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同源词和构词法权威资料语言文字学基础
附录 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
附录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语音特点一、有声调二、元音占优势构词特点一、单音节语二、复合构词语法规则灵活一、以词序和虚词表达语法关系二、句子构成要素的不确定和句子界限的灵活性汉字的特征一、表意文字二、历史悠久三、象形性四、汉字的起源汉字字体的变化阶段一、甲骨文二、金文三、小篆四、隶书五、楷书六、行书讲普通话一、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一)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二)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三)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四、对一般学生的普通话要求五、如何避免误读字音(一)排除方音干扰(二)注意轻声、儿化(三)遵照异读规范(四)辨明多义多音(五)分清异用多音(六)记住传统读音(七)不要轻信声符(八)当心形义相混(1)下列四组词中,哪组是书写正确的(单项)A.了望B.重迭C.皇后D.罗唆(2)下列四组词中,哪组是《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的推荐词形?(单项)A.本分B.比恭比敬C.参预D.死心踏地(3)下列四组词中,哪组不是《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的推荐词形?(单项)A.发人深省B.佳宾C.刻画D.原原本本(4)选出不正确的词(单项)A.辨别B.绝对C.编缉D.学力(5)普通话的主要特征是(多项)A.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B.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C.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D.实际上就是北京话E.只限于中国大陆使用。
《现代汉语通论》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通论》复习资料《现代汉语通论》导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见教材第4-5页3.1.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语言规范的可能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语言规范化的持续性第二节现代汉语课程第一章语音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1.语音的属性1.1.语音的三种基本属性:物理属性(与语音四要素的关系,详下)、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4页1.2.语音四要素见教材第14-15页音高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音强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音长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以上属语音的韵律特征,与音色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音色又分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发音方法和共鸣器形状(结合以下元音、辅音的发音原理)1.3.语音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7页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汉字音、形、意的联系
1、形态2、量词3、同源词、语转词4汉语的形、音、义的关系王力《同源字论》一:“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
这些字都有同一来源。
” 王力《同源字论》二:“但是同源字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读音相同或相近,而且必须以先秦古音为依据,因为同源字的形成,绝大多数是上古时代的事了。
”在汉字里有很多音同义近,或音近义同的字。
这类字往往是语出一源。
如“广”与“旷”,“坚”与“紧”,“空”与“孔”,“宽”与“阔”,“改”与“更”之类,语义相通(或相同),声音相近(或相通转),所以称之为同源字。
如果语音毫无关涉,或音虽近而意义相去极远,就不能称为同源字。
音同音近是推断是否同源的关键。
假借字和异体字都不是同源字。
因为假借字不是同义词或意义相近的词,异体字则是一个字的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写法,只是同字而已,谈不上同源。
同源是历史的概念。
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一字一义的固然不少,一字兼有数义的也很多。
如数义各不相关,这个字实际上是代表着几个不同的词,只是同音而已,当然也谈不上同源。
不同文字的同源等于是追溯语源。
在声音上,就必须以上古音的声韵部类为基础去探求上古的读音;在意义上,就必须以古代的训诂和古籍中应用的词义为根据;分别何者为同源,何者非同源。
研究同源字是一件很繁难的事,要把形音义三方面联系在一起去探讨。
刘熙的《释名》用声训来推求词义的由来,也就是探讨词源,尽管具体论说大多是不成功的,但是仍不失为一部探讨词源的专著。
以后的右文说和“因声求义”说直到章太炎的《文始》、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都是在探讨汉字的字源,也就是汉语的词源。
汉语的同源词是指有共同语源、音义都有一定联系的词;它的产生同汉语的构词法有密切的联系。
它同西方语言学中不同语言中的同源词不是一回事,而是相当于西方一个语言中由相同词根派生出来的词。
一、词义构词法形成同音的同源词汉语的同源词可以分为音同和音近两类,同音的同源词是由词义引申形成的。
汉语同源词
汉语同源词一、同源词的定义同源词是指音义相关、由同一语源孳生的词。
这些词在语音上有一定的联系,往往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声符,在意义上也存在着或近或远的联系。
例如“长”(cháng,长短)和“长”(zhǎng,生长),它们读音相近,意义上有引申关系,是同源词。
二、同源词形成的原因1. 语音演变-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语音会发生变化。
由于地域差异、时间推移等因素,同一个语源的词在不同的发展分支中可能会有语音上的差异,但仍然保留着一定的语音相似性。
例如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在现代汉语的许多方言中发生了不同的演变,但同源词之间的语音联系仍然可以通过历史语音学的研究方法找到线索。
2. 语义引申- 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会对词语的意义进行引申。
一个词的原始意义可能会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们认知的发展等原因产生新的意义。
当这种意义的引申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分化出不同的词,这些词由于有着共同的语义源头,就成为了同源词。
比如“朝”,本义是早晨(zhāo),因为古代臣子早晨要上朝拜见君主,所以又引申出朝廷(cháo)的意思,“朝”(zhāo)和“朝”(cháo)就成为了同源词。
三、同源词的判定方法(人教版相关内容)1. 语音方面2. 语义方面- 要分析词的意义关系。
同源词的意义可能是相同、相近或者有引申关系。
比如“顶”和“颠”,都有物体的最高部位的意思,是意义相同的同源词;“亡”(逃亡)和“无”(没有),意义相近,也是同源词;而像前面提到的“长”(cháng)和“长”(zhǎng)则是意义引申关系的同源词。
3. 文献例证- 从古代文献的使用情况中寻找证据。
如果在古代文献中,两个词在语义和语音上都有联系,并且经常有类似的用法或者出现在相关的语境中,那么它们很可能是同源词。
例如“景”(yǐng,影子)和“影”,在古代文献中,“景”较早出现,后来“影”逐渐取代了“景”表示影子的意思,从文献的使用演变过程也可以证明它们是同源词。
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1. 汉字:汉字是中国的文字,是汉语的基础。
汉字由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不同的字形构成。
2. 声调:汉语是音调语言,有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声调的不同可以改变词义。
3. 词语:词语是汉语的基本单位,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具有独立意义。
4. 词类:汉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等。
5. 句子:句子是汉语中表达完整意思的基本单位,由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组成。
6.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技巧,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7. 文体:文体是文学作品按照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内容特点划分的分类,如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
8. 作者:文学作品的作者是创作该作品的人。
9. 作品:作品是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10. 评价: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审美价值、艺术水平、
主题思想等方面的评价。
现代汉语文学通论第四章词汇
4. 行业词、隐语 5. 外来词 (1)汉语外来词大规模借入的历史时期 (2)外来词的类型(137页) (3)外来词发展趋势:意译化、语素化 6. 新造词 全新词语、旧词新义
三、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第五节 词汇的熟语系统
一、熟语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熟语是语言中相沿习用的固定结构。 现代汉语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谚 语,前三种多为固定短语形式,谚语则是句子形式。 特点:结构定型、语义融合、功能整体。
1. 单音节语素 (1)多音多义字 (2)同音字 2. 多音节语素 3. 同一个汉字,既可是语素,也可是非语素。
(三)确定语素的方法——同形替代法 (四)语素的类别
1. 2. 3. 4. 单音节~多音节 成词~不成词 定位~不定位 实意~虚意
三、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一)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则以双音节为主 (二)词语有明显的双音节化趋势
四、同义词
(一)同义词的类别——等义词、近义词 (二)同义词辨析
1. 意义的差别 (1)词义范围不同(包括集合~个别同义词的区别) (2)词义的轻重不同 2. 色彩的差别 (1)感情色彩(褒贬) (2)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通用~专用) 3. 用法的差别——功能 (1)搭配对象:即与其他词语搭配的选择性 (2)词性 4. 语素比较法:适用于同位同素近义词(或与其它方 法有交叉) 如:迅速、急速、火速、飞速、神速
第三章
词汇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词汇概述
一、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词和语(固定短语) 的集合体。 词汇系统:基本系统、来源系统、熟语系统 现代汉语词频:常用词、次常用词、通用词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归纳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归纳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六书: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六书”理论进行了阐述。
“六书”指的是: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这是六种不同的造字方法。
3.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
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4.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5.隶书:隶书是秦汉时期所用的字体,分为秦隶和汉隶,秦隶是古今文字的转折点。
6.部首: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件,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7.部件: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8.浊声母:声带颤动而产生的声母。
9.零声母:有的声母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叫零声母。
10.鼻化元音:发音时,软腭下降,口腔和鼻腔同时打开,元音就会带上鼻音色彩,这种元音叫做鼻化元音。
11.鼻韵母:由一个或两个元音音素后面带上一个鼻辅音作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
12.四呼:四呼是我国传统音韵学上按有无韵头及韵头的不同对韵母所作的分类,即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
13.押韵:把两个以上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
14.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语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整个汉语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又叫字调。
15.调值:是声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6.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17.儿化:儿化指的是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音节带上卷舌的音色的一种特殊的音变规律。
18.轻声:轻声是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一定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句子。
19.离合词:某些合成词在使用中往往可以扩展,变成了词组。
《现代汉语》知识要点
《现代汉语》知识要点1.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普通话”一词最早见于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一书,旧称“官话”、“国语”。
3. 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俗称“地方话”。
4.我国民族语言的数目达80种以上。
民族文字目前正在使用的有40种,历史上曾经使用的有近20种,加起来共有近60种。
5.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支7. 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能够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8.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高在语音中主要体现在声调上。
9. 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强在语音中主要体现在重音上。
10. 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长短。
语音中的语调、轻声都与音长密切相关。
11. 音色(音质) :声音的特色,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音色在语音中表现为区分元辅音。
12.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语流里最自然的语音单位,它是人们听觉上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
13.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出来。
14.音素是构成音节的单位,有的音节由一个音素构成,有的音节由两个或三个音素构成,普通话中一个音节包含最多的有四个音素。
15.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不受显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气流在口腔中受到明显阻碍而形成的音是辅音。
普通话中共有10个元音音位、22个辅音音位和4个调位。
16.《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发布推行的,是国家制定的拼写汉语、汉字的法定标准。
17.声母是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
18. 单韵母发音的特点是:发音时舌位和口形始终保持不变。
19.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是开口度最大、声音最清晰响亮的元音20. 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汉字的构词方法
汉字的构词方法
汉字的构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
单纯词可分为单音节单纯词和多音节单纯词。
2.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合成词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构词方式。
3. 复合式:复合式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合成词。
词根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五种:
- 联合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
- 偏正型: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
- 补充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
- 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
- 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
4. 附加式:附加式合成词是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合成词。
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缀是附加在词根上的构词成分。
词缀通常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或语义色彩。
- 前加式:词缀+词根。
- 后加式:词根+词缀。
5. 重叠式:重叠式合成词是由相同的词根重叠而成的合成词。
以上是汉字的主要构词方法。
通过这些构词方法,汉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词汇,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生动。
《现代汉语通论》完整版复习笔记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现代汉语通论》完整版复习笔记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导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现代汉语的性质(一)什么是现代汉语1.语言的属性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
语言既不是经济基础,也不是上层建筑,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和全民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最重要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
2.现代汉语的定性: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的历史地位和语际地位1.汉语的定位汉语是随着汉民族的形成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
汉语是国内各民族之间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言,也是国际上代表中国的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汉语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国文化的传播起过巨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的国际影响也越来越大。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1)汉语的历史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上古汉语(公元3世纪以前)——包括秦、汉,往古可上溯到有文献可考(甲骨文字)的殷商时代。
中古汉语(公元4世纪到12世纪)——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几个朝代。
近代汉语(公元13世纪到19世纪)——包括元、明、清几个朝代,一般截止到鸦片战争时期。
现代汉语(始自20世纪)——一般从1919年五四运动算起(2)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形成过程: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语际地位(1)世界语言谱系:语言的谱系分类就是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语言的分类。
这种分类法依照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的亲疏程度把语言分为语系、语族、语支等。
世界语言的十大语系: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其他语系;[有些语言如日语、京语(越南语)、朝鲜语的谱系还待确定](2)汉语的亲属语言:亲属语言是指由同一原始基础语分化出来的独立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语言。
中国语言学基础知识
中国语言学基础知识
中国语言学基础知识
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起源于约公元前1600年的商朝晚期,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现代汉字。
汉字的特点是形音义相结合,具有丰富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字形结构。
2. 汉语语音的特点:汉语是一种音节语言,其语音特点是声调语言,即同一音节在不同声调下有不同的意义。
汉语的声母、韵母、声调等元素组成了汉语的音系。
3. 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的语法特点是以词为基本单位,词与词之间的关系通过语序、语气、语态等手段来表达。
汉语的句子结构简单,缺少形式上的屈折变化,但通过词语的搭配和语气的变化,可以表达丰富的语义。
4. 汉语的方言和官话:汉语是一种语系,包括多种方言和官话。
方言是指地方上的语言差异,官话是指中国的标准语言,现代汉语的标准官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
5. 汉语的文化内涵:汉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和汉语词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语中的成语、俗语、谚语等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总之,中国语言学基础知识包括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语语音的特点、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的方言和官话、汉语的文化内涵等方面。
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和学习汉语语言和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语文基础知识点
语文基础知识点一、词语辨析1. 同音词同音词是指发音相同或相近,但意义不同的词语。
例如:青蛙(qing wa)和请问(qing wen),在语音上相同,但词义不同。
同学们在阅读和写作中要准确辨别同音词。
2. 同义词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用法、词态有差异的词语。
例如:美丽(měi lì)和漂亮(piào liang),两者都表示外貌好看,只是用法和程度上的差别。
学生们应该注意同义词的使用,使语言更丰富。
3. 构词法构词法指的是通过加前缀、后缀或者改变词根来构成新词。
例如:美丽(形容词)→美化(动词)→美术(名词),通过构词法可以扩展词汇量,丰富表达。
二、词性和词类1. 名词名词是指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抽象概念等的词语,常用来作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例如:桌子、学校、友谊等。
2. 动词动词是指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状态、变化的词语,用来描述主语的行为或状态。
例如:跑、看、喜欢等。
3. 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形容名词或代词的特征、性质、状态等的词语,常用来作定语或表语。
例如:漂亮的、高大的、快乐的等。
4. 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的词语,用来具体描述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
例如:快速地、很好地、非常等。
5. 介词介词是用来表达人或事物的关系的词语,常与名词或代词搭配使用。
例如:在、到、和等。
6. 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语、短语、句子等的词语,起到衔接或转折的作用。
例如:和、但是、因为等。
7. 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词语,用来避免重复或简化表达。
例如:我、他、这等。
8. 数词数词是用来表示数量、顺序的词语,可以表示具体的数目或顺序关系。
例如:一、二、第一、第二等。
三、句子成分1. 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核心成分,执行动作或者经历状态的人或事物。
例如:小明、猫等。
2. 谓语谓语是句子中表示主语行为、状态或存在的词语或词组。
例如:跑、是、学习等。
3. 宾语宾语是句子中接受动作的人或事物,常常是动词的直接对象。
汉语的同源词和构词法权威资料语言文字学基础
文档由上传,本文为word格式。
感谢您的支持!汉语的同源词和构词法【英文标题】The Cognate Words and Word-Formation of Chinese Department of Chinese, Beij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作者】郭锡良【作者简介】郭锡良(1930),男,湖南衡山人,北京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内容提要】汉语的同源词是指有共同语源、音义都有一定联系的词;它的产生同汉语的构词法有密切的联系。
可以分为音同和音近两类。
一,同音的同源词是由词义引申形成的。
词义引申产生新义,近引申义属于一词多义现象,远引申义就分化为同源词。
这种同源词是由词义构词法形成的同音的同源词,有的字形没有变化,有的字形有不同。
二,音近同源词是由音变构词法形成的。
一般来说,音变构词必须有严格的语音标准,不能随意把语音相远的词定为同源词;有人认为有所谓声韵各有不同来源的声韵同源词,这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观点。
三,由意义的同源词。
【英文摘要】The cognate word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refer to thewords that share the same cognations and relate to each otherin both sounds and meanings.Their emergence has a closeconnection with the word-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There are two classes of cognate words: those having thesame speech sounds and those having similar speech sounds. The former come from semantic word-formation. For some of them, the characters remain unchanged, and for others, different. The latter come from word-formation by changing the speechsounds. Generally speaking, this kind of word-formation shouldhave strict phonetic standards,and words that have quitedifferent speech sounds can not be defined as cognate words.Finally, words that are built by structural word- formationare compound words, which are usually made up of two morphemes. They do not produce cognate words of the conventional sense.【关键词】同源词/构词法/词义构词/音变构词/结构构词cognate words/word- formation/semantic word- formation /word-formation by changing the speech sound/structural word-formation[中图分类号]H139;H146.1[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14799(2000)050062同源词顾名思义是有共同语源的词。
《现代汉语》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
《现代汉语》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现代汉语》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简要介绍现代汉语概况,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介绍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使学生对现代汉语概况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有所了解。
主要内容: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语的性质:结构上——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功能上——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无阶级性。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共同语和方言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共同语的形成基础和条件。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含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一)方言的成因(二)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三)现代汉语方言区的划分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
(二)词汇方面: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词的多功能性;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五、现代汉语的地位现代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第二节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一、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主要任务是:“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汉语同源字词丛考pdf
汉语同源字词丛考pdf
汉语同源字词丛考是一本研究汉字同源关系的重要参考资料。
同源字词指的是在形、音、义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或相关性的汉字或
词汇。
这本PDF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演变和发展,
深入探究汉字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规律。
在这本PDF资料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有关汉字同源的知识。
首先,它会介绍一些汉字的历史演变过程,从古代篆书、隶书到楷
书的变化,帮助我们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其次,它会列举一些
常见的同源字词,比如“人”字的同源词有“仁”、“任”、“仞”等,通过对比这些同源字词的形、音、义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可以
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演变过程。
此外,这本PDF资料还会提供一些同源字词的例句和用法解析,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字词。
它还可能包含一些同源字词
的构词规律和变化规律的分析,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汉字的内
涵和外延。
总之,汉语同源字词丛考PDF是一本对于研究汉字同源关系非
常有价值的资料。
通过学习这本资料,我们可以增加对汉字演变和
发展的了解,提高对汉字的认知水平,同时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词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由上传,本文为word格式。
感谢您的支持!汉语的同源词和构词法【英文标题】The Cognate Words and Word-Formation of Chinese Department of Chinese, Beij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作者】郭锡良【作者简介】郭锡良(1930),男,湖南衡山人,北京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内容提要】汉语的同源词是指有共同语源、音义都有一定联系的词;它的产生同汉语的构词法有密切的联系。
可以分为音同和音近两类。
一,同音的同源词是由词义引申形成的。
词义引申产生新义,近引申义属于一词多义现象,远引申义就分化为同源词。
这种同源词是由词义构词法形成的同音的同源词,有的字形没有变化,有的字形有不同。
二,音近同源词是由音变构词法形成的。
一般来说,音变构词必须有严格的语音标准,不能随意把语音相远的词定为同源词;有人认为有所谓声韵各有不同来源的声韵同源词,这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观点。
三,由意义的同源词。
【英文摘要】The cognate word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refer to thewords that share the same cognations and relate to each otherin both sounds and meanings.Their emergence has a closeconnection with the word-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There are two classes of cognate words: those having thesame speech sounds and those having similar speech sounds. The former come from semantic word-formation. For some of them, the characters remain unchanged, and for others, different. The latter come from word-formation by changing the speechsounds. Generally speaking, this kind of word-formation shouldhave strict phonetic standards,and words that have quitedifferent speech sounds can not be defined as cognate words.Finally, words that are built by structural word- formationare compound words, which are usually made up of two morphemes. They do not produce cognate words of the conventional sense.【关键词】同源词/构词法/词义构词/音变构词/结构构词cognate words/word- formation/semantic word- formation /word-formation by changing the speech sound/structural word-formation[中图分类号]H139;H146.1[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14799(2000)050062同源词顾名思义是有共同语源的词。
它属于词源学的范畴。
关于词的来源问题早在公元前就被中外的哲人所议论和探讨,但是学的产生而产生,是历史比较的分支。
它的基本方法是通过亲属语言的比较,构拟出词的最古的音义结合形式。
它的同源词一般是指不同语言中来源相同的词。
另外,在同一语言中由词根相同而派生出来的词,一般叫做同根词,也有称作同源词的。
汉语词源的探讨早在刘熙的《释名》用声训来推求词义的由来,也就是探讨词源,尽管具体论说大多是不成功的,但是仍不失为一部探讨词源的专著。
以后的右文说和因声求义说直到章太炎的《文始》、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都是在探讨的字源,也就是汉语的词源。
汉语的同源词是指有共同语源、音义都有一定联系的词;它的产生同汉语的构词法有密切的联系。
它同西方语言学中不同语言中的同源词不是一回事,而是相当于西方一个语言中由相同词根派生出来的词。
一、词义构词法形成同音的同源词汉语的同源词可以分为音同和音近两类,同音的同源词是由词义引申形成的。
词义引申产生新义,近引申义是属于一词多义现象,远引申义就分化为同源词。
例如道:(1)路,道路。
《论语泰伯》:任重而道远。
(2)水流通行的途径。
《左传》昭公十三年:晋侯会吴子于良,水道不可。
(3)道理,规律。
《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4)述说。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一义和二义是近引申,应该算一词多义;三义、四义是远引申,是由引申分化出来的两个同源词。
这是字形不变的同音同源词。
字形不变,一词多义和同源词的界限不易分清。
因此在的使用过程中,有的就会产生分化字。
例如尊:(1)盛酒的器具。
《礼记乡饮酒义》:尊有玄酒,贵其质也。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新樽洁之。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酌寡人之罇,进之于客。
(2)尊崇,高贵。
《易经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3)尊重,敬重。
《孟子公孙丑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说文酋部》:尊,酒器也。
二义、三义是由一义引申出来的,使用既久,加上社会,已经不甚了了,于是为本义造了分化字。
分化字的产生标志着不同意义之间,已分化为同源词。
二、三两义字形未变,义亦相近,但词性不同,也以看作同源词为妥。
再如右:(1)右手。
《左传》成公二年:左并辔,右援枹而鼓。
(2)右边。
《孟子梁惠王下》:王顾左右而言他。
(3)帮助。
《左传》襄公十年:王右伯舆。
杜预注:右,助。
(4)保佑。
《汉书翟义传》:是天反复右我汉国也。
颜师古注:右读曰祐。
一义本作又,《说文》:又,手也。
象形。
二义是一义的近引申,三、四义是由一义分化出来的同源词。
在甲骨文中有二、四两义,都写作又(注:参看拙作《先秦汉语构词法的发展》,见《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
右本是为三义所造的分化字,《说文》右,手口相助也。
从又,从口。
又字借作表重复的副词以后,于是用右表示这几个意义。
三义又有后起字佑。
四义又有后起字祐。
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一、二义与三、四义有了较大的距离,也就是说,已经把它们看成不同的词。
右字在中古有上、去两读,一、二义读上声,三、四义读去声。
去声后起,佑祐很可能是声音分化后才产生的分化字;在上古四个义项应该都是上声,是词义构词现象。
另外有一种情况是几个同音字,似乎没有关系,其实也是音同义近的同源词。
例如才、材、财:"(1)既竭吾才。
(《论语子罕》)(2)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
(《孟子告子上》)(3)暮而果大亡其财。
(《韩非子说难》)先看三个字的训释:例(1)皇疏:才,才力也。
《说文木部》:材,木梃也。
段玉裁注:材谓可用也。
又《贝部》:财,人所宝也。
三个字的训释差异相当大,其实是音同字异的同源词。
人有用叫做才,木有用叫做材,物有用叫做财。
它们的共同义素是有用。
人才的才也常写作材。
再如狩、兽:(1)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诗经伐檀》)(2)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左传》宣公十二年)《说文犬部》:狩,犬田也。
田猎为狩,兽是狩的对象,二者是动词和名词的区别。
甲骨文中只有狩字,后世产生兽字,本指猎获物,转指四足而毛的动物。
才、材和财,狩和兽,它们是异形的同音同源词。
二、音变构词法形成音近同源字音近同源词是由音变构词法形成的。
在单音的格局中,要创造新词,除了通过引申分化出新词外,还可以通过音节中的音素变化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也就是音近同源词。
例如:(1)渴[*khat](注:为了排印方便,拟音采王力先生《同源字典》的办法,声母以罗马字代号代替音标。
下同。
):竭[*giat]:歇[*xiat](溪群晓旁纽,月部叠韵)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诗经采薇》)昔伊洛竭而夏亡。
(《国语周语上》)得臣犹在,忧未歇也。
(《左传》宣公十二年)人缺水欲饮为渴,江河缺水为竭、为歇。
水竭则尽,水歇则止,用于抽象事物为尽、为止。
(2)创[*tsiang]:伤[*sjang](初审邻纽,阳部叠韵)创巨者其日久。
(《荀子礼论》)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庄子徐无鬼》)《说文》:创(刃),伤也。
又:伤,创也。
(3)斯[*sie]:析[*syek](心母双声,支锡对转)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诗经墓门》)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诗经南山》)《说文》:斯,析也。
又:析,破木也。
(4)象[*ziang]:豫[*jia](邪喻邻纽,阳鱼对转)象有齿以焚其身。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豫焉若冬涉川。
(《老子》十五章)《说文》:豫,象之大者。
以上一、二两例,韵母同部,声母相近,例一同是喉牙音,例二同是舌齿音。
例三声母相同,韵母也相近,是阴入对转,区别在有无韵尾。
例四韵部是阴阳对转,也是有无韵尾的区别,声母也相近。
一般来说,音变构词必须是韵相同,声母也要相近;声相同,韵也要相近;或者声韵俱近。
因此同源词的考察,也必须声韵兼顾;声同韵远,或者韵同声远,是不能随意定为同源词的。
例如:(1)屏[*byeng]:藩[*biuan](声母同为并母,耕元韵远)价人维藩,大师维垣。
(《诗经板》)毛传:藩,屏也。
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诗经桑扈》)(2)间[*kean]:隔[*kek](声母同为见母,元锡韵远)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庄子养生主》)秦无韩魏之隔,祸中于赵矣。
(《战国策赵策二》)(3)欺[*khi]:谲[*kiuet](溪见旁纽,之质韵远)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论语宪问》)郑玄注:谲者,诈也。
屏和藩、间和隔、欺和谲意义相通,从意义方面来看,可以构成同源关系,这是没有问题的。
从语音方面看,屏和藩、间和隔声母相同,欺和谲同属牙音,是相近的旁纽声母,声母也都具备了构成同源词的条件。
但是三对字不但韵尾不同,主要元音也有别,韵部相差太远;这只能是同义词,不能定为同源词。
因为作为音变构词,没有必要变化如此巨大,更重要的是变化过大,音变就失去了可循的规律。
如果把语音转化的条件放得过宽,什么情况都可以是旁转、旁对转,那将必然是无所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