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记时和现代记时推算有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记时和现代记时的推算方法
阳历日期推算阴历日期的方法:前已述及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然而目前记时通常用阳历日期表达,如欲将阳历日期换算成阴历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查《新编万年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翻开万年历6月10日是阴历十一,则逆推6月8日是阴历初九。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
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
(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4)
例:1994年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994-1977=17=4×4+1
故:Q=4,R=1 则: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4×4+10.6(1+1)+(31+28+31+31+7)-29.5n
=204.2- 29.5n
然后用29.5去除204.2得商数6......27.2,6即是n值,余数27即是阴历二十七日。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
一、由公元到天干地支
1、求天干:公元年数最后一位减3(差小于0就加10),即为对应数天干。
2、求地支:公元年数除以12的余数减3(差小于0就减12),即为地支对应数。例如:2001年,最后一位数是1,1-3=-2(小于0)-2+10=8,对应天干数为“辛”;
2001年除以12余数是9,9-3=6,对应地支数为“巳”;
两者合起来就是该年天干地支:“辛巳”年。
二、由天干地支到公元
举例:请问戊戌变法是公元多少年?
我们知道六十一甲子,所以戊戌是这六十年里的第几年呢?由天干戊知道位数为5+3=8,可以是8,18,28,38,48,58,;再由地支戌知道除以12的余数为11+3-12=2,可以是2,14,26,38,50,综合一下就知道是一甲子的第38年。
还知道戊戌变法发生在十九十九到二十世纪之间,一甲子的首年(60余1)可以是1801,1861,1921,1981,比较合理的是1861到1920,所以戊戌变法发生在公元1860+38=1898年。
干支纪法与公元纪年的转换和记忆方法:
1、天干与公元纪年的转换和记忆方法:
天干共十个,而我们的公元纪年也是十年一周期,所以它们之间有一种始终不变的关联,即公元纪年的尾数与天干一一对应,如下图:
那我们应如何记住它们呢?
首先,我们应记住十个天干,可用谐音记忆法,如:甲乙丙丁无计更新,认亏!
其次,我们开始记忆上面表格中公元纪年的尾数与天干一一对应的对应关系。只要有点历史知识的人,这点就很好记了,那就是我们只需记住1894年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4对应甲,那么5就对应乙,依次类推就行了。(特别注意的是0对应庚)
2、地支与公元纪年的转换和记忆方法:
地支共12个,也就是说它12年一轮回,那我们就可以用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余数与地支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那又如何记住它们呢?
同样,我们首先要记住十二地支,也可用谐音记忆法。
示例:
简单的说,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的天干。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例一:鸦片战争爆发的1840年,换算干支纪年如下:
第一步看尾数找天干。1840年尾数为0,则对应天干为庚。
第二步算余数找地支。1840除以12得余数4,4对应地支为子。于是1840年就是庚子年。
例二:火烧圆明园的1860年,换算干支纪年如下:
尾数是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申”。那么,公元1860年则为庚申年。
例三: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如王莽篡汉的公元9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9相对应的“己”和“巳”,那么该年则为己巳年。
三、特例:公元前时间的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看完上面的转换方法,你是不是就认为自己就能把所有的公元纪年都换成干支纪法了?那你就错了,公元前的年份的转换就不是这样了。不过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也有一一对应关系。
天干:
尾数7 6 5 4 3 2 1 0 9 8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
余数9 8 7 6 5 4 3 2 1 0 11 10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如:秦始皇建立秦朝的公元前221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为:
用尾数1取天干中的“庚”;221除以12得余数5,对应地支中的“辰”。那么,该年则为庚辰年。
注:干支搭配、干支纪年及有关年代可查看有关文献资料和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附录等。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如表1、表2所示,二者通过对应配对(到达末尾时从头再开始,如癸对酉后甲对戌,乙对亥后丙对子),一个循环为60(即10与12的最小公倍数)即一甲子,以后这样周而复始。
表1 天干的对应序号
表2 地支的对应序号
对于某一对天干地支(注意天干地支配对一定是奇对奇、偶对偶,不会出现奇对偶的情况),我们要确切地知道它在60个组合中排第几。仔细研究会发现对于天干的每一次循环,其对应的地支会落后2位(因为地支比天干多2个),如第一个循环甲对子,
第二个循环甲对戌(下一个循环的子相当于13);而对于地支的每一次循环,其对应的天干会超前2位,如第一个循环子对甲,而第二个循环子对丙。下面介绍两种方法计算一对天干地支在60个组合中的排号。
方法1:计算它是天干的第几个循环(最多只有六个循环),对某一对天干地支,天干号为a (1-10),地支号为b (1-12)。则天干经过的循环数为:
p=((a+12-b)/2)%6 %为求余数符号(若整除余数为0)。它在60个组合中排号为:n=10p+a。
方法2:计算它是地支的第几个循环(最多只有五个循环),地支经过的循环数为:q=((a+10-b)/2)%5,它在60个组合中排号为:n=12q+b。
知道天干地支在组合中的排号n后,则只要知道60个天干地支中的某一个对应的公元纪年,其他59个对应的公元纪年也就知道了。我使用的“参考点”为甲申(a=1,b=9排号21),郭沫若1944年写了《甲申三百年祭》,反思明王朝的腐败导致李自成农民起义,进而1644年清兵入关,因而1644年、1944年、2004年都是甲申年。当然欲得到公元纪年还得给出该年的范围(区间应小于60,因为每隔60年该天干地支都会出现一次),例如我们知道甲午海战发生在1890年左右,甲午(a=1,b=7)n=31,因而对应的公元纪年为:y=1944+(31-21)-60=1894,即甲午海战发生在1894年。
经过上面的介绍,根据某一天干地支年以及所在公元纪年的范围,我们就能知道它对应的公元纪年(在研究历史中经常遇到)。在现实中我们更多情况下需要知道某一公元纪年对应的天干地支,因为只有知道了天干地支才知道该年的生肖。将公元纪年转换为天干地支纪年也就是上述问题的反问题,核心问题简化为知道该天干地支的排号(通过公元纪年、参考点的排号得到)需要得到对应的天干地支,即已知n,求a、b。这个问题相对简单些,根据上面n的两个表达式,可以得到:a=n%10,b=n%12 (若a=0,则a=10;若b=0,则b=12)。如想知道今年(2007年)的天干地支纪年:
n=((2007-2004)+21)%60=24,a=24%10=4,b=24%12+12=12。因而今年是丁亥年,即今年是猪年。
好了,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元纪年相互间的转换解决了。顺便提一下,中国古人设计的一个甲子60年,60这个数字大小挺合适,正好与古人的一般寿命相若。古人一般使用皇帝年号与干支相结合,这样能唯一确定任何一年。巧合的是中国古代皇帝在位时间都没有超过60年(康熙在位时间最长为60年,本来乾隆有希望打破这一记录,他后来禅让给他儿子了),不过即使在位时间超过60年也有解决办法,使用两个年号就可以了。这里要特别表扬明朝清朝的皇帝,一生只用一个年号,当然明英宗是个例外;强烈鄙视汉武帝(尽管汉武帝在使用年号方面是吃螃蟹者,但他使用年号就如他换美女、杀丞相一般频繁)、唐高宗之流,滥用年号,不但浪费有限的文字资源,使后世皇帝起年号时绞尽脑汁避免重名,而且广大人民群众不方便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