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汽油
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简介
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简介一般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后可得到的汽油,煤油及柴油等轻质油品仅有10~40%,其余的是重质馏分油和残渣油。
如果想得到更多轻质油品,就必须对重质馏分和残渣油进行二次加工。
催化裂化是最常用的生产汽油、柴油生产工序,汽油柴油主要是通过该工艺生产出来。
这也是一般石油炼化企业最重要的生产的环节。
1、原料渣油和蜡油70%左右,催化裂化一般是以减压馏分油和焦化蜡油为原料,但是随着原油日益加重以及对轻质油越来越高的需求,大部分石炼化企业开始在原料中搀加减压渣油,甚至直接以常压渣油作为原料进行炼制。
2、产品汽油、柴油、油浆(重质馏分油)、液体丙烯、液化气;各自占比汽油占42%,柴油占21.5%,丙烯占5.8%,液化气占8%,油浆占12%。
3、基本概念催化裂化是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重质油(例如渣油)加工成轻质油(汽油、煤油、柴油)的主要工艺,是炼油过程主要的二次加工手段。
属于化学加工过程。
4、生产工艺常渣和腊油经过原料油缓冲罐进入提升管、沉降器、再生器形成油气,进入分馏塔。
一部分油气进入粗汽油塔、吸收塔、空压机进入凝缩油罐,经过再吸收塔、稳定塔、最后进行汽油精制,生产出汽油。
一部分油气经过分馏塔进入柴油汽提塔,然后进行柴油精制,生产出柴油。
一部分油气经过分馏塔进入油浆循环,最后生产出油浆。
一部分油气经分馏塔进入液态烃缓冲罐,经过脱硫吸附罐、砂滤塔、水洗罐、脱硫醇抽提塔、预碱洗罐、胺液回收器、脱硫抽提塔、缓冲塔,最后进入液态烃罐,形成液化气。
一部分油气经过液态烃缓冲罐进入脱丙烷塔、回流塔、脱乙烷塔、精丙稀塔、回流罐,最后进入丙稀区球罐,形成液体丙稀。
液体丙稀再经过聚丙稀车间的进一步加工生产出聚丙稀。
裂化汽油中含有烯烃,用什么方法能除去烯烃?
裂化汽油中含有烯烃,用什么方法能除去烯烃?
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除去:
1.氢气处理(Hydrogenation):烯烃可以通过和氢气反应进
行加氢反应,将烯烃转化为相应的饱和烃。
这个过程通常
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如铂、钯或镍等金属催化剂。
加
氢反应可以降低烯烃的含量,同时提高燃料的抗爆燃性能。
2.氧化处理(Oxidation):烯烃可以通过与氧气反应进行氧
化反应,将烯烃转化为相应的醇、醛或酸。
氧化剂如酸性
过氧化氢(H2O2)、高锰酸钾(KMnO4)、过氧化氢
(H2O2)等可以用来促进烯烃的氧化转化。
3.催化裂化再处理(Catalytic cracking reprocessing):裂化汽
油中的烯烃可以重新经过催化裂化反应,将烯烃转化为其
他所需的烃类。
在裂化再处理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催化剂、反应条件和温度,可以选择性地转化烯烃。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烯烃类型、反应条件和产品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催化裂化催化剂主要成分
催化裂化催化剂主要成分催化裂化是石油炼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重质石油馏分转化为轻质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等。
催化裂化催化剂是催化裂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它能够促进反应的进行,提高产率和选择性。
催化裂化催化剂的主要成分包括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剂。
活性组分是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核心,它能够提供活性位点,促进反应的发生。
常见的活性组分主要包括铂、钯、镍、铜等贵金属和铁、铬、钼等过渡金属。
这些活性组分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可以加速重质石油馏分的裂化反应,生成轻质石油产品。
载体是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基础支撑材料,它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能够提供充足的催化活性位点,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热性。
常见的载体材料主要包括氧化铝、硅铝酸盐、硅钢等。
这些载体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能够提供足够的催化活性位点,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热性。
助剂是催化裂化催化剂的辅助成分,它能够改善催化剂的性能和稳定性,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常见的助剂主要包括稀土氧化物、硫酸铵、钾盐等。
这些助剂能够增加催化剂的酸性和碱性,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抗积碳性能,从而改善催化裂化反应的效果。
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制备过程通常包括活性组分的负载、载体的制备和助剂的添加。
活性组分的负载是将活性组分与载体进行物理或化学吸附,使其均匀分散在载体的表面,增加催化剂的活性位点。
载体的制备是通过合成和煅烧等工艺,将原料转化为具有良好孔隙结构和稳定性的载体材料。
助剂的添加是在载体上加入一定量的助剂,通过改变催化剂的酸碱性质和热稳定性,提高催化剂的性能和稳定性。
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活性组分的选择和负载量、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助剂的种类和添加量等因素。
合理选择催化剂的成分和制备工艺,可以提高催化裂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因此,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对于石油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催化裂化的工艺特点及基本原理
教案叶蔚君5.1催化裂化的工艺特点及基本原理[引入]:先提问复习,再从我国催化裂化汽油产量所占汽油总量的比例引入本章内容。
[板书]:催化裂化一、概述1、催化裂化的定义、反应原料、反应产物、生产目的[讲述]:1.催化裂化的定义(重质油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在470~530O C的温度和0.1~0.3MPa的条件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成气体、汽油、柴油等轻质产品和焦炭的过程。
)、反应原料:重质油;(轻质油、气体和焦炭)、(轻质油);[板书]2.催化裂化在炼油厂申的地位和作用:[讲述]以汽油为例,据1988年统计,全世界每年汽油总消费量约为6.5亿吨以上,我国汽油总产量为1750万吨,从质量上看,目前各国普通级汽油一般为90-92RON、优质汽油为96-98RON,我国1988年颁布车用汽油指标有两个牌号,其研究法辛烷值分别为不低于90和97。
但是,轻质油品的来源只靠直接从原油中蒸馏取得是远远不够的。
一般原油经常减压蒸馏所提供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质油品仅有10-40%,如果要得到更多的轻质产品以解决供需矛盾,就必须对其余的生质馏分以及残渣油进行二次加工。
而且,直馏汽油的辛烷值太低,一般只有40-60MON,必须与二次加工汽油调合使用。
国内外常用的二次加工手段主要有热裂化、焦化、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等。
而热裂化由于技术落后很少发展,而且正逐渐被淘汰,焦化只适用于加工减压渣油,加氢裂化虽然技术上先进、产品收率高、质量好、灵活性大,但设备复杂,而且需大量氢气,因此,技术经济上受到一定限制,所以,使得催化裂化在石油的二次加工过程中占居着重要地位(在各个主要二次加工工艺中居于首位)。
特别是在我国,车用汽油的组成最主要的是催化裂化汽油,约占近80%。
因此,要改善汽油质量提高辛烷值,首先需要把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提上去。
目前我国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RON偏低,必须采取措施改进工艺操作,提高催化剂质量,迅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催化裂化催化裂化是目前石油炼制工业中最重要的二次加工过程,也是重油轻质化的核心工艺,是提高原油加工深度、增加轻质油收率的重要手段。
催化裂化原料:重质馏分油(减压馏分油、焦化馏分油)、常压重油、减渣(掺一部分馏分油)、脱沥青油。
产品分布及特点:★气体: 10~20%,气体中主要是C3、C4,烯烃含量很高★汽油: 产率在30~60%之间,ON高,RON可达90左右★柴油: 产率在0~40%,CN较低,需调和或精制★油浆:产率在0~10%★焦炭: 产率在5%~10%,C:H=1:0.3~1催化裂化的工艺特点催化裂化过程是以减压馏分油、焦化柴油和蜡油等重质馏分油或渣油为原料,在常压和450℃~510℃条件下,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生成气体、汽油、柴油等轻质产品和焦炭的过程。
催化裂化过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⑴轻质油收率高,可达70%~80%;⑵催化裂化汽油的辛烷值高,马达法辛烷值可达78,汽油的安定性也较好;⑶催化裂化柴油十六烷值较低,常与直馏柴油调合使用或经加氢精制提高十六烷值,以满足规格要求;⑷催化裂化气体,C3和C4气体占80%,其中C3丙烯又占70%,C4中各种丁烯可占55%,是优良的石油化工原料和生产高辛烷值组分的原料。
根据所用原料,催化剂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催化裂化各产品的产率和组成略有不同,大体上,气体产率为10%~20% ,汽油产率为30%~50%,柴油产率不超过40%,焦炭产率5%~7%左右。
由以上产品产率和产品质量情况可以看出,催化裂化过程的主要目的是生产汽油。
我国的公共交通运输事业和发展农业都需要大量柴油,所以催化裂化的发展都在大量生产汽油的同时,能提高柴油的产率,这是我国催化裂化技术的特点。
影响催化裂化反应深度的主要因素㈠几个基本概念1、转化率在催化裂化工艺中,往往要循环部分生成油、也称回炼油。
在工业上采用回炼操作是为了获得较高的轻质油产率。
因此,转化率又有单程转化率和总转化率之别。
催化裂化装置开工喷燃料油的原因
催化裂化装置开工喷燃料油的原因
催化裂化装置开工喷燃料油的原因可以有多种,其中包括:
1. 调节装置温度:催化裂化装置是一个高温反应系统,在开工初期,需要通过喷燃料油来调节装置内的温度,使其达到适宜的操作温度。
2. 启动燃料:喷燃料油可以作为启动燃料,提供充足的燃料供应和能量,使催化裂化装置能够正常启动和运行。
3. 催化剂活化:催化裂化装置中的催化剂需要经过活化过程,喷燃料油可以提供所需的热量,促使催化剂活化,并开始催化裂化反应。
4. 维持操作条件:喷燃料油可用于维持催化裂化装置的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等,确保装置能够稳定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喷燃料油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只是一个短暂的起动阶段,一旦催化裂化装置正常运行,会逐渐切换到自供液体燃料供应,如轻烃气体等。
催化裂化工艺介绍
1.0催化裂化催化裂化是原料油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500℃左右、1× 105~3× 105Pa 在下发生裂解,生成轻质油、气体和焦炭的过程。
催化裂化是现代化炼油厂用来改质重质瓦斯油和渣油的核心技术,是炼厂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催化裂化的石油炼制工艺目的:1)提高原油加工深度,得到更多数量的轻质油产品;2)增加品种,提高产品质量。
催化裂化是炼油工业中最重要的一种二次加工工艺,是重油轻质化和改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已成为当今石油炼制的核心工艺之一。
1.1催化裂化的发展概况催化裂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固定床、移动床、流化床和提升管。
见下图:流化床在全世界催化裂化装置的总加工能力中,提升管催化裂化已占绝大多数。
移动床提升管(并列式)1.2催化裂化的原料和产品1.2.1原料催化裂化的原料围广泛,可分为馏分油和渣油两大类。
馏分油主要是直馏减压馏分油(VGO),馏程350-500℃,也包括少量的二次加工重馏分油如焦化蜡油等,以此种原料进行催化裂化称为馏分油催化裂化。
渣油主要是减压渣油、脱沥青的减压渣油、加氢处理重油等。
渣油都是以一定的比例掺入到减压馏分油中进行加工,其掺入的比例主要受制于原料的金属含量和残炭值。
对于一些金属含量低的石蜡基原有也可以直接用常压重油为原料。
当减压馏分油中掺入渣油使通称为RFCC。
以此种原料进行催化裂化称为重油催化裂化。
1.2.2产品催化裂化的产品包括气体、液体和焦炭。
1、气体在一般工业条件下,气体产率约为10%-20%,其中含干气和液化气。
2、液体产物1)汽油,汽油产率约为30%-60%;这类汽油安定性较好。
2)柴油,柴油产率约为0-40%;因含较多芳烃,所有十六烷值较低,由重油催化裂化得到的柴油的十六烷值更低,这类柴油需经加氢处理。
3)重柴油(回炼油),可以返回到反应器,已提高轻质油收率,不回炼时就以重柴油产品出装置,也可作为商品燃料油的调和组分。
4)油浆,油浆产率约为5%-10%,从催化裂化分馏塔底得到的渣油,含少量催化剂细粉,可以送回反应器回炼以回收催化剂。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发展
由法 国 I P开发 。P i — G 技术 使 用 单 一 催 化 剂 F r me
对 1 7℃ 以上 的 F C重 汽 油 组 分 进 行 选 择 性 加 氢 2 C 脱硫 , 改进 型 P i —G+技术 则采 用双 催化 剂体 系 r me 对 F C汽油 进 行选 择性 加氢 脱硫 , C 同时还 进行 硫 醇
沉 降 ( 洗分 离) 预 分馏 、 水 、 重馏 分 加 氢 脱 硫 、 氢 重 加
汽 油与脱 臭轻 汽油 调和 。
3 结 论
筛 催 化剂 , 将一 段 由于烯 烃饱 和造 成 的 辛 烷值 损 失 再 恢 复过来 。 E x n bl 司开 发 的 S A iig技术 , x o Mo i公 C NFnn 该 工艺 也采 用双 催化 剂 体 系 , 两个 催 化 剂 按 比例装 填
固定床 反应 器进行 反应 脱硫 。
还有 一些 厂家 针对 原油研 制 了一种 生化破 乳剂
・
2 ・ O
气 体 净 化
2 1 年 第 1 卷 第 4期 01 l
有 效解 决含 有老 化 油 的 原 油 脱水 和 除硫 问题 , 源 从 头 上解 决 了部分 脱硫 问题 。
2 2 加 氢脱硫 .
( N) HC 两个 馏分 , 然后 借助 于专 利 的 高选 择 性加 氢
脱 硫催 化剂 在较 缓和 的工 艺条 件下仅 对 含硫高 的重
汽油 ( N) HC 馏分 施 以加 氢 降烯 脱 硫 , 以避 免 烯烃 饱 和过 多 , 烷值 损失过 大 。最后 , 辛 将加 氢 处理生 成 油
1 目 前 的 脱 硫 方 法
氢解 反应 , 烃和 芳烃 分 子 发 生 加 氢饱 和反 应 的过 烯 程 。加氢 精制 的 目的是 脱 硫 、 氮 和解 决 色 度及 贮 脱
催化裂化工艺流程介绍
催化裂化工艺流程介绍
《催化裂化工艺流程介绍》
催化裂化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加工工艺,用于将原油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和润滑油基础油。
催化裂化工艺通过将长链烃分子裂解为较短的链烃分子,从而提高产品的烃值和增加汽油产量。
催化裂化工艺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原料预处理:原油首先经过脱盐、脱硫等预处理工序,去除杂质和硫化物,净化原料。
2. 加热:经过预处理的原油被加热至裂化温度,通常在450-500摄氏度。
3. 进料分级:加热后的原油通过分级器进行分级,分离出不同碳数的馏分。
4. 裂化反应:分级后的原油进入裂化反应器,通过加入催化剂进行裂解,长链烃分子裂解成较短链烃分子。
5. 产品分离:裂化反应后,得到混合产品,通过分馏塔将产品进行分离,得到汽油、柴油等各种石油产品。
6. 催化剂再生:用过的催化剂需通过再生系统进行再生,以恢复其活性。
催化裂化工艺是炼油厂中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艺,通过裂解原油,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炼油厂的经济效益。
同时,催化裂化工艺也面临着环保和安全等方面的挑战,需要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与升级。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
1
3、FCC汽油中的烯烃含量高
重油催化裂化汽油的组成分析
汽油组成,v%
大庆VGO+VR
胜利VGO+VR
饱和烃
31.1
33.6
烯烃
52.5
46.2
芳香烃
16.4
20.2
FCC 汽油的烯烃含量在45-55 v%之间
7
4、FCC汽油在商品汽油中的比例高
我国商品汽油的组分来源
其它 烷基化 9.8% 0.5%
n-烯烃
n-烷烃
3CN H2N+2 + CM H2M-6 i-烷烃 芳烃
cc
,
cc
cc
c
c
焦炭前身物
c
稠 环
, ... 化 合 c物
12
2
汽油中烯烃烃
氢转移
异构烷烃
芳构化
芳烃
烯 烃
环化
环烷烃
氢转移
正构烷烃
裂化
小分子烯烃
汽油的辛烷值 汽油的收率
环化、氢转移、缩合
采用由串联提升管反应器 构成的新型反应系统
第一反应区以裂化反应为 主,生成富含烯烃汽油和 富含丙烯的液化气
第二反应区以氢转移反应 和异构化反应为主,适度 二次裂化反应
在二次裂化反应和氢转移 反应双重作用下,汽油中 的烯烃转化为丙烯和异构 烷烃
40
MIP-CGP与MIP的区别
第一反应区
反应温度更高,反应时间更短;原料油在第一反应区内 一次裂化反应深度增加,从而生成更多的富含烯烃的汽 油和富含丙烯的液化气
操作可控性
辅助提升管--可控性好 MIP--可控性相对不佳
同时存在多套催化裂化装置
石油催化裂化及裂解后的主要产物
石油催化裂化及裂解后的主要产物
石油催化裂化和裂解后的主要产物有所不同。
催化裂化是一种在催化剂作用下,将重油或石蜡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
其主要产品包括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
而裂解是一种更深度的裂化,主要在高温下将石油产品中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为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液态烃。
裂解气是成分复杂的混合气体,除主要产品乙烯外,还有丙烯、异丁烯及甲烷、乙烷、丁烷、炔烃、硫化氢和碳的氧化物等。
经过净化和分离后,可以得到所需纯度的乙烯、丙烯等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综上,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产品是轻质油,而裂解的主要产品是乙烯等有机化工原料。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近年来,催化裂化技术在汽油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降
低汽油的烯烃排放方面愈发受到重视。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被认
为是降低汽油排放烯烃的有效途径之一,它能够有效减少汽油烯烃的
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分解烯烃,在不增
加平衡劣化产物(BTEX)和氢气的情况下,分解烯烃,有效实现汽油
的净化。
同时,催化裂化技术有利于汽油能效改善和硫含量的降低,
特别是使用微发动机的技术,可以实现有效的降解。
目前,催化裂化汽油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在很多国家和
地区受到了广泛采用,取得了显著的治污效果和经济效应。
在未来,
催化裂化技术也将会有更多发展,更加全面地把握和利用烯烃排放中
大量资源,为社会提供净化汽油和治理污染环境方面更大的支持力量。
催化裂化工艺介绍
催化裂化工艺介绍催化裂化是原油二次加工中最重要的加工过程,是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和柴油的主要生产手段,在炼油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催化裂化一般以减压馏分油和焦化蜡油为原料,但是随着原油的日趋变重的增长趋势和市场对轻质油品的大量需求,部分炼厂开始掺炼减压渣油,甚至直接以常压渣油作为裂化原料。
下面将从七个方面对催化裂化展开介绍。
(1) 催化裂化的一般特点①轻质油(包括汽油、煤油和柴油)收率高,可达70~80wt%,而原油初馏的轻质油收率仅为10~40wt%。
②催化裂化汽油的辛烷值较高,研究法辛烷值可达85以上,汽油的安定性也较好。
③催化裂化柴油的十六烷值低,常与直馏柴油调合使用,或者加氢精制提高十六烷值。
④催化裂化气体产品约占10~20wt%,其中90%是液化石油气,并且含有大量的C3、C4烯烃,是优良的石油化工和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原料。
(2) 重油催化裂化的特点①焦炭产率高。
重油催化裂化的焦炭产率高达8~12wt%,而馏分油催化裂化的焦炭产率通常为5~6wt%。
②重金属污染催化剂。
与馏分油相比,重油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在催化裂化过程中这些重金属会沉积在催化剂表面,导致催化剂受污染或中毒。
③硫、氮杂质的影响。
重油中的硫、氮等杂原子的含量相对较高,导致裂化后的轻质油品中的硫、氮含量较高,影响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焦炭中的硫、氮含量较高,在催化剂烧焦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硫、氮氧化物,腐蚀设备,污染环境。
④催化裂化条件下,重油不能完全气化。
重油在催化裂化条件下只能部分气化,未气化的小液滴会附着在催化剂表面上,此时的传质阻力不能忽略,反应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气-液-固三相催化反应过程。
(3) 单体烃的催化裂化反应①烷烃主要发生分解反应,生成较小分子的烷烃和烯烃。
②烯烃除发生分解反应外,还发生异构化、氢转移和芳构化等反应。
③环烷烃可以发生开环反应生成链状烯烃,也可以发生氢转移反应生成芳香烃。
④芳香烃不发生开环反应,只发生断侧链反应,且断裂的位置主要发生在侧链同芳香环连接的键上。
石油催化裂化—催化裂化反应类型及特点
催化裂化过程
催化裂化过程是将原料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通过催化剂的 作用转化成各种产品,而每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则决定于组 成原料的各类烃在催化剂上所进行的化学反应。
引入
如何控制生产达到 高高产优优质质?
了解催化裂化 反应的实质 、特特点点 及 催化裂化反应的有关 影影响响因因素素 。
C
C H
CH3
H3C
Ⅱ.分子中的双键向中间方向移动
CH2
C (能够提高辛烷值)
CH3
Ⅲ.烯烃空间结构的变化
H3C HC
CH3 CH
H
H3C
C
C H
CH3
正构烷烃
裂化
烷烃
裂
异构烷烃
化 原
烯烃
料
环烷烃
裂化
烯烃
油 的
异构化
异构 烯烃
组
成
芳香烃
芳香烃
三、氢转移反应
氢转移反应
某烃分子上的氢脱下来加到另一烯烃分子上使之饱和的反应。
裂 化
正构烷烃 异构烷烃
裂化
烷烃
原
料
油
环烷烃
烯烃
的
பைடு நூலகம்
组
成
芳香烃
一、裂化反应
(1)烷烃裂化反应
烷烃主要发生裂化反应,例如:
H2
H2
H2
C
C
C
H3C
C H2
C H2
CH3
C16HH33C4
C H2
+ H2
CC8CHH13 6
H C
CH83HC 18
CH2
生成小分子的烷烃和烯烃,生成的烷烃还可以进一步裂化成更小的分子。
裂解汽油的主要成分
裂化汽油的主要成分
裂化汽油的成分主要为不饱和烃;直馏汽油的成分主要为饱和烃。
裂化汽油能够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直馏汽油只能够萃取溴水中的溴,不能够发生加成反应。
区别如下:
1、获取方法:
直馏汽油:石油经常压分馏制得。
裂化汽油:重油经热裂化和催化裂化制得。
2、主要成分:
直馏汽油:含C~C1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
裂化汽油:含C~C11的烷烯、二烯烃等。
3、性质差异:
直馏汽油:可作溴的萃取剂,可能跟KMnO.(H+)溶液反应。
裂化汽油:能使溴水、KMnO(H+)溶液褪色。
扩展资料
直馏汽油的辛烷值较低,催化裂化汽油的RON也只有88左右,还达不到90号汽油的要求,如需生成93号和97号汽油,则需要在其中调入高辛烷值的汽油组分。
在汽油的化学组成与其使用性能的关系中章节中,可以知道,在各种烃类中异构烷烃和芳香烃的辛烷值较高,同时调入轻烃(如丁烷)和添加四乙基铅也可以改善型油的抗爆性。
但是四乙基铅因有剧毒现在已经禁止使用;芳香烃尤其是苯也有毒性,在汽油中也要限制苯的含量;轻烃的蒸气压较高容易挥发与NOx经过光化学作用产生对燃体有害的臭氧,因此也要限制汽油中的轻烃含量,降低汽油的蒸气压。
因此辛烷值较高以及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异构烷烃和醚类成为高辛烷值汽油的调和组分。
催化裂化汽油组成及其特点
5.加氢对催化裂化汽油组成影响
5.1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 5.2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后烯烃变化 5.3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后芳烃变化 5.4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后辛烷值变化
5.1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
—生产S≤50ppm汽油深度脱硫新工艺
5.35 1.38 100.00 68.70 92.65
54.8
29.6
8.4
10.6
82.2
77.3
变化幅度 -18
提升管** 变径提升管
沸石
沸**石
常压渣油
5.5
1.15
变化幅度 -4.35
-0.06 -0.68 +5.43 -4.20
-0.65
+4.20 +0.31
3.79 15.44 44.14 22.57 4.64 8.92 0.50 100.00 72.79 82.15
蒸气压,kPa
从11月1日至4月30日 不大于
从5月1日至10月31日 不大于
硫含量,μg/g
不大于
0.005 /0.01 /0.016 2.7 /0.3
70 120 190 205
2
88 72 150
苯含量,%(v/v) 芳烃含量, %(v/v) 烯烃含量, %(v/v)
不大于
1
不大于
40
不大于
30
汽油收率,% 汽油组成(体积分数),%
饱和烃 烯烃 芳烃 汽油RON 汽油MON
空白 538 0.0 0.0 27.34
10.6 72.8 16.6 95.2 79.8
安庆DCC装置方案 汽油回炼 540 17.5 0.0 23.05
13.3 62.6 24.1 96.3 80.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内容和目的:生产低硫/无硫汽油是控制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但在对高硫高烯烃的催化裂化汽油(FCC汽油)进行深度加氢脱硫时,因其中的大部分高辛烷值烯烃组分被加氢生成低辛烷值的直链烷烃而导致加氢汽油的辛烷值损失较大。
为弥补这部分辛烷值损失,或加入高辛烷值的调和组分,或采用具有加氢脱硫、异构化和芳构化的多功能催化剂,在深度加氢脱硫的同时,进行烯烃异构化和烷烃经裂化-聚合-芳构化生成高辛烷值的异构烯烃和芳烃。
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ZSM-5/SAPO-11复合纳米分子筛作为载体,负载活性组分制备具有加氢脱硫、异构化和芳构化的多功能催化剂。
以1-己烯、噻吩和正辛烷什么配比的混合物作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催化剂的性能;考察载体改性、载体组成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考察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通过以上研究,优化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一步改进ZSM-5/SAPO-11复合载体基负载型加氢脱硫/芳构化催化剂的性能。
第一部分一、实验内容本实验以SAPO-11和ZSM-5复合分子筛为载体制备复合分子筛基FCC汽油芳构/加氢脱硫催化剂。
首先将分子筛按照一定质量比例的采用机械混合的方法制备复合分子筛,以钼酸铵和硝酸钴作为载体的活性组分,分别考察其对催化剂芳构化及加氢脱硫活性的影响,以期找到最佳比例。
使其具有最好的性能。
1、SAPO-11/ZSM-5复合分子筛载体的制备机械混合法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加入分子筛、拟薄水铝石和质量分数为3 %的田菁粉,混合均匀后滴加质量分数为3 %的稀HNO3混捏,在挤条机上挤条、晾干后成型,马弗炉中焙烧即得。
焙烧程序:从20℃经过265min升到550℃,保持360min。
2、催化剂的制备等体积浸渍:采用等体积浸渍法负载活性组分Co、Mo制备Co-Mo/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催化剂中CoO、MoO3的负载量分别为1%、2.8%,以硝酸钴和钼酸铵为活性组分前驱体,加入定量的蒸馏水使其溶解,将其逐滴滴加在平铺的复合载体上,室温下浸渍12h,再经焙烧即得催化剂。
焙烧条件如图1图 1 焙烧程序3、催化剂的表征拟采用BET(气体吸附)、TPD(程序升温脱附)、SEM(扫描电镜)、XRD(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载体进行相应的表征。
4、催化剂性能评价催化剂活性的评价在连续固定床高压微反装置上进行。
实验装置经氢气试密合格后,在加氢反应前首先用正辛烷-二硫化碳(其中CS2的质量分数为2%)溶液将催化剂预硫化12h,以使活性组分从不具有异构加氢脱硫活性的氧化态转变为具有异构加氢脱硫活性的硫化态。
预硫化条件为:压力1.5 MPa、空速取2h-1、氢油体积比300、温度采用程序升温过程。
图2 程序升温过程图采用含正己烯和噻吩的正辛烷溶液(ω(正己烯)=20%,ω(S)=500ppm)为原料评价催化剂的性能。
评价条件为:压力2MPa、氢油体积比300、液时空速2h-1~5h-1、温度380℃。
稳定12 h后进行气样在线分析烃组成和液样离线定分析硫含量。
图3评价装置图采用SP-2100型气相色谱仪在线分析反应混合物组成,通过面积归一法计算C5+收率和乙苯及C8+芳烃的含量。
色谱条件:SP-3420气相色谱(北分),毛细管柱(AC-1),Φ0.25mm,60m。
氢火焰检测器(FID)。
氮气:氢气:空气流速为:30:30:300(ml/min)。
柱前压为0.1MPa。
升温程序:初始柱温为45℃,保持5min,以1℃/min升到47℃,保持5min,再以2℃/min 升温至150℃,保持49min。
采用WK-2D型微库仑综合分析仪测定油品加氢前、后的硫含量,用脱硫率(HDS)表示催化剂的脱硫活性。
5、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采用机械混捏法制备催化剂载体时,稀硝酸加入量多载体易成型,但载体的机械强度很差;稀硝酸加入量少则不易成型,粉体较硬,无法混捏成团。
通过不断调整及经验得到适合的稀硝酸加入量。
(2) 在催化剂评价中,使用色谱测各产物组成时,进样量过多会导致两种相邻物质的峰部分重叠而无法分开;进样量过少又会导致含量小的物质无法被检测。
通过调整分流阀,基本确定进样量的大小,得到比较明晰的色谱图。
(3) 库伦仪测定脱硫率时,长时间使用转化率容易不准,采取间段性反标,验证转化率是否变化。
6、任务书要求进度完成情况:2月20日~2月26日查阅相关文献,熟悉实验室工作环境及实验室工作的相关要求,了解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实验方法及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
2月27日~今设计实验,进行初步的研究工作。
①制备了不同ZSM-5和SAPO-11摩尔比的负载型催化剂留作以后考察。
②测得380℃,2MPa压力下空速分别为2h-1,3 h-1,5h-1,氢油比300时的脱硫率。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1、课题研究背景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日益重视,环保法规对各类尾气的排放标准日趋严格,生产清洁燃料已成为当前石油炼制和化工生产发展进程中的主流趋势。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世界各国对汽油中硫和烯烃含量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由于中国FCC汽油约占成品汽油的80%以上,而FCC汽油中烯烃体积分数高达45%~65%,成品汽油中质量分数为90%~95%的硫来自FCC汽油,造成中国成品汽油中硫和烯烃含量较高[1,2]。
汽油中的硫化物燃烧生成的S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它不仅可以转变成酸腐蚀、损坏发动机部件,而且散逸在空气中还会形成酸雨污染环境[3~5]。
同时SOx是汽车尾气转化催化剂的抑制物,会显著降低汽车尾气转化器对NOx、未完全燃烧的烃类及颗粒物等的转化效率,从而导致有毒物质排放总量的增加,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必须有较高的辛烷值和较好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烯烃的辛烷值比烷烃高,但稳定性较差;内烯比端烯辛烷值高,支链烃比直链烃辛烷值高,且稳定性也较好。
目前我国的车用汽油有80%左右是来自FCC(催化裂化)装置[6],FCC汽油烯烃体积分数高,其中直链烯烃比较高(占烯烃体积的40%~50%)。
虽然烯烃的辛烷值较高,但化学性质活泼,挥发后和大气中NOx混合在一起,经太阳紫外线照射形成以臭氧为主的有毒光化学烟雾,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7]。
另一方面易在汽油发动机的喷嘴和进气阀等高温部位发生氧化和缩合反应,最终形成胶质和树脂状积垢。
这些积垢能吸附周围环境中的颗粒物质(如空气中的微尘),从而变成坚硬的积炭,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8]。
2005年,北京执行国Ⅲ清洁汽油新标准,要求硫含量小于150ppm,烯烃含量小于18%,2008年,北京率先执行国Ⅳ超清洁汽油新标准,要求硫含量小于50ppm,2009年12月31日,全国执行国Ⅲ清洁汽油新标准,并且全国范围内最晚于2011年实施国Ⅳ标准,而欧盟清洁汽油2010年的标准为硫含量不大于10ppm。
由此可见,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所以研究和开发FCC汽油脱硫降烯烃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对生产清洁能源、控制环境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社会效益。
2、FCC汽油加氢脱硫的反应机理FCC 汽油加氢脱硫反应机理早在1950 年人们就开始研究FCC 汽油的加氢脱硫反应过程(HDS)。
Casagrande等指出在镍钨复合硫化态催化剂上通过调整操作参数可以得到较好的脱硫效果,同时可由烯烃在催化剂酸性中心上的骨架异构来抵消烯烃饱和引起的辛烷值损失。
但Meerbott 等提出若要抵消烯烃饱和所引起的辛烷值损失,需要大量的骨架异构化反应。
噻吩及其相关化合物中的硫是FCC 汽油中相对来说最难脱除的,因此,FCC 汽油的HDS 研究都集中在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上。
噻吩的加氢脱硫原理如图4所示,噻吩的转化存在两种途径:一是直接脱硫的历程,即表面活化的H使C-S 键断裂;另一种是加氢脱硫的历程,即先经过加氢饱和再通过氢解而除去S[9]图4噻吩的加氢脱硫机理3、FCC汽油脱硫降烯烃工艺的研究进展加氢脱硫是近百年最重要的工业催化过程之一,现今50%以上的精制工艺都包括催化加氢过程[10]。
催化加氢脱硫主要分为选择性加氢脱硫和非选择性加氢脱硫两类。
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通过控制烯烃的饱和程度以减少汽油辛烷值的损失,但是不适用于高烯烃含量的FCC汽油精制。
非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在加氢脱硫过程中,通过异构化、芳构化、烷基化裂化等反应进行辛烷值恢复,以尽量减少汽油辛烷值的损失,比较适合于高烯烃含量的FCC 汽油精制,但是由于烯烃被过早的饱和,烷烃的裂化导致汽油收率降低。
近几年,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突飞猛进。
Exxon公司与AkzoNobel公司共同开发的SCANfining技术已与1998年实现工业化。
SCANfining加氢工艺采用RT-225高选择性催化剂,通过选择性钝化催化剂上烯烃饱和的边位反应活性中心,而不影响含硫化合物加氢的棱位活性中心,达到既脱硫又不损失辛烷值的目的[11]。
法国石油研究院(IFP)开发的Prime-G+技术[12]在脱硫率大于98%时,烯烃饱和率及由此引起的辛烷值损失很小,不发生芳烃饱和和裂化反应,液收达到100%。
CDTECH公司开发的CDHydro和CDHDS工艺[13,14]把催化蒸馏与加氢脱硫反应设计在同一座反应塔中进行,使用两段法催化蒸馏可以使FCC汽油在保证液收,辛烷值损失较少的情况下,脱硫率达到99.0%以上。
该工艺过程在保证辛烷值较少损失的同时,能有效除去催化裂化C7+汽油中99.5%的硫。
该技术采用自身催化蒸馏设备的特点,可选择适合的操作条件来控制选择性加氢脱硫的效果,是目前国外水平较高的脱硫技术。
在此期间,非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也有所发展,如Intevep和UOP公司联合开发的ISAL 技术[15],通过异构化和其他反应来弥补由于烯烃饱和而造成的辛烷值损失;Mobil公司开发的OCTGAIN[16]技术具有脱硫和异构化活性高、烯烃饱和活性低的特点,对催化裂化石脑油重馏分脱硫效果好。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和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OTA技术[17],将全馏分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除二烯烃后,通过芳构化、烷基化和异构化反应,弥补辛烷值的损失。
该技术的特点是以全馏分催化裂化汽油作为原料,脱硫率为70%左右,烯烃体积饱和率60%~77%,C5+汽油质量收率为93.2%~97.9%,苯含量降低41%,抗爆指数损失0~1.2个单位。
LPEC开发的Hydro-GAP技术[18],将加氢催化功能和酸催化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研制出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及芳构化催化剂。
通过将部分烯烃转化为高辛烷值的芳烃、将辛烷值很低的正构烃类选择性裂化、提高烯烃和烷烃的支链度等措施,实现了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同时维持汽油辛烷值不降低的目标。
在C5+汽油收率大于95%的前提下,硫质量分数和烯烃体积分数可分别降至150μg/g和18%以下,而汽油的辛烷值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