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倡导新型师生关系

合集下载

新课程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中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即彼此的地位、作用及态度。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保证,也是新课程进行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为顺利实施新课程和教学改革,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提倡的新型师生关系,既包括师生伦理关系,也包括师生情感关系。

现就二者分别进行阐述:一、师生伦理关系传统的师生伦理关系,是管和被管的关系,教和被教的关系。

学生作为一个具有独立的个人权力的社会人,其人身权力和自由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力被老师有意无意地忽视、侵犯:教师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代替,忽视学生的独立性;教师为学生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甘做“人梯”、“红烛”、“春蚕”。

不论是侵犯学生权力,还是包办代替,还是为学生发展牺牲自己,这些都是不恰当的伦理关系。

新课程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

(一)在人格上师生是民主平等的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教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即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既要接纳学生独特的个性行为表现,又要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还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法制意识,明确师生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教师要认识到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是一种具有道德纯洁性的特殊社会关系,不能被任何不良的社会风气侵蚀和左右。

(二)在教学上是相长、互动的新课程提倡教学相长、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变“传话”为“对话”。

教师应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同学生一起成才”。

教师是知识的引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引导学生学习上:采用“对话”的形式,当好“平等中的首席”;帮助学生反思自我,确定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学会评价;帮助学生发现潜能等。

新课程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摘要】在新课程下,师生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通过共同成长的双向互动,师生之间建立起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从而增进彼此的沟通和理解。

在这样的互动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变革和新课程理念的提出的指导下,师生关系将更加和谐,促进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教育变革、新课程理念、师生关系、共同成长、双向互动、尊重、理解、沟通、平等关系、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谐校园氛围1. 引言1.1 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变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变革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

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因此新课程理念的提出成为必然选择。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变革的关键是要推动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使他们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变革是必然的趋势和方向,只有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1.2 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在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中,教育部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目标。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根据这一理念,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伙伴,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健全学生的人格,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建立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民主、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和作用1.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

在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与学生的是完全平等的,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指手划脚,也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以一个引路人、合作者的角色来帮助、点拨学生学习。

在这个关系里,师生之间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

2.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和谐、融洽的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和同学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感受到来自己教师与同学的关爱与温暖,从而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智慧与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教育教学工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团体。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教师将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教师可以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也可凭借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蓬勃的朝气影响教师的教学;教学将是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

二、怎样构建充分体现尊重、民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树立民主思想、尊重每一名学生1.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个性与爱好,他们有学习与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权利;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做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听取每一名学生的意见,要多表扬、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与生活的自信,不能以教师个人的意愿,来抹杀学生发展的天赋;教师要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生活、学习,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尊严和幸福感。

课程建设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课程建设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课程建设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 平等性!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和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

就像朋友一样,可以一起讨论问题,交流想法。

比如在课堂上,老师会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观点,不会轻易否定,这不就体现了平等嘛!
2. 互动性超强!不再是老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

而是你来我往,充满活力。

就好像打篮球,老师和学生相互传球,共同为了知识的进球而努力。

比如实验课上大家一起动手操作,一起探讨结果,多有趣呀!
3. 尊重是大大的有!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不会强迫大家都一个样。

这就好比花园里的花朵,各有各的美,都能得到呵护。

像有的学生擅长文科,有的擅长理科,老师都会鼓励支持,多棒啊!
4. 民主氛围浓厚着呢!大家都可以参与决策,发表自己的意见。

就如同家庭会议一样,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被听到。

比如选班委的时候,同学们都能投票,多民主呀!
5. 合作无处不在!老师和学生是合作伙伴,共同面对学习中的挑战。

就像登山伙伴,互相扶持前进。

比如一起完成一个项目,共同克服困难,哇,这种感觉真好!
6. 开放性太赞了!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来自各个方面。

好像一个知识的大超市,任由大家挑选。

比如课堂上会引入各种时事案例,多有意思啊!
7. 关爱满满呀!老师真的会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不只是学习。

就像父母关心孩子一样。

比如学生生病了,老师会去关心问候,多贴心呐!我觉得课
程建设中的新型师生关系简直太重要了,它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让学生和老师都能在其中收获快乐和成长!。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新型的师生关系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新型的师生关系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实自己,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准确定位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职能,塑造新的教师形象,科学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真正达到培养人、教育人的目的。

所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成了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和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

一、互相尊重,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

近年来,人们大力提倡“尊师重教”、“尊师爱生”,向素质教育迈进了喜人的一步。

可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概念中,一方面把教师的角色神圣化,另一方面也忽视了学生的权利,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爱生”就很难得到保障。

初中学生的情感极为丰富,渴望受到尊重,尊重他们的人格、兴趣和选择,允许他们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活动的空间,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承认他们的差异,不对他们提出共同的要求,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才能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

这样他们就会产生向上的动力源泉,才有可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师生才能达到心灵的沟通,才能使课程改革顺利开展,真正推进素质教育。

二、宽容、关心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宽容学生主要指宽容学生的不足,教师要有耐心,感情要亲近,态度要诚恳,方法要灵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多褒奖,少训斥。

有一位教育家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扬和鼓励,真诚的赞扬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批评和耻笑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要正确认识学生的错误,学生的错误是学习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不可避免的现象,是正常的、合理的,是符合认知规律的,不出错的学习才是不正常的,没有错误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管理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13例如教师在进行预习检测阶段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时要以温和且耐心的态度进行教学,对于一些回答尚未准确的学生切不可对其批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让学生先坐下,再仔细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再加以思考。

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到《架起沟通新桥》这篇文化时,教师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整体上的把握,接着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以及看法,这时就会有学生进行回答:人要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在相处的过程中彼此之间要学会互相理解,学会尊重和感恩。

要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等之类的回答。

但由于一些学生对于在整体方面的阅读能力以及概括能力还相对教差,教师则可让学生再进行思考。

教师在活动中还可利用《家有考生》进行导入到文章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反思,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师生之间还需要相互的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够在主体发挥过程中学会进行思考和分析。

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任是往往不够的,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怕学生在听讲时不大明白教师所讲的内容,则一整节课下来一头雾。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潜力估计不足,对此导致教师在整堂课中讲道理居多,也就是所谓的“填鸭式”教学,这样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降低。

对于这几年政治学科的发展趋势,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进行阅读,让学生将教材由“厚”读到“薄”。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将所学的知识建立一个整体上的框架,让学生能够了解所学的知识以及内容。

教师在整节课是以活动的引导者身份,正确的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走向真理,而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个“为什么”。

教师要学会让学生进行提问,学会查找任何资料作为提问的素材。

通过这些方式则可培养学生的提问方式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在往年政治中考当中,题型丰富多彩,且新颖复杂。

将过去的中考政治现象进行总结时,则会发现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从而导致失分过多。

新课程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一、新课程下师生关系的特点在新课程下,师生关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平等性强化。

传统教育中,师生关系往往是一种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教师处在绝对权威的位置上,而学生则需要绝对服从。

而在新课程下,平等性被强调和强化,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民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2. 互动性增强。

新课程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强,不再是单向的教师灌输知识给学生,而是双向的交流和合作,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升。

3. 合作性倡导。

在新课程下,师生关系更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

教师不再是单方面主导课堂教学,而是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

学生之间也将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互相促进、互相学习。

4. 人文关怀强调。

新课程倡导教育的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情感态度。

在师生关系中,也更注重对学生的关怀和尊重,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

二、实现新型师生关系的路径1.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师生关系中的主导者,其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将直接影响到师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才能更好地引领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2. 改进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下,教育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教学方法需要更加注重互动性、合作性和启发性。

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营造出一种和谐、积极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和问题,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4. 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新课程倡导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倡导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倡导新型师生关系青海省互助县加定镇中心学校史锋成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

在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发生了质变:一方面教师以教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者。

形成了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的教学关系式。

同时在生活中教师至高无上,学生无法接近也不敢与教师大胆交流;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往往以教为基础,学生可以是一台复制机器,复制教师的教学内容,形成了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先教后学,教了再学,不教不学。

最终导致学生厌学、恐惧、紧张、抑郁。

从而有的学生就不喜欢自己的老师以及他(她)所任教的课程,最终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

同时这样的师生关系决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决不能忽视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那么,新课程究竟倡导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呢?几经培训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亲身体验,笔者有如下体会:一、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晶。

“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教师必须把自己的爱心、真情交付给学生。

与学生打成一片,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搭建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心理平台。

使学生和教师能够在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心态下,建立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

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对热爱学生的道理说的十分透彻。

他说:“如果教师有了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他就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像父母那样热爱学生,他就会比一个读遍所有的书籍,但既不热爱事业,也不热爱学生的老师好。

要是他既热爱事业又热爱学生,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教师。

”教师要把对事业的爱与学生的爱融为一体,相信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而且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被爱和被承认的心理需要,教师决不能吝啬自己的爱和赞美之辞,哪怕是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手势都是缩短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方式方法。

新课程倡导师生“新”关系

新课程倡导师生“新”关系

新课程倡导师生“新”关系重建师生关系●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灵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活动不再是依据固有模式“灌输”现成知识,而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需要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

●新教材为师生发展提供了平台,以此为媒介必须搭建一种新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师生人际关系还存在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的诸多因素,这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忌。

革新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实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支撑下的师生关系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人的心灵在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内部生成的。

人的心灵具有自觉能动性,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不同主体对世界意义的建构有差异性。

要想获得对世界的多种理解、建构出世界的多种意义,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

建构主义者非常强调“合作学习”,把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视为教学的基本任务。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

反思现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师生交往过程的控制者、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宰者,他们总是在尽心训导、竭力传授,呈现出权威无边、积极有为的态势。

而学生成了客体和附庸,成了被牵着鼻子走的顺从者,或是被强制的逆反者,他们经常体验的是被动、无为、无助和无奈。

新型师生关系特点

新型师生关系特点

新型师生关系特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出发,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具有以下特点:1、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

在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

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师生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教导学生,而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点拨学生。

教师要毫不犹豫地抛弃师道尊严,要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

老师可以批评学生的种种错误,而学生也可以对老师的失误给予指正。

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师生互相尊重,学生自主自信、独立思考的素质才能得到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

2、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和谐融洽、充满浓郁感情色彩的关系。

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当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当人的心情处于愉快轻松状态时,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

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是学生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会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

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充满自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智慧潜能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教育教学工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减少学生心理疾患、减轻学生各种心灵负担。

由此可见,情感不但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助推剂,更是学生心灵世界的支撑点。

3、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关系。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面对无穷无尽的知识和信息的海洋,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的权威地位受到了严峻挑战。

韩愈提出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得到了有力的例证,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教师固然在专业知识上比学生精深,但在知识的广度上可能还有所不及。

面对每个学生,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互相理解、真诚相待、共同进步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的师生关系十六字

新课程倡导的师生关系十六字

新课程倡导的师生关系十六字在新课程倡导中,师生关系可以概括为“平等、关心、尊重、信任、支持、合作、共同成长”。

以下将分别从这七个方面展开,阐述新课程倡导的师生关系。

平等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核心之一。

这意味着师生之间不存在等级的差别,师生之间平等相待,平等交流。

师生之间的横向合作关系得到了强调,师生双方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共同参与课程设计和探究活动。

关心是新课程倡导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关心是师生之间情感上的连接与理解,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加深双方之间的互动与认同,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尊重是新课程倡导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尊重体现在师生之间对彼此见解和人格的尊重,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的态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信任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基石之一。

师生之间要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师生双方要相信对方的能力和意愿。

只有建立了师生之间的信任,才能够顺利地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

支持是新课程倡导的关键要素之一。

师生之间要相互支持和包容,师生双方要建立起互帮互助的关系,师生之间的相互支持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信心和动力,也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发挥指导和引导作用。

合作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方式之一。

师生之间要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师生双方要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学习进步。

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也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发现学生的优势和需求。

共同成长是新课程倡导的最终目标之一。

师生之间的师生关系要鼓励和促进双方的共同成长,师生双方通过互动与合作,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师生关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师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共同进步。

总之,新课程倡导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关心、尊重、信任、支持、合作和共同成长。

这种关系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积极、有趣和有意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这种关系也使得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指导和引导作用,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 、 积极 互 动 。营造 课 堂 气 氛 心 理 学 家 罗 杰 斯认 为 :“良好 的 教 学气 氛是 保证 教 学 的 重 要 条 件 。 ”在新 课 程 教 学 中 。教 师 是 学 生 学 习 的 促 进 者 、合 作 者 、引 导 者 、参 与 者 ,教 师 要 以平 等 的 心 态 设 身 处 地 为 学 生 创 造 轻松 的 、良好 的 、丰 富 的学 习 氛 围 和 教 学 环 境 .建 立 一 种 接 纳 性 的 、支 持 性 的 、宽容 性 的课 堂气 氛 ,充 分 体 现 学 生 主 体 性 , 在 整 个 教 学 活 动 中做 到 师生 互 动 、生 生 互 动 ,彼 此形 成一 个 真 正 的“学 习共 同体 ”。对 此 .我 深 有 体 会 :在 刚开 始学 习化 学 方 程 式 书 写 时 。一 部 分 学 生 在 水 的 后 面 写 上 了 气 体 符 号 .我 没有 责 骂 .而 是 问他 们 :你 们 每 天 喝 的 、洗 脸 等 用 的都 是 气 体 的水 吗 ?学 生 听 了 哈 哈 大笑 .在 轻松 愉 快 的气 氛 中 掌握 了化 学知 识 。 又 如 :在 讲 授 地 壳 中 含 量 最 多 的 前 四位 元 素 (氧 、硅 、铝 、 铁 )时 ,我 利 用 谐 音 记 忆 法 — — “养 闺 女 ”贴 ,学 生 听 完 后 笑 弯 了腰 ,在笑 声 中轻 轻 松松 就记 住 了 。课 堂 上 的 这 种 师 生 互 动形 式 ,不 但 活 跃 了课 堂气 氛 ,融 洽 了 师 生 关 系 ,而 且 增 强 了学 生 的学 习 兴 趣 ,使 学 生 由苦 学 转 为 乐 学 。 在 教 学 中 ,我 还 经 常用 商 量 的 口气 与学 生 交 谈 ,如 :“谁 来 说 说 这 道题 的解 法 ?”“谁 还 有 不 同 的 解 法 ?”等 等 。同 时 ,在 课 内 ,学 生答 错 的允 许 重 答 ,不 完 整 的 允 许补 充 。不 明 白的 地 方 允 许 随 时 质 疑 。我 错 了允 许 学 生 批 评 … … 因此 ,课 上 我 常 常 能 听 到 学 生 这 样 的发 言 :“我 不 同意 XX同学 的解 法 ,因为 …… ”“我 想再 补 充 一 点 … … ”“老 师 . 我 觉 得 你 的方 法 不 够 简 便 … …”等 等 ,这 样 ,在 畅 所 欲 言 、各 抒 己见 的 学 习 氛 围 中 ,学 生敢 想 、敢 说 、敢 做 ,乐 于 发 表 自 己 的见 解 ,教 学 气 氛 更 活跃 ,师 生 在 教学 中达 到 感 情 上 的 共 鸣 。 二 、巧 妙 引 导 。重 视 情 感 交 流 古 人 云 :“感 人 心 者 ,莫先 乎情 。 ”情 感 是 课 堂 教 学 的催 化 剂 ,是 连 接师 生 的纽 带 。教 师 的爱 能 使 学 生 对 教 师 产 生 亲 近 感 、信 任 感 和 敬 佩感 ,学 生 会 把 对 教 师 的爱 迁 移 到 其 所 教 的学 科 上 来 ,并 努 力 去 学 好 它 .正 所 谓 “亲其 师 而 信其 道 ” 要 建 立 良好 的 师 生情 感 关 系 ,教 师必 须 真情 付 出 ,关 心 爱 护 每 一 个 学 生 ,公 平 对 待 学 生 ,不 能 厚 此 薄 彼 ,尤 其 是 对 于 学 习 成 绩 不 够 理 想 的 学 生 ,教 师 要 多 鼓 励 、多 关 心 、多 引 导 ,相 信 他 们 的 潜 力 ,切 实 帮 助 他们 不 断提 高 。每 个 学 生 都 有 自己 独特 的个 性 和 尊 严 ,更 有 自己 的思 想 感 情 和需 要 。 自尊之 心人 皆有 之 .学 生 也 是 如此 。苏 霍 姆 林 斯 基 把 珍 惜 和 保 护 学 生 的 自尊 心 形 象 地 比喻 为 “小 心得 像对 待 一 朵玫 瑰 花 上 颤 动 欲 坠 的 露珠 ” 因此 我 在 课 堂上 很 注 重 自 己 的言 行 举 止 .时 时 的 表扬 、鼓 励 和 引 导 成 为 我课 堂上 常 用 的手 段 。 我 相 信 .我 的真 情 投 入 ,必 定 会 得

新课程理念下营造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理念下营造新型师生关系
系 是最 重 要 的 因素之 一 。不 良的师 生关 系会 引起 学生 的厌
以补 充完 善 。 认 为 , 我 只有 尊重 学 生 , 设 良好 的育人 氛 围 , 创 才 有利 于 学生 的身心健 康 发展 , 有利 提 高教师 的威信 , 也 从 而 更好 地 开展 教育 教 学工 作 。
导 学 生 学会 学 习、 会感 知 、 会 思考 、 会 做 事 。引 导 学 学 学 学 生掌握学习、 思考 、 事 的规 律 与 方法 。“ 做 头脑 不足 一个被 填 满 的 容器 , 是 需 要被 点燃 的火 把 ” 教 师 的 责任 就 是 点 而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 才能保证教师在教学行为上 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其次, 转变教学观要转变传统 的 教学过程观念。要注意到: 教学过程不只 是教师 向学生传
与 家长 和老 师 发 生冲 突等 等 。这 一 时期 ,一 旦 教育 方法 不 当 , 易产 生逆 反心 理 。 因此 , 极 工作 中要注 意尊 重能 、 过程 和 方法 、
核心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 所有教育活动都要从学生 的主体 地位 出发, 相信 学生 内在的主体能力。教师不可能代替学 生读书、 感知 、 思考、 做事 。 因此 , 教师教学 的重点应转 向引

生 能力 培养 上 分析 , 立新 型 的师 生关 系 , 教育 改革 之所 建 是 需 , 素质 教 育之 所 急 , 时代 发展 的 必然 趋势 。列 宁 说 : 是 是 “ 没有 人 的情 感 , 从来 没有也 不可 能有 真理 的追求 。所 以, 就 ” 良好 的 师生关 系 能直接 激发学 生 的学 习热情 , 生只有 亲其 学 师才 能信 其道 , 敬而 爱之 。因此 , 师上课 必 须做 到和颜 并“ ” 教 悦 色 、 亲可 敬 , 学 生如 沐春 风 。 可 让 实 践 证 明, 影 响学生 心理 健康 的诸 多 因素 中 , 生关 在 师

新课改后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新课改后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新课改后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师生人际关系还存在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的诸多因素,这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忌。

革新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实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课程改革构建的新型师生关系1.教师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课程实施中改变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机械学习的现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即不只是教会学生学什么、做什么,而应教会学生怎么学、怎么做。

教师要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要引导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参考资料等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教师要成为学生生活上的朋友、善意的提醒者,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这样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爱、学有所思、学有所长,真正为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2.教师和学生是学习的共同体、积极的合作者,教学相长新课程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立综合课程并强调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与互动。

师生双方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随着信息社会的进入,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主宰者,不再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唯一通道,学生接受新信息、发表见解、展现自我的机会不断增多,他们思考问题的视角也越来越独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过程不再只是教师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还是师生共同开发的过程,课堂也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而是师生分享彼此的知识与经验,交流彼此的思考和情感体验,师生成了学习的共同体,共同体验和分享教育中的欢乐与烦恼、成功与失败。

新课改下理想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改下理想的新型师生关系
的交往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教 因此教师必须相信学生 ,以朋友 的身
必须 以学生 为核 心 , “ 一切 为 了学 生 ,为了学生 的一 切” 。只有这样 师 生之间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使课堂的
活力才得 以 复 , 恢 师生之间在情感中 交往和沟通 ,可以共同探究 、合作讨
环境氛围,更体现了时代发展对新型
到成 长 。信 任是 一种 无声 的教育 力 量 ,信 任是 一剂 师生互 相尊 重 的 良
药。 Biblioteka 因此,和谐 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新
课改 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师生共同满
足教学需要 , 同教学恬动 ,实现教 协 学 目标 的基 础和保证 ,总之, 建立 良 好 的师生关系, 在师生之间形成亲密 、
新课改下理想的新型师生关系
●夸 戊建
传统 的教 育 的以教 师为 本 的教
要求 。
心朋 友 ,才 能做 一名真 正 的教师 ” 。
育, 传统的师生关 系是师道尊严的关 系。然而新课改赋予 了师生关系新 的 内涵,需要建立一种 以师生和谐平 等
二. 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 互动合作指课堂教学过程 中的生 生合作 、师生互动合作 ,即生生互动
建立民主平等合 作的师生 关系的 前提是尊重和宽容学生。 自 尊心是青
少年学生宝贵的心理品质 , 尤其是青 春 期时期 的学 生 ,他 们 的 自尊 心很 强 ,也很 敏感 ,作 为教师要 特 别关 注 。教师对学 生的内心深入 的宽容 ,
学生 , 尊重学生,有 的放矢地帮助学
生。
教育首先应 是温暖 的、有人性 味的 , 爱心 、热心是责任心的源泉,只有热
爱学生、尊重学生 ,才能使师生心灵
为基础 的新型师生关 系。因此建立新 合作和生师之间的互动合作。它是学 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 生学 习过程 自主性发挥 的独 特表现 。

浅谈新课改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浅谈新课改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浅谈新课改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新课改中教师的传统地位受到冲击,旧的教学关系、师生关系不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构筑新型的师生关系已变得十分重要。

新课改所带来的是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的转变,教学观念的变化带来了师生关系的变化。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感情的接近,心灵的共鸣,知识的启发和能力的培养。

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那么在新课改下应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呢?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享有同等的地位,相同的权利,且以主体性人格自居,平等地、自觉自愿地参与各种活动,其核心是把师生看成是完整意义上的“人”,而不是“物”。

虽然教师与学生相比,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占有优势,在思想和心理上更加成熟,但对学生灵魂的塑造却绝不能一厢情愿,更不能为所欲为。

它需要教师把学生看作是有着独立人格和鲜明个性的生命。

据此,则师生关系既不是“师徒如父子”式的所谓“亲子之情”,也不是“培养接班人”型的“阶级之爱”,而是生命亲近生命,人性提升人性的本体之爱。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使课堂的活力得以恢复,师生之间在没有专制、压力、戒备、怀疑、阻抗的情绪中交往和沟通,可以共同探究、合作讨论、彼此争辩、畅所欲言。

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和权利展示自我,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有相对于个体的进步和创新。

平等对话使思维的开放和智慧的碰撞成为可能,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可以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也有权利参与课堂评价,评价自己也评价别人,评价的效果得以提高。

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彻底打破了教师的课堂权威地位,师生之间不但有言语的沟通,还渗透着心灵的交融,教师与学生同时探讨、反思、进步,和谐共进、教学相长。

课堂再也不是令人窒息的“加工场”,而是发展成为多彩的园林、求真的殿堂、生命成长的摇篮。

二、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就是指使儿童成为教育过程的平等的参与者,师生之间经过竞争、合作、协商与妥协达到一致,由此而形成的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人际关系特征。

如何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1密切型 。这 部分学生 和教 师经 常 .
交 流 , 得 到 教 师 的赏 识 , 一 定 的 优 越 能 有
理解 、 真诚相待 、 共同进步 的关 系。教师 应该抱有谦 虚的态度 ,做学生学 习的合 作者 、 促进者 , 注重与学生 的交 流。教 要 师 可 以凭 借 自己的传 统经验 引导 学生 ,
学 生 也 可 以凭 借 自 己的 敏 锐 、朝 气 影 响
感, 容易接受 教师的建议 和要求 。 中一 其 部分学生也有 自己的想 法和见解 ,愿意 听老师 的意见 ,但 他们较少 听取 家长 的
意见 。
点, 逐渐消 除 自卑心理 。于是 , 我就 暗中
观 察 他 。有 一 次 , 里 的粉 笔 擦 坏 了 , 班 许 多 学 生 都 是 拿 着 一 团 布擦 黑 板 , 只 有 他 默 默 地 找 来 胶 水 , 圈 圈细 心 地 缠 好 、 一 粘
好 。我 当众表扬 了他。从此 , 同学们都主
动地 邀 他 一 块 儿 玩 , 也 不 再 拒 绝 了 , 他 因
学习上 的障碍难 以克服 ,大部分 是 由于 有家长 的无理 支持 或者教师对他 们的态
度 简 单 粗 暴 ,从 而 形成 和 教 师 的 关 系 对
立。
为这时他感受到 了老 师和 同学们对 他的
3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的 师 生 关 系 应 当 是 . 互 相 学 习 、 同 发 展 的关 系 。 共 新 型 的 师生 关 系 还 应 该 是 一 种 互 相
哼 ,嘟 囔着 说 : 我 才不 要 你们 的可怜 “
呢 ! 我一愣 , ” 继而恍然大悟 , 他需要的的
确 不 是 形 式 上 的关 爱 ,而 是 一 种 出 自内 心 的 尊 重 ,这 样 才 会 让 他 发 现 自己 的 优

新课程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课程教育理念也逐渐被引入到学校教育中。

在过去,师生关系往往是一种单向指导和从属的关系,但是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和民主化,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多是以引导、激发和启发学生为目的。

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让教育更加和谐,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特点及其影响,探讨如何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特点1. 平等沟通: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是权威的代表,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老师的指导。

而在新课程下,师生之间更多是平等的对话和沟通。

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更多的是引导者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

学生也能够更加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2. 合作共赢: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更加注重合作共赢,而不是单方面的传授与接受。

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某个项目或者活动。

这样的合作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利于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3. 尊重差异: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更加注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会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学生也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4. 民主决策:在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民主化。

学生有权参与学校教育的决策过程,可以通过班会、学生会等途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也会更加重视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影响: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矛盾和不和谐。

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多的是平等和互动的关系,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更加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特点。

在教学中如何创造新型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如何创造新型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如何创造新型师生关系在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中,倡导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即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学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教师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转变。

从课堂教学评价来看,课堂教学也逐渐由注意对教师教的评价转变到关注学生学的状况。

笔者认为要倡导建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彻底转变教师的角色是推进新课程改革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将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

一、我认为一堂好课,既有标准又没有标准,更重要的是要能跳出标准。

我个人认为:一堂好的课①要清新、自然。

像做菜一样,自然一些才有味道。

②要有时代气息,有社会性、贴近学生实际。

③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概括起来要抓好五个实。

①扎实:不要只图热闹的形式。

⑤②充实:要有内容,要有效率,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心启迪。

③丰实:不要把课当作是按导好的戏一样来演,一开幕就知道结尾。

④实:就是要平常实在,花样太多可能会使学生不知所云。

⑤一、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二、教师对学生要有关爱之心、理解之心、宽容之心。

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人格上要充分尊重学生,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要加以理解、宽容。

很难想像一群互不尊重对方的人能很好地互相合作。

同时需要教师具有亲和力(包括课内课外),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周围,努力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

教师亲近学生,学生才能亲近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我们有的教师一走进课堂就有“三分怒气,七分杀气,没有一点和气”,特别是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找其谈话简直就是杀气腾腾,可想而知这样的师生关系无合作、互助可言。

三、教师要学会关注学生的薄弱意识。

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主要表现为两类:其一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其二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教师的教是导致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表现为教师权威、教师成功感的错误定位。

在教学中必须创设良好的教育气氛和环境,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倡导发现教学,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促进其带来的后果是政治思想课严重滞后于社会实际,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

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的转变作者:刘丹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22期新课改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以民主、平等、和谐为特征,是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为基础,同时对学生正确的指导、严格的要求的和谐的民主型师生关系。

在知识接受领域,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性的“我主你客”“我说你听”,而是平等的对话伙伴和合作者。

师生间的对话与合作是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平等交往为基础,双方互相倾听和言听,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意义和价值分享。

在对话与合作过程中,师生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更不是由一方去消灭另一方,而是双方都会受到对方的影响。

观点、答案正确与否,不是由教师决定,而是师生双方共同来决定,即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对某一问题达到意义的认同和共识。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话”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共享”,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过程。

所以说,教学活动本质上不是知识上的授受关系,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性交流,是人格对等、智慧共享、精神互动关系。

在伦理道德领域,教师须从“长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走到学生中去,走到公共舆论的中心。

因而,教师的行为不再简单地等同于教育行为,必须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具有教育性。

师生在积极有效的对话与交往中,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教师要用一颗充满爱的童心,以学生值得信赖的朋友兼长者的双重身份出现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因此,在新型师生关系构建过程中,教师应该本着民主平等的原则,努力创建交往互动的师生教学关系和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

1)交往互动的师生教学关系。

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预设性的过程,而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单向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为双向的平等交流。

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的“培养”过程,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倡导新型师生关系
青海省互助县加定镇中心学校史锋成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

在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发生了质变:一方面教师以教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者。

形成了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的教学关系式。

同时在生活中教师至高无上,学生无法接近也不敢与教师大胆交流;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往往以教为基础,学生可以是一台复制机器,复制教师的教学内容,形成了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先教后学,教了再学,不教不学。

最终导致学生厌学、恐惧、紧张、抑郁。

从而有的学生就不喜欢自己的老师以及他(她)所任教的课程,最终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

同时这样的师生关系决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决不能忽视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那么,新课程究竟倡导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呢?
几经培训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亲身体验,笔者有如下体会:
一、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晶。

“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教师必须把自己的爱心、真情交付给学生。

与学生打成一片,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搭建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心理平台。

使学生和
教师能够在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心态下,建立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

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对热爱学生的道理说的十分透彻。

他说:“如果教师有了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他就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像父母那样热爱学生,他就会比一个读遍所有的书籍,但既不热爱事业,也不热爱学生的老师好。

要是他既热爱事业又热爱学生,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教师。

”教师要把对事业的爱与学生的爱融为一体,相信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而且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被爱和被承认的心理需要,教师决不能吝啬自己的爱和赞美之辞,哪怕是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手势都是缩短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方式方法。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书中主人公安利柯老师,是一位表情非常严肃、额上皱纹清晰的男老师。

在他看似粗狂的外表下却有一颗母爱般细致的爱心。

那天他发现有一个学生的脸上长痘时,便停止默写,用手捧起孩子的脸仔细察看,询问他是否不舒服,还用手摸摸他的额头,看是否发烧。

当他发现有个学生朝自己扮鬼脸时,并没有责骂他,而是抚摸着他的头说:“以后别这样了。

”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一番话:“你们是我唯一的爱,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们,也需要你们爱我。

我不想处罚任何人。

请你们向我证明,你们都是真诚善良的孩子……”实在叫人佩服之极。

师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真诚地爱学生,可赢得学生的尊重与接纳,从而促使他们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和知识的传授。

长此以往,使得师生关系健康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
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我理解可具体地阐述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要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就意味着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耻的意义,尊重与羞耻对于人的心理便是一种最有力的刺激”。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素养的中心内容,是热爱、忠诚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

它也是一切思想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巨大的教育力量和重要的教育手段,高尚纯洁热爱和尊重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智和教师教学灵感的钥匙;是用以点燃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焰。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之中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友善、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这样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而言,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对话、参与。

对学生而言,它是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三、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是平等。

我们说的师生平等,主要指的是师生在尊严上
不分贵贱,人格上彼此尊重,思想上互相交流。

教师要热爱和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做到以诚相待、推心置腹,以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作为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把自己热情、真诚、宽容、理解、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充分发挥出来,积极营造温馨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教育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

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情感教育,通过情景活动的方式传递爱的教育,是学生感同身受。

教育如果没有爱,就不称其为教育,教师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一位称职的教师。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更需要教师以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师爱博大的心胸履行教师应尽的教育职责。

总而言之,新的课程改革需要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此,需要教师全身心的真情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个方面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