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岩溶地貌的特征
喀斯特地貌特征描述
喀斯特地貌特征描述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一种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
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征如下:
1. 地表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地区的地面往往崎岖不平,奇峰林立,石芽、石林、峰林等形态分布广泛。
2. 溶沟和漏斗:地表水流的冲蚀和潜蚀作用在地表形成了一系列溶沟和漏斗状地形。
3. 落水洞和溶蚀洼地:地下水溶解岩石形成的空洞不断扩大,地表会出现落水洞和溶蚀洼地等地貌特征。
4. 地下河和溶洞:地下水在地下侵蚀形成地下河和溶洞,溶洞内有多姿多彩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等景观。
5. 岩石绚丽:喀斯特地貌地区的岩石通常具有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形态,如石林、峰林等。
6. 地貌多样性:喀斯特地貌包括各种地表和地下形态,如石芽、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地下河、溶洞等。
7. 生态环境脆弱:喀斯特地貌地区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问题较为严重,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喀斯特地貌特征表现为地表崎岖、地下洞穴丰富、岩石形态独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同时,喀斯特地貌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需要加强保护和恢复。
岩溶地貌
4.6 岩溶地貌岩溶又称喀斯特(karst),是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活动所引起的可溶性岩石溶蚀作用,以及由于这种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和地下溶蚀现象的总称。
在可溶性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机械侵蚀作用以及与之伴生的迁移、堆积作用,总称为岩溶作用。
在岩溶作用下所产生的地貌形态,称为岩溶地貌。
4.6.1 岩溶地貌的形态与类型1. 岩溶地貌的形态岩石分布地区,溶蚀作用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一系列溶蚀现象,称为岩溶的形态。
岩溶形态可分为地表岩溶形态和地下岩溶形态。
地表岩溶形态有溶沟(槽)、石芽、漏斗、溶蚀洼地、坡立谷、溶蚀平原等。
地下岩溶形态有落水洞(井)、溶洞、暗河、钟乳石等(图4-11 )。
①溶沟(槽)、石芽和石林溶沟、溶槽是微小的地形形态,它是地表水沿地表岩石低洼处或沿节理溶蚀和冲刷,在可溶性岩石表面形成的沟槽称溶沟。
溶沟溶槽将地表刻切成参差状,起伏不平,其宽深可由数十厘米至数米不等。
当沟槽继续发展,以致各沟槽互相沟通,在地表上残留下一些石笋状的岩柱。
这种岩柱称为石芽。
石芽一般高1~2m,多沿节理有规则排列。
如果溶沟继续向下溶蚀,石芽逐渐高大,沟坡近于直立,且发育成群,远观像石芽林,称为石林。
如云南石林。
②溶蚀洼地和坡立谷由溶蚀作用为主形成的一种封闭、半封闭洼地称为溶蚀洼地。
溶蚀洼地多由地面漏斗群不断扩大汇合而成,平面上呈圆形或椭圆形,面积由数十平方米至数万平方米。
溶蚀洼地周围常有溶蚀残丘、峰丛、峰林,底部有漏斗和落水洞。
坡立谷是一种大型封闭洼地,也称溶蚀盆地。
面积由数平方千米至数百平方千米,进一步发展则成溶蚀平原。
坡立谷谷底平坦,常有较厚的第四纪沉积物,谷周为陡峻斜坡,谷内有岩溶泉水形成的地表流水至落水洞又降至地下,故谷内常有沼泽、湿地或小型湖泊。
底部经常有残积洪积层或河流冲积层覆盖。
③漏斗及落水洞漏斗是由地表水顺着可溶性岩石的竖直裂隙下渗,最先产生溶隙,待顶部岩石溶蚀破碎及竖直溶隙扩大,岩层顶部塌落形成近乎圆形坑。
地下岩溶地貌特征
地下岩溶地貌特征地下岩溶地貌是由于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类型。
溶蚀是指地下水或地表水中溶解了一定量的碳酸盐,通过与岩石接触,溶解了岩石中的可溶性矿物质,造成岩石溶蚀、溶解、崩塌和塌陷等现象。
地下岩溶地貌特征主要包括地下溶洞、地下河流、地下沉积及地下塌陷等。
地下溶洞是地下岩溶地貌的重要特征之一。
溶洞是由于地下水溶蚀作用而形成的空洞,通常由于地下水流动的腐蚀作用逐渐扩大而形成。
地下溶洞具有丰富的景观,如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形成了独特的地下奇观。
溶洞内部的气候环境稳定,常年保持着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为许多珍稀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条件。
地下河流是地下岩溶地貌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地下河流是地下水在地下岩层中流动形成的河流系统。
地下河流通常具有巨大的水量和流速,对地下岩层具有强烈的侵蚀作用。
地下河流的形成与地下水的渗透和流动有关,它们在地下岩层中流动,不断切割地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下河道和峡谷。
地下河流的水质纯净,对水资源的储存和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下沉积是地下岩溶地貌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地下岩溶作用产生的溶蚀物质通过地下水的流动,沉积在地下岩层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下沉积物。
这些地下沉积物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广泛的分布区域,对地下岩层的稳定性和物质组成起着重要的影响。
地下沉积物通常包括泥沙、砾石、石灰岩等,它们的沉积过程是地下岩溶地貌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塌陷是地下岩溶地貌的一个常见特征。
地下塌陷是由于地下水溶蚀作用引起的地表下陷现象。
地下水在岩石中溶解可溶性矿物质,导致岩石体积缩小,从而引起地表下陷。
地下塌陷通常会造成地表的凹陷和沉降,对地表建筑物和交通设施造成破坏。
因此,地下岩溶地貌的地下塌陷特征对于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岩溶地貌是地球地表与地下水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不仅对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也是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地下岩溶地貌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地表和地下岩石的演化过程,为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岩溶地貌的分布及特点
岩溶地貌的分布及特点地貌指的是地表起伏的形态,也称为地形。
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各种地表形态,就是地貌旅游资源。
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只有29%的面积是陆地。
因此地球表面的地貌分为海洋地貌和陆地地貌两大类。
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地貌旅游资源基本上是陆地地貌。
而我国正有着丰富的地貌旅游资源,岩溶地貌就是其中的一种。
岩溶地貌是指碳酸盐类岩石(主要是石灰岩)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在以水的溶蚀为主的内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岩溶地貌研究始于前南斯拉夫西北的喀斯特高原而得名。
岩溶地貌景观的主要类型有:1、.石峰、石林和石芽。
石峰有峰丛、峰林及孤峰,石林和石芽也会有多种造型。
上述景观地貌在我国以广西桂林和云南路南石林最具代表性。
桂林山水有“甲天下”的美名,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皆源于那里发育的典型的岩溶地貌。
山青、水秀、石美、洞奇。
漓江水清如镜,两岸诸峰叠翠,“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更把这里称作“碧莲玉笋世界”;云南路南石林位于路南彝族自治县,是另一处典型的岩溶峰林景区。
数十米高的石峰,组成壮观的石的森林,不受寸土,峭拔挺立,似刀峰剑丛,直指青天。
怪石嶙峋,多惟妙惟肖造型,如“阿诗玛”,“万年灵芝”,“凤凰梳翅”等。
造型生动,步移景换,是我国一处造型地貌博物馆。
2、岩溶洞穴。
我国著名的岩溶洞穴有:广西桂林的芦笛岩、七星岩,南宁的伊岭岩,贵州安顺的织金洞、龙宫洞,江苏宜兴三洞,浙江桐庐的瑶琳仙境,北京石花洞,辽宁本溪水洞,广东肇庆七星岩等。
有些溶洞内还有大量的石笋、石钟乳、石花、石幔等岩溶凝聚物,令人目不暇接。
有些溶洞内还有地下暗河、地下瀑布,更使人流连忘返。
3、石灰华。
四川黄龙是我国最大的石灰华岩溶景观分布区,密布着3000多个石灰华五彩水池,乳黄色的石灰华堆积成的“岩溶边坝”,犹如梯田,景色异常迷人。
岩溶地貌
二 溶蚀作用的基本过程 (一)溶蚀作用及其化学机制
溶蚀作用是指水通过化学作用对矿物和岩石的破坏作 用。化学作用主要有溶解、水解、水合、碳酸化及氧化等。 其中水对可溶岩的溶解和水解十分普遍。
大气中的CO2与水化合后即成为碳酸: CO2+H2O H2CO3 H++CaCO3 H2CO3 H++HCO3HCO3-+Ca2+ 2HCO3-+Ca2+
19世纪末,南斯拉夫学者对南斯拉夫西北的喀斯特 (Karst)石灰岩高原进行研究,并于 1893年正式“karst'’ 来概括喀斯特高原的地貌景观。自此Karst一词渐被世 界各国学者所接受。
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喀斯特学术会议(1966年2月, 桂林),建议在我国使用“岩溶”一词,并把它作为 Karst的汉语同义语。
我国不同气候带的碳酸盐岩溶蚀量
地 区 气候带 年降水量(毫米) 400-600 1 000—1 200 1 271 1 734 1 500—2000 年平均气温(℃) 6 8 6~8 12~15 15.6 15.1 20~22 年溶蚀量(毫米) 0 02—0 03 0.02—0.03 0.06 0.036 0.051 0.12~0.3
第二节 岩 溶 作 用
一 岩溶作用的概念
岩溶地貌由岩溶作用所成,岩溶作用主要是指水对可溶 岩石的溶蚀、冲蚀、崩塌和沉积的总称。作用有物理的,也 溶蚀、冲蚀、崩塌和沉 溶蚀 有化学的,但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物理作用为次。岩溶作 用的空间十分广阔,既在地表也在地下,从而造成了丰富多 彩的地表与地下地貌。
河北西北部 暖温带半干旱区 湖北三峡 黔北务川 滇东罗平 广西中部 中亚热带湿润区 中亚热带湿润区 中亚热带湿润区 南亚热带湿润区
常见工程地质现象之岩溶
碳酸盐中的孔隙非常少,岩石的透水性主要
取决于其裂隙性,褶皱轴部、断层附近、构 造复杂地带等裂隙发育区,是岩溶发育相对 强烈的区域。还必须指出,碳酸盐的溶解速 度是非常缓慢的,我国即使在岩溶作用最为 强烈的广西中部地区,水对岩石的溶蚀速度 也仅有12~30mm/百年。目前存在于地球上 的岩溶形态和景观乃是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 的岩溶作用结果。
+ CO2 + H2O= Ca2+ + 2HCO3 纯水对碳酸盐的溶解度很低,而当水中含有 侵蚀性CO2时,水对碳酸盐的溶解能力就会 大大提高,水中侵蚀CO2的存在对碳酸的溶 蚀起决定性作用。水中侵蚀CO2含量越高, 其溶蚀碳酸盐的能力越强。水中CO2主要来 自于土壤和大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aCO3
大气中含有大量的CO2,地表的土壤受动植物活
三、岩溶发育条件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有三个,即可溶性的岩
石、具有溶蚀能力的水和良好的地下水循环 交替条件。
具有溶蚀能力的水 可溶性的岩石 岩溶 良好的地下水循环交替条件
1、可溶性岩石
这是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自然界中的水溶
性岩石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石膏和岩盐 等。在这几种可溶性岩石中,以岩盐的溶解 度为最大,石膏次之,石灰岩和白云岩的最 小。但是就分布面积来看,石灰岩和白云岩 的分布极为广泛,而石膏和岩盐则极小,岩 溶主要也分布在石灰岩和白云岩地层中。因 此,一般情况下岩溶主要是指由石灰岩和白 云岩构成的地层中的发育的岩溶。
岩性以灰岩为主,局部为白云质灰岩、大
理岩等,地层年代多属于泥盆系和石岩系。 岩溶发育程度不均匀,以肇庆地区最为发 育,溶洞形态十分复杂,千姿百态,局部 构成一座座复杂离奇的地下迷宫,著名的 肇庆七星岩、封开旅游区,即是由岩溶地 貌构成。近年来,广东省建设的广(州) 肇(庆)高速公路、广(州)梧(州)高 速公路、广(州)清(远)高速公路、广 (州)佛(山)高速公路等大型工程均不 同程度地位于岩溶地区。
岩溶地貌判定标准
岩溶地貌判定标准岩溶地貌是指由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石膏岩、盐岩等)在地质过程中溶解、侵蚀和崩塌而形成的地形、地貌。
由于地下水溶解作用的作用,岩溶地貌常常具有洞穴、溶洞、地下河、地下水道、喀斯特盆地等特征。
岩溶地貌是地理学和地质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岩溶地貌的判定标准如下:1.岩层类型:岩溶地貌通常由石灰岩、石膏岩、盐岩等可溶性岩石组成。
这些岩石易受化学侵蚀作用,并形成特殊的地形。
2.地表形态:岩溶地貌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地表上出现洞穴、溶洞、风化坑、峡谷、塌陷等特殊形态。
例如,喀斯特地貌中的喀斯特塌陷、喀斯特地貌中的山峰、风化洞等特殊地形是岩溶地貌的标志。
3.裂隙和缝隙:岩溶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裂隙和缝隙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裂隙和缝隙通常是地下水的通道,地下水可以通过溶解岩石来创造地下洞穴和地下水道。
4.风化和侵蚀作用:岩溶地貌通常是由地下水的溶解和侵蚀作用形成的。
地下水中的溶解了许多溶质,如钙、镁等离子,通过溶解力来侵蚀岩层,形成喀斯特地貌。
5.地下水系统:岩溶地貌中通常有复杂的地下水系统,如地下河流、地下水道和喀斯特盆地等。
这些地下水系统是岩溶地貌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因素。
6.沉积物和溶蚀物质:岩溶地貌的形成通常伴随着大量的沉积和溶蚀作用。
沉积物可以是钙化的沉积物、钢化的沉积物、碳酸盐沉积物等。
溶蚀物质可以是溶化岩层、岩石片段、溶解了的岩石矿物等。
总的来说,岩溶地貌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岩层类型、地表形态、裂隙和缝隙、风化和侵蚀作用、地下水系统以及沉积物和溶蚀物质等因素。
这些标准可以帮助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确定一处地点是否为岩溶地貌,进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岩溶地貌的分析与介绍
2、水解——指矿物与水发生反应而分解
纯水是中性的,但仍具有离解性,即部
分水能够离解成 H 离子和OH 离子,它们能 使一些弱酸强碱或强酸弱酸的盐类矿物在水
隙)——初始洞穴阶段。 水流开始集中并逐渐汇集增大形成管流——初
随着水流流量和流速在溶隙中的差异增大,
始管道阶段。
管道流除溶蚀作用外,还有机械侵蚀和崩
塌作用,使渗透空间进一步发展扩大——系统
洞穴阶段。
(2)普通承压含水层成洞模式 (3)深部热矿水成洞模式
(4)海岸混合水成洞模式
2、溶洞形态:
① 通道:人能通过的管状洞的总称。
(一)落水洞 在岩溶发育地区连接地表水
流和地下河的通道,多呈缝状及井
状,有垂直的、倾斜的、曲折的。
(二)溶洞(karst cave)
溶洞—— 岩溶区地下 水沿着岩层 的层面和裂 隙进行溶蚀 和机械侵蚀 而形成的地 下空洞。
1、溶洞的形成机制
(1)普通非承压含水层(潜水层)成 洞模式。 溶洞的发育需具备二个必要条件: 一是要有溶蚀能力的地下水流;二是岩石
具有水渗透溶蚀的空间(裂隙、节理、层 面和孔隙等)。
节理——岩层的 连续性遭到破坏而形 成裂隙的一种构造。
裂隙两边的岩石,没 有发生显著的相对移 动,这是与断层相区 别的主要标志。
当从空气、土壤和岩石中获得了碳酸与其 他无机酸和有机酸的大气降水通过岩层空间时, 即产生溶蚀作用,并扩大这些空隙(称为溶
石芽有裸露 和埋藏两种类型, 广西西江两岸有 大片石芽地形。
介绍岩溶地貌
介绍岩溶地貌岩溶地貌是由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大理石、石膏等溶解性岩石地区。
以下是对岩溶地貌的详细介绍:1. 定义:岩溶地貌是指由于水在溶解性岩石中的溶蚀作用、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等形成的地表地貌。
在岩溶地貌中,水通过溶解岩石表面的溶解孔洞和裂隙,进而形成独特的地貌景观。
2. 特征:岩溶地貌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 溶蚀地貌:石灰岩等溶解性岩石在水的作用下溶解,形成溶洞、溶壑、溶谷等地貌。
这些地貌特征通常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如钟乳石、石笋等。
- 塌陷地貌:溶洞或溶壑的天花板或地面因为溶蚀而发生崩塌,形成塌陷洞、塌陷丘等地貌。
- 地下河谷:地下溶洞中的水流形成地下河谷,有时会形成地下河流。
- 岩溶塌陷:溶蚀作用导致地下空洞的形成,进而引发地表地面塌陷。
3. 主要地貌类型:- 溶洞:由于水在岩石中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洞穴。
溶洞内部通常有钟乳石、石笋、石柱等溶蚀物形成的景观。
- 喀斯特地貌:是岩溶地貌中最典型的类型,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态,如石峰、石林、溶洞群、地下河等。
- 溶谷:由于水在岩石中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表溶蚀沟谷。
- 塌陷地貌:由于溶洞或溶壑地表或地下部分的崩塌而形成的地表塌陷地貌。
- 岩溶小丘:由于溶蚀作用形成的圆顶状小丘,通常由石灰岩等溶解性岩石组成。
4. 分布: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石灰岩地区较为常见。
中国的喀斯特地貌发育非常广泛,如贵州黔南地区的黔南喀斯特地貌、广西的桂林喀斯特地貌等。
岩溶地貌以其独特的地貌景观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地质学家的关注。
同时,岩溶地貌也是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域,对地下水的储存和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貌学04 岩溶地貌
经常处于饱水状态,地下水流向近于水平方向,向河谷排泄。此带是 喀斯特强烈发育地带,多为水平型喀斯特,如地下河、水平溶洞等。 在靠近河谷地段,水平带的下部在河底减压区,地下水由下而上
运动,这是一种虹吸管状流动,向着谷底减压区排泄。
4. 深部滞留带(循环带)
位于水平流动带以下,水的流动方向不受河谷限制,而受地质构
岩石的构造、纯度和厚度等有关。
3. 水的溶蚀力
水的溶蚀力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一是深度增加,升华作用减少直至完全消失;二是水和岩石相互 作用而逐渐失去具有溶蚀性的碳酸。 温度越高, CaCO3 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小;当温度相同时, CO2 浓度越高, CaCO3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4. 水的流动性
地 貌 学
高原地区。
三、地表岩溶形态
地 貌 学
— 岩 溶 地 貌
1—峰林
2—溶蚀洼地
3—喀斯特盆地
4—喀斯特平原
5—孤峰
6—喀斯特漏斗 8—溶洞
7—喀斯特坍塌 a—钟乳石 b—石笋 c—石柱
9—地下河
(一)溶沟(karren)与石芽(clint)
地 貌 学
— 岩 溶 地 貌
地表水流沿石灰岩坡面上流动,溶蚀和侵蚀出许多凹槽,称为溶 沟。溶沟之间的突出部分,称为石芽。 石芽除有裸露的外,还有埋藏的。从山坡上部到下部,由全裸露 石芽过渡为半裸露石芽至埋藏石芽。 石芽 埋藏石芽 半裸露石芽 裸露石芽
溶沟和石芽发育较差。
地 貌 学
— 岩 溶 地 貌
柱 状 喀 斯 特
剑 状 喀 斯 特
地 貌 学
— 岩 溶 地 貌
2007年,在新西兰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荔波与云南石
林、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项目,成
岩溶(喀斯特)地貌
第三节岩溶(喀斯特)地貌岩溶又称喀斯特。
凡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所产生的作用叫岩溶作用。
岩溶作用包括化学过程(溶蚀和沉淀)和机械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坍陷和堆积等)。
这种作用所造成的地貌,称为岩溶地貌或喀斯特地貌。
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广泛,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为最普遍。
西南地区的岩溶区面积就有55×104km2。
一、岩溶作用(一)岩溶作用的化学过程岩溶作用主要是水与可溶性岩石之间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
这种过程又为机械侵蚀和重力崩塌等创造了条件。
就水对石灰岩的溶解而言,当水中含有CO2时,溶解能力就大为提高。
CO2与水化合成碳酸,碳酸电解析出H+离子,与石灰岩中的离子起化学作用:这种离子状态的溶解物质()随水流排泄而流失。
上述化学反应过程是可逆的,如果空气中CO2减少,或者水中游离CO2减少时,化合的CO2就要向相反方向转化,使水中碳酸含量减少,这时CaCO3就要发生沉淀作用。
水中CO2的含量随空气中CO2的分压加大而增加,随水温增加而减小。
但温度的升高可加速化学反应。
通常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约提高一倍。
土壤中有机质的氧化和分解可产生大量CO2,所以土壤中CO2的含量大大高于大气中的含量。
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竹林中,土壤中CO2含量更高,可比大气中的含量多数十倍。
(二)岩性与构造条件可溶性岩石可分为碳酸盐类(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硫酸盐类(石膏、硬石膏)和卤化物盐类(岩盐、钾盐)。
卤化物盐类的溶解度最大,硫酸盐类次之,碳酸盐类最小。
石灰岩的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
泥灰岩中除方解石外还含有大量不溶解粘土。
白云岩以白云石为主。
一般说来,石灰岩比白云岩易受溶蚀,白云岩又比泥灰岩易受溶蚀。
地质构造对溶岩的发育有密切关系。
从大地构造来看,地台区碳酸盐类岩石分布面积广,岩性变化小,单层厚度大,有利于岩溶的发育。
而地槽区的岩性很不稳定,多紧密褶皱,岩溶发育将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石灰岩地层中节理发育的地段以及区域性的大断裂带(特别是张性断裂),岩溶比较发育。
一岩溶地貌的特征
一岩溶地貌的特征岩溶地貌是由溶蚀作用在岩石中形成的地貌类型。
它是地球表面上最广泛分布的地貌类型之一,经常出现在石灰岩、石膏、盐岩等可溶性岩石的地区。
下面将详细介绍岩溶地貌的特征。
1.洞穴系统:岩溶地貌最著名的特征就是洞穴系统,也被称为岩溶洞穴。
这些洞穴通常是由地下水侵蚀岩层形成的。
洞穴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从狭长的通道,到宽敞的大厅,再到复杂的洞穴系统,形态各异。
有些洞穴中可见钟乳石、石笋等溶蚀物。
2.地下河流:岩溶地貌中的地下水经过石灰岩等溶解性岩石的溶蚀作用,形成地下河流。
这些地下河流可能非常宽广,它们为形成洞穴提供了侵蚀力量。
地下河流通常贯穿整个岩溶地区,形成复杂的地下水系。
3.喀斯特塌陷:在岩溶地区,地下岩石溶蚀后,地表可能会发生塌陷现象,形成不规则的凹陷地形。
这些凹陷地形常被称为喀斯特塌陷,通常有深度较浅的漏斗状坑洞或大面积的平原形成。
4.喀斯特断崖:岩溶地貌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喀斯特断崖。
断崖是由地下水侵蚀岩石层所形成的陡峭崖壁,常出现在河流附近。
这些断崖可能高耸陡峭,给人以壮观的视觉效果。
著名的喀斯特地区如中国的桂林、美国的大峡谷就有大量的喀斯特断崖。
5.突出地形:岩溶地貌中还经常出现突出地形,如岩溶塔、天坑等。
岩溶塔是由溶蚀作用侵蚀周围地层而形成的孤立的峰状地形。
天坑则是地表坍塌形成的凹陷地形,通常有深度很大,可以看到地下岩层。
这些突出地形形态各异,具有特殊的地貌景观。
6.岩溶地形的多样性:岩溶地貌的形态多种多样,不仅有洞穴、地下河流等地下形态,还有突出地形、喀斯特塌陷、喀斯特断崖等地表形态。
这使得岩溶地貌区的地貌景观丰富多样。
总的来说,岩溶地貌具有洞穴系统、地下河流、喀斯特塌陷、喀斯特断崖、突出地形等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
岩溶地貌的特点使其成为自然科学和旅游业研究的重点领域。
另外,岩溶地貌还对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和保护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岩溶地貌的形成和演化机制对于地质学和环境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地理学第三章 岩溶地貌
Vegetative roots and fractured bedrock significantly increas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
b
Loess Plateau Fragmental rock
6号 5号 4号
2号 3号
1号
日
日
In the karst region, hillslope surface runoff is usually less than 1% of precipitation, but for the extremely heavy rainfall, the surface runoff increases sharply.
➢ 透水性强弱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和裂隙大小和多少
• 一般石灰岩的原生孔隙度Porosity都很小, 小于3%,
透水性较弱。
• 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受由构造运动形成的断裂构造 (各种断层、裂隙)所控制。断层、裂隙不仅提供了水 进入岩体内部的通道,而且增加了水与岩石作用的 面积
水的溶蚀力
➢ 溶解于水中的CO2越多,水的溶蚀力就越强;水 中的Ca+2的含量越高,水的溶蚀力就越弱。 水中不同游离CO2时的碳酸盐类岩石溶解度: 纯水的溶解度11.5mg/L 含1mg/L CO2水的溶解度 60~50 mg/L
„(4)老年期:地下河和溶洞大量崩塌,成为地面岩溶盆地和平原地貌 。此时石灰岩已大量蚀去,不透水层广泛出露。除了溶蚀平原上残 留少量的残丘及孤峰,地面起伏很小,形成一个准平原。
岩溶地区水文特征: (1)地表河网密度较小 „(2)地下径流往往大于地表径流 „(3)流域的非闭合现象 „(4)地下径流的复杂性与不均匀性
(2)季节变动带,岩溶作用很活跃,岩溶地貌 的垂直形态和水平形态均很发育;
中国熔岩地貌的特征
中国熔岩地貌的特征一:熔岩地貌主要分布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从热带到寒带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齐全。
中国几乎所有的省区都有喀斯特的分布,但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
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广西境内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喀斯特,贵州、云南、西藏多为高原喀斯特,高山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藏等高海拔地区。
中国整个西南地区石灰岩连成一片,分布最广,面积共达55万平方公里。
其中尤以广西地区出露的面积最大,达12万平方公里,约占广西全区总面积的60%。
贵州和云南东南部石灰岩的分布面积也约占该地区总面积的50%。
此外,广东、浙江、江苏以及四川盆地和鄂西山区等地都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
我国广西,云南地区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
同时,广西地区的喀斯特地貌也是别具特色的,这里除了部分的弧形山系以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则分布着连绵成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尖锥状、宝剑状、柱状、塔状等形态各异、挺拔峻峭的石灰岩山峰。
它们纵横连绵达数百公里,而且各个山峰的高度都十分相近,构成了一个自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的峰顶面,在林立的石峰之间密布着一个个深达200~400米、直径不过100~200米的封闭小洼地。
从广西西北部到中部,地形形态呈有规律的变化:峰顶高度依次降低,山峰密度逐渐变稀。
同时,山间的封闭洼地高程也渐次下降,洼地规模也明显增大,由数个洼地联接成串珠状洼地。
而与广西相邻的云贵高原区喀斯特发育的特点与广西喀斯特有显著的差异,其原因是云贵高原的地质条件比广西复杂得多,可溶性的碳酸盐类岩层与非可溶性的砂页岩、火山岩交互成层,再加上褶皱紧密,断裂错综,因而形成许多独立的、大小不同且各具特点的可溶岩体,而不像广西那样是一个连续分布的、褶皱平缓和岩性比较单一的、巨大的可溶性岩体。
在黔南、黔西南和滇东某些地段,也有大面积连续分布的碳酸盐类岩层,在几百万年前的第三纪也曾发育有热带、亚热带的峰林和孤峰平原等喀斯特地形,但因其自第三纪以后,云贵高原区地壳大幅度隆起,成为海拔1000~2000米以上的高原,这样就不再具备广西那种湿热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以溶解为主的喀斯特作用也就远不如广西那样能够强烈地进行,故其剥蚀作用相对较为突出,山峰一般具有浑圆、低缓的特点,溶洞分布也远不如广西那样普遍,峰林的陡峻程度也远比广西的峰林逊色。
一 岩溶地貌的特征
一岩溶地貌的特征岩溶地貌发育完美、典型、具代表性,并有许多特色。
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碳酸盐岩的制约作用碳酸盐岩是岩溶地貌赖以发育的物质基础。
碳酸盐岩的岩石性质及结构构造(组合特征) 是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的最重要因素。
从岩石类型看,广西的岩溶地貌基本上都属于碳酸盐岩地貌。
主要是由上古生代中泥盆纪至下二叠纪及中生代三叠纪各种沉积类型的碳酸盐岩地层发育而成。
仅在局部(如桂东北资江流域、桂西百色盆地、桂东南桂平麻洞白石山、博白沙河的花石山、藤县、容县都峤山和北部湾海域) 分别可见到少量的由中生代白垩纪—新生代早第三纪钙质及含碳酸盐岩成分的红色碎屑地层形成的红层岩溶地貌—丹霞地形和新生代第四纪期间由珊瑚礁形成的生物礁岩溶地貌。
碳酸盐岩岩性的差异,导致岩溶发育强弱不一,岩溶地貌类型各异。
纯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灰质白云岩) 一般发育为全岩溶地貌(峰丛洼地及峰林平原);不纯的碳酸盐岩或间互夹层型碳酸盐岩发育为半岩溶地貌(丘岭谷地、丛丘谷地、缓丘台地及缓丘平原等)。
纯度高的碳酸盐岩岩溶化程度高,岩溶发育强烈,岩溶地貌特征显著。
碳酸盐岩的结构构造(组合特征) 不同,岩溶地貌类型不一样。
全广西4个碳酸盐岩岩溶层组组合类型分别发育形成为全岩溶地貌及半岩溶地貌两个不同的地貌类型。
即:全碳酸盐岩组合(纯碳酸盐岩组)形成的是全岩溶地貌;间层组合(碳酸盐岩夹非碳酸盐岩组)、互层组合(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互层岩组)及夹层组合(非碳酸盐岩夹碳酸盐岩组)形成的是半岩溶地貌。
与气候的密切关系气候是塑造岩溶地貌的主要外营力。
气候对岩溶地貌发育、形成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降水量,特别是有效降水量,是造就岩溶气候形态的最主要因素。
典型岩溶峰林地貌区(如广西)现代年平均降水量最少也在1200毫米左右。
二是温度,直接的与间接的对岩溶地貌发育起控制作用,温度的增加使溶蚀的化学反应速度大大提高。
在潮湿热带亚热带气候作用下,地貌多以负向形态(封闭洼地和岩溶谷地平原)为主,广西及其邻近也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岩溶地貌知识点总结
岩溶地貌知识点总结一、岩溶地貌的形成过程1. 岩石溶蚀:岩溶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含有碳酸盐(如石灰岩)的岩石在地下水体的侵蚀作用下溶解形成的。
地下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和水形成的碳酸水溶液,能够溶解碳酸盐类岩石,使其逐渐溶解形成溶洞、地下河等地貌。
2. 溶蚀剥蚀:地下水侵蚀岩石时,会将部分岩石溶解并带走,形成新的地表地貌,如溶洞、天坑、喀斯特峰林等。
同时,溶洞内的岩石也会因为重力、水流等作用而剥蚀、崩塌,形成新的地表地貌。
3. 沉积沉穿:岩溶地貌的形成不仅仅是溶蚀作用,沉积和沉穿也是重要的地表地貌形成因素。
地下洞穴中的流水会沉积出石笋、石柱等地貌形态,而地下河也会在地面下方形成新的河流地貌。
4. 气象侵蚀:气象因素如风、雨、雪等也会对岩溶地貌进行侵蚀作用,形成地表地貌形态,如风化致密的砂岩、风化碳酸盐岩等。
以上是岩溶地貌的形成过程,通过地下水体的溶蚀作用、剥蚀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气象因素的侵蚀作用,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岩溶地貌地表形态。
二、岩溶地貌的地质构造1. 石灰岩地貌:石灰岩是岩溶地貌中最常见的一种岩石,由于其易溶性,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表地貌形态,如溶洞、石笋、石柱等。
同时,石灰岩也容易发生崩塌、地质灾害等问题,对人类活动有一定影响。
2. 盐岩地貌:盐岩是另一种易溶的岩石,在地下水的侵蚀下形成了盐穴、盐洞等地貌形态,丰富了岩溶地貌的地质构造。
3. 石膏岩地貌:石膏岩是又一种常见的易溶岩石,在地下水体的侵蚀作用下形成了石膏坑洞、石膏瀑布等地表地貌形态。
以上是岩溶地貌中常见的岩石类型及其地质构造,这些岩石在地下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表地貌形态。
三、岩溶地貌的特征1. 地表地貌形态:岩溶地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表地貌形态,如溶洞、石笋、石柱、喀斯特地貌等,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
2. 地下地貌形态:岩溶地貌不仅有丰富多样的地表地貌形态,还有复杂的地下地貌形态,如地下溶洞、地下河、地下盐穴等。
3. 生物多样性:岩溶地貌的地表和地下环境形态多样,适宜各种生物生长,形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简述常见的岩溶地貌类型
简述常见的岩溶地貌类型:
岩溶地貌是由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貌,其特点是形状奇特、多姿多彩、变幻莫测。
常见的岩溶地貌类型包括:
1.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岩溶地貌的代表类型,主要由碳酸盐岩在化
学溶蚀和物理侵蚀作用下形成。
其特点是石灰岩地表上布满了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的洞穴、峰丘、潭池、峡谷等地貌形态。
2.石漠化地貌:石漠化地貌是由于人类开垦、过度放牧等活动导致的土地
退化现象,表现为土地被石头或裸露的岩石所覆盖,地表无法生长植被,
形成裸露的石质地貌。
3.风蚀地貌:风蚀地貌是由风力作用下的物理侵蚀和化学风化而形成的地
貌,如沙丘、沙漠、风蚀石林等。
4.溶洞地貌:溶洞地貌是岩溶地貌中一种特殊的地貌类型,主要由化学侵
蚀和物理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洞穴、地下河等。
5.石灰岩峰林地貌:石灰岩峰林地貌是由于石灰岩在长期的化学溶蚀和物
理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山地地貌。
其特点是地势陡峭、地形复杂,山峰一
般呈圆锥形或钟乳状,山间的沟壑纵横交错。
6.岩溶峡谷地貌:岩溶峡谷地貌是由于岩层受到不同程度的溶蚀作用而形
成的地貌,其特点是地势陡峭、地形多变,山峰、峡谷、瀑布等地貌形
态错落有致。
简述岩溶的形态特征
简述岩溶的形态特征
岩溶是地表溶解岩石形成的地质现象,其形态特征主要包括溶洞、天坑、喀斯特平原、地下河和溶壑等。
首先,溶洞是岩溶地貌中最为典型的地质形态之一。
它是由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地下溶蚀岩石形成的空洞,在地表上呈现出洞穴状的地质景观。
溶洞内常常有钟乳石、石笋、石幔等独特的地质构造,给人们带来了神秘而壮观的景象。
其次,天坑也是岩溶地貌的重要形态特征之一。
它是由于地下水溶蚀造成地表塌陷形成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坑洞,有些天坑深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神秘而壮观的视觉冲击。
此外,喀斯特平原也是岩溶地貌的特征之一。
它是由于溶蚀作用在地表形成了平坦的石灰岩地貌,由于地下水的侵蚀、溶解和沉淀作用,形成了广阔的平原地貌,给人们一种开阔而壮观的视觉享受。
另外,地下河也是岩溶地貌的典型特征之一。
它是由于地下水与溶蚀岩石形成的地下水道,有时候会在地表形成地下湖泊或者瀑布,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神秘而美丽的地质景观。
最后,溶壑也是岩溶地貌的重要特征之一。
它是由于地下水溶蚀岩石而形成的一种线性地貌,有时候会形成峡谷、溪谷等地质地貌,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壮观而美丽的自然景观。
总之,岩溶地貌的形态特征丰富多样,每一种地质形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地质奇观。
相信随着人们对地质科学的深入研究,岩溶地貌的形态特征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震撼。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及特点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及特点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展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展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喀斯特地貌分布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
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为91~130万平方千米。
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广西境内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喀斯特,贵州、云南、西藏多为高原喀斯特,高山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藏等高海拔地区。
喀斯特地形地貌除了桂林和云南,九寨沟这些举世出名的喀斯特地貌以外,在中国的华东地区〔包括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和上海六省市〕。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1. 地貌:喀斯特地貌地面上往往崎岖不平,岩石绚丽,奇峰林立,地表常见有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等形态;而地下那么发育着地下河、溶洞.溶洞内有多姿多彩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等。
按出露条件,喀斯特地貌可划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这三种。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五种。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四种。
2. 地形:喀斯特地形〔也称“喀斯特地貌〞〕是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或存在流经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现象。
当雨水或者地下水与地面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就会有少量碳酸盐溶于水中。
经过长时期的溶解侵蚀,形成了以地表岩层千沟万壑为标志的地表特征。
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岩溶地貌的特征岩溶地貌发育完美、典型、具代表性,并有许多特色。
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碳酸盐岩的制约作用碳酸盐岩是岩溶地貌赖以发育的物质基础。
碳酸盐岩的岩石性质及结构构造(组合特征) 是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的最重要因素。
从岩石类型看,广西的岩溶地貌基本上都属于碳酸盐岩地貌。
主要是由上古生代中泥盆纪至下二叠纪及中生代三叠纪各种沉积类型的碳酸盐岩地层发育而成。
仅在局部(如桂东北资江流域、桂西百色盆地、桂东南桂平麻洞白石山、博白沙河的花石山、藤县、容县都峤山和北部湾海域) 分别可见到少量的由中生代白垩纪—新生代早第三纪钙质及含碳酸盐岩成分的红色碎屑地层形成的红层岩溶地貌—丹霞地形和新生代第四纪期间由珊瑚礁形成的生物礁岩溶地貌。
碳酸盐岩岩性的差异,导致岩溶发育强弱不一,岩溶地貌类型各异。
纯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灰质白云岩) 一般发育为全岩溶地貌(峰丛洼地及峰林平原);不纯的碳酸盐岩或间互夹层型碳酸盐岩发育为半岩溶地貌(丘岭谷地、丛丘谷地、缓丘台地及缓丘平原等)。
纯度高的碳酸盐岩岩溶化程度高,岩溶发育强烈,岩溶地貌特征显著。
碳酸盐岩的结构构造(组合特征) 不同,岩溶地貌类型不一样。
全广西4个碳酸盐岩岩溶层组组合类型分别发育形成为全岩溶地貌及半岩溶地貌两个不同的地貌类型。
即:全碳酸盐岩组合(纯碳酸盐岩组)形成的是全岩溶地貌;间层组合(碳酸盐岩夹非碳酸盐岩组)、互层组合(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互层岩组)及夹层组合(非碳酸盐岩夹碳酸盐岩组)形成的是半岩溶地貌。
与气候的密切关系气候是塑造岩溶地貌的主要外营力。
气候对岩溶地貌发育、形成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降水量,特别是有效降水量,是造就岩溶气候形态的最主要因素。
典型岩溶峰林地貌区(如广西)现代年平均降水量最少也在1200毫米左右。
二是温度,直接的与间接的对岩溶地貌发育起控制作用,温度的增加使溶蚀的化学反应速度大大提高。
在潮湿热带亚热带气候作用下,地貌多以负向形态(封闭洼地和岩溶谷地平原)为主,广西及其邻近也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是在潮湿热带亚热带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含量较之大气往往要高出数十倍的) 二氧化碳,使之具有强烈的溶蚀能力,而这种溶蚀速度的最大值往往又是出现在土壤和石灰岩的接触带附近,因此,覆盖及半覆盖型岩溶地貌,尤其是岩溶峰林平原区普遍都存在着双层剥蚀—表层地表水的溶蚀侵蚀及土层与岩石界面的土下溶蚀,从而大大地加速了岩溶地貌发育与演化的过程。
四是土壤本身的一些属性,如酸碱度、碳酸钙含量等皆和气候有关,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溶蚀作用的强度。
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气候炎热多雨,湿润系数大于1。
自晚白垩纪以来,广西总体上一直属于湿润热带亚热带,有利于岩溶地貌发育。
在晚白垩纪一早第三纪时,内陆湖盆发育,基本上处于亚热带南部,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及常绿落叶阔叶混合林为主,林下喜湿热、喜水蕨类繁盛,湖盆及岩溶空间普遍沉积或堆积湿热环境成因的并富含淡水轮藻、介形虫等化石的红层和红色岩溶岩系(如溶积钙质泥岩、溶积钙屑灰岩及溶积钙砾岩等)。
此时期为广西岩溶峰林地貌形成的初始时期。
晚第三纪(喜山期构造运动)以后,气候变化比较复杂,干与湿、冷与热交替变化频繁,在晚第三纪及第四纪中更新世出现了2个湿热化气候的高峰期,岩溶峰林地貌大规模形成,岩溶洞穴、地下河及洞穴沉积的岩溶岩系(钙华层、穴珠层、砾质粘土层、溶积钙砾岩、冲积砾岩、砂卵石层……) 与次生化学堆积的钟乳石等绝大多数是属于这一时期岩溶作用的产物。
此外,在岩溶平原、谷地及洼地地面常为湿热化气候条件下淋滤形成的厚度不等的蚀余残积红土(红色粘性土)层所覆盖或半覆盖。
地质构造的影响广西现代岩溶地貌形成的主要内营力是来自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特别是第三纪末发生的新构造运动。
在此期间,广西西部及西北部,在邻区云贵高原强烈上升的影响下,地势逐渐升至高原面,岩溶地貌也逐渐由低山丘陵向高原过渡,于高原—斜坡面上形成岩溶中山地貌。
斜坡顶部及高原边缘的地貌类型的基本特征与高原上的地貌类型有许多共同之处,正地形和缓,负地形宽浅,如隆林、西林境内的峰丛山地顶部均比较平缓,洼地分布均较高,底部普遍变浅,外部形态与云南罗平地区的缓峰丛洼地相类似。
在相对下陷的盆地谷地区,它们在接受剥蚀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继续接受或在原来的岩溶剥蚀面上沉积了第三系,如南宁盆地在永福群红层之上又沉积了邕宁群,来宾、宁明、百色及田阳等地也有类似情况,致使岩溶剥蚀面被掩埋在第三系之下,从而形成了埋藏型岩溶。
而没有沉积第三系或仅为第四系覆盖半覆盖的地区,绝大部分形成覆盖型岩溶—峰林平原和缓丘平原。
不同的构造体系控制了岩溶地貌的分布格局。
广西的构造体系主要有山字型构造、新华夏系构造、经向构造及纬向构造;次要的为北西向构造及弧形构造和旋纽构造。
这些构造体系的走向往往是岩溶地貌发育的主导方向,区域岩溶地貌(正地形及负地形)的基本轮廊与构造体系的格局大体相一致。
位于广西山字型构造区域内的宜山、柳州及德保的岩溶山地、谷地顺应构造走向发育的现象明显,并相应地展示出“山”字形的态势;桂北、桂南及桂东南因受新华夏系构造控制,主要山脉与河流,岩溶正地形与负地形,特别是负地形(岩溶平原) 大多呈北北东或北东向展布;桂东(龙胜—鹿寨—来宾—横县一线以东)及天峨、风山、东兰及巴马等地受经向构造影响,所形成的岩溶山地、平原及部分丘陵、台地均呈有规律的南北走向;在纬向构造带上的峰丛洼地、丘岭谷地、丛丘谷地及岩溶平原等基本上是呈东西走向发育,如桂西隆林、百色、田阳、田东、天等及南部的武鸣、南宁、扶绥、崇左、宁明等地表现均较典型;在大化以上的红水河与隆安以上的右江河谷之间的地块及西南边境附近的那坡、靖西与龙州等地因受北西向构造影响,峰丛洼地、峰林平原、丘岭谷地及主要河流谷地(红水河、右江等)的延伸排列大多呈北西方向。
构造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岩溶地貌形成。
在广西,褶皱构造的正、负形态与岩溶地貌的正、负形态,一般无倒置现象,即拱曲的背斜构造多形成山地,拗曲的向斜构造多形成盆地(平原),如隆林者隘、蛇场、德峨,乐业幼平、甘田西—逻沙圩东,百色者仙,田阳洞靖,德保红泥坡、钦甲,靖西禄洞南、湖润,平果凤梧、坡造,天峨,东兰,巴马弄峰、那社、凤凰,都安保安,宜山北牙,融安泗顶,来宾桥巩西,天等巴荷,武鸣大稔等背斜地貌上为峰丛洼地或丘岭谷地;恭城嘉会,富川,鹿寨三皇、寨沙—雒容—柳州北,合山北泗,来宾石陵,都安高岭,宜州福隆,忻城红渡,崇左,扶绥龙头,上林澄泰,宾阳新宾、和吉,贵港樟木、三里—蒙公、贵城—桂平石龙及北流等向斜构造地貌上为峰林平原或缓丘平原。
断裂构造主要表现在对负向岩溶地貌、中小岩溶地貌形态和类型的制约。
各种岩溶洞穴、地下河、悬崖石壁等地表与地下岩溶地貌形态大多是在断裂构造的基础上发育而成;在断裂或断裂带切割通过的地方经常发育形成深峡谷地或谷地式的盆地(平原),如都安百鸟红水河峡谷、平果果化右江河谷、湘桂走廊(全州、兴安、桂林岩溶平原)、灌阳黄关、平乐阳安、荔浦—修仁、临桂五通—两江、融安—浮石、鹿寨屯秋、罗城四把、南丹—河池—宜山—柳城—鹿寨中渡、都安地苏、都安—马山、武鸣两江、平果—果化、靖西—新圩、渠洋、龙州—水口等峰林平原、缓丘平原。
深大断裂或断裂交汇带,形成比较宽广的峰林平原和缓丘平原,如柳江通天岩—来宾王汉、宾阳黎塘—和吉、玉林新桥—北流等处。
类型复杂,形态多样广西的岩溶地貌类型齐全,全岩溶地貌,半岩溶地貌及生物(礁)岩溶地貌均有发育。
它们既有山地、丘陵、台地及平原,也有礁岛屿;并且以各种特征不同、形态各异的正向及负向的岩溶地貌形态类型表现于地表与地下,分布于陆地与海洋。
如在地表上有:溶沟、溶槽、竖井、天窗、落水洞、漏斗、洼地、溶盆(坡立谷)、岩溶谷地、岩溶平原、岩溶石柱、石林、天生桥、孤(残)峰、峰林、峰丛、缓丘、丛丘、丘岭、礁坪、丹霞、岩溶湖、岩溶潭、多潮泉、礁体上各种岩溶微形态等;在地下有:岩溶洞穴、地下河、伏流、地下湖、水下生物(珊瑚)礁、各种次生化学沉积形态。
广西是我国岩溶峰林地貌最发育而又最典型的地区,有近6.28万平方公里的岩溶峰林区,约占全国岩溶峰林分布面积的60%。
而岩溶峰林地貌中又以峰丛洼地最为发育。
据对全岩溶地貌分布比较集中的桂中和桂西南主要褶皱构造的初步统计,背斜构造分别占85%和90%,它们有利于峰丛洼地的形成。
量计结果,峰丛洼地分布面积约为峰林平原的3.8倍。
二类型按其发育演化,喀斯特地形可分出以下6种。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
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
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
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
▲根据不同分类原则,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
按海拔高度分为:高山喀斯特、高原喀斯特、海岸喀斯特、海底喀斯特。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按发育程度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
按水文特征分为:充气带喀斯特、浅饱水带喀斯特、深部喀斯特。
按形成时期分为:化石喀斯特、古喀斯特、现代喀斯特等。
还有生物喀斯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