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1.简述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2.简述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
①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②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美好心灵和行为,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3.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①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②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③美育能够促进学生体育的发展,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④美育能够促进劳动教育,使学生体验到劳动创造带来的喜悦。
4.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它的主要特征有:(1)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2)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3)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5.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切性。
(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4)理论与实践统一(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6.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即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7.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在培养学生为了适应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信息素养的学习领域。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含答案)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1.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2.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3)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人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能够给儿童较为全面、系统、深刻的影响;(5)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
4.简述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简述学校文化的特性。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传统文化为己任。
(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6.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7.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1)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
(2)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参照国外学制经验。
8.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一、常识类
1.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正式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
便能够在社会上获得成功。
它主要由课程和活动组成,其目的是培养学生
的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使其具备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能力。
2.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使他们成为自省的,具有创新
能力的参与公民,工作职业,并可以在社会和全球环境中适应,发展和成功。
3.教育可以改变什么?
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方式,改善他的社会阅历,改善他的职业
机会,提高他的知识水平,增加他的技能,使他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以及帮助他在未来有更好的就业前景。
4.什么是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学校在规定的教育体系中提供的正式教育,它是从小学到
高中课程的实施,以及在这个体系中获得课程认证或学历的过程。
它旨在
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社会里取得成功。
5.什么是中学教育?
中学教育是为中学生提供的教育活动,它是中学校的一部分,一般持
续五年。
中学教育专注于学生的学习观念,技能和习得,以及培养其职业
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它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为技术,工作,参与公民和生活中的挑战做好准备。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归纳汇总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归纳汇总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归纳汇总1.简述20世纪往后教育的特点。
(p8)(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现代化。
(6)教育的信息化。
(7)教育的全球化。
(8)教育的个性化。
2.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p13-p14)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进展水平(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制约教学内容、办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举行技术创新的一具重要手段。
3.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p14-p15)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治理体制。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妨碍作用——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4)完成年青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4.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p16)(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制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挑选、提升文化的作用。
5. 简述个体身心进展的普通规律。
(p18-p19)(1)个体身心进展具有顺序性。
(2)个体身心进展具有时期性。
(3)个体身心进展具有别平衡性。
(4)个体身心进展具有互补性。
(5)个体身心进展具有个不差异性。
6. 学校教育在人的进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缘故。
p22(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打算、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经过特意训练的教师来举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115题精选全文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1.简述近代教育的特征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2.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的全民化③教育的民主化④教育的多元化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①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创新科学技术的手段5.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6.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③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7.教育的文化功能①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②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③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④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进行教学③学校教育能够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个因素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①具有顺序性,所以要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的发展②具有阶段性,所以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不同的③具有互补性,所以要长善救失,培养全面发展的人④具有不平衡性,所以教育要抓住关键期⑤具有差异性,所以教育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10.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①遗传: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②环境: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会、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都是积极主动的③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师范;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完整word)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背诵汇总,文档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背诵汇总1、授课技术在授课中的作用:掌握授课技术是实现授课行为的必要条件。
掌握授课技术能够使教师在课堂上适合的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掌握授课技术能够减少教师精力的耗资,延缓疲倦的产生。
掌握授课技术能够节约授课时间,提高授课效率。
掌握授课技术能够使教师抛弃讲课时的不良习惯,提高课堂美学水平。
2、人格结构包括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拥有什么样的关系?人格结构:知情谊系统心理状态系统人格动力系统心理特点系统自我调治系统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其实不是完满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拥有相互影响,相互限制的关系。
3、简述学习迁移的分类。
学习迁移也成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依照迁移的性质的不同样,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依照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样,可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
依照迁移内容不同样,可分为一般迁移和详尽迁移。
依照迁移过程中所需要的内在心理体系不同样可分为同化性迁移,次序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4、简述学习资源管理策略的主要种类:学习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学习努力与心境管理策略;学习工具的利用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5、简述授课方案的内容和程序设置授课风格:包括授课目的的分类和表达,授课任务和授课对象解析组织授课过程:包括确立授课事项,选择授课方法,采纳授课媒体和控制授课环境。
选择授课策略。
推行授课议论。
6、怎样在授课中促使学生的可连续张开在授课见解上,真切确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见解将培养学生全面、友善张开的素质作为授课目的在授课内容上,着眼于课程的综合化在授课过程上,要着力于确立学生一生张开的基础。
7、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改变过于重视知识教授的倾向,重申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取悉识和技术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重申学科本位,科目过多与缺乏整合的现状。
表达课程结构的平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101道简答题,考前必背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101道简答题,考前必背2)教育可以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3)教育可以促进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发展;4)教育可以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从而对政治经济制度产生积极影响。
1.教育的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旨在培养人类。
它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
教育具有永恒性,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同时也具有历史性和相对独立性。
2.学校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学校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研究责任的人,教育影响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
3.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等。
这些说法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教育的起源。
4.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原始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具有无阶级性和公平性,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式单一。
5.古代教育的特点古代教育具有阶级性、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等特点。
教育内容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
6.近代学校教育特点近代学校教育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普及义务教育。
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和班级授课制度,教育内容结构日益丰富,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
但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
7.现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重视早期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限,同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
同时,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教育向终身化发展,教育技术手段也在现代化。
8.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目的和教育内容的取舍。
9.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同时也可以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促进其改革和发展。
教育还可以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从而对政治经济制度产生积极影响。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40例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简答题40例 1.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学校结构。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式、手腕和教学组织形式。
要点速记摩羯组内不择手腕提高速度2. 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要点速记:两权一目的)(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培育合格的公民和各类政治人材。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要点速记:人(人材)鱼(舆论)公(公民)主(民主)促政治。
3. 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大体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要点速记严(延时价值)规范(社会性规范),塑(加速个体发展)个性(发展个性),总之要发展。
4. 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要点速记社会、个人、理论三方面。
5.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大体精神(1)咱们要求培育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交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咱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期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育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点速记社会主义交班人,全面个性多发展。
6.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大体技术、技能。
(完整word)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文档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第一模块1.20 世纪后教育的睁开特点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平生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睁开中起主导作用,为什么?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教育是经过特地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收效较好;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睁开的各种因素。
3.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睁开上的独到功能①学校教育对个体睁开作出社会性标准;②学校教育拥有加速个人睁开的特别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睁开的影响拥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拥有开发个体特别才能和睁开个性的功能。
4.学生心理睁开的特点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序次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5.拟定教育目的的根本依照第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照。
其次,人的自己睁开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照。
最后,拟定教育目的还需要依照教育目的拟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6.素质教育的特点〔内涵〕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睁开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睁开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7.美育的作用答: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
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他们碰到生动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质量、道德容颜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
美育不但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能够睁开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想能力和创立能力;还能够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收效。
在美育中要求整齐干净,美化环境,也有利于健康,有助于体育的睁开。
8.五育之间的关系答:德育在全面睁开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智育为其他各育供应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体育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供应物质基础;美育在全面睁开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劳动技术教育能够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必背简答题(30道)

中学简答题(30道)1. 简述教育的属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2)教育具有历史性(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③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2. 请简述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
(2)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的全民化就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即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
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等。
(5)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3. 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决定教育发展水平:(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制约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4.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基本、主要途径)。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5. 简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教育知识与能力常考简答题汇总

教育知识与能力常考简答题汇总一、教育心理学1. 请简要解释条件反射是什么?条件反射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无条件刺激(例如食物)与条件刺激(例如响声)共同出现,经过多次重复后,无条件刺激能够引起条件刺激所产生的反应的现象。
2. 请解释一下塞宾斯基认知理论。
塞宾斯基认知理论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通过将信息与现有的认知结构相匹配来加工和理解新的信息。
根据认知结构与新信息之间的相似性,人们能够将新信息编码、存储和检索。
3. 请简要说明自我概念是什么?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所形成的认知和评估。
它是一个人对自己在身体、认知、情感和所属群体等方面的了解和评价。
4. 请解释一下固定心态和成长心态的区别。
固定心态指个体认为个人的特质和能力是固定的,无法改变。
而成长心态则认为个人的特质和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改变和发展的。
5. 请简要说明下面概念:亚琛实验、条件性恐惧、情感智力、心理动力学。
亚琛实验是由门捷列夫·伊万诺维奇·帕夫洛夫提出的,通过在狗的消化管上植入氧胆石以测量狗的唾液分泌量,研究了条件反射的形成。
条件性恐惧是指个体在某种条件下,经历了恐惧刺激与特定刺激的配对后,对该特定刺激产生恐惧的现象。
情感智力是指个体在处理和管理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包括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心理动力学是指弗洛伊德和其信徒们发展起来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主要关注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冲突和动力。
二、教育学理论1. 请简要解释主体教育观是什么?主体教育观是指以人的主体地位和全面发展为核心,注重个体主体性的独立性、开放性、能动性的教育观念。
2. 请解释一下分级教学的原理。
分级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等级或组别,针对不同等级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 请简要说明终身教育的内涵。
终身教育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阶段,通过学习和培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以适应社会和职业需求,并实现自我发展和人生价值。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简答题汇总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简答题汇总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区别。
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以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
教育具有永恒性、历史性和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继承性,同时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也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
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阶级性、等级性、道统性、专制型、刻板性和象征性。
现代教育的新特点包括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技术现代化。
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对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产生影响,而教育可以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育规模和速度、学校结构、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方式。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领导权、受教育者的权利和部分教育内容。
教育具有培养合格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选拔受教育者延续、发展或加快改变社会政治关系的政治功能。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内容的选择和方法的使用,而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保存、传播、交流、选择、提升、更新和创造文化的文化功能。
最后,遗传素质对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发展XXX的关系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扮演着灵魂与统帅的角色,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智育则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和能力的基础。
体育则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美育则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扮演着动力的角色。
劳动技术教育则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XXX课程1、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分科课程,又称学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
综合课程则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完整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简答题汇总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
2、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古代产生了学校。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阶级性、等级性.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道统性、专制型、刻板性和象征性。
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4、现代教育的新特点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教育与人口的相互关系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教育的人口功能: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6、教育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学校的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方式。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在再生产科学知识.7、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影响着部分教育内容.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培养合格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通过教育制度选拔受教育者,可以延续、发展或者加快改变社会政治关系。
8、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文化影响教育方法的使用。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能力简答题(辨析题)汇总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辨析题)知识点汇总一、考情分析(简答题: 10 分*4 题=40 分辨析题:8 分*4 题=32 分)1、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考查方式一般为单选题、简答题和辨析题,在简答题上连续三次考了相关知识的简答,但是 17 年突然考察了辨析题,题目较常规,难度并不大。
2、中学课程:考查方式一般为单选题、简答题,简答题连续三次考试均出现,需要加强本部分的相关识记。
辨析题在 2015 年(下)出现过;3、中学教学:考查方式一般为单选题、辨析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简答题中该模块在2015年两次考试均出现过简答题,在2016 年和2017 年四次考试中均未出现简答题,主要出辨析题,但是该部分内容依然是简答题频繁出题之处,2018年考的可能性大。
4、学习心理:考查方式一般为单选题、辨析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简答题从2015年至2016(上)年连续三次考试均在模块中出过简答题,2017(上)(下)再一次出现了简答题,辨析题每次都考!2017 年(下)出现二题。
5、中学生的发展心理:考查方式一般为单选题、辨析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简答题:2017年未出过简答题。
6、中学生的心理辅导:考查方式基本以单选题。
7、中学德育的:考查方式一般为单选题、辨析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简答题2017年(下)出过简答题,连续三次出现了辨析题!8、中学班级管理和教师心理:考查方式基本都是单选题。
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
2、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考点汇总

全国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简答题】第一章 (2)第二章 (5)第三章 (9)第四章 (13)第五章 (18)第六章 (21)第七章 (22)第八章 (26)在下面的考点中,标灰的部分是已考过的真题。
红字部分是考材料分析题经常会问到的问题的素材,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内容,千万不要因为已经考过简答题,就不看了。
第一章教育的人口功能(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表现为教育有助于改变人口的性别结构,保证男女性别比例的自然平衡。
也可以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
教育有助于人口城乡结构的改变。
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
(2)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
教育在提高人口的质量方面的功能首先表现在对青年一代的培养,其次还表现在对成年人的教育上。
教育可以减少人口数量。
一个国家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
其原因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刺激了家庭对教育的需要,而家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童的费用,这就能起到控制生育率的作用;教育程度的提高,也能改变人们传统的“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和家庭观;教育程度的提高,也增加了育龄妇女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需求,减少了生养子女的时间和精力。
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承担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具体体现在:教育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成为专门的和发达的劳动力;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把简单劳动力训练成复杂劳动力;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教师证考试必备1.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1)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英国斯宾赛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简答:数学教育中应该进行德育吗?(1)教书育人(2)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就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或称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电视影像、报刊、广播;教育手段包括教育方法,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物质器具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教育的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特点有(1)鲜明的阶级性(2)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3)内容主要是人文科学和统治阶级的治人之术,轻视生产劳动(4)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的主要是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100道)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100道)1. 什么是教育?2.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3.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有何不同?4. 教育系统包括哪些层次?5. 什么是教育理论?6.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7. 合适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什么?8. 如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9. 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10.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11.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12. 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13. 在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中应该如何教育学生?14.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15. 教师的角色在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16. 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17. 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18.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19. 如何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20. 学校中应该有哪些课外活动?21. 如何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22. 素质教育的概念是什么?23. 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24. 学生应该如何处理考试压力?25. 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26. 如何在课堂上使用现代教育技术?27. 如何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28.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29. 如何利用教育资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30. 如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31. 如何受益于移动学习技术?32. 如何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33.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4. 学校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特殊需求?35. 如何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36. 如何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37. 如何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38. 学校中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欺凌问题?39. 如何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社团活动?40.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41. 如何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42. 教师应该如何与学生的家长合作?43.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44. 如何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5. 如何教育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46. 如何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47. 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48. 如何在学校中传播健康生活方式?49.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50. 如何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51. 如何开展学生志愿者活动?52. 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53. 如何在学校中教育学生保护环境?54. 如何培养学生的扎实学习基础?55. 如何在课堂中使用教育游戏?56. 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学生理财技能?57. 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58.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9. 如何在学校中推广读书活动?60. 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61. 如何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62. 如何教育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的时间?63.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64. 学校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纪律问题?65. 如何在学校中教育学生健康饮食习惯?66. 如何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67.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升学压力?68.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69. 如何教育学生发展正确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70. 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学生参与公益活动?71. 如何鼓励学生发展体育锻炼习惯?72. 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境应对能力?73. 如何在学校中推广科学实验活动?74. 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学生对待他人的尊重和友善?75. 如何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76. 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批评和自我评价能力?77. 如何在学校中教育学生媒体素养?78. 如何帮助学生处理亲友圈压力?79. 如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80. 学校应该如何开展社区服务活动?81. 如何教育学生开放包容的心态?82. 如何在学校中推广STEM教育?83. 如何培养学生的执着和毅力?84. 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85. 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86. 如何在学校中教育学生核心素养?87.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并应对文化差异?88. 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89. 如何在课堂中创造有趣和互动性的学习体验?90. 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91. 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92. 如何在学校中推广性别平等教育?93. 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好奇心?94.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95. 如何在学校中教育学生传播和分享知识?96. 如何鼓励学生发展志愿者精神?97.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聆听能力?98. 如何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99. 如何教育学生正确评估和利用网络信息?100. 学校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和尊重不同职业和人才?1.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系统化的过程,目的是通过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塑造态度来提升个体的智力、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第一模块
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终身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为什么?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3.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人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5.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首先,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其次,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最后,制定教育目的还需要依据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6.素质教育的特征(内涵)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7.美育的作用答: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
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他们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
美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
在美育中要求整齐清洁,美化环境,也有利于健康,有助于体育的开展。
8.五育之间的关系答: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智育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体育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劳动技术 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第二模块
9. 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答: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第二,腔调内容的基础性;第 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 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第四,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 教学法要求的统一;第五,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第六,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 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10.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 能的过程,同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 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 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 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 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流与合作的能力。
11、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有哪些?
1)研究性学习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3)劳动与技术教育
4)信息技术教育
第三模块
1、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首要任务)
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施行国家、 及学生的适应性。
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备课要做好哪几项工作?
1)钻研教材,具体包括理解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和阅读相关参考资料。
(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认知特点、生活经验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3)设计教学方法。
教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并促进他们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3、上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板书有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上好课的最根本要求)。
4、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守哪些要求
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教师应该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5、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育性规律)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双边性规律) 6、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7、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扬教学民主。
8、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学生特点;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9、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不足
不足之处:( 1)不利于因材施教; (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 (3)教学形式缺乏灵 活性。
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于
发挥办集体的教育作用。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