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模板表格)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备课记录表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备课记录表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备课记录表课堂信息- 教师姓名:[填写教师姓名]- 所教班级:[填写班级名称]- 课程名称:数学- 上课时间:[填写上课时间]- 教材版本:[填写教材版本]- 主题:[填写本课堂主题]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研究并掌握[填写知识目标1]- 理解和应用[填写知识目标2]- 能够解决[填写知识目标3]-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填写能力目标1]- 提高学生的[填写能力目标2]- 激发学生的[填写能力目标3] -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填写情感目标1] - 培养学生的[填写情感目标2] - 培养学生的[填写情感目标3]教学内容- 内容一:[填写内容1]- 子内容1:[填写子内容1]- 子内容2:[填写子内容2]- 子内容3:[填写子内容3]- 内容二:[填写内容2]- 子内容1:[填写子内容1]- 子内容2:[填写子内容2]- 子内容3:[填写子内容3]- 内容三:[填写内容3]- 子内容1:[填写子内容1]- 子内容2:[填写子内容2]- 子内容3:[填写子内容3]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 引导学生回顾[填写相关知识点]- 准备问题激发学生兴趣2. 知识讲解与展示:- 详细讲解[填写知识点1]- 以案例、图表等方式展示例子3. 练巩固:- 设计合适的练题,让学生灵活应用知识-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并解决问题4. 拓展应用:- 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提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思考5. 总结与反思:- 对本节课的研究进行总结- 听取学生对课程的感想和建议教学评估- 教学效果的评价:-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学生在课堂练中的准确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教学反思与改进:- 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总结教学经验,为下一次备课提供参考参考资料- [列出使用的教材、工具和参考书籍等信息]。

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课程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掌握下册数学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下册数学课程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数的认识- 数的比较- 数字的拓展和认识- 加法运算- 减法运算- 位置与方向- 分钟和小时- ...请参考教材以获取更详细的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实现以下目标:1. 掌握数的认识和数的比较方法。

2. 理解和应用数字的拓展和认识。

3. 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4. 了解位置和方向的概念,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

5. 学会计算分钟和小时的方法。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主动研究和参与,包括但不限于:- 课堂教学讲解- 小组合作研究- 游戏活动- 观察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课堂随堂小测验- 课堂练- 个人作业- 期中和期末考试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展开,可以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教科书和练册- 数学工具和教具- 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 游戏和活动道具课程安排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研究情况,可以按照下述安排来组织教学活动:- 第一课:数的认识- 第二课:数的比较- 第三课:数字的拓展和认识- ...请参考教材以获取更详细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活动。

教学指导为了保证本教案的有效实施,教师应注意以下指导建议:1. 认真备课,熟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确保教学活动的适应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 关注学生的研究进展,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4. 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以上为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的基本格式和内容安排,具体的实施细节和教学内容请参考教材和教学实践中的需求和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祝您教学顺利!。

小学数学教案表

小学数学教案表

小学数学教案表
主题: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 能够解决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算数题
2. 能够理解和运用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3. 能够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回顾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 学习进位和退位的方法
3. 练习加法和减法算数题
4.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1. 引入新知识:通过举例子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意义。

2. 学习进位和退位:教授进位和退位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处理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练习算数题: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4.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情况,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资源:
1. 教学板书
2. 讲义
3. 练习题
4. 实际问题材料
评估方式:
1. 学生课堂表现
2. 练习题成绩
3. 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学生是否能够应用进位和退位方法解决多位数的算术题?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版90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版90页)

咸水信用社员工工作考核措施及办法一、指导思想以省联社绩效考核相关精神为指导,与市联社人事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相结合,通过委派会计履责监督、市联社直接考核,合理确定社与社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工作目标和工资含量标准,拉开分配档次,建立“激励充分、约束有效”的分配机制,促进我市信用社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含量计酬的原则。

根据全市信用社绩效工资总额、各项经营计划等因素,确定统一的含量标准,据此标准计算信用社实际完成任务数应得的绩效工资。

信用社主任和副主任根据工作职责和分工,其绩效工资实行百分考核。

(二)质效优先的原则。

各社工资增长水平要与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和资产质量相适应。

(三)风险防范的原则。

凡出现案件或资产损失的,根据涉案金额或损失大小,按规定相应扣减绩效工资。

(四)人员定编的原则。

年终绩效考核结账时,按定编的人数计算按人考核结账部分。

(五)按月结账的原则。

市联社按月对各社经营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其中收息按月全额计发绩效工资,其它考核项目按当期应计绩效工资的70%计发,信用社依据员工业绩考核到人。

全年滚动结算,年终结总账。

(六)优胜劣淘的原则。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对主任和分管主任就地免职:1、存款未完成净增计划50%的;2、利息收入未完成计划的80%或同比下降的;3、不良贷款不降反增的;4、当年到期贷款回笼率低于90%的(五级分类)。

三、绩效考核对象绩效考核对象为全体在编在岗承担经营目标任务的员工,不包含待岗、内退及行政开留人员。

借调人员绩效工资按所在信用社人均绩效工资确定,由市联社另增加相关社工资总额。

四、工资的构成和考核(一)基本工资按定编人数每人每月x元的标准计发(含“三金”),待岗人员发生活费x元。

(二)绩效工资1、2013年全市信用社绩效考核指标为全年存款旬均净增额、利息收入、不良贷款清收(五级分类)。

绩效工资含量标准分别为存款旬均净增额x元/万元,利息收入x元/万元(营业部按x元/万元考核),不良贷款清收x元/万元。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四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四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四篇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数统计表的结构及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数据计算与表格填写。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制统计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1.讲述练习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这节课我们进行巩固练习。

2.复习让学生观察教材52页例1统计表提问:制一张合格的统计表的步骤是什么?(要求边看书边讨论,然后回答)制复式统计表的步骤:(1)设计“表头”(2)定纵横栏目各需几格(3)画表(4)填写数据(包括总计、合计)(5)写上名称、制表日期3.巩固练习在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

方法:指导做题,让学生研究后再制表(1)提问:“各年级”和“全年级”各表示什么意思?(2)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制表的步骤。

4.综合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方法:独立完成。

然后让学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计数填写的位置,全班齐练。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准确计算。

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差后,发现普通的问题要统一纠正。

5.深化练习练习十一第6题,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试做。

教师引导,表中各班占总数的百分几中的总数指的是谁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做后讲评。

6.全课总结有关统计部分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因此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7.作业(补充)(1)请把下面统计表填写完整双林衬衫厂去年各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1993年1月项目件数季度计划产量实际产量完成计划的百分数合计第一季度8000125%第二季度12000120%第三季度100012500第四季度18200140%(2)填表。

根据统计要求将下表填写完整东方小学男、女生人数统计表性别人数年级合计男生女生各年级女生占男姓人数的百分数总计280低年级9047中年级8036高年级52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2.通过看表,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在已学过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的基础上,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掌握统计表中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会分析含有百分比的统计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表格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表格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单元分析一、内容及简析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四、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措施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约3课时。

一、复习回顾1、长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

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

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

第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案全套(表格式)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案全套(表格式)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案全套(表格式)
教案列表
课时
教案名称
1
数的认识与数的读写
2
数的比较与数的排列
3
算式的认识与简单算术运算
4
10以内的加法
5
10以内的减法
6
10以内的混合运算
7
百以内的认识和组成
8
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9
百以内的混合运算
10
1000以内的认识和组成
11
10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2
1000以内的混合运算
13
长度的认识和测量
14
容量的认识和测量
15
时间的认识和测量
16பைடு நூலகம்
重量的认识和测量
17
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18
图形的组合和分拆、分数的认识和分配
19
数字的位置与方位
20
偶数和奇数的认识和分拆
21
用数表、数线表示数字的范围
22
总复习
以上是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案全套的表格格式。每个课时都有对应的教案名称,教案内容涵盖了数的认识、算术运算、长度测量、容量测量、时间测量、重量测量、图形认识和分类、数字位置与方位、偶数和奇数的认识、数表和数线表示数字范围等内容。在这套教案中,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表格)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表格)

数学教案二年级上册教师: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1.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及乘法的各个元素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3.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4.培养观察比较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情境图。

教师:大家看看这个教学楼有多少个窗户?学生1:一共有27扇窗户。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1:我是一扇一扇数的。

学生2:我是一层一层数的。

每层有9扇,一共3层,9+9+9=27(扇)。

(按学生数的公式闪动画面)教师:同学们能列个数学算式吗?学生:能。

教师:观察以上算式,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1:都是加法。

学生2:每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

教师:在“9+9+9=27”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学生:相同的加数是9,有3个9。

教师:这个算式可以说是几个几相加?学生:是3个9相加。

二、探索新知(一)快乐起航教师:某校二年级2个同学坐一张桌子,一共坐了50张桌子,你知道该校二年级有多少个同学吗?你会列式吗?试试看。

教师:列完了吗?学生:没有。

教师:你有什么感觉?学生1:太长了。

学生2:太麻烦了。

学生3: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教师:像这样的算式,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想学吗?(二)愉快探索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教师:一共植了多少棵树?学生1:一共植了32棵。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1:我是一棵一棵数的。

学生2:我是横着看的,每排有8棵,一共有4排,也就是4个8,所以列成算式是8+8+8+8=32(棵)。

学生3:我是竖着看的,每列有4棵,一共有8列,也就是8个4,4+4+4+4+4+4+4+4=32(棵)。

教师:4个8相加,如果用乘法计算,可以用8×4表示,也可以用4×8表示。

教师介绍读法。

8×4读作:8乘4;4×8读作:4乘8。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集(表格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集(表格版)

友谊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总第1节教学内容小数乘法时间第周第课时月日教具课件、作业纸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时控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谈话:十一你们有什么打算?情境引入师:看老师这有一幅图。

(课件展示例题图)人们在干什么?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还知道了什么?生:有卖风筝的风筝的价钱不一样师:这么漂亮的风筝,看来了三个小同学,他们想买3个一样的来放飞。

(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教、训、练);(一)了解小数乘整数2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的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1、师:买哪个呢?你们能给他们提个建议吗?学生自由回答。

2、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说: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我们先采纳买最便宜的方案,也就是买3个3.5元的风筝,(教师板书3.5元)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并说清怎样想的?学生思考并汇报。

(1-2人)师:同学们各自的理由很充分,思考问题也很有深度。

那么到底花多少钱呢?你们能算出来吗?学生独立计算。

师:谁把你的成果展示给我们大家看。

教师收集学生的不同方法,在实物投影演示。

并从中选择板书。

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3、小结。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老师注意到同学用这种方法,(教师指板书),3个这样的风筝花了10.5元,你们算得对吗?师:你能说出理由,或者利用以前的知识来验证10.5元是对的吗?生:在纸上验证,并演示过程。

10条件。

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2出现把3.5元看作35角(),35角乘3等于105角,105角以元作单位是10.5元。

微课教学设计表格

微课教学设计表格
——对于数理化等注重逻辑推理和过程演算分析的教学内容,只录制教师的讲解声音及屏幕内段话,一般最多不超过150字,课程简介以文字形式出现在微课主体内容之前)
《认识立体图形》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我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感知每种物体的特征,然后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紧接着我让学生摸一摸,通过摸一摸我让学生说出了每种物体的特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打好基础。
附件二:
微课教学设计表格
主讲教师姓名
雷小喜
讲授内容
一(年级)数学(学科)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版本)
认识立体图形(课目/知识点/主题)
教学类型
□知识讲授□解题演算□问题答疑
□创意实验□学习活动
拍摄模式
□知识讲授型微课
——教师在演播室以讲授为主,结合屏幕演示、板书等活动完成某个知识点的教学
□屏幕录制型微课
微教案
(另纸附)
讲授配套的PPT
(另行提供PPT文件)
微练习
(另纸附)
微反思
(一段话,一般不超过300字)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空白模板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空白模板

课题: [请填写具体课题,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年级: [请填写年级,如“二年级”]教材版本: [请填写教材版本,如“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 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教具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分数卡片- 分数模具- 彩色纸张- 记号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分数实例,如:蛋糕、苹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含义。

2. 提问:什么是分数?分数表示的是什么?二、新课讲解1. 分数的意义:- 利用分数模具或彩色纸张,展示分数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理解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 通过实例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如:$\frac{1}{2}$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

2. 分数的表示方法:- 引导学生用分数卡片或模具表示不同的分数。

-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示相同的分数。

三、巩固练习1. 完成课件中的练习题,巩固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 小组内互相出题,检验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分数,应用分数。

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分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 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不足之处?-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备注:- 以上教案为空白模板,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小学数学分数乘法教案表格

小学数学分数乘法教案表格

小学数学分数乘法教案表格教案标题:小学数学分数乘法教案表格学段:小学(适用年级:三年级至五年级)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3. 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2. 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针对小学数学分数乘法的教材,例如小学数学教材版;2. 工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或马克笔,教学卡片(可自制或购买);3. 学生练习册;4. 计算器(作为辅助工具,用于教学示范和解答)。

教学步骤:1. 引入阶段a. 利用图片或实际物品引起学生对“分数”概念的思考和讨论;b. 展示并解释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并介绍分数乘法的概念;c.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学习分数乘法?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 讲解与演示阶段a. 讲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b. 利用黑板或白板,使用分数乘法的算式进行示范和演示;c. 针对不同的分数乘法情况,如整数与分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等,进行详细解释和演练;d. 使用教学卡片或口算题目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加深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和掌握。

3. 实践与练习阶段a.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分数乘法的练习;b. 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增加难度和复杂度,例如引入混合数的乘法;c.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d. 定期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进一步拓展阶段a. 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乘法与其他数学概念的关系,例如加法、减法和除法;b. 提供更多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场景,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c.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和拓展性学习,如探究非整数乘法、分数乘法的简化等。

5. 总结与评价阶段a. 总结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b.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通过小测验、作业或小组展示等形式;c.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分数乘法的应用领域,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数学的广阔世界。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 (好用)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 (好用)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 (好用)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学上册中的基本概念和数学运算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研究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运用数学概念,如数的概念、加减法等。

2. 训练学生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和自主研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单元:认识数字1. 教学内容:认识1-10的数字,比较大小、排序。

2. 教学安排:通过数学游戏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快速认识并掌握这些数字。

第二单元:数的组成与分解1. 教学内容:数的组成与分解,包括单位进位和退位。

2. 教学安排:通过教学视频和小组活动,让学生理解数的构成和分解的方法。

第三单元:加法运算1. 教学内容:研究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进位和不进位相加。

2. 教学安排:使用教学游戏和练题,帮助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技巧和策略。

第四单元:减法运算1. 教学内容:研究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退位和不退位相减。

2. 教学安排: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练题,让学生了解减法运算的应用场景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2. 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估1. 课堂练: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课后布置题作业,巩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以上是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表格式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并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

第六册数学(1,2,3,4)表格教案

第六册数学(1,2,3,4)表格教案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里东八一爱民学校第六册数学教案
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里东八一爱民学校第六册数学教案
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里东八一爱民学校第六册数学教案
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里东八一爱民学校第六册数学教案
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里东八一爱民学校第六册数学教案
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里东八一爱民学校第六册数学教案
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里东八一爱民学校第六册数学教案
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里东八一爱民学校第六册数学教案
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月日(星期)总第课时
月日(星期)总第 14 课时
月日(星期)总第 15 课时
月日(星期)总第 16 课时
月日(星期)总第 17 课时
月日(星期)总第 18 课时
月日(星期)总第 19 课时
月日(星期)总第 20 课时
月日(星期)总第 21 课时
月日(星期)总第 22 课时
月日(星期)总第 23 课时
月日(星期)总第 24 课时
月日(星期)总第 25 课时。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表格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表格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教学内容】四则运算二、【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五、【教学措施】本单元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建议:1、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

视学生情况,各有侧重。

2、加强基础运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

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观察物体(2)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到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表格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表格

第一单元测量第一课时认识长度单位——毫米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七课时——生活中的数学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一课时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一)第二课时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二)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三课时——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三)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第四课时——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减法(一)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第九课时——整理和复习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第四单元四边形第一课时四边形的认识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周长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四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五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练习课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六课时估计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一)课后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四课时有余数的除法(四)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五课时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五单元时、分、秒第一课时秒的认识第二课时时间的计算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填一填说一说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一课时口算乘法第二课时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四课时练习课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五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课后反思:第六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七课时连续进位乘法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八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第九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十课时整理复习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几分之几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八单元可能性第一课时可能性(一)第二课时可能性(二)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
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收集的数据,感知分类的意义。
难点
掌握分类的方法,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化,并能够自定分类标准对物体进行分 类。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个装有东西比较乱的书包。
教学过程
教 学 环 节
师生活动及要求
二次备课
情 境 导 入 合 作 探 究 独立尝 试 占 八、、 拨 助
1引入
教师拿出一个装了很多东西的书包 (主要是 学习用品,装法比较乱)。谁愿意帮助老师 拿出一支铅笔(铅笔盒里不放)。
(出示例1):同学们还记得元旦的时候吗?二 年级的大姐姐、大哥哥们,为了美化教室买了 很多气球。看,多漂亮!
教师:这么多的气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板书:形状、颜色)。
2、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探索记录方法。 教师:能按照形状分分并告诉大豕每种气球 有多少个吗?
学生分组活动:分一分并想办法记录分类结 果。
教 学 反 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展示学生分类的记录方法和结果。
小结:虽然同学们的记录方式不同,但仔细观 察整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整理的结果是一样的。)
教师结合不冋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数据
那种气球最多?那种气球最少?使学生 读懂各种呈现方式,体会不冋呈现方式的特 点。
2、按颜色分类计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 记录分类的结果。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二题。
(1)、教师带领学生完成第2题的第(1)题。
(2)、教师带领学生完成第2题的第(1)题。
(3)、讨论:分的都是这些卡片,为什么分类 的结果不同?
2、观察教室里有没有分类摆放的物体。你还 知道哪里有分类摆放物体的地方。
3、作业:
练习七:1、3题。
板 书 设 计
分类与整理 形状颜色
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张秀芝授课时间年 月 日
课题
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教 学 目 标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 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 表格等)呈现收集的数据。
3、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 标准下的 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 多样性。
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分类。
展示学生分类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你觉得他做得怎么 样?说说理由。
在对比中体会
教师:同学们刚刚分的都是这些气球,为什么 分类的结果不一样?
无论结果怎么样,什么应该是不变的?小结:通过给气球分类,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分 类,学会了怎样分类。分类的标准不一样,结 果就不一样,但物体的总数量是不变的。下面 就请同学们用今天学会的找。(学生可能会找 好久也找不到。)
3、请这名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自己找不到?
学 当 堂 练 习
(书包里太乱了)
4、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整理一下书包。
(把书包里的东西都倒出来,师生共冋整理; 也可以请 名同学到前面进行整理,然后给大 家讲一讲,为什么这样摆放?)
师小结:冈財我们(或这位同学)所做的就是 分类。分类摆放物品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整 洁、方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类与整 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