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2分,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0分) 1.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为(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教育法》中关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规定,体现了教育的( )原则。
A.方向性 B.平等性C.公共性 D.终身性3.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立法程序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通过、法律的( )。
A.监督 B.公布C.解释 D.实施4.合格评估是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对( )的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教育质量鉴定认可的制度。
A.所有学校 B.民办学校C.普通高校 D.新建学校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 )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A.财产关系 B.经济关系C.物权关系 D.所有权关系二、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2分,可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共10分)6.下列各项中,属于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A.学生的隐私权 B.教师的教学行为C.学生上课行为 D.教学设施7.下列各类考试中,( )属于我国现行的国家教育考试范畴。
A.高考 B.职业资格证书考试C.研究生入学考试 D.高等教育自学考试8.-般而言,人身权包括( )、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等多项具体权。
《教育法学》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对者在括号中划“\/”,错者划“×”;每题2分,共10分)1.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是相互联系的,虽然两者的主体不同,但来源则是相同的。
( ) 2.教育法律事件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有关,能够引起教育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事实。
( )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 )4. 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 )5.成人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教育。
(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0分)1.( )是学习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法治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学习方法。
A.系统思考法 B.比较研究法C.调查研究法 D.自学法《教育法》中关于“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的规定,属于( ) 2.规范。
A.强制性 B.禁止性C.义务性 D.授权性3.家庭教育权是指( ),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对他人发出教育方面要求的权利。
A.未成年人的父母 B.未成年人的家庭c.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D.未成年人的代理人4.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 )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A.不服行政处分及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 B.不发放有关费用c.行政处罚行为 D.行政强制措施5.下列行为中,( )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称的“严重不良行为”。
A.旷课、夜不归宿 B.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活动必须符合以下哪项原则?A. 国家利益B. 社会公共利益C. 个人利益D. 集体利益答案:B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的年限为多少年?A. 8年B. 9年C. 10年D. 12年答案:B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的哪项权利受到法律保护?A. 学术自由B. 言论自由C. 出版自由D. 集会自由答案:A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以下哪项权利?A. 受教育权B. 劳动权C. 选举权D. 被选举权答案:A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自主权包括哪些方面?A. 人事管理B. 财务管理C. 教学管理D. 所有选项答案:D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的目的是?A. 培养高级技术人才B. 培养高级管理人才C. 培养高素质劳动者D. 培养高级科研人才答案:C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机构可以从事哪些活动?A. 非营利性教育活动B. 营利性教育活动C. 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教育活动D. 以上都不是答案:C8.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学位分为几个等级?A. 2个B. 3个C. 4个答案:B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经费的投入应该?A. 逐年减少B. 保持不变C. 逐年增加D.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答案:C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主要来源于?A. 国家财政B. 社会捐赠C. 学费收入D. 以上都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保障公民享有以下哪些权利?A. 受教育权B. 学术自由权C. 宗教信仰自由权D. 教育选择权答案:A、B、D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应当做到以下哪些方面?A. 免费B. 强制D. 均衡答案:A、B、C、D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应当履行以下哪些义务?A. 遵守职业道德B. 完成教育教学任务C. 参与学校管理D. 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答案:A、B、D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包括以下哪些?A. 受教育权B. 劳动权C. 健康权D. 财产权答案:A、C、D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具备以下哪些条件?A. 有合格的教师B. 有符合标准的校舍C. 有充足的教学设备D. 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是国家的事业,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育法学》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每题2分,共10分)1.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为(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教育法》中,有关“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准、注册或者备案手续”的规定,属于( )规范。
A.授权性 B.义务性C.禁止性 D.说明性3.《教师资格条例》由( )制定。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C.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D.教育部4.合格评估是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对( )的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教育质量鉴定认可的制度。
A.所有学校 B.民办学校C.普通高校 D.新建学校5.《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 )的事故。
”A.人身损害 B.财产损害C.人身损害后果 D.人身和财产损害二、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每题2分,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共10分)6.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A. 受教育时间上的机会平等 B.受教育过程上的机会平等C.受教育结果上的机会平等 D.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7.教育法律权利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利益。
它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
A.行为权 B.要求权C.领导权 D.请求权8.下列各项中,( )属于《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应当享有的权利。
A.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平等原则B. 公正原则C. 效率原则D. 法治原则答案:C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哪项不是受教育者的权利?A. 接受教育的权利B. 选择学校的权利C. 获得奖学金的权利D. 强制教育的权利答案:D3. 教育法律关系中,哪一方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A. 学生B. 教师C. 学校D. 教育行政部门答案:C4. 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民事责任B. 行政责任C. 刑事责任D. 经济责任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法律的实施方式?A. 教育行政B. 教育监督C. 教育评价D. 教育惩罚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育法的功能。
答案:教育法的功能主要包括规范功能、保障功能、指导功能和促进功能。
规范功能是指教育法通过设定规范,明确教育活动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保障功能是指教育法保障受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指导功能是指教育法为教育活动提供方向和原则。
促进功能是指教育法通过规定和激励措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2. 阐述教育法律关系的特点。
答案:教育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主体的多样性、内容的复杂性、形式的规范性和关系的稳定性。
主体的多样性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组织和机构。
内容的复杂性是指教育法律关系涉及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管理、教学、科研等。
形式的规范性是指教育法律关系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形式。
关系的稳定性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一旦建立,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易随意变更。
3. 描述教育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
答案:教育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教育法规的执行情况的监督、对教育活动的合法性的监督、对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的监督以及对受教育者权益的保护。
教育法律监督的目的是确保教育法规得到正确实施,维护教育秩序,保护教育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教育法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法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62328)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
A、教师负责制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D、校长负责制2. 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 )。
A. 在全国范围适用B. 只在本地区适用C. 只在本校适用D. 在外国也适用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
A. 权利B. 义务C. 权利和义务D. 权力4. 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 )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 校长B. 学校负责人C. 有关直接负责人D. 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5.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
A.15B.20C.30D.606. ( )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教育D.高等教育7. 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 )A. 过错责任原则B. 无过错责任原则C. 严格责任原则D. 公平原则8.学校( )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A.可以B.不得C.特殊情况可以D.经批准可以9.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次日起( )内作出处理。
A.15 日B.20 日C.30 日D.60 日10. 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_ 。
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D.AB 两种责任11、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A、不满十六周岁B、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C、不满十八周岁D、已满十八周岁12、教师私自拆学生信件并偷看了学生信件内容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A、通信隐私权B、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C、自由权D、没有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13、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该保障教师工资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教育法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大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教育法学又称教育法律科学,是以(教育法)、(教育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学科。
2.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研究方法。
3.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法学著作是(学校法学)。
4.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5.教育法的效力是指教育法的(适用范围),它包括(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6.国家教育权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依法对教育行使的领导和(管理)的权力。
7.公民的受教育权是依据(法律规定),公民在受教育方面可以作为或不作为,或要求他人为其(受教育权)而作为或不作为的能力或资格。
8.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9.(教育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
10.教育立法程序一般分为(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通过)、(法律的公布)。
11.教育法的实施主要有两种方式:(教育法的适用)和(教育法的遵守)。
12.教育法制监督主要分为(国家)和(社会)的监督。
13.依据《教育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14.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5.根据《学位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16.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指其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组织机构,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并以此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取得(主体资格)。
17.我国对学校的设立实行(登记注册)和(审批)两种制度。
(完整版)教育法学题库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教育法学题库及参考答案.《教育法学》复习题本科一、单选( A ) 1.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_____。
A.《教育法》 B.《教师法》 C.《宪法》 D.《义务教育法》( C ) 2.教育法律规范由三个要素构成,即_____。
A.条件、内容和处理 B.假定、责任和制裁C.假定、处理和制裁 D.处理、责任和制裁( C ) 3.根据宪法和法律(包括教育法律)授权,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_____。
A.教育基本法 B.单行教育法 C.教育行政法规 D.教育行政规章( A )4.根据我国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学校事故一般适用_____。
A.过错责任原则 B.过错推定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 D.公平原则( B )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_____。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B )6.一般说来,教育法规的解释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A..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 B.法定解释和学理解释C..行政解释和地方解释D..学理解释和司法解释( C )7.最早提出义务教育概念的是著名的宗教改革运动领袖是_____。
A.加尔文 B.胡格诺 C.马丁·路德 D.林肯( D )8.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权的结构一般由_____组成。
A.家庭教育权、学校教育权、教师教育权组成的B.学校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学生教育权组成的C.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教师教育权组成的D.国家教育权、家庭教育权、社会教育权组成的( A ) 9.教育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是_____。
A.教育法律规范的存在 B.教育法律现象的存在C.教育法律制度的存在 D.教育法律意识的存在( D ) 10.《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系指______到______岁的中国公民。
A.0——16 B.0——.14 C.0——15 D.0——18( D )11. 1995年,_____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教育法学期末考试卷

教育法学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教育平等原则B. 教育优先原则C. 教育自由原则D. 教育公正原则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哪项不属于受教育者的权利?A. 接受教育的权利B. 选择学校的权利C. 选择教师的权利D. 获得奖学金的权利3. 教育法律关系中,以下哪项不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A. 学校B. 教师C. 学生D. 教育行政部门4. 教育行政处罚的种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警告B. 罚款C. 吊销许可证D. 刑事处罚5. 教育法的实施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 教育行政部门B. 学校C. 教师D. 所有以上选项...(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教育法调整的是_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2. 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保障_________的合法权益。
3. 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保障学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4.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5. 教育行政处罚的程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及其意义。
2. 阐述教育法律关系的特点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加分政策。
请分析这一做法是否符合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并给出你的理由。
2. 某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了体罚。
请根据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分析该教师的行为是否合法,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五、论述题(共20分)请结合实际,论述教育法律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作用及其实施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六、结束语本次教育法学期末考试旨在检验同学们对教育法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认真作答,展现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法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法学》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教育法学》题库及答案一一、判断题(对者在括号中划“√”,错者划“×”;每题2分,共10分)1.学生的学习权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 )2.《教育法》中规定,“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 )3.根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学校商业保险中,保险双方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签订保险合同。
( )4.《教育法》规定,“非法举办国家教育考试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 5.学生申诉制度的特点是:法律性、特定性、诉讼性。
(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0分J1.《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于( )年。
A.1975 B.1980C.1992 D.19912.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全部教育法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 ),是制定和执行教育法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
A.行为规范 B.工作标准C.价值准则 D.法律规范3.《高等教育法》中关于“设立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规定,属于( )规范。
A.授权性 B.禁止性C.义务性 D.强制性4.广义的教育立法是指( )依据法定的权限,创制、修改、补充和废止规范性教育法律文件的活动。
A.国家机关 B.最高国家权利机关C.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D.最高国家权利机关及其常设机关5.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可将行政复议的程序分为( )程序。
《教育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对者在括号中划“?”,错者划“X”。
每题2分,共10分)1(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情况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 )2(无论是广义的解释还是狭义的解释,教育法的适用都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以国家的名义实施教育法律规范的活动。
( )3(学生的法律地位是指学生以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取得的一种主体资格。
( )4(在公立学校中,国家是学校财产的唯一的和统一的所有人。
( )5(公平责任原则,是指一方在对另一方造成损害有过错的情况下,由法院(法官)根据公平概念,结合当事人财产状况及其他条件,确定一方对另一方的损失给予适当的补偿的法律责任。
(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2分,共10分)1(《民办教育促进法》属于( )。
A(行政法规 B(规章C(单行条例 D(法律2,《教育法》第八条中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此项规定属于 ( )规范。
A(义务性 B(禁止性C. 授权性 D(强制性3(学生的隐私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 )。
A(主体 B(客体C(内容 D(结构4(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 )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A(行政处罚行为B(行政强制措施C. 不服行政处分及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D(不发放有关费用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 )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A(财产关系和物权关系 B(经济关系与人身关系C(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D(物权关系与人身关系三、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可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
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
A(法律责任与救济 B(教育事实规律C.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D(教育法的基本理论2(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共同特点是( )。
2020年7月电大《教育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D.18
4. 下列各项中,(
)证书是指学制系统内的教育机构对完成学制系统内一定阶段的
学习任务的受教育者所颁发的文凭。
A. 毕业
B. 学业
C. 学位
D. 学历
5. 教育行政(
)是指教育行政主体对违反教育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外部
相对人进行惩戒的教育行政执法行为。
A. 处分
B. 处罚
C. 执法
A. 学校的名誉
B. 学生的隐私
C. 学生的学习权
D. 教师的义务
8. 下列各项中,(
)属千《民法总则》中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
A. 取消考试资格
B. 赔偿损失
C. 停止侵害
D. 停办学校
9. 以下行为中,(
)属千《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称的“严重
不良行为"。
A.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颁布,在我国教育法治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使我国教育立法和教育法学研究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A. 义务教育法
B. 教育法
C. 高等教育法
D. 制裁
二、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每题 2 分,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
案,共 10 分)
6. 下列各项中,(
)属于行政法规。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 《教师资格条例》
C.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D. 《残疾入教育条例》
7. 下列各项中,(
山东开放大学教育法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法学期末考试复习题注:找到所考试题直接看该试题所有题目和答案即可。
查找按键:Ctrl+F超越高度一、单选题1、教育法调整的核心问题是()。
(1.0)A、教育权与受教育权B、教师与学生的关系C、学校与教师的关系D、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正确答案:A2、教育行政法规只能由()制定。
(1.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正确答案:C3、()有对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解释的权力。
(LO)A、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B、最高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D、学术界正确答案:B4、《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
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这种在教学语言文字上的法律规定,体现了我国教育的()原则。
(1.0)A、方向性B、平等性C、公共性D、终身性正确答案:C5、下列法律条文中,属于授权性规范的为()。
(1.0)A、“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B、“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C、”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D、“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正确答案:D6、教育法的(),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严格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行事,使教育法得以实施的活动。
(1.0)A、适用B、遵守C、解释D、实施正确答案:B7、民主党派对教育工作、教育问题处理的情况的监督属于()。
(1.0)A、国家监督B、社会监督C、行政监督D、监察监督正确答案:B8、学习教育法学的基本方法包括自学法、文献阅读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思考法和()。
(1.0)A、行动研究法B、质化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案例分析法正确答案:D9、国家实行()年制义务教育。
2020年7月电大《教育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4) 确定教学制度和内容,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384
(5) 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承担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6) 发展教师教育,提高教师待遇,为义务教育机构提供合格教师。 [注:上述六个要点共占 6 分,六个要点的简要说明共占 4 分,共占 10 分。]
14. 简述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
【答案要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1) 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2) 有合格的教师; (3) 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4) 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注:上述四项要点及其简要说明各占 2. 5 分,共占 10 分。]
试卷代号: 1152
国家开放大学 2020 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教育法学试题
2020 年 7 月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颁布,在我国教育法治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使我国教育立法和教育法学研究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A. 义务教育法
B. 教育法
C. 高等教育法
B. 偷盗
C.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D. 携带管制刀具
379
10. 根据《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社会教育权主要包括以下(
《教育法学(本科必修)》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本科必修〕》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教育法学(本科必修)》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每题2分,共10分〕 1. 1995年,( )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以下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教师资格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D.《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方法》3.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教育法律标准在调整教育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 )关系。
A.权利与义务 B.行政 C.民事 D.利益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 )义务教育。
〞A.入学接受 B.按时入学接受 C.完成 D.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5.行政复议可以解释为( )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A.公民 B.法人C.其他组织 D.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多项选择题l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每题2分,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共10分〕6.以下各项中,( )为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A.学校的权利 B.教学设施 C.学生的身份 D.教师的义务 7.教育法的正式解释又称为( )。
,:7A.法定解释 B.司法解释 C.有权解释 D.学理解释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是( )。
A.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B.必须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C.必须有合格的教师 D.必须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9.与社会保险不同,商业保险的根本特点为( )。
A.自愿性 B.福利性 C.互济性 D.契约性10.教师申诉制度具有以下特征( )。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公平性原则B. 教育优先发展原则C. 教育与宗教分离原则D. 教育自主权原则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哪项不是受教育者的权利?A. 接受教育的权利B. 选择教育内容的权利C. 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D. 获得学业证书的权利3. 教育行政诉讼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教育行政机关B. 学校C. 教师D. 学生家长4. 以下哪项不属于教育法律责任?A. 民事责任B. 行政责任C. 刑事责任D. 道德责任5. 教育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几项?A. 教育活动B. 教育关系C. 教育设施D. 所有以上选项6. 教育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A. 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B.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C. 提高民族素质D. 所有以上选项7. 教育法的适用范围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家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B. 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C. 个人举办的教育活动D. 所有以上选项8. 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活动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C. 教育与科学相分离D. 教育与政治相分离9. 教育法规定,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原则是什么?A. 逐年增加B.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当调整C. 保持不变D. 减少10. 教育法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遵守职业道德B. 具备相应的专业水平C. 可以从事商业活动D. 尊重学生人格答案1. D2. B3. D4. D5. D6. D7. C8. C9. A10. C结束语以上试题及答案仅供学习和参考之用,实际考试内容和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教育法学,更好地理解教育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应用,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大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教育法学又称教育法律科学,是以(教育法)、(教育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学科。
2.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研究方法。
3.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法学著作是(学校法学)。
4.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5.教育法的效力是指教育法的(适用范围),它包括(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6.国家教育权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依法对教育行使的领导和(管理)的权力。
7.公民的受教育权是依据(法律规定),公民在受教育方面可以作为或不作为,或要求他人为其(受教育权)而作为或不作为的能力或资格。
8.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9.(教育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
10.教育立法程序一般分为(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通过)、(法律的公布)。
11.教育法的实施主要有两种方式:(教育法的适用)和(教育法的遵守)。
12.教育法制监督主要分为(国家)和(社会)的监督。
13.依据《教育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14.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5.根据《学位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16.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指其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组织机构,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并以此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取得(主体资格)。
17.我国对学校的设立实行(登记注册)和(审批)两种制度。
18.学校内部权力划分的三个主体是(校长)、(党支部)和(教职工代表大会)。
19.法律意义上的“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0.教师职务制度是指国家对教师岗位设置及各级(岗位任职条件)和取得该(岗位职务)的程序等方面的有关规定。
21.教师聘任制度是指学校和教师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需要设置工作岗位,以签订聘任合同的方式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22.学生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注册)并由其记录学业档案的(受教育者)。
23.学生的权利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指国家宪法和法律授予(所有公民)的权利;二是指教育法律、法规授予(学生)的权利。
24.对未成年学生的法律保护主要包括(人身权)和(受教育权)的保护。
25.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由(民法)调整的、具有(民事权利和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26.所有权是物权体系的核心,是所有制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其包括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基本权能。
27.社会保险一般包括(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五种保险方式。
28.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可以概括为六个字:(财)、(费)、(税)、(产)、(社)、(基)。
29.教育经费按用途主要分为(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建费)。
30.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违反了有关的(法律规定)而必须承担的(法定)后果。
31.根据违法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法律责任可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和(违宪法律责任)。
32.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为(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和(违宪制裁)。
33.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司法救济渠道)、(行政救济渠道)和其他救济渠道。
34.教师申诉制度由(申诉提出)、受理和处理三个环节组成。
二、简答题1.简答教育法学的特性。
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指向性;教育法学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教育法学具有综合性;教育法学具有边缘性。
2.简答教育法学的发展特点。
经验法学逐渐从行政法学中脱离出来;教育法学的研究内容更为系统;出现了教育法学的专业学术组织和专业学术杂志;高等师范院校普遍开设教育法学课程;出版教育法学著作。
3.简答教育法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是教育法的基本理论。
这部分内容具体包括教育法学的基本原理、教育权与手教育权的法律性质、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的运行等。
二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这部分内容具体包括我国现行教育基本制度体系,学校、教师、学生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地位、权利与义务等。
三是法律责任与救济。
这部分内容具体包括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构成要件、归责原则、责任方式,教育法对法律责任的规定,法律救济等。
4.简答教育法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教育法学与教育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都是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但侧重点却有所不同。
教育法学是为保证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在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机构的管理、教师与学生的权利义务等方面对教育活动进行法律规范的研究。
教育学是对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教育活动、教育问题、教育理论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教育法学与教育学从不同的角度对相同客体的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教育学为教育法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教育法学在对教育法律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规律等。
5.如何理解教育法的含义。
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对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其次,教育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这体现了法的强制性的本质特征。
最后,教育法是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法律性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6.如何理解教育法的渊源。
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按照最严格的立法程序指定的,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制定一切法的法源。
宪法规定了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宪法规定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
第二,法律。
这里所说的法律即是指狭义的法律。
狭义的法律是指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按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根据法律的制定机构和调整对象不同,法律又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第三,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发布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第四,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较大的市(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法定权限,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第五,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制定的适用于本区域的规范性文件。
第六,规章。
规章一是指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依据法定权限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二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依据法定权限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7.学校教育权的含义及内容是什么。
学校教育权是指国家赋予学校为实现其半学宗旨,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
学校教育权属于国家教育权的范畴,学校教育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不得放弃和转让,即使是以国家非财政性支出为经费来源的学校,其办学宗旨也不可以与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相悖,不可以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
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学校的教育权包括: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学校的权利;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的权利;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的权利;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的权利;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的权利;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8.我国主要对哪些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作出了法律保障。
第一,对女子受教育权作出了法律保障;第二,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少年、青年手教育权作出了法律保障;第三,对残疾人手教育权作出了法律保障;第四,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受教育权作出了法律保障;第五,对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作出了法律保障。
9.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律关系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育法律规范和教育法律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教育法律规范本身规定的抽象的权利义务是一种纸面上的法律关系,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教育权利义务关系是实际的法律关系。
教育法律规范的存在为教育法律关系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
10.教育法律关系形成、变更与消灭的条件是什么。
教育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不是随意的,必须符合两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方面的条件是抽象的条件,即教育法律规范的存在,它是教育法律规范中假定部分所规定的各种情况,一旦这种情况出现,教育法律规范中有关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以及有关行为法律后果的规定就发挥作用,从而使一定的教育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
11.教育立法权限划分为哪几个层次。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有制定教育法律的权限;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有制定教育行政法规的权限;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有制定地方性教育法规的权限;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制定教育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限;国务院所属机关及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有制定教育规章的权限。
12.什么是教育法的解释?为什么要进行教育法的解释?教育法的解释是指对教育法的内容和含义所作的说明。
这种说明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按照一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
教育法的解释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教育法,保证教育法的适用和遵守。
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教育法的解释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13.为什么遵守教育法?教育法的遵守是织锦眼法律关系主体严格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行事,使教育法得以实施的活动。
守法是针对一切组织和个人的义务。
《宪法》第五条第四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第五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遵守教育法是教育法实施的重要内容,只有每个人都遵守教育法,才能保证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保证依法治教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