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解读

合集下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一、俄国1861年改革
改革的原因
改革的内容
改革的影响
1、农奴制的存在 严重阻碍了俄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 2、农奴制的存在 导致俄国对外扩 张战争的失败 3、为了缓和阶级 矛盾,挽救统治 危机(目的)
美国内战
1、规定农奴在法 律上有人身自由, 地主不能买卖农 奴和干涉他们的 生活
2、农奴可以得到 一块份地,但必 须以高出当时实 际地价许多的价 格出钱赎买
受西进运动的影响,美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特别迅速……从30年
代起,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全国掀起修筑铁路的热潮,在几十 年内便建成了横贯大陆的五条铁路干线。
正是在西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美国先于法国、德国迅速完 成了工业革命,一跃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正是在西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美国先于法国、德国迅速完
成了工业革命,一跃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一 (美国西进运动是)向北美大陆西部移民拓植、掠夺印第
安人土地的运动,也是美国资本主义向宽广方面发展的过程。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实外质国历史》
—— 摘自林肯1860年3月在康涅狄格州的演说
材料一 我们认为奴隶制是道德上一个极大的错误,……需 要我们在我们的选票所能及的地方纠正这个错误。 ……总之, 我们认为奴隶制是道德上、社会上和政治上的一个祸害,之 所以还要忍耐,仅仅因为它的实际存在使我们必须对它忍耐, 越出这个范围就必须把它当作错误对待。
1、性质:沙皇实行 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 级性质的改革;
2、地位:是俄国历 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3、作用:加快了俄 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 伐

历史教学纵横联系法例谈

历史教学纵横联系法例谈

历史教学纵横联系法例谈作者:李鹏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第08期历史不仅是纵向的,也包含横向的内容。

在历史教学中,纵横联系是指在教学中将知识前后贯通,左右并串,中外交错,纵横比较,异同对比,从而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历史教学方法。

适当运用这一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比较、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下面以《世界近代史》中《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一课为例加以阐述。

1 纵向联系纵向联系,就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察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从而探索历史发展规律。

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历史。

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中居于重要地位,它不但涉及国家多,而且波及范围广,同时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使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重要性,以便能够准确掌握本节内容,在教学中笔者采用纵向联系法,把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出现的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重大的资产阶级革命一一找出来,即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然后按照背景、原因、经过(领导者、主力军等)、结果、意义进行纵向比较,这样不但可以分析概括出各自的特点来,同时还能够看出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1)革命处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发展时期,革命的主力基本上是在资产阶级的纲领口号下进行斗争;2)革命的领导权首先由有经济实力,政治上比较成熟的大资产阶级掌握;3)激进的革命措施最终被取消,保留大资产阶级执政时期的政策及成果,使革命转向真正成熟的社会基础;4)封建势力强大,革命过程曲折。

1848年欧洲革命的特点:1)这次革命发生在西欧资本主义已进入机器大生产的时代,工业资本主义走向成熟;2)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成为革命的主力,但尚不足以胜任对革命的领导;3)欧洲资产阶级的地位上升,但革命性却大为减弱,和封建势力一起共同镇压革命,封建主义日趋退出舞台;4)在革命过程中,以马克思为代表的以新世界观武装的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第四节 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第四节 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第四节 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沔州中学沈承尧一、俄国1861年改革1、改革的历史背景(1)经济发展:19 世纪上半期,俄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工业革命的展开)。

(2)社会政治:封建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俄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严重缺乏;原料、资金等问(3)社会危机:由于农奴制的落后,俄国在1853年-1856年与英法争夺巴尔干半岛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更加剧社会经济危机。

(4)农民运动: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恶化,俄国社会内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农奴制面临统治危机。

在这种背景下,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挽救统治危机,缓和社会矛盾,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2、改革的内容(1)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2)农奴可以通过赎买的办法获得一定数量的“份地”。

3、改革的评价(1(2)进步作用: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农业的发展和大批赎金的交纳,还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国内市场和大量资本,这一切,都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具有十分重大的进步意义。

(3)局限性和消极作用:①保留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主要指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农民取得的“份地”面积小、质量差,在取得“份地”时需要出钱赎买,赎买的价格比当时的地价要高出几倍。

俄国用牺牲农民利益的办法去换取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致使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影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二、美国内战1、背景(1)美国的领土扩张:美国独立后,通过赎买、武装颠覆或入侵等手段,领土迅速扩张。

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已经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2)西进运动①含义:在美国领土扩张的过程中,许多人由东部移居到西部。

②影响:西进运动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遭到血腥屠杀或被赶到偏远、荒凉的地区;也是美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西部扩展的过程,美国西部领土得到大规模开发,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伴随西进运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激化了南北两种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矛盾。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历史183.4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措施及其评价;美国的领上扩张和西进运动;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及内战过程;《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德意志统一的历史条件及三次王朝战争;俾斯麦及其“铁血政策”;意大利统一的条件、过程及其评价;加富尔;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武装倒幕;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意义、成功的原因。

2.能力要求:(1)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及意大利统一、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条件。

(2)运用历史的辩证的(两点论、重点论)方法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及意大利统一、明治维新等历史事件和林肯、俾斯麦等历史人物。

(3)比较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

(4)从政治体制、力量对比、改革措施和国际背景等方面,分析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3.情感目标: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欧美日等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自己在全世界的统治。

明治维新不仅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亚洲的强国,而且为亚洲一些立志要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经验。

课时安排3课时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等事件发生的背景是重点。

这些事件的发生尽管有其个性,但无一例外是受到本国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的结果,充分显示了该时代的特征。

(2)俾斯麦及其“铁血政策”的分析评价是重点。

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统一已是大势所趋,统一条件已基本具备。

而俾斯麦在统一过程中,充分展现其政治、军事、外交才华,纵横捭阖,尽管其“铁血政策”充满暴力,并带有军国主义色彩,但极大地推动了德意志统一的进程。

对这一重要人物和重要政策做出恰当评价,进一步深化“时势造英雄”这一基本历史观点。

第四节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28页

第四节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28页
第三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的 原因、措施及其评价;美国的领上扩张和西进运动;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林肯;美国内战过程及其意义;《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德意 志统一的历史条件及其影响;俾斯麦及其“铁血政策”;普鲁士发动的三次 王朝战争;意大利统一的条件、过程及其评价;加富尔;加里波第;德意志、 意大利统一的异同。
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些问题?
生:(阅读、分析材料,发表意见) 师: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也波及到遥远而落后的俄国,从而带动了生 产力的发展。随着国力的加强,俄国对外扩张领土的野心也日益强烈。 1853年,俄国为同英法争夺巴尔干半岛而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在长达 三年的战争中,尽管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拥有本土作战的 优势,最终却一败涂地,被迫退出一部分侵占的土地。全俄国都为这次 惨败所震惊。他们发现,英法等西欧国家在经济、军事力量上已经远远 领先于俄国。而俄国自身落后的原因就在于腐朽的农奴制度。(引导学 生阅读教材92页至93页小字内容)这段文字揭示了俄国社会存在的哪些 问题?
4.学法指导方面:(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关于美国内战、德意志 统一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史料研习的方法。(2)引导学生观看德意志统一 历史地图,使学生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等事件发 生的背景是重点。这些事件的发生尽管有其个性,但无一例外是受到本国19世 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的结果,充分显示了该时代的特征。学习这一内容, 有利于学生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 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问题能力的形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进步观念和全 球史观。(2)俾斯麦及其“铁血政策”的分析评价是重点。19世纪中期,德意 志统一已是大势所趋,统一条件已基本具备。而俾斯麦在统一过程中,充分展 现其政治、军事、外交才华,纵横捭阖,尽管其“铁血政策”充满暴力,并带 有军国主义色彩,但极大地推动了德意志统一的进程。对这一重要人物和重要 政策做出恰当评价,可使学生认识到在一定的条件下杰出历史人物所发挥的重 要作用,又可使学生进一步深化“时势造英雄”这一基本历史观点,还有助于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两点论、重点论)方法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成才的自信心。

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第四节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重点、难点解析1、美国的“西进运动”和南北战争‎:美国独立以‎后,领土迅速扩‎张,在此期间,许多人由东‎部移居西部‎,形成了美国‎历史上著名‎赶印的“西进运动”。

西进运动既‎是屠杀,驱赶印第安‎人的过程,又是促进西‎部土地的开‎发和美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

19世纪上‎半期,随着美国领‎土扩张,南北经济的‎发展,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南北方矛盾‎尖锐,终于导致1‎861年内‎战的爆发,最后北方取‎胜。

美国内战是‎继独立战争‎以后的又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使大批农民‎获得了土地‎,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除‎了障碍,但内战并未‎彻底消除种‎族歧视。

2、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19世纪中‎期,面对德国严‎重分裂的政‎治局面,德意志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现国家‎统一,在德意志各‎邦中,最终选择了‎民族成分单‎一且决心坚‎定,统治阶级实‎力雄厚的普‎鲁士以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形式去‎实现统一。

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于1871‎年完成了统‎一,德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重大进步,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意大利实现‎统一的形式‎与德国有相‎似性,但又有不同‎。

其不同点是‎在意大利统‎一的过程中‎,更多地借助‎了外力,利用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人民的‎起义和斗争‎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意大利内部‎自始至终贯‎穿着两条不‎同的统一道‎路的斗争,最后以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统一。

基本训练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据此回答1‎-3题。

1.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革命和改革

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革命和改革

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
1.日本改变封建落后状态,走上发 展资本主义道路。 2.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 机,成为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国家。 给亚洲各国提供了某些经验。
3.推行军国主义,开始侵略扩张, 成为新型帝国主义国家。
北经济制度 南黑人奴隶制
种植园
资本主义
葛底斯堡
南方叛乱 分裂国家
林肯审阅《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
意义:
1,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维护统一,促进资发扫障碍
2,并未彻底废除种族歧视
3.德意志统一
统一前的德意志
工业革命的开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俾斯麦:“铁血政策”
经济、军事实力强 民族单一,决心大 实力雄厚,野心勃 勃
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建立了 放弃进攻维也纳,使奥退出德意志
奥 匈 帝 国 普鲁士取得萨多瓦战役胜利后
德意志第二帝国。法国的阿尔萨斯 统一前的德意志 普鲁士夺取荷尔斯泰因、萨克森等
北德各邦,建立北德意志同盟, 和洛林被德国占领。
俾 斯 麦
对丹战争 普奥战争
1864
联奥,解除后顾之忧 利用俄奥矛盾使俄中立
军事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文化 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发展近代教育,培养人才 。
经西 大 一 济方 型 八 等国 考 七 状家 察 一 况的 团 年 政,日 治考本 、察派
明治维新成功之因
1.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2.倒幕派掌握较大实权
3.倒幕派于镇压亚洲其他国家革 命,无暇干预
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1.闭关、落后的封建国家;
19世纪中期幕府掌握国家 大权,天皇是傀儡
自然经济的解体手 1853 年美国柏利率舰 工业与农业分离商 抵达日本,要求开港 业资本控制生产小 1854 年日美签订《 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日美亲善条约》 1858年 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 约》

世界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三)·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

世界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三)·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

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在世界近代史上,为了打破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掀起了一系列的革命和改革运动,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

在历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中,我们需要重点复习早期三大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一、早期三大资产阶级革命(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8年)1、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①原因和条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优越的地理位置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海外活动更加便利,英国积极开拓海外贸易,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资本原始积累的扩大16世纪,英国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以及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资本都铎王朝统治的影响采取种种措施接力削弱旧贵族的势力,加强专制统治,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了听命于英国国王的英国国教教会;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增强英国实力;16世纪末打败西班牙,开始建立海上霸权②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在城市,英国传统工业如制呢业迅速发展,手工工场在制呢、采煤、炼铁、造船等工业领域陆续建立并得到发展在农村,随着制呢业的迅速发展,羊毛需求激增,贵族地主掀起圈地运动,由此,英国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农场和牧场,也出现了农业工人英国的阶级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银行家、大商人和手工工场主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那些在农村中雇工经营牧场和农场的农场主和农场主,有的也兼营工业和商业,他们被称为新贵族,同其他资产阶级成员也有着共同的利益③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以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构成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2)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

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宣扬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利益;又实行宗教专制,迫害非国教徒,对清教徒(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迫害更加严重斯图亚特王朝的政策遭到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导致政治局面日趋紧张。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四)美国内战的经过(1861——1865): 1.背景:19世纪上半期,美国废奴运动高涨,南北矛盾日 益尖锐。 2.导火线:1860年,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 为总统。 3.爆发:1861年,南方公开分裂国家,挑起内战。 4.初期战况: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得人心,但 幻想妥协,战备松懈,节节失利。 5.战争转折: (1)转折原因: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 隶宣言》,顺应民意,赢得了群众基础。同时扩充兵力,调整 军事部署。 (2)转折标志: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 6.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 (五)评价:(见教材内容)
林肯(1809—1865)
俾斯麦
19世纪60、7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推动,欧美、 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在各 国政治生活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反映,于是,俄、美、德意志、 意、日等国家掀起了一系列的资产阶级进一步革命或改革运动, 通过这一系列的革命或改革,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19世纪60、 70年代得以初步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也得以 初步建立起来了。
(1)相同点:
①背景相同: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受到了阻碍。俄国是农奴 制,日本是幕府统治。②方式相同:都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俄 国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日本由明治天皇推行;③性质相同: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革;④结果相同:两国都走上了
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改革也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三、德意志统一(1864——1871初):
(一)统一的历史条件: 1.必要性条件:19世纪中期,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 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可能性条件:普鲁士具备了领导德意志统一的条件。 (二)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1.对内:严格控制国内局势,坚持进行军事改革,推行 “铁血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军事实力。 2.对外:展开灵活的外交活动,争取分化、孤立敌国,各 个击破。 (三)统一的过程(三次王朝战争): 1.普、奥联合对丹麦的战争(1864)。 2.普奥战争(1866—1867):萨多瓦战役,统一了德意志 北方诸邦。 3.普法战争(1870):色当战役;1871年初完成统一。 (四)影响:(见教材内容)

世界史资料(革命、改革、文献等)

世界史资料(革命、改革、文献等)

一、世界历史上的政治变革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法国大革命(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18世纪)、美国内战(19世纪)——近代史革命【俄国二月革命(20世纪)、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20世纪)——不考虑结果】无产阶级革命:巴黎公社(法国、19世纪)(失败)——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从理论到实践)——近代史俄国十月革命(20世纪)——世界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从理想到现实)——现代史奴隶制改革:伯里克利改革(古代希腊、雅典城邦、公元前5世纪)——古代史封建性质改革:查理﹒马特改革(法兰克王国、8世纪)——古代史、大化改新(日本、7世纪)——古代史改革彼得一世改革(俄国、18世纪)——近代史资产阶级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近代史、改变了社会性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罗斯福新政(美国、20世纪)、卡德纳斯改革(墨西哥、20世纪)——现代史、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改革:新经济政策(苏俄、20世纪)现代史赫鲁晓夫改革(苏联、20世纪)、勃列日涅夫改革(苏联、20世纪)、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20世纪)——失败(1(2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卡德纳斯改革(3革命)俄国1861、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俄国近代化历程)(改革)(4(51861年农奴制改革(6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俄国二月革命)(7改革:伯里克利改革、查理﹒马特改革彼得一世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俄国(8:克伦威尔、罗伯斯庇尔(拿破仑)、华盛顿、林肯(9:亚历山大二世、明治天皇、罗斯福、卡德纳斯(10)世界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的领导人(成功的改革家):孝德天皇、明治天皇——日本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列宁——俄国罗斯福——美国卡德纳斯——墨西哥(拉美)伯里克利——古希腊二、世界历史上的文献(一)法律文献古巴比伦王国(西亚):《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学习指导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学习指导
, ,
方 的 奴隶制种植 园 经 济 之 间 的矛 盾 日益 尖 锐 矛 盾 的焦 点
是 奴隶制 的 废 留问 题

对 内忧 外患 日本 发 生 了武装倒幕 新成 立 的明 治 政 府 在 加
, ,
18 6 1
年南 方 挑 起 战争 美 国 内 战 爆


强 中 央 集 权 取 消武 士 特 权 的 同 时 向 西 方 学 习 引进 西 方


铁 血 宰 相 俾 斯 麦施 展 外 交 手 腕 通 过 三 次 王

家进 行 的政 治 运 动

本 节 内容 既 体 现 了 工 业 革 命 的 影 响


朝 战争 ( 丹 麦 战争 普 奥 战 争 普 法 战争 ) 踢 开 了 统



道路

又 为资本 主义 世界 体 系 的形 成 埋 下 了 伏 笔 展 现 了 鲜 明 的
上 的绊 脚 石 于 1 8 7 1 年 完 成 了 统



德 意 志 帝 国成 立


时 代特 征 起 着 承 上 启 下 的 作 用 在 教 材 中 占着非 常 重 要 的


意志统

为德 国 资本 主 义 经 济 的发 展 扫清 了 障 碍 也 为 德

地位

国 向外 扩 张 铺 平 了 道 路 改 变 了 欧 洲 的 政 治 格 局 ;但 德 国





林 肯 政府颁 布 《 地 法 》 《 放 黑 人 奴隶 宣 言 》 扭 转 了 宅 解
, ,
先 进 技术 大 力 发 展 近 代 资 本 主 义 工 商 业 推 行 文 明 开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革命和改革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革命和改革

美国、德国维护或实现国家统一的 共同特征
• • • • 1、反映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 2、面临着排除外国势力的干涉。 3、采用战争方式。 4、完成了维护或实现统一的既定目标,使资本主义经济 得到飞速发展,为两国成为世界一、二号资本主义工业强 国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思考与训练
• 比较洋务运动、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 治维新运动。
德、意统一的共同特征
• 1、背景: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强了各 地的联系;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状态,阻碍了各自国家的 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奥地利、法国等的阻挠;出现了一 个领导统一的核心力量和中心人物等。 • 2、途径:由一个主要邦国,采取王朝战争和外交相结合 的手段,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统一(最大特征) • 3、影响:统一的实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说明 国家统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保留 了大量封建残余。
比较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同: 1、都是美国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2、美国人民成为革命的主力军,推进了美国历史的发展。 3、都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4、都对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异: 1、背景:前者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地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后者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为一切矛盾的焦点。 2、性质:前者有双重性质;后者废除黑人奴隶制、反击南方奴隶主种 植园主的叛乱,使资产阶级革命深入社会化。 3、结果:前者胜利后,建立了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的联合 政权;后者实现了国家统一、政治一元化的资产阶级统治。
2、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顽固的封建残余势力和自然资源的 缺乏,又制约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时代特征:

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第四节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重点、难点解析1、美国的“西进运动”和南北战争:美国独立以后,领土迅速扩张,在此期间,许多人由东部移居西部,形成了美国历史上著名赶印的“西进运动”。

西进运动既是屠杀,驱赶印第安人的过程,又是促进西部土地的开发和美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

19世纪上半期,随着美国领土扩张,南北经济的发展,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南北方矛盾尖锐,终于导致1861年内战的爆发,最后北方取胜。

美国内战是继独立战争以后的又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使大批农民获得了土地,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除了障碍,但内战并未彻底消除种族歧视。

2、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19世纪中期,面对德国严重分裂的政治局面,德意志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现国家统一,在德意志各邦中,最终选择了民族成分单一且决心坚定,统治阶级实力雄厚的普鲁士以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形式去实现统一。

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于1871年完成了统一,德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重大进步,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意大利实现统一的形式与德国有相似性,但又有不同。

其不同点是在意大利统一的过程中,更多地借助了外力,利用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人民的起义和斗争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意大利内部自始至终贯穿着两条不同的统一道路的斗争,最后以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统一。

基本训练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据此回答1-3题。

1.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这句话表明A.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B.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C.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农奴D.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2.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彼得一世改革的最大不同点是A.学习西方B.富国强兵C.废除农奴制D.限制农奴3.农奴在俄国1861年改革后的最大变化是A.彻底摆脱了与农奴主的经济关系B.拥有了属于自己使用的份地C.成为法律意义上的自由人D.可以继续用钱赎买份地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世界史第三章第四节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1)俄、美

世界史第三章第四节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1)俄、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是 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么?
农民暴动;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 目的是什么?
缓和社会矛盾,挽救统治危机。
农奴制改革
如何评价1861改革?
(1)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 国历史上的一个由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重要转折点。 (2)废除农奴制,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 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客观上推动了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பைடு நூலகம்;俄国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沙皇 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扩大了,沙皇的专制政权逐渐成 为俄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联合专政。 (3)改革不彻底,它实质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的合法掠夺(因为它是在保护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进 行的)。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主要指:它没有 触动沙皇专制制度。因为:俄国的改革是由代表农 奴主利益的旧政权自上而下进行的)
西部开发
美国的“西进运动”与中国的“西部开发”比较: 不同: 1、根本利益不同。美国的“西进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少数资
本家获得巨额利润的愿望。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中国的西部 开发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是为了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美:缺乏政府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社会矛盾尖锐复杂,是充 满血和泪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则万众一心,顾全大局,有计 划有组织地开发西部经济。 3、美:是先污染后治理;存在严重的民族问题;中:坚持协调发 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弄好西部经济;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的发展,实现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繁荣。
探究:美国内战的历史对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借鉴
和启示?
作业:
材料一:奴隶制是建立在人性中的自私自利上面的,是与人 热爱正义的天性相违背的。 ——林肯1854年的一次演说 材料二:“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 远 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 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期望它停止分裂。它 或者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类东西。 ——林肯1858年的一次演说 回答: (1)据材料指出,林肯对奴役制的态度。 (2)材料二中的“房子”的含义是什么?“一半奴役一半自由 的状况”又分别指什么? (3)如何理解“它或者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 一类东西”。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考纲要求:本节内容属于高考命题的重点,再现频率很高,应注意学科内知识的综合。

▲基础知识一、俄国1861年改革原因: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原因:1856年,____________中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的社会危机政治:沙皇俄国强化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农奴起义不断。

目的:挽救统治危机,被迫的、被动的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防止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缓和矛盾,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内容:农奴在法律上获得________;农奴可以通过高价____的办法获得一块份地性质: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____________的改革影响:积极:废除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局限: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__________残余●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1. 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剥夺性:农民可以购买土地,但是要交大量赎金。

而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

3.欺骗性:当改革后,农民的剥削加重,农奴的贫困化严重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4.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的生产关系。

★例题:关于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

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

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

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材料二: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材料三: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

第三章 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第三章 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2.两种主要经济形式的矛盾 两种主要经济形式的矛盾
两种经济形式 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性质
资本主义经济
输入大量工业品、 输入大量工业品、大批 原料出口, 原料出口,以谋取高额 利润。 利润。 降低关税 降低关税
进出口要求 扩大工业品出口、限制工 扩大工业品出口、 业品进口和原料出口, 业品进口和原料出口,保 护国内市场和原料。 护国内市场和原料。 异 提高关税 关税要求 提高关税
3.美国内战 (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内战 美国南北战争)
(1) 爆发的背景 ) A.北方和南方这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 北方和南方这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激化。 A.北方和南方这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 B.19世纪上半期,废奴运动高涨。 B.19世纪上半期,废奴运动高涨。 世纪上半期 C.1860年 共和党人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导火线) C.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导火线) 奴隶制是建立在人 性中的自私自利上 面的, 面的,是与人热爱 正义的天性相违背 --林肯1854年 林肯1854 的。---林肯1854年 的一次演说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 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 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 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 期望房子崩溃, 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 停止分裂。 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 一种东西, 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 种东西。---林肯1858年的一次 林肯1858 种东西。---林肯1858年的一次 演说
实质: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广大西部地区的扩展 实质 评价: 评价: 对印第安人来说: 对印第安人来说: 对美国的经济来说: 对美国的经济来说: 有利于西部广大地区的开发, 有利于西部广大地区的开发,客观上促进了美国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是一场灾难, 是一场灾难,大批印第安土 著居民被武力驱赶出家园, 著居民被武力驱赶出家园, 迁到西部最荒凉的地区。 迁到西部最荒凉的地区。

世界近代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的分析和比较

世界近代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的分析和比较

作者: 张建平
作者机构: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江苏,泰兴,225400
出版物刊名: 文教资料
页码: 24-25页
摘要: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当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一般途径,就世界近代而言,又是这一时期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主导潮流.其中,发生在工场手工时期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发生在工业革命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既是高中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历年来高考密切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试将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作一全面的分析和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
俄国1861年改革
改革的原因
1、农奴制的存在 严重阻碍了俄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农 民起义风起云涌. 2、农奴制的存在 导致俄国对外扩张 战争的失败, 3、为了缓和阶级 矛盾,挽救统治危 机(主观目的)
改革的内容
1、规定农奴在法 律上有人身自由, 地主不能买卖农 奴和干涉他们的 生活 2、农奴可以得到 一块份地,但必 须以高出当时实 际地价许多的价 格出钱赎买
材料二 一批批的东部移民像洪水似地涌入西部地区,一望无 际的西部荒原逐步得到开发。……西进运动推动美国农业较早地实现 了机械化。 随着西部工业的兴起,西进移民的开拓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 把工业革命的浪潮进一步引向西部边远地区,直到太平洋沿岸……20 世纪60年代前,大西洋沿岸各州生产的工业品约占全国的80%,到 1890年降为58%……中西部各州发展成为新的工业中心。 受西进运动的影响,美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特别迅速……从30年 代起,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全国掀起修筑铁路的热潮,在几十 年内便建成了横贯大陆的五条铁路干线。 正是在西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美国先于法国、德国迅速完 成了工业革命,一跃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美 国 内
1.内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 两种不同经济形式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2、直接原因:林肯当选为总统(导火线)

亚伯拉罕· 林肯(1809~1865)
1、爆发:1861年
2 内 战 经 过
2、初期的失利:
3、林肯政府的革命措施:1862年 4、转折:葛底斯堡战役 1863年 5、胜利:1865年
战争
购买
购买 战争
二.西进运动
美 国 内 战
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美国人民不断自 东向西扩张,移民大开发的自发性的群众运 动,包括对土著印第安人血腥屠杀。
材料一 (美国西进运动是)向北美大陆西部移民拓植、掠夺印第 安人土地的运动,也是美国资本主义向宽广方面发展的过程。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
内战初期双方力量对比
北方 南方
州数 人口
工业生产占全国比重
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 棉花产量占全国比重
23个 2200万 91%
75% 4%
11个
900万(其中约 350万奴隶)
9%
25% 96%
小麦产量占全国比重
81%
19%
材料一 我们认为奴隶制是道德上一个极大的错误,……需 要我们在我们的选票所能及的地方纠正这个错误。 ……总之, 我们认为奴隶制是道德上、社会上和政治上的一个祸害,之 所以还要忍耐,仅仅因为它的实际存在使我们必须对它忍耐, 越出这个范围就必须把它当作错误对待。 —— 摘自林肯1860年3月在康涅狄格州的演说
统 一 的 可 能 性
普 鲁 士
俾斯麦(1815—1898年)出生容克
贵族世家,是资产阶级化的容克。他 希望德意志能尽快统一起来,但主张 统一必须在普鲁士的领导下进行;他 还了解到德意志的强邻俄、法都不希 望德国统一,而在德意志内部,奥地 利一定会同普鲁士争夺统一的领导权, 因此,普鲁士要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大 业,非以武力和战争为后盾不可。 1862年他在议会即席发表了著名的铁 血演说。在这次演说中,他宣称: “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 主义,而在于强权。……普鲁士必须 集聚她的力量并将它掌握在手里以待 有利时机。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 说空话与多数议决所能解决的……要 解决它只有铁和血。”他不理睬议会 的态度,擅自支付经费,进行大规模 的军事改革。他认为只要实现了统一, 资产阶级就会拜倒在他的脚下。
缺销售市场 缺工业原料 缺自由劳动力
北方 资本主义工商业
奴隶制存 废问题
矛盾
南方 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输出棉花、 工业原料
输入工业品
占有大量劳动力
缺销售市场 缺工业原料 缺自由劳动力
北方 资本主义工商业
奴隶制存 废问题
矛盾
南方 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结果
内战
输出棉花、 工业原料
输入工业品
占有大量劳动力
四.美国内战的经过和意义
第二课时
一.统一的历史条件
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了德意志 统一的必要性: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商业竞争和殖民 争霸都需要统一国家作后盾. 经济上:普鲁士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发达 军事上:欧洲最强大的陆军 民族关系: 民族成分单一 统一决心: 坚定 统治阶级: 容克资产阶级实力强,希望统一, 并得到资产阶级支持 核心人物: 俾斯麦的杰出才干和强有力的内外政 策
材料二 一批批的东部移民像洪水似地涌入西部地区,一望无 际的西部荒原逐步得到开发。……西进运动推动美国农业较早地实现 了机械化。 随着西部工业的兴起,西进移民的开拓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 把工业革命的浪潮进一步引向西部边远地区,直到太平洋沿岸……20 世纪60年代前,大西洋沿岸各州生产的工业品约占全国的80%,到 1890年降为58%……中西部各州发展成为新的工业中心。 受西进运动的影响,美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特别迅速……从30年 代起,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全国掀起修筑铁路的热潮,在几十 年内便建成了横贯大陆的五条铁路干线。 正是在西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美国先于法国、德国迅速完 成了工业革命,一跃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既不 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 是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 要解放所有的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 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 ——据自林肯1862年2月给霍勒斯·格里利的信
《宅地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就在这举国欢庆胜利的时刻,1865年4月 14日(耶稣殉难日 )晚,在华盛顿福特剧院里, 林肯被亡命之徒约翰.布斯所暗杀。 4月15日 早晨7时逝世,终年56岁。全美国震惊了,全 世界震惊了……
“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 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 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 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 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 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 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马克思
发表高见
西部开发
美国的“西进运动”与中国的“西部开 发”相比二者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根本目的不同。美国的“西进运动”的目的是为了 满足资本家获得巨额利润的愿望。中国的西部开发是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
三.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

北方
国 内 战
资本主义工商业
南方 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原料、市场、劳动力、统治权、关税
材料一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 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 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材料二 农民在改革中分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 计算,仅值五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农民共付了20亿卢 布赎金。 ——《世界近代现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三 1863年一年内共有386处领地发生了严重的农民反 抗事件。其中有1/3的领地动用了军队;30处领地上的农民 起来暴动;11处领地上的农民袭击士兵;39处领地上的农 民抵抗对罪犯的拘捕或用暴力释放被捕人员。
色当
性质: 前期:德意志反侵 略 后期:王朝战争
1870年普法战争 爆发。9月1日, 普军攻占色当 , 拿破仑三世率10 万军队投降。图 为普军胜利后一 片欢腾的景象。
——沙皇政府第三厅1863年的报告书节录
一.美国的领土扩张
美 国 内 战
时间 1803 1819
从哪个国家 或地区 法国 西班牙
具体名称 路易斯安那 佛罗里达
手段 购买 战争、购买
1845 ~ 1853 1846
1867 1898
墨西哥
英国
俄国 西班牙
得克萨斯 新墨西哥 加利福尼亚 俄勒冈
阿拉斯加 夏威夷群岛
林肯纪念堂内林肯座像
林肯纪念堂外景
美国某民意测验机构在中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 个学生选一位在本国早期历史上贡献最大的总统, 结果,下列总统得票相近。 这三种选择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为什么?其它 两种选择是否也有可理解之处?你的理由是什么?
George Washington
Thomas Jefferson
改革的影响
1、性质:沙皇实行 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 级性质的改革; 2、地位:是俄国历 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3、作用:加快了俄 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 伐 4、局限:保留了大 量封建残余
1、如何看待1861年改革的性质? 2、为什么说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转 折点? 3、农奴制的废除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 哪些有利条件? 4、有人说:“当农民获得解放时,他们已被 剥夺得一干二净了。”你怎样理解?
材料三 随着西进运动的进行,大批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幸存者 被强行赶到更为荒凉的“保留地”,他们的被迫迁徙之路也被称为 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
评价:
1.印第安人遭到血腥屠杀 (道德标准) 2.西部广大地区得到开发, 客观上促进了美国经济的 发展(生产力标准) 3.锤炼出美国人民坚韧而 开放的民族精神
材料一 (美国西进运动是)向北美大陆西部移民拓植、掠夺印第 安人土地的运动,也是美国资本主义向宽广方面发展的过程。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
实 质
材料二 一批批的东部移民像洪水似地涌入西部地区,一望无 际的西部荒原逐步得到开发。……西进运动推动美国农业较早地实现 了机械化。 随着西部工业的兴起,西进移民的开拓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 把工业革命的浪潮进一步引向西部边远地区,直到太平洋沿岸……20 世纪60年代前,大西洋沿岸各州生产的工业品约占全国的80%,到 1890年降为58%……中西部各州发展成为新的工业中心。 受西进运动的影响,美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特别迅速……从30年 代起,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全国掀起修筑铁路的热潮,在几十 年内便建成了横贯大陆的五条铁路干线。 正是在西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美国先于法国、德国迅速完 成了工业革命,一跃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