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软基施工处理方法分析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分析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b03a68dd3383c4ba4cd29c.png)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分析摘要: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
当前市政过程建设的要求逐渐提高,但是由于受到天气以及车辆荷载等问题的影响,市政道路施工中经常会出现问题。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是重难点内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明确软土路基的特点,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软土路基施工中的不足进行分析,改善施工技术,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提高市政道路路基工程的稳定性,保证其使用寿命。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1软土地基的危害软土地基的特点直接影响到市政道路工程基层和层面的使用寿命,使软土地基在使用中,在荷载的反复作用之下,发生道路变形等现象。
此外,没有完全固结的道路有可能被挤入软土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路基的荷载强度。
一方面,被挤入软土层的部分会在荷载反复的作用下,导致市政道路的抗剪强度衰减。
另一方面,会打破路面的受力均匀性,从而造成路面的破坏。
软土地基的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容易形成路面翻浆,若软土地基过大,超过安全的范围,则会导致路面开裂、下沉等现象的产生,从而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
2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存在的问题2.1路基出现不均匀的沉降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的施工面积是比较大的,要使软土路基的强度以及承载力得到保证,减少市政道路的施工难度,就需要以软土路基结构为基础,科学的进行加固,比如换填土、排水固结等,使软土路基土层得到加固处理,使得市政道路的路基不均匀沉降得以控制,严格控制软土路基剩余沉降与沉降量之间的比值,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环节满足软土路基施工的标准与要求。
2.2边坡失稳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中经常会出现边坡失稳的现象,主要是软土路基施工的处理不到位,边坡路基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
对此需要提高对市政道路边坡路基施工的管理,改善路基施工的工艺。
在施工中,需要结合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明确市政道路边坡施工的效果,防止出现边坡路基被雨水冲刷的现象,使得市政道路的边坡不够稳固。
谈谈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_1
![谈谈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_1](https://img.taocdn.com/s3/m/32aec38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b.png)
谈谈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是存在着软土地基的,因此在很多道路工程建设地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弱地基或软厚的杂填土。
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标签: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措施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市道路路网也在不断的完善。
目前我国已建成和正在修建的城市道路,很多区域路基为软土路基,软土层较厚,分布较广,软土路基的处理工作成为道路建设研究的重点。
在软土地区修建道路,经常发生道路沉降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并且因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无可弥补的后果。
因此,对其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
一、软土路基的特性及软土路基处理的目的所谓软土,是指强度低,压缩性较高的软弱土层。
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
由于软土强度低,沉隐量大,往往给道路工程带来很大的危害,如处理不当,会给公路的施工和使用造成很大影响。
软土根据特征,可划分为:软粘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及泥炭五种类型。
路基中常见的软土,一般是指处于软朔或者流朔状态下的粘性土。
其特点是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系数高、强度低,并具有蠕变性、触变性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选用软土作为路基应用,必须提采取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
软土路基处理的目的是针对软土基上修建道路可能产生的问题,采取人工的方法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达到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稳定和变形的要求,这些方法主要包括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增大地基承载力,防止剪切破坏或减轻土压力;改善地基土压缩特性;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改善其渗透性;加速固结沉降过程;改善土的动力特性防止液化;减轻振动;消除或减少特殊土的不良工程特性。
二、软土路基处理考虑因素1、地基状况黏性土: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压实法。
在施工中采取的处理方法对地基的扰动必须尽量小。
砂性土:采用挤实砂桩法或振动压实法对可能发生液化的砂性土进行改善,这主要是因为黏土一经扰动,强度降低很多。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1640bf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a.png)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建设成为城市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软基处理成为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市政道路常用的软基处理技术,包括地基加固、土石方处理、排水处理和防沉降处理等方面。
地基加固是软基处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地基加固是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有灌注桩、静压桩和挤浆桩等。
灌注桩是将水泥浆注入地下空心的钢管内,让其硬化形成桩体,增加地基的承载力。
静压桩是通过在地下打入钢筋混凝土桩体,通过静压作用使桩体密实,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挤浆桩是通过在地下注浆,增加地下土体的密实度,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土石方处理是软基处理中的重要环节。
土石方处理主要是通过挖掘和填充等手段,调整地面的高度和平整度,以满足道路设计要求。
常见的土石方处理方法有挖填法、挪填法和平移法。
挖填法是挖掘部分土石方,然后填充另一部分土石方,以达到地面高度和平整度的要求。
挪填法是将一部分土石方从一处挪到另一处,以实现地面高度和平整度的调整。
平移法是将原有的土石方整体平移,以满足道路设计要求。
排水处理是软基处理中的必备环节。
排水处理的目的是保持地表和地下水位的平衡,防止地下水对软基造成损害。
常用的排水处理方法有排水沟、排水管和排水孔等。
排水沟是通过挖掘一条浅沟,将地表水引导到其他地方,以减少对软基的渗透影响。
排水管是通过埋设管道将地表水引导到其他地方,以达到排水的目的。
排水孔是在软基处开设孔洞,将地下水引导到其他地方,减少地下水对软基的渗透和影响。
防沉降处理是软基处理中的重要环节。
由于地下土层的压缩和沉降,软基往往会发生沉降现象,给道路使用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
常用的防沉降处理方法有加固压实、预制板和加固灌浆等。
加固压实是通过在软基表面施加压力,使其更加坚实和稳定。
预制板是在软基表面铺设一层预制的混凝土板,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加固灌浆是通过将浆液注入软基,填补土层空隙,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关于市政工程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分析
![关于市政工程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da704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2.png)
关于市政工程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分析市政工程中,路基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特定的情况下,需要采用特殊的路基处理方法来保障道路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针对市政工程中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1.软基处理软基指的是路基基层中的土质较为松软、含水量较高的土壤。
在软基处理中,通常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加固处理:通过在软基土中注浆、灌浆、加筋等方式,提高软基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从而达到加固软基的目的。
(2)改良处理:通过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泥等材料,改良软基土的物理性质,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工程地质情况、路基荷载和周围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经济、安全和保障道路使用寿命的效果。
2.高地下水位路基处理在一些地区,地下水位较高,路基处于高地下水位环境中,遇到雨季或地下水位上升时容易造成路基沉降、变形等问题。
针对高地下水位路基,通常需要采用以下处理方法:(1)降低地下水位:通过排水井、排水沟等排水设施来降低路基周围的地下水位,从而减少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
(2)采用排水层:在路基设计中设置排水层,利用排水材料和排水设施将地下水迅速引走,防止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
(3)加厚路基:对高地下水位路基,可以适当增加路基的厚度,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沉降能力。
通过以上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保障高地下水位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特定地区,路基交通荷载与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以下处理方法:4.填方路基处理在地形复杂或地势较陡的地区,需要进行填方处理以满足道路的设计标高。
对于填方路基,通常需要采用以下处理方法:(1)边坡加固:对填方路基的边坡进行加固处理,采用植被护坡、边坡护面等方法,以防止边坡发生滑坡或坍塌。
(2)挖台填台:对填方路基,可以采用挖台填台的方法,即在填方路基中留置台阶状的开挖倒台,以减少填土坍塌和边坡滑塌的风险。
浅析市政道路路基设计及软基处理
![浅析市政道路路基设计及软基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4699c1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a.png)
浅析市政道路路基设计及软基处理发布时间:2022-08-31T01:32:35.834Z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2年8期作者:朱泽强[导读]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常常会遇到软土地基,由于软弱土体的承载力不足,朱泽强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常常会遇到软土地基,由于软弱土体的承载力不足,会对路基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在具体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的地段和路段上根据实际情况和问题制定出不同的软基处理方案,以科学、合理地进行道路建设。
本文主要基于现阶段城市道路路基设计中软基处理所存在的问题,从路基设计中软基处理的重要性出发,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市政道路交通的畅通性。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设计;软基处理1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科学技术也正在不断地进步,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这都为市政道路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内部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这势必会让更多的人对市政道路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多数的施工企业正逐步向跨区域的模式转变。
这种模式可以让市政道路的建设更加顺利地进行。
每个市政道路施工中的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如若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存在问题,势必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
软土地基在市政道路施工中非常容易引发质量问题,其加固技术会和市政道路的质量存在着必然联系。
因此,众多施工部门和企业需要在分析实际的自然条件和地质情况之后,让加固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才能够提升市政道路整体的质量。
2市政道路路基设计2.1设计原则市政道路建设期间,工程施工人员要遵循路基承重力原则,充分考虑道路路基的承重能力,综合分析路基受到的自重、路面压力以及路面传递而来的荷载,保证路基设计满足路基承重力要求,防止外力作用下出现路面坍塌等事故,避免事故造成经济损失。
道路施工期间,工程设计人员要在路基建设稳定性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道路工程施工情况,结合工程建设区域地质、气候、水文等施工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发挥地理位置的建设优势,规避工程施工风险,对道路路基进行总体设计,保证路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案比较分析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案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6585ac284ac850ad0242aa.png)
● 粱 宁
在城 市基础 建设开 发过程 中,由于市 政道路 软基 处理 不当引起的不均 匀沉 降的案例屡见不鲜。市政道路软基的处 理不 当将会导致路面开 裂、破损等 问题 ,不仅影响 了市容市 貌 ,也对市政道路预埋 管线造成影 响。本文分析 了软基的特 点和成 因,介绍 了几种常见的市政道 路软基 的处理 方案 ,并 在此基础上主要介绍 了C F G 桩软基处理 的特点及其应用。
以及褥垫层共 同形成的复合地基。与碎石桩相比 ,C F G 桩 改 善 了桩体 的刚性 ,能够很好地 发挥桩体 的侧 阻作用和端阻作
用。
( 一 ) 适 用 范 围 C F G( C e me n t F l y — a s h G r a v e 1 ) 即 为水 泥 粉 煤 灰 碎 石 混 合桩 ,主 要由碎石 、石屑、砂、粉煤灰掺水泥加水按比例拌
砂土 、 粉土 、粘 土、粘性土 、素填土 、杂填 土 以及饱和 软 粘土地 基的加固或置换。粒料桩通常采用正三角形布 置 ,采
用4 0 厘 米 ~6 0 厘 米 的桩 径 ,于 桩 顶 处 设 置 6 0 厘 米 厚 的级 配 良好 的砂 砾 或 碎 石垫 层 。
三、C F G桩 (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 的特点及其应用 C F G 桩软基 处理 方法是在碎石桩加 固地基处理法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软基处理方案。C F G 桩主要是指水泥、粉 煤灰、碎石和细砂加水搅拌形成 的高粘强度 的桩 ,和桩间土
传 至 下 面 的 下 卧 层 ,既 满 足 上部 结构 的地 基 承 载 力 ,减 少 了 路 基 沉 降 量 ,又 可 以 加 速软 弱 土层 的排 水 固结 ,提 高 土 层 的 强 度 ,改 善 了 路基 的沉 降 环 境 。
市政道路设计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设计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a66c87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1.png)
市政道路设计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发布时间:2022-08-30T06:27:12.91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2期第1月作者:刘婧[导读] 道路路基是道路系统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刘婧湖南智谋规划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株洲 412007摘要:道路路基是道路系统中最关键的一部分,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基础。
因此,道路路基必须有较高的强度及较好的稳定性。
在市政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软土问题,若不能对软土路基采用合理的处理方式,将会导致路面凹凸不平、路基不均匀沉降,甚至路面塌陷的质量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市政道路的工程质量,需对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方法引言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袤,由山区到平原,分布着各种土体,其压缩性、透水性和抗剪强度等也各不相同。
而软土路基是道路工程中最常遇见的问题。
由于软土压缩性大、沉降量大、抗剪强度低,如不能妥当处理,会严重影响道路施工的质量。
随着城市的发展,多种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道路工程建设中。
本文对常用的几种方法进行简要介绍,为相关工作人员对软基处理技术的了解提供一定帮助。
1 软弱土的工程性质软弱土是指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
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1]。
软弱土的主要工程性质如下:1.1软弱土灵敏度高。
软弱土的灵敏度一般在3~4之间,当振动荷载作用于软土路基时,道路路基往往会产生沉降或侧向滑移。
在荷载作用下,土体结构遭到破坏,其强度会大幅下降。
1.2软弱土有流变性。
若软弱土上有高填方路基,软弱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除了产生排水固结变形外,还会产生次固结沉降。
同时剪切强度也会慢慢降低,会发生长期缓慢的剪切变形。
1.3软弱土压缩性高。
软弱土属于高压缩性土,其压缩系数一般大于0.5Mpa-1,其压缩性和含水量成正比关系,故路基后期的沉降量大。
1.4软弱土强度低。
软弱土其抗剪强度一般不大于20Kpa。
浅析新时期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浅析新时期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e4f51a866fb84ae45c8d9b.png)
在 市 政道 路 建设 中测 量组 根 据批 复 的导 线点 、 水 准点 按 照设 计 图 纸准 确 的放 出 中 、 边桩, 并上 报 给监 理工 程 师复 核 , 要 保证 开 挖边 桩 或填 土边 桩 准确 无误 。路基 用地 范 围 内的垃 圾 、 有 机 物残 渣 及原 地 面 以下 至 少 1 0 0 3 0 0 am内 r 的草 皮 、 农 作 物的 根 系和表 土应 予 以清 除 。根 据 软土 地基 的生 成原 因 和 地基 的厚 度 及 其所 处 的位 置 , 可采 用 表层 处 理 法 、 置换 法 、 加载法 、 竖 向排 水 法 四
2 市政 道路 建设 中软 土路基 处理 方法 探析
2 1市政 道路 建设 中软 土路 基 处理
在 新时 期 , 随着 经 济 和科 学 的快 速 发 展 , 市 政 道 路 建设 中软 土 路基 处 理 方法 的 新工 艺 和新 技术 层 出不穷 。主要 有 以下几 个 方 面 :
反应, 使搅拌均匀的灰土硬结 , 形成具有整体性 、 水稳性和强度较高的复合地 基 。按其施工方法可分为喷粉水泥搅拌桩和喷浆水泥搅拌桩 , 粉喷桩是将水 泥 干粉 通 过深 层搅 拌 机空 心钻 杆 的喷 灰 口喷 出 , 与 地基 深 处 已被 钻 头搅 拌 的 软土 拌 和 , 浆 喷 桩则 是 将水 泥 浆用 灰 浆 泵输 送 到 搅 拌机 的 中心 管输 出 . 与 经 搅拌 的 软土 拌和 。 适 用 范围 为路 基不 稳定 , 软 土厚 度较 大 的地段 。 粉喷 桩处 理 的深 度小 于 l 2 米, 浆 喷 桩处 理 的深 度小 于 l 5 米。 优 缺 点 是施 工技 术成 熟 , 工期 短, 处 理效 果 较 好 , 本 地 区使 用 广 泛 , 在 各 种 复合 地 基 处 治方 案 中造价 较 低 , 但施 工 监理 难度 大 , 对 软 基下 部搅 拌 不易 均匀 , 处理 的 深度 有 限 。 粉 喷桩 因 不 向地基增 加 水分 , 更适 合 于饱 和软 土 , 但 粉尘 污 染较 大 ; 浆 喷桩 处 理 的深 度 和 效 果均 好 于粉 喷桩 , 但 造 价略 高 。C F G 桩又 叫水 泥粉 煤 灰碎 石 桩 , 是 一种 低标 号 的砼 桩 , 砼 的 主要 材料 可用 水 泥 、 粉 煤灰 、 碎石 , 也可 用 水泥 、 砂、 碎石 组 成 。 常 用沉 管 法施 工 , 将带 有 特制 桩 尖 的 钢 管打 人 土 层 至设 计 深 度 , 在 钢 管 内 灌 人砼, 然 后边 振 动边 缓 慢拔 出桩 管 , 从 而形 成 C F G 桩 。其 适 用 于软 土厚 度 大 、 承载力要求高的桥涵构造物及高路堤地段 。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77810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d.png)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市政道路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市民出行和交通通畅。
而道路软基的处理是道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工程环节,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市政道路常用的软基处理技术进行解析,以便更好地了解道路建设中的重要工程之一。
一、软基处理的主要目的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是指对道路的软土地基进行改良或加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确保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软基处理的主要目的包括:1. 提高地基承载能力:软基处理可以改变软土地基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提高其承载能力,使其能够承受道路交通荷载和自重的作用。
2. 减小地基变形:软基处理可以减小软土地基的沉陷和变形幅度,保证道路平整度和轴线的稳定。
3. 提高路基稳定性:软基处理可以增加路基的抗渗、防冻融和抗冲刷能力,提高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二、软基处理的常用技术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的选择应根据土质条件、道路荷载和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常用的软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1. 加固土石方加固土石方是通过在软基上铺设或夯实一定厚度的砾石、碎石或砂石层,形成一层坚实的石质路基,提高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基承载能力较低的情况,可以有效减小地基变形和改善路基稳定性。
2. 桩基处理桩基处理是通过在软基中设置一定深度的桩基,利用桩基的承载和挤压作用来提高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柔软的软土地基上,可以采用灌注桩、搅拌桩等桩基形式,通过桩基与地基的相互作用来改善软土地基性质。
4. 地基加固5. 深层加固三、软基处理工程的质量控制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工程的质量控制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软基处理工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确保软基处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质量控制主要包括:1. 前期调查和设计:在软基处理工程前,应对软土地基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合理设计软基处理方案,明确软基处理的施工参数和要求。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措施分析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393499804d2b160b4ec0dd.png)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措施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数量增多,对道路路基处理措施也有了新的研究进展。
路基是路面的重要承重层,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基础,它与路面的平整程度也息息相关。
因此,路基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扩散能力,将承载力扩散到基层和垫层。
但在市政工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路基,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妥善处理,将会导致路基强度下降、路基下沉等质量问题,进而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
为了提高市政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有必要对软基的处理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措施引言软土路基是道路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这将影响整个道路施工的速度以及施工后道路的质量和寿命。
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来处理,以免影响道路的安全运行。
在进行道路软基处理时,道路施工技术人员应结合道路施工实践,对软土路基的具体特征及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测量分析。
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道路软基施工要求的处理技术。
提高软基施工效率,优化施工成本。
1土路基的特点软土路基是一种特殊的地区路基,多由软土构成,这些软土通常是指三角洲相、滨海相、山区或内陆平原的河流相、沼泽相以及湖泊相等。
软土路基的土质成分复杂,并且渗透性差、灵敏度高、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天然强度低。
一旦超过临界高度,路基的稳定性便会严重受损。
软土路基的基本特点如下。
1.1大部分软土路基含水量非常高通常为35%~80%,孔隙度比较大,孔隙比可以达到1~2。
这是因为软土的主要成分是黏土、少量有机物质和粉质土壤颗粒,有些地质环境中还含有絮状物结构。
1.2软土路基具有明显的流变性当有剪应力作用在软土上时,它会随着剪应力的作用逐渐产生剪切变形,同时剪切强度也会缓慢降低,软土固结沉降后还很有可能产生次固结沉降。
1.3软土的抗剪强度相对较低一般情况下,天然软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都在20kPa以下。
在加载作用下,一旦软土路基排水固结,会直接对软土的抗剪强度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抗剪强度改善效果的显著与否和软土排水固结的快慢有着紧密的联系。
论述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论述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1b173d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7.png)
论述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引言在软土地区修建道路。
常发生道路沉降变形,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软土地基的性质因地面异,因层而异,不可预见性大。
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质量事故。
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不但能够将市政道路路基的承载力提高,还能将市政道路的路基稳定性提高。
1、换填土法换填土法是用好土(强度较高和透水性好的材料)全部或部分替换软土的方法。
适用于软土层较厚,稠度大,路堤高、施工期紧迫。
(1)加固原理:根据土中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让垫层承受上部较大的应力,软弱土层承受较小的应力。
(2)作用:提高持力层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3)开挖方法:①全部开挖换填:在路堤全宽范围内将需要处理的软土层挖除,并置换以好土。
适用于软土层厚度为3m以内,路堤需在短期内填筑完成的情况。
②部分开挖换填:仅挖除表层最软弱部分的软土,换填以好土,使沉降量减少到可接受程度(挖填深度为2m以内)。
(4)换填材料:宜选用排水性能好,处于地下水以下能保持有足够承载力的砂、砂砾及其它粗粒料。
2、排水固结法原理:孔隙水排出,孔隙体积减小,地基产生固结变形。
操作要点如下:2.1排水坡及排水砂垫层的设置。
首先对路基进行加固方位以内的一些杂物或者草皮进行清理和移除,接着将路基地表建构成为一个路拱,其坡度不能低于3%,并满足路基的密实度要求,对砂子进料关进行严格的把握和控制,以相关设计要求为依据对排水砂垫层进行均匀的铺设。
2.2主要材料选定。
砂袋:采用透水性、耐水性、韧性强的聚丙烯编织布制作,长度比设计井深长200cm。
砂料:选用渗水率高的干燥中粗砂,含泥量<3%。
2.3机具定位。
以袋装砂井的间距以及布置范围为依据,利用竹板桩对每一个砂井的具体位置进行确定,进行机具的定位时,要对桩锤中心与地面定位在同一个点上进行保证,同时利用经纬仪对桩锤导向架垂直度进行控制。
关于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措施的探讨
![关于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措施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49306a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9.png)
关于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措施的探讨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措施是指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为解决土质软弱、沉降加剧等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软基处理的目的是确保道路的平整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提高市政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措施主要包括场地处理、草袋加固、加强路基处理和安装加筋板等几个方面。
场地处理是软基处理的第一步,对于软弱土地区的道路建设,需要对土壤进行排水、加固等处理。
首先,采用排水设施来加速土壤松散、排出多余的水分。
其次,采用加固措施,如土壤翻耕、夯实、混合填土等,增加土壤密实度和抗沉降能力。
草袋加固是一种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主要针对路基边坡的加固。
通过将草袋填充到路基边坡中,形成一种具有柔性和强度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边坡的滑坡和沉降。
同时,草袋加固还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保水性,有利于土壤的生物修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加强路基处理是软基处理的重点,主要针对整个路基的处理。
通过施工工艺控制,采用加固材料和工艺进行抗沉降处理。
其中,路基有机土加固、水泥加固、灰浆加固、人工料筛选等是常用的加强路基处理方法。
这些方法在施工中能提高路基的稳定性、抗水土流失能力等,从而能更好地解决软基问题。
安装加筋板是一种较为便捷的软基处理方法,特别适用于道路修建时需要快速处理软基问题的情况。
加筋板主要通过在路基上层中安装钢筋筋板,形成一个坚硬的层面,从而增加道路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措施是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综合运用场地处理、草袋加固、加强路基处理和安装加筋板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道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但需要注意的是,软基处理措施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不能一概而论。
在实施软基处理措施时,需要根据当地地质条件、道路用途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软基处理方法。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软基处理效果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42f53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4.png)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市政道路的常用软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预压桩、预拌桩、岩石梁、纤维增强土工格栅等。
这些技术在市政道路的设计和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道路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从而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预压桩是一种常用的软基处理技术,它通过在软基土层中预埋一定数量的压实桩,通过桩的自重和振捣荷载,在软基土层中形成一定的桩载荷,从而改善软基的工程性质。
预压桩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软基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避免软基沉降和变形,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
预压桩一般采用斜孔与垂直孔交替的方法施工,通过桩身的竖向振捣和水平摆动,形成桩身周围土体的压实。
预拌桩是一种利用水泥混凝土预制桩体的软基处理技术。
预拌桩的施工方法是将水泥与骨料按一定比例搅拌后,灌注到预制模具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后取出,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的桩体。
预拌桩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采用不同的桩型,如方桩、圆桩、楔形桩等。
预拌桩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造价相对较低,可以提高软基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岩石梁是一种利用岩石来增加软基土承载力和稳定性的软基处理技术。
岩石梁是指将坚硬的岩石搬运到软基土表面,形成一条连续且稳定的地下岩石层,从而承担地表荷载,分散荷载到软基土层中。
岩石梁的厚度和宽度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通常需要考虑软基土的侧向扩散和固结沉降等因素。
岩石梁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软基土较深或较薄的情况。
纤维增强土工格栅是一种利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来加固软基土的软基处理技术。
纤维增强土工格栅是由高强度纤维与土工合成材料组成,通过将其嵌入软基土体中,形成一种具有较高抗拉和抗剪强度的增强层,从而提高软基土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纤维增强土工格栅的优点是施工方便、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可以有效地改善软基土的工程性能。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_0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_0](https://img.taocdn.com/s3/m/f70e143c5a8102d276a22f7d.png)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摘要:道路质量主要取决于道路路基质量,路基既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提供基础条件,也是路面传来荷载的承担者。
所以路基应具有耐压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是保证路基质量的关键,也是施工中的难点之一。
本文主要针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处理引言我国幅员辽阔,软土分布较广泛,软土的存在对市政道路的建设是一个挑战。
如果软土路基处理不合理,在路面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路面倾斜、断裂、沉陷、边坡失稳等现象,影响道路使用功能,致使道路使用产生大量的维修费用,因此对于道路软土的科学处理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一、软土路基的物理特性及危害软土广义上是指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透水性小、承载能力低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粘性土,如淤泥、淤泥质土、水下沉积的饱和软黏土以及其它高压缩饱和粘性土、粉土等。
各种软土虽然在物理性能存在着差异性,但是却有一些共同之处:1、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一般孔隙比大于1.0。
2、压缩性高。
3、抗剪强度低,流动性显著。
4、透水性能差。
5、没有固定性,软土路基一旦受到振动强度会下降,有时甚至呈现流动状态。
6、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从对软土共有的物理性能进行的介绍可以看出软土具有含水量高,但是透水性差,抗剪强度差等特点,软土地区路基的主要破坏形式是沉降过大引起路基开裂损坏。
在较大的荷载作用下,地基易发生整体剪切、局部剪切或刺入破坏,造成路面沉降和路基失稳;因孔隙水压力过载(来不及消散)、剪切变形过大,都会造成路基边坡失稳。
这些破坏都会影响到道路的安全使用,因此增强市政道路路基的稳定首先要对软土路基进行科学的技术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施工质量事故的发生。
二、软土路基施工的技术难题1、软土路基强度不足由于软土强度低,沉隐量大,往往给道路工程带来很大的危害,如处理不当,会给道路的施工和使用造成很大影响。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c409b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2.png)
市政道路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解析
市政道路的软基处理技术是指通过加固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一系列工程
措施。
软基处理是市政道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对常见的软基处理技术进行解析。
常见的软基处理技术包括挖填法、加固法和改良法。
挖填法是将软弱地基挖除,然后填充高强度填料进行加固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
基较浅的情况,通过挖去软弱地基,然后填充高强度的填料,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挖填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地基下沉和变形等问题。
加固法是在地基上加固构造物,增加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加固法的常见方法
有加压注浆法、挤浆法和灌浆法等。
加压注浆法是利用注浆机将水泥浆料注入地基中,填
充地基空隙,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软基处理技术还可以根据地基情况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如加宽法、加料法和镶嵌法等。
加宽法是在道路两侧加宽,扩大承载范围,改善路基的承载能力。
加料法是在软弱地
基上覆盖一层加料材料,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镶嵌法是在地基中嵌入钢板或钢筋网等材料,增加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市政道路常用的软基处理技术包括挖填法、加固法和改良法等。
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根
据地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保障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
性。
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及处理措施
![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及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67d043e941ea76e59fa044f.png)
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及处理措施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工程随之不断增多,由于一些工程的沿线上存在软土地基,从而影响了施工建设的正常开展。
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这样不但能够加快市政道路施工速度,而且还有助于确保道路施工质量,有利于延长道路的整体使用寿命。
基于此点,本文就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及处理措施进行浅谈。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措施一、软土地基的特点及其对市政道路施工的危害(一)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分析软土地基又被称之为软弱地基,具体是指强度较低、压缩量较高、结构稳定性差的地基土体。
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软土本身的成分非常复杂,其中不仅含有大量化学物质,如碳酸盐、蒸发盐等,而且还含有腐殖泥碎屑等物质。
如果在软土地基上进行道路工程施工建设,会对施工质量和进度造成影响,同时还会使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
软土地基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地基含水量较高、孔隙大。
由于软土本身大多由粘土和粉土颗粒组成,部分软土中还含有少量的有机质,当软土受到外力振动或是挤压时,土体的絮状结构会遭到破坏,此时其强度会大幅度下降,严重时会呈流动态,而当扰动结束之后,土体会随着静置时间的不断延长逐步恢复原本的强度。
2.流变性非常明显。
当软土承受剪应力的作用时,会出现较为缓慢的剪切变形,同时还会造成土体本身的抗剪强度降低,当固结沉降完成后,软土还可能出现次固结沉降。
3.压缩量较高、透水性差。
相关试验结果显示,软土的压缩模量小于4MPa,并且其压缩性会随着液限的不断增大而增大。
同时,软土本身的渗透性非常小,试验数据表明,其竖向渗透系数约为10.6-10.8cm/s 左右,在土体自重或是外力荷载的作用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够完全固结。
(二)软土地基对市政道路的危害分析在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的强度及其稳定性对路面和道路的使用寿命具有直接影响,强度较高且稳定性好的路基能够确保路面的整体质量,并且还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反之则会影响路面的施工质量,降低道路的使用年限。
城市道路路基软地基处理过程中的市政工程技术分析
![城市道路路基软地基处理过程中的市政工程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d1d2b3f46527d3250ce001.png)
城市道路路基软地基处理过程中的市政工程技术分析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于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也带动起道路建设技术的提高。
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软土地基处理问题,针对软土地基,要适当的强化处理能力,保证道路建设中软土路段的工程质量,避免工程问题出现。
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对道路工程路基的设计和软基的处理进行分析,以期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设计;软基处理前言城市道路建设是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规划、建设,以及城市发展过程中都非常重要。
因此,建设高质量的城市道路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软地基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很常见,地基处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和施工阶段,特别是对于河塘以及水渠地区的地基处理,如何进行软弱地基处理对于道路整体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道路建设中路基处理主要目的和处理不当导致的危害1、路基处理的目的路基的建设质量关乎着道路建设的质量水平,路基的处理主要是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减少道路使用过程中路基的不均匀沉陷。
对路基用土进行加固,改良地基土工程特性。
具体的方法有:在抗剪程度上进行加强,提高地基的稳定性;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提高地基土透水的能力;增强地基土的动力特性。
2、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处理不当造成的危害(1)个别勘察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疏忽大意的情况,在勘探过程中,得到的数据不详细或者不够准确,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导致对应该处理的软土地基路段未做处理。
(2)如果明知路段是软土地基,但是没有做相应的处理,以至于影响了整个路基的稳定性,甚至危及到线外的建筑物。
(3)对软土地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处理,但是处理的措施不力,影响整个工程的稳定。
(4)堆料不当,在分层填筑的过程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填土过程过快,碾压程度不足,造成路堤失稳。
(5)对“硬壳层”的保护意识不足,扰动硬壳层,使硬壳层遭受到破坏,造成部分路段失稳。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_3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_3](https://img.taocdn.com/s3/m/dce88f2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2.png)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2-07-22T01:07:17.291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41卷第3月第5期作者:李洪妲冯德敏[导读]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软土地基问题,所谓软土李洪妲冯德敏天津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222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软土地基问题,所谓软土,从其名字就可以得知指的是松软的土层,这种土层具有含水量高、流动性较大及抗压能力低等特点。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道路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严重时会影响到道路的整体结构,造成道路工程的路面出现大面积沉降和塌陷,对道路的交通安全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都可能带来很大的威胁。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以改善地基土层条件,提高地基土层的承载能力和强度,才能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道路施工;软土基道路;处理施工技术软土地基作为一种常见的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问题,对市政道路工程建成后的承载能力、运行安全、城市美观度和市民出行有很大的影响。
为此,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应高度重视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对软土地基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是道路施工中的重中之重,是确保道路运行安全的前提。
掌握好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人员必备的技术素质之一,是修筑高质量市政道路工程的前提和保证。
解决好软土地基问题是市政道路工程有效发挥各项功能的基础条件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市政道路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软土地基以及软土地基的分布软土地基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地基形式,主要出现在沿海或者湖沼等,主要由黏土或者粉土等颗粒较小的松软土质组成,这种地基具有很多的特点:透水性比较差、含水量比较高、抗剪能力很差、压缩性很高等。
2软土地基的力学特性2.1具有明显的流动形变对于软土地基来说,软土受到了自身的重力和外界荷载的共同作用的影响,使软土产生了变形,从而增大了软土地基的流动性。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了软土流动变形的现象,我们一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市政道路软基的处理方式
![市政道路软基的处理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47a2ce383968011ca300919b.png)
泛重视和关注。 文在对现有市政道路 性来说 , 本 人工挖掘置换较优 。置换材料 冲击波和动应力 , 通过压密和振 密来加
软 基 处理 方法 总 结 的基 础 上 , 新 的 方 将 应采用 即使受到水 浸也不致 降低承载 固地基土 , 达到 提高强度 、 降低压缩性 、 法 予 以运 用 , 期 对 中西部 市政 道 路 的 以‘ 力的粗粒土 , 但必须进行充分压实 进 一 步发 展 提 供 一 定 的参 考 。
改善砂土的抗液化条件 、 消除湿陷性 的
( ) 二 抛石挤 淤法 。 在路基底从 中部 目的。 由于土体受到巨大冲击能量的振 处理方 向两侧抛投一定数量 的片石 , 将淤泥挤 动效应 , 致使土体结 构破坏 , 孔隙水压
土 出路基范 围, 以提高路基 强度 , 有片 力 增大 。随着强夯 振动后 时间 的失衡 , 所 石 宜 采 用 不 易 风 化 的 大 石 块 ,尺 寸 一 体 中的 自由水 和毛细水将 随着超孑 隙 L
的情况下就很难 以满足要求 。 已建软 质黏土 、 从 黏性土 、 沙土 、 液化带流砂等软
土地 基 上 道路 运 行 情 况看 , 土 会 给 道 地 基 加 固有 明显 的效 果 。 软
( ) 七 排水 固结 法。 排水 固结法就是
对天然地基或在 地基 中设 置砂 井等竖
路带 来不同程度 的危害 , : 如 路基 的滑
现实意义。
二 、 路 软 基 的处 理 方 法 道
保证所需的排水能力 ; 砂垫层的宽度以 能够加速软土固结 ,提高地基承载力 , 每侧宽 路堤 05 . . O —1 m为宜 。砂垫层 使固结沉降量提前完成 , 是一种有效 的 软土的 固结 原理就是 软土地基在
( ) 填 土 法 。 填 土法 是 将 软 弱 适 用 于路 堤高 度 < 一 换 换 2倍 极 限 高度 的状 软 基加 固方 法 。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软基处理技术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软基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cdd445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5.png)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软基处理技术发布时间:2021-06-16T11:35:15.117Z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5月上作者:张锐[导读]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对于道路地基要求不髙,实际的道路通车中将会岀现很多地基坍塌的情况,为交通带来阻碍。
因此,对道路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在市政道路施工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所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并研究软基处理方法,促进道路发挥其作用。
北京路鹏达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张锐 102200摘要: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对于道路地基要求不髙,实际的道路通车中将会岀现很多地基坍塌的情况,为交通带来阻碍。
因此,对道路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在市政道路施工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所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并研究软基处理方法,促进道路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软基处理;技术:分析1引言国家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城市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从而对交通线路的发展的各种功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由于各个城市所在的地区不同,从而其道路的特性也有所差异。
而南方地区市政道路的建设,软土地基是一个主要问题,这对道路建设有着几乎决定性的影响。
掌握软基处理技术对城市道路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能进一步提高施工工程的效率,缩短工程建设时间,从而提高市政道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发展城市经济1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特点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时,首先需要对软土地基的土质特点进行分析。
般情况下,该种地基类型的含水量比较大,土壤透水性差,土壤自身涵养水分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其含水量的变化幅度不大,使得地基整体质软。
在地基上进行施工时,将会造成地基发生形变,抗剪强度低,因为自身含水量比较大,其结构强度,尤其是抗剪切力的强度不足,通常情况下抗剪强度都在30kN/m3以下,并且导致其对于路面的压力承受比较小。
对软土地基进行以上的物理分析之后,发现其对市政道路具有较为明显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道路软基施工处理方法分析
摘要:在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地基可以说是经常遇到的土体类型,并因此对道路建设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在本文中,将就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方法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方法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城市的交通事业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在实际道路建设中,软土地基可以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土体类型。
对于该种土体来说,其具有着压缩性高、透水性差以及含水量高的特点,在道路建设完毕后非常容易出现失稳或者被破坏的情况。
为了避免该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在面对软土地基时能够以科学方式的应用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对土壤原有特性的改变更好的对地基施工的稳定性要求进行满足。
2 软土地基处理原则
在面对软土地基时,需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处理:第一,要加固地基,通过抗剪性的提升避免出现道路下沉问题;第二,做好土体动力性能的改善,避免地基因发生变形情况对路面的平整性产生影响;第三,做好地基弹性控制,以此保证道路在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能够以稳定、均匀的方式沉降;第四,要做好地基渗透性的控制,避免因渗流情况的出现损伤地基;第五,在情况允许下,要在保持原有施工路径的情况下对地基进行处理,在对道路设计需求进行满足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3 软土地基施工处理
3.1 施工重点
3.1.1 土体巩固
在道路施工前、对路基进行挖掘时,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控制:第一,在开展放线测量工作前,需要做好基坑位置的把握与明确,在对位置做好量测工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辨别;第二,在路基开挖的过程中,也需要做好土体变化情况以及实时状态的监测,如果在工作开展中发现
异常情况出现,则需要将问题及时的对监理人员进行上报,以此实现问题的积极处理;第三,当对存在的问题解决完毕、检查合格之后,则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目前,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方式有很多,为了对软土地基的偏软土层进行更好的巩固,则需要在充分联系实际以及土体参数的基础上对科学的强夯方式进行选择。
3.1.2 桩基安设
桩基法是现今市政道路建设中经常应用的一类技术,而在对该技术进行应用时,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将灌注桩直接安装在软土地基中,则可能使桩身出现无法良好稳定的情况;在施工现场具有数量较多的泥浆,并因此使桩底沉渣量发生较大的增加;因软土地基特征不能够对其进行科学的掌控等。
为了在施工中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则需要将灌注桩体打入到偏硬土层当中,之后再通过灌注桩的安置作为承载台进行应用。
目前,灌注桩主要的类型有木质、水泥以及钢混架构灌注桩,其中,钢混结构以及木质灌注桩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发生形变问题,并因此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对此,可以在联系工程实际的基础上
选择特定规格的预制桩,通过其所具有的良好承载力更好的获得施工效果的提升。
3.1.3 灌浆处理
在软土地基施工中,灌浆法也是经常应用的一种方式,通过该种方式的应用,不仅能够实现土体软淤泥的科学巩固,且能够对土体的承载性能进行有效的提升。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做好液压以及气压的控制,之后再对土体架构进行灌入。
目前,化学砂浆以及黏土砂水泥浆是灌浆施工中经常应用的材料类型,且硅酸盐、
聚氨酯灌浆以及特有木质素也可以作为灌浆材料进行应用,需要在实际施工中做
好选择。
3.1.4 地基换土
换土法也是软土地基施工中经常应用的一类技术,在该技术中,即将之前选
择的砂石材料进行夯实以及分层,之后将完成夯实的土层制作成道路建设所需的
持力层。
经常应用在具有坍塌性质的潜藏淤泥以及黄土当中,且对于地基较薄的
地基也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而如果目标地基较厚,则需要根据情况适当的进行
开挖,避免其因此产生形变。
3.2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3.2.1 表层处理技术
在很多工程建设中,往往先对软土进行强化之后再进行施工,并在施工过程
中做好相关施工材料的利用率保证,通过对地基强度性质的加强获得更好的地基
加固处理效果。
如果目标土体表层质量较好、且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则需要在施
工活动开展的前期阶段做好地表的排水沟挖掘,在将水做好分流引导的同时使水
从软土地基中排出,获得含水量的降低,当土质水分含量满足要求后再进行施工。
在完成土体的排水处理之后,则需要向其中对适当的沙砾试块进行填埋,并做好
基底强度的加强,在对其透气、透水性能进行提升的同时获得整个软土地基的质
量改善。
而在部分情况下,为了获得土质特性的改良,也会做好沙砾韧性以及垫
层方面的改善,对于垫层处理来说,其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同原有软土地基性
能相比,垫层性能更强,并因此能够在对地基承载能力进行提升的同时避免其在
应用中遭到破坏;第二,能够对土体的沉降量进行有效的降低,在对道路原有软
弱土层进行取代的同时对下层的土层压力进行降低;第三,对于垫层来说,其往
往具有较好的透气、透水性能,并因此能够在道路中作为透气透水面进行应用,
以此在对下层土体粘结力进行提升、对空隙压力进行降低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对软
土的保护。
而如果道路上层较薄、且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则可以在上方对一定的
厚度的砂垫层进行铺设,以此在对土层中水分进行调节的同时作为排水层进行应用。
而如果目标土体粘性较强,则可以根据实际向其中对适量的添加剂进行添加,以此在对土体粘结力进行提升的同时增强地基性能。
此外,均匀性也是实际施工
必须做好控制的一项因素,如果其均匀性不能够满足要求,则可能使道路出现局
部沉降的情况,需要通过对材料的增添以及敷垫使土层具有良好的均匀特征。
3.2.2 换填土技术
在很多工程建设中,也会通过优质土体的应用对道路施工区域原有的软弱土
进行替代,以此在改善土体性能的同时实现土壤的稳定保证。
一般情况下,所选
择的填料为透水性土,在对处于水位以下土壤进行填土时,则需要避免对非透水
性材料进行应用。
方式方面,需要按照从中心、向两侧的方式进行填筑。
目前,
垫层法、砂垫层置换法以及强夯挤淤法是经常应用的土体换填技术,具有着施工
简单以及稳定性的特点,非常适合在市政道路中进行选择应用。
3.2.3 强夯技术
在该技术中,主要是以高空重物的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压力施加,并在不断
的锤击中形成原有土体的压实,以此在对原有土体存在缝隙进行缩小的同时提升
土体强度。
对于该技术来说,其具有着施工速度快、效果好以及处理简单的特点,加固深度一般在 5 至 10m 之间,能够有效获得土体承载力的提升。
4 结束语
软土地基是市政道路施工中经常面对、也是对施工质量影响较大的一项因素。
在实际道路施工中,需要做好实际情况的把握,以针对性处理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麦文生.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技术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8):105-106.
[2]朱烨军.市政工程中常见的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0(09):77-78.。