同的操作方式(如:启发性操作、示范性操作、应用性操作、探究性操作等)?如何做到操作有效,避免低效和无效?教师如何根据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来设计问题情景与操作内容,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中,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从而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有效运用动手操作的基本策略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开展操作活动中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会浪费掉好多时间,直接影响操作的进程和结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放手让学生操作?对动手操作运用的次数、时机、时间长短如何进行合理灵活的处理?使操作不流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
平罗县黄渠桥中心学校小学数学主题教研活动成果汇报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达标检测”有效性的探究教研活动成果汇报××县××中心学校2017.3.24小学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达标检测”有效性的探究教研活动成果汇报汇报人:仇××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达标检测;有效性;策略课题目录:1、课题研究过程中,达标检测现状分析2、达标检测的作用3、达标检测的原则4、标检测有效性的策略5、结论一、活动主题的确定2014年10月,我校课题“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审定并批准立项,几年来,课题组教师以“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认真学习和实践,熟练掌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操作方法。
积极进行课题研究,研讨总结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下“先学”及“后教”的策略,本年度,结合课题研究安排及课题组教师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实践“达标检测”存在的困惑,需要研讨交流解决问题,形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达标检测”有效的策略。
为此,我们确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达标检测’有效性”的探究研讨活动。
二、活动目标1、通过“主题设置-网络集体备课-上课实践-研讨交流-反思总结—专题讲座”的过程,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
2、通过达标检测设计的有效性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教师转变数学活动的视角: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积累经验,就研究过程中成功与不足之处写好自评,由本课题研究负责人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完善研究措施,提高课题的研究成效。
三、活动准备1、确定主题及分工:针对教师课堂“达标检测”出现的问题,召开数学教研组会议,讨论并决定开展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明确成员工作分工。
2、教师准备:(1)理论学习;(2)相关资料、案例、经验的搜集、整理;(3)行动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行动研究中总结经验教训,做好交流准备。
小学级数学教研成果汇报
一、汇报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不断探索和实践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方法、新策略。
现将本学期小学级数学教研成果汇报如下:二、教研成果1. 教学理念更新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组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深刻领会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通过学习,教研组成员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2. 教学内容优化在教学内容方面,教研组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材进行了合理调整和优化。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共同探讨了如何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教研组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数学规律。
3. 教学方法创新在教学方法上,教研组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合作学习等。
教师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分蛋糕”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分数的概念。
(2)游戏教学: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熟记乘法口诀。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如何计算图形的面积。
4. 教学评价改革在评价方面,教研组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教师们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课题成果公1 - 副本(改)
成果
的
理论
依据
参与式教学体现了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则是建立在各个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不是无本之源。其中,人本主义注重人的发展,强调人才是学习中的主体;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一种外在的客观存在,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结果;多元智能观认为人的智能不是单元的。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作用和特征,它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因此,学习不仅需要大脑思考,也需要身体和其他所有知觉器官的参与。
3、展示趋于形式,无创新。每一节课教师只用统一模式让学生进行展示,使学生思维呆板,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展示的激情。
4、教师交流提纲没有经过很好筛选及审核,造成过难或过于容易,从而无法把控教学时间。
县(区)
教研
室意见
专家意见
专家签名:
年月日
成果
综述
自2008年我县小学阶段全面引入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式教学开始,全县教学质量在不断攀升,大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不断得到锻炼,展示交流时自然大方,表达清楚,使用普通话,有礼貌;绝大部分学生投身于开放的课堂中,用心灵参与学习,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挑战困难,品味成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使其心灵受到洗涤,品德得到培养,能力得到提升。运用参与式教学的学校小创作、小发明市县级获奖件数大幅度增加。从学生负担来看,真正做到了减负提质的效果。
拟产
生的
社会
效益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高效教学模式,它凸显了参与、合作、愉悦、人性的教学理念,学生们通过学习学会合作,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有助教师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对小学生来说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合作能力,更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成绩。特别学生通过展示,汲取他人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交流过程中相互补充,完善自己,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社会越进步,合作交流就越必要。小学生从小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有助于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公报范本——数学教学成果公报模板
公报范本——数学教学成果公报模板一、前言学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将学科教学质量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数学教学的成果也成为了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
我们通过不断的教学研究,推动了数学教学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特此撰写数学教学成果公报,向学校、广大师生展示学科发展成果。
二、成果概述通过教研团队的不断努力,我们在数学教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学生综合表现优异数学教研团队针对学生数学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动探索、研究,特别是对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和探索,通过相对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掌握能力。
在中考中,数学科目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优秀率达到了95%以上。
2.2 创新教学模式团队在数学教学引导、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更新等方面进行探索,构建了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与学的转换。
这种模式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探究、实践,达到了知行合一的效果。
不仅如此,还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使教学与实践完美结合,形成了“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研究、教师的认知与学生的实践”的良性互动模式。
2.3 教育科研能力提升团队开展了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涉及自主研发的教学软件、优化教学行为的研究、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探索,这些课题研究成果大大地提升了团队的教育科研水平,推动了教育科研成果的落地与应用。
三、突出成果团队特别注重数学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教学改革,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实践性,取得了以下显著成果:3.1 突出的教学成果以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中心,实现了“数学课程一体化”教学,即以练习为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汇总、应用,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质,达到了从基础提升、综合提升到数学素养提升的目的。
3.2 强化的教研成果教研团队通过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推动教学理论创新、实践和基地教学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每节小学数学教研成果
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
以下是本学期小学数学教研成果的汇报。
二、教研活动概述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共开展了8次教研活动,包括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
参与教师涵盖了不同年级和学科,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教研成果1. 集体备课成果显著本学期,教研组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了多次集体备课活动。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共同探讨教材,分析学情,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有效提高了备课效率。
(1)教学目标明确: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结合教材和学情,明确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教学方案优化:通过集体讨论,教师们对教学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3)资源共享: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
2. 课堂教学观摩成果显著本学期,教研组组织了多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们受益匪浅。
(1)教学理念更新:观摩活动中,教师们学习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如“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差异”等。
(2)教学方法改进:通过观摩,教师们了解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探究教学等,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运用。
(3)教学效果提升:观摩活动后,教师们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 教学研讨成果显著本学期,教研组开展了多次教学研讨活动,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问题诊断:通过研讨,教师们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2)解决方案:针对问题,教师们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
(3)效果评价:对实施解决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为后续教学提供借鉴。
4. 课题研究成果显著本学期,教研组围绕“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1)理论研究:教师们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培养途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公报范本——数学教学成果公报模板
公报范本——数学教学成果公报模板背景介绍本公报是基于数学教学成果编写的模板,旨在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范本,方便编写自己的教学成果公报。
研究目的为了提升数学教育的质量,本研究通过总结数学教学实践经验,探索一套可行的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实验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的不同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并收集学生的反馈,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估。
研究成果经过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2.在课堂上加强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3.在课后进行练习和巩固,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结论与建议通过本研究的实验和调查,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希望对数学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1.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可以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2.加强课堂互动交流和独立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
3.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练习和巩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本研究结论不仅适用于数学教学,也适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
参考文献1.庄荣华. 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科学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0, 5: 34-37.2.王小明. 基于互动交流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1: 56-59.3.李明. 数学课后习题巩固的重要性[J]. 数学教育研究, 2012, 2: 45-47.作者介绍本研究由数学教育工作者XXX完成,经过多次实验和调查,得出了以上结论。
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对数学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
小学数学微课课题成果公报(详)
小学数学微课课题成果公报(详)课题成果公报课题批准号:2017hzkt144课题类别:基础教育学科分类:小学数学课题负责人:罗红春小学数学一级教师惠州市中堂小学主要成员:周远青、邹理、黄达金、洪凯丽、李凯琦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的“三个服务”——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成长服务、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为宗旨,为本课题小组抓住课程改革这条主线,坚持教学创新、深化改革、发展内涵。
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依据学校对课题组提出的要求及评价量表中的考核内容、加强课题过程管理,激发本课题组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促进科研教师的的整体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理论基础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阐述了学习的含义和方法,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简单是教师将知识传递或灌输给学习者,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即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教师等他人的帮助,运用相关学习资料,以有意义、主动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的过程;在学习方法上,建构主义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灌输者。
⒉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1932年,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次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他认为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时的能力表现与思维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历程。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依次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至以后)。
由此看来,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虽然能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而增长,但是在解决问题时往往需要联系具体的事物,缺乏概括能力,即很难进行抽象思维。
因此,小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必须依赖于具体的事物,除此之外,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易分散,持续时间短暂,大约在20分钟左右。
而短小精悍、主题突出、凭借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微课的一大优势,短指时间短暂,一般不超过5-10分钟;精指内容具体、精悍,指向明确,与小学生认知特点相吻合,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注意力集中的短时间内有意义的学习,从而感受到学习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小学数学课题完成情况汇报
小学数学课题完成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是某某小学数学教师,现在给大家汇报一下我所执教的小学数学课题完成情况。
在这个学期,我所执教的小学数学课题主要包括加减法口算、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认识、数字的比较和排序等内容。
针对这些内容,我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并在课堂上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实施。
首先,针对加减法口算,我通过设计多种不同形式的口算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快速的计算训练,提高他们的心算能力。
同时,我还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设计了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能够将口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针对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认识,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它们的特点。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得到了深化,他们能够准确地辨别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最后,针对数字的比较和排序,我设计了一些趣味性的比较游戏和排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通过比较大小、排序等活动,提高他们对于数字大小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通过这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们在数学课题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他们的口算能力得到了提高,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对于数字的比较和排序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学生们对数学课题的学习兴趣也有所提升,课堂上的氛围也更加活跃和积极。
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对于小学数学课题的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们在数学课题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以上就是我所执教的小学数学课题完成情况的汇报,希望各位领导能够给予指导和支持,谢谢!。
人教版下册六年级数学教学成果汇报
人教版下册六年级数学教学成果汇报一、教学目标本学期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 掌握六年级数学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实际应用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小数的认识与应用2. 分数的认识与应用3. 百分数的认识与应用4.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5. 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应用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研究效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研究兴趣和能力。
2. 合作研究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彼此研究的互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探究式研究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成果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学生的数学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得到了明显提高,研究成绩普遍上升。
2. 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数学问题。
3. 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4. 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增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问和思考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反思和改进:1. 部分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加强具体实例的引导和训练。
2. 有些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缺乏一定的耐心和坚持性,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
3. 课堂互动还可以进一步加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提高研究效果。
六、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保持研究的积极性和兴趣,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通过共同的努力,相信我们的数学教学成果会更加丰硕,学生的数学能力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谢谢大家!。
公报范文:数学教学成果公报模板
公报范文:数学教学成果公报模板前言数学教学成果公报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总结和评价,也是学校展示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的重要手段。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数学教学成果公报模板,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撰写公报,展现教学成果。
一、学校介绍学校简介在这一部分,需要简要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包括所在地区、学校性质、办学历史、师资力量、校园环境、教学设备等方面。
数学教学概况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学校在数学教学方面的情况,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考试评价等方面。
二、教学成果概况在这一部分,需要对教学成果进行简要概括,突出教学成果的核心内容和特点。
同时需要附上相关数据,比如师生数、获奖情况等。
三、教育教学改革方案这一部分介绍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方案,包括改革目标、改革理念、改革内容、改革进展等方面。
需要突出创新点和改革成果,说明改革的意义与作用。
四、教学案例这一部分介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精彩案例,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来展现教学成果和教学思路。
每个案例应包括教学背景、教学方法、教学结果和教学反思等内容。
五、师资队伍在这一部分,需要介绍学校师资力量,包括教师的学历、职称、授课情况和教学成果等方面。
六、总结与展望在这一部分,需要对教学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计划。
同时需要提出建设意见和建议,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结语以上是一份数学教学成果公报模板的介绍,希望对学校和教师在撰写公报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当然,每个学校和每个教师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需要在具体操作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公报
一、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儿童心理学认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获取的绝大多数的数学知识是在形象感受、感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表象从而形成概念的。
如何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是每个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很好考虑的问题。
许多成功的案例说明,让小学生动手操作发展思维是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
因为这样做既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可以吸引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中来,又能使他们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和知识,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1.动手操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有关动手操作的教学实践案例、课堂教学观摩和公开发表论文的分析,去发现在教学中的运用动手操作存在的问题。
如认识上的迷失和操作上的盲目主要有哪些表现?
2.动手操作的基本模式
动手操作模式作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子模式,从属于主体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研究中探索“动手操作”课的教学流程基本操作模式,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操作能力的强弱等因素,研究如何选择不同的操作方式(如:启发性操作、示范性操作、应用性操作、探究性操作等)?如何做到操作有效,避免低效和无效?教师如何根据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来设计问题情景与操作内容,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中,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从而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有效运用动手操作的基本策略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开展操作活动中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会浪费掉好多时间,直接影响操作的进程和结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放手让学生操作?对动手操作运用的次数、时机、时间长短如何进行合理灵活的处理?使操作不流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
4.动手操作发展思维的基本策略
动手操作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展开思维。
新《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会暴露学习的思维过程。
但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
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
而且学生的个性存在着差异: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有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动手操作与发展思维之间的桥梁需要教师去搭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发展数学思维很值得我们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1.文献研究。
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学习指导。
认真组织研究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习报刊杂志上的有关文章,做好学习笔记,定期交流。
用理论指导实践,保证课题研究的方向性和科学性。
2.行动研究。
教学实践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重要平台,因此我们要注重在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反思,要深入钻研教材,合理安排操作教程。
(1)确定操作内容。
如抽象的法则和公式推导;几何形体的认识、空间观念的建立;某些“起始概念”与某些易混易错的数学知识的区别与建立;较难理解或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数学知识。
(2)规范操作程序。
课前设计好操作步骤和学生观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准备好要用的学具。
操作中,要让学生明确操作目的,知道通过操作解决哪些问题,克服操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预设操作效果。
教学时,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复述操作过程,通过语言展示学生学习思维过程,指导学生正确思维,使操作、思维、语言与探索创新有机结合。
(4)把握操作质量。
适时、适量、适度的把握操作,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激活数学的知识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紧密结合。
校本教研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在研究活动中,建立“教研组——备课组——研究教师”的实践网络,组织教师“讲五课”活动,即备课、说课、讲课、评课、写课,不断研讨交流,及时改进教法。
4.建立研究档案,总结推广研究成果。
研究过程中,注意收集学生操作能力测试的数据、研究教师的优秀教案、精彩片断等资料,每个阶段要求教师撰写
1——2篇论文。
做好课题研究总结,推荐优秀教师的研究课、示范课、优质课和优秀论文参加上级评选。
二、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课题实施两年多来,通过研究,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在教育教学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我们已基本上从过去只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转变到了对探究过程的重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能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既能让学生掌握结论,又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来,从而学生的学习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到主动探究上来,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大促进了他们全面、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两年多的课题研究探索,证明了进行“动手操作,发展思维”的实验切实可行。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让每个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能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大面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验证了我们原来的实验假设是正确的。
(二)研究反思:
在为期两年多的实践研究中,虽然我们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也有许多问题值得反思。
1、本课题的研究在所有数学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动手操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们认为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部分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对自己研究的成果总结不够,课题研究的关注点还没有最终回归于学生,没有从学生的视角去评价课堂教学中操作的有效性。
今后的研究还需不断加深,向更深的层次延伸,以期全面提高我校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由于学校的条件有限,没有与教材相配套的学具,所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尽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明显增强,但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异较大,大部分学生学习热情高,勤于动手,勤于钻研,积极思考,也有少数学生不愿动手,不愿动脑,男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操作能力都比女生强,可合作能力、协调性比女生差。
在目前教学条件下,教师必须调控好班纪,恰当地利用好现有的教具、
学具和教学设备,并将其与新课标的要求、校本研修有机结合,使课题研究活动继续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继续丰硕。
3、本课题的研究,经过全体实验老师的研究实践,虽然总结出了一些可操作的模式和策略,也举行过三次全县的课堂展示活动,但仍然缺乏对外推介的力度,对研究成果推广不够,没有很好发挥课题研究的作用。
4、学生的操作与思维的切入点衔接不够恰当,如何把直观操作形成的表象有效过渡到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公式,达到由直观感知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还有待解决。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圆片摆出一些除法算式(既有有余数的,也有整除的),学生都能积极动手操作,并得到算式。
之后,让大家找出有余数的除法里的数量关系,不能找出的学生仍然不少。
5、教师的理论知识和科研素质有待提高,班额过大,数学教师所带课头课时太多负担过重,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研究。
尽管学校每期都派教师外出学习、听课,但总的来说机会还是不多,请进专家的指导也较少,课题研究的层次还不够深。
教师对利用网络资源这个平台学习没有很好把握,教师学习、动笔、积累方面还有欠缺,自我提升不够。
要借课题研究来充实自己,不断提高科研能力,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三、改进与完善
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反复强化储存的过程。
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思维过程,使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用的知识。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动手操作教学仅仅是其中的途径之一,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课题实验是一项系统工程,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与其课题相关联的新的课题理应应运而生。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将一如既往地不断学习,不断交流,不断成长,努力将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并尽全力地去克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使我们的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本课题所拟定的培养方案,只是课题组在学生的操作实践与发展思维研究方面的初步尝试,肯定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在此,恳请各位专家、老师给予指正,以期不断完善改进方案,使之更有效、更科学可行,真正为新课程的改革提供有价值的教学一线实践经验和参考资料。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