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0年版)

合集下载

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

2.头颅CT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防治感染。

2.控制血压。

3.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控制体温。

5.防治癫痫。

6.必要时外科手术。

7.早期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它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CTA、MRA 或DSA,骨髓穿刺(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脑出血者)。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

2.降压药物: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执行。

3.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4.缓泻药。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6.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药物。

(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1.生命体征监测。

2.NIH卒中量表和GCS量表评分。

(九)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脑出血病情危重者需转入ICU或NICU,转入相应路径。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ICD-10:161.902)
行开颅血肿清除术(ICD-9-CM-3:01.24)
患者姓
名:
性另S:

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
期:

月日出
院日
期:

月日
标准住院日:w21天
时间
住院第1日
(手术当天)
住院第2日
(术后第1天)
住院第3日
(术后第2天)
□一级护理
□术前禁食水
□术后流食或鼻饲肠道内营
□术后流食或鼻饲肠道内
□监测血压



临时医嘱:
□监测生命体征


八、、
□血常规、尿常规
□脱水等对症支持治疗
□监测生命体征

□血型、凝血功能、肝肾功
临时医嘱:
□脱水等对症支持治疗

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
疾病筛查
□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头颅CT
□心、肺功能检查(酌情)
□观察切口敷料情况

□查看化验结果

□完成病程记录
□复查头部
CT

□完成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八、、
□一级护理
□根据病情更改饮食及增
□一级或二级护理
□术后普食或继续肠道内
□一级或二级护理
□术后普食或继续肠道内
营养
营养
加肠道内宫养

□监测生命体征
临时医嘱:

□脱水对症支持治疗
□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

【标准】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新

【标准】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新

【关键字】标准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原发性高血压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东西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0 1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七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1.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规范的血压测量方法及合格的血压计是诊断高血压的前提。

2.特殊高血压(1). 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高血压急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明显升高(一般超过180/120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

高血压亚急症是指血压明显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

患者可以有血压明显升高造成的症状如头痛、胸闷、鼻出血和烦躁不安等。

(2). 难治性高血压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了足量且合理联合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后,血压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时,称为难治性高血压(或顽固性高血压)。

3.高血压水平分级(1). 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 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 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4.简化的高血压危险分层(1). 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临床情况①. 危险因素指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BMI≥28kg/m2);②. 靶器官损害指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增厚或斑块、肾功能受损;③. 临床疾患指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周围血管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

【免费下载】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患者篇)

【免费下载】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患者篇)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患者篇)尊敬的--------------患者/家属:感谢您对我院的信任,带患者来就诊,为了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完成患者的治疗过程,使患者的具体住院环节充分有知情同意权,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特制定本临床路径,请认真阅读理解,个别内容需要您填写,感谢您的配合。

适用对象: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第1天年月日医生要为患者做的工作:1、核对患者的身份,全面询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检查身体并书写病历确诊断;2、初步制定并执行治疗方案,下一步治疗计划,下达医嘱,交代术前各项事宜。

护士要为患者做的工作:1、核对患者的身份,戴腕带及卫生处置;2、建立入院病历,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神志、瞳孔;3、向您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病区环境、贵重物品妥善保管及各种医保登记时间及所需手续等,协助术前各项检查患者/家属注意事项:1、如实诉说病情;2、填写病情告知书,授权委托书,请认真阅读入院记录病史内容,以及首次医患沟通内容,请您签字确认;3、配合护士留取各项标本,留置尿管,协助有关人员备皮4、术后配合护士观察病情及翻身5、请您在住院三天之内去一楼农合大厅进行登记,以便出院时报补。

您对今天的工作:□满意□较满意还需要改进□不满意住院第2~3天年月日医生要为患者做的工作:1、查房:了解患者生命体征及引流管的情况2、请您在有关医疗文件上签字护士要患者做的工作:1、按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2、遵医嘱药物治疗,对引流管及尿管做相应的护理3、协助患者生活护理,满足病人需要患者/家属注意事项:1、患者有任何不适,请家属及时告知医护人员;2、请您配合医生护士工作;3、认真遵守医生护士介绍的注意事项并注意保持患者休息;4、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病房管理,遵守医院规章制度。

您对今天的工作:□满意□较满意还需要改进□不满意住院第4~6天年月日医生要为患者做的工作:1、查房,调整有关医嘱;拔除头部引流管2、向您讲解患者病情;3、进行沟通,讲明疾病治疗方案、注意事项、治疗效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卫生部临床路径2010版(内科)

卫生部临床路径2010版(内科)

卫生部临床路径2010-01版(2010-01版)维护修订记录目录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1 社区获得性肺炎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 支气管扩X1.4 支气管哮喘1.5 自发性气胸1.6 肺血栓栓塞症二、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胆总管结石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大肠息肉轻症急性胰腺炎肝硬化腹水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吉兰巴雷综合症多发性硬化癫痫重症肌无力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2.1初治APL5.2.2 完全缓解的APL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终末期肾脏病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急性肾损伤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1型糖尿病7.2 2型糖尿病7.3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库欣综合征7.5 Graves病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乳腺炎直肠息肉8.4 门静脉高压症8.5 腹股沟疝下肢静脉曲X血栓性外痔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结节性甲状腺肿乳腺癌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颅前窝底脑膜瘤颅后窝脑膜瘤垂体腺瘤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三叉神经痛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十、骨科疾病临床路径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股骨颈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踝关节骨折股骨干骨折十一、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肾癌膀胱肿瘤良性前列腺增生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十二、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贲门失弛缓症自发性气胸食管癌支气管肺癌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房间隔缺损13.2 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子宫腺肌病14.2 卵巢良性肿瘤宫颈癌输卵管妊娠子宫平滑肌瘤十五、产科临床路径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自然临产阴道分娩计划性剖宫产十六、儿科临床路径轮状病毒肠炎16.2 支原体肺炎麻疹合并肺炎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十七、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尿道下裂急性肠套叠十八、眼科疾病临床路径18.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共同性斜视上睑下垂老年性白内障十九、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声带息肉慢性鼻-鼻窦炎喉癌二十、口腔科疾病临床路径舌癌唇裂腭裂下颌骨骨折下颌前突畸形腮腺多形性腺瘤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带状疱疹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寻常型天疱疮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二十二、肿瘤科疾病临床路径甲状腺癌结肠癌胃癌卫生部临床路径〔2010-01-10版〕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

高血压临床路径(干货)

高血压临床路径(干货)

高血压临床路径高血压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高血压病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病(ICD10:I10.x00/I10。

x03/I10.x04/I10.x05)无并发症者(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七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规范的血压测量方法及合格的血压计是诊断高血压的前提。

2.高血压水平分级(1)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感谢聆听(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高血压病(疾病编码ICD10:I10。

x00/I10.x03/I10。

x04/I10。

x05),3级高血压或须要住院的1-2级高血压患者。

2.除外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及严重临床情况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可疑主动脉夹层等。

3.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四)治疗原则1.个体化治疗,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疗效而不良反应最小,逐渐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2.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降压药的选择应考虑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合理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等。

最新脑出血临床路径

最新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

2.头颅CT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防治并发症。

2.控制血压。

3.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控制体温。

5.防治癫痫。

6.必要时外科手术。

7.早期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CTA、MRA或DSA,骨髓穿刺(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脑出血者)。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

2.降压药物: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执行。

3.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4.缓泻药。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6.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药物。

(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1.生命体征监测。

2.NIH卒中量表和GCS量表评分。

(九)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脑出血病情危重者需转入ICU或NICU,转入相应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NICU)

脑出血临床路径(NICU)

NICU脑出血临床路径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 16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疼、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局灶性症状和体征者;2.头颅CT可见岀血改变;(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岀版社)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防止感染;2.吸氧、心电监护:吸痰;维持呼吸逍通畅:3.控制血压;镇静;止血;防治血肿扩大;4.控制脑水肿,脱水降颅压治疗:防治高血糖: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5•控制体温:防治应激性溃疡;防治卒中相关性肺炎:营养支持治疗:6.癫痫发作的预防和处理:7.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早期康复:9.辩证施治中药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161.脑岀血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所必须检查的项目。

2.生化全项、凝血四项、术前八项、CRP、血淸前白蛋白、载脂蛋白Al、B;3.胸部CT、心电图、必要时颈动脉血管超声。

4.头颅CT,根据具体情况可再选择的检査项目头颅MRI、CTA、(七)选择用药1•脱水药物,脑保护治疗;2.降压、止痛、镇静治疗;3.抗菌药物:4.缓泻药;5.抑酸药物:6.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7.可酌情选用止血药。

(A)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1.生命体征监测。

2.NIH卒中量表和GCS量表评分、APACHE-IL(九)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泄,出血吸收,症状减轻。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化验检査异常,需要复查,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岀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2010版_神经外科临床路径,附录一

2010版_神经外科临床路径,附录一

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骨凹陷性骨折(ICD-10:S02.902)行颅骨凹陷性骨折整复术或颅骨钛板、硅胶板、有机玻璃修补术(ICD-9-CM-3:02.02-02.0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1)病史:多有头部外伤病史;(2)头皮血肿:在受力点有头皮血肿或挫伤;(3)局部下陷:急性期可检查出局部骨质下陷;(4)局灶性症状:当骨折片下陷较深时,可刺破硬脑膜,损伤及压迫脑组织导致偏瘫、失语和/或局灶性癫痫等相应症状。

2.辅助检查:(1)头颅X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和骨折部位切线位平片,后者可显示骨折片陷入颅内深度;(2)头颅CT扫描(含骨窗像):凹陷骨折征象,平扫可除外有无继发颅内异常;(3) 血常规。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颅骨凹陷性骨折诊断明确,骨折凹陷深度>1cm,临床出现局灶性症状或颅内压增高症状者,需行凹陷骨折整复术:较固定的凹陷骨折,采用凹陷四周钻孔、铣(或锯)下骨瓣,将其整复成形再复位固定;粉碎性凹陷骨折,手术摘除游离骨片,保留带有骨膜的骨片,缩小日后需修补的面积,需向家属交待病情及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大静脉或静脉窦处的凹陷性骨折,如无明显临床症状,即使下陷较深仍可观察,待充分准备后择期手术;重要功能区的凹陷骨折,当骨折片压迫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癫痫等,应行骨片复位或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资料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资料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县医院版)一、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ICD-10:I61.902)行开颅血肿清除术(ICD-9-CM-3:01.2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和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常出现剧烈头痛、头晕及呕吐,严重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

2.体格检查: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可以出现一些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如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瞳孔改变等:(1)壳核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最好发部位,先出现对侧肢体偏瘫,严重时可进展为昏迷,甚至死亡;(2)丘脑出血:一般出现对侧半身感觉障碍,当内囊出血时也出现偏瘫症状;(3)小脑出血:由于出血对脑干的直接压迫,患者先出现昏迷而非先出现偏瘫;(4)脑叶出血:症状因血肿所在脑叶不同而有所差异,如额叶可出现对侧偏瘫,多发生于上肢,而下肢和面部较轻;顶叶可出现对侧半身感觉障碍;枕叶可出现同侧眼痛和对侧同向偏盲;颞叶出血如发生在优势半球,可出现语言不流利和听力障碍。

3.辅助检查:(1)头颅CT扫描: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体积,血肿呈高密度影;(2)头颅MRI扫描:不作为首选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适应征:(1)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等脑疝表现;(2)幕上血肿量>30ml,中线构造移位>5mm,侧脑室受压明显;(3)幕下血肿量>10ml,脑干或第四脑室受压明显;(4)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血肿量逐渐增加,无手术绝对禁忌症。

神经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神经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神经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ICD10:I61. 902)(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1.急性发病,病情进展迅速;2.有高血压史;3.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局灶症状和体征;4.头颅CT提示脑实质出血病灶。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2-4周,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治泌尿、呼吸道感染和褥疮等;2.控制血压;3.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4.控制体温;5.出现癫痫发作者,给予抗癫痫药物;6.出血量较大者,请神经外科协助处理,并由神经外科医生确定是否手术治疗。

7.早期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编码(ICD10:I61. 902);2.不合并意识障碍的大脑半球出血量20ml以下、小脑出血量10ml以下、较小量的脑干出血,且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肺部感染、心功能衰竭等。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血、尿、大便常规;2.血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凝血功能;3.胸片、心电图;4.头颅CT复查;5.MRA/CTA/DSA(必要时)。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白蛋白、速尿、丁尿胺。

2.降血压药物:必要时口服或静脉应用降血压药物,使血压维持于略高于发病前水平,或160/90mmHg左右。

3.防止便秘:口服缓泻药物。

4.抗生素:并发肺部或泌尿系感染者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5.抑酸药物:可选用法莫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

6.胰岛素:如果血糖升高者,皮下或静脉应用胰岛素。

7.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2010年版)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2010年版)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时间
住院第9日
(术后第8天)
住院第10日
(术后第9天)
住院第11日
(术后第10天)
住院第12日
(术后第11天)
主要诊疗工作
临床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完成病程记录
查看化验结果
短期医嘱:
头颅CT
血常规
血生化、肝肾功能
长期医嘱:
一级或二级护理
术后普食或继续肠道内营养
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切口情况
观察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
如果病情允许患者可下床活动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切口情况
观察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
如果病情允许患者可下床活动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切口情况
观察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观察引流液性状及记量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5日(术后第4天)住院第6日
(术后第5天)
住院第7日
(术后第6天)
完成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根据病情更改饮食及增加肠道内营养

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 I61)(二)诊断依据。

根据2010年美国《脑出血临床指南》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

2.头颅CT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2010年美国《脑出血临床指南》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防治感染。

2.控制血压。

3.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控制体温。

5.防治癫痫。

6.必要时外科手术。

7.早期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I61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必要时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心肌酶谱、;(3)头颅CT、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CTA、MRA 或口$人,骨髓穿刺(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脑出血者)。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

2.降压药物: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执行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美托洛尔等。

3.脑代谢药物:奥拉西坦、乙酰谷酰胺、神经节苷醋等4.可选用醒脑中药:醒脑静。

5.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6.缓泻药:乳果糖、酚酞片、番泻叶等。

7.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8.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药物。

(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1.生命体征监测。

2.NIH卒中量表和GCS量表评分。

(九)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ICD-10:I61.902)。

行开颅血肿清除术(ICD-9-CM-3:01.2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明确的高血压病史;
(2)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常出现剧烈头痛、头晕及呕吐,严重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
(3)神经系统症状: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可以出现一些相应部位的对应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
觉障碍、偏盲、瞳孔改变等;
①壳核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最好发部位,先出现对侧
肢体偏瘫,严重时可进展为昏迷甚至死亡。

②丘脑出血:一般出现对侧半身感觉障碍,当内囊出
血时也出现偏瘫症状。

③小脑出血:由于出血对脑干的直接压迫,患者先出
现昏迷而非先出现偏瘫。

④脑叶出血:症状因血肿所在脑叶不同而有所差异,
如额叶可出现对侧偏瘫,多发生于上肢,下肢和面部较轻;顶叶可出现对侧半身感觉障碍;枕叶可出现同侧眼痛和对
侧同向偏盲;颞叶出血如发生在优势半球,可出现语言不
流利和听力障碍。

2.辅助检查:
(1)头颅CT扫描:是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检查,明
确出血部位和体积,血肿呈高密度影;
(2)头颅MRI扫描:不做为首选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 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适应征:
(1)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等脑疝表现;
(2)幕上血肿量>30ml,中线结构移位>5mm,侧脑室受压明显;
(3)幕下血肿量>10ml,脑干或第四脑室受压明显;
(4)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血肿量逐渐增加,无手术绝对禁忌症。

2.禁忌症:
(1)有严重心脏病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全身情况
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2)脑疝晚期。

3.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902 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脑疝晚期患者不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入院当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4)头颅CT扫描。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DSA、MRI进行鉴别诊断。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等;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30分钟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开颅血肿清除术。

3.手术置入物:硬脑膜修复材料、颅骨固定材料、引流管系统。

4.术中用药:脱水药、降压药、抗菌药物,酌情使用抗癫痫药物及激素。

5.输血:根据手术失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20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术后24小时之内及出院前根据具体情况复查头颅CT,了解颅内情况;化验室检查包括
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等。

2.根据患者病情,可行血气分析、胸部X线平片、B超等检查。

3.每2-3天手术切口换药1次。

4.术后7天拆除手术切口缝线,或根据病情酌情延长拆线时间。

5.术后根据患者病情,行气管切开术。

(十)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2.体温正常,与手术相关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

3.手术切口愈合良好。

4.仍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如生命体征平稳,经评估不能短时间恢复者,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可以转院继续康复治疗。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或术后继发手术部位或其他部位的颅内血肿、脑水肿、脑梗塞等并发症,严重者需要二次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切口、颅内感染,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术后继发其他内、外科疾病,如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应激性溃疡等,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二、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ICD-10:I61.902)
行开颅血肿清除术(ICD-9-CM-3:01.2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