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第3版)第16章 发育遗传分析
医学遗传学(第3版)
非编码RNA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参与多 种生物过程,其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 的发生发展有关,如microRNA与癌 症的关系。
2024/1/26
34
表观遗传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表观遗传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特定表观遗传标记,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如利用DNA甲基
化谱对癌症进行分型和预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医学遗传学处于萌芽阶段,主要关 注一些明显的遗传性状和单基因遗传病。
中期医学遗传学
20世纪中期,随着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遗传学理论 的不断完善,医学遗传学开始关注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 异常等领域。
现代医学遗传学
20世纪末至今,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高通量测序 技术的发展,医学遗传学进入了基因组医学时代,实现了 从单一遗传病研究向复杂疾病研究的转变。
29
线粒体DNA的突变与疾病关系
线粒体DNA突变的类型
线粒体DNA突变包括点突变、缺失、插入和重复等类型,其中点突变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
2024/1/26
线粒体DNA突变与疾病的关系
线粒体DNA突变可导致多种疾病,如线粒体肌病、线粒体脑肌病、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等。这些疾病通常具有母 系遗传的特点,且病情严重程度与突变类型及比例有关。
治疗手段
对症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等。 对于部分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如唐氏 综合征和威廉姆斯综合征等,目前尚 无根治方法,但通过对症治疗、康复 训练和心理支持等手段,可以改善患 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于高危人群 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预防染色 体异常遗传病的有效措施。
2024/1/26
27
07
线粒体遗传与疾病
2024/1/26
《遗传学》(第3版)(答案合集)刘祖洞乔守怡吴燕华赵寿元
第二章1. 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更有重要意义? 答案:分离现象反映了遗传现象的本质,而且广泛地存在于各生物中,也是孟德尔定律的基础。
显隐性现象是随条件、环境而改变,它不过是一种生理现象,因此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分离现象更有重要意义。
2. 在番茄中,红果色(R )对黄果色(r )是显性,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现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RR×rr (2)Rr×rr (3)Rr×Rr (4)Rr×RR (5)rr×rr 答案: (1) (2) (3) (4) (5)3. 下面是紫茉莉的几组杂交,基因型和表型已写明。
问它们产生杂种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怎样?(1)Rr×RR (2)rr×Rr (3)Rr×Rr 粉红 红色 白色 粉红 粉红 粉红 答案:(1) (2) (3)4. 在南瓜中,果实的白色(W )对黄色(w )是显性,果实盘状(D )对球状(d )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WWDD×wwdd (2)WwDd×wwdd (3)Wwdd×wwDd (4)Wwdd×WwDd 答案:(1) (2)(3)(4)5. 在豌豆中,蔓茎(T )对矮茎(t )是显性,绿豆荚(G )对黄豆荚(g )是显性,圆种子(R )对皱种子(r )是显性。
现在有下列两种杂交组合,问它们后代的表型如何?Rr 红 Rr rr 红 黄 1∶1 R R Rr rr 1 ∶2∶ 1 红 黄 3 ∶ 1RR Rr 1∶1 全部红 rr黄 RR ∶ Rr 红 粉红 1 ∶ 1 Rr ∶ rr 粉红 白 1 ∶ 1 RR ∶ Rr ∶ rr 红 粉红 白 1 ∶ 2 ∶ 1 WwDd wwDd Wwdd wwdd白盘 黄盘 白球 黄球 1 ∶ 1 ∶ 1 ∶ 1 WWDd WwDd WWdd Wwdd wwDd wwdd 1 ∶ 2 ∶ 1 ∶ 2 ∶ 1 ∶ 1 3(白盘) ∶ 3(白球) ∶1(黄盘)∶1(黄球) WwDd全部白盘WwDd Wwdd wwDd wwdd 白盘 白球 黄盘 黄球 1 ∶ 1 ∶ 1 ∶ 1(1)TTGgRr×ttGgrr (2)TtGgrr×ttGgrr 答案:(1)(2)6. 在番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 控制缺刻叶,基因型cc 是马铃薯叶。
遗传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本章习题1.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简述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
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
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 为什么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联系环境?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
所以,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5.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始于哪一年,是如何建立?答:孟德尔在前人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通过细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在1866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
《遗传学》(朱军第三版)名词解释大全
第一章绪论1.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2.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 细胞周期:包括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两次分裂之间的间期。
其中有丝分裂过程分为:①.DNA合成前期(G1期);②.DNA 合成期(S期);③. DNA合成后期(G2期);④.有丝分裂期(M期)。
2. 原核细胞:一般较小,约为1~10mm。
细胞壁是由蛋白聚糖(原核生物所特有的化学物质)构成,起保护作用。
细胞壁内为细胞膜。
内为DNA、RNA、蛋白质及其它小分子物质构成的细胞质。
细胞器只有核糖体,而且没有分隔,是个有机体的整体;也没有任何内部支持结构,主要靠其坚韧的外壁,来维持其形状。
其DNA存在的区域称拟核,但其外面并无外膜包裹。
各种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统称为原核生物。
3. 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大,其结构和功能也比原核细胞复杂。
真核细胞含有核物质和核结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对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起主导作用。
另外真核细胞还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各种膜包被的细胞器。
真核细胞都由细胞膜与外界隔离,细胞内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骨架。
4. 染色质:是指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所表现的形态,呈纤细的丝状结构,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
染色体:是指染色质丝通过多级螺旋化后卷缩而成的一定形态结构。
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构成的染色体内。
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DNA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遗传学第三版课件
遗传学第三版课件遗传学第三版课件一、教学设计思路人体的每一个形态特征或者生理特征,叫做性状。
人体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基因是遗传物质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单位。
遗传物质(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课本是通过由“性状的认识”到“基因对性状控制的认识”进行编排的,符合初中生对事物的认知规律。
通过对“探究竟”三个步骤的逐步研究,学生会逐步认识到“性状→染色体控制性状→染色体承载着遗传物质(DNA)→基因是DNA上的功能单位”。
然后,教师在学生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小组研究“大家谈”的问题。
在学生得出“基因是遗传物质基本单位”的结论以后,教师讲解“知识链”的内容,着重把握(1)染色体、遗传物质和基因的概念;(2)染色体、遗传物质、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一条绳子上染上不同的颜色,每一种颜色的片段就代表一个基因,以示基因和DNA之间的关系。
教师还可以补充DNA和蛋白质是怎样超螺旋形成染色体的?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来源:学科网]2.阐明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对控制生物性状物质的分析,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实际用”中关于中国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材料,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三、重点难点重点:(1)染色体、遗传物质和基因的概念;(2)染色体、遗传物质、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难点:染色体、遗传物质、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难点突破:引导学生多讨论发言,通过相互补充和评价,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知识链”中这一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
在“知识链”中,教师结合图片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媒体自制的彩绳,相关图片五、课时建议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应该多举一些关于相对性状的例子,比如:人有无耳垂、直发与卷发、拇指能否弯曲、中指长于无名指与短语无名指等等,让学生自己检查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并请学生讲述自己那里与妈妈长得像,哪里与爸爸长得像,借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遗传学》(第3版)
《遗传学》(第3版)
刘祖洞;乔守怡;吴燕华;赵寿元
【期刊名称】《遗传》
【年(卷),期】2012(34)9
【摘要】刘祖洞先生的《遗传学》自面世至今,一直是各高校主选的遗传学理论教材之一。
刘先生深入浅出的描绘、抽丝剥茧的分析不仅使该教材栩栩生动,也极大启发了遗传学课堂教学思路和方法。
近年来,遗传学领域的研究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发展,已经从单一的基因一性状研究向全基因组水平的系统性研究转变,与此同时,大量的新问题、新观点、新方法、新发现、新思路、新视角不断涌现,并催生了一系列新兴的分支学科,如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发育遗传学等。
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复旦大学组织相关作者进行了该教材的修订工作。
【总页数】1页(P1107-1107)
【关键词】《遗传学》;全基因组;表观遗传学;发育遗传学;教学思路;分支学科;基因组学;修订工作
【作者】刘祖洞;乔守怡;吴燕华;赵寿元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3-4
【相关文献】
1.遗传学教学中要加强经典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的结合 [J], 马玉银
2.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4)——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J], 张天宇;陈鑫;马竞
3.案例教学在《遗传学》绪论教学中的应用——经典遗传学章节 [J], 侯文倩;张磊;朱京京
4.东南大学遗传学学科发展回顾与展望
——纪念江苏省遗传学会成立40周年 [J], 李默怡;罗卓娟;樊红
5.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4)——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J], 张天宇;陈鑫;马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0刘庆昌《遗传学(第三版)》第1-7章部分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孟德尔遗传4.大豆的紫花基因P对白花基因p为显性,紫花´白花的F1全为紫花,F2共有1653株,其中紫花1240株,白花413株,试用基因型说明这一试验结果。
紫花×白花→紫花→紫花(1240株):白花(413株)PP ×pp→Pp→3P_:1pp10.光颖、抗锈、无芒(ppRRAA)小麦和毛颖、感锈、有芒(PPrraa)小麦杂交,希望从F3选出毛颖、抗锈、无芒(PPRRAA)的小麦10个株系,试问在F2群体中至少应选择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_R_A_)的小麦若干株?由于F3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_R_A_)中PPRRAA的比例仅为1/27,因此,要获得10株基因型为PPRRAA,则F3至少需270株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_R_A_)。
14.设玉米籽粒有色是独立遗传的三显性基因互作的结果,基因型为A_C_R_的籽粒有色,其余基因型的籽粒均无色。
有色籽粒植株与以下三个纯合品系分别杂交,获得下列结果:(1)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2)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25%有色籽粒;(3)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
试问这些有色籽粒亲本是怎样的基因型?根据(1)试验,该株基因型中A或C为杂合型;根据(2)试验,该株基因型中A和R均为杂合型;根据(3)试验,该株基因型中C或R为杂合型;综合上述三个试验,该株的基因型为AaCCRr15.假定某个二倍体物种含有4个复等位基因(如a1、a2、a3、a4),试决定在下列这三种情况可能有几种基因组合?(1)一条染色体;(2)一个个体;(3)一个群体。
(1)四种可能,但一个特定染色体上只有其中一种,即a1或a2或a3或a4。
(2)十种可能,但一个特定个体只有其中一种,即a1a1或a2a2或a3a3或a4a4或a1a2或a1a3或a1a4或a2a3或a2a4或a3a4。
(3)十种都会出现,即a1a1,a2a2,a3a3,a4a4,a1a2,a1a3,a1a4,a2a3,a2a4,a3a4。
朱军遗传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朱军遗传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1.半保留复制:DNA分子的复制,首先是从它的一端氢键逐渐断开,当双螺旋的一端已拆开为两条单链时,各自可以作为模板,进行氢键的结合,在复制酶系统下,逐步连接起来,各自形成一条新的互补链,与原来的模板单链互相盘旋在一起,两条分开的单链恢复成DNA双分子链结构。
这样,随着DNA分子双螺旋的完全拆开,就逐渐形成了两个新的DNA分子,与原来的完全一样。
这种复制方式成为半保留复制。
冈崎片段:在DNA复制叉中,后随链上合成的DNA不连续小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转录:由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RNA的转录有三步:①RNA链的起始;②RNA 链的延长;③RNA链的终止与新链的释放。
翻译:以RNA为模版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即称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小核RNA:是真核生物转录后加工过程中RNA的剪接体的主要成分,属于一种小分子RNA,可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核酸剪接体。
不均一核RNA:在真核生物中,转录形成的RNA中,含有大量非编码序列,大约只有25%RNA 经加工成为mRNA,最后翻译为蛋白质。
因为这种未经加工的前体mRNA在分子大小上差别很大,所以称为不均一核RNA。
遗传密码:是核酸中核苷酸序列指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一种方式,是由三个核苷酸组成的三联体密码。
密码子不能重复利用,无逗号间隔,存在简并现象,具有有序性和通用性,还包含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简并:一个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
多聚核糖体:一条mRNA 分子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形成一串核糖体,成为多聚核糖体。
中心法则:蛋白质合成过程,也就是遗传信息从DNA-mRNA-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与遗传信息从DNA到DNA的复制过程,这就是生物学的中心法则。
2.答:DNA作为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1〕每个物种不论其大小功能如何,其DNA含量是恒定的。
〔2〕DNA在代谢上比较稳定。
《遗传学》朱军版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第三版)》朱军主编课后习题与答案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6)第四章孟德尔遗传 (9)第五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12)第六章染色体变异 (15)第七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21)第八章基因表达与调控 (27)第九章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 (31)第十章基因突变 (34)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 (35)第十二章遗传与发育 (38)第十三章数量性状的遗传 (39)第十四章群体遗传与进化 (44)第一章绪论1.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简述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
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
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 为什么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联系环境?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完整版)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遗传学教学大纲讲稿要点第一章绪论关键词:遗传学 Genetics遗传 heredity变异 variation一.遗传学的研究特点1. 在生物的个体,细胞,和基因层次上研究遗传信息的结构,传递和表达。
2. 遗传信息的传递包括世代的传递和个体间的传递。
3. 通过个体杂交和人工的方式研究基因的功能。
“遗传学”定义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规律的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
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结构,信息传递,表达和调控的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遗传 heredity生物性状或信息世代传递的现象。
同一物种只能繁育出同种的生物同一家族的生物在性状上有类同现象变异variation生物性状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出现的差异现象。
生物的子代与亲代存在差别。
生物的子代之间存在差别。
遗传与变异的关系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生存与进化的基本因素。
遗传维持了生命的延续。
没有遗传就没有生命的存在,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物种。
变异使得生物物种推陈出新,层出不穷。
没有变异,就没有物种的形成,没有变异,就没有物种的进化,遗传与变异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使得生物生生不息,造就了形形色色的生物界。
二. 遗传学的发展历史1865年Mendel发现遗传学基本定律。
建立了颗粒式遗传的机制。
1910年Morgan建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关系。
1944年Avery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951年Watson和Crick的DNA构型。
1961年Crick遗传密码的发现。
1975年以后的基因工程的发展。
三. 遗传学的研究分支1. 从遗传学研究的内容划分进化遗传学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学机制与作用的遗传学分支科学生物进化的机制突变和选择有害突变淘汰和保留有利突变保留与丢失中立突变 DNA多态性发育遗传学研究基因的时间,空间,剂量的表达在生物发育中的作用分支遗传学。
特征:基因的对细胞周期分裂和分化的作用。
应用重点干细胞的基因作用。
转基因动物克隆动物免疫遗传学研究基因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的遗传学分支。
朱军遗传学(第3版)知识点总结笔记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言1.1 复习笔记一、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1.遗传学的定义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2.遗传和变异(1)遗传的定义遗传(heredity)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2)变异的定义变异(variation)是指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
(3)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3.遗传学研究的任务① 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及其表现的规律。
② 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其物质基础,揭露其内在的规律。
③ 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为人民谋福利。
二、遗传学的发展1.古代遗传学知识的累积人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饲养家畜过程中,早已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现象,并且通过选择,育成大量的优良品种。
2.近代遗传学的发展① 18世纪下半叶,拉马克提出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等学说。
②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进化学说,后又提出泛生假说。
③ 魏斯曼是新达尔文主义的首创者,提出种质连续论。
④ 1856至1864年,孟德尔从事豌豆杂交试验,提出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遗传基本规律。
⑤ 1906,贝特生(Bateson,W.)提出遗传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
⑥ 1901至1903年,狄弗里斯发表了“突变学说”。
⑦ 1906年,贝特生等在香豌豆杂交试验中发现性状连锁现象。
⑧ 1909年,约翰生发表了“纯系学说”。
⑨1903年,萨顿提出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期间的行为。
⑩1910年以后,摩尔根等用果蝇发现连锁遗传规律。
⑪1913年,斯特蒂文特绘制出第一张遗传连锁图。
⑫20世纪30年代,布莱克斯里等提出了杂种优势的遗传假说。
⑬1930至1932年,费希尔、赖特和霍尔丹等人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性状的遗传变异,推断遗传群体的各项遗传参数,奠定了数量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的数学分析基础。
⑭1941年,比德尔等人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
遗传学 第三版 ___ 习题解答
遗传学第三版 ___ 习题解答本文档提供了《遗传学第三版 ___ 题解答》的大纲。
第一章。
遗传学研究的历史第二章。
遗传学的基础第三章。
细胞遗传学第四章。
分子遗传学第五章。
遗传变异的分子机制第六章。
遗传与人的健康第七章。
遗传与人类疾病第八章。
分子诊断遗传病第九章。
遗传治疗的概念和方法第十章。
遗传治疗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第十一章。
移植遗传学第十二章。
生态遗传学第十三章。
行为遗传学第十四章。
发育遗传学第十五章。
微生物遗传学本文档为《遗传学第三版 ___ 题解答》提供了清晰的大纲,有助于读者对书籍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研究计划的制定。
本章介绍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绪论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遗传学的定义:介绍了遗传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的定义,强调了遗传学对于理解生物体的遗传本质和变异现象的重要性。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介绍了遗传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包括从细胞、基因到个体、种群等不同层次的遗传现象。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介绍了遗传学中的基本概念,如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型等。
遗传学的研究方法:介绍了遗传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统计法等,以及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模型和技术手段。
绪论的内容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遗传学知识。
注:本内容根据《遗传学第三版戴灼华》一书的相应章节进行扩写。
本章涵盖了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内容,包括DNA的组成、遗传密码子的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等相关知识。
DNA的组成:DNA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双链螺旋结构,包含着遗传信息。
核苷酸由糖、磷酸和碱基组成,四种碱基为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遗传密码子的研究:遗传密码子是DNA中基因编码的信息,决定了蛋白质的合成。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突变实验等方法逐渐揭示了遗传密码子的组成和对应关系。
基因表达调控:基因表达调控是指在不同环境和发育阶段下,基因的活性和表达水平发生变化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BICOID蛋白抑制caudal mRNA的翻译,NANOS蛋白抑 制hunchback mRNA的翻译 (5)相应地,hunchback mRNA在胚胎前部得到翻译, caudal mRNA在胚胎后部得到 翻译 (6)HUNCHBACK与BICOID蛋 白作为转录因子调控负责胚胎 前部分化的基因的表达, CAUDAL蛋白作为转录因子调 控负责胚胎后部分化的基因的 表达
16.1 遗传与发育的关系
16.1.1 遗传属性决定性状发育 发育遗传学(developmental 例如:果蝇的发育模式 genetics):是研究基因对个体发 育的调控作用的学科。 个体发育是在时间和空间尺度 上对个体的基因组进行逐步的、 程序性的解读过程。 每一个经有性生殖而来的有机 体的遗传组成都是独特的——个性 化特征(individuality);但是, 每一个个体又同时带有鲜明的物 种特征,即同一个物种内所有个 体共有的形态与躯体结构模式。
16.2 果蝇早期胚胎极性的决定与形态发生素
16.2.1 果蝇胚胎发育的起始与形态发生素
果蝇胚胎极性的形成
发育起始,沿着受精卵两条轴即前 后轴(A/p,anterior-posterior)和背
腹轴CD/V,dorsal-vontsal)形成梯度。
这是由母体基因表达的结果。
果蝇胚胎的极性是通过一系列的基因分层次表达调控的级联反应来
(2)胚轴建立与图式形成
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称为图 式形成(pattern formation)。 在动物胚胎发育中,早期的图式形成主要涉及胚轴形成(formation of embryonic axes)、体节形成(segmentation)、枝芽和器官 原基(anlage)形成及其一系列与躯体模式的建立相关的细胞分化过程 。躯体模式的建立是在一系列基因多层次、网络性的调控下完成的。
这些体轴相互垂直, 形成三维的空间结构,成 为胚胎组织分化与器官形 成的空间参照,也作为描 述形态结构变化的坐标( 图16-2)。 在体轴建立的同时,沿背腹轴分化出外胚层(ectoderm) 、中胚层(mesoderm)和内胚层(endoderm)3个胚层( germ layer等;沿前后轴则分化出重复性的结构单位,称为节 (segment或metamere),以及头、胸、腹结构;各种组织器 官沿体轴在预定的位置(即特定的节与胚层中)发生与形成, 以保证最终形成结构与功能相匹配的完整的成熟个体。
图16-4
Figure 16-5 Distribution of the mRNA and protein products of maternal-effect genes within the early embryo.
In the oocyte prior to fertilization, bicoid ( bcd ) mRNA is concen trated near the anterior tip and nanos ( nos ) mRNA at the posterior tip, whereas maternally supplied hunchback ( hb ) and caudal ( cad ) mRNAs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Bottom: In early cleavage stage embryos, the Bicoid (Bcd) and Hunchback (Hb) proteins are found in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high at the anterior and lower toward the posterior (A to P), whereas the Nanos (Nos) and Caudal (Cad) proteins are distributed in opposite P-to-A gradients.
控制的。这涉及到一个由母体效应基因产物构成的位置信息网络。在这
个网络中,一定浓度的由母源基因编码、在滋养细胞合成的大量mRNA 和蛋白质,受精前迁移进并贮存在卵母细胞中,分别定位于一定的区域。
该类基因的mRNA在卵母细胞中并非均匀分布,而是通过细胞骨架
系统被锚定在胞质内的不同区域,促使卵子在受精前就已经具有前后轴 和背腹轴的取向。卵受精后,这些mRNA翻译产生的蛋白质在合胞体囊
决定果蝇的体节发育和沿前后轴的形态建成。 其中调节果蝇胚胎前-后轴的形成有4个非常重要的形态
发生素参与:Bicoid (BCD) 和 Hunchback (HB) 调节胚胎前
端结构的形成,Nanos (NOS)和 Caudal (CDL)调节胚胎 后端结构的形成(图16-4)。
(1)hunchback与caudal基因 的mRNA均匀分布在卵母细胞 (2)bicoid mRNA位于前端 ,nanos mRNA位于后端 (3)bicoid与nanos基因编码 的蛋白质在胚胎中沿前后轴形 成浓度梯度,BICOID蛋白集 中在前部,NANOS蛋白集中 在后部
16.1.2 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的统一
多细胞生物的发育是一个从单细胞受精卵有序生长、分裂、分化(
differentiation)为多细胞个体的过程。分化产生了细胞的多样性。基
因组程序化的差异表达是细胞分化的遗传学基础,是发育的本质。在发 育过程中,细胞通过表达不同类群的基因走向不同的分化命运。 发育遗传学的两大基本问题是:哪些基因对哪些细胞的发育(增殖 与分化)起决定性作用?这些基因之间又是如何相互调控使各自分别在 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位置行使正确的功能? 遗传物质(基因)通过发育决定性状(表型),通过操纵细胞的命
产生只具有腹部结构的胚胎。
研究发现,决定背腹轴位置信息的建立取决于沿背腹轴 分布的背部蛋白(DL蛋白)的活性梯度(图16-3)。
直到合胞体胚盘的晚期,才开始形成活性DL蛋白的浓度梯度。其结果 是只有位于合胞体腹侧的细胞核才能得到这种蛋白质,胚胎腹中线的细 胞中活性DL蛋白的浓度最高,背部则最低(图16-3)
胚(胚盘)里扩散;由于mRNA分布的局域性导致这些母体效应基因产
物沿前后轴或背腹轴呈现相应的浓度梯度状态[图16-3(a)],调控果蝇 胚轴的形成。这些母体效应基因的蛋白质产物又称为形态发生素
(morphogen)
形态发生素在果蝇胚胎极性决定与细胞分化过程中起着 关键作用。其浓度梯度相当于为胚胎发育提供了一种位置信 息,使细胞能够依此识别它在整个胚胎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从而对其发育命运作出正确的选择。形态发生素中分泌型的 胞外信号分子同时会作为配体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进而激活 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直接参与靶细胞的基因表达调控[图16-3 (b)]。可见,形态发生素产生位置信息,细胞根据位置信 息不断调整自身的基因表达谱,从而逐步走向分化。
定(determination) 。
特化,是指细胞或组织在没有外界环境干扰的条件下,能够按照指 定的命运自主地进行分化,形成特异性细胞或组织的过程。
“决定”则是指细胞或组织能够不受其他细胞或组织的影响,按照
原来指定的命运自主地进行分化。 “决定”意味着原来指定的细胞的发 育命运已不可改变或逆转。
16.1.3 胚胎形态发生过程
(1)卵裂与囊胚形成
多数有性生殖生物的生命周期始于雌雄配子结合,即受精卵的形成
。从受精卵到囊胚期(blastula stage)的胚胎发育属于卵裂过程(图
16-1)。 卵裂产生的子细胞称为卵裂球(blastomere)。 例如:在哺乳动物中,受精卵分裂到8个卵裂球时相互靠近成紧密
的一团 继续分裂形成桑椹胚(morula)(16个细胞卵裂球) 细胞分
16.2.2 果蝇背腹轴极性的形成
在果蝇与胚轴形成有关4组母体效应基因中,背腹系统 最为复杂,涉及约20个基因。其中,区分背腹的关键基因是
编码一种转录因子的背部基因dosol (dl),该等位基因的突变
会导致胚胎背部化,即产生具有背部结构而没有腹部结构的 胚胎。与此相反,cactus等位基因突变则引起胚胎腹部化,
运实现对发育进程的控制。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得到统一,表现为
遗传物质的有序表达决定了细胞的有序分裂与分化,最终在整体上实现 个体的正常发育。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分化和发育过程十分复杂。在出现可见的形态上 和功能上的变化之前,细胞将分化成什么类型、具有什么功能就已经被 确定,即细胞的命运分化方向已经被限定,称为定型(commitment), 或称指定、定向。定型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特化(specification)和决
16.2.3 果蝇前后轴极性的发生
果蝇前后轴极性的决定通过一系列相关基因的依次激活
,调控主要集中在转录水平。参与这一系列级联反应的基因
包括母体效应基因、裂隙基因(gap gene)、成对规则基因 (pair-rule gene)、体节极性基因(segment polarity
gene)和同源异形基因(homeotic gene),它们共同作用
有对性生殖生物,广义的个体发育是指一个有机体从受 精卵形成直到个体死亡的全过程。 可以分为3个阶段: 胚胎发生(育)(embryogenesis)期 变态(metamorphosis)期 成熟(maturity)期 胚胎发生期又可分为4个时期: 受精(fertilization) 卵裂(cleavage) 原肠胚形成(gastrulation) 器官发生(organogenesis)
胚轴形成的过程是为细胞分化及器官形成提供一个整体框架,保证
胚胎自身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位置形成正确的器官。它是通过建立体 轴来实现的。两侧对称的动物都有三个基本的体轴:背腹轴(dorsal-
ventral axis,D-V)、前后轴(anterior-posterior axis,A-P)与左右
轴(left-right axis)。
与物种内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相比,物种之间在遗传组成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